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战争后遗症
无论战争的目的是多么正义多么冠冕堂皇,作为战争中的个体,所经历的都是一场噩梦。本片里,父亲是一个退伍老兵,参加过越战,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他有战争后遗症,但从他对两个儿子的态度却能看出一些倾向。哥哥在他的教育下,继承了良好的军人传统,意志满满的为国效力,弟弟则不堪重负,走向另一个极端。而阿富汗之旅后,战争后遗症又开始在这一代蔓延。到底有多少家庭在战争中破碎,又有多少士兵在战后崩溃,不计其数。跟那些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人相比,活着的人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影片的结局似乎不够戏剧化,照我说,像“老爷车”那样来一枪得了。
说点题外话,在我看来,美国人大多讲究个性,个人利益至上,所以才有这种反战的思考。对从小接受“大决战”电影教育的FQ来讲,阿富汗那段根本就不像是反战,倒像是号召同志们去阿富汗为同胞报仇嘛,哈哈。
蜘蛛侠、柜中人和公主的组合很奇怪,还是比较习惯看他们演商业电影……
2 ) 哭了
还是按自己的理解,来写这个影评吧!
故事刚开始,当sam要离开的时候,体会到grace对sam的那份爱和不舍,就跟着grace一起留下的了眼泪。(这说明我们是真爱,朱古力,因为我把电影中的sam想象成了你)。还有伊莎贝拉的敏感,委屈的小鼻子一紧一紧要哭的样子,给这个影片添彩不少。
噩耗从战场传来,一家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伤痛。父亲用恶毒的语言伤害着从小就不喜欢的小儿子jimmy。而Jimmy则从这场逝去中学会了思考。他帮助grace和Isabella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但是一个修厨房的案例,和玩滑冰的案例就让他们两个kiss了,我还是不能理解,剧情需要吧,这里处理的不好。
另一边,是sam的坚强,joe的软弱,我们不能怪joe,谁知道自己在这样的时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joe给阿富汗人录了像,透漏了自己信息,当他们拿给sam看的时候,sam仿佛早就预料到了,Joe会说出来的,接下来他可能还会说出更多的机密。我觉得这些也是促使sam用棒子打死Joe的一条原因。但更多的是,对家人的不舍。但是他应该知道,他不是因为打死了joe而得救的,这只是在死亡路上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营救,他也应该死掉了。
后来,sam被救了,回到了家里,他迟钝的反映,呆滞的眼神,削瘦的脸已经像观众传达了他的心灵已经走进黑暗了。他的猜忌、他的行为,给家人带来了痛苦,在小女儿的生日会上,当Isabella喊出“she has always had sexy with uncle jimmy”我想sam已经崩溃了,他现在的思维是那么脆弱。他不敢面对自己的亲人,因为这会使他有强烈的罪恶感,他会想到joe,想到Joe的孩子和妻子。所以,他只能选择伤害自己的亲人。于是故事进入了高潮,sam砸了厨房,他说你不知道我为你做了什么才能回到这里,他选择了绝口不提,他还想选择死,但是Jimmy的一句“i'm your brother"救回了他,只是影片这时候表现的有点软弱无力,并没有让我感受到那份亲情的力量。原本应该是有力的。
最后,grace打开了那封sam在临去战场之前写的离别信,她之前被通知sam去世的时候没有打开,是因为她感觉sam还在他的身边,而现在,sam虽然就在她身边,她却觉得他离去了。当sam对grace说出“i killed hime,i killed Joe”他能够释怀吗?他还能活过来吗?
我觉得这个片子是反战的,从越战到阿富汗战争,他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亲人离去,还有那些活命的士兵因为战争留下的心里阴影带给他们家庭的灾难。sam的父亲从越南回来后如何对待两个儿子,sam从阿富汗回来后如何对待自己的两个女儿,这仿佛是一个轮回,也说明着同一个问题。战争,从来就没有好处。
3 ) 大家都不容易
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个神奇的结尾,戛然而止,是个败笔。要是说到故事背后给人带来的思考,不可谓不深刻。
SAM对于妻子的怀疑从根本上来讲是他当战俘时的阴影所造成的,为了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他选择背叛杀死一起战斗的伙伴,这是他心里的一道伤,痛苦的源泉。因为他既然背叛了伙伴,那么他妻子又有什么理由在得知他战死的情况下为他一直等待呢?她也是会背叛的吧。换而言之,正是因为他自己对同伴的背叛导致了他对于他人的不信任,其实他在内心深处对于自己也是厌恶的吧。
战争摧残的不单是人的肉体,同时也是对于心灵的践踏。谁是坏人,谁又是好人,善与恶的标准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使是被称为邪恶轴心的中东地区,即使是那些疯狂的恐怖分子。但是谁又问过他们为什么要去这么做,没有谁是生来愿意当恐怖分子的,我相信如果能够选择,本拉登也不会成为恐怖大亨,当然,这并是在为他辩护,只是说每个人走上一条路时都有他不能不走的原因,不管对错。
美国的对阿战争和对伊战争虽已告一段落,但是零星交火时有发生。从表面上看美国的这两场战争取得了胜利,但是它所希冀的局面并没有真正出现,利益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而这些战争的暗伤却将永远存在,隐隐作痛。
4 ) 本是同根生
为什么在Sam拿着枪指着自己的太阳穴时,他只听得见Tommy的声音?
"Sam, I'm your brother."
即使战争使这两兄弟像换了脑子一样,可他们始终都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站在身旁。
Sam.这是个我很喜欢的英文名。因为印象中好多叫Sam的角色都曾打动我,最深刻的就是《指环王》中始终不离不弃的Sam。看这部片子的钱45分钟我也很喜欢这里面的Sam,不仅是因为Tobey Maguire不再只有那张娃娃脸,还因为Sam稳重忠诚的性格。当他和战友一起被俘虏时,他对战友说:"I'm the only one you know. Don't give them anything private." 可是转眼间这双充满坚毅的眼睛变得充血而疯狂,我一开始不能理解Sam为何要打死他的战友,这不过是延迟他自己的死期罢了。
可是他回来了,没有被酷刑折磨,但心理上,却被摧残的可以。也就是在他死命砸厨房时我明白了他下得了手杀人的原因,因为他爱Grace。这种爱让他一直存着回家的信念,让他宁可用战友的死换回再次见到妻子的可能,可是他却被自己的种种猜疑包围,沉默,怀疑,直至爆发。
一开始看此片时我就想起了《珍珠港》,可是看到一半就发现两者没法比,这部电影主要还是集中在家庭关系,没有战场的硝烟,因此也就没有像Danny牺牲那样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情节。而且《珍珠港》里面的Kate Beckinsale让我讨厌,这里的三个人却都那么令人同情。
剧终的时候Sam终于向妻子坦露了内心的折磨,虽然背着阳光,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脸颊上无声落下的泪滴。在《黑鹰计划》里也引用了柏拉图的那句名言:Only the dead have seen the end of the war. 而Sam最后说了一句让人更为心痛的话:I have seen the end of the war. But the question is, can I live again?
都是战争惹的祸。美国拍了那么多反对政府社会现状的电影,讽刺也好,揭露也好,批评也好,有什么用呢?干脆直接把那些在幕后指手画脚出谋划策西装革履的家伙送到战场去不就完了嘛,看他们再屁事多!
5 ) SAM凭什么要被赶出这个家庭的生活
看到好多人写短评说希望GRACE和TOMMY在一起。写短评说Isabelle做得好。其实看到Isabelle说出“Could you just stay DEAD? You're just mad with mom rather sleep with uncle John than with you!”的时候。我为这个女孩感到悲哀。她居然完全忘掉爸爸去阿富汗之前对她的爱。说出这些伤害的话。何况是谎话。。只为了自己可以更好过。更开心。
为什么会想让GRACE和TOMMY在一起。仅仅因为他能让这个家庭更幸福?Isabelle和Maggie更喜欢跟他在一起?那SAM就活该被女儿们讨厌么?他为了家人忍受在阿富汗服役时的痛苦为了家人做了违背本心的决定。这一切已经让他无法从痛苦中自拔。战争带来的创伤已经无法得到补偿。为何还要夺走他的支撑和幸福的源泉?看到他的歇斯底里你们只想要让他彻底从这个家庭的生活中消失么?最后的最后还是说明只有GRACE才是爱他的那个人并且会一直爱他等他再次活过来。。任何人包括那个女儿Isabelle都无权要求他离开自己的生活。当然你可以选择远离。但你不能阻碍GRACE站在他身旁继续爱他。。因为除她之外他已经一无所有。最后那个拥抱也说明GRACE愿意等这个死过一次的人再次活过来。
6 ) 一对迥异的兄弟,一根细细的红线
阿富汗战争犹如一把双刃利斧,在东半球斩断山姆理智的同时,又在西半球差点了劈碎了他的家庭。山姆曾是全家的荣耀,而汤米被父亲视为害群的羔羊。一对迥异的兄弟,在战争的影响下,人生的航船驶向了不曾料想的彼岸。虽然我曾一度误以为这部电影是《四根羽毛》的现代翻版而期待汤米上演惊天大营救,虽然整部电影从头到尾没有高呼的口号、没有模糊的血肉、亦没有恸天的哭泣,从剧情来看这应当还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
自《现代启示录》以来,反战片通常会刻画战争的血腥残酷,批判利益集团的阴谋,反应人类饱受创伤的心灵,而近年来的三部电影《艰难时刻》、《以拉谷》和此片都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战争对于军人的心理摧残和精神打击方面。
海明威曾说,战争带给一个人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对于山姆来说,他无法愈合的创伤便是他困于塔利班手中时犯下的弥天大错。他挥动铁管的一瞬间似乎便被推向道德拷问的边缘。然而,在一圈AK-47的伺候下,挥还是不挥铁管的选择已无关博弈、无关道义。饱受折磨又无比虚弱无比绝望的山姆,在同时受到视觉、听觉和直觉上的死亡威胁后,精神已经达到崩溃的边缘,他大脑中的神经突触在这一秒内是过载短路了的,而随后的所作所为也与癫狂的疯人无异。事实上,这绝非是两难抉择对于山姆道德的终极考量,而是无情战争对于普天人性的残忍迫害。
战争因人性中尚未进化完好的兽性而起,以将人类变为自身残忍的野兽为终。山姆在雪地中对汤米的一句质问让观众发现他的人生观已经彻底改变,或者说遭到扭曲。在这次质问中,他的言语始终表达着对不伦行为的容忍,而容忍背后却隐藏着他对人性当中善良本质的绝望。人性的奉献、仁慈统统在他身上消亡,他也因此变得多疑,不再信任人性中的善良一面。在他眼中,人类行动抉择的源动力是动物本能,因而现代社会俨然与动物世界无异。
在《艰难时刻》中,贝尔扮演的角色选择了自杀,而此片最后,山姆同样也举起了手枪,只是汤米的一句“你是我哥哥”让他即将熄灭的希望之火重新燃起,他心中尚存的手足情谊终结了一场悲剧。尽管汤米的戏份不多,但却是导演掌控剧情发展的一枚重要棋子,他是山姆人生变化的一个鲜明对比。在战争中,一个杰出军人被摧残得失去理智,而在和平生活中,曾经深陷牢狱的浪子渐渐走上生活的正轨。导演在山姆身上毁掉的东西,统统在汤米身上慢慢重建起来,而他通过这种对比告诉观众,爱是治愈我们心灵的良方。
最后谈两句演员。托比•马奎尔天生有一股甜美气,所以演“海饼干”、蜘蛛侠的角色总会少些刚毅,当他顶着一个“锅盖头”在此片中以硬汉形象示人时,天真的嗓音总让人感到格格不入,也许荷马•威尔斯才是最适合他的角色。杰克•吉伦哈尔看上去倒有那么一点像托比的兄弟,只是他要比托比刚硬许多,眼神也更加忧郁,不知他们的角色互换一下会如何?娜塔莉•波特曼对表演一个情感和精神不断经受极限冲击的军人妻子的拿捏颇为到位,半长的头发让她平添一份成熟美感,另外,明眼的观众大概还能一眼看出她同以往的最大变化。
米国这种故事挺多滴······
对感情的猜疑和无力让蜘蛛侠也变神经病,蜘蛛侠先生演的哈好!编剧有些太过急转直下,人物情绪过度处理的不够到位,但三位演员的演技弥补过去了
我完全进入了这部片子 tobey的戏太揪心了 看得我也压抑得不行 后摇感配乐
Tomy拥抱Sam的时候,Sam想你以为这是Breakback Mountain吗?我的女儿在看着呢!于是掏出了枪。
一个好的小叔子很重要
蜘蛛侠那小身子板演哥哥总觉的别扭,但是一爆发起来又狠有气势啊,片子包含了太多,jake这么帅的小叔子,哪能光kiss啊。。
当年的小萝莉如今已然成为小萝莉她娘了。
“只有死人才可以看到战争”,这是一个家庭的破碎和一个国家的伤痕。
反战
猜疑和妒忌是谋杀爱和自信最凶利的武器。
你们仨都手头紧是吧。。。
“托比·马奎尔从影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从未见过他在银幕上如此的阴暗”果然,看蜘蛛侠爆发还真是第一次,拍案而起那一段着实震惊到我了。
是Jake跟Nat谈恋爱,没有蜘蛛侠神马事
波特曼罩杯变大了
托比马奎尔竟然很像出租车司机时期的德尼罗,汗,一直没注意到
简简单单 刨除主演们的精彩表现 没剩下什么~
sdt:"三位主演都很好,尤其是蜘蛛侠"
can i live again? / 有一颗星必须要给Isabel
从演员到剧情都没期待.还是手贱了
三星半。总觉得主角在选择杀掉同伴的时候还是太简单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