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2:
😂
2016年12月12日的补充: 经常看见我的豆瓣提醒上不时出现一个关于这篇影评的“有用”,我越发地觉得不舒服了;一篇4年前的东西,夹杂了很多私人情感,而今已经很难读下去自己写的字了,恰如下面的朋友说,难看死了。可是毕竟往者不可谏,不管是什么,既然当时留下了。就留着吧,至于击中了我们的痛点、泪点、或是某种不可言说的点,全凭读者取笑好了。 说点其它的。 2016年7月,我开始旅行。 7月26日,我到达西宁,参加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观影结束后的互动中,我争取到一张颁奖盛典的门票。 7月27日,我参加first颁奖盛典,张扬导演也来了,我第一次和张扬导演同处一室,虽然是巨大的青海大剧院。
7月28日,first电影节青海湖露天放映活动,我是真的真的看到了张扬导演。
虽然我并没有勇敢地去走上前跟张扬导演交流。 但是。 我们后来一起吃了烤全羊! ~~~~~~~~~~~~~分割线~~~~~~~~~~~~~~ 看到那么多人给差评,我实在忍不住了。这么好的片子 今天凌晨看完的,从看到院长给老人的儿子算账那段开始,眼泪就决堤了。我一个被人经常以东北爷们定义的大小伙子。二十多年来,从我记事起,在这异乡的夜里,第一次痛快地哭。 我从上大一那年,就开始了在外地的生活。离家太远,坐火车要一天一夜。只有寒暑假能回家。放暑假还经常张罗着要实习,不回家了。仿佛早厌倦了被父母看管的日子,在一起就是唠叨,烦人。喜欢一个人在外面,想干什么干什么,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是有的时候,它是理想,很多时候,它只是我放纵的欲望而已。一年真正在家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恐怕也只有过年那么几天。即使在家,一有时间,也要马上找朋友出去玩,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尽管有的时候只是应付。院长那笔帐一算,一个中年人,和父母剩下来在一起的时间都不到二十天,太可怕了。我还年轻,但是我和父母剩下的时间又能有多少呢?我还想去远方旅行,我还想到外地工作……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想夫子说这话时必是情之所至。 我们总是说,我们要出去打拼,要出去奋斗,好孝敬我们的父母。父母都让我们给孝敬没了,还孝敬你麻痹的父母啊!一帮傻逼!(我又激动了) 我的爷爷今年82岁了。从2006年我们一大家人住的小院被扒迁,爷爷奶奶在外面租房住以后,爷爷的身体就越来越不行。我过年时看他的时候,还好。很安静,因为他已经基本说不出话了。走路也不行,要靠我们扶着。上厕所都是我老叔或是我奶奶帮忙脱裤子。经常流哈喇子,胸前塞一块大餐巾。我爷爷现在变得感情十分脆弱,每次一看见我,他就流眼泪,偶尔不常见的亲戚来看他,他也是止不住地哭。我叔我大爷都说我爷爷这是老了,脑袋不好使了,老年痴呆。我不相信,我能认出我爷爷看我的眼神,他总是死死地瞪着我,一直都是这样,我总是不知道我爷爷看我的时候我该怎么办,我知道他能认出我是谁。只是最近几次我去看他,我爷爷已经没那么大反应了,过年的时候家里人都聚在奶奶家过年,爷爷看见了很平静。只有我奶奶一个劲地招我爷爷的时候,不停地问,“看这是谁来了!看你大孙子来看你了!你看多好啊!”爷爷的眼泪又会夺眶而出。后来我们都说让老人情绪总这么激动不好,我们也就不招惹爷爷了。奶奶喂爷爷吃饭的时候,爷爷会很乖地张嘴。只有偶尔喂爷爷实在不想的东西的时候,他有时还会对奶奶挤眉瞪眼地骂一句,“什么鸡巴玩意!”就像爷爷以前住在院子里的时候。 住在院子的时候,爷爷身体还很硬朗。是个倔气十足的老头儿。他喜欢白天黑夜都叉着大门,我放学回家的时候,他会守在大门洞里给我开门。傍晚天色变暗的时候,他就会早早把门上锁,我妈和我婶经常说他,可他从不听。最早的时候爷爷每天三顿小酒,吃饭的时候,他只负责摆桌子和擦桌子,别的他从来都不管。我奶不让我爷喝酒或是让我爷吃水果的时候,我爷都会破口大骂,“什么鸡巴玩意!败家娘们!”。我爷最大的爱好是看电视,一般看到最后他都会骂一句“瞎扯鸡巴蛋!”然后把电视关掉。他只有在看抗日题材的电视和逗我玩的时候会笑,比如问我会唱什么歌,然后让我唱一个。不管我唱不唱,他都会笑。 只是他现在骂“什么鸡巴玩意”的时候嘴里已经含糊不清,只能依稀听见他说到“什么鸡!”。然后从他的语调里辨认出来。更多的时候,他作出骂那句话的时候瞪着眼睛吓人的样子,却一个字也骂不出来了。 有一次我接我爷出院,走到医院一楼走廊的时候,我爷拉裤子了。我和我老叔把他扶进厕所里给他收拾。我把我爷的裤子脱下来,然后把着他,我老叔给他擦屁股。我实在擦不了,要是给我爷擦屁股我肯定吐了。我相信张扬导演一定是在老人院体验过的,从开头的一个镜头就看得出来,老人的状态就是那样脏兮兮的。然而他却无法记录下老人院的味道,有人尿裤子了,有人拉裤子了,有人尿了裤子拉了裤子还不知道。这就是老人的生活状态。你们乱写影评的这帮傻逼,连电影真实的地方都不了解,凭什么说人家矫揉?傻逼!(激动了) 我有一次问一个女孩,我说你爱你爸爸吗?她平时很文静,不过还是很不满,说“废话!”我很坚持又问了一遍,她说当然爱啊!我又问“那你爸爸的梦想是什么?”她想了半天居然说“父母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子女都好好的吧”。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点无语,简直他妈就是不把父母当人啊,爹妈上辈子欠你了吗为了孩子连梦想都没有了,爹妈是你的奴隶吗? 我们来问问自己,你知道父母的梦想是什么吗? 我们一天天地喊着梦想梦想,把梦想看得比什么都重。那你关注过你最爱的人的梦想吗?你又凭什么说你爱自己的父母?我们的爱不过是一种自私的爱,把父母当做自己一份宝贵的财产而已,把他们留着,让你有爹有妈,让你有人关心,让你变成孝子。爹妈没用了,不知道你还要不要爹妈了。你个傻逼 后来我给那个女孩讲了艾美丽帮爸爸实现环游世界梦想的故事,她说她知道了。再后来我就不知道了。 你在全国大赛上唱老男孩的梦想不夸张,你搭车去柏林的梦想不夸张,你拿一把手枪干掉二百个匪徒不夸张。一群老人开公交车参加选秀就夸张了,老人看一看海就夸张了?因为他们老了是吧,因为老了就不中用了是吧,老了就该老老实实等死少添乱是吧。 只要一个人的梦想被称为梦想,就永远都不夸张,不管是80岁还是100岁。 说到这个地步,我就不从技术角度评论这部影片了。拍得很棒,无论是整体的结构,还是细节的把握,甚至是静态描写的镜头和色调都没什么挑剔的。前面人物和场景本身都很真实,画面笼罩着梦想的美感。后面的部分,梦想的美丽让人感动。 还有人喜欢那电影比来比去的,《桃姐》我看过,我评五星。《无人驾驶》我也看过,三星都不到,还有傻逼连《大魔术师》《飞越疯人院》都拿来比。《飞越老人院》就是《飞越老人院》,跟那些电影有一毛钱关系,完全没有可比性。同样的题材不代表人家的表现方式就是最好的,导演以前的水平也不代表下一部电影的质量。没事找茬的人闲的吧。 还有人乱定义的,又说是喜剧片,又说是公路片。定义成“故事片”就足够了好吗,评价它好坏的标准就是故事讲得好不好。有些人肯定是抱着“我来看看这部公路片拍得好不好”的心态看电影的吧,傻逼。 今天激动了,肯定有人不爽了吧。先回家看看父母再回来骂。 ~~~~~~~~~~~~~~~~~~~~~~~~~~~· 对了,还有那些成天写影评,情感麻木,靠意淫作品换关注的“牛人”们,web3.0要是来了你们人生大概就没意义了吧。几亿网民能满足你的虚荣心哪?啊?我赶紧去注册小号捧你们的臭脚。 还有那些捧臭脚的,你们就捧吧。。。
充满人文关怀和浪漫主义的优秀国产电影,有许多年没有看一部电影看到泪奔,《TITANIC》也没有!老葛深夜啜泣着洗床单;草原上讲诉的父子故事;老人最后带病坚持比赛和真情告白,没有媚俗的煽情和大起大伏的交响乐背景,简单的语言和画面,统统戳中泪点。中途的公路画面也是亮点。2012必看电影。
看过三部讲老人院的电影,桃姐文艺,彩虹老人院欢乐,只有这部最接近生命本原。略显煽情与说教,但许多情节设置也很活泼有趣。能有心来关注孤寡老人,这份情怀在内地电影里总是好的。就像关山老人院门口大红色的墙字: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PS:我的泪点竟是当草原上响起了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
一群老年人的遗愿清单,最美夕阳红
公路上的那段,风景好美啊~!感觉公路部分应该再多些故事,从宁夏到天津,一路上应该会有很多预料不到的事发生的,片子里面的感觉,有点太“轻松”了。这个片子看得一整个厅的人都是一会儿笑一会儿哭的。我是在出字幕的那会儿眼泪流得最多。年轻一辈的都可以去影院看一看。打四星是包含感情分的。
老人们的演技叫人叹为观止,不愧是有生活的人。剧本没有刻意煽情,把社会现实问题提到台面上来讲,需要莫大勇气。
saturday night
实在没被感动,又生硬又突兀又刻意的情感,反正不够自然就对了!
人物塑造多,但有些老人性格特点不突出,明显酱油,但总体还不错
国产类型片,虽有抄袭嫌疑,但还是鼓励下。关注老龄化,接地气!
又是一部关怀老人暮年的片子。少了些凄凉的晚景,多了些温暖的情怀。被儿女遗忘在老人院的老人们,用着自己的方式重拾生活的乐趣与勇气。片子杂合了不少类型元素,喜剧、温情、公路,老人集体出逃的部分尤为喜欢。结尾很戳泪点。
看完点映场之后最大的感觉是可惜,可惜了导演的情怀和勇气,可惜了一批老辈儿的演员,可惜了那么美的景色。都被导演的浪费了。
小成本 但是挺温情的~~~
勉强及格,张扬可能是目前大陆导演里手法最好莱坞的一个了,从矛盾设置、叙事节奏、人物形象上全是好莱坞主流的做派,他的片子很顺滑,也很成熟,当然也很俗
这是群老顽童 他们有过人生的大起大落 但是仍旧开心地活着 由于题材相似 与【桃姐】相比在所难免 这样的美好养老院不是随地都有的 让人只会温情哭哭 实际很少 给四颗星 毕竟我们是现实
《飞越老人院》看得人心平气和偶尔还一乐。张杨是个好人,这是他的电影一贯追求:善意温情;何况这些和蔼老人、戏骨,可能上银幕的次数会一次次减少。用通俗老套的方式包装太过理想化的故事,也许不被精英人群赏识,但是每天习惯于看通俗电视剧,早晚去参加广场舞的大叔大婶爷爷奶奶们一定会喜欢。
在以票房论成败的今天,导演还能坚持关注社会问题、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拍片实属难得,令人钦佩。看看片中的老人,思考未来的我们。每当看到有贾凤森的镜头时心里又是安慰又是酸楚。
0410@万达内部看片会
浪费了好题材,真让人难过。学不会克制感情,台词写得太白,第六代自始至终学不会内心张力的流畅表达,多流俗于人物表面,情节发展与剪辑没有走心,导致一种尴尬的脱节。与桃姐相较,孰高孰低观众一看便知。感情铺太满,最后懒散的特写升格彻底击碎了我的耐心。张杨,你能上点心不?第六代的原地踏步。
诚意之作!感动!人物设置和景色都好。
UME给的免费提前观影,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一部电影。包含了非常多的元素:老人晚年问题、亲子关系、友情、公路电影、生命理想。其中关于老人的生命状态有很好的诠释,而公路电影这一元素也非常出彩,这绝对不是电影,而是对你价值观和行为的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