长篇影评
1 ) 不好看
立场鲜明地反WTO倒没错,但是拜托得拍得像个电影吧,看到最后,似乎感觉WTO的危害就是不给贫困国家卖便宜药。
对那些反对者的刻画,没有一个成功的,片子看完,没有一个立得住的人物形象,让人以为这些人就是天生爱捣乱,难道真是这样?倒是那个纠结的警察还可以,但是老婆被打流产这种桥段也太老套了。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记者,警察局长和市长,这些角色到底干吗用的?
片子不断强调是按时间线来的,但其实线索凌乱得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音乐配得也很差劲。
拍政治宣传片,还是要跟我们天朝好好学。
2 ) 反全球化
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两个国家如果各自生产成本低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能够降低商品价格,提高生活水平。但是人除了消费还得生产。没了工作,没钱消费。
作者指出全球化带来如下危害:
1.自耕农破产。小农在农产品市场开放下,无法与ABCD四强比赛价格。大家又没有“身土不二”的觉悟,明明本国牛肉比进口贵四倍依然坚持吃本国的。一旦外国要求开放市场,农会就有人剁手指。
2.环境破坏。资本寻找成本低廉之处。P——X——认为厦-门够低廉了,想不到还有更低廉的漳-州。
3.工作外包:“世界是平的”。一个在印度呼叫中心当茶童的得金钱美人归自然令人高兴(《平民窟的百万富翁》),但是打电话要人救命还得听小伙子推销电话卡就让人不愉快了(《变形金刚1》),自家在汽车厂拧了一辈子螺丝的老爹被辞退就有关生计了(《罗杰与我》)。
4、知识产权:人们对罗。氏。那种我的专利听我的导致人们无药可救还能表示一下气愤;可是自己辛苦设计的手机外观半个月之后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仿制就事关于己了。而且在中国的对手根本不按套路出牌。“NOKIA"有”NUKIA"。拜全球化所赐,芬兰小伙也得开始学广东话,和各位能设计出“只要688!”切磋交流了。
5、食品安全:拜全球化所赐,三——鹿在美国也有销售。中国饺子据说有毒。您就把它当作本国小供应商的污蔑吧!我国有一位朱先生,一生不穿洋布,死的时候袜子套了一只东洋袜子,腿蜷曲无法伸直。(《白鹿原》)。自家开了六十多年的山下洋果子店由于价格过高,无人问津,大肆宣扬中国食品有毒,虽然卑鄙总比饿死强。
大家对于这些白人(有钱人)整天无事抗议十分反感。“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全球化谁看见了?自由贸易多好啊!”当然要按照世贸走,这部我国文化部门从未进口的影片能够被我看到,这算侵权——毕竟从对外贸易中,我国享有太大好处。拥护世贸。即使诸位看官三千月薪工作由一位赞比亚只要六百的勤奋先生完成,依然不变。
3 ) 了解自己的所在
在片中,WTO的一次年会在西雅图举行,也是典型的示威抗争的记录。97年的WTO峰会是一个世贸组织的政策转折点。在这次的会议期间,夹杂着游行示威的主角的感情,警察和其妻子在暴动中失去怀孕中的儿子的经过,侧面地反映了世贸组织的极度市场倾向和缺乏民主。虽然这部电影不是什么经典的作品,但我看到以后,觉得自己对世界,甚至对自己的国家严重的理解不足,看不透很多政治手段其中的根本。在世界面前,私人感情显得渺小而经常一忽而过,但我们可以说话,可以让人理解自己,争取自己想要的(虽然这个在理想范围内),坚持是不变的法则。
4 ) 聊几句
用纪录片的手法拍摄的关于1999年西雅图市民反对WTO抵制全球化议题的大规模示威活动.
一个发生在号称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对一次和平的示威运动的镇压活动,其声势跟规模都十分浩大.
用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人物跟事件的讲述了整个的发生过程.几个领袖人物的对话激讲出了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走上街头的民主活动的真正目的所在.
WTO就是一种变相的殖民,这对于经历当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打破了头才得以挤入其中的中国人恐怖太难以理解了.不过这不重要,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并且关注这些发生在世界上的政策跟事件才是这个电影的主题.
由此想到中国诸多的敏感事件,看到今天还在崇尚物质唯一的人们,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中国人还处在连自己的民生,民声都解决不了的阶段,大体上不会有人关心第三世界国家他人的痛与痒了.
这样一场穷,富之间的对立,永远不会有真正完结的那天.
5 ) 中国肯定拍不出来
还是比较钦佩美国人的务实,也看到美国人确实因为在多党执政下,观点的自由,以及为自己信念追逐的热情,美国开放,但是也不是所谓没有规矩,我想损害统治者利益的时候,基本上开放是不可能,本部影片写实的描述抗议WTO不平等的,不为发展中贫穷国家着想的一群人,我相信中国如果也有这样的片子肯定被处理掉,中国的情况还更糟糕!!!
6 ) 信念
有为了它奋斗多年的,有受它压迫多年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他们的带头人只是想用和平的方式引起高层们的关注,没有想到引起其他人的利用,造成了全市的大骚乱。无奈,罪还是算在了他们身上。最最可怜的,是那怀孕的塞隆美女被无辜地打了一棒,从预备当妈妈的云端跌落到谷底。人类历史上,不管发生何种灾难,受苦的永远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然而,为了维护利益,暴力机构就像对待罪犯一样无情地尽所谓的职责。幸好,他们所有的艰辛付出有了回报,尽管微薄,但俗话说得好:有总比没有好!
基本偏左,但是那些試圖拯救地球卻被收監的超人們,仍然動人。
五星不是说这部片子拍得多好,如片中人所说:有几个人真的知道WTO是什么?而如影评人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声音传播渠道,民间的声音压抑的越久,爆发的破坏力越强,这也是当政者应该深思熟虑的。
太赞了!可能是我这个不懂什么是民主的屁民第一次看这种半纪录片
1. 可能十年前刚公映的时候看,还有有些感觉,十年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面的依稀抗争主题已经或被解决,或加重了,或消失了。时间能够解决很多争议。2. 不过保守的势力又重来了,特朗普当政和贸易保护、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开始抬头,能说里面的抗争着的斗争没有作用?
全球化孰对孰错可能是个要到千年以后才能有定论的问题,可问题是WTO确实毫无用处可言,一个多哈回合谈了十几年还崩了,惩罚措施从来没有实行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WTO的约束力放在眼里,这种组织要它何用。
早晚有一天,我们和我们的政府也会面临这样的局面。我们不可能跟现在这样永远蒙昧下去。
影片应该是想唤起大众认识,呼吁关心环境问题等,但主要描述的游行示威人物太弱了,看不出有什么贡献,倒好像添乱一样。反倒让人感觉到了美国式民主的混乱。
人性以及对美好的本能的向往,即使中间有黑暗,5分的原因是被感动,影片最后,让人感觉到:你会自豪,因为你也在那里!
刚辅导员打电话要社长保证社员不穿队服参与闹事,问怎么了,说是钓鱼岛闹得凶学校也警戒起来。。。看,我天朝预防得多好= =
不敢说这种制度是好的或者说适合我们,但是要说不羡慕他们的话那是假的。
这不像一部电影,倒是像一部新闻纪录片。影像风格也是新闻记录风,自然光,大量的手持(差不多有95%以上吧),不断的晃动,混乱的动作场面。让人看着头晕。人物,人情方面也做的很差,密集地喊口号也很聒噪。再也不想看扯政治的口号电影,真无趣。
身处不同地位的人有不一样的人与利放在一起比较的准则
和《随波逐流》一样,曾经没及时观影,如今一时想不起具体为何将本片收藏纳入待看片单?→ 看了正片,感觉应该是去年重温《降临》后在演员马泰的豆瓣影人页面看到那张「《决战西雅图》里饰演时任华盛顿州长骆家辉 - 外面到处是示威游行 我们都出不去 更不能叫国民卫队」截图,因而对本片产生兴趣?!
预告说:来听听这些声音!所以,我来了
枪杆子政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掌握在那些权贵手中!感谢那些追寻真理的勇士让我们看见希望之光!感谢你们让我知道信仰和坚持!
不断犯错然后不断改正……周而复始,才导致了如今社会这么多的矛盾。
期待中国版的 the battle in seattle
120人类戴上面具 成了另外一个自己 人类进入一个群体 丢掉了原来的自己 结尾处理不喜欢 太好莱坞化 法国的委员后续没交代
电影拍的如何先不管,我只是在思考,当国外在不断示威游行抗议XX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先不说他们在抗议着什么,我们甚至不明白如何具体地去实施这项整天挂在口上却从来没接触过的权利,N多年来我们早已“被体制化”,自由和民主早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抗争在继续。我相信大多数国人看这片子的观感是完全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