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爬虫(film5252)
近期内地院线市场十分低迷,经历了前面长达一个多月没有可看新片上映之后,终于在12月等来了一系列有排面的新片,《航海王:红发歌姬》、《阿凡达:水之道》、影版《想见你》等等,影院经理总算不至于无片可排了。
而在这其中,影版《想见你》作为应时应节的岁末唯一爱情片,加上三年前的剧版爆款效应,承载了太多剧粉和痴男怨女的期待。
作为剧版《想见你》的死忠粉丝,我把剧集断断续续刷了不少于5遍。2020年初,窝在家里一边追剧一边单曲循环八三夭的同名歌曲。最后结局时,我跟着陈韵如哭了又哭,追完了一部让人撕心裂肺的好剧,就如同离开一个深爱多年的恋人一样。
三年过去了,剧版《想见你》在豆瓣上依然保持着74万人打出9.2分的辉煌战绩。
而影版的成绩如何呢?截至目前,其豆瓣评分6.7。与剧版相比,这个评分可以说是非常一般,再看看评论区,如果不是有剧粉滤镜和李子维的光环加持,这个分数可能会更低。
而我看完影版之后,不仅没有获得作为剧粉的满足感,甚至希望伍佰老师带我穿越回到没有看过影版的过去。
剧版《想见你》之所以引发追剧热潮,赚得无数观众热泪,是因为其内核有着各种各样动人的“爱”。
不仅仅是李子维和黄雨萱情侣之间的爱,还有凤南小分队朋友之间的爱、陈韵如和家人之间的爱、王诠胜这个角色呈现出来主创对边缘群体的关爱。
从小爱延伸至大爱,这部剧才是完整的,也才凸显了主创的用心以及真心。
而影版则把剧版的内核几乎摒弃了。
从剧版结局延续下来的故事,本来可以另开一篇,讲述主角终于走出穿越循环之后的生活。但编剧显然是还没找到灵感,所以影版几乎是把剧版的故事换个方式又讲了一遍,依然是李子维意外死亡、黄雨萱穿越救人、陈韵如反复求死、莫俊杰万年备胎,主角在不断穿越过程中渐渐失意,活下来的人强行打破循环,结局强行圆满。
毫无新意、更无诚意的新瓶装旧酒,如果不是怀抱着剧粉对剧版的强烈爱意,我可能看不到一半就会写出800字吐槽。
剧版《想见你》的穿越是建立在感情之上的,穿越只是手段,“想见你”才是目的,而这个手段很好地辅助了剧情,让本来千篇一律的爱情故事变成了“天选之人的命定爱情”,在无尽时间线上、无数个平行时空里,我绞尽脑汁奋不顾身不断穿越,只为了见你一面,这是这段爱情最感人的地方。
至于影版呢,穿越变成了主角的目的。主角没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没想清楚怎么救人,只知道要穿越,他们都这么累死累活地穿来穿去了,也给大家一个happy ending了,观众还好意思不感动吗?这就是影版的尴尬之处。影版的穿越,是立不住脚的,也是没有逻辑的,不断闪回蒙太奇,主角仿佛失智一般,在各个时空里盲目冲撞,原先剧版的人物弧光,在他们身上再也看不到了。
尤其是工地大楼那场戏,也是电影被诟病最多的地方,这场戏没有源头,最后也没有给出合理解释。影片中试图用“改变未来才能改变过去”这句台词蒙混过关,但这就是一句乱写的鸡汤病句。多看一点物理知识就会知道,在同一时空中,未来的人即使知晓一切,也无法扭转已发生的事实、也无法拯救过去的逝者。所以主角才要一遍遍在不同时空里回到过去。
有人爱用“莫比乌斯环”来为其辩解。我想说,莫比乌斯环可真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不要因为电影无法自圆其说,就滥用莫比乌斯环。
编剧自己都没想清楚故事该怎么继续,眼看就要编不下去了,就随便沿用剧版的情节结束一切,来一个大团圆吧,观众不就是想嗑糖吗?
不得不说,资本和主创都知道,在满地玻璃渣的2022年寻求一点温暖和甜味多么奢侈,所以这时候给大家看一个甜甜的爱情片,既能满足剧粉的期待,又能满足大多数情侣的诉求。因此,有一些观众看到李子维和黄雨萱亲亲抱抱举高高,如愿以偿嗑了糖,觉得影版还行,这可以理解。
但也有很多观众,有种当了冤大头的被骗感,我就是这个冤大头。这部片子的糖,是批发奶茶里的工业糖精,影片中并没有过多展现主角感情里的纠葛缠绕,失去了剧版那种深刻的宿命感,沦为大多数庸俗爱情片里轻飘飘的腻味爱恋。
很多人看剧版《想见你》,代入的是主角黄雨萱,因为剧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用黄雨萱的视角讲故事。而我从头到尾代入的都是配角陈韵如,觉得这个角色才是让剧集封神的存在。
黄雨萱性格开朗阳光、自信十足,用陈韵如的话说就是,这种人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让大家都喜欢她。而陈韵如是黄雨萱的反面,性格阴沉孤僻、独来独往,无法融入集体,从来没有得到过想要的重视和爱,这使得她愈发自卑,于是更加得不到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剧集也花了一番笔墨描写黄雨萱和陈韵如的反差待遇。李子维、女同学、家人,都喜欢那个每天元气满满、开开心心的“黄雨萱”,只有同病相怜的莫俊杰在乎真正的陈韵如。最懂配角的,果然还得是配角。
剧中还有另外一个配角王诠胜,也是个小可怜,他是同性恋,因为被校园霸凌想不开而自杀,剧中真诚展现了对LGBT群体的支持。
可以说,正是陈韵如、莫俊杰、王诠胜这三个不被重视、不被理解的配角、弱势群体,一步步走出了阴霾、迎来柳暗花明,才增加了该剧的可看性,给剧集赋予了厚度和深度。
而影版则让这几个配角全部变成了给男女主爱情打辅助的工具人,甚至是透明人。
最让我感到可惜的是陈韵如,在剧版她明明已经重新认识了自我,感受到了莫俊杰的爱,决定好好活着。万万没想到,在电影里成年陈韵如“一朝回到解放前”,影片并没有交代陈韵如为何又回到了青春期那个不闻不问的孤僻状态,强行让她一昧寻死,成为主角穿越救人路上的绊脚石。
至于莫俊杰,全片都在当陪衬,主角秀恩爱时他在打酱油、主角穿越时他还在打酱油。
王诠胜也很惨,同性恋身份让他成为了打开时空之门的“钥匙”,影片最后又利用他牵强附会地破局。
明明在剧版里很立体的配角,到了影版,通通成为了单薄扁平的功能性角色,用完了他们,就让主角出来晒恩爱。配角成了燃料,全程都在点燃自己照亮主角。
影版没有剪掉王诠胜的戏份,不是因为电影多么关心LGBT群体,而是为了利用他的身份来博取好感和找一个结束穿越的借口。
在电影里,这三个人都没有得到太多着墨,完全沦为牺牲品。陈韵如为了成全别人牺牲自己,王诠胜甚至“献祭”了恋人的信物才换来主角的甜蜜牵手。
当了一次配角,就一辈子都是配角,甚至连自己的人生也由不得自己作主,只能服务于主角。
这就是电影最让我难过的地方,让弱势群体更加弱势,悖离了剧版的初心。用弱势群体的牺牲来成全伟光正主角的政治正确爱情,这个世界真的会不一样吗?
还敢说什么“要不负相遇”,臣妾三年的等待,终究是错付了。
资方很精明,懂得怎么赚快钱,却不爱惜羽毛,不想好好呵护一个来之不易的爆款IP的生命力。想对资方说,如果只是想圈钱的话,不用专门拍一个电影来破坏我的幻想,出周边也可以。
看到最后,唯有感慨,怪不得“人生若只如初见”能够流芳百世,如果等了三年再见面只剩下幻灭的话,那还真是“不如不见”。
2019的跨年属于《想见你》,没想到2022的跨年,依然属于《想见你》。
时隔三年,豆瓣9.2分的超高口碑剧集《想见你》出了同名电影版,还是熟悉的三人组,熟悉的穿越+爱情设定,以及熟悉的伍佰老歌《Last Dance》。
对新老观众来说,看到这部电影都不免要发出疑问:是狗尾续貂吗?非剧版观众能看懂吗?
正如主演许光汉和柯佳嬿在花絮里提到的,影版《想见你》是为了回馈剧粉,但也是一个照顾了大多数观众的新故事。所以对两部分观众而言,都有足够的观影亮点。
各种填坑+呼应,这售后简直教科书级别
如果要总结三年前的剧版为何感动了这么多观众,大概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宿命般的相遇,双向奔赴的爱情。
《想见你》的核心设定是两对男女互相灵魂“附身”。李子维和王诠胜,黄雨萱和陈韵如,他们有着一模一样的长相,但出生于不同的年代,性格也迥然不同。
故事的最初以黄雨萱的视角展开。2019年的黄雨萱因为男友王诠胜在空难中身亡而备受打击。公司开发了一款APP,输入资料就有机会找到网络上和自己最相像的人,黄雨萱抱着尝试的心态,却意外发现了一张合照。
照片里的女生和她长的一模一样,旁边的男生看起来分明是已故男友王诠胜,还有一位陌生男子。而黄雨萱清楚记得自己从未拍过这张照片。
黄雨萱找到照片上的唱片行,发现了更多线索。唱片行已经改成咖啡店,店主的侄女叫陈韵如,在1999年已经去世。按照照片拍摄的年份,那时的王诠胜尚在童年,所以根本不可能拍下这张照片。
之后黄雨萱收到一个随身听,里面有一盒伍佰的磁带,按下播放,《Last Dance》响起,黄雨萱沉沉睡去。等她再度醒来,发现来到了1998年,自己的身份是陈韵如。
黄雨萱的灵魂附身在陈韵如身上生活,接着结识了那个和王诠胜一模一样的男孩李子维,以及站在李子维旁边的莫俊杰。
一盘磁带,多次穿越,两对长得一样却处在不同时空的男女,一段奇幻故事就此展开。其中还夹杂了关于陈韵如为何死亡的悬疑故事线。
如此奇特的“灵魂附身”,到底是谁和谁的灵魂在交流,成了看剧最大的乐趣。而这个故事最宿命感的地方就在于,两个相爱的灵魂,始终是李子维和黄雨萱。
他们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相遇过,都通过随身听切换时空,附身在和自己一模一样的那个人身上,所求的不过是再见自己爱的人一次,一起在完成“想见你”的双向奔赴。
真正的深爱便是熟悉一个人的所有。即便长得一样,李子维也能立刻认出对面的女孩并不是黄雨萱的灵魂,而是陈韵如又回来了。即便陈韵如因为家庭的原因总是将悲伤埋在心里,莫俊杰也依然默默守护着这个女孩。这份专情,是三年前冬日里最温暖的存在。
作为献给粉丝的礼物,影版《想见你》也加入了很多补充和呼应。故事紧接剧版结尾,正常时间线里的黄雨萱和李子维相遇,终于能够没有任何阻碍地相识相爱,浪漫桥段一个接一个,完全满足了观众的期待。
很多小细节的呼应也像彩蛋一样埋在电影里。比如剧中的李子维在小时候曾经请一个小女孩吃白糖粿,后来的线索指出这个小女孩就是黄雨萱,原来两个人的命运早已注定。
剧里两个人没有发现这件事,但在电影中他们道破了真相,上帝视角的观众终于松了一口气。
剧版黄雨萱在李子维去世后,每天都在之前李子维等她下班的手摇奶茶店停留一会儿才走,电影里也特意把黄雨萱打工的地方安排在手摇奶茶店,交代了许多缘由。
就连黄雨萱庆祝27岁生日的流程,也都和剧里一样,只是这次,她的第三个愿望——吹完蜡烛,心爱的人就会出现在眼前,终于实现。
穿越的方式,也依然还是那盘磁带。
许多呼应和交代,可以说充满了仪式感。
这次,黄雨萱和李子维依然要通过穿越救赎彼此。更具突破性的是,黄雨萱与陈韵如,李子维与王诠胜,四个命运牢牢绑在一起的人实现了同框,奇幻值拉满了。
对老观众而言,最关心的就是角色命运,电影版也给了最好的结局。黄雨萱和李子维终于圆满,莫俊杰和一直暗恋的陈韵如有了新进展,命运曲折的王诠胜终于不是一个人在对抗生活,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面对残酷的世界。
2022年末最好的新年礼物,就是关心的人都有平淡幸福的生活,无论是自己所处的世界,还是深爱的角色们。
高概念超甜爱情片,新人也能垂直入坑
如果要选出近三年最具突破性的华语爱情片,《想见你》一定榜上有名。许多爱情电影乐于讲述“曾经深爱的我们为何会渐行渐远”,而《想见你》的核心一直是“用力去爱,不负相遇”。
无论是剧版还是电影版,李子维和黄雨萱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如果失去对方,生活又该如何?
他们陷入了无尽的思念与幻想,幻想着对方依然还在,生活一切如常。这也成为影片中最大的虐点。
穿越的概念为他们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李子维和黄雨萱都选择通过磁带穿越时空,回到失去爱人之前,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拯救最爱的人。因此,他们都陷入了时间循环,无论怎样都无法改变命运。
直至最终,主角们才找到破釜沉舟的办法,那就是电影的主题——“去爱 去失去 要不负相遇”。接受失去,接受已经发生过的爱和遗憾,或许就能真的改变命运。
相比剧版的强悬疑属性,影版《想见你》去除了许多枝节,重新构建故事框架,让主线更加聚焦,整个核心更像是在认真讨论一种关于爱情,关于人生的哲学。全情投入,便是不给自己留遗憾,用力奔赴,便是无悔人生。只要真爱仍在,一切阻碍都将烟消云散。
相信这样的核心,比任何恋爱桥段都要甜美和打动人心。看到经历过痛彻心扉的主角,终于失而复得,再度把爱人拥在怀里,可以说是这个年末最甜蜜的瞬间。同时也更想点开剧版,去了解他们更多的故事。
《想见你》,大时代下最普遍的愿望和最美好的祝福
不负相遇,只想见你,相信也是这几年普通人最大的心愿和最想做的事。
剧版《想见你》刚开播时,我们正在经历许多手足无措的变化,这部剧的温暖也陪伴很多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三年前,李子维和黄雨萱为了再次见到对方而竭尽全力。三年后,又为了拯救对方而付出一切。
世界变化太快,见想见的人,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事。电影版《想见你》又再次唤起了这份爱。这个IP或许也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代表了对爱的珍惜与执着。除了嗑CP,更不断提醒观众,每段相遇都不容易,要抓紧每一个在乎的人。
虽是爱情片,但《想见你》也早已超出了爱情片的意义。
无剧透省流:《想见你》电影版,同样的烧脑逻辑,不同的故事线,电影丰富了各人物的感情线,弥补了陈韵如和莫俊杰的遗憾,节奏问题也省去了剧版的人物铺垫,重点讲述意外发生后众人破解莫比乌斯环的故事,也加入了金世佳的新人物,是新的故事也是新的结局,更圆满更好看,不会让人“意难平”了。没看剧版也可以看,片尾有三个彩蛋,不要错过哦。
影版的时间线和故事线不同,伴随着伍佰的《last dance》,故事开始于李子维(许光汉饰演)和黄雨萱(柯佳嬿饰演)的相遇,两人在一场烟花秀下定情,甜甜蜜蜜地度过了一段二人时光,随着时光流逝,转眼间时间线来到了2017年,一觉醒来的黄雨萱还如同往常一样和男友打招呼,吃饭,也因为工作离开台北去了上海,黄雨萱在这里认识了同事杨皓(金世佳饰演),并知道他有一位台湾的妻子。故事到这起伏不大,直到下班后的黄雨萱在家中翻看男友的视频,镜头拉近,原来三年前(2014年7月10日)李子维就因为一场工地意外,李子维为了保护跌落的黄雨萱而不幸去世了,接受不了事实的黄雨萱仍假装李子维还在,而现实不然。。。
为了不让大家烧脑,我就先把魂穿前后的人物梳理了一下。
2017年的黄雨萱→2014年的陈韵如
2017年的李子维→2014年的王诠胜
2017年的陈韵如→2014年的黄雨萱
第一次魂穿的时空:
一天,黄雨萱的工位上收到了一个随身听和唱片带,里面是伍佰的歌,听着这首歌,黄雨萱睡了过去,醒来后便发现自己回到了2014年7月8日,她变成了陈韵如(17年的黄雨萱),为了阻止这场意外拯救李子维,她急忙找到了14年的李子维和莫俊杰,以及黄雨萱,计划不离开李子维直到意外那天过去,而意外终究是发生了,被关在储藏室的李子维被人救了出去,众人还是来到了事故工地,而这次的意外是黄雨萱拉着陈韵如摔下了工地,2014年的李子维活了下来。
平行时空的李子维活下来,却要面对女友黄雨萱的死,他痛苦得生活,祈求找到办法回到过去,他跑遍唱片行,为了找到那盘可以穿越的录音带,直到一天他终于找到了,并如他所愿回到了意外发生前一天,他变成了王诠胜(17年的李子维),也知道这天的陈韵如是黄雨萱,而黄雨萱才是陈韵如,为了救黄雨萱,他救出了储藏室里的李子维并叫上黄雨萱,想要把事情说清楚。
陈韵如,是李子维和莫俊杰的高中同学,也是杨皓昏迷不醒的妻子——在陈韵如昏迷不醒时杨皓发现了陈韵如写的日记和录音带,上面写着自己曾变成了另一位长相十分相似的女孩,而黄雨萱的出现让杨皓认为这一切都可能是真的,他为沉睡的妻子戴上了耳机,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于是陈韵如变成了黄雨萱。在真正的陈韵如了解未来发生的事情后,她决定杀死自己,结束这无形的“莫比乌斯环”,所以黄雨萱(17年的陈韵如)才拿着玻璃片冲向了陈韵如(17年的黄雨萱),王诠胜为了保护陈韵如还被黄雨萱捅了一刀,最后黄雨萱跳下连同救人的陈韵如一起跌下了工地。
这一次,真正的黄雨萱死了,昏迷的陈韵如也死了。
第二次魂穿的时空:
这次的魂穿的人物关系不变,变的是平行时空里李子维为了保护黄雨萱而一同坠落,王诠胜和陈韵如活了下来,所以这一次真正的李子维死了,而黄雨萱被救了。这里就对应了开头黄雨萱存在的那个平行世界。
第三次魂穿的时空:
这也许是一场无法改变的意外,但命运有时终相见。意外发生一个月后陈韵如找到了王诠胜,王诠胜带陈韵如展示了李子维留下的痕迹,在收拾房间时二人找到了那盘陈韵如听过的录音带,这是陈韵如救下想要轻生的王诠胜后送给她的,有句话说的好,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他们烧掉的那盘录音带,而莫比乌斯环也在此刻打开了枷锁,时空交叉重叠,意外没有再发生。梦醒了,黄雨萱身旁是李子维,就好像他从没离开过。莫俊杰在唱片店重遇了陈韵如,她没有和杨皓一起听演唱会,也没有再见过杨皓。杨皓遇到了一位女孩,她也喜欢伍佰的歌。
同剧版不同,省略了人物铺垫,影版《想见你》就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情故事,它相比剧集没有很强的推理属性,不对比依旧烧脑,加上平行时空的设定也让剧情不再俗套。
借助剧版补充,电影没有说的是王诠胜被霸凌的遭遇,以及陈韵如的原生家庭更多的是一笔带过让观众领悟,这也是不看剧版容易忽略的一些细节吧。
最后,还是很推荐这部高智商爱情片,对剧本老粉来说,虽然时间线不同,但这次的结局更圆满,对路人朋友来说,你可以把它当做是一部独立的不无脑不狗血的高分爱情片去看,看完直呼爽!
一场爱情能持续多久?你和心目中的那个TA还记得刚刚相爱时候的甜蜜感觉吗?如果穿越时空让你再来一次,身边的人还会变吗?
12月24日电影《想见你》火热上映,带着我们重温那年的初遇,告诉我们什么叫命定的爱情。
从近日发布的终极版预告片来看,随着李子维按下播放键,熟悉的音乐旋律再次响起,时光再次定格在黄雨萱和李子维相约唱片行的场景,当黄雨萱与李子维一起奔跑在雨中、在她的生日会上、在街头、在海边、在跨年夜,这些甜蜜的记忆似乎变成了黄雨萱不真实的梦境。
当一个人面对失而复得的东西时,只想要紧紧抓住,那个对所有人说自己是来自未来三年后的黄雨萱究竟是不是她呢?
这场关于命运的时间赛跑,正如李子维说到的“只要心里想着那个人,命运一定会带着想见你的念头,无论相隔多远,多久,他都会带我去见你。”也许,属于李子维和黄雨萱之间的爱情,从相遇的那一刻便已注定好了。电影的结局如何还得等上映之后才能知道,可我们自己的爱情结局却由自己谱写。12月24日,带上你的那个TA,一起去共赴那场3年的爱情盛宴吧。
先说整体感受,“四线”穿越太乱也没办法在一个多小时内理清楚,编剧的台词和情节设计都太烂俗了,逻辑有bug,莫俊杰、陈韵如、王诠胜、杨皓全部沦为黄雨萱和李子维的纯工具人,观感太难受,角色形象太僵硬
(以下时间线等内容仅在一遍观影后梳理,若有错误或遗漏请大家指正
1.编剧想达成的时间线:
主要是四条,如果看过剧版的朋友们可能理解起来要更方便一些,还是一个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莫比乌斯环,但这次还加进来了双结局平行世界:(按电影出场顺序梳理四视角双结局)
①黄雨萱视角:14年的李子维死去→17年收到杨皓录音带穿到14年陈韵如身上→试图不让14年的李子维去工地→结局1李子维死去,黄雨萱失忆,陈韵如断了联系,王诠胜私下联系莫俊杰
②李子维视角:14年的黄雨萱死去→王诠胜告诉他录音带可以穿越→穿到14年王诠胜身上→试图不让14年的黄雨萱去工地并劝说14年李子维救黄雨萱→结局2黄雨萱死去,陈韵如死去,王诠胜李子维商量如何拯救黄雨萱
③陈韵如视角:结局1→14年事故后用日记记录14年时黄雨萱穿到她身上留下的模糊记忆→和杨皓结婚流产昏迷→17年穿到14年黄雨萱身上→试图以杀死陈韵如肉体改变结局1→结局1/结局2
④王诠胜视角:结局2→14年某一天被李子维魂穿观望全局→保留李子维分析出陈韵如穿到黄雨萱体内、录音带等记忆→转告李子维实情及录音带可以穿越→在任何结局下存活
可以把①③看做一个结局,②④看做一个结局,两个是不同的两组平行世界,那有些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解答,比如14年时,王诠胜为什么要把李子维放出储物间?怎么知道陈韵如在黄雨萱体内?陈韵如为什么最后还是要去工地,为什么想杀死自己的肉体?
因为17年李子维穿越到14年王诠胜身上,视角里黄雨萱才是要死的那一个,而且已经知道结局会发生在工地,是陈韵如想要杀死自己肉体而导致,所以他会给14年黄雨萱发消息说知道她是陈韵如,会放出14年李子维去拯救约在工地的14年黄雨萱
而17年陈韵如的视角里,死的是李子维,模糊有14年自己被魂穿的记忆,所以觉得自己才是最大的问题,同时知道自己17年已然成为植物人,试图以杀死14年的自己拯救李子维,也知道结局会发生在工地,所以以为是协商解决方案,那约定地点在工地也无可厚非
2.逻辑bug:
最大最大的问题是王诠胜这个角色,他本来通过互为因果的关系是可以和李子维在逻辑上形成闭环的
但是,他是一个永远只会在黄雨萱死后,才能拥有李子维魂穿他的记忆的人,因为这两件是前因后果,也就是说王诠胜是一个活在结局2里,才有价值的人物
所以,他是不可能在结局1的世界里在事故发生后和莫俊杰形成联系!并一起商量隐瞒黄雨萱!同时最后还能见到黄雨萱向她展示李子维的分析!这几点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一幕应该被直接删掉,把破解局面的钥匙放在两种结局的引发者和幸存者——陈韵如和王诠胜身上
再者陈韵如就算知道自己17年要昏死,也不至于要杀死14年的自己来换李子维的生命吧,因为她在影版里面和李子维根本没有感情线,相对而言还愿意嫁给杨皓生儿育女,很明显放弃遇见杨皓而选择自杀救李子维的动机很牵强!
3.角色塑造:
①陈韵如:她和莫俊杰感情线被弄得稀碎,强行喜欢杨皓,再安插上烂得懒得看的流产、植物人情节,我真的劝编剧是不要太荒谬!陈韵如完全值得更好的塑造!
建议可以延伸剧版,陈韵如偏执地喜欢李子维而不敢开口,所以就算莫俊杰多年陪伴她也没能看得清楚他对她的感情,最后莫俊杰也演唱会失约,她迫于家庭压力选择了一个她根本不爱的杨皓结婚,自己想逃离这段婚姻而自杀成为植物人,也为后来救李子维且同时不怕自杀提供动机,但是有点虐这个角色
②杨皓:完完全全无语的工具人,甚至连发现日记,让陈韵如穿越这些都是随机因素导致的,动机太弱,形象太薄
建议是类似谢芝齐,但没他那么变态,很喜欢陈韵如但就算和她结婚了也发现她并不开心,最后陈韵如昏死,他整理遗物读到她多年单恋李子维的事实,也读到穿越,知道录音带的作用,分析出循环,不想循环结束李子维活下来,而故意让陈韵如戴上耳机加入循环
③王诠胜:腾讯删他的十分钟都已经很无语了,影版还要搞男友癌症离世来给他添堵,全程也是打酱油角色,和陈韵如的关联太牵强
建议换个男朋友演员,毕竟在剧版里面在霸凌他,是他的致死原因,倒不如把霸凌场演一下,添一个出来救了他的角色做男友,和陈韵如认识可以是因为都喜欢伍佰,且王诠胜长得很像李子维,最后陈韵如鼓起勇气在结局1下不选择逃跑,而是找到王诠胜讲出她的所有猜想,王诠胜帮助她一起拼接线索,并销毁录音带
④莫俊杰:比王诠胜还要打酱油,全剧就是“韵如说……”,在每一幕里当彻头彻尾工具人,在结局工地场却晚到,只看到尸体
建议可以改成多年默默陪伴陈韵如,不小心失约,却再也联系不上她。在循环里,最后某一次在陈韵如抱着李子维哭的那些场面下,他决定向陈韵如表达自己的喜欢,也是这个让陈韵如有勇气在事发后不逃避,和莫俊杰、王诠胜一起解决了问题
最后最近,不是编剧,但真的很爱这些角色!不希望看到他们在影版里面被支离破碎拉出来甜甜蜜蜜糊弄大家!没有意义!要是你四线拍不好,你大可以拍个类似于剧版彩蛋的故事,讲好莫俊杰和陈韵如的故事!给王诠胜一个好结局!我宁愿是这样一个电影版《想见你》
还是原班人马简直梦回三年前,这一次的平安夜,一定要带上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去看想见你呀,我心心念念的李子维终于又来了,这一次他能够和黄雨萱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吧。希望他们的这一场穿越于时空当中的爱情能够一直就此甜甜蜜蜜下去,一想到李子维那爽朗的笑容,就让人内心止不住的发甜。 青春也就短短这么几年,千万不要让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从小到大喜欢黄雨萱的一直都是那个大哥哥,一直都是李子维,当初那个小小的约定,从来没有被忘记,他一直支撑着我找到你。李子维和黄雨萱青春当中的双向奔赴,是不悔的青春,是勇敢追求的动力,相信不管是谁只要在青春当中勇敢为爱奔赴,就已是足够的勇敢,与其去弥补青春里的遗憾,不如一直前行在路上,哪怕是爱而不得,这也是另一种青春的诠释。 就这短短的几秒影像就能够让人感受到这甜度爆表的恋爱,是否和我一样,在屏幕外忍不住的发出姨母笑,给这一对恋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也希望你我都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那个能够不负千难万险,也要再次找到你的李子维,是在想要见你的时候,哪怕穿越人海也要出现在你的面前。青春当中哪有不留遗憾的,可是我们能够见证到李子维和黄雨萱的甜蜜圆满,也算是对这三年来的一个最终告别吧!
成也剧版败也剧版,主创太执着于为了回馈剧迷去理清复杂的时间人物故事线了,但坐在电影院我才明白了我喜欢的《想见你》一直是剧里的那个简单的校园故事,是凤南小队间的友情和爱情,是大学里李子维费尽心机找到黄雨萱后的死缠烂打,是无数小心思堆砌的当男孩爱上女孩的俗套爱情故事,所以当电影里不断穿越赶剧情的时候,只让人觉得疲倦。不过最后的官方糖还是吃的心满意足,阳康之后以《想见你》回到影院,和20年初刚开始封控时靠剧版打发那百无聊赖的时光连在一起,过去三年刚好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莫比乌斯环。
三年过去了,每一个人都想回到三年前…
蛮有诚意的大银幕改编作品。三年了,疫情终于快过去了。看电视剧还没觉得,大银幕上的许光汉真是闪闪发光。
看完了,对金世佳好感度-1,为什么从哪里都有金世佳的影子啊…真的无语😓不感觉这个角色很多余吗?
好看后劲大 本剧粉非常满意 从bgm响起来就开始爆哭虽然仓促但看得出来制作组很努力地描写了王诠胜的性取向给了观众一个交代陈韵如虽然一如既往的不可理喻(非要鲨了她自己我觉得那里是个逻辑bug)但她最终找到了她的价值 有人坚定地爱与选择她 她勇敢地救了王诠胜 和莫俊杰留下了开放式但很美好的结局最后烧磁带电影也解释了只要李子维活着就要穿越回去救黄雨萱 只要黄雨萱活着也要穿越回去救李子维这么个莫比乌斯环 所以不要开始就不需要结束 所以烧了磁带才能无法穿越限于时长肯定不可能把剧情展开得如剧版那么充分 不知道为什么非要和已经封神的剧版那么较真地比 虽然悬疑部分确实有bug但是这种程度的剧情还能在近两年国内哪个院线电影上看到结局被恶意泄露就召集演员重拍一个结局的剧组我不认为“圈钱抢钱”适合形容
不是,陈韵如你和黄雨萱在一起这么多天,就不能抽个空一刀杀了你的肉体吗,非要搞得这么仪式感?
都是主角 怎么只有莫俊杰不能穿越时空😭😭😭😭
没看过剧,看之前朋友跟我说,不管怎么穿越,只要记住黄雨萱一直爱的都是李子维,李子维一直爱的都是黄雨萱,就基本不会乱。对没看过剧的观众还是很友好的,中间的几度反转也挺有意思,不是那种敷衍圈钱的IP续作,看完想立马回家补补剧版。
这次的last dance影院听到饱,与其说是剧版的结尾,不如说是剧版之后的再一次相遇,诠释的创作母题依旧没有变,穿越的本质依旧是“拯救”,从剧版拯救陈韵如到影版拯救爱人。许光汉无数次换装颜值胜利,虽然时长对比有限制,但故事讲的非常完整,诠胜的好结局也是让“边缘人”做到了互相拯救,音乐响起我们也希望回到看剧的2019年,重新获得三年疫情前的轻松快乐。
精神鸦片!为什么王诠胜、李子维、陈韵如、黄雨萱、莫俊杰的世界里会出现金世佳?金世佳究竟带了多少资进组才有那么长一段solo?请金世佳离开那个世界!
这部电影告诉你:苹果手机的工业设计从iphone5到iphone11一步步走向平庸。
陈韵如问杨皓你一周为什么买三卷磁带,是因为很喜欢吗?杨皓说因为在台湾可以买到很多大陆买不到的磁带,然而这一句话被另一句独白覆盖了,可是我听到了,所以我要说出来。
好多地方都骗到了我晶莹的泪水,可是金世佳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故事里啊啊啊啊,一看到他我就出戏
陈韵如为什么觉得杀了自己一切就能结束了
金世佳的戏份让人想给导演寄刀片,让莫俊杰好好守着陈韵如不好么?其余的我觉得拍的还算有诚意。开头珍奶那段很自然很喜欢。柯佳嬿的演技真的好,穿来穿去每次不出5s就能辨别出来。
除了依旧缜密的闭环,电影最了不起的地方我觉得是从一个半小时那里的那句“再见”开始的,李子维和黄雨萱因为想见你才不断回到过去,杨皓和陈韵如因为爱才质疑彼此的相遇。而王诠胜说,去失去吧。烧掉磁带的那一刻我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从爱,从想见你,从开始质疑相遇,到因为爱,因为不负相遇而愿意接受“失去”,从“再见”开始的二十分钟让我感觉爱的立意更深刻了一层,想见你——再见。
很糟糕,这个IP的核心是“想见你”,而不是企图搞这些有的没的时间穿越,甚至连编剧自己都没有解释清楚,草草了事。这种创作甚至把这些角色在剧集中的设定,都放在一个摇摇欲坠的边缘,非常可怕。
全程翻白眼。
把金世佳的戏份换成莫俊杰行不!!!!!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没电视剧好看,感觉剧情结构是电视剧失败的模仿简化版,陈韵如为什么想死,王诠胜身上经历的校园暴力,只是用寥寥几笔便简单带过,配角成为了成就主角爱情强行拼凑的工具,人设都是为了剧情需要而存在,冲着剧情去的可能会失望,结局太仓促了,但也算是圆了李子维和黄雨萱的爱情H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