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雄也曾为自己可能一生都不曾有机会参加战争,不能创立军功而深感遗憾.但他更懂得军功章的获得,并非人生价值创造的起点和终点,更非这种创造的唯一标志.从特定的意义讲生命的真正价值始终是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之中,而不是在价值获得之后。在价值创造上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作为军人,他的选择必然带有自我牺牲的性质,必然具有追求崇高的本性。秦子推与闻璐的感情冲突最根本的分歧是在这里。表面看起来似乎是秦子雄对军人的职业过于执著,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脱下军装之后也可干一番事业嘛!但是,对秦子雄说来,能把追求崇高放在第一位,能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作好阻止战争的准备,并且能以最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最大限度地去体现民族独立自强的精神,那就是最大的幸福。秦子雄不是空想主义者,而是言行如一的实践者。
电视剧多方面地描绘出了他思想与行为逻辑的真实性、合理性。他从生养他的土地和母亲的精神里汲取实践的力量。母亲告诉他:“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只能作一件有意义的事”,他懂得这话的分量和涵义.全剧结束前,他在海边向慕容秋倾诉心曲说“有从未演过主角的演员.有从未登过领奖台的运动员,还有我想到妈妈,她永远是不为人知的教师,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他们的生活没价值?不,他们在创造一种价值,一种精神!男人的精神,军人的精神!”这就是秦子雄的胸怀,也是中国当代一切优秀儿女的胸怀!
对越战争结束后,全国转向发展经济,军队需要做出让步,百万大裁军,收回军队土地改建高楼,剧中还反映出改革初期法律的不完善,走私的问题等。
经济的大发展同时对人产生极大影响,有两个最鲜明的例子,一个是杜鹃女,杜鹃女从一个单纯的农村女子转变为一个金钱至上的人。另一个更深刻的例子是闻璐,在岛上,闻璐对秦子雄说:“女人要是从男人那里得不到成功的喜悦、满足和辉煌,那她只有自己干。”秦子雄不愿意从事她所期望的一展宏图的工作,因此她得不到成功的满足,所以她递交转业报告并决定打掉孩子。他们夫妻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正如秦子雄对闻璐说的:“一种人在生活的潮流面前是随机应变,另一种人是以不变应万变。 我大概属于后者。” 显然闻璐属于前者,她练习英语并渴望去美国,她是属于顺应潮流的一类人,也许在改革开放中能够事业有成。而秦子雄始终坚守本心,以不变应万变,亦不失为大智。他们之间的冲突源于本性的区别,不可调和,结局也就可以预期了。
PS,这部电视我最不满意的是背景音乐的处理太差了,好多地方角色的对话都被背景音乐遮掉了!
14年8月的旧文,抄了来。
写在建军节后。也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想起这个片子来,忍不住重温了下。记得是九六年在父亲单位过暑假时和父亲还有几个战友叔叔一起看的,两年后父亲就离开了部队。那时还不知道什么裁军什么择业。父亲离开部队后一直很坎坷,后来我就经常想起这部片子,我觉得他如果现在忘了这部片子的话,那么至少当年这部片子对他甚至对他们那一批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影响。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再看就另有一番滋味。过去对他的不理解什么的,看完之后就烟消云散,但并不是理解了什么想通了什么,只是不想再说什么,他们那一代人就写在这部片子里,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看过这部片子,就能明白就能理解。现在还会经常听主题曲《热血男儿》,因为那歌词,那片子,还有着那一抹如夕阳般的壮美让人无法忘记。我想,找机会让父母亲重看一次这部片子,因为我记得母亲说过,别人不理解,你和我都要理解他。不知他们再看的时候,会不会找到各自的答案?……
附:《热血男儿》歌词
崔京浩唱
流不尽是发烫的江水
一次次总听见号角在吹
放飞白鸽的岁月里
又有几人醒几人醉
我的梦想你是否觉得太累
我的选择也许只能自己体会
饱经风雨的英雄树下
又有多少爱多少泪
热血男儿无怨无悔
把青春塑成一座纪念碑
付出这一生只愿付明白
最可爱的人他究竟是谁。
嗯,我喜欢吴越
又是一部会唱主题歌的电视剧。。。
小时候跟妈妈看的
凑合
忘记说什么的了?
这部真的拍的好啊~~反正小时候那会儿很喜欢看啊~~
秦子雄帅帅帅
上初中时看的,当时会觉得张丰毅很帅!想入伍!唉……
小时候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儿时记忆,于小慧的毽子踢得棒极了,就是从这个剧开始喜欢尤勇的。
很不错的主旋律电视剧
题材不错,跨度也挺大的
小时候看的
小时候一集不落!
和平,是军人胸前,最大的一枚勋章@_@是这么说的吧,原话。
付出了一生只愿付明白 那最可爱的人 他究竟是谁
记得张丰毅的N块腹肌
那时候的军人比如今纯正多了,如今的军旅电视更多地添加了许多偶像味儿,让人觉得十分恶心!
那个时代的经典,现在的戏不一定能超越!我军人情结又泛滥了,严重怀疑张大叔是军艺毕业的= =
算军旅题材中的比较靠谱的了吧,后来跟风了好多YY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