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治愈类影片
本片或许又名《棒球奇缘》和《爱荷华州宣传片》。
老实说,我并没有感到这是一部励志片,前期带一点悬疑氛围感到困惑,但是看到中后期的时候还是莫名其妙流了眼泪。不煽情,但有淡淡的感动和温暖,看完很治愈。
虽然并不懂这部电影和梦想的联系——比起梦想我更愿意称之为遗憾和可望不可即的愿望,但最后确实有人到中年和父亲一笑泯恩仇的意味。
电影中提到的The heaven is the place dreame come true一句很有感触。
由于书籍《逻辑思维是训练出来的》中提到了本电影才找来看,从中可以感受到美国文化对于棒球深深的热爱。
最后感叹一句,妻子如此宽容和支持丈夫真是少见啊。
还有美国电影中似乎经常并不让每个人都得到圆满,总有那么一两个配角带着遗憾离开。
2 ) 内在声音的呼唤-看《梦幻之地》有感
Ray是个36岁的农夫。他生活在爱荷华州,拥有一个农场,一个幸福的家庭,能干的妻子,可爱的小女儿。某个黄昏,当他在玉米田里干农活的时候,开始听到一阵低沉的呼唤“ 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 (如果你把它建起来,他就会来)”。并且这个如窃窃私语般的声音一再的出现。Ray起初非常惊讶,后来是愤怒,但由此当他又一次在玉米田里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他忽然想到在玉米田能造一个棒球场,这样他老爸的偶像,昔日棒球明星“赤脚乔”就会回来打球。
Ray把这声音及造球场的想法告诉妻子,两人都觉得非常的荒诞,无法用逻辑来思考。但是在一些迹象出现后,Ray还是在这个声音的不断地提醒下,铲平了一块玉米地,用所有的家当造了一个棒球场。在长久的等待下,某个晚上,终于看到了“赤脚乔”的身影。以后在这个声音不同的指示下,Ray做了一连串在常人看来非常荒诞不经的事情。最后Ray终于完成了他的心愿。
这是一部89年的老片了,如果只是以一般的幻想和做白日梦来形容,那么未免就有点辜负导演编剧的一番用心了。那个声音是谁的?Ray的父亲?赤脚乔?上帝的?我想都不是,而是Ray灵魂深处的内在声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一个体验,就是在某一天,某些时候,突然有一种冲动想去做某一件事,或是觉得该做某件事了。至于为什么要做,在当时无法用逻辑性的理性思考来解答,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觉得害怕,否认这种声音,以为是自己的胡思乱想,继续按就有的日子生活,如片中Ray所描述的他的父亲“he may have even heard voices too, but he sure didn’t listen to them (他也许也听到了这种声音,但他确实没有听)。结果可能是这辈子一直觉得若有所失,而有些人如Ra和他妻子,就选择跟着这个声音勇敢的去做,结果就得到了一直以来就渴望的东西,前所未有的满足。
“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 (如果你把它建起来,他就会来)”。当内在声音响起的时候,就去做。虽然找不到甚至一个好点的理由去做。但是也只有做了以后,你渴望的东西才会到来。而做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似乎隐藏在我们看得到的世界之下。但是跟随着内在声音,把事情一件一件做好的时候,那个结果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来。而这,就是一个人真正想要的东西。
原文地址:
http://www.wisdomsnack.com/811.html 3 ) 深入人心
最近对棒球很感兴趣,找了这部被称作棒球题材电影的经典之作。
体育题材的电影很少有拍摄的如此平静的,让我想起了韩国的电影《马拉松》。那种对棒球的热爱已经深入心灵,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不为赚钱享受一场比赛,能真正上场挥棒击球,能与父亲传球接球。一块儿玉米田成了人们梦想实现的地方——天堂。
雷很幸运,有了如此支持他的妻子,有了似乎能通灵的女儿。
当你十分强烈的感觉要做一件事,却说不上原因时,也许真该尝试一下。那可能正是你内心积蓄已久的声音。
4 ) Field of Dreams
主人翁是青少年时期与父亲失和而无法完成梦想的农场主人雷,有一天他听到神秘声音说:“你盖好了,他就会来。”于是他像着了魔一样铲平了自己的玉米田建造了一座棒球场,没想到他的棒球偶像真的来到那里打球,而且还因此而使他跟父亲之间好多年心结得以开解。
5 ) field of dreams
其实和棒球的关系不是很大
而且感觉上拍的很写意
真实性倒不是很讲究
毕竟是幻想主义的作品
最后好像有点小的问题
如果他爸明显是不认识他的
可是听到叫爸又没任何不自然
真奇怪
也许了解MLB历史的人会有更多感触吧
我也就知道Yankee和RedSox的一些事
至于Sox
也就知道M.Jordan而已
6 ) Is this heaven?
Field of Dream(1989)
是梦想之地!
这是块神奇的场地。
农场主人Ray由于听到莫名的声音建了一个棒球场,其实,是他自己的心声。
进了场地,你能回到过去的年代,再出来就回不去了,你只能呆在现实了。
这是关于棒球,生活和愿望的故事
It's a story about baseball,life and wish.
居然可以为了一个虚幻的声音去挖开自己贷款包的肥沃土地上长的茂盛的玉米地
上而后建了一个棒球场,风吹日晒,圣诞都过了,就为了"if u build it,he
will come"这句话,象玄幻故事一样,日本人来拍肯定变成鬼故事
居然可以如此沉迷于六十年代,60s...美国的。提出"Make Love,No War"的黑人
作家Terence Mann,那个beatles,在路上(Beat Generation),麦田守望者
的年代,性,吸毒,颓废,民权运动,反战的年代——中国的60年代似乎也是火
热激情的,真是浪漫。即使到了现在的社会,他们也为之辩护不遗余力...但是,
影片着力不在这,只是提供一个时代背景,他们想要完成的事情都在那个年代。
居然可以如此地让一种运动深深刻入他们的血液之中,融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影
响他们,不可剥离。"Baseball became a part of my life"——Shoeless Joe。主
角和他老爸也是。
这是一部关于愿望的电影
Ray想有一个对他老爸say sorry的机会;
黑人作家想要回到过去激情的年代(?),而不是现在独自深居,与世隔绝;
那个Shoeless Joe(原书名)想要一个可以继续他们职业生涯的机会,同样的还
有他一起被禁赛的七个队友;
Doc Graham,一个在赛季最后一场最后一局无关紧要的trash time上场,没有任
何技术统计,希望能有更好职业生涯的前球员,后,博士。
不得不想起周星星的月光宝盒……>>_<<
玉米地(麦田?)同样也是一块神奇的地方,那居然是"过去"的藏身之处。
也是,绵延无尽密布的让人充满幻想,相信那有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所以,它
可以成为"过去"的藏身之地,承载众人回到过去之宿愿。
他们都借由这块梦想之地实现了他们的宿愿,除了Doc Graham为了救Ray之女儿从
梦想之地走出来,在他们的比赛将要开始之时,但是出了场地就回不去了,再一
次残忍的未能实现,但是微笑的,走了。黑人作家Tellance(?)走进玉米地之时
,带着试探,兴奋,幸福,愉悦的表情回到了过去,充满喜悦。而,终于"he
comes",Ray终于知道自己建这么一个棒球场地的原因了,终于见到他老爸,彼此
深谈了——所以,终究梦想之地,其实自己想要回到的过去,想要完成的宿愿,
如果存在这么一个地方……最后,people will come,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想
要满足自己的愿望的,特别是过去的事情,有此梦想之地,no doubt,人们回来
的
给童年一个回来的机会
给自己的错误一个说对不起的机会
给梦想一个实现的机会
Is this heaven?
I swear it's Iowa...but maybe it's heaven.
一些精彩的对白:
Dr. Archibald "Moonlight" Graham : This is my most special place in
all the world, Ray. Once a place touches you like this, the wind
nevers blows so cold again. You feel for it, like it was your
child.
Ray Kinsella :The man wrote the best books of his generation. And
he was a pioneer of the Civil Rights and the anti-war movement. I
mean, he made the cover of Newsweek. He knew everybody. He did
everything. And he helped shape his time. I mean, the guy hung out
with The Beatles! But in the end, it wasn't enough. What he missed
was baseball. 说的就是黑人作家Terence Mann
Shoeless Joe Jackson : Getting thrown out of baseball was like
having part of me amputated. I've heard that old men wake up and
scratch itchy legs that been dust for over fifty years. That was
me. I'd wake up at night with the smell of the ball park in my
nose, the cool of the grass on my feet... The thrill of the grass.
Shoeless Joe Jackson : I used to love travelling on the trains from
town to town(深得我心)... The hotels... brass spittoons in the
lobbies, brass beds in the rooms. It was the crowd, rising to their
feet when the ball was hit deep. Shoot, I'd play for nothing!
Man, I did love this game. I'd have played
for food money. It was the game... The sounds, the smells. Did you
ever hold a ball or a glove to your face?
似乎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You build it,they will come
里面有很多穿帮的镜头比如说:快要结束的时候,雷和他的父亲玩追逐,安妮打开了灯,马克的吉普车并没有停在灯柱旁边,但在接下来的镜头中,可以看到汽车出现在了同一个场景的位置中。
虽然剧情发展都提前猜到了,但是还是小感动了一把,很喜欢“赤脚乔”这个角色。"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
勉强及格。很强烈的家庭主旋律了,孩子在这里被理直气壮的视为父辈的理念继承者和修补者。故事讲科斯特纳买了个农场,受耳边的神秘声音指引,造出个棒球场,吸引了二十年代诸位失意球手(包括他父亲)来打球,片尾更夸张,在面临银行收回抵押时,居然大批人到场付费看鬼魂打球来挽回局面,这种设定除了过度自恋我也不知该说什么了。不过在技术上还是可取的,全片节奏顺滑,远景啊(尤其最后的车河)摇移啊都有份怀旧抒情,男主老婆的学校辩论也是场酣畅的发声(想起帕西诺的类似表演)
通過睇《HIMYM》搵過嚟嘅,關於一個愛荷華州的粟米農民Ray的故事。佢開始聽到粟米田度嘅聲音,呢把聲話俾Ray知系佢嘅玉米地中央建一個棒球場,以便一班棒球員嘅鬼魂翻嚟打比賽。雖然無咗粟米地Ray的一家會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但Ray最終堅持了自己的夢想,建立了這個球場,通過呢種方式拉近了自己和父親間的「特殊關係」。套戲唔系齋講棒球,而系通過一個離奇的情節方式,更多嘅系想帶出父子情的呼應。
冷门佳片!居然在中国这么不出名,大概是很多人想当然以为是普通励志片吧,我开始也这么想的,没想到表现方式如此精妙,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却一点没有滥煽情,非常有爱。跟午夜巴黎和哈维一样有趣。电影的一大功能就是要把梦具化在你面前。很奇怪影片中的文化其实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却能体会
即使不喜欢棒球,即使知道这是一碗鸡汤,但还是被感动。每个人都需要这么一块棒球场,找寻自己的目的和梦想。PS:那时的人们还是乐观积极的,片子都散发着现在难寻的温情。
凯文科斯特纳拍过不少关于棒球的电影,最想看的《棒球之爱》一直无缘得见,这么经典的片子居然一直都没得下载。今天看的这部《梦幻之地》很难说好看,虽然评分不低。一个农夫听到了神秘的声音,依照声音的指示在玉米地里建了座棒球场,引来了去世棒球明星们的鬼魂来打球…神叨叨的,用快进看完的。
For our parents... and for J.D.
如果棒球是宗教,诸如白袜队打假球的“Eight men out”之类故事是神话,那么个人生命中围绕着棒球的点滴细节则是宗教生活的日常形式。以一系列“奇迹”来展示美国人对棒球的热爱及其对家庭、集体的重要性,于是棒球运动获得了神圣性
後天就是Field of Dreams Game了,特地來補電影。對棒球人來說淚點也太多了,想截圖保存的quote也有點多,當年上映時老一輩們一定都看哭昏了過去吧!欣慰的是100多年後的棒球人也一樣還是美好的存在!(雖然兩隊都不喜歡,但是後天的比賽還是要看一下
"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
这部电影就是那种平淡无趣却始终感觉有股热流在全身涌动的典范。爵士乐、农场、棒球、公路、自由和牛仔裤,浓郁的复古美式风情,满溢的对过去的怀恋。“这里是天堂吗?不,这里是爱荷华。”父子和解的主题,并没有一开始就把两代人抛到亲情家庭的背景中去,而是娓娓道来得梦幻而温馨,直到全片最后才引出父亲,没有道歉,没有拥抱和哭泣,一切愧疚和等待都在那一句“要玩接球吗”之中云淡风轻,果然男人心里永远都是孩子。历史不一定非要是教训,历史也可以是追忆。仲夏夜之梦,唤醒了在心底熟睡了二十三年的黎明。一切梦想与回忆,都来源于你心底的声音。
8/10。1.疯狂六十年华,逝亲恐聚之憾,看见或看不见,这是一代美国人往日辉煌的追念与重塑,尽管不享有这份情怀,却依然感受到单纯的真挚。2.棒球场的照明器,暗讽体育商业化的堕落。3.队员们躲入玉米地。男主之妻舌战守旧家长。4.最后那幕父子对手戏,背后川流不息的车灯犹如闪光的长河,美丽而辛酸。
每个人心里一梦田~~~结尾太治愈了~迈出那一步泪腺就崩了,宁愿相信那是真的~(据说本呆萌还在里面串了把素人,呃……)
又一部James Earl Jones参演的关于父子和解的故事,以及关于棒球与梦想的美国神话
A movie about dreams,about old time.(Remind me of Midnight in paris.)So it is a movie about future and past. Though we almost know nothing about American's 1960s and baseball game, the movie moved us a lot. Just as Toler said, a movie's function is embody your dreams.
不要让你的梦想只能随着清早露水一起蒸发。我们往往不能认清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并常常说“以后还有机会”,但却没料到那却是唯一的机会,它像陌生人一样从你身旁擦肩而过…
超现实的题材,融合亲情和励志。美国人对棒球真的很重视。
网上是在下不到,逼得我去买的DVD。还可以,不过我还是觉得不如Kevin的其他几部棒球题材的电影,虽然这部电影应该算不上棒球题材的。充满幻想,追求梦想。呵呵!推荐下,不过个人更推崇For the love of game 和德拉姆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