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型的剧好像很少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么老的剧虽然高志航的感情有点扯和拖拉,但是好看的地方是他的事业线,开飞机的戏份真的好看,还有后面吴海文的戏份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了,海文故事以那样的剧情开头有点不能接受,但是可以理解,而且是真人故事改编的,一个血气方刚还没有碰过女人的男孩,马上就要上战场而且可能为国捐躯,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海文骨子里是善良的,他对在河边遇到的那个女孩算是一见钟情了吧,黎波还是那种青涩的感觉,一个未经世事女孩子要的就是这样感觉,海文是越往后看越觉得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特别是最后被鬼子包围他看到同伴为了救他一接一个的牺牲,他义无反顾的说了一句,中国空军没有俘虏!自杀了!
说说庞天德和高志航
喜欢朱亚文,特别是红色年代剧里的朱亚文,所以一口气把《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远去的飞鹰》和《我的娜塔莎》刷完了。三部剧中,《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完成度最高,剧情、演技、服化道都很精彩,而《我的娜塔莎》和《远去的飞鹰》虽然短板明显,但仍不失为一部好剧。
因为年代差不多,又同样是异国恋,很多人喜欢把高志航和庞天德对比着看,《我的娜塔莎》的弹幕里面,大家都说庞天德如果换成高志航的人设,不至于和娜塔莎苦恋一辈子。但同样的,如果高志航能和庞天德一样痴情,也不会有葛莉儿后来的悲剧。
虽然同样是朱亚文扮演的,但庞和高在人物塑造上差别很大,庞是静水流深,高是绚烂烟花。
庞是多面的、复杂的,有少年意气的一面,有睿智儒雅的一面,有隐忍犹疑的一面,有深情执着的一面。战斗时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式英雄和情人,骨子里却是无力反抗父权的少爷和孝子,强大又脆弱,勇敢又纤细,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庞始终被动、后知后觉、处处妥协。
而高则简单、热烈而纯粹,他留学法国、穿军靴、喝红酒、开飞机,有着法兰西式的激情和浪漫,骨子里仍是来自东北农村的穷小子,穷过、苦过,无所畏惧、恃才傲物。不管是娶妻还是离婚,把葛莉儿留在身边还是撇在乡下,在奉天还是去南京,高都是绝对的主导者和优势方。
因此,在面对封建大家长时,同样是孝顺中带着狡黠,但和高相比,庞在父母面前并不具备多少话语权,反叛也不够坚决。与高的生米煮成熟饭完全不同,庞恪守婚前不圆房的孝道,要求娜塔莎学习如何讨好自己的父亲,花了20多年的时间让父亲接受和认可娜塔莎。
可能因为大家都同情葛莉儿和娜塔莎,高和庞被很多观众骂成是渣男,让我不得不为他们辩驳几句。当今的网络环境下,渣男早已变成了一个梗,万事皆可成渣。如果说高因为短时间内再婚被骂成渣男尚有说法,庞被打成渣男派可就太冤了。
评价一个影视形象不能脱离他身处的环境和时代,更不能大开上帝视角。庞并没有娜塔莎那般勇敢和坚决,而是经历了从懵懂觉醒、闪躲逃避到热烈回应最后勇敢追求的一个漫长成长过程,他在感情中一路跌跌撞撞,中间隔着战争、种族、封建家长的反对、中苏关系破裂这几座大山。而委屈求全的结果是终难两全,最后庞既没能尽到人子孝道,又辜负了爱人、苦了自己。可庞身上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才是这个角色的最大魅力。他是那么真实,他的隐忍和深情、挣扎和成长,软弱和执着,都让人动容。
全剧最喜欢的情节就是庞骑着自行车,娜塔莎坐在后座,他们终于排除了万难走在了一起,阳光洒在脸上,脸上洋溢着笑容,幸福触手可及却嘎然而止,火车站的离别之吻虐得人心肝疼。
和庞相比,高在爱情方面可以说是天然的老司机,他很清楚自己的性吸引力,也很受女人的欢迎。但认真看过剧的人,真的会觉得高志航渣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说说两部剧的定位吧。《我的娜塔莎》这部剧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看战争部分,这是一部漏洞百出、逻辑细节全是硬伤的抗日神剧。但如果把战争当作背景,把它当成一部纯爱剧来看,这部剧拍得细腻缠绵,凄美动人。而《远去的飞鹰》里面,爱情是背景,高志航的抱负才是主旋律。
很多人只看到高为了开飞机而舍弃了葛莉儿,却没有看到他几乎将自己的所有都舍弃了,亲情、爱情、友情、金钱和权力。和许诤不一样,高成为飞行员不是为了“升官快发财快,娶了老婆还有姨太太”,也不仅仅是爱好和职业,而是实现“航空救国”的唯一途径。
他把名字“高铭久”改成了“高志航”,远赴法兰西留学,他说“别人是在开飞机,而我和飞机是一体的”,对他来说,离开了飞机的自己对国家将一无是处。在腿受伤被告知不能飞后,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不想在民族危亡之际成为等待被救的芸芸之众。为了能再上天,他拒绝打麻药,选择打断已经愈合的断腿重新接受接骨手术。他自恃甚高,目无长官,好几次抢了张学良风头,却愿意低声下气忍受羞辱,接受一份降军衔降军饷的工作,好几年和看不惯自己的长官苦苦周旋,因为只要有一丝“开飞机打鬼子”的希望,他也要牢牢抓住,哪怕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和嘲讽。
这些嘲讽甚至来自他最亲近的人(母亲、妻子和好友),虽然并无恶意,却让高也忍不住一遍遍嘲弄自己,也曾怀疑“航空救国”不过是一个骗局和一句空话,却始终不肯放弃。他不懂政治,更不屑与政客打成一片;他不怕死,只怕自己还没打鬼子就死在诡谲多变的政治风云中。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时,队友提醒他,上级想借日本人的手除掉他时,他只是笑笑,因为死在天上是他最好的归宿。
高说:飞机是我的命,葛莉儿也是我的命,跟葛莉儿相比,飞机算个屁。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心的,愿意为了葛莉儿放弃开飞机是真心的,打鬼子时对着葛莉儿的照片喊“葛莉儿你在哪”的时候也是真心的。只是他对葛莉儿的执念,终究大不过“航空救国”的信念。
我们看过太多“爱江山更爱美人”和“霸道总裁只爱我”的戏码,却无法理解舍弃儿女情长而选择救国的抗日英雄,这实在吊诡得很。况且这部剧是根据真人事迹改编的,历史上的高志航没能以一己之力与整个国军“不得有外籍配偶”的禁令抗衡,更无法站在上帝视角上大开“江山美人都不负”的金手指,他只是诸多“舍小家为大家”的抗日英雄的一个典型,仅此而已。
很多人骂高“渣”,主要是因为他“抛弃”葛莉儿两个月之后就转身去追求女大学生。真实的历史我们不得而知,从剧情中来看,虽是意料之外却也有迹可循(当然剧情在对这段感情的处理上显得很粗糙,这是剧情的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高邀请叶蓉然去家里做客前,他对叶并未展现出追求的意思,纯粹是一个男性在面对一个漂亮女性时不自觉的“撩”(这里可以参照高对待女记者的态度,三分撩三分暧昧三分享受被美女仰慕)。真正想娶叶是在到家后,勤务兵告诉他女儿不见了,虽然后面发现是虚惊一场,却让高意识到,他的女儿需要一个妈妈,他好安心去打仗没有后顾之忧。
对待高的第二段恋情,除了高的母亲一开始为葛莉儿打抱不平外(后面也很快劝高尽快娶叶),其他人没有表示出丝毫的惊讶或不理解,因为剧中人是活在他们的世界,而不是带着21世纪的视角,在国民军官“娶了老婆还有姨太太”的大背景下,在高与葛莉儿已经没有再续前缘可能性的前提下(何况葛已经不知所踪),与其说是高快速移情别恋上了叶,不如说叶刚好适合当他孩子的妈妈:喜欢他的孩子(不排斥孩子叫她妈妈),知书达理,出身名门,长相和性格他都不讨厌。就像许诤说的,高喜欢美女(但谁不喜欢呢)。
不管是从高的视角还是剧中其他人的视角来看,他负了葛莉儿是事实,但没有背叛葛莉儿也是事实(当然这是一个丈夫的基本职责,这里没有要赞扬或是开脱的意思,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如果没有那条军规,相信高还会撩其他女人,却保持对葛莉儿的忠贞,对高这种深情又风流的人设来说,这并不矛盾。可以说,葛莉儿是时代的牺牲品,而高也同样是,只是作为一个流亡在异国他乡的白俄贵族后裔来说,特别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来说,葛莉儿的遭遇更值得同情,但如果因此就指责高是渣男,未免有失公允。
痴情如庞天德,骄傲如高志航,他们都不完美,虽不是渣男,甚至比同时代大多数男人都忠诚,他们的性格中却都打着时代的钢印。高可以见一个撩一个,和女记者整晚跳舞,却不允许葛莉儿穿高跟鞋;庞很少正面反抗父母,却要求娜塔莎学习《女儿经》,做一个合格的儿媳妇。这些都是他们身处男权世界的「理所当然」和「无可奈何」。而作为女性角色,不管是强如苏联战士的娜塔莎,还是纤细的异国难民葛莉儿,她们都注定需要「理解」和「接受」,随时准备「成就对方」和「自我牺牲」,最后成为英雄浪漫史上的一抹桃色谈资。
好在当今的女性已经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大可不必纠结于他渣不渣,不管是爱和被爱,还是独自美丽,选择权都在自己手中。
最后想夸一夸这两部剧中的朱亚文,穿军装帅到炸裂,念情书苏到极致,拍吻戏好看到想恋爱,希望他能多接正剧少拍偶像剧。
我是来看高志航的,最早知道他的事迹是在2011年,那时候没有关于他的电视剧,网络搜索关于他的内容也少之又少,如今很开心有了这些反映当年空战的电视剧和纪录片。说点对这部剧的感受吧,高志航是幸运的,他有像李桂东(历史原型李桂丹)、许争这样为他着想的朋友。他也是不幸的,只能为一个腐败的政府服务,被权力所束缚。每每看这部剧时,心会痛,仿佛他就在我身边,感同身受。是的,朱亚文把他演活了,在我心里甚至有种错觉,高志航就是朱亚文,朱亚文就是高志航。愿他来世生逢和平,自由自在的开着飞机翱翔于天际,没有战争,只有爱。
一集不落的看!好吧 邬君梅的宋美龄真是演的越来越纯熟了……
高丽良说高志航和叶蓉然的关系并不好。
当年看完闯关东后,超喜欢朱亚文饰演的传武。看了这部电视剧,更喜欢朱亚文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看了网上很多人骂男主渣(此刻大写的无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开飞机和选择妻子,不只是那么简单的事(大家不要拿和平年代偶像剧的两极思维来简单看待哦)开飞机=击退外敌=保家卫国=为九一八东北军不抵抗被全国人骂的这份不服气=为自己从17岁追逐一生的梦想=男主的人生价值(技能点只有飞机)选择妻子,即使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幸福度过一生。但当男主看到山河破碎,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做一个庸碌的人,是否会和葛莉儿成为一对怨侣呢?起码作为一个和平年代的人,我指责不了男主舍小爱为大爱的选择。(PS.前期男主特别耿直,后期男主成熟了之后在各种领导前面的应对特别有意思,被社会毒打心疼)
朱亚文演活了高志航,葛莉儿才是最懂高志航的人,这部剧唯一的瑕疵就是姚笛!
很喜欢葛莉儿这个外国媳妇,很可爱。
眠在被窝里午夜党看剧伤不起呀......海报很迷人,硝烟里朱亚文小细腰小身板大长腿的,有点土方桑的味道,话说朱亚文的鼻子真好看
本来前面挺喜欢的,朱亚文好适合演这种又man又深情的,可是后面怎么老婆丢了也不找,然后就和大学生好上了,还是我讨厌的姚笛演的,弃剧了。
我喜欢阿西莫夫的这个说法,一个作家的归宿就应该写着写着倒下来,鼻子戳到打字机的键盘上,戳出最后一个字母。我想一个战斗机飞行员最好的归宿就是心里装着最浓厚最强烈最深沉的民族危亡国家大义的时候,双手紧握方向盘,战死疆场。虽然这在他人看来无疑是可惜可憾的。对于连文字记录都寥寥无几,纪念馆还常年冷清的高志航(民族英雄)来说,这个片子实在太可贵了,更何况这还是少有的说国民党正面抗战的剧集。再加上这部名字起得最好的国产剧(我觉得)里面,还有有史以来宋美龄最好的扮演者。如果电视剧是藏品,他一定值得被收藏。
此剧太燃,在淞沪会战的空战达到巅峰。高志航人设除了变心太快都很完美,不过当他说曾经沧海难为水时还是选择体谅这个角色,作为传统与浪漫的结合体,与葛莉儿的爱情太美好。朱亚文太适合与外籍女演员合作啦,超级放得开!另外喜欢许争这个角色,直接透明,也深谙人生道理,只可惜结局…
拍摄不错但是情节太意淫了。
太喜欢高志航和葛莉儿的那段浪漫史,后来葛莉儿的被迫离去,令人不禁潸然泪下,葛莉儿也永远成了一个谜,一个白俄女人无依无靠无亲无故就此消失了...
朱亚文实在太帅无法客观评剧
朱亚文好帅啊~~~~特效假
低级错误+儿女情长。给1星是因为地道的东北话
最近在看,为葛莉儿心伤永远的飞鹰
复读:人不能,至少不应该那么快移情别恋。
阎海文是我演的
英雄不死,正义长存!看到有不少人置疑高志航的人品!我个人觉得他选了飞机选了抗战没有错,葛丽儿太理解他了,所以成全高志航空中战神的美誉!而朱亚文在此剧的表演可圈可点,我很喜欢有血性有担当的汉子。
技术层面很不错。内容很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