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自己在2月4日的时候怀着好奇打开了芒果TV,因此没有错过这样一部好剧。3月1日看完大结局的我,哭得稀里哗啦,心里也空落落的。回想第一集的不打不相识,到大结局的双向奔赴,高阳和叶晓文也在他们的故事里走过了万水千山。 我很少看到这样写实描绘高中生活的影视作品。没有逆天学霸轻松考上清北,没有比赛逆袭勇夺冠军,没有两情相悦最后又狗血喷头的乱爱故事。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大学梦,真挚又温暖的同学情,还有被命运和现实反复折磨但大哭一场后仍然微笑迎接未来的骨感人生。剧中的每个人无不在和命运和现实作斗争:高阳从小父母离异,不靠谱的爸爸拉扯长大,多次逃往北京无果,遇到叶晓文后刻苦读书,但也复读一年才考上京工大;叶晓文从小父母双亡,福利院长大,被高阳的爸爸高斌接到铁原后,看到人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全国大赛中摔倒惜得亚军,但也最终实现了考上京工大的梦想。主角之外,还有糖果罐里长大的金贝贝在爸爸手术后坚定学医的梦想,和叶晓文一样父母双亡的米佳来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姑家后重拾自信热爱生活,不被爸妈支持音乐梦想的赵家宝最终考上临阳音乐学院,热爱写作但多次投稿被拒的田梦最终靠出版的小说考入清大,高考失利但是放弃复读的董大伟选择了另一条通向罗马的别样人生,离婚后一蹶不振的高斌最终拿到优秀教师职称。或许路途坎坷,但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追剧的过程中,我在开怀大笑,也在泪流满面,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感慨。印象特别深的是高阳对叶晓文说:“你的责任,我担得起。”十七岁的年纪说出的话早已不会童言无忌,而是可期的说到做到。他幼稚但又真诚地说出:“我现在零花钱分你一半,以后等我赚钱了,工资也分你一半,说到做到。”之后,镜头给到叶晓文,他浅浅地一笑。此时此刻的两个人,已经把对方的未来安排到了自己的未来之中。后来两个人又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高阳因为叶晓文放弃比赛而自责,叶晓文去集训前给高阳整理了一大本的笔记,高阳带叶晓文回老家帮他放下心里的那把锁,高阳为了挽救叶晓文从小长大的福利院的经济危机答应安娜离开铁原,叶晓文发现高阳不辞而别夜跑五十公里,而高阳因为不辞而别放心不下叶晓文彻夜未眠,叶晓文相信高阳会来在比赛出现意外时仍然坚持跑完全程,高阳为了留在国内答应安娜考上京工大(两个人的故事真的太多太多,细节也真的太多太多,自己去看剧,就不在这里一一描述了)。我觉得足够幸运的是,爱都有回应。高阳消失的那一年,卧薪尝胆,刻苦复读,考上了京工大。 无论两个人之间是怎样的情感,只是彼此的这份真诚,就足以让我潸然泪下。两个人因为遇见彼此,双向奔赴,互相救赎,用奔跑和微笑治愈了童年的不幸。叶晓文在翻看高阳QQ空间说说的那段,点爆了我的泪点。高阳写到:“还有两个月他就成年了,整个世界都换不来我这份快乐,希望你也一样。” 要有多幸运才能在这颗拥有76亿人口的蔚蓝色星球上遇到自己的那份略大的快乐。于高阳而言,从前的他没有梦想,现在他的梦想是实现叶晓文的梦想。而于叶晓文而言,从前的他没有家,现在高阳在哪,哪就是他的家。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铁原这个不存在的地址。它不是理想的乌托邦,反而像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某个角落的平凡小城。铁原三中满足了我对自己高中的所有遗憾,它干净、炙热、真诚、一尘不染、平凡但不平庸。那些发生在我身上的青春缺口,在铁原三中的故事里得到了缝补。青春的纯白色年代本来就应该被梦想和泪水交织,大家奋力冲刺高考,但也少不了小打小闹。很少有人描写那些不出众的普通学生的故事,但是他们才是青春的大多数。 铁原有成长:高阳从玩世不恭变得有责任有担当,叶晓文从敏感孤僻变得开朗阳光,金贝贝从率性任性一夜长大变得懂事坚强,高斌从初为人父的不管不顾变得可信可靠。 铁原有遗憾:米佳没有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赵家宝也告白失败。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有得有失才是现实的人生。 我们生而平凡,但也正因如此,才有机会到达彼岸的伟大。十七八岁的青春如风,悄无声息地从指尖穿过。后来的我们奔跑去追风,怀念足以铭记一生的青春、足以泪流满面的夏天。 或许我就是高阳,未来的某一天,会遇到让我交付一生的叶晓文。 “幸得识君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我永远怀念因与高阳和叶晓文相遇而炙热的冬天,永远怀念铁原的纯白色年代。
如题,还是严格地打四星吧~虽然挺喜欢这部剧的,也是把它推荐给别人的程度,但还有进步空间!(来豆瓣打分,发现自己除了这部,还看了导演其他两部作品,《昔有琉璃瓦》挺意外的,导演继续加油~这种小胡同小巷子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戏还是很吸引人滴!
这部剧的姊妹篇我也就是上个月刚看完,对铁原的故事很有好感~
这部没有穿越,和《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相似的是,前一部讲母女之间的感情,这一部讲的是父子(兄弟?xql?(bushi
笑点挺密集的哈哈哈哈哈哈,是让人要按暂停笑一会儿的程度哈哈哈哈…泪点也是呜呜呜…最后几集哭死我(当然也是我泪点低…)
总结一下剧中几种感人的感情:
1. 父母与孩子
核心围绕着的高斌高阳一家。刚开始是彼此不理解,没有沟通的相处模式。叶晓文的加入,打破了僵局,让这个全是男性的家庭也非常温暖~(不禁感叹,我们晓文可真是太贤惠了呀!)
还有楼上的校长金贝贝一家。贝贝是个没心没肺的姐姐,平时大大咧咧的,成绩不优秀,或者说,挺差的,虽然是校长的女儿,在学校也没有仗势欺人(对比牛晚晚的一些表现(和大伟的除外),贝贝可真是太可爱了),但是她和同学们关系很好,是个情商很高的孩子~而她也在爸爸生病手术之后成长很多,更好地做好好女儿和姐姐的角色。
晓文的家庭本来也很令人羡慕来着。爸爸妈妈彼此相爱,只是造化弄人呀。不过还好,他遇到了高老师,遇到了小太阳高阳~
着墨不多的米佳、赵家宝、田梦、董大伟的家庭。
虽然都有一些问题存在:米佳的大姑和“爸爸”都不是亲的,但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们却成为真正相爱的家人;
赵家宝的爸爸妈妈似乎并不在乎他的音乐梦想,一直持消极的态度,但家宝没有放弃,也在努力之后收获了些成就,得到爸爸妈妈的支持;
田梦的妈妈是小学老师,对田梦的要求不低,也一直不支持她写作,但她的坚持投稿也让她成功出版了小说,成为本剧的编剧(哈哈哈哈不是…);
董大伟也是,爸爸不理解孩子,而孩子也没有想着和他沟通,后面给了一小段,是大伟给在车底修车的爸爸递零件,应该是想说明这个家庭也在慢慢融化之前的坚冰吧~
2. 孩子们之间
有一些青春期的小情愫,金贝贝对高阳,赵家宝对金贝贝,牛晚晚和董大伟,高阳对米佳(刚开始…)但还好,感谢!编剧大大没有让这些成为主线,或者过分影响剧情发展!让我能看到一部正常的青春校园剧!
晓文因为父母双亡,在福利院长大,心智成熟,性格内向,和室友(或者说新兄弟)高阳之间刚开始经常不对付,但慢慢地相处和磨合,他们成为彼此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朋友(我好喜欢磕CP的!但他们,没有在一起也没关系呜呜…只是兄弟情也没关系真的!)
还有女生之间,也有过矛盾,不过都是善良可爱的姑娘,都解决好了(但是吧但是吧,那段吵架的剧情是稍微有点尬了…)
3. 中年人之间
金校长和高斌。这不就是成年版的晓文和高阳嘛!(我没磕…我不磕了…对不起)不靠谱的高斌+放心不下高斌的金校长,互动很有爱呀~校长尽管发展得更好,也没有忘了高斌,也没有嫌弃高斌(嘴上嫌弃,又默默为高斌着想);高斌也在关心校长,校长生病了之后,又是跑去医院等手术,又是帮忙照顾家里的小豆豆。在想到高昂的手术费后,高斌,这么个准备卖房子供两个儿子读大学的穷光蛋,主动拿出钱支援嫂子。令人动容呀~
付校长和高斌。严格的付校长,做了金校长本来该做的事,撤了高斌田径队教练的职,虽然有些痛苦,但高斌也因此成长了,终于在浑浑噩噩混日子那么多年后重新振作起来了。
高斌和安娜。可真是一段孽缘啊…看到小高阳边跑边喊“高斌和安娜不要离婚”,真是心疼啊…安娜,有远大志向的女性,不愿被困在铁原这个小地方;而高斌当时还很不成熟,啃老,让安娜看不到希望。于是,两人的结局是注定的。还好大结局看到高阳复读考上京工大后,两人和解了。
4. 师生之间
吴迪宝!吴迪宝!我可真是太喜欢他了!他是实现梦回《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关键人物!作为语文老师,他的发言搞笑又有文化哈哈哈哈哈哈……为本剧贡献了不少笑点呀~他也是真的关心学生,会给转学过来的孤儿学生准备礼物,会鼓励愿意努力的差生继续加油,会把即将高考的孩子们带上天台扔纸飞机……他不是把做老师仅仅当作一份工作,而是真的发自内心地爱他的学生(之前去找陈君何让他复读也是)。最后祝贺吴老师在这部剧里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嘻嘻嘻嘻!
5. 大家和福利院
这部剧一些情节和福利院有挺大的关联。福利院院长有爱心,有责任心,从福利院离开的孩子们也知恩图报,会定期寄东西、送礼物回去,这才让福利院能继续运行下去。高三学业和训练忙碌的米佳也不忘邮寄一些礼物给福利院;晓文更是把福利院当作家,一直把福利院放在自己的计划当中(顺带着高阳也担负起了报答福利院的责任);晓文和米佳高考完,两人和高斌、米佳大姑一起整理书本、衣服,准备寄给福利院;虽然目的不纯,但安娜确实捐了50w给福利院,救福利院于水火。这样的正向的剧情从来看不腻!
还有吧就是这部剧的标题!标题!!标题!!!能感受到很用心设计,内容贴合剧情,想方设法融入画面,忍不住去截下图哈哈哈哈…(找了好久的,大家看到留个赞吧~~)
春节闲着无聊,电影刷得七七八八,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感兴趣的内容,意外发现了《我要和你做兄弟》这部剧,看了一眼演员阵容,没抱任何期待,结果竟是意外之喜。
从一开始高斌高阳父子戏就很吸引人,其实不同于很多剧集为了吸引观众的狗血桥段,只是一场表明二人关系的戏码:儿子想去北京找母亲,但是父亲不允许。就这样简单一场戏,导演处理地十分有趣,不依靠任何雷人的内容,依靠视听语言制造出不少喜感,这与众多来回正反打,或者一直过度追求无效美图的国剧相比,就已经超越了太多。接着就是傻小子高阳以为班上来了个大美女叶晓文,谁知叶晓文是个男孩,一番鸡飞狗跳后,叶晓文竟然还住在他家里。我目前看了十多集,发现这部剧其实并不存在一个清晰主线,但是这不是任何问题,它更接近《请回答1988》的群像戏,人物与情感刻画的十分细腻,自然,与前者比仍有全方位的差距,但是看到国剧这样的尝试实在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关于其他,我想着重说明一点是关于陈宥维的表现。前文说过没抱任何期待,说白了,也正是因为陈宥维三字,看过《演员请就位》,对他的表现何止记忆深刻,甚至成为了我最爱用的表情包。可是这部剧中陈宥维的表现完全可以达标,这一种达标自然与艺术家相提的标准相距甚远,但是中国现状是不缺乏陈宥维这样的偶像艺人,但是缺少陈宥维这样可以基本完成剧集情感诉求的偶像演员。在这一点上,韩剧是偶像使用标杆,如今竟然在我完全不看好的陈宥维身上得以体现,我觉得这不论是对于演员,还是国产剧集来说都是很大的进步。
我会期待这样的剧集后续走向,也会期待这批创作者和演员以后的作品,也希望国剧都能越来越好。
“世界尽头在铁岭,罗马正统在通辽。”
三个男人一台戏。男性之间关系和女性之间关系的本质是相近的,但形式有所差异,戏剧也正是放大形式的差异,而最终还是会回归本质的实在。男性之间的情感表达与女性有很大的差异,显得笨拙而又直接,同时过于亲密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抑制。该剧展现了丰富的男性之间的父子、兄弟、朋友的关系及关系的变化过程,另外它是青春的真诚的,没有权术斗争,就像人们带有滤镜的学生时代,因此该剧也有腐向的解读空间。该剧原名是《我才不要和你做兄弟呢》,就和前作一样,略带傲娇意味,也有简单而甜蜜的感觉,如若依照原名,这便是腐剧了。如果简单将其理解为腐剧,便会忽略了其中更值得关注的青少年的兄弟情。
东北在三十年间快速的兴衰,形成一种区域性的景观,铁锈、风雪、大工厂、职工楼等符号鲜明标识着衰落的现状,另一方面人们的乐观和鲜活在悲凉的底色上增添了烟火与活力。该剧没有奇观化东北,反而加上了滤镜,形成一种奇妙而复杂的绮丽景象,似在乌托邦,似在桃花源。
这部剧看到中段,喜悦和感动参半,其中最令人无法忽视的就是高斌和高阳这对行为举止如出一辙的父子,他们的靠谱和不靠谱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所有人,也背对着所有人把悲伤留给自己。
父亲是国企高干子弟,从小吃穿不愁养尊处优,在那个年代考进体育大学的天之骄子,参加过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但因伤退出,这些过往一直停留在高斌的生命里,可能因为“芳草地”文静没有选择他,可能因为高阳母亲安娜决绝地离开铁原,在他遭受挫折的时候,是曾经生命的光辉在安慰和陪伴着他,也许真的给到了些许慰藉,但正因为这样的沉湎,高斌的人生也开始止步不前。
好在斌哥拥有一个好性格,乐观开朗,善良仗义,他就像一个长不大的老男孩,在高阳的童年里留下了很多快乐的足迹,父亲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给孩子自由和空间,让高阳能够恣意成长。可是高斌从来没有意识到,是否高阳真正需要这些,或者除了这些,还有哪些他会需要。在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总是羞于表达,呈现出来的状态往往沉默,而在高家十几年单亲父子的家庭里,如何承担起责任和使命感,是高老师和高阳需要去学习和完成的课题。这道人生的难题,直到叶晓文猝不及防的加入,才徐徐展开在父子俩的面前。
高阳就像一个少年版的斌哥,大大咧咧咋咋唬唬,把生活过得鸡飞狗跳但也多姿多彩,在学校的小团体里是带头大哥,上下学都呼朋引伴,朋友们对他看似欺负的玩笑都毫不在意,因为在朋友有难的时候他永远是挺身而出的那一个,上小学时对贝贝英雄式的保护让贝贝铭记至今。但高阳身后的阴霾也是斌哥不曾真正了解的心情,从小和母亲分离,父亲散养式的教育让高阳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他只能拼命地在人前快乐,才能掩盖里快乐消散后的失落。
所以每当父子冲突加剧,或是受到挫折无法排解,高阳心底唯一也是必须的选择就是去北京,逃避掉周围所有重新开始,同时也去追求妈妈和北京这样合二为一的梦想,彷佛去北京之后自己的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孩子还只是孩子,但需要成熟起来的是大人。在单亲家庭里,难做的永远是在孩子身边的那个家长,开心快乐是你,打骂苛责也是你,而另一个在远方的家长,总是给予孩子最迷人的糖果,成为孩子遥远的思念和梦想。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如父如子》,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到底还是时间的产物,是血缘,但更多的是点滴相处。
也希望在后半段的剧情里,高阳能够勇敢长大面对困难,也能勇敢面对浑身上下都是缺点但也是真的爱你的爸爸;高斌能够勇敢长大面对过去,也能勇敢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和使命。这样,才不负漫长又短暂的相聚时光~
作为下饭剧,吃饭时候轻轻松松乐呵呵看看,无伤大雅,本来这种剧也没必要认真推敲。基本上悬念都是当时立马上解,挺好的。看看青春的悸动,高考的紧张,各种情愫的纠结,放佛自己的高中。东北话演绎挺新鲜挺搞笑。剧情一般,故事性也没那么强,年轻演员们演的还不错。唯独不喜欢高阳的妈妈,现实中这么强势的女人,真的可以活得下去么……当作bl剧来看的,满满的兄弟情啊🤔
这剧的人设怎么这么像《风犬少年的天空》啊。01三星观望。02“我让你十分钟”这个操作有点降智。03董大伟该不会是三井寿吧?06沟通错位引发的血案。07我真觉得这个爸爸非常好啊,男主为什么会是白眼狼人设啊啊啊?董大伟原来拿的是美强惨剧本。12腐到极致了这一集。美强惨这条线居然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了,白期待了。虽然导演编剧演员都很努力地在卖腐了,但这一对少了点性张力。15校长和高老师挺有意思。19我愿意给这集打五星。
辛云来很合适这个角色,情节推进略慢,但人物都很鲜活。导演挺不错。
拿着耽美校园文最好磕的设定却连个一不小心就会擦边儿歧义的剧名都不敢有,硬是从我才不要和你做兄弟变成了我要和你做兄弟,何必呢?群像的日常不是流水账,拍得也太散了,不过笑点什么的有,当个代餐下饭剧OK。P.S.高阳就是个张扬舞爪的臭屁小孩,高老师才是从老公到父亲再到老师,全都失职。
故事性挺强的啊,逻辑清楚明白,人物也鲜明,各种小情绪到位,还有很多欢笑,不错!
陈宥维你接这剧干嘛呀?演技台词没一个过关,跟个木头一样…
这部剧好像没有《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的穿越情节,更侧重对父子情兄弟情的描述,两个男主一个外放中二一个敏感内敛,搭在一起倒也算和谐。这两集的节奏放缓了一些,很期待后面的剧情的爆发。
陈宥维演技真的很不错,进步超级大,前期抑郁冷酷的人设,本就是孤儿,内向又冷酷又坚毅有点自卑,转学生自我介绍难道要笑嘻嘻的吗,无语。叶晓文当然不会笑啦。后期温柔可人,内敛含蓄。第二集将哭未哭眼泪打转的表情真的演的好好。剧情内容有趣生动。高阳活泼可爱。都好喜欢。
很搞笑,我说看男主怎么那么眼熟,原来是五个扑水少年里的队长,老师们(上一辈)的戏份不那么吸引人,但学生们各有特点,节奏也不拖三拖四的,可以可以。
管这叫强行卖腐的是真的不懂直男,直男的把戏远比你想得骚。人物的情感变化不够循序渐进,节奏略有问题,但胜在情感真挚,表演不油腻
请吴迪宝老师多演几个系列
木头表演,咯噔弹幕。叶晓文和剧里的其他人根本不搭呀,演员都没入戏,观众怎么磕得起来,片尾的领衔主演也真好笑。小细节有趣,但想达到做朋友的热度,应该没戏。
没达到预期。第一部真的就是巅峰了,全员演技颜值在线,剧本也给力,而且我并不觉得第一部烂尾,非常惊艳。第二部我只能给个及格,太一般了。辛云来演技挺自然挺不错,但是陈宥维的演技实在是太烂了(大部分评论也这么认为),而且非常get不到他的颜值,就这还演高冷优秀学霸?从第一集忍到最后一集真的会谢,非常大的败笔,没有演技起码脸要看的过去吧,爱豆演戏的失败典型,换个演员结果会很不一样。然后就是剧情,前半段还说得过去,后面就开始老套了,完美预判剧情走向。但是最最最大败笔还是选了陈宥维。
哈哈哈哈笑cry惹!想嗑兄弟CP!
暂时还不错
铁原SHE三个姐妹花真可爱……每集标题设计还挺有意思的。还是要说陈宥维还是再练练台词吧,高冷不是面瘫,台词功力真的太差了,表演也浮于表面,实属败笔,就他一人格格不入……番外比正片好看
铁原这地儿可真逗啊哈哈哈哈哈哈!破烂团forever!
很写实也很搞笑,哈哈哈
铁原三中的新故事,田导拍的校园喜剧还是很有识别度!在充满戏剧性的情节中慢慢展开具有深度的亲情戏,很有质感的人物关系,看看后面会发生什么吧
这男二的嘴巴看起来怪好亲的
辛云来不容易啊…一个人对着空气演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