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上海警察真好,不愧是大城市。家长里短竟然也管,还那么灵活变通,有人情味,教育为主,惩治为辅。这些警察的素质真的很高了!
话说警察这些年管过的那些事儿:
重点关注:吸毒、宠物咬人、隔板房出租、查酒驾(醉酒车祸)、卖假货(假包、假手办)、前男友将女方裸照上传至抖音 台风天撤离群众到安全地带、台风次生事故(悬空的广告牌、空调、小车被树枝压住、电线、黑天鹅腾空出现)、抵御冠状病毒 调解家庭情感纠纷(父女争执、孩子失踪、前夫纠葛)、失恋醉酒躺在马路中央、前男友不负责任要轻生 民生问题:盗窃(砸车窗、偷盆栽、偷手机、偷电瓶车、偷自行车)、强行住院、麻将馆、高空攀爬、电梯事故、血手印、家有马蜂窝、失物招领、开具父子关系证明、注销户口、转户口、缴枪、迷途老人、突发疾病、报假警
其中,有几个印象深刻的案例。 1.超感人的两个片段
2.让我不厚道的笑了的两个小哥哥
3.经济纠纷(被中介骗)
两名女子为了些许利益就死皮赖脸寻死觅活,大演苦情戏,觉得通过这种手段就能引起警方的注意和害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多么古板无知的思想啊,没有一点头脑,受到中介的哄骗,稳赚不赔怎么可能嘛!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怎么可能没有风险呢!明明是自己贪便宜的心思蛊惑了自己,结果最后自己又不愿意承担责任,本该吃一堑长一智,结果只是上演了一出闹剧,麻烦了警察叔叔。黑心的中介政府是打击不完的,所以大家要学会自己甄别,要理性,要有常识。如果防不胜防还是上当受骗,那就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法律惩治坏人,让他们吃点苦头,让他们不敢做坏事。
在职业类纪录片的海洋中,处理滔天大案、治疗罕见疾病等英雄史诗不计其数,说到警察,从热门港剧到层出不穷的涉案类电视剧到庄严恢弘、错综复杂的大案与刑警团队纪录片,高大上的英雄人物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然而,《派出所的故事2019》与姐妹篇《巡逻现场实录2018》将眼光转移至警察团队中最接近社区与老百姓、最接地气、干的活也许最苦最累却最“不够高大上”的一群人——巡逻民警。
继姐妹篇《巡逻现场实录》在2018年的大获成功后,将观察对象从巡逻民警放大到派出所的各类基层警务人员,呈现出对大城中的小事仍然事无巨细,各岗位合作无间守护一座城和一群人的,平凡而又温馨的故事,将这群“平民英雄”带进观众的视野。
在上一季的基础上,《派出所的故事》延续了对基层民警大事小事两手抓的在岗场面记录,同时更细化了每一方面的工作——在社区工作中,增加了宣传、教育和预防类工作的执行记录,在案件的侦破中,强调了科学技术、图像侦破与现场调查的结合;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还增加了三期“抗疫实录“,记录应对突发的流行性疾病,人民警察们如何舍小家为大家,在人心慌张的时期守护好社会安全秩序的感人画面。
在每一集的叙事与安排中,除了保留片尾的防卫术教程,更是在片头增加回访、趣味宣传短视频等片头彩蛋,呈现出警务人员们朝气蓬勃、具有优秀业务能力与亲和力的形象。集内的叙事仍然是一个个个案的叙述,而个别专题集,如《抗疫实录》中按时间线铺排的抗疫十二时辰,《情满佳节》中按各个节日呈现的案例,以及《家有一宝》中以家中老人和孩子为主题的选择与构思都十分新颖与吸引,升华了选材背后的用意,歌颂了民警们的辛勤付出与巨细无遗,也令每一集主题突出。
当然,不得不提的,令这系列纪录片走红的另一原因还在于“民警天团”中的一系列帅气又敬业阳光的警察们,除了上一季走红的马晓亮和周世奇,这一季中还增加了张沛吉、何宜斌、钱伟浩等新面孔,防止了曹家渡“一家独大”,也通过介绍这些正能量的新鲜血液,以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警队。
美中不足的是,这一季刻画的重点在这群较为年轻的民警身上,缺失了上一季“新老配合”“新老交流”“新老交替”和富有经验、工作能力成熟老到的“老民警”的记录与呈现。另外,虽然民警团队确实是男性为主,但女性警务人员在片中出现的比例极少,希望如果有下一季,也能让英姿飒爽的女民警和她们的故事多多出现。
《派出所的故事》的副标题是“大城无小事”,比起重大案件,派出所民警处理的确实是“小事”,“小事”代表着他们虽然有英雄梦,实际的工作内容与从警时的幻想存在落差;“小事”也代表着他们“立大功”的机会不多,但“小事”却代表着“更有可能出现在你我身边”“更多的共鸣“”更多来自平民百姓真诚的呼声和真心的感谢“”更生活““更能直接改变和推进个体的生活“。
说是小事,其实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是大事,积少成多,对城市来说也不是小事。基层民警就是怀着这样“大城无小事“的信念,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在我们身边成为依靠。这系列的纪录片在最近“信任危机”的时代是一颗定心丸,以上海这座国际化、内部结构复杂、意义重大的城市为蓝本,给警察队伍树立了标杆,给城市治理提供了参考,给警民关系提供了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在最近“信任危机”出现的时代,是一颗定心丸也是一本教科书。
希望这样有意义的纪录片能多多出现,也希望派出所系列一路长虹。向离我们最近的守卫者基层民警致敬致谢!
第一集:小女孩的那个,实际真的很乖,👮♀️说要不要教育父母,也是下意识地想摇头,固然说是沟通最重要,但是很多父母是听不得孩子的建议的,希望小女孩将来能和自己和解,理所当然地用父母的钱,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第四集:哥哥叔叔饶了我好吗,对不起您喝酒了。太讽刺了233。
第五集:本来的动漫产业超2000亿应该是不可能的了,哎呀我真想说,要是放开政策了,国内腐宅文化产业肯定是大有作为的。
第六集:所有一线人员真的辛苦了,这几天刚复工,戴口罩上班,我和我的同事一边吐槽戴口罩头晕呼吸困难一边佩服医护人员,我们共同等待下一个佳节。
第七集:真人间百态。
第八集:那个蹲在路边哭的女生,虽然是成年人的无奈,但是你个小兵老鼠如果解决不了,老板又不出面又不理解的话,真的建议不要在他手下干了。
第九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品行。
第十一集:父亲是父亲,母亲依然是母亲,期望所有离婚夫妻都能这么想。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在这个大家正奔赴于春运路上的时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在肆虐。
可以想见,白衣天使们将迎来一场攻坚战。
医者仁心。他们的春节,或许将在病房中度过。
其实不光医生,这场攻坚战里,还有个职业也整装待发。
他们就是维持社会秩序的警察。
最近,我正巧在看一部名为《派出所的故事2019》的纪录片,豆瓣评分9.2。
它的前身,是豆瓣8.9分的《巡逻现场实录2018》。
这两档纪实节目,都将镜头对准了繁华的大都市上海。
《巡逻现场实录2018》在一些年轻人里,有一些知名度。
原因是它有一个名场面:
晚高峰,马路中间一位好心的姑娘,正在车流里穿梭。
巡逻的民警上前一问,才知道她在找猫。
在确认猫可能卡在一辆车里时,民警们马上把车停在路边,开始了救猫大行动。
当猫被救出时,它那惊慌又可爱的面孔,成为了2018年的经典瞬间。
当然,民警们主要的工作,还是救人。
他们有在地铁站盘查身份证的,遇到可疑人员,第一时间处理。
盘查身份证的警员,是一位空军老兵。
这位老兵每天在地铁站面对数万人流,“请出示一下你的身份证”,他每天要说数千遍。
当地铁站出现痴汉时,地铁警员们要和痴汉斗智斗勇。
被猥亵的对象不愿报警,不愿举证,很多地铁痴汉便有恃无恐。
但一旦掌握关键证据,地铁警员们便交叉盘问、威慑加谈心,只为让痴汉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的可耻。
地铁站里,反扒的便衣民警是最辛苦的。
他们要时刻跟紧嫌疑人,追踪要靠团队配合,每个地铁站都要布防。
那些惯犯非常警惕,一旦意识到自己被盯梢,会迅速转移赃物,他们也有自己的队伍。
为了对付这些小偷,反扒便衣们会长时间的盯防,目的只有一个——将这些小偷绳之以法。
反扒便衣在镜头前,永远都糊着脸,这些无名英雄,每天都和上班族们一起感受着早晚高峰。
不同的是,他们守护着一条条地铁线。
而地面的巡逻民警们,每天面对的是诸多的琐碎案件。
有外卖小哥因为餐馆出餐慢,急躁的和厨师火拼,把人家打的满头是血的“大案”。
也有因为开车斗气,前车带着后车司机游车河的“怪案”。
闯红灯的,他们要时刻面对逃逸。
晚上喝醉酒的,打电话乱报警,浪费警力不说,还经常对警方动手动脚。
在这些纷乱的案件里,除了看到派出所民警的不易,也能体味出世间的百态。
年底,某公司凑够了一笔农民工工资,准备发放。
结果闻风而动的工程供货商们,觉得这笔工资他们也可以先拿,补上这家公司欠他们的钱。
三方在放款现场僵持不下,谁都觉得有理。
面对财大气粗的供应商们,吃饭钱都没有的农民工们明显处于弱势。
直到民警赶到现场,告诉阻挠农民工工资发放的供货商:
“按照相关法规,企业清偿债务时,优先支付工人工资。”
这才化解了一场复杂的债务风波。
还有一位瘦弱的小伙子,自己在工业区打工,因为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家里出了点事,神志恍惚的在台风天到处乱晃。
被大雨淋透的他,已经冻得浑身发抖。
他记不清自己亲友的名字,自己住在哪里也一脸懵圈。
当警方好不容易查到他可能居住的工厂宿舍区时,那庞大的住宿区,看起来真的像集中营。
在这里生活,可以想象那无形的浓重焦虑。
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在这档节目里经常出现。
有因为母亲不让自己玩游戏,就对妈妈动手的;
也有被父亲嚷了几句,自己坐地铁要去流浪的;
更让人心酸的,是有位做生意的妈妈,把孩子留在家里,却不料孩子调皮,骑着别人的电动三轮出了车祸。
孩子索性没有大事,却被吓得够呛,面对警察叔叔的询问,她一言不发。
直到她妈妈匆匆赶来派出所,孩子才终于“哇”的一声哭出来。
这个被妈妈“遗忘”的孩子,只是万千孩子中的一个。
节目里,有个小姑娘,被人发现在医院附近徘徊。
被警方带回派出所后,她却自己站在门外,一句话都不说。
饭也不吃,水也不喝的她,不知道在倔强什么。
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女孩的父亲,他来到派出所,民警才知道真相。
这个女孩的妈妈患了重病,为了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小女孩辍学,想来城里打工赚钱。
她在医院附近徘徊,是想问问母亲的药多少钱。
看到这里,我不禁泪目。
老年人,也是警方重点关照的对象。
有的老人被骗,差点要拿钱去做什么香烟生意。
也有老人因生活所迫,动了歪心当了小偷。
说到小偷,节目里有个嫌疑人,专门在上海的超市里偷一件神奇的东西。
能量棒。
她偷窃,就像一种强迫症。
同样患有强迫症的还有个老大爷,路边看到人家门口的花不错,竟然顺手牵羊带走了。
结果没想到这盆花可不简单,而是一盆名贵盆栽。
老大爷也因为这次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不管是《巡逻现场实录2018》,还是《派出所的故事2019》,都在展示着老百姓每天都在遭遇的日常。
有些人犯了大错,有些人犯了小错,有些人糊涂,有些人恶意。
他们在派出所民警的眼里,千姿百态。
而通过这档节目出场的那些民警们,也都各有故事。
公认为全节目最帅气的民警“小马哥”,已婚有子,却常常因为工作,连续两周都回不去家。
儿子见不到爸爸,妻子见不到丈夫。
就连30岁生日,他都是在派出所里过的。
民警队伍里,小马哥的这种情况其实算是常态。
还有一些民警,因为勇斗歹徒,付出了自己的健康与生命。
这位躺在病床上的英雄,曾经面对冲入派出所的歹徒,勇猛夺刀。
搏斗中,他的颈动脉被切断,喷着血,他却坚持要先将刀卸掉,让歹徒不再具有伤人能力。
上图中这位民警,年轻时听到邻居家有呼救声,选择冲锋陷阵救人。
他在阎王爷前捡了一条命,如今,依旧奋斗在第一线。
节目里还有位年轻的警察,放弃了高薪的投行工作,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民警。
他的爸爸,曾因为忘我的工作,倒在了岗位上。
父亲去世后,儿子百思不得其解,警察的工作,到底有什么魔力呢?能让爸爸生病也要坚持?
所以他脱下西装,穿上了警服。
直到自己真的站在了警察的岗位上,这位小伙子才明白了那句看似很俗气,但其实很重要的一句话: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两部综艺,我本来是下饭用的,没想到越看越觉得有滋味,一口气熬夜刷完。
过年了,相信每个小伙伴所在的城市,也都有着辛勤维持着治安的民警。
我们的平安幸福,正是靠着他们的守护。
同时,我还要向目前正在武汉等地进行防疫工作的医疗工作者们致敬。
这个春节,你们也辛苦了。
向这两个没有假期的职业敬礼!
最后提醒大家,出门别忘戴口罩,当然最好也尽量不出门,拜了个拜。
从2019年一直看到2017年,真的很不错。都说有事找警察,但有些事情站在警察的角度上真的啼笑皆非,什么车主开不出车;喝醉酒找不到家;外出打工的小哥找不到路;一个妈妈在同一马路上丢了两个孩子;年轻人为了吸引眼球在高空拍照;刚刚放出去的老爷爷又开始扒窃;小猫钻进车下面;猎狗咬伤人,狗证还是作假的;家里有个马蜂窝;小孩被锁到家中一室中;孩子打妈妈;80多岁老爷爷报警找被自己气走的奶奶,原因竟是爷爷自己拉不下来脸认错;人被车吊着走了很长时间;被诈骗电话欺骗的夫妇不承认自己受骗;一位男子因为输错一位号码没给诈骗人汇过去钱;男伴被警察发现吸毒,旁边的女伴开始还好笑结果是真的有事;小区停车位被占用;在停车场遛狗被碾死索要赔偿;保安勾引有妇之夫还在遇见她老公时振振有词;男子自杀要挟女子不要和自己分手;捣毁未经许可的手办工厂;买表大哥正好遇到假期账没到,店长不让拿表;在上海有房子住,哥哥每天还给100元的50多岁大哥,还有今年最重要的肺炎,就是这样一件件事,都是我们这个世界正在上演,真心感谢那样一个个“可爱”的警察们的辛勤劳作,节目中每个警察,有的严厉,有的温和,都不影响他们在岗位上出色的表现,像小马哥,像缉毒眼尖的大叔,像很少见到过活得二等警察等等,他们重新定义了我对他们的印象,希望这样的纪录片一直可以继续做,收视长虹。
一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上海警察和其他城市的差距。这简直是小说里才有的警察吧?是高考班里选清华还是北大的尖子生吧?这简直是全国警察的表率。
从巡逻现场2017看到派出所2019,看到上海警察的
高科技。
人情味。
对诈骗防患于未然。
对犯罪实行跨省抓捕。
22年前的罪犯都能抓捕归案。
感叹真的感叹,有很多城市根本无法做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坐标南方一线城市,警察对惯性频繁长期的商业街偷盗概不处理,有监控都抓捕不了。对群体盗窃案也是无法抓捕。对群众举报的诈骗案视而不见,警察问一句你没损失吧?就撤警走人。大哥,我向你举报呢,有人诈骗,我没上当,可是会有人上当啊。手机店充值3888元还拿你手机贷款,这种诈骗案网上就有。警察大哥,我向你举报,你不处理?
对警察真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尤其是最近未成年养女的案件。诶,如果这种案子放生在上海,是不是结果会好一点?我真的希望全国警察都向上海学习吧。
纪录片里,上海便衣宛若街头混混的打扮,真的让我笑了,比社会人还社会,一眼看去完全看不出是警察。
对老人小孩非常关怀,如果这种关怀是演出来的,我猜上海警察可以横扫国内金鸡百花奖了。
还有警局里有一张知名的后悔椅,谁坐上去谁后悔。
纪录片里有一个情节,是三合一,居民又开店又在里面住,有电瓶车和金属,人还在里面睡觉。警察勒令他停业并罚款,有弹幕说这个太过分了。一点都不,电瓶车充电可能会爆炸的好不好?而且上海2010发生过1115大火,这个事百度百科非常详细。这是我看到过最详细的火灾记录,涉事的公司高层被刑拘,几十个党员被处分,副区长撤职。其他很多地方发生这种重大事故,多少是连新闻都寥寥带过?
希望有一天,全中国的警察都能像纪录片里上海警察那样,都是清华高材生。(这句话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
你是正义的使者!小唐哥!!!
看完第一集台风特辑。印象最深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矛盾的两个事件,两代人的沟通真的非常重要啊……一个是父母的爱太过沉重,一个是感觉自己被父母忽视。孩子有错,父母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啊。民警们真的太辛苦了,各种各样的事件都会碰上,调解家庭纠纷,处理各种险情,甚至还要亲自上阵赶离家出走的黑天鹅们hhhh太不容易了。【最后的彩蛋我吹爆!!英姿飒爽的特警小姐姐我爱了!!!
东方卫视的纪录片真是绝了
坡子街形式做的更趣味性点,这个比较规整但琐碎,好奇第二集电梯里出来的狗狗怎么样了,听背景人说狗狗好惨的
人类迷惑大赏顶级素材,真的佩服了这些民警的心理素质。
这才是合格的正面宣传,别信那些批小将满口🦊屁
2017是试水,2018是巅峰,2019介入了太多的说教和宣传口熟悉的东西,反而失去了纪录片的本质了。哎!
曹家渡男团,我来了
同类型的看了《守护解放碑》,觉得这一部更好一点。节奏张弛有度,小细节也挖的够多,看到了基层民警不被了解的那面,解说词很贴地气,结尾升华很暖。
这真是一部警察的招募宣传片
在这档基层民警纪录片完结之际,正好微博上开始发酵山东高管性侵养女案,烟台警方也被全国网友群嘲,所以【形象崩溃如山倒,形象树立如抽丝】,其他地区民警积累的口碑可能因为一些恶性案件而被瞬间消耗。不过这类纪录片不仅拍得好,而且确实有相当积极正面的价值,一方面可以拉近警民关系,让老百姓了解基层警务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基层矛盾,普及法律知识和公民常识。坦率讲,上海的城市治理水平确实给我留下比较好的印象,无论是效率、方法、态度、科技都数一数二,也都仰赖全上海400多个派出所25000名左右基层警察的辛勤付出,有时候他们也是真的够劳累委屈的。最后一集国家二级英雄模范颜申午那个20多年的凶杀案印象深刻,充满传奇色彩,曹家渡派出所的两位帅哥民警也成了颜值担当,长得帅就是好啊,慕了(⊙o⊙)…
B站独播,真心不错。
我的朋友李小狼以为我在上海天天穿着晚礼服喝鸡尾酒,我建议他看看这部记录上海市民真实荒诞生活的纪录片。
这个的宣传效果才会真的好,不是什么啊中哥哥江山娇 | 摆事实讲逻辑,特别几个撒泼打滚的依法该拘留拘留非常好。但是几起家暴事件,当事人打完人痛哭流涕承认错误,被害人说情,连拘留都不会真的不会掉头回家接着打?
又到了在B站看派出所的故事的时候了,换了个名字差点找不到条目。一个个纠纷、案件促成了真实的生活气息。感受民警工作的辛苦,普法的重要,提醒大家遵纪守法莫冲动,片子里的警察们为了全社会的和谐努力着。然而现实生活中警察们能再耐心一些,不是活稀泥就更好了。片中有老百姓不信任警察,多少反映出了一些什么事情,当然绝大多数还是尽职尽责的。
曹家渡派出所的网红二人组,小马哥和周周,喜欢你们哦(´-ω-`)
如此正能量满满的片子真是看得我心暖,然而联想起现实往事却让我有些失望,比如2018年姐姐出车祸时两名警察的冷漠处理态度;比如前些日子更换身份证时接触的警务人员,谈吐间有时会带“脏字”,拍照设备有问题、照片反复无法通过,就约改日补拍,然而工作人员没确认设备已经真的处理好就打电话让别人大老远白跑一趟,反复拍照都不行时还不耐烦地说出“大家以后别来这里办理身份证”这样的话,跑了三趟有些生气的阿姨听后埋怨“年轻人可能没问题,但他们老一辈没文化的人并不懂去其它地方办理”,警务人员接话说“他们只是开玩笑”…无奈之下,最后我开车顺路带上阿姨去其它地方的派出所补拍照片,总算很快拍好并合格通过了。回来路上还下大雨了。……
四星加一星,挺需要这样的题材,医,警,师,等等。不过这一水五星有点怕怕的
小唐哥!你是我们的天使!你是我们的唐僧!换人!我要小唐哥!
咱们警察毕竟不是纯暴力机关,家里有马蜂窝,街上遇到醉汉,小孩老人走丢,甚至饿了想吃薯条(还是有波浪的)都可以找警察,不过他们对家暴分子也是真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