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卡特琳娜·布鲁姆是个普普通通的联邦德国(西德)年轻妇女。一次偶然的一夜情,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最后,在公权和媒体的合力作用下,她终于崩溃,枪杀了极尽造谣之能事的大牌记者,走进了监狱而告终。
这是个悲愤的故事,改编自获得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西德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同名小说(小说和电影的名字均为《丧失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有的影视网站把这个名字变成了〈嘉芙莲那的故事〉)。本人看过伯尔的这篇小说,同时还阅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连同他获奖的那部《跟一位女士的合影》小说,都仔细地阅读过,因此,对该电影的背景、原作写作手法以及作家伯尔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
首先说,这是一部虚构性的作品,并不能真实代表当年联邦德国的真实情况。与其说这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还不如说这是一部预警式的未来作品——也就是说,这部作品是用虚构的方式,警醒着当时的联邦德国,千万不要出现小说(电影)中出现的情况。
因此,你就不能把该电影当作真实发生的故事看。相比于相邻的社会主义东德(民主德国),联邦德国的民主自由和舆论自由、人权保护,都是相当不错的;而当时的民主德国,干脆就变成了20个人就有一人充当国家间谍(斯塔西机构)来监督举报同事、邻居甚至丈夫、妻子、父母、儿女,简直成了活生生的人间地狱(相关情况可参看电影《窃听风暴》)。
但其次说,该小说(电影)的来源,还真的有故事原型背景。这个背景,就是发生在当年联邦德国、震惊世界的“红色军团”恐怖事件。当时,一帮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迷恋暴力,借着西德整个社会反对越南战争引发的抗议怒潮,竟然私下组织了拥护社会主义思想的“红色军团”组织,其领导人是一对年轻男女巴德尔和迈因霍夫。他们疯狂地搞爆炸、抢劫、绑架等种种恐怖活动,甚至劫持了德国驻外大使,劫持了国际航班。这两名男女无恶不作,打着红色革命旗号,做尽了人间坏事,先后被抓,也先后自杀身亡。当然,他们的自杀身亡过程充满疑点,到底真是自杀身亡还是被国家权力秘密“躲猫猫”弄死的,也就成了不解之谜。不过,至少到目前还没发现公权谋害的证据,也就只能怀疑了。
他们的恐怖行为发生在美英大量年轻人反对越战、街头抗议、热衷披头士音乐、迷恋中国文革造反的时代里,很快就引发了大量无脑愤青的热烈拥护,他们那分泌过多的荷尔蒙无处发泄,就热切地模仿这对狗男女大搞恐怖活动,给社会和国家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这个时候,西方世界的国家权力确实惊吓过度了,“泼出去脏水也扔掉了孩子”,期间确确实实发生了大量的公权公然侵犯个人权利的不幸事件,这是民主宪政国家的污点,应该引为深刻的教训。
实际上,自从东西方对立以来,苏联集团不断派出和招募大量的间谍来试图颠覆西方英美世界,导致西方神经过敏,先后都发生过可怕的、耻辱的公权侵犯个人自由的事件,其中又以美国五十年代发生的“麦卡锡参议员议案”事件最为典型。当时,美国抓获了一批苏联间谍,震惊于苏联对美国的渗透,于是在国家机关大搞“忠诚调查”,麦卡锡参议员此前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走卒,他借着杜鲁门总统政府的惊恐,推出了议案,要在全国范围内对那些公职人员、左派人士和工会组织进行忠诚调查,由此导致大批的人被解雇,甚至被抓进监狱,导致美国人人自危,形成了白色恐怖,迅速扩大化,造成了美国的社会危机,引发公众强烈反弹。幸好美国是个伟大的民主国家,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迅速行动起来进行反制,最后以麦卡锡惨淡下台走人、法案废除而告终。
但是,麦卡锡事件就此形成了一个名词:“麦卡锡主义”,意指用意识形态强奸法律、罔顾事实而因言获罪的公权侵犯人权的行为。麦卡锡主义对西方世界有着深刻的、痛苦的影响,算是那个发疯的时代为了对抗苏联而不自觉地竟然采用了苏联的无耻方式害人的见证。可见,人性之恶是很容易被引发的。 在这个背景下,伯尔就此写出了这部中篇小说,来强烈批判联邦德国可能会出现的意识形态害人的趋势,应该说,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虽然联邦德国并没有发生此类事件,但如此提醒,却正是富有良心的艺术家们的道义所在。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就应该承担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的重大责任的。
伯尔如此讨厌公权的胡作非为,还在于他个人的经历。他早年被迫参加了希特勒的军队(1939年),不得不跟随希特勒的军队东征西讨,先后到过法国、比利时、苏联等等战场,还负过伤,最后成了盟军的俘虏。为此,他深恨希特勒的法西斯思想体系、政治欺骗手段和无限制的公权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因此,战后他就写出了诸多的文学作品,声讨德国法西斯的无耻和残酷。这些文学作品,统称为“废墟文学”,是建立在当年西德战后一片废墟的背景下写作出来的,充满了灰暗和痛苦。
但伯尔更多的则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如本片的原作就是如此。从艺术手法上讲,伯尔并不是一个热衷探索文学新写法的新潮流派作家,跟他同时代的纪德、贝克特等等大腕相比,他的文字更加朴实无华,但因为深刻而直观,反而更加有力。因此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假如公权跟媒体联合起来,在缺失依法行政和司法监督的情况下,普通人权利会被如何侵犯的过程。卡特琳娜不过是一位普通妇女,只因为跟一位敏感人物睡了一夜,就被公权无理地横加审讯,媒体更是无端造谣,添油加醋,胡说八道,直到把一个老实巴交的女佣,活活逼成了杀人犯,其悲剧性自不多言。 幸好民主国家里很少发生此类事件,反而专制独裁国家里遍地都是此类捕风捉影、强权通过控制媒体进行舆论杀人的事情发生。鉴于话题敏感,就不再多言了,相信有头脑的人,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的。
现代新闻业究竟代表的是什么?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会五花八门,但并不一定能说到核心。现代新闻业可能会被人们认为是良心,被认为是反抗的声音,被认为是舆论的发声桶。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新闻业不过是一种武器,一种根植于舆论或者是文化霸权方面的武器,你一定会哗然。不过很遗憾,这确实是现代新闻业的事实。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肉体的代价》讲述的就是一个被现代新闻业摧毁的女人。年轻的女孩卡特琳娜有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因此,在离婚后她开始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某一天在朋友的二聚会中认识了一个英俊的青年路德维希。两个人迅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事后第二天路德维希离开了,然而还在前一天的美梦中沉浸着的卡特琳娜想不到自己已经深陷舆论漩涡当中。为什么?因为路德维希是逃犯。
卡特琳娜的家被警察们强行闯入后,在搜捕路德维希未果的情况下,警察收押提审了卡特琳娜,然而却最终一无所获。卡特琳娜被关押后释放,然而媒体人记者们却不愿意放弃这个新闻。他们大肆报道,随意捏造,最终,卡特琳娜被舆论淹没了,她的生活彻底被毁了。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当中,现代新闻业究竟代表着什么?很简单,那就是利益集团,要想知道现代新闻业代表的是谁,就一定要知道它的背后究竟是谁在支持。如果有人告诉你,当今世界是一个崇尚利益,金钱至上的世界,你一定不会太过于反驳,因为这是事实,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然而在这个事实之下配套的现代新闻业,他们真的是纤尘不染的天使吗?很显然,不是的。他们的存在依旧是为了自身背后的利益集团服务的。
既然有这样的牵扯,新闻从业者的客观,公正,公平如何体现呢?我们看看本片中的卡特琳娜的遭遇就能略知一二。他们不需要在乎什么才是真相,他们只在乎报道出来的新闻究竟有没有分量,究竟会不会促成某种利益的交换,究竟能不能成为所在媒体提升销量的基础,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够了,至于说什么是真相,没有人关心。
越是经济发展的地区,就越会形成这种利益集团,这种交错着的利益集团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本片中的卡特琳娜被舆论彻底的毁灭了的时候,他们有任何的怜悯吗?自然是没有的。
新闻也代表着的是舆论,舆论更多的时候代表着的是文化传播。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自然是文化霸权。我说你是这样的,我可以用我能发声的任何工具都这样去说你,完了之后将你可以发声的工具全部摧毁,最终,这个世界上就只有我能说话了。我不停的说,我颠倒黑白的说都没关系,因为只有我能说。我说的即使是谎言也没关系,因为能拆穿我的人都无法说话。这就是文化霸权的本质。
结合我们现在一直在推崇的言论自由,我们的言论自由真的是一种自由吗?错,这是一种被引导的自由,只有符合那些利益集团利益的言论才会被放出来,而不是说你想要说什么就能说什么的。当然,那些符合利益集团的言论被操纵的背后,依旧是这个世界上善于操纵言论的罪恶之源,美国。
《肉体的代价》是一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西德的电影,如果将本片中的所有的具有意识形态的东西抹去,我们还能看出来这是一部西德——被标榜为自由德国的电影吗?看不出来,因为在当代大家的意识当中,这样的故事只能发生在东德,在苏联统治时期,东德发生这样的故事才是正确的。就比如说被很多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窃听风暴》一样。
然而很遗憾,这是一部西德影片,同时也是发生在西德的故事,这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并不是说非要说西德还是东德哪个好,哪个坏。而是想要告诉给大家,现代新闻媒体是一种舆论工具,舆论工具的背后体现的是文化霸权。本片所揭露出来的事实在于主张这种文化霸权的国家或者利益集团并不在乎真相,即使是没有真相,他们也可以通过任何手段来操控。
卡特琳娜真的跟路德维希有关系吗?真的有,卡特琳娜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爱仅此而已,然而被媒体的操控之下,卡特琳娜俨然成为了一个资助路德维希的坏人,而路德维希是在当时的西德被怀疑是东德来的德国共产党,因此,卡特琳娜也被认为是,这不是贻笑大方了吗?
很可惜,并没有人在乎这样的事实,这就是现代媒体的能力。这就完了吗?自然没完,多年以后,卡特琳娜的故事被换了一张皮,此后,苏联成为了被黑的主体。
……
你好,再见
个体在世界面前是多么的脆弱不堪。 执法暴力,媒体暴力,在强权制度下谈什么自由,尊严与隐私。 这部电影让我震撼,除了震撼就是无奈,太真实了,媒体暴力在我们中国也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有一件事发生,媒体人马上抢占头条,他们不会去在乎事情的真相,更不会去在乎对当事人是否造成伤害,他们只要流量,只要噱头,毫无职业良知可言。而作为老百姓,是没有新闻判断能力的,他们只能接收来自官方的信息,将信将疑,如果傻逼一点的,或许会跟着呼喊咆哮,这是典型的集体无意识。 法斯宾德说过,人类是孤独的个体,没有人是永远不会抛弃你的,甚至是你的父母儿女。当制度的魔手伸向你时,所有人都会弃你而去,他们或许知道你的委屈,但没有人敢跟世俗作对,没有人敢跟制度作对。
施隆多夫以个体偶然遭遇为切入点,从媒体和警方对涉及政治形态案件的处理方式入手,延展出对民主初定的西德社会状态的剖析。相比《肉体的代价》这个译名,我更喜欢直译的《卡塔琳娜丧失的荣誉》。
剧情展示了警方和媒体记者对嫌疑人的全方位立体化“调查”,入侵私人物品包括书籍、通信、首饰估价,各类付款账单及合同,以及无视隐私和尊严当众直接询问是否草了;社会关系调查包括同事、朋友、邻居和领导;亲密关系包括前夫、情夫和病危母亲,及其工作、生活、行踪、政治倾向。警方对其进行监视、监听、跟踪或许无可厚非,但随着个人信息被报纸公开后卡塔琳娜还要面对来自公众的骚扰电话和信件,甚至结案后在公众场所还会被泼酒攻击。
几处印象深刻的段落:大概影片中段时的一段审讯非常精彩,警方已知汽车里程表、全年油费总支出,并测量了各个频繁出入地点间的距离,当堂对账后算出,卡塔琳娜有五万公里来源不明的行踪。
媒体的线人说“我一周五天都在研究激进分子,周末我想休息”,我喜欢这句台词,简单幽默又直截了当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状态。
卡塔琳娜说“这些人是杀人犯,他们的生意就是剥夺无辜者的荣誉,通常是为了结束他们的生命,否则没人会买报纸”,被邻居反问“你是马克思主义者吗”。
报纸头条刊登“母亲死了—无政府主义情妇的第一个受害者”,生命变成带着醒目颜色的大字供人消遣。
在面对隔壁东德意识形态差异的时代,对于无政府主义颠覆和共产主义渗透的担忧,使整个西德政局在心态上采取了错杀一百不漏一个的小心谨慎,然而全社会所共同珍视和捍卫的新闻自由,作为自由民主秩序基础的新闻自由,变异成了媒体对个体隐私无下限的窥探、对人基本尊严的漠视,和对利益的疯狂追逐,记者如同嗜血的蝙蝠时刻追寻着一个又一个猎物散发出的气味,将信息变成冰冷且蛊惑的文字,通过攫取公众的注意力实现变现。而这一切都在全社会对新闻自由和民主制度的支持和捍卫下兴致昂昂地推进着。这大概也是片尾所作出解释的原因:“Personen und Handlung sind frei erfunden. Ähnlichkeiten mit gewissen journalistischen Praktiken sind weder beabsichtigt, noch zufällig, sondern unvermeidlich.”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可避免。
对于并非作为党政机关喉舌的新闻而言,所谓自由的权力边界在哪里、作为媒体人的道德底线又当如何、作为权力机关的警方在调查后得到的隐私信息又应当受到什么程度的保护、国家又能否保护一个人免受这些垃圾和暴力的侵害。想想现实也挺庆幸的,做新闻工作的时候我知道了我做不了记者,顺带也确认了我无法在体制内求生存了。
每一次都很佩服德国的女演员,他们体内就是有一股任性、韧性和野性。这操蛋的媒体。
个体在世界面前是多么的脆弱不堪。执法暴力,媒体暴力,在强权制度下谈什么自由,尊严与隐私。
还以为又是东德政治片,没想到最后竟然成了讽刺滥用新闻自由片,西德那时候也没好到哪儿去啊……越来越觉得德语好听是什么(洗耳洗脑)水平?还真吃冷美人那一套
沃尔克·施隆多夫导演作品,电影对新闻自由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冷战时期下,媒体与暴力的结合致使西德女孩卡塔琳娜的死亡,两个灵魂片刻相拥的代价是肉体的禁锢。最后记者的葬礼一语双关,也是为新闻自由的哀悼。
窃听风暴时代的悲剧,抨击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虚伪侵犯人权的制度。。。《肉体的代价》十足的烂译名!
西德在七十年代就有营销号了,真先进啊。比德国汽车还先进。剧情也很超前。
伯尔的这部时讽类作品是创作于震怒之中,因此才会写成一部辛辣的战争檄文,矛头直指《图片报》的颠倒黑白。施隆多夫和冯特罗塔的电影改编本出在更为客观的角度上,本应更深入地研究公权力与媒体如何沆瀣一气,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作反人类的勾当。但他们的改编太过中庸太过保守。一方面希望观众对女主角共情,却不给足够的剧情空间;另一方面又让媒体反派邪恶得如此无脑,剥夺了观众反思的空间。影片在形式上的僵化钳制住了它讽刺效果的发挥。
德国的媒体暴力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儿和施法隆多夫展现得如此淋漓赤裸。而在“艳照门”事件和“明星电话外泄”后,国内影视人聚焦的却是“隐私暴露”和“艳色”上,为此最后我们看到的便是如“601个电话”这样让人崩溃的电影。
在暴力的权力机构裹挟和无耻的新闻舆论操纵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和信任显得多么可贵。冷峻残酷的影像风格从头至尾,结尾处两个身穿囚服的犯人挚情拥抱和新闻老总义正言辞的演讲,多么有趣的一组对比。
尾声被卡塔琳娜干掉的记者追悼会,将全片讽刺新闻自由这个重心不带任何隐藏地宣布出来,卡塔琳娜强烈爱上路德维希并极力维护的执著一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坚持,相比单纯抨击媒体博人眼球挖人隐私,要更能激起观者心绪。
#TGC# #New German Cinema# 长评 - 如此直给的讽刺现在看却是…现实?电影的结构是以戏剧五幕剧形式演绎的。强作者表达和写实风格始终还有些拧巴。感觉影片是想以女性主义为内核,讽刺某意识形态为主要叙事,其实影片女性主义方向和《让娜迪尔曼》某种程度上很相似,观众有强烈的参与感,刚好也是同年的作品,不过《肉体》的方向太弱,整体故事也太散了。浮夸的讽刺方式(其实仔细思考就能发现当时如此强烈的讽刺以现在的视角看确实近乎现实,这么一看似乎也没有那么拧巴了),写实的影片风格,女性主义表达(以个体对抗意识形态的强表达,以“血色环境”下的枪击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女性角色在片中却受限于男人的身份),这些一起导致了这部一个半小时(篇幅较短)的电影却没有重点。
3.5/5 1.肉体的代价译名太差 2.才知道改编自海因里希·伯尔的小说 3.看得出导演很愤怒的样子 但在一些地方的处理显得过于直接 过于尖锐 包括警长的设置 记者的行为方式 最明显的是最后葬礼上编辑的说话姿态 显得过于想表现讽刺 过于尖刻就难免显得低级 4.“并非故意 绝非偶然 且不可避免”
那个拥抱的温情
这个电影引发出来的议题很经典...媒体暴力的迫害,公众的盲目与浅薄,国家系统的缺失
口诛笔伐 言语比人们通常以为的要锋利和尖锐 当文字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在公众领域流动 开始承担观念传播 思想传递的功能时 那么言语相当于不断进化的人类武器摧残被攻击者的精神和意志//或许有太多西方意识形态视角下批评东德统治的电影 然而国家而已 都是类似的//新闻自由已死 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献上花圈 来来往往只有门口的两只石狮子干净
表现自由民主下,媒体局限性和群众盲从性的佳品,在同类题材中气氛更压抑。
3.5施隆多夫的媒体道德讽刺剧,对新闻业自由主义泛滥的批判,一个普通人深陷名誉与道德的陷阱,真实刻画了什么叫做人言可畏,影片叙事节奏偏慢,比较沉闷,剧情起伏不大,基本前二十分钟就完全交待了,后面就是事无巨细地表现主人公被伤害的过程,结尾的反讽比较出彩,凶手成了英雄,被害人却成了犯人
拨乱反正了。在极权的东德成为一贯的批判对象时,它告诉你西德的国家机器也是一样的令人不堪;在媒体的言论自由被寄予正义的厚望时,它告诉你没有道德准则的言论会给当事人造成多大的伤害。民主和自由,都被利用了。
七十年代拍摄,表现媒体暴力的西德电影。对我国的新闻自由制度也是充满深刻讽刺——一面维护财阀权贵的利益,一面以媒体自由为名不断侵犯弱势群体隐私。PS.男主角路德维格(尤里根)就是后来饰演《从海底出击》里那个沉着坚毅的舰长
個focus轉得好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