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云襄传》开播了,很开心,再一次可以品鉴陈晓的演技了。
虽然,我看剧一如既往地只看男演员的演技和剧情,但是陈晓这个演员,
我还是要说一说,我一直都很喜欢他,不是他的粉丝,但是绝对看过他不少佳作。
讲《云襄传》之前,盘点下陈晓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角色。
第一个,肯定是我的真爱,《大秦帝国》系列的芈琰,也就是芈八子和义渠王的儿子。
虽然芈琰戏份很少,但是他跟芈八子的对手戏,跟嬴稷的对手戏,至今记忆尤深。
至今记得,他看着嬴稷有芈八子疼爱,而他只能站在旁边,羡慕而又习惯性伪装冷漠地看着,那种令人心疼的孤儿感觉,孤独而又缺爱的感觉,至今萦绕心头。
再一个就是妖娆多姿的林平之,笑傲江湖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他演的林平之。
我那时候一直想不明白,林平之到底爱不爱岳灵珊,后来是爱居多,还是恨居多。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以往的林平之,我感觉就是恨,就是恨不得杀了岳不群所有的家人,但是陈晓版的林平之是让我相信夫妻之情的,这一幕,让我记了很久,抚着岳灵珊的侧颜,神情呆愣,又一种想要认这个妻子,但又很妻子的父亲害死全家的矛盾。这也许就是林平之爱恨交织的感情吧?这段感情,让我意难平很久。
在一个,就是云中歌里面的刘病已,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汉宣帝刘询,我没怎么看云中歌,因为我早就不喜欢看甜腻爱情了,但是汉宣帝的影视形象太缺了,汉宣帝啊,那个隐忍到最后,挽救了东汉皇庭,再次开启西域,消除了匈奴,设置西域都护的一代雄主。
汉宣帝刘询,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贤君主,在位期间彻底击败降服匈奴!!!!
国土疆域,北达大漠草原,南包闽越海南,东并渤海朝鲜,西逾塞外楼兰。
汉宣帝刘洵,开创汉朝疆域地图之巅峰!汉宣帝时代,是拥有巴尔喀什湖的!
如此一代雄主,影史上只知道他的故剑情深,却不知道他的开疆拓土,
甚至连他个人传记的影视都少之又少,历史迷的我,冲着汉宣帝去看了这部剧。
扯远了,来说说《云襄传》,这幅如山水画一样的图,令人赏心悦目。
有一公子,立于竹排,顺流而下,去往何处?
青山依依,流水潺潺,云烟袅袅,清风徐徐,
青衣巾帽,留白山水,云襄何事,神情肃然?
雨落纸伞,听雨问事,街巷行人,匆匆错过,
滴滴答答,黑夜如漆,灯笼微光,照亮来路。
意境之美,跃然纸上,墨笔留白,雨夜归人。
很喜欢这一段画面,诗意与画意很深,
借由雨天,既让人一眼就看懂了,这是一场博弈,必如大雨倾盆一样,非重新洗牌,不能处理往事;又让人马上明白,此事万分凶险,如暗夜行人不执明灯,孤胆深入而未知结局。
借由雨伞,既让人明白,这是大雨,亦是眼泪,更是保护,保护周身不被黑暗之雨浸染,又是眼泪冲刷难忘旧事之执念,到底是雨停事了,还是雨中搏命,又或者是大雨难停,扑朔迷离之感跃然心头。
这个剧,让我欣喜的地方在于,它让我少有的出现了知识盲区,君二多难,器二不匮,我不清楚出处,查了查才知道,原来是说有备无患。好的剧就应该这样,看剧又学到了知识,中国古典文学,有那么多好词好句,那么多让人记住便是一生的妙笔生花,能很好的融入剧中,令人欣慰。我喜欢四六句,四六骈文的气势,读起来就酣畅淋漓;我也喜欢五七句,五绝七律的音韵,诵起来别有韵味。
小炉煮茶,主灯明屋,狭小而又整齐的药炉,古韵盎然的房子,
有着江南特有的木制家具,青色竹帘,黑白陶具,
虽不是徽派的白墙黑瓦,却也是江南独有的青黑淡雅,
这样的房间才是记忆里古人该住的房间,房间色调简约,不奢华但雅致。
看到小炉煮茶,我总是想到那句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诗歌的浪漫,在诗酒茶,在屋内闲,在江南雨,那是一种清茶方能言说的雅。
不过,这剧也挺好玩,看到女主翻墙而入,云襄的第一反应是吃惊。
为什么吃惊呢?阎罗王都进来了,云襄也觉得难以逃出,这个时候女主还能闯进来,
你该说她是艺高人胆大呢,还是……她是敌非友呢?
这样的表情,更适合对于危急情况下,遇到意料之外的事,人本能反应。
看到女主是想帮他,很有原则的云襄拒绝离开,
为什么拒绝离开?因为进来一次很难,而且,云襄迷晕别人,会打草惊蛇。
最有意思的是云襄的举动,他让袖子掩盖了手,为什么这么做?男女授受不亲啊!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西厢记里面,张生初遇莺莺姐的事情了。
看到女主一下子蹦到房梁上,男女特有的胜负欲,让云襄也想跳上去,
但是,他跳不上去啊,没有武功底子,哈哈哈,有意思的设计,
是啊,看到别人行,自己也行,当然是下意识的行为,没错啊。
陈晓真是好自然的表演。
看到房梁抬高,很无奈,那是一种望洋兴叹,难于登天的无奈与气馁,
机敏地看向房门,此时又颇为紧张,这是生死攸关,死神敲门的应激性严肃,
最后无奈的皱眉,决定放弃自己完成上房梁这个超难动作,愁眉苦脸又不得不求助一个女人,此时云襄内心不仅是懊恼与焦急交织,更是窝囊与气馁交替。
看到伙伴不能理解自己的意思,不得不皱眉求助,几乎逼到墙角的求助,
虽然不是歇斯底里,但是心绪打乱是表演出来了,连蹦带跳,不就是真急了的真实反映吗?
有意思的表情切换,哈哈,这一段看上去真是趣味横生。
当然,更有意思地是,看到女主有一点点恍然大悟的表情,他又开始懊恼。
为什么懊恼?人家女孩子都上得去,你一个大男人没办法上房梁,丢人呢!
最关键,刚才情绪混乱,失去方寸,连蹦带跳的求助,更丢人呢。
哈哈,这一段,反应过来,无比懊恼的闭眼,捂着脸让自己冷静下,又不得不面对外面的危险,不能容忍自己这个时候太在乎面子的一气呵成的表情,更有意思。
有时候啊,台词多不如动作多,动作多才是更有意思的。
就像是卓别林大师的默剧一般,好玩的动作,更能起到戏剧该有的惊艳效果。
这个剧还有一个让人惊艳的地方,古代房屋特有的梁!
房梁通常是黑色梁,我房屋结构知道的不是很细,但是,多少年来,
很少看到真实的房梁,多少让人感觉到惊喜。
从这里能看到剧组的诚意,能真实的展现出房梁的样子,以及这个梁到底多大多粗的样子,真是用心了。中国古建筑那么美,能真实还原一二足以让人开心啦。
最紧张的地方,还是汗水落下来,差点惊动活阎王的一幕。
这真实的出汗、落汗珠,既让人明白房梁上的人努力爬上去之后,自然而然的出汗,以及紧张下面的人被发现而不自觉的出汗,更让人因为一滴汗而心脏一紧。
喜欢这样的剧情,合情合理,值得玩味与推敲。
看到汗珠与活阎王擦肩而过,突然心安之后,紧张还没退却时候,紧闭双眼,强行镇定情绪的样子,更是一绝。不过,这里要是手再抖一抖,倒抽几口气,浑身再打个冷战,可能会更好一点,能更直观地看出云襄这个不会武功的人,异常紧张与不得不强压紧张的心里极限拉扯。
印象中,传统的武侠故事,通常都是“庙堂武侠”,即将江湖纷争与庙堂斗争结合起来,突出表现一种家国情怀;《云襄传》属于近些年来比较少见的“商战武侠”,即将江湖纷争与商战奇谋结合起来,突出表现三个方面:第一是江湖上的武斗;第二是商场中的智斗;第三是无论江湖商场,斗争都是残酷的,出手都要狠。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些新奇的元素,使我可以忽略剧中的不足之处,而对它产生兴趣。
首先,简单说两句江湖上的武斗。布景、道具与摄影烘托的气氛很到位。
动作设计尊重力学,没有很突破物理学极限;剪辑时没放慢镜头,特别表扬。总之整个武打风格看上去是在努力展现务实。而且,不得不说,舒亚男和金十两两名角色的扮相实在是很符合我对江湖女侠和雇佣刀客的想象。
然后,再说商场中的智斗,这其实是我更感兴趣的部分。商场中的智斗实际上是包含在男主角云襄的整个复仇计划中的。在剧中他第一阶段的目标找到灭门案的真凶。于是他首先现身白驹镇救出了当年灭门事件的知情者闻聪(可惜最终功亏一篑),知晓了当年灭门与漕帮帮主戚天风有关,这很难说是不是也有故意打草惊蛇之意。果然,戚天风闻讯派人来追杀,云襄一路经洋州到南都,凭几句花言巧语投靠了大布商苏家。戚天风本就嫉恨苏家牢坐南都商会头把交椅,现在更有理由将其一并铲除。此时正值苏家要向朝廷交贡布的时节,一场“生丝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云襄派遣舒亚男一把火烧掉了苏家的库存生丝,引诱戚天风来进攻。戚天风的选择是囤积生丝,并控制生丝的陆运与漕运,这样做是一举三得:囤积居奇自己大赚一笔,让苏家交不上贡布,如果他们也去抢购还会被安上哄抬物价的罪名。
而云襄的应对也颇为巧妙,第一步先安排苏家凭借信用发行契票,以期货形式增加了生丝供给,从而暂时稳住了价格疯涨的势头。第二步他找到了苏家和漕帮斗法的胜负手:广汇庄。广汇庄作为大型钱庄,本来无需作为就已经在这场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道理在现代社会中也一样):如果漕帮赢,他们可以赚一笔利息;如果漕帮输,他们可以获得优质抵押品。不过云襄拿捏住了广汇庄老板莫不凡的心理:他不喜欢外地人掌控南都商会,而戚天风作为外地人闻聪的老部下,很容易被视作敌人。于是莫不凡提供了最关键的助力:海运渠道。他的这个渠道,在前几集中早已铺垫。第三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要通过陆路运生丝进程,实际上却走海路运生丝进城,平抑了物价,保证了苏家能交上贡布,还让囤积居奇的戚天风损失惨重。
整个“生丝之战”是比较符合经济学规律的,甚至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对应。1948年上海的“米棉之战”就是一个真实案例。
有趣的是,如果仅从利润的角度看,苏家此次甚至是赚的。从苏家发行契票8万斤可以推测,他家两次被烧掉的生丝大约也是这个数量。这些生丝都来自洋州,值多少钱呢?莫不凡在复盘时说他从洋州进货花了3万两。而契票本身的发行价是2两/斤。好了,现在给苏家做个简单的资产负债表。
苏家
资产:-生丝8万斤(3万两)
-生丝8万斤(3万两)
+现银16万两
负债:+契票8万斤(16万两)
权益:+现银10万两
权益=资产-负债,不过这次我们在计算时无需计入负债,因为苏家用来兑现契票那8万斤生丝,是莫不凡出钱买的,相当于帮苏家还了债。所以最后,苏家居然还赚了10万两。当然,考虑到苏家又出人又挨烧,这个钱赚得舒不舒坦,是另一回事。
那么广汇庄帮苏家平了债,他是冤大头吗?再给他做个简单的资产负债表。
广汇庄
资产:+漕帮资产(10万两)
+漕帮组织(无价)
+苏家人情(无价)
-生丝8万斤(3万两)
-海运费2万两
-漕帮债权6万两
-云襄债权3万两
负债:无
权益:无价
显然广汇庄的权益是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的,特别是获得了整个漕帮组织以及苏家人情。
所以算来算去只有漕帮亏了。不过剧中对其各种交易往来没怎么交代,所以这里就不列出他的具体财报信息了。
最后,再来说说江湖与商场斗争的残酷。
在押运生丝的路上,金十两给苏鸣玉很好地上了一课:江湖不是侠肝义胆,而是刀头舔血、你死我活。想从敌人嘴里得到信息?好言好语是没有用的,只有狠。一刀下去,稍加折磨,什么都招了。
江湖如此,商场亦是如此,因为商场如战场。商场看上去是仁义诚信,实则是唯利是图、尔虞我诈。就比如以男主角云襄的人设,很难将其称为一个“好人”。当他在白驹镇解救闻聪时,诱使漕帮在贪官官衙放火以掩护自己行动,闻聪提醒他大火可能危及镇上百姓,他满不在乎地声称除掉贪官,镇子才能浴火重生。当他被漕帮追杀时,明知道杀手一直跟着自己,还攀上无辜的苏家商队,结果商队遭袭死了数人。当他在南都想扳倒戚天风时,苦于没有“鱼饵”,于是烧了苏家生丝仓库,引诱戚天风出手。当他将走陆路的商队作为诱饵时,他没有告诉这些人即使没守住生丝也没关系,而是任由他们与漕帮和盗匪厮杀。虽说他的复仇有其正当性,客观上对社会也有一定益处,但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卷入了其他无辜的人。当然,云襄初期的不完美,是必要的。这是角色的初始阶段,想必在后面故事的发展中,他会受到友情、爱情的影响,变成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总的来说,《云襄传》的“商战武侠”形式别开生面,还是颇有一些看点的。
最近在追陈晓演的《云襄传》。因为传说是他最后一部古装,决定给两集机会,毕竟《梦华录》里的顾千帆大杀四方让人记忆犹新。没想到越追越上头,没想到原来是个披着古偶武侠皮的商战片。为什么这么说,待我慢慢说来。
这云襄本来就是个类似基督山伯爵的角色,小时候家里全族人被灭口,留下了心理阴影,进入了一个云台组织学艺,出山后一心只想复仇。他到了南都这个地方,开始搞事情,因为他家族就是在这里被灭的,牵涉其中的重要任务就是漕帮帮主戚天风。为了扳倒戚天风,作为一个没钱没权手无寸铁的书生,他做了一系列的安排,譬如说:
1、第一步是积聚力量:
云襄没有武功,只有一个“逃十息”用作逃命,所以他需要找两个武功高强的人在身边保护他。一个是用钱雇来的金十两,另一个是偶遇的舒亚男。
2、第二步是搞钱:
云襄自己没钱,但是他搞到了有钱的朋友,他看出来南都首富苏家的苏鸣玉大少爷,对连升坊(赌场)的博头柯梦兰小姐姐情根深种,于是忽悠他(划掉bushi)帮助他以超出市场的高价拍下了连升坊,获得了苏鸣玉的信任。
3、第三步是搞事情:
云襄指使舒亚男烧掉了苏家的丝仓,生丝给烧个干净,苏家损失惨重。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用苏家的血腥引来海中的群鲨现身,也就是文中开头知晓云襄灭族秘密的槽帮帮主戚天风。
生丝是南都市场的必需品,也是贡品,货品短缺已经造成价格上扬。戚天风作为漕帮帮主,控制了水运和陆路物流交通,不让生丝运入南都。再者,他从另一位南都富豪唐笑那里拿到的银子,开始大量购进生丝,炒热市场,希望能够从中获利,并期望用此一战,扳倒苏家:苏家是皇商,苏家大小姐是南都商会的会长。如果到期不能上贡生丝,或者是无法维持生丝正常贸易,都是对苏家商誉的巨大打击。
其实在南都,生丝价格并不是透明的,也没有统一的生丝交易所,而是更多在场外进行买卖。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企的生丝价格更加激起商户囤积购买的欲望,使得需求激增,价格只涨不跌。而戚天风携带大量资金进场,以高价购买生丝,使得价格进一步高涨。戚天风的算盘打得瓜瓜响。
故事到此,云襄为苏鸣玉进一步出谋划策(挖坑),祭出了杀手锏——契票。看到这个契票,我金融人的DNA就动了,这不就是我们现代的期货合约或者是远期合约。简单说,就是双方协议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交割某种资产或商品。在剧中明确有说,8万生丝,2两1斤,15日交割,这不就是我们常见的期货合约吗?
这不,苏家通过发行契票,往南都市场注入了8万生丝的“供给”,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在商会作为信用担保的情况下,的确是流通了起来。此时戚天风还想要炒高价格,就更困难了,需要更多资金,才有了后来孤注一掷到莫爷广汇庄(也就是民间银行)借钱的一幕。
看到这里,我还是有点怀疑,故事的背景看起来是明朝,真的有那么现代的金融商品了吗?粗略找了找资料,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明朝就已经有了一些金融创新了。举个看到的小例子:
明朝嘉靖年间,苏州府万福记的酥饼是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每天门口排队的顾客络绎不绝,店家开足马力生产仍是供不应求。不仅如此,还经常有官府和大户插队下大订单,为了不让散客再空跑一趟,掌柜沈鸿昌情急之下,在收取定金之后打下了白条,允诺在指定的日子一定交货。
这个饼券非常畅销,甚至比酥饼的收入还多,于是其他店铺开始模仿,市场上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布券、肉券、米券等等,但这些券只是约定了提货的数量,没有约定提货日期,也没有对市价进行约束。在丰年时,一些人囤积这些提货券,待到荒年实物涨价再加价卖给别人,市场上炒券卖券之风盛行,有人甚至做起了做空卖空的生意。苏州城里的当铺和票号看到提货券生意有利可图,于是也加入到炒券的行列,并且因为实力雄厚,可以操纵市场价格。
当苏州发生倭寇侵犯江南的时候,物价飞涨,市场上的提货券被百姓疯狂抢购,但随着市场供应逐渐平稳,提货券的价格也一落千丈,导致债户的贷款余额已经高于债券本身价值,这些资不抵债的债户纷纷违约,当铺和票号手里拿着这些贬值的提货券去找到发行的店家,要求他们原价赎回,但店家断然拒绝,当铺和票号只好低价甩卖给了普通百姓,普通百姓买到券后,纷纷涌到店里要求兑换实物,店家无力供应,于是关门避祸,导致苏州城内十之五六的店铺倒闭。
苏州知府任环责令各商铺限期回收券,倒闭的商铺收归官府,斩杀几个挑头闹事的暴民……这场小小的金融危机至此才算结束。令人唏嘘的是,原本生意红火的万福记并没有逃过这场危机,倒闭了。
综上看来,《云襄传》里出现的契票,也是相当合理的,这剧在落地方面的确是十分优秀了。听说今晚第二轮商战即将开启,拭目以待。
提起“江湖”,总不免很自然地就想到金庸,想到古龙,想到儿时一边被爸妈赶去做功课一边偷瞄电视机里播放着的《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
儿时天真懵懂,以为江湖就是远走天涯、行侠仗义,于是拿根小木棍就当匕首,挑个小树枝就装宝剑,同朋友们比比划划跳来跳去,总幻想自己也是江湖儿女、一代大侠,也曾做过无数志向恢宏的梦。
直到长大后,看着脸上渐渐流失的胶原蛋白、发福的身材,才终于读懂了“快意恩仇”的难能可贵,才终于明白那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动人之处。
在现实的颜色中渲染久了,便渐渐不再拥有初识草木的那份明媚,也很久都不愿意再看所谓的“江湖”剧,觉得它们离自己太远了。
但这部《云襄传》,却又让人找回了那份年少时的热情,做起了久违的江湖梦。
曾经有人说,金庸之后再无江湖。诚然,与当年那些荧幕经典比起来,这部《云襄传》确实显得不值一提,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印记,如果说当年的金庸、古龙代表着那一代人的纯粹赤诚,那今天的后起之作亦代表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梦与希冀。
《云襄传》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男主和女主因有着相同的仇人而相识,于是二人以“报仇”结盟,继而又从盟友到互生情愫,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悲欢离合之歌。
江湖的故事,多半起源于恩怨情仇,所以乍一看这部剧的剧情好似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这部剧依然在固有模式上做了很多有趣的创新。比如男主,一改往日人们对“江湖大侠”的固有认知,他不仅不会武功,还一副文弱书生模样,怎么看好似都与“江湖中人”的形象不太沾边,但他却伶牙俐齿足智多谋,脑筋一转、上下嘴皮一碰,哪怕再厉害的人物,也要被他拿来“为己所用”。
而女主的形象则与男主形成强烈反差,她为人果敢、武艺高强,打架时手起刀落毫不拖沓。更吸睛的是,这部剧选中了一向以“甜妹”著称的毛晓彤来饰演女主,她甜美的长相和娇小的身材,很难让人将其与一个狠戾的女杀手联想在一起,于是这样巧妙的设定就让观者有了更强烈的反差感。
毛晓彤的演技在这部剧中也确实可圈可点,尤其开篇中雨夜打斗的镜头,丝滑利落,看的人肾上腺素狂飙,好似下一秒自己也能跟她一样,化身为“人狠话不多”的豪迈女侠。
除了男女主的演技在线,其他角色的演技也都不差,基本每个人的人物设定都立住了。比如刘冠麟饰演的“刀客”金彪,虽有着“洋洲第一快刀”之称,爱酒爱财,却坚守“义”字,取财有道,女人和小孩的钱他不赚,恃强凌弱的钱他也不赚,勇猛粗旷的外表下却藏着一腔细腻柔情。
而许龄月饰演的柯梦兰,虽身在贱籍,看似艳冠全城,但美艳皮囊下却充满傲骨,为人有情有义。她凭栏远眺那一幕,仅短短的一个镜头,就将女博头的柔美、对心上人的思念和担忧、以及内心注定殊途的哀愁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全员演技在线、节奏轻松幽默等看点,这部剧的人物造型及布景制作也可以说非常用心了,画面很有美感。
印象深刻的是男主云襄夜晚行走在南都城桥上那一幕,站在桥上放眼望去,流水潺潺,全城灯火阑珊,两岸充斥着商贩的叫卖声和人群的喧闹,孩童们手拿纸鸢和灯笼跑来跑去,而远处的天空中还有烟花正在绽放。多么美好的盛世景象,多么柔美多情的旧时江南,令观看的人仿如置身其中。
但谁又能想象在如此美丽的画卷下,却藏满尔虞我诈、暗潮汹涌呢。
金彪形容云襄是三分真七分假,这看似与他“不可有爱恨情仇”的云台师训背道而驰,但唯有云襄自己知道,很多时候、有些事,仅靠一腔赤诚是做不成的,他的谋略布局、他的处世之道,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更好的结果;他明白,一个人若是连爱恨情仇都不懂,便无法懂得更多。
少时看江湖,只是看个热闹,瞧一瞧打打杀杀的爽感,如今品江湖,方知江湖有江湖的规矩,正如现世有现世的法则,其实无论何时,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许多事,真真假假,也不是仅一个“快意恩仇”就能解决的。
就像剧中的江湖儿女们一路随着处境而发生的情感变化与自身蜕变,无论爱与恨、得与失、欣喜与悲伤,终逃不过一句回首萧瑟、满目沧桑。人生的事,也大多如此。
江湖儿女的爱,无法重来;人生走过的每一步路,也无法重来。唏嘘过后,我们只能在光阴沉浮中看着人来人往,等着皱纹攀上额头,任一年又一年的雨水落入心田。
当江湖的故事终于远去,我们也终于明白,江湖,一直都在。
纵然再难有鲜衣怒马少年时的热情,纵然难掩生不如夙愿的悲伤,但曾经做过的梦,会如四月的风、六月的雨、九月的阳光和腊月的雪,永远地陪着我们。而我们也终将学会,煮一壶酒,独自举杯邀月,把一切都释怀。
文|林艾米(amylin_writer)
在竞争和对抗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就是“心与心之间的博弈”。参加博弈的各方,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和利益,彼此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和利益,需要考虑对手的各种可能的行为方案,包括对方如何猜测自己心理的心理。
电视剧《云襄传》中,云襄为替闻聪报仇以及查出15年前骆家庄之事,来到了南都,因为闻聪是漕帮戚天风所害。同时,云台门主也给了云襄一个任务,就是拿下南都商会。
漕帮在南都雄霸一方,是一个厉害角色,而云襄刚出云台,没钱没势没武功,要想扳倒戚天风,只能靠智取。云台门派精于智谋,云襄是云台门主的关门弟子,在云台修行15年,运筹帷幄的本领应该了得。
果然,云襄精妙布局,搅动整个南都,借南都各派之手,扳倒了漕帮戚天风。为何有权有势的南都各派,会听命于一介书生云襄呢?精髓就在于云襄掌控了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
一段关系中,最先选择一个策略形成了“纳什均衡”的一方,就掌握了控制权。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建议先关注,再慢慢看,以防不小心手滑找不到了。
闻聪被陷害后,南都的势力主要分为四派:苏家、漕帮戚天风、莫不凡、唐笑。云襄要想在南都立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需要仔细分析各派心中所想,好好利用各派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让各派之力为他所用,而且各派还不会把他当成仇人。
云台门主给云襄的任务是拿下南都商会,南都商会的会长是苏家大小姐苏怀柔。苏怀柔一直想让弟弟苏鸣玉接管苏家,但苏鸣玉却一心只想闯荡江湖。苏鸣玉就是苏怀柔的心病,所以苏鸣玉是一个可以利用和攻克的点。
漕帮戚天风是陷害闻聪之人,云襄之前为了救闻聪逃出盐场,已经设计引出了幕后之人戚天风,所以戚天风和云襄之间早就结下了梁子,戚天风一直都让人盯着云襄,在找机会除掉云襄。不管出于自保,还是为闻聪报仇,云襄必须借力对付漕帮戚天风。
莫不凡在南都几十年,财大气粗,不太爱管闲事。但他也是云台中人,靠同门关系这一点,云襄就可以说服莫不凡入局,只要利益给到位,莫不凡就能出力。
唐笑掌控着南都大部分赌坊,闻聪落难后,唐笑瓜分市场,打算垄断南都赌坊,势力也不容小觑。云襄要想利用唐笑的势力搅动南都,就需要和唐笑扯上关系,不相识的人谈不上合作,但结怨也算是一种关系。
有一处赌坊产业连升坊,是唐笑必争之地,连升坊是闻聪的产业,闻聪落难后,连升坊面临公开拍卖。连升坊的女博头柯梦兰是苏鸣玉的心上人,所以云襄要和唐笑结怨,就要靠苏鸣玉。
经过对各派关系和利益的仔细分析发现,苏鸣玉是一个关键人物,拿捏住苏鸣玉就能掌控全局。
云襄要想拿捏苏鸣玉,首先就要想办法认识苏鸣玉,并且要找机会留在苏鸣玉身边,这样他才能有机会慢慢对苏鸣玉进行攻心之策,为日后谋略打基础。
苏鸣玉不想接管苏家,只想闯荡江湖,所以苏鸣玉想借着苏怀柔让他外出采购生丝时,故意表现出自己不擅商道。但是,苏鸣玉想用高价收购生丝的举动,受到了管家的阻挠,两人争执不下。
云襄看准时机,上前为争执中的二人解了围,苏鸣玉觉得云襄说得有理,也不再坚持,云襄的举动受到管家的另眼相待,同意云襄随商队一起去南都。管家跟随苏家多年,倍受器重,所以苏鸣玉就算是少爷也要看管家几分面子的。
此时的云襄正受戚天风的追杀,所以他断不能走水路,水路是漕帮的天下。云襄搭上苏家商队去南都是两全其美的事,因为苏家是皇商,有镖局护送,安全能有所保障。
苏家商队一路上受到多次袭击,云襄也从中更深刻地了解到苏鸣玉不想接管苏家,想闯荡江湖的想法,一同出生入死的行程让云襄和苏鸣玉的关系更进了一步。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苏鸣玉遇到竞拍连升坊困难时会请云襄帮忙的原因。
云襄到了南都后,就以同门关系找到莫不凡借钱,当然也许下了莫大的利益。云襄知道苏鸣玉不愿心上人柯梦兰落入唐笑手中,定会出席连升坊拍卖现场,而唐笑为了垄断南都赌坊,对连升坊也是势在必得,竞拍价不会低。
云襄的目的就是不管多高的价,都要拿下连升坊。因为拿下连升坊,柯梦兰就安全了,用柯梦兰就能掌控苏鸣玉的心。而且,唐笑失去了连升坊,自然不会罢休,就会针对苏家,云襄就能借机搅动南都风云。
拿下连升坊后,苏鸣玉就向苏怀柔说明了自己喜欢柯梦兰的心意。柯梦兰是贱籍,必须脱籍才能嫁人,苏怀柔为了让苏鸣玉接管苏家,自然会以帮柯梦兰脱籍为由,逐步说服苏鸣玉为苏家出力。
云襄要拿下南都商会,就要攻克商会会长苏怀柔,所以只要能还苏怀柔的愿,他的一切谋划就很容易实施。苏鸣玉并不是容易劝服的,必须要让他经历事后,自己领悟,云襄的谋划就以苏鸣玉为重点。
在非合作类的博弈中,存在这样一种策略组合,每个参与者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如果一位参与者,与当前选择的策略形成了“纳什均衡”,那么对于其他任何一位参与者来说,单方更改自己的策略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苏家是皇商,还有半个月就要向官方上交生丝制品,苏鸣玉一路采购回来的生丝存放在仓库中,就等着交货了。此时,云襄暗中让人把苏家的仓库烧了。
云襄引导苏鸣玉认为仓库被烧是因他而起,是因为连升坊竞拍得罪了唐笑。苏鸣玉虽然不愿接管苏家生意,但也不想苏家因为交不上生丝而遭祸,定会出力去挽救局面。云襄让苏鸣玉再次外出采购,并让自己身边的高手舒亚男和金十两跟随护送。
苏家仓库被烧是大事,传遍了南都,生丝价格一下涨了四五倍,商户都到苏家来闹。生丝价格之所以上涨,都是漕帮戚天风和唐笑搞得鬼,他们看到苏家仓库被烧,就大量囤积生丝,再涨价谋利。
离苏家上交官方生丝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云襄说服苏怀柔以商会名义发行生丝契票,街苏鸣玉重新采购回生丝后再兑换,万一兑不到生丝,商户们也可以拿到补偿,商户看到自己没什么损失,就不再闹事。
漕帮戚天风是精明的商人,看到生丝契票中有利可图,就开始大量倒卖炒作生丝契票,由于流动资金有限,他就把漕帮资产抵押给唐笑和莫不凡,向他们借款。
漕帮戚天风的如意算盘是,找人暗中在路上袭击苏鸣玉的商队,让生丝运不进南都,到时苏家就会因高额赔款倒掉,而且苏家还会因为上交不了官丝受牢狱之灾。到时,南都就是戚天风的天下了。
漕运是漕帮的天下,运生丝自然不会走漕运,所以戚天风雇了大批人手在路运多次袭击苏鸣玉。戚天风的目的不是为了夺走生丝,而是要毁掉生丝,所以他是要逼着商队躲进附近的空置驿站。
舒亚男安排苏鸣玉守着驿站的生丝,商队兵分两路,驾着空车引开劫匪,演一出空城计。舒亚男临走前特别交待,真遇到危险,一定要保住苏鸣玉的命,生丝可以舍去。
然而,这一切也在戚天风的算计中,虽然苏鸣玉在前面拼命杀敌保护生丝,但还是没保住生丝,劫匪从地道进入驿站,用火烧了生丝。
戚天风自以为自己得逞了,其实云襄早就预测到戚天风的行动,早就做了部署。真正的生丝并不是苏鸣玉他们押运的,苏鸣玉、舒亚男、金十两这么隆重的队伍是障眼法,就是为了吸引戚天风的注意,真正的生丝是通过海运运送的,苏鸣玉也不知道云襄的计划。
海运是所有人想不到的,因为云襄是花钱请海寇来做这件事的,而高额的费用是由莫不凡出的。云襄用这个计策打倒戚天风后,之前戚天风抵押的资产就全是莫不凡的了,莫不凡是最大的赢家,他当然愿意出资请海寇。
苏鸣玉亲身经历了这惊天动地的大事后,对江湖有了深刻的了解,闯荡江湖可不是闹着玩的,是真要命的。回到南都后发现生丝从海运运到了,苏家不会倒了,也放心了,但同时也体谅到苏怀柔这么多年担起苏家的担子有多重,也会愿意承担苏家的责任了。
云襄虽然用一把火烧了苏家的仓库,但苏家最后并没有损失,反而让苏鸣玉成长了,苏怀柔就算内心知道背后是云襄在搞鬼,也不会戳穿,反而会心生感谢。拿下苏怀柔和苏鸣玉,掌控南都商会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同时,云襄借此事搞垮了戚天风,戚天风漕帮的资产被莫不凡和唐笑瓜分,各方都得利了。云襄自己当然也有好处,莫不凡答应会帮他查15年前骆家庄的事。至此,云襄到南都要办的几件事基本都有着落了。
云襄一介书生,自己不费一兵一卒,不花一分钱,搅动整个南都各派,完成了自己的几件大事,全靠掌握博弈论中的“纳什均衡”,这就是智取的高明所在。
-END-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分享经验,为你赋能,欢迎关注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今日《云襄传》上新首日,观看了两集。就迫不及待来写短评了,很好看,一开场以江湖厮杀来展开,突出了主人公云襄的冷静,理智,与足智和多谋。慢慢的和女主舒亚男碰到一起,两人相识,并开始相互合作,然后初搅江湖,到达洋州后于只认钱的金十两。还有南都第一货商苏鸣玉相遇,给我们开启了一场动魄的江湖之战。总的来说,非常享受这俩集展现的情节,让人如同真临江湖一般。期待接下来剧情的发展,不说了,不说了,追剧去了。
好看,剧情意境,还有滤镜真的都很有质感,还有演员演技都是实力派的,唯一的就是女主的脸有点肿,但不影响看剧,男主不用说了,没拉跨过,给力
武侠未死,风骨犹存。
笑死了,这是个喜剧吧。选角很有意思,云襄是个气度不凡的儒雅公子形象,这跟陈晓的气质一致。但偏偏,角色是个恋爱脑+最强大脑,软与怂是伪装,擅长扮猪吃老虎。毛晓彤之前往往演可爱的甜妹,这回挑战冷酷飒爽的侠女。角色与演员气质的反差强化了喜剧感。让吉吉国王演个功夫高强的刀客也有类似效果。剧情也智商在线,幽默旁逸斜出。“梁上君子”那场戏,好玩又好嗑。一部非常讨喜的古装喜剧。
一般吧,不能说烂,也没啥吸引人的地方,平平淡淡,看不下去。
大概是个什么感觉?前一秒:好像拍得还不错;下一秒:用穿着官靴配着官刀凸显男主智商。前一秒:好像拍得有点东西;下一秒:出场人物配介绍。前一秒:女a男o,可以;下一秒:疯狂慢镜头一见钟情……如此反复。三颗星给我爱武侠心不死。
好看!!非常有质感,打戏行云流水,空镜太漂亮了
对不起可能陈晓又要无效播剧了
云襄穿着斗篷掀帘从江面泊船中走出,楼上寒深,江边雪满,真是一幅美景。人设剧情有意思,会追下去。
磕过芙的有福了!!!
编剧在情感线的处理上十分到位,每个人物的感情故事都充满了戏剧性和真实度,非常打动人心。整部影视剧从前到后都充满了无奈与悲欢离合,真希望云襄公子和舒亚男最终能够在一起啊!
手无缚鸡之力、运筹帷幄之中、身康体健傲娇版梅长苏
即使有陈晓也有些无聊 女主还是漂亮的 但不可爱 有些无趣 做个女二女三还行 做女一还撑不起来 男女主无cp感是大问题 快弃剧了
陈晓这些年台词功力见长
难得出一部武侠,刷起来。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服化道,也称得上制作精良,这片子,颜色清朗淡泊,动作行云流水,端的是意境。女主锋芒毕露,男主却在扮猪吃老虎,陈晓的古装,真的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啊……
云襄那个回眸我看了也就三五十遍吧,鹰视狼顾的具象化。陈晓,答应我多演武侠好吗?
陈晓的状态像是一直在熬大夜,确实双眼无神中年疲态,不太适合这种很快对女主产生好感的故事线……CP感比梦华录差太多,完全不适合磕CP。探案什么的感觉节奏也很慢,火不起来,鉴定完毕。
“你怎么看出来我们是官兵??”“因为你们拿着官刀,穿着官靴。”这种反派强行降智来凸显男主角智商高的剧情,真的大可不必了。
我说怎么《云襄传》的打戏这么行云流水,原来惠英红客串了动作指导。
受不了 槽点太多 细节控真的难受 就说几个 男主背着女主义父躲避弩箭 女主明明武功高强 还在旁边痴看了一会不出手救人 大无语啊 可能是导演把握镜头的缘故 现实中几秒的事拍得像在旁边看戏一样 太让人难受了 。。。女主这个武戏好歹练练啊啊啊 骑个马也是完全假骑太出戏了 这个武功哪立得起来人设 花架子都不是 就纯替身切特写要持续一整部吗 男主那个以智立世谋天下的感觉也完全不对劲 一星智谋和一星花架子武功绝配 看了一集多 所以这一星只给王劲松出场那一分钟
我就说一点,这部剧没有过度磨皮,这一点就挺好的,远超其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