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现在越来越喜欢看这类文艺人生感悟类电影,或是生活的淡然,或是冷漠,或是成长,我们以为追逐中成长,成长后会是更热闹的场面,以为人生是一种叠加,长大后才发觉人生就是这么孤寂。一个人无法圆满另一个人的灵魂,而每个人的路也无法指导行走,年轻人自以为有道理有见解,却不察觉自己的语言慢慢陷入憎恨,看不见自己沉溺于自身的无能,错将冷嘲热讽当做知识才智。养女慢慢陷入了受害者情绪不可自拔,自己的女儿从小缺乏陪伴,那段时间追名逐利,形如陌路,临死前发现这样的生活追求非常荒谬,他说那个不是我的女儿,这个家庭很陌生,我很冷漠,所以言听计从,临时的几个月陷入了无边的孤寂,冷漠。而对于养女,有生之年,过得比她幸福,我很惭愧。他说我不信上帝,我后悔了,我忍不住想我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种能令我的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了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都更为宏大和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病痛就能令你失去平衡
但事实上,很多成年人未死,就已经感觉到了这样的孤寂,被拽入情绪中,言语慢慢的混入憎恨,无能为力,就像养女告别时,对人生的难过挣扎,却又改变不了现状
虽然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迟暮老人,但讲述的其实不仅仅是老人,在我看来是两个灵魂的故事,他们代表了两种极端。 养女(卡迪亚)因为恋情的失败继而对一切失去热情,沉湎于忧伤和抱怨无法自拔,用老人(尼古拉)的话说这是生机流失的表现。年轻的卡迪亚却早早的对生失去了激情,她对于生活无所方向,对于工作满是抱怨进而裹足不前,她灵魂逐渐黯淡,虽然她有一个好的老师(尼古拉),一直引导她积极看待生活,积极作为,然而也是蜻蜓点水般的教导,加之卡迪亚是个比较偏执的人,所以没能将她从迷惘中导出(但即使这样,在我看来他给卡迪亚的关心与引导也多于他的亲生女儿),这段时期尼古拉的很多话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比如,总会有好点的剧院(记得个大概)。这时候我认为尼古拉是充满正能量的,是个接近无暇的人。然而,没有一个灵魂是完美无缺的。 尼古拉早期的积极生活态度,虽然给他带来名誉以及财富,但这也使得他迷失其中,以前他并不自知。直到期限将至的前几个月,才逐渐发觉自己的灵魂竟然变得如此冷漠,以前在乎的那些,他现在看来一文不值。此时,他迷茫了。对于生活的迷茫,生命的迷失,是灵魂冷却的征兆,这点卡迪亚与尼古拉殊途同归。在弥留之际的几个月里,他不断的回忆自己的过去(或者是反思自己)反思是有收获的,然而却是残忍的,这推翻了他以前在乎的一切,这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迷失(我逐渐发现我是在乎那一点荣誉感的~原话大概这个意思),这让他不知所措,在他逐渐冷漠的灵魂里卡迪亚是唯一的火种——他的牵挂,可现实却是,卡迪亚的灵魂也是冷若冰霜,他们难以互相拯救! 尼古拉的灵魂是过于热情而迷失,明白世俗一切皆是虚无后他的灵魂便极速冷却。卡迪亚的灵魂是过于忧伤抱怨而堕落,随着以前生活热情的消散,灵魂愈加冰冷。在我看来,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这热情与冷漠之间寻求平衡……
他们似是而非的控诉令我发抖,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语慢慢陷入憎恨,看不见自己沉迷于自身的无能,错将冷嘲热讽当做知识才智。
好天气来了,一切未变,我们和从前一样来到乡下,大自然依然很美,但内心有一个声音低声道,明年当我死后,这些树,这片湖,天空这些白云,甚至都不会察觉到我的缺席,不过,我内心主要的情绪不是悲伤,而是在这派和谐景象面前的一种宁静。
就在天黑前,我的恐慌达到了顶点,我担心有人会过来看见我这个状态,我怕突然死去,我为我的恐惧感到羞耻,最后,这一切变得无法忍受。
之前我蔑视钱权,现在我憎恨权贵,仿佛只有他们该为今天这个世界负责,但我们所有人都该负责,世界也是我们造成的。要么是世界变坏了,要么就是我之前看不见,或许我的机能在减退,我在变老。
我之前非常重视成功,现在却发现这样十分荒谬,我在身后留下了名声和工作,但却一直不能让家人幸福。我想到了卡迪亚,过得比她幸福,我感到很羞愧。直到死前的这几个月,我才感觉到了我存在于世上的空洞,但我担心的是,我那可怜孩子的灵魂,在她有生之年都无法平和。
我不信上帝,我后悔了。我忍不住想,自己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种能令我的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了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都更为宏大和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病痛就能令你失去平衡,到最后,我被打败了,缺失了这种更为宏大的东西,继续去想也就没有意义了,无话可说,只是等死。
电影的气氛暮气沉沉,就如数次出现在画面里的枝干,黑色干枯了无生趣。。。老人站立在窗口就像凝望即将死去的自己,明年春来不会在发芽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开始检省自己的一生,自己像一艘破船一点一点的下沉,曾经扬帆远航乘风破浪。。。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曾经这个问题尼古拉相当的笃定。这份笃定来自于他对自己稳定的认知,坚定的价值观以及来自成功的自信。随着影片的展开。尼古拉成功建立的一切一点一点的瓦解。
“我热爱教学,没有其他事给过我更大的愉悦,只有在教室,我才能完全放弃自我,投入激情,并心知灵感启示并非只是诗意只说。”“我不喜欢去想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今天面对死亡,我唯一的兴趣是科学。直到最后我还将坚信科学才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最美丽最有用的东西。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信念,但我不由自主的相信这一信念。”
死亡使我们脱去了身上华丽的外衣与自己赤裸相见时,这一切都受到了挑战。
衰老让他只能放弃教学,病痛让他彻夜失眠"恐惧沉甸甸的架在我的灵魂之上,仿佛有人拿着一把刀在威胁我,脸和脑袋都困在一张蜘蛛网里";倾心热爱的学院价值观在堕落只有恼怒却无能为力;看着卡地亚整日生活在失败的人生中,“评价自己没有天赋却有太多的骄傲说话越来越像一个受害者,我担心她的生机在流失,她的忧伤会将她拽入深渊”;自己的女儿,"我担心的是我那可怜孩子的灵魂在她有生之年都无法平和"。。。。。。至此他才发现之前的成功十分的荒谬,自我存在于世上的空洞。我身后留下了名声和工作,但内心不止一次的对家人产生羞愧和内疚之感。最后面对死亡的恐惧只能麻木灵魂"可以整晚的躺在床上不动,完全冷漠的想,明天的夜晚同样漫长无趣,后天也一样。人们说哲学家和圣人都很冷漠,这是假的,冷漠是灵魂的瘫痪,像死一般的活着"。。。
最后尼古拉领悟到了什么?
乡间度假,他坐在湖边的椅子上"好天气来了,一切都没改变。。。大自然依然很美丽,但内心一个声音低声道,明年当我死后这些树,这片湖这些白云甚至不会觉察我的缺席。不过我内心主要情绪不是悲伤而是在这片和谐景象面前的一种宁静。从前我喜欢被人认出来,而今我最喜欢的就是成为一个无名的老头,是谁都可以,也可以谁都不是"。放下自我,在自然面前保持心灵的宁静,一切顺其自然,给予,付出。。。。
影片的最后他终于领悟到了那最终的真理,"我不相信上帝,我后悔了。我忍不住的想自己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些能另我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更为宏达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疾病就能让你失去平衡。到最后,我被打败了。缺失了这种更宏达的东西,继续想就没有意义了,无话可说,只能等死"。
我想影片给出了答案。这是很庄子的答案。
人生是八八六十四卦的未济,时间和自我都无始无终,放下自我认知的执着,不断拓宽生命的界域,最后与大化同一。就像尼古拉对卡地亚所说,你还去工作,去演戏,管他几个人十几个人。。。
今天早上去买菜,卖菜老太太说菠菜的根很好吃,买菜的阿姨说根怎么吃。。。。称了才掏钱时老太太说三块钱一斤,阿姨说你刚才说两块钱,老太太说我说的三块,阿姨说那我不买了。。。。温和的对话都来自于社交的规矩约束,而非来自内心的平和。所以也是彼此对立的掩饰。。。。根其实可以吃,现在不同的立场有对错,现在菠菜的立场无是非,可吃可不吃。三块一斤两块一斤不是对错,只是是非。。。。
尼古拉教授的一生可谓功成名就,但行至暮年,无可抗拒的衰颓与冷淡渐渐侵袭了他风蚀残年的躯壳,至此也许曾经的名誉著作化为浮云,人终究难抵死亡的召唤与落寞。老人的无感与苍凉也许正是源于对一生的回忆与反思,他始终对养女的亏欠耿耿于怀,人生迟暮之际万物清零,唯有爱聊以慰藉与温暖,可回首过去老人才真正发现一生忙于尘世,无暇经营爱,也终究没有得到真正的爱,他说自己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种能令我的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了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都更为宏大和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病痛就能令你失去平衡,最后我被打败了,缺失了这种更为宏大的东西,继续去想,也就没有意义了,无话可说,只是等死。暮气沉沉,少了爱的余晖渲染,没了海上夕阳的空阔,终究是苍凉一片,唏嘘不已。
老人在将死的时候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面对人生的虚无,他开始慌张,焦虑。年轻的时候执着于一个信念,到老时才发现那个信念并没有意义,生命因此失去支撑,像一搜沉船逐渐被虚无淹没。因此人呐就要在年轻时反思自己的人生信念,不停的质疑,不停的寻找一个能让自己信服,能与虚无对抗的目标。老人曾经以为追求真知是自己的信念,但临终发现这个信念不能与虚无抗衡,因为,真知是理性的,冰冷的,真知不会理解和体恤人类的软弱,它对人类,从不和蔼。而宗教不同,它有感性,有想象,给人编制一个梦,让人皈依在它的宏大下。可它的本质还是一块遮羞布,它只是把一切人类的未知,迷茫,软弱,生命的虚无编织在她的梦里,"既然找不到,就不要再找,你只需相信我就好。",因此,无论你下坠多久,总能在宗教里找一个容身之处,只要你相信它。 难道不皈依宗教,就找不到对抗虚无的信念了吗? 如果有答案,那就只有爱能胜任这个答案。爱,通过爱连结的,亲情,友情,爱情。不是肤浅的关系,而是灵魂的共鸣。 "我不信上帝,我后悔了。我忍不住想,自己错过了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种能令我的人生完整的约束元素。当你缺失了这种比人生所有偶然都更为宏大和强大的东西时,一场病痛就能令你失去平衡,到最后,我被打败了。缺失了这种更为宏大的东西时,继续去想也就没有意义了,无话可说,只是等死。"
正能量都是拿来骗人的。负能量才是最真实的社会表现
老教授和养女都在逐渐丧失生命力。可是,老教授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追求世俗的成功,最终如愿。只人生最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老教授对之前的成功名声开始感觉冷漠,对妻女尽力照顾,可在内心感觉疏离。对于陷入人生困境的养女,怜惜却无能为力。可是,有些人啊,在年纪轻轻就已经这样了
感悟生命,品尝孤寂
突然之间觉得功成名就也好默默无闻也罢,人这一生努力的找寻活着的意义,其实到头来又哪里有什么意义。活着然后死掉就是全部的意义。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读一位老人娓娓道来的孤独、无奈以及祈愿,不禁让人思考人生,思考过去的现在的以及余生的各种,这种问题,也许早点思考早看透。好片子,值得好好看看。
他们看不见自己的言语慢慢陷入憎恨,看不见自己沉溺于自身的无能,错将冷嘲热讽当作知识才智
奇怪的是,一个将死老人的所有情绪,我竟感同身受
我的想法和一个七旬老人一样了,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丧
台词过于卓越的电影,其实整个片子无非就是讲一个老人生病了快去世之前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年龄与阅历让他把生活看得通透,而面对生命的结束依然手足无措。故事性不强,看点都集中在台词中老人的生命感悟,把面对死亡的彷徨、不安与不舍刻画得淋漓尽致,相比于《遗愿清单》通过剧情来讲述生命,《老人日记》的讲述更见功力。
我的躯体还年轻,灵魂却已垂垂老矣。
一个人会不会感到孤独,是心灵有没有和这个世界有所连接,不然就算是妻子和亲生女儿,也会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行至暮年,名声和金钱更是帮不上忙,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处,以及自我满足。老教授说他后悔没有问他女儿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会回来参加我的葬礼吗”,养女是他唯一的连接,可惜她并没回头。
此生有没有可能在湖边森林里拥有一座房子呢?
可能有人觉得暮气重了些。但这不就是真实的人生吗。电影意外的好看。教授自言自语的每一句话都那么精致而深入人心。恰到好处的美感。
人都需要温暖 明天接着看
等死之前的一堆废话,这些所有感悟在这个艺术世界里是确切的值得的,而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只有死是一样的,所有死亡都是无力的,伤感的,真正的颓废。
我真想問了她,所以,妳不回來參加我的葬禮了嗎
老了以后,一天好像是一年。过得慢。
虽然整部电影都太浅很空,但是有几句话:冷漠是灵魂的瘫痪。“过得比她幸福,我感到很羞愧”。我担心的是,我那可怜孩子的灵魂。不要这样子走
值得提的还是独白写的很好,内心细节非常棒以至于很多地方感同身受,配乐真的好悠扬诗意的丧,节奏到剧情也是一气呵成的拍完。如果让我修改的话,可能我会在机位分镜上下点功夫(想到了哈哈哈)
竟然能身同感受一二,没有答案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