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不觉得翻译人有什么精神问题,mean里有哪个意思能直译成jian了?而且jian字根本在豆瓣影评里打不出来,一打就说违规,这不幽默搞笑又讽刺吗?更何况“jian”作卑鄙意的时候根本算不上一个书面用语。“杀”“惊悚”“血”都不能出现在文艺作品里,侮辱性的“jian”就可以了?真让我费解。
喜欢这个片子因为讲了女人世界,虽然大家打打闹闹,但是争夺的是权利地位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男人。说实在的,瑞吉娜争男主也不是因为男主她有多喜欢,纯粹因为有人和她争,而且是个美女和她争,她心痒难耐了而已。
主角三人组里的高壮男一看就是女装达人而非同性恋,也很有意义,现在太多人把变装和同性恋挂钩,希望少一点刻板印象
但是奥数队里的那个亚裔为什么一看就感觉是华裔呢哈哈哈
回看《贱女孩》,有意思的设定是,一度跻身girls’world权力中心的cady,却是个来自非洲从没接受过主流教育的白纸女孩,最擅长数学,因为数学可以超越国界。
这是作者有意埋下的拉锯战,用数学代表硬邦邦的实力,来对抗那说不清道不明的“mean girl力量”——八卦的,肤浅的,虚荣的,低俗的,甚至是恶毒的。
她们仰仗的武器是魅力,魔鬼身材加天使脸蛋,这是软实力,是被特定文化建构出来的;站在美国社交金字塔尖尖的固然是金发碧眼白人女郎,可是倘若把她抛去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她将一文不名。
然而数学太无聊,它再有用,也不过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1+1永远等于2;数学小组是男孩的天下,而且还是些男孩里最nerdy最边缘的那部分,但这个年纪的男孩能多有趣呢?最受欢迎的也不过是些篮球队游泳队的,他们的全部任务只是变高变壮变强,实在不行就打一架。
他们不会明白,同龄的女孩子正第一次走到性别的分岔路,隐隐约约感觉到未来的不安,这个社会开始规训她们保持美丽,吸引男孩的目光成为第一要务,矛盾的是吸引他又不能让他得到,贞操很重要。
凭什么?就好像刚刚踌躇满志要站在赛道上,却有一半人直接被请出去,由参赛者变成拉拉队员,她们的胜负欲被强行抹杀了,她们不甘,女孩的战场转入地下,用隐蔽的方式进行。
少女都是天生的政治家,此时她们握有资本——无敌的青春年华——也是社会许给女孩的最大价值。既然和男孩的竞争资格被扼杀了,她们非得凭借这仅有的资本杀出一条血路,登上女王宝座。
明面上的硝烟不存在,功夫都使在背后,小则搬弄是非,中则节食动刀,大则赌上人生。
优质男就那么几个,女孩们一将功成万骨枯,Aaron不会懂,当Regina越过众人以最完美的姿态走到他面前,她是踩着多少女孩的尸身,包括自己的尸身——她需要无数蜕变才进化成现在的她。
她不会真的爱上他,他给的,远远够不上女孩魅力竞赛的投入。所以男孩猜不透女孩的心思,它不是解数学题,答案就在那里,不会跑掉。女孩的战争分秒必争,离了这个学校,脱离了这个时间都不行,再晚一点就来不及了,再晚一点面对的就是社会的油腻,以及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婚姻。
从非洲回来的Cady只要稍稍在精致的都市文明里呆一阵就会明白,Regina的贱自有贱的道理。至少在面对男孩的黄段子骚扰时,还得靠Regina解围,姐妹们一起交流睡后感,分析哪个男孩能交往,哪个男孩不行,mean的氛围里也能隐隐透出一丝互帮互助的味道,仿佛是源自远古母系氏族的那种默契。
使Cady真正跌入Regina手掌心的不是女孩们的攻势,而是男孩的诱惑,是数学课上Aaron那张脸让她触到性别之界,女孩对男孩的喜欢又何尝不是社会建构?女孩向往男孩的自由不羁,想斗就去斗,可没有男孩会想变成女孩,他们追求女孩不过是受荷尔蒙驱使。
原来mean不是女孩的专属,女孩想像男孩一样去战斗,但又不能让社会看出她们的攻击性,才会变mean。因而这也是一个脆弱虚无的战场,等高中一过,就像改朝换代一样消失了。
最后摔了跤受了伤才明白,Aaron那张英俊面庞背后黑板上的数学公式才是永恒的,它依靠的是脚踏实地,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的辛勤努力,远没有魅力之战过瘾,但它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叛自己。
从美貌到实力,这似乎是所有女人面对的两条路线之争,而男孩直接被扔到实力的道路上,早早启程,女孩则不得不花大把功夫去抉择。
到最后Cady赢了数学比赛,身着一袭宽松队服,掩盖了腰身,一派清水出芙蓉的样子反而成了queen。
我们不记得结尾的正能量,只记得mean girls的华丽过招,这似乎又是一层讽刺。
等林赛罗韩火成世界巨星,火成一个时代的记忆,我突然意识到,或许美貌也是可以超越国界的。
林赛罗韩也骗了我们,她会演,明明是从小就已经见识过名利场风流无限的女童星,乍然要扎起马尾,清汤寡水的,演一个从非洲回来的美国女高中生,倒也有模有样,或许是密集的雀斑帮了她,给这张天生明星脸增添了一抹粗砺。
这张脸,放之四海而皆准,那个年代的流行巨星都长着这么一张杏眼桃腮的娇憨脸孔,从东方的滨崎步到西方的小甜甜布兰妮,血液里就流淌着受欢迎的基因,这样的面相传递出的讯息正是清纯、烂漫、人畜无害。是所有人一看到就为之一振,仿佛从娘胎里带来的原始记忆,不像数学题还需要思考运算,人类不是机器。
写到这里我又迷糊了,数学与魅力的较量到底谁赢了?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我们想要精彩人生,就注定要在两条路线的斗争中永远纠结下去,循环再循环,在这个表情也可以被管理,举手投足都可以被精心计算的年代,简简单单一个微笑和拥抱反而成了最稀有的东西,任何公式也无法推出。
我一直以为人只有胖瘦之分,但是居然还能挑出这么多的不完美。
屁股太大,斜方肌太大,不是直角肩,毛孔大肩膀宽,发际线不够完美,发量少。
但是当我们站上需要靠实力对决的擂台时,嘲笑对手的这些不完美,并不能帮你打败她们。
外貌焦虑,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字数到底多少才够啊我不想凑了。
一点也不喜欢林赛•洛韩
青春片里拍的不错的那种,很多手法都是,活泼灵动。菲姐的笑话棒透了
三星半,剧情除了有点刻意堆砌之外,总体还是不错的,女生之间的那种表面要好内心其实暗自攀比嫉妒的心理刻画的很到位喜欢瑞秋啊,虽然在影片里人设是bitch,但是想到现实里温柔美好的瑞秋,总觉得有种反差萌
重看后get到了很多以前忽视的亮点,是一个用chick flick包裹的古典走向叙事,点出了女性生存永恒的困境:如何在嫉妒中独善其身。
青春片流水线模式 还好脸都挺好看 【男主感觉是“一直演直男而且不红最好还是别出柜”的血淋淋的案例
美国人玩阴的不行,多跟东亚人取取经吧。
比较有头脑的青春片
女孩儿很漂亮。
一个女孩叫凯蒂为了帮另一个女孩,混入敌方,融入她们的生活而迷失了自己,她为了报复那个贾斯汀坏女孩挑拔离间,抢别人男朋友,凯蒂变成了人人讨厌的那个人。还好最后她醒悟过来了,这就是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
我更希望真实中的Lindsay Lohan 能向电影中的那个女孩那样。
嘲笑别人胖并不能试你变瘦,嘲笑别人笨并不能试你变聪明,只有当你自己面临你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发现不要让你讨厌的人影响了你的情绪!
女生之间的过招没有硝烟只有脂粉味儿
女孩之争。嫉妒为大。
我大Amy扮炫酷富婆,美爆了好么甩一颗星❤。L.Lo爸妈一个The Middle孩子他们爸,一个SNL的Ana,甩一颗星❤。Jonathan Bennett俊眼甩一颗星❤【你竟然是基!!!】。烟熏妆Lizzy再来一颗星❤
姐妹间的话痨片,仅供娱乐,好玩的是竟看出了百合情
无聊,我怎么看过这么多无聊片?
很差的片子
看了以后心情有点沉重,又想起了初中时那段不愉快的校园时光。而且我很不幸是被欺凌的一方。
看你还说人坏话不
Calling someone else fat won’t make you any skinnier. Calling someone stupid doesn't make you any smarter. And ruining someone’s life definitely didn’t make me any happ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