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

正片

主演:李星民,南柱赫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年份:2022

 剧照

我记得 剧照 NO.1我记得 剧照 NO.2我记得 剧照 NO.3我记得 剧照 NO.4我记得 剧照 NO.5我记得 剧照 NO.6我记得 剧照 NO.13我记得 剧照 NO.14我记得 剧照 NO.15我记得 剧照 NO.16我记得 剧照 NO.17我记得 剧照 NO.18我记得 剧照 NO.19我记得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没有什么悬念,感觉是和我能说一样的搭档组合模式而已

说实话,前十五分钟看的时候,人物故事背景,感觉矛盾点不够鲜明,同样是那个时代的故事,老年主人公的视角,应该是那个时代普遍发生的事情,仇恨值却太高了,有点感觉怪怪的。到后面才明白是是他自己内心接受不了当初的选择了。

南柱赫的角色,我个人感觉只是为了转型电影演员,搭档老戏骨,选了一部比较容易得奖题材的电影,又有老演员加持,他的演技没有发挥出来,有些地方行为和逻辑上有点说不通。

警察真的感觉不到存在感,觉得有一点点无语。全片那么多人制服不了一个有脑瘤和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让将军认罪也是,太容易了。

烂尾了,南柱赫那段台词真的老套又无聊。

就是看看可以,别研究,没什么觉得特别好看的点。虽然很喜欢南柱赫。

 2 ) 我记得:最后一块拼图的冷眼旁观

一口气看了《记住》和韩版翻拍的《我记得》,先看的后者,因为豆瓣评价上后者作为商业片的改编并不算太成功,我担心看完原版后无法忍受韩版,但也没那么糟,最强烈的观后感是不由赞叹B站的剪辑比正片还精彩。

作为剧情片来说,两部片子的重心并不同。韩版的融合了商战、财阀、爷孙搭配等更吸引观众眼球的本土影视特色,丰富主角故事线的同时也极大扩充了情节的容量,像是一块拼图,每一声枪响勾勒出愈完整的图景,助推着观众的情绪奔向高潮;但弊病也在于此,事实上主角的故事并没有丰满到足以支撑起四次复仇,仇恨的焦点分散后情节便疲软了,为了提高合理性不得不制造出更密集的冲突以及插曲,可惜的是冲突本身不具备合理性或递进关系。

因此全片最大的悬念唯有寄托在最后一块拼图上,相比较原版,其实我更喜欢韩版对主角真实身份的处理,即便某一种程度上身份的变动消解了战争的立意。但对吃感情线的水龙头来说,对着摄像机的自白以及姐姐的故事一再刺激泪点,尤其是当老人跪倒在国旗下镜头拉远画面变灰时。

一个是明知自己罪孽深重的复仇,一个是活在编织的谎言中失去自我的枪手,毫无疑问后者的立意会更深远,而最后一声枪响也堪称神作,甚至来不及反应与思考。但忏悔或许仍然有意义,对于法制国家来说,自杀是怯懦逃避的表现,接受法律的裁决才是阳光照得到的地方。到底是文化的差异还是商业片也承担起普世的教育意义,我并不清楚,只是遗憾。

第二个较大的区别在阿尔兹海默身份的强调,韩版的病状只是作为必要时情节的推动工具,绝大部分时间主角是一个突破人体极限、持枪斗殴身手敏捷的九十岁高龄老人。而原版极力呈现阿尔兹海默患者的真实状态,全片细致刻画着主角追凶路上的频繁失忆,声画模糊、被汽车惊吓倒在十字路口、生理失禁,阿尔兹海默患者的病症危险性一览无余,而生理上的极度虚弱与一波三折的复仇经历形成鲜明对比,“我答应过死去的妻子一定要杀掉杀了我们全家的人”的信念支撑着九十岁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辗转巴士、穿过国境、赌上毕生积蓄,双手颤抖也要攥紧格洛克枪对准敌人的心脏。原版有太多细节值得考究,为最终的反转埋下伏笔。

原版中还有一点我感到很好奇,前三次假想目标的生存场景分别在行将就木的医院、阴暗逼仄的家中(第一次忘了)。而真正的纳粹狱卒却生活在一栋带着漂亮花园和后院、远离尘嚣的木结构大别墅中,膝下儿孙满堂善良和睦,画面呈现清新的马卡龙色调,处处洋溢着温馨美好。身体康健的狱卒最后倒在春光明媚的午后,是否正如同韩版的台词所讲的那样“那些罪恶莫及的人披上假面摇身一变成了国民英雄”,阳光平等地落在每一个人身上。

 3 ) 世间最难忘记的唯有苦难!

生于乱世,到底选择生存,还是死亡,这是真的是一个难题!

前段时间有一个网友在我写的一篇韩国电影影评后面留言,他认为,韩国人有一种决绝的气质,特别是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抗争,往往以死抗争。这让我想到了为证清白而跳崖自杀的卢武铉以及在集会上自焚的示威者。作为我们的近邻,不屈服的血性是否真的存在于韩国民族的血液里,成为他们民族的基因,作为一名外国人自然不能妄下结论。但韩国影视给到观者的印象却一如既往。这许是文化的软实力吧!

而2023年的新片《我记得》则又将韩国人这一决绝气质展现出来了,只不过这一次是清算被殖民的那段历史!学过历史都知道,历史上的朝鲜是大明朝的藩属国,臣服于大明。清兵入关以后迫于当时的压力朝鲜最终向大清低头,称臣于阶下。但由于其文化脉络自诩为“小中华”。随着西风日渐,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旁边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大涨。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目光很快注视到了边上这个小国。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打败了大清,朝鲜正式附属于日本,几年后被日本吞并。被殖民的朝鲜人在日本人的统治下过了了亡国奴的生活,并跟随着日本人参加了扩张战争及后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就是这本电影的历史背景。说句实话,在整个国家都灭亡的时代,普通人能干什么,战争期间求的不过就是生存和温饱而已。正如电影里的金将军所说的,你活过了那个时代,你和我是同一类人。想要在道德上审判别人的人也要照照自己的样子。

简单聊下电影故事。本片的主角是一名退伍老兵韩弼洙上士,他打过二战、朝战、越战,年已八十。在老婆去世之后开始实施一项计划了六十多年的复仇计划。他用一把二战时用过的旧枪先后杀掉了四个曾经伤害过他父母兄姐的仇人。男主角是前段时间大热的《财阀家里的小儿子》扮演那个老财阀的演员。他演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真的很像,不论是表情还是眼神都十分神似,演技超赞的!电影中的韩弼洙也有老年痴呆症,在清醒与糊涂之间,他的表演很到位,刻画人物入木三分。

不过我老是怀疑韩国编导喜欢杂带私货来抨击韩国的社会现实。在本片中出现韩国人中的亲日群体,邀请原日本军人来韩国访问,这么多人聚在一起缅怀之前那段殖民历史。这一幕如果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但在韩国确实有可能发生。毕竟他们是一个民主国家,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政府是不可能干涉。能够有力反击的只能是民间的舆论。还有,原来的亲日派学者,在讨论韩日关系以及如何看待之前殖民历史时,他们的意见并不否认日本对于韩国的带动作用,甚至认为这是日本人的功绩。我想这样的想法在我国的台湾肯定也有一定的群体基础,毕竟当时的台湾也在日本的统治之下,甚至现存于台湾社会中亲日的势力只会比韩国社会的更强,话说原台湾领导人李登辉不就是一例么?就跟电影中的人一样,李登辉也有一个日本名字!但,韩国人会拍像这样老兵上士怒杀亲日分子的电影,而湾湾则是一片亲善祥和。

人老了,是会怀旧的。在日据时间,不管在韩国,还是在台湾,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年青的时候活在那个时代,有一些人是不得不做,有一些人是主动去做,但谁能够想得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经过了数十年的光阴,世道还能变得回来!在电影中,韩弼洙是压死他姐姐的最后一根稻草。可是在当时,他说的也没有错,谁知道呢?谁能够知道数十年后的变化呢,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所有人都强行牵扯进去。时代才是所有悲剧的根源!正所谓时代的一粒沙压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社会中啊,由于日本统治韩国,确实也有将近那从那个中路的。

韩国其实是一个挺可怜的一个民族。虽然从GDP上来看它的国力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从其人民的生存上来讲真的没有什么幸福感和获得感。韩国与朝鲜还处于一种停战状态,从法律意义上讲只是不打了,这可不是我们以为的“和平”。韩国作为美国的政治附庸国,在二战后跟着美国在全球到处参加,类似越战、海湾战争什么的,他们都参加了。只不过不在一线部队,而是属于保障后勤的部队。还有韩国劳工在其经济起飞期跑到国外去赚外汇,同样很辛苦。

时间总会冲淡一切,但人们能够铭记住的唯有苦难!

 4 ) 这部电影我只推荐前117分钟

🎬电影的亮点在于随着复仇事件的发展,真相也一点点浮出水面,人物设定逐渐丰满起来,机智沉稳心思缜密的老年人和善良冲动不知所措的年轻人。从头到尾现实和回忆的穿插,诚实面对历史的老兵与自欺欺人的谎言家对比,让这部电影将宏大的战争历史叙事和微小的时代个人命运融合得一点都不突兀。

🎬少打的一颗半🌟是因为最后的强行上价值,在“清原”自我审判又放下枪的那一刻,这部电影最大的bug就出现了,非要将法律审判加入到一个道德审判的电影中,人物人设就立不住了,一个经历了战争和仇恨的老兵如果相信法律就不会选择复仇,更不会因为晚辈一句两句话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导演和编剧给出了自己对于战争审判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是对的吗?这个答案难道不是导演和编剧的自以为是吗?

关于战争的影响和审判从来就没有过定论,没有定论的事情强行给出一个答案,抱歉,117分钟之后的内容真的无法接受。如果法律审判让人满意,还会有这么多旷日持久的争论吗?导演和编剧不该替每一个人做决定。

最后电影落脚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不懂也不想过度解读。

 5 ) 历史不能被忘记

一个因患病而记忆衰退的老人,为了替父母兄嫂报仇而时刻强迫自己不要忘记,随之杀了一个又一个大人物,可是对于不得已连累的年轻小伙还是心存感激并时刻帮助,在杀死最后一个仇人之后,将伤口对准自己,是因为当初的他为了活命成为了一个冷眼旁观的恶人,最终在小伙的劝说下选择了服从法律的安排……事实上本人对日本侵略朝鲜的历史并不清楚,也没有经历过那段时期,但所听所看所想都告诫我们,历史不能被忘记,坏人终将得到惩罚。抛去历史背景不谈,它依然让人动容。

 6 ) 《记得》+《守法公民》+《绿皮车》+《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爱在记忆消逝前》

2022韩国犯罪片《我记得》,根据加拿大电影《记住》改编,豆瓣评分7.2,IMDb评分6.8。

《记得》+《守法公民》+《绿皮车》+《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爱在记忆消逝前》的混合体。

韩国版和加拿大版相差得太大了,几乎是两部影片,韩国版只是借鉴了阿尔茨海默症老人为了历史往事而复仇的故事,除此以外截然不同,就连加拿大版结尾惊艳的正邪反转也没有。

加拿大版有浓浓的阿尔茨海默失忆氛围,老人每次醒来都会失忆,味道有些像《记忆碎片》,失忆贯穿全片。但韩国版的阿尔茨海默元素不多,韩国版的编剧原始的着眼点是《爱在记忆消逝前》的意思,在记忆之前完成复仇计划,但是实际呈现出来的失忆元素并不多,失忆和剧情关联并不大。

加拿大版是剧情片模式,结局采用的是悬疑片反转手法,谜底揭示后戛然而止。而韩国版则是动作片模式,有搏斗,有开枪,有黑帮,和加拿大版的味道完全不同。

加拿大版讲述的是老人一路坎坷寻找仇人的故事(除了结尾反转),目标只有1人。而韩国版讲述的则是老人寻找4个历史仇人、私刑处置的故事,并且增加了警察角色,故事非常类似于杰拉德·巴特勒的《守法公民》。

加拿大版的男主是真老人,演员已经85岁了,而韩国版是化妆为老人,演员李星民才53岁,虽然是在挑战演技,但是谁都知道李星民是中年而非老年,所以角色会让观众有距离感,有些出戏。

韩国版结尾男主的正邪反转,借鉴了加拿大的正邪反转,但是没有像加拿大版那样戛然而止,而是加入了忏悔和救赎的剧情。最为狗血的是,贯穿全片的年轻男主竟然设定为老人的儿子,如此煽情,太过狗血。

影片中有中国元素,有个小女孩的台词中提到在学习中文,看到男主手指上的文字以为是汉字。

 短评

故事背景应该是2014年左右,但是反派四老头在四十年代中期就成年了,那都得是90岁老头了,居然还能照常讲座,和人扭打,甚至孙女才十几岁?!这时间线太不认真了,还是《杀手之王》里边2000年设定的比较合乎逻辑。

2分钟前
  • DreamWalker
  • 还行

片子挺好,就是结尾小伙子劝一个时日无多的脑瘤痴呆的老人复仇完去坐牢,这事你不糟践人么。。。

3分钟前
  • 国产维克多
  • 还行

最后一个目标的身份算是一个亮点。叔的演技真好啊

5分钟前
  • 淡如水azq
  • 推荐

韩弼株成了压垮姐姐的最后一根稻草,呼应影片末尾姐弟在树下的画,那是他的救赎。

7分钟前
  • 麒程
  • 推荐

我觉得结局还是打死自己比较好

10分钟前
  • 马夫蒂纳维艾林
  • 推荐

能和星民叔搭戏是柱子的福气

13分钟前
  • 超酷的小七
  • 推荐

好平庸的复仇故事,相比之下还是朴赞郁的复仇美学深得我心。南柱赫全程演了个工具人啊...

1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着实一般

18分钟前
  • 付突突
  • 还行

只能说李星民的演技太行了,明年青龙百想大钟不给个影帝,真就辜负了。沉重的题材,悲惨的几代人。

22分钟前
  • Hangain
  • 推荐

通过阿兹海默的主角向战犯复仇来表达历史的伤痛,记忆流失与复仇的完美结合,本不该遗忘的罪恶,却通过主角的不断遗忘呈现出来;复仇过程险象环生,精彩刺激。李星民演技炸裂,一次次紧盯着纹满复仇对象名字的双手的眼神,都能让观众感觉到复仇的愤怒和记忆流失的无奈;结尾处从“自己就是罪人”到自我和解,让这份反思更为深刻。我们也应该好好学学,如何表达历史的沉重与伤痛,不是刻意拉高一个贬低另一个,只是我们民族的伤痛更多,理应更好地表达出来

25分钟前
  • Rex
  • 推荐

在东亚没受过日本侵略的国家一个手就能数过来。

27分钟前
  • 推荐

所以,不要做坏事。不管过了多少年,都可能会有人来找你复仇的。做了坏事,你晚上能睡得着吗?

28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就。。。小男主怎么说也是共犯啊,另外开个保时捷四处作案真的不会太显眼么。。。总体拍得平平无奇,也就看了个南柱赫的颜

31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如果朝自己开枪了那么就是神作

33分钟前
  • 哔哔哔叭叭叭
  • 推荐

看的時候一直在想,既然韓國都能把伊高揚原作改成順應高漲反日民族主義潮流下,處理日佔、親日派等歷史遺留問題的作品,內地若把版權買過來改編,對年輕人而言,不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嗎?但又意識到,要這樣做首先得承認某些「不可言說」的事實,應該還是拍不了的。

34分钟前
  • Landy
  • 较差

有点像国产抗日神剧的创作思路,不讲逻辑,只图爽快,看脑癌大爷如何报半世纪之前的家族仇恨,顺便拉了一波日据朝鲜时期的仇恨,失忆这个梗除了录视频好像没什么作用,当然更没用的还属大爷身边的小哥,不如索性配个大妈好一点。

36分钟前
  • 超cute侠
  • 较差

更让我动容的是该片的故事背景,关于不为人知的,侵华日军里的雇佣军。日本占领之后,通过武力镇压,文化侵略,一群不是日军的「日军」也就是日军里的雇佣军,包括南京大屠杀,日军里有很多这样来自韩越泰的雇佣军,穿日军军装,有日本名字,杀疯了的少年。有一幕的剪辑,两个老兵分别讲述他们选择的「历史」,“你们看来是大事,我们那时候就是生活的每一天,只是要活下去。”,80岁的老兵,回忆自己穿着日本军装站在当过慰安妇妹妹的面前,大声念着日本名字的时候,妹妹其实那时候已经死了。韩国影视关注的视角和讲故事的能力,确实很妙。

37分钟前
  • WIKI魏
  • 还行

比较想说,南柱赫骂西八太帅了啊啊啊。。。。。。。我们东亚战争电影叙事果然是伤痕满满。

41分钟前
  • saulus
  • 力荐

即使记忆退化也要报一个甲子之前的深仇,但最后要记得同自己和解啊~

46分钟前
  • 非魚
  • 还行

似乎散发着亲中的信息?(168)

47分钟前
  • Wongwongwong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