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敢推翻上面的意见,你不敢说出你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你只会忠实的执行上面的指示。
人想家的时候会疯的,疯了就什么都不怕了。
老兵都是棋子,别人拿棋子打你们,你们就拿棋子打别人。最可怜的就是这些棋子。
这件案子建通的天就是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要找的那些人谁也不会卷进来,他们头上都有乌纱帽。
我们没有不要紧,儿子有了就行了。
人到无求品自高,有所求品就高不了。
挡在你们之间的不只一道海峡,还有无尽的岁月。
你们被抓了壮丁,公道向谁讨,你们背井离乡几十年回不了老家,公道向谁讨,小傅都成了疯子,公道又向谁讨?
我老娘没了,我这辈子是不会回老家了。
世界上哪条法律规定不让儿子看老娘。
可是这帮没有文化的老兵和农民,他们选择用不同的方式,他们不要争吵不要仇恨,他们只要有一个家。他们知道,造成这种畸形可悲的分裂,不是他们亲人的责任,都是时代造成的。他们选择了包容,选择用大爱来化解这一场人间悲剧。一本画本,几张老家的照片,这不该有罪,看画报不该有罪,藏画报的也不该有罪。想亲人、想故乡这些都不应该有罪,有罪的是把想家想亲人当成犯罪的那些法律。”
《原乡》以老兵思乡为情感主线,该剧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台湾老兵与故乡亲人之间的分离、思念和团聚的故事。 这是一部让人动容的电视剧,几乎每一集都有情节能戳中泪点。《原乡》中入木三分地展示了中国人深入骨髓的思乡归宗的最为朴实的情感。而在当代社会,从某种角度来说,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心向原乡却身在异乡,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依然有增无减。
深恨大人物们因为一己之利益而任意操纵小人物的命运,人为造成骨肉分离的人间惨剧。大人物们因一己私利、个人荣辱而肆意发动战争,拆散骨肉亲人,让硝烟弥漫于人间,让生命、亲情受到无情的摧残,更因为个人的恩怨而不顾人性伦理,人为阻隔分割骨肉拆散夫妻。在电视剧中,借路长功个人的荣辱升降将这一点表现得非常生动而透彻。无论是那些急切回乡探亲的底层老兵还是积极为两岸沟通搭桥的将军还是一心想要“有所作为”向上爬的路长功等,斗不过是老潘等大人物要建功立业整倒对手的“棋子”,一个棋子的命运完全是掌控在那些大人物的手中的,可笑的是,他们口口声声地说”为了党国的利益,为了伟大的事业,我们必须牺牲个人的利益和情感。”“放弃小我,成全大业”这样的口号整整糊弄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啊!或者可以说,整个民族!为了某些大人物活某些阶级某些集团的”大业“,我们这些小卒子必须牺牲家庭、亲人和自己,必须不顾自己的情感。忘掉父母,忽略孝道;舍弃妻子,不顾家庭责任。”一将功成万骨枯“,屁民的万骨何足道哉!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Enne小王(来自豆瓣)
2012年张国立指导电视剧 《原乡》以老兵思乡为情感主线
洪根生,台湾老兵,老家江西,追随国民党到台湾后不能返乡,被迫扎根台湾生活38年,在台湾娶妻生子,台湾妻子网事,女儿洪晓梅,儿子洪晓雄。洪根生老家在江西婺源上晓起村,家中原配阿茶,儿子儿媳和孙子卫东
杜守正,台湾老兵,老家山东,洪根生最好的朋友,在台湾娶妻生子,妻子美如,杜守正回家探亲,被警总吓到得被害妄想症,其中一女儿嫁到美国,还有一个女儿小芳跟随洪晓雄逃亡,大芳未出嫁。老家父母双亡。
八百黑,台湾老兵,老家山西,单身一人,靠蒸馒头为生,老家还有一老母亲 傅守诚,台湾老兵,老家福建,中学时被抓壮丁,被迫与家人分离,女友淑玲,被抓后得精神病,后背警总严刑拷问,发现是精神病后放行,后被洪根生收留
路长功,警总头,老家重庆,负责监视老兵的动向
岳知春,将军,曾带领老兵来到台湾,老兵遇到麻烦都会寻找将军帮助
大陆,台湾,香港有一群在异乡的老兵,日夜思念自己的亲人和故乡,与此同时老家的亲人也同样的煎熬,特别是身处台湾的老兵,不但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还遭受着台湾当局的压迫和威胁,经过老兵的努力,社会开始关注他们,百姓们也奔走相告这些“绝对服从忠党爱国”的老兵们,终于打破了精神上的枷锁,大胆发出自己的呼声 1987年数万老兵在台北发起返乡探亲运动,向台当局要求准许老兵回大陆探亲,在当年的母亲节,上万老兵上街以“母亲节遥祝母亲”的名义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集会,老兵们身穿白色衬衣,正面印有鲜红色“想家”后面印“妈妈,我好想你”他们一起合唱一首《母亲,你在何方》 1987年10月台湾当局宣布“荣民弟兄”可以返回大陆探亲,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历史不忍细看,放远了满是江山兴亡,名臣贤助的宏大叙事,而一旦不镜头拉近,小人物佝偻的背影,艰难的爬行,呆滞的目光。苦涩的泪水骇人心目 历史的天风呼啸吹来,历史的巨滔滔卷过,他们无力抗拒,任由其把自己洋向天边,带到海角,一路的悲欢离合,艰辛不易,就成了一个时代最为具体详细而生动的注脚 究竟是谁的错,是时代的错,历史的错,不是人的错 现在才理解余光中的一首小诗《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啊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除了国产剧,请告诉我哪儿的电视剧能拍出这种浩然正气?
看一集哭一集,希望更多的台湾人能看看此剧。老兵不死,只会凋零。大陆名家的演技+台湾小鲜肉的颜值也算是相得益彰,想吐槽一发宝国叔的居然之家西服。
才看了两集 制作阵容太强大!必是好剧无疑!另,央一能播这样的题材也算是一大进步吧!
跟着我妈刷剧,随便瞅瞅,这部还可以,我妈看到最后老兵大游行,惊了下。老演员的戏好过年轻人。陈宝国前半部像易先生,梁朝伟化了,不得了……这个警总头子角色张国立演不了,他讨巧,继续演他能演的小人物
很好看
没有深夜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第二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提名
力奇和奉仙录影带传情;马莉(卢茜 饰演)——宝岛宾馆前台
这个电视剧真的很好。台湾老兵的题材,对于大陆来讲太少了。值得人们思考的是,台湾的老兵们,再过个几年,基本上也都入土了。当那个时候,似乎台湾已经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了。乡愁都成了过去。
陈宝国就一句台词,什么,大声点,没听见。
不清楚故事是否符合历史真实(1980年代的警总还这么监控老兵?),但故事本身编得不错,“谍战”的思路勾人,最后五分之一的节奏泄气了,老潘给台生设套那条线有槽点,且反派曹梦的长相令人反感。庄力奇和老杜的大陆之旅这一段编得特别好,成了两个人各自的救赎之旅,周凯文这个演员显然是有潜力的,可惜一直接不到好戏。另外,从本剧还了解到了香港调景岭的老兵这段历史,把两岸三地串在一起,还能加进一个在大陆的台湾老兵的支线,这个设置有巧思。
陈宝国
我姥姥也是阿茶嫂。姥姥等了十几年,送走了那个人的父母甚至自己的孩子,后来辗转从美国来的消息,才知道他在台湾又成家了。再后来,姥姥和姥爷结婚了,生了一男一女,厮守半生。这才世俗中爱情的样子,没有惊天地,没有泣鬼神。姥姥今年九十岁,老天保佑她长寿安康。
眷村是个很好的切入点,用得好能打一个很好的统战牌。但是在我们伟光正的春晚主持人的导演下,又成了如《东京审判》那种除了题材分一无是处的浅尝辄止之作。
题材很好的…可惜电视剧肯定拍不好…光煽情去了/ll
刚看完,哭惨了无法平静,实在是太好了。很少看大陆片,偶然发现这部剧一发不可收拾。大陆的国民党老兵战后撤到台湾,不能回大陆老家和亲人相聚,漫漫38年的回乡路,等儿子等老公一等就是三十多年,满满的正能量,正气浩然,被每一个角色感动着,演员的演技很棒
三观正,剧情上也没有什么硬伤,演员不做作,真的蛮好的了~ 最后好燃!
当你漂泊得太远,不要忘记你的家永远在你的身后………陆根生和阿茶三十年后相见的一幕实在太催泪。。
乡愁
乡愁四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