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最让我着迷的是跟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情怀一脉相承的山水、美人、大义。
天龙八部在金庸武侠里,是主要人物最多最繁复的一部,萧峰,段誉,虚竹三线并行,从苍山洱海到孤烟大漠,大理、北宋、辽国、西夏、女真、吐蕃,皆有所涉猎。这样广阔的地理跨度,就有了多种多样的文字风貌。这一部天龙八部电视剧,很好的还原了小说中雄奇险秀的景致,也大致得了书中人物神韵,在我心中可当金庸剧最佳之作。
少女时代看小说,对“青衫磊落险峰行,玉璧月华明"颇为向往。大理的无量山,有一个颇具意味的名字。这景致非实地拍摄所不能有。剧中苍莽树海,郁郁葱葱,倒真有点看书时候的意境。无量玉洞中所立塑像,应当是照着当年的天仙的模样雕刻的,比TVB呆板的审美不知道美妙了多少。又有江南慕容世家,雕栏玉砌小桥流水,烟波太湖浩渺无际,荡舟其上,袅袅歌声,方才得到一点中国式清韵。再到莽莽塞外,天地为之一宽,壁立千仞,豪情与风声并在。有柔有刚,深得情怀精髓。
这一版天龙,以萧峰为主穿起许多人物,所以萧峰一定得是能镇住场子的演员。胡军的萧峰特别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外形太贴。他往林志颖和高虎面前一站,明显就是当大哥的气场。他这种刚毅无畏的感觉,和刘涛扮演的温柔狡黠的阿朱,放在一起看,恰好又是刚柔并济浑然天成。
以前我看小说,或者看从前版本的电视剧,都没有过分在意峰朱之间的感情,或者说没有很在意阿朱这个形象。本作中不知是编剧的偏爱还是剧本的需要,阿朱的形象变得特别的生动饱满,不是那么活泼捣蛋了,但是更加聪慧可爱,叫人怜惜。一首《仰望》一首《宽恕》,足以说明电视剧对峰朱之间的羁绊刻画之深。
然后就是形形色色的美人,大概是这些年来武侠剧的巅峰了。真可谓环肥燕瘦各有所长,不爱看剧情的,看看这些貌美如花的阿姨姐姐们也是很开心的。我唯一不满的是马夫人,总觉得她卖弄风骚的时候演技很差……
舒畅的天山童姥可以说是童星里的演技巅峰,那份少年戏骨的劲儿,是别人所没有的。同年龄的天仙,那时候也是美貌巅峰,一颦一笑,都不需要演技,只要她站在那里就是一帧美好的画。蒋欣的木婉清清丽决绝,从那时候一直到如今,娘娘演技都是在线的。
段誉的爱情故事我觉得是最没什么说头的,因为当年拍摄的时候还没有修订版,所以我姑且认为他是着迷于王语嫣的美貌,迷了心才会恋上她。天仙那时候的颜值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峰朱之情都让仰望和宽恕说尽了,这里也不提了,我倒很想说说阿紫。阿紫毫无疑问自始至终对萧峰都是单恋,而且她也始终不能像她姐姐那样理解萧峰情义之间的锥心之痛。因此阿紫到死都是孤独的,勘不破人生有许多的求不得。她唯一比她姐姐幸运的是她能够和萧峰共同葬身万丈悬崖,而阿朱之墓只能孤零零的立在湖畔。
想说一说江湖大义,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总觉得以我的格局,是不敢随便评价这百十个江湖人物的侠义情仇的。短短的文字,也是说不尽天龙故事里的情义千秋的。写烦了,不写了,贴一个天龙八部群像以滋纪念。
在金庸的诸多作品中,我比较喜欢《天龙八部》。现在回想起来,我喜欢《天龙八部》,多少也受了一些电视剧的影响。在诸多翻拍的电视剧中,张纪中版的《天龙八部》,是我心头最爱。
在这一版《天龙八部》中,乔峰的豪气、虚竹的憨、段誉的痴,都与我心中形象贴合得很。林志颖演技虽然略弱一些,但整部剧的演员班底都很强,足以使这一版《天龙八部》成为我心中的经典。
这版《天龙八部》播出时,我正上大一。大家呆在宿舍里没有电视,只有隔壁宿舍的两个土豪同学买了台式电脑,于是我们学院的十几个男生,齐聚在隔壁宿舍,在那两台电脑上看《天龙八部》。
那时网速比较慢,下载一集电视剧,需要一个多小时。为了大家能够不间断地看下去,两位土豪同学主动分配好任务,一个负责下载奇数集,一个负责下载偶数集。由于闻讯而来的同学越来越多,该宿舍的老大主动承担维持秩序的任务,每当有新人赶来,老大总会喊道:“看片儿免费,凳子自带!”
记得有个同学是个碎嘴子,一直闲不住。乔峰打死阿朱时,他念叨:“有话不能好好说啊!”看到游坦之抢着舔阿紫脚的时候,他骂道:“这孙子太TM贱了。”最后乔峰在雁门关自杀时,他骂道:“我操!乔峰死了?!!”
然后他左看右看,发现我们都像看傻逼一样看着他。后来他才知道,他是那个屋子里唯一不知道《天龙八部》结局的人。
那时我多少有点羡慕他。在那个时候,《天龙八部》对他而言,是个全新的世界。
后来,我又独自看过好几遍张纪中版的《天龙八部》,乔峰血战聚贤庄一段、少林寺群雄大会一段,都令我对乔峰这位英雄好生敬仰。
但是,最令我伤痛的,是段正淳与秦红棉、刀白凤、阮星竹等人血溅木屋那场戏。
扮演段正淳的汤镇宗,眼神充满了深情。当秦红棉、甘宝宝、阮星竹、王夫人四人接连被慕容复当场杀死后,段正淳万念俱灰,在他的眼里,甚至连复仇的想法都没有了,只有一心向死。
杨柳木屋多情种,横尸尽是痴心人。
不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每遇到这一段,我都十分难过。为秦红棉难过,为甘宝宝难过,为阮星竹、王夫人、刀白凤难过,也为段正淳难过。
几天前,金庸先生去世了。我几翻撩不尽愁绪,便又翻出这版《天龙八部》来看,又看到这段陈尸遍地的木屋惨剧。
段正淳自杀身亡后,刀白凤也挥剑自尽。在弥留之际,刀白凤向段誉说:孩子,这个段延庆,是你的父亲。
然后,两条长长的清鼻涕,从她的鼻孔里慢慢流出。流过人中,流过嘴唇,流进了她的嘴里。
刀白凤的台词很长,鼻涕流得很慢。尽管镜头不停地切到段誉,切到段延庆,那条鼻涕却一直都在,可知这组镜头是一条过的。也就是说,开始那两条鼻涕和最后流到她嘴里的那两条鼻涕,是相同的两条鼻涕。
我万没想到,再次看《天龙八部》,竟然会注意到这个细节。
看这一段落的时候,我正挤在早上峰的地铁上。我关掉视频,看着挤来挤去的人们,禁不住悲从中来。
我再也无法面对我心目中的经典了。
现在看天龙八部,当年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也有,但不那样强烈。电视剧对他们三人的宿命阐述地很充分,每个主人公都处在矛盾之中,困于矛盾之中,最终各有选择,但也有人无法从矛盾中走出,在孤独中死去。冤冤相报何时了,rp不能再更好,江山美女我都要。
三个主人公各有特点。感觉结拜过程好潦草,而且关于他们之间的兄弟情电视剧着墨太少,喝个酒就能结拜了,拉过来说一句我跟他结拜了你多了个弟弟就可以了?!听说过喜当爹这还有喜当哥的?至于里面的女性形象,最爱阿朱,特别特别喜欢。但是还是觉得老先生的沙猪主义过于严重了些。上到九十多岁的天山童姥,下到段誉众多的未成年妹妹,只爱一男子,并且情之所起,一往而情深,为之争风吃醋,大打出手不惜牺牲性命,这样的感情实在让我难以理解…
一个两个也倒罢了,全书女的几乎都是这样,也算是金庸特色了吧。看阿紫的那部分我只能感慨,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关于慕容复,只能说做人企图心不能太强。有时候你的rp不好你就得认了。珍惜眼前的之类的话太多了,但其实人家看起来根本不喜欢表妹嘛,可以当负担扔回家,可以当礼物送别人,但有点喜欢能做到吗?好吧我偏激了,现实中这种人目测也不少。但我还是觉得他不喜欢她。
说到童姥其实我可喜欢她了。特别喜欢看她“虐”虚竹那一段。看似欺负他其实在帮助他。但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虚竹的rp实在太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我开玩笑的。应该是因为爱屋及乌吧,童姥是我好心好好帮你,你不领情,那我虐你,让你不得不接受我帮助。你不爽我就爽了。
这一版的所有演员都是最贴合原著描述的,而且今日再看,当时所有演员又恰好都是各自颜值最高的时候,在演员筛选上已经无出其右者。但当时有些演员演技不够成熟,再加上很多原著的背景细节无法在剧中全面铺开展示,所以终究还是有所欠缺,有所遗憾。不过这仍是我认为最好的一版,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版。
“爹,我喜欢木姑娘。”“不行,她是你妹妹。”“爹,我喜欢灵儿。”“不行,她是你妹妹。”“爹,我喜欢王姑娘。”“不行,她是你妹妹。”“没关系,誉儿,他不是你亲爹,你想喜欢谁就喜欢谁。”
刘涛留下了最经典阿朱形象。
最喜欢这一版,哪怕是先入为主的TVB版也不及。大气和柔情都有了,细节同样无懈可击。每个演员都选得很棒。最美的阿朱和最霸气的乔峰,刘涛和胡军完美的还原了原著!唯一的瑕疵大概只有鼓风机了。
没有比林志颖更帅的段誉,也没有比刘亦菲更美的王语嫣
这版的阿朱和萧峰演的真是好
这版的选角以及对原著的忠诚真是天地良心。被口水了多年直到13天龙出世才彰显出经典。
这版就是迄今为止我心目中最好的
王语嫣惊艳了时光 林志颖好帅 看过无数次的一部剧
虽然不是最老的一版,但应该算是经典的一版。刘亦菲演的王语嫣依旧很仙
大概算大胡子拍的最好的金庸剧了。。
这部是张纪中翻拍金庸剧以来最靠谱的一部,主要演员选的都不错,乔峰和神仙姐姐都挺赞!
很多人喜欢港版的天龙八部,我却觉得还是这部好。木婉清赞。
4星给刘涛的阿朱和驻颜有术的林志颖……
这个版本拍的确实不错,很多只看过黄日华版的人,就把黄日华版当成原著了,压根就没看过原著就说此版本玷污原著。我告诉你们,此版本比黄日华版更加接近原著,无论是剧情还是台词。那些盲目排斥这个版本的人,呵呵。
演员大部分尽得我心啊
这个版本真好看
王菲的片尾曲经典至极。
我觉得胡军版的萧峰是最好的,黄日华的太街边小贩的感觉了。PS:这部剧美女好多
国产的金庸片也就这个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