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日本女导演河濑直美的创作都不曾离开她的故乡奈良。她以女性特有的宽爱、细腻的感悟,用近乎执着的淡然影像,书写她眼中的人和生活,表达生命的喜悦与忧伤。《七夜待》是河濑直美首次走出日本,来到泰国拍片。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热带环境独特的自然风貌,却并不影响河濑直美在本质上的言说。她作品中呈现的,依旧是生命的脉息,还有生活中那些难以观察的细节。
河濑直美作品的叙事线索可以说几乎淡到无痕。影片中彩子来到泰国,既无前因也无后果,她在旅途中遭遇了这几个人,并非必然,像是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摄影机以晃动的手持方式跟随片中的人与物,是一种凝视,也是一种参与;那种自然贴合的节奏,最终化作影片本身的呼吸,从中可以嗅到每个人物所处空间氛围,甚至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七夜待》的影像更近于诗的韵律,大量与叙事没有必然联系的空镜头——— 夜风中的树林,雨中的屋檐,烈日下的野狗,院落的一角——— 饱含诗意,把观者的心灵带到静谧的境界。故事以小孩多伊剃度开场,再以大家歌舞欢送多伊入寺结尾,用仪式将故事引向高潮———这也是河濑直美的惯用手法,让人想起她的《沙罗双树》。
片中彩子和她的朋友们分别来自日本、法国、泰国。语言的差异虽然引发了彩子和出租车司机玛宾之间的误会,文化的差异也让这几个朋友陷入相互指责和扭打,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爱最终化解了一切矛盾和障碍。影片的台词少之又少,多以人物的动作推动情节发展。片中的泰式按摩成为几个人物相互交流的手段,或许这正是一个隐喻,暗指人情疏远的现代人应该以肢体的互动来弥补言语的缺失。
2007年,河濑直美在戛纳说:“拍电影就像生活一样艰难,克服这些苦难的力量不是车,也不是钱,而是风、阳光和走在我们前边的人们。”说出这话的人,或许才能拍出《七夜待》末尾那样的镜头:摄影机跟随船只在河面缓缓前移,有意无意地跟拍一只白色的水鸟;水鸟飞飞停停,时而出画,时而入画,一切仿若浑然天成。
影片中浮动着与剧情不同的暗流,让人感到一种对生活本源重新认识的态度。——— 大场正明(日本影评人)
日本女导演河濑直美是戛纳电影节一手捧出来的嫡系成员,相信没人会对比有异议,因为她自从处女作《萌动朱雀》拿下金摄影机奖之后,几乎每次有新片都能不费吹之力便入围官方单元,大部分是主竞赛,稍逊一筹的会去“一种注目”单元。2007年算是她事业的巅峰,一部《殡之森》以黑马姿态夺得评审团大奖,距金棕榈仅一步之遥。紧接着这部作品《七夜待》,却是首部离开日本拍摄的跨国题材,这种操作有点像是枝裕和凭《小偷家族》拿下金棕榈后拍摄法语片《真相》,或者是伊朗导演法哈蒂在《一次别离》后拍摄《过往》。但河濑直美显然没能如愿,这部非母语影片压根就没受到戛纳青睐,只能选择悄然无声地本土上映。
事实上,这部描绘身体和心灵治愈的非母语作品比多年后她和茱丽叶·比诺什合作的《视觉》更有意思。影片沿袭着一贯的手持摄影风格,跟随着一名神秘的日本女子来到泰国,误入郊外森林,与当地泰国按摩导师一家,以及一名法国同性恋男子发展出心灵感应般的友谊关系。最令人诟病之处在于剧本没有对人物背景做解释或描写,甚至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不甚明晰,这种故意留白的叙事方式在这个语言不通、文化冲突不停的背景之下显得相当耐人寻味。
通常针对这种多语言的跨国题材,导演往往依靠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来制造笑料,营造幽默效果,较为突出的如洪常秀的《在异国》和《自由之丘》。然而,河濑直美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角色之间的沟通障碍故意挑明,日本女子、法国男子和泰国一家人各自讲各自的语言,难以沟通及导致一系列误会(女人被司机错误地载到郊区森林,女人帮法国男人按摩时出错,法国男人对泰国女大打出手等等)。语言上他们无法彼此理解,四人在餐桌上闲聊的一幕最明显,女人误以为法国男讲的“雨”是“可爱”的意思,但是独特的泰国当地文化(按摩舒展身心,男孩削发为僧)又无意中打通了彼此沟通的障碍,令女主角无意中疏解了内心困扰,在最后一幕众人欢欣雀跃、手舞足蹈的场景中得以解脱。
河濑直美最擅长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这种高度陌生化的民俗文化仪式,不仅有效传达出人物角色的心理,而且能营造出一种不可多得的氛围感,从而增强叙事文本的薄弱性,或者说有效掩盖掉叙事上的疏忽与不足。《沙罗双树》、《殡之森》和《第二扇窗》里的民俗场景的功能作用不外如此,这一点对于这个处处留白的剧本发挥了一定作用。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剧本里总不交待女主角在日本的背景经历。出乎意料地,这次河濑直美还大胆向泰国导演阿彼察邦借鉴,引入一场小孩神秘失踪事件,令疏离冷淡的叙事多了一丝戏剧化的色彩。而这种手法也有效地渲染当地的环境气氛,连同最后那个顺流而下、观望河畔两边的长镜头,顿时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诗意,跟影片的氛围达到契合一致。
■入评理由:“戛纳之女”河濑直美的最新作品,以实验风格的拍摄手法讲述她的信佛之心。
■片名:《七夜待》
■导演:河濑直美
■上映日期:2008年11月1日(日本)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女白领迷失泰国的热带丛林,寻找心灵上的自我拯救。
早先评《殡之森》时,曾指出走入森林的片段跟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的《极乐森林》和《热带疾病》建立了奇妙联系,它们避开纷纷攘攘的俗世,共同表现了东方原始森林的幽玄禅意,那里充满着神秘与不可知。结果在《七夜待》中,河濑直美又一次让主人公跌跌撞撞,匆匆地走入了森林中,甚至这一次,她直接穿越来到了泰国。
回顾河濑直美的创作行踪,她离开故乡奈良来到了泰国,不为异国情调也没有侯孝贤王家卫般的留洋风光。想来多半是跟泰国的佛教有关,因为片名《七夜待》正是一个专有名词。奈良佛教一度极盛,寺庙众多、香火旺盛。河濑直美深受影响,几部前作《萤火虫》和《沙罗双树》里佛家的节庆和典故更是有迹可循。
河濑直美把《沙罗双树》时尝试过的手持摄影发扬光大,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七夜待》估计会晃晕不少人,镜头就没怎么有定下来的意思。很多人对河濑直美的了解来自《萌之朱雀》,印象里就是工整构图、固定机位,看来河濑直美成名后求变了?事实并非如此。追溯到更早时候,在上世纪 90年代初,河濑直美最擅长的创作方式就是拿着小型摄像机走哪儿拍哪儿,机动灵活。不同的地方在于那会儿河濑直美还是个无人识的年轻姑娘,如今她已经功成名就,要面对大家看法。
《七夜待》比任何一部河濑长片作品都要缺乏故事性,剧本内容只有骨架,填充血肉完全有赖即兴发挥。彩子为何而来?不知道。俊美僧侣代表了什么?自己猜。影片留了太多的白,它想尽办法去减少了对话,放大生活中的可能。另一有趣地方是河濑直美分明在鼓励鸡同鸭讲,里面出现了四种语言,日语、泰语、法语还有英语。彩子和格雷格都是孤身来到了泰国,人物间交谈没有使用任何一种语言来充当翻译,完全依靠心意投合和肢体手势来沟通,化不可能为可能。
谨慎地进行阐释,信佛教本来就没有语言和国界的障碍,外来者在观察泰国人的一言一行时总能感受到一些宗教信仰的影响。对观看电影的人,他们需要在痛苦流放和寡淡无味中体验到顿悟意图的过程。听上去难度很大,只是面对无头无尾的《七夜待》,要的就是这种心静自然成。
片中有出现好几段泰式按摩,按压关节、舒展肌肉,主人公得到了肉体上的绝对放松,如释重负。一提到白花花的裸背和大腿,想歪了的人会期待发生点什么。《殡之森》里老少赤裸相见的桥段让人哑然失笑,《七夜待》里彩子享受到迷梦般的泰式按摩,对方还是个俊美僧侣,不叫人胡思乱想还真难。在有着高纯度精神向往的《七夜待》里,我们不能去做满足与不满足的隐欲判断,还是把与肉体接触有关的东西往精神层面靠吧。
泰式按摩消除了躯体的疲惫和紧张,成为追求精神富足的适当补充,需知这不是手过一遍的武断结论。从几次按摩的镜头衔接入手,影片的虚实处理正是精神与肉体的结合依存。第一次给了彩子表情特写后马上接了风吹树叶的空镜。第二次彩子出门寻找,周围光线过曝。第三次是彩子脸部的大特写,虚焦了下,泪眼蒙眬。两人五指相扣,心心相印,她得到了解脱。
河濑直美没有提供煮茶下午和咖啡时光,她借泰国的风物和佛教来述说女人的疗伤,还有人生的悟了然。在她看来,那都是自然的力量。【北青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4140190】
btw:rai同学发现,同样迷失的法国青年还扮演了1994年大名鼎鼎的《暴雨将至》里的东正教僧侣……
最后一个长镜头真美
6。河濑直美的镜头有那么一点阿巴斯的味道,不过我毕竟当代日本片看的太少
河濑直美将泰国处理为一个神秘的“他者”空间,既熟悉又生疏,它与日本的奈良有几分相似,但却是疏离的,作为一种语言不通的疏离:法语,日语,泰语。喧嚣而无秩序的第三世界只是这个空间的表象,随后,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随着一辆出租车,迷茫的日本爱丽丝来到了这个国家的内核部分,也即河濑直美作品中常见的“进入森林的过程。”的确,《七夜待》提供了一个佛教的仙境,所有的误解与潜藏的张力都逐渐在空间之中化解,人们试图挣脱躯体,以及焉指不详的过往,也即一种巴别塔之前(堕落之前)的状态。最后一幕,长镜头跟随着飞鸟,摄影机生成为非人。
FM-998《七夜待》一越南,就以为是陈英雄,不过这是河濑直美。毕竟是河濑直美,就是婉约又清新啊。女主角也不错。
河濑直美的自然主义。
夢回暹罗
比之殡之森,前半部分也再好不过,只是后面颠簸起来降了品级。
为什么我觉得好好看,本来没有抱什么期待,因为分数和评价都不是很好。很喜欢整部手持长镜头和很多大特写,节奏控制的非常好。泰国的外景很漂亮。大家说着各自的语言,其实不了解对方在说什么,但是依然能和谐共存这一点也很戳中我。
拍法尚算有趣,才气不足。《暴雨将至》里的干净修士依然击中芳心…
有点类似村上《神的孩子都跳舞》中《泰国之旅》,在路上慢慢忘记,去除心魔最终仍要靠自己
★★★半 ~ !
最后一个长镜头最为深刻,内容一般...
咱能不学阿比察邦么……河濑直美阿姨啊您的《萌之朱雀》那么好《沙罗双树》那么好《殡之森》那么好,但您这部片儿稍交代点前因后果就那么困难么……难道这片儿是在往安公靠?片里的人无法交流,唔,原来拍得让人看不懂是故意的,导演跟观众也是无法交流的呀……人之间不就是无法交流的么……
以纪录片的心态去看吧。如同按摩以消解疲惫,肢体以消解言语,感官以消解沉闷,出家以消解物欲,信仰以消解无常。河濑直美用细腻的镜头语言诉说着一种信仰平衡。
太多设定
xzd
虽然喜欢这样,但感觉不太真实,我还是没勇气吧
换到泰国了又怎样?言语不通,纪实风格…想到了什么?阿巴斯的《随风而逝》啊!突然觉得河濑阿姨越来越向阿巴斯看齐了,尤其是对于doucumentary和ficiton边界探索的实验精神,两人同爱长镜头、生命、大自然,只不过阿巴斯执迷大远景和固定机位,而河濑阿姨爱好大特写和手持晃晃。
闷是闷了点 但是有种涓涓细流的感觉
看《第二扇窗》的时候就觉得河濑直美根本没想好要拍什么就在那里硬拍,果不其然,导演就是把《七夜待》里面的东西,时隔6年又在奄美大岛拍一遍,同样的当地民生、民俗和自然风光,同样的有一个角色莫名是失踪,同样的爆发一场令观众莫名其妙的正常,同样的失踪的角色突然出现,所有人和好,之前的争吵仿佛没发生一样,同样的女主与一个男人出现情欲氤氲的画面。而这片后看,而且没有《第二扇窗》里面令人惊艳的几场戏,只能给差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