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同窗是毕鑫业自己的大学故事,与我们观众无关,与这些演员无关,与出品方无关。
剧本是毕鑫业最初就计划好的梗概,经过与梅编呕心沥血写成的故事,被出品方以版权名义占为己有,魔改成一部我不知道他们自己看不看的下去的东西,侮辱着对这个ip付出和期待的所有人。
从第一季的纪录片就能看出来毕鑫业对演员的要求有多高,哪怕是台词一直拖后腿的顾一心最后呈现出来的成片也成就了她自己和这部片子。对演技的要求和运镜拍摄的掌握毕鑫业都做到了最好。新来的导演说只是风格不一样,但是你很明显的暴露了自己像没毕业学生一样的烂水平,不,说到学生,毕鑫业大学时期的“再见金华站”仍然可以甩开你十八条马路。
毕鑫业写过一篇文章,夸赞了他挑选的所有演员,这些演员在毕导的选择下,一二季攒足了观众的好感,我相信他们以后一定会大红的,但是他们不会真的以为是自己演的有多好吧。看看,离开了毕鑫业这样的导演,演技有多差就像被剥开了一点一点的让人数落着。两季的好感,都架不住为了名利抛弃毕鑫业出演这一部烂剧而变成过街老鼠,你们也就这样了。
总有人美其名曰说拍出来是为了还我们一个青春,但是我们的青春一直都是毕鑫业,只要他还在,我们可以一直青春下去。这部片子,就让这些背信弃义的演员们,钉在耻辱柱上被我们慢慢遗忘吧。
把剧情和换人结合起来看,同窗3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失败,于是从第一集开始就开始铺垫,为失败找好理由。
开学伊始就说独白就说司机换人了,不知道是为了烘托物是人非的氛围还是提前铺垫剧里很多人都换了。然后所有人都说要改变,要突破自己。这个真的是剧情推动或剧情需要吗?仔细想想真的不是。
同窗系列本身就是毕鑫业自己的经历改变,他太了解每个人物的灵魂是什么。换了导演后,只能根据之前的剧情去模仿,甚至导演都无法告诉演员该怎么演,所以聪明的导演为了抵消这种不自然,刻意让每个人都亲口说出自己要改变,要突破。事实就是,没了毕鑫业的剧每个人都不知道大一大二的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不仅仅是换了演员的路桥川,这个后面再说。即便没有换人,也只能尽力模仿之前的自己,而改变和突破呢?只是多出了一份不自然。
路桥川,真的是最大的败笔。因为即便模仿,也模仿不出路桥川的那种文雅的感觉,表情动作出卖了一切。
一切就在大二结束了......
CCTV9的纪录片《青春如戏》,是毕鑫业执导《一起同过窗》第一季的缩影。格子衬衫,大眼镜,和演员吃火锅时的略微尴尬,那时,他们小众,不是流量明星,但演技精湛,导演敬业,他们共同追求呈现好的作品。
路桥川说,他看过的一场马拉松比赛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拿着热水、饼干、巧克力和每一个奔跑的人击掌的路人们,“我愿意做一个认认真真为英雄们鼓掌的路人”,道路、山川、桥梁,不都是这样的一种存在?
肖海洋讨厌的“本可以”是多少人的借口之辞,皓哥的口头禅“最好是”又能反讽多少人之辩,唯有叶吉平老师“好好做人”的教诲是真理!
一二季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动会一直存在下去。但是,止于此了。既然《一起同过窗》四季的宇宙没有让毕鑫业来守护,我们也选择不买账,不向plan b 妥协。
如果你看过《一起同过窗》在CCTV9的纪录片《新青年·青春如戏》,你就会知道,《同窗》对于导演兼编剧的毕鑫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毕鑫业自从微电影《再见,金华站》后佳作频出,10年来5部作品中除了一部广告片外其余均在8分以上,这样的成绩在国人人均编剧水平的国内无疑是鹤立鸡群。
而《一起同过窗》系列更是他的心血,对他来说,这部剧的创作源于一个承诺,和自己班同学喝酒后开玩笑说:“我以后要拍一个咱们班自己的故事……”
但在拍《腾空的日子》前,他都只是小打小闹,可以说《腾空》才是他专业拍的第一部作品。
而在《腾空》拍摄期间,他就已经把实现自己的承诺的行动提上了日程:一部名为《我的大学流水账》的剧本创作完成。
最终,毕鑫业找来了上海见独影视作为投资方为这部剧集投资。而在上线前,《我的大学流水账》也改名为《一起同过窗》,而改名的原因无非是因为《我的大学流水账》这个名字个人指向性太强,像是专属于毕鑫业个人之物,而这个故事本就是“我们班的故事”。
资本的獠牙已初露端倪。
自从2016年《同窗》第二季完结后,时隔三年,毕鑫业才开始写《同窗》第三季的剧本,2020年4月剧本写完。
而《同窗》系列虽然热度不高,但因为超高的口碑也是积累一批忠实剧粉。而因疫情影响,电影行业遭受巨大冲击,而影视剧行业却蓬勃发展,但《一起同过窗》第三季的进度仿佛是被按上了暂停键。
两张图片结合来看,发生了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第三季,没有毕鑫业不会看一眼,拒绝资本喂屎!
中国影视圈配不上毕鑫业!
—————分——————割——————线————
2022.7.10
假三已经上线三天了,在多如牛毛的一二三⭐️中还是能看到一些零散的四五⭐️,这让我有些许膈应,理由无非是“还是那个味”,但如果你真的尊重假三中那唯一一点熟悉味道的影子,真的尊重毕鑫业对这部剧倾注的心血,那么你就不应该在某鹅打开它。
第二部中全片被充盈在别离的愁绪,无论是——
“可谁都要不断接受别离、重逢与错过。”
“可我们竟还要不断赶路,各奔东西。”
“人生无别离,谁知恩爱重。”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人生苦短,尽情挥霍,这样才好掉头就走,在音乐骤停的时刻。”
对于顾一心的告别,对于叶老师的告别,对于大二的告别,对于青春的告别……
最终却没想到,对于离别愁绪的感伤最终就在假三达到顶峰。对于前两季的遗憾、对于像老友的重逢,我们没有更多的惊喜,反而更多的是对那个拿起一二季盛夏的怀念与对让我们与其离别的资.本深深的厌恶。
对于老粉来说,曾经在闲暇之余随意打开一两集观看就像与老友的重逢,而假三在失去了毕导对于全局的把控后,最终在流水的拙劣模仿下显得相形见拙。
说了这么多,就一个意思。
偷,用阴谋手段夺取。自以为偷到了毕鑫业的剧本就万无一失的资。本:
垃圾,模仿的再像也是垃圾。
偶然刷到三季更新,惊喜点开却发现没有熟悉的路先生,后又发现导演也不再是老毕,原因和过程不得而知,但惊讶过后更觉无奈,三季虽播魂灵已失,即使喜欢的任先生和皓哥还在,却已是同名的另一部剧。
还记得20年夏天三季剧本完成时老毕如释重负般的感叹以及尚在疫情中殊词妹妹对于三季筹拍中的宣告,然而都终止在了老毕的一句“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祥”,一切期盼等待如今都成了无奈的注解。
一直疑惑“忒修斯之船”要素置换后,船还是原来那艘么?又或者多少要素被置换才会让旧船失却真名?问题没有结论,我只知道这不再是一起追过的同窗了。
失去路先生的同窗我还是留给曾经那个期待的夏天吧,那个期待着第三季全员回归的夏天和终究失去一切等待可能的夏天。。
周日在居家工作间隙已经不知道第几次刷完一二季,从确定毕导和班长被换的消息到第三季即将开播,从开始的不解、愤怒、遗憾到无奈着接受遗憾,唏嘘不已。然而这份遗憾带来的酸楚也慢慢的稀释在不断拉长的时间之中,“纵然我可以舍得,纵然我舍不得”。
看第一季的时候是16年的秋冬,具体是秋天还是冬天已记不大清了。我的大学生活远没有同窗里那么精彩,没有那么复杂又那么精彩的感情,也无法将角色的性格代入到自己和朋友身上,但我依旧觉得他们特别真实。他们在经历着的成长,同样也是我在经历的。会犯错、会逞强,会跟朋友产生误会,会有一些事后回想起来十分尴尬的举动,会自私也会无私。
还算幸运的是没有等太久,就看到了他们大二的故事。看到路先生和钟白终于在一起,期末聚光灯下那一曲《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那时路先生带泪的双眼早就出卖了他,他远比他以为的还要喜欢钟白。第一季早早埋下的“狼来了”大坑,在小十三和小洛雪的故事里填上,黑夜里的光、记忆里的荆棘。要说最喜欢的两个单元,便是话剧五月的纪念和众人为了参与五月的纪念评奖而折磨班长副班长这两段。“我终究还是要走的”、“你还讨厌我吗”、“等了好久”、“适当喝点儿”。
看完第二季之后本以为可以第三季、第四季,顺利的话在19年的冬天看完他们的故事,然而,终究是等不到大三、等不到大四。
接受真的好难啊!
只看ep15、16吧,一人血书求剧本出书。P.S.肖海洋,那个怕对你动心连眼睛都不敢直视的傻殊词,终于放下你了。
我感觉大家都不像学生了,也生疏了。忍着对资本强取豪夺的恶心看的话,会发现剧本和台词仍然延续了前两季的味道,但也仅限于此了。第三季看完了,我还真有点不忍心打差评,虽然后期他们的感情线要么一团乱麻、要么铺垫一圈却毫无进展。乔川突然想和钟白复合,逸帆出关归来仍是海王,十三突然开窍看见洛雪,殊词还是放不下海洋……但是布村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熟稔,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培养起对一个群体的感情很不容易,好舍不得他们杀青啊。
打一星是因为豆瓣最低只有一星
这个路桥川……我不买账!!!!!
换人了但是同窗无差评
刻意,灵气不再了。
导演和男主都换了这还叫个啥第三季啊不打分是我最后的温柔,但这个分数你们值得
除了主角那双眼睛,整体感觉还行,毕竟剧本还是毕导的 这道菜虽说不太正宗了但是已经像有家乡的味道一样,我也不想我前几年最喜欢的剧在大二就结束,我希望能有第四季有个完整的结局,希望资本知道毕导和原班长的重要的三顾茅庐,重金求原谅。
所有人都可能退而求其次,只有毕鑫业是宁为玉碎的。
原本可以封神的国产青春校园剧,终究还是折在了万恶的资本手里。
词儿是原来的词儿,戏又不是原来的戏。看来,导演真的很重要!!!
偶然刷到三季更新,惊喜点开却发现没有熟悉的路先生,后又发现导演也不再是老毕,原因和过程不得而知,但惊讶过后更觉无奈,三季虽播魂灵已失,即使喜欢的任先生和皓哥还在,却已是同名的另一部剧。还记得20年夏天三季剧本完成时老毕如释重负般的感叹以及尚在疫情中殊词妹妹对于三季筹拍中的宣告,然而都终止在了老毕的一句“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祥”,一切期盼等待如今都成了无奈的注解。一直疑惑“忒修斯之船”要素置换后,船还是原来那艘么?又或者多少要素被置换才会让旧船失却真名?问题没有结论,我只知道这不再是一起追过的同窗了。失去路先生的同窗我还是留给曾经那个期待的夏天吧,那个期待着第三季全员回归的夏天和终究失去一切等待可能的夏天。
虽然想融入鸭群的鸡,这个故事是属于肖海洋的,但是更适合送给新路桥川和新导演。幸好每俩集换了主角讲一段小故事,主角团其他人都还在。甚至还给了姜云明和潘震作为主角的机会。毕十三给洛雪过生日,太扎我的心了。虽然有些不满,但毕鑫业的故事写的还是很好。
把男主换了还演个屁呀,干脆别放了,有个几把毛病,美剧从第一季到第八季演八年也不换导演不换演员。有没有点专业素质,垃圾国产剧
什么时候播啊!! !我大三都快读完了。开播了,可惜已经完全没有灵魂了。我最讨厌“本可以”三个字,比如《一起同过窗》本可以拥有更好的第三季。哪怕抛开“场外”因素不谈,这季质量比起1、2还是差的很远。
我真的好讨厌好讨厌 本可以这三个字
这么一看导演才是一部剧的灵魂啊 两分给曾经的那几个人。
不妥协的是肖海洋 不是庞瀚辰 讲义气的是任逸帆 不是于翔 5年同窗粉 我学会的是 【爱而不得 也不能退而求其次】而我最痛恨的是【我本可以】
现实中的是是非非我不管,3仍然是好看的,比现在市面上90%的电视剧都好看。
我好生气,你可以清楚看到毕导原剧本的优秀,但拍出来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好敷衍,拍得稀碎,看不到这一群人的友谊,就像在走过场,而且居然懒到连片尾都没有,真接黑幕。同窗系列是本可以封神的剧啊,我讨厌本可以。本来想写剧评骂的,但打完这些字我已经出离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