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介绍上都有高树玛丽亚的名字,其实片子里是高桥——高橋マリヤ,人长得也不一样,更不用说人民的表演艺术家——爱姐的存在了,所以,打算看的人还是老实地关注剧情吧,人家并没有打算这些爱情动作片女星来做噱头。(不过白石的一部CULT片里找的确实是一个爱情动作片女星)
这片是在豆瓣上无意看到的,看了内容介绍和评论后,就非常感兴趣。
导演白石晃士,拍的基本是恐怖片。虽然不如清水崇出名,但是我觉得至少这部片比鬼水凶灵要恐怖得更深入,而午夜凶灵之流,是完全歪曲原著的东西,我已经完全无视了。所以,对于白石的认可度,在我心中比清水崇高。
关于这部片子,首先我要说它作为恐怖片是成功的。我很执著于区分恐怖和恶心。我觉得恐怖是心理上的,恶心是生理上的。为什么同样是血肉模糊,有人觉得不过是红色染料,有人能受刺激到晕厥?这与胆量无关,完全看个人,所以我觉得是生理上的问题。而去针对一般人生理的特点来制作刺激人感官的片子,我觉得只能算较低层次的,因为有些女生可能会怕很多一般人觉得没什么的东西,但是就是不怕屏幕上的血浆和肉块,对于这样的人,这些片子先天地就失败了。
但是我觉得精彩的恐怖片不是要吓你,而是一点点地引导你去自己吓自己。那些片子里的灯光、音乐甚至镜头的运用,很多时候是比演员脸上诡异的油彩更吓人的东西。而一旦观众接受了这样的片子,其带来的心理影响是可以很持久的,特别是那些把骇人的场景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的场景联系起来的片子,真的会给观众带来“草木皆兵”的效果。
这部片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而采取的方式就是用纪实的手法。
当初吸引我看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人把它与女巫布莱尔比较,同时也评论了它的“伪纪实”。
对,伪纪实。
虽然这片子有很大一部分是用DV拍摄,那种充满颗粒感的画面和摇晃的镜头,还有片中人物基本都很生活的表现,的确很有纪实感。可是像我这样只是看片多些,并不是专业研究影视的人都看到里面的镜头处理得非常成熟。干净,利落,特别是剪接,那个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非常明显,或者说即使是正式的媒体上,也能看到很多显得不专业的剪接,与其对比,这部片绝对不会真如开头所说,只是一个作家留下的影像资料。
但是,我觉得伪的痕迹重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相反,为了伪,这片子的拍摄很精心地营造一种朴实的效果,这其实是很利于观看的。我是看多了那些故作玄虚,又或是拖沓冗长得不知所云的片子,而那些有着充实的细节、节奏恰到好处的片子渐渐成了我的最爱。而这部片,一方面决心主要用DV拍摄和纪实手法来彻底体现其恐怖的意图;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了DV拍摄的不足,而努力在情节和场景安排上做了各种安排。
时光网上有篇相关的评论对于其场景和线索的安排,已经做了精彩的评论,我也不再赘述。只是看这种开始似乎毫无联系,最后渐渐同指向一处的类型,就知道导演和编剧做了多少精心安排,而这样的情节,也总是我的一大爱。
最后想说的是,可惜这片子还是有不少逻辑漏洞。但是能彻底用逻辑分析的恐怖片,其恐怖效果恐怕也会大打折扣。日本的鬼片为什么特别可怕,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里面的鬼是无差别的害人,而且往往是无敌的。这种无差别、无敌的绝对感,会让人有未知感,同时也带来恐怖感。以前看过国外专门论述“恐怖”的书,其开篇即认为所谓恐怖,就是未知,而因为科技发展能给人类带来恐惧的东西越来越少,而我们反而把恐怖当成了一种娱乐。
因此,这片子里那些在细密安排中好像不合逻辑或有漏洞的地方,反而使片子更有真实感,而如果有人去用心纠结,相信会带来的不是更通透,而是更恐怖的感觉吧。
看完似懂非懂,很遗憾。
最后看豆瓣影评加深理解,看完也很遗憾。
今天是2021年12月22日,快2022年了,看到很多最近的评论让人哑言,希望科学多点科普出去。
附上两篇文章,介绍宇宙起源。
//www.ljsw.io/knowl/article/AV.html
(已失效,自行搜索书籍《高手》里才有新加的" 暗物质的陪伴 ")
若链接失效,请自行搜索 " 幸运是这个宇宙的通行证 "、" 暗物质的陪伴 "。
一开始有点枯燥,请耐下心看下去,越读越有兴趣的,会勾起你的好奇心。
不一定要看这个,其他读物也行,这个较为省时间。
提醒:
辟神读物网页,有付*费知识服务的广告。
请深思熟虑,
科学家才是创造知识的发明家,这类知识网上都会有。
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一些迷惑的地方。
------
1.祸具魂=kagutaba=鬼=灵体蚯蚓
2.加奈的失踪。加奈的超能力让石井润子看到了献祭的绝佳祭品,因此让祸具魂侵袭了加奈。根据崛光男说的:加奈被吃了,可以知道加奈最后被献祭给了祸具魂。而加奈一直和看不见的人说话,可能是和祸具魂交流?然后说全部都完蛋了,这和崛光男的预言:灵体蚯蚓到处都是,说法一致,应该是这两个通灵人看到了未来,祸具魂征服世界。
3.神社。由于只看了一遍电影,没注意开始麻利加去的神社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下鹿毛村的神社。如果是,那就能解释麻利加看到的鬼魂在说着kagutaba(说不定就是石井润子的父亲的鬼魂)。
4.祸具魂召唤法。用动物的幼崽(即石井润子在妇科堕胎得到的婴儿),喂给女巫(即小男孩)吃,召唤出祸具魂。祸具魂没有实体,可以附身,让正常人变得反常,比如吸引鸽子、画出或者打出结界的结,放大人心中的仇恨、愤怒等,最后死亡。再根据崛光男说的:灵体蚯蚓到处都是,可以推测祸具魂还能繁衍,至于方法就不知道了。
5.影末时出现的加奈的鬼魂。可能祸具魂(也就是小男孩)还没有吸收加奈的灵魂,这就解释了崛光男一直能感受到加奈,以及后半部分跟随加奈的灵魂上山看到了女巫吃幼婴灵魂。当影末加奈灵魂不见了,就是祸具魂吞噬了加奈的灵魂,法力更强,控制了崛光男,团灭了小林一家(虽然不知道小林是不是还活着)。
6.小林失踪。小林倒在地上起不来,家里着火,这种情况小林怎么可能不死。我认为应该是祸具魂在相机拍摄结束时同时控制了小林,让小林苟活,然后把DV寄给出版社,引诱新的人去调查这个事件,然后拍下一季(滑稽)。
7.麻利加真的好了吗?麻利加当然没有好,在水库上仪式进行完之后不是又发疯了吗,我倒觉得麻利加到那时是真的被祸具魂控制了,至于为什么这个仪式不管用,下一点再讲。
8.关于下鹿毛村。为什么用于镇压鬼魂的仪式(即一拜四拍一拜)不管用,导致石井润子被附身。我觉得可能石井润子在那时就已经开始了祸具魂的召唤,那个仪式封印是让祸具魂爆发的导火索。附在麻利加身上的祸具魂应该也是被这个仪式激怒,彻底控制了麻利加。下鹿毛村在水库修成之后搬了家,但是当小林调查的时候,那个妇女听到祸具魂时就反常了,可以推测祸具魂在没有仪式镇压的情况下,已经可以随时附身村民。最后小林去找石井润子时,村子里空无一人,狗也死完了,推测祸具魂侵袭了所有村民。
9.加奈的超能力。关于加奈超能力的那段视频很玄乎,出现的祸具魂的面具和水库里的毛发有点解释不通。但细想可以联想到,加奈的超能力,准确的说应该是和崛光男差不多的通灵能力,都有预言能力(透视)。加奈的通灵能力让她预言到了祸具魂(和崛光男一样),然后物质化具象出了水库里的水和婴儿的毛发(为什么会有婴儿的毛发,这不就是石井润子在最后一次祭祀之前就已经开始祸具魂召唤的证据吗),之后被石井润子盯上,作为祭品献祭给了祸具魂。
10.总结。这样一来就比较清晰了。石井润子在祭祀前就已经开始了祸具魂的召唤,用婴幼儿作为祭品召唤祸具魂(到现代时下鹿毛村成了水库,献祭的婴幼儿的毛发被加奈的通灵能力具象化)。而祭祀时封印激怒了祸具魂,从石井润子身上爆发,祸具魂从此祸害人间。
恐怖画面很少,偏重于以案情探索和素材整理为基础的“真实性”的渲染,如同在好友之间分享鬼故事一般地娓娓道来。尽管并不通过刻意的光影音效来渲染恐怖气氛,但在你暮然回顾之时,却又突然发现了那曾经悄无声息地出现过的鬼影——也许这样更显得真实吧。
有创意的是,围绕着具备写实色彩的影片本身,制片方又有意地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谣言,来增加影片在观感上的真实性。片尾不展示演职人员的资料,以及专门给失踪的男主“小林”建立一个网站(也许这是影迷做的),以各种资料来佐证其真实存在等,也是挺有情怀的。
影片中“光男”(超级灵媒)的表演让人记忆犹新,抖来抖去的还挺带感,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灵能百分百》中故作高深的大忽悠型灵媒老师,哈哈哈。。。
另外,影片对于日本的民风民俗、社会变迁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充满乡土气息的展现。一翻开日本的古董文献,几乎满篇的汉字……
最后想说的是,影片很写实地展现出了“恐惧”是如何让老百姓们闭嘴的。在古代社会中,即使当地一知半解的土著法师们把事情玩脱了,搞出来了这种不受控制的“禍具魂”,并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伤亡事件,老百姓们也不敢说个“不”字,只能乖乖的养狗挂镰刀,并顺从地跟着法师家族搞定期的“鬼祭”。
唉,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百姓是如何在恐惧中保持沉默的,这在片中男主采访乡邻时,已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当地的男人、女人们对于邪异之源所表现出的那种源于恐惧的讳莫如深,真的很传神。
這部以紀錄片形式公開的影像,是完全的一部電影。
請一定不要以為這是真實拍攝的紀實。
該片是完全架空的一個故事。
包括【小林雅文】的人物也是並非真實存在的。
而在這部電影上映期間,開設了小林雅文的網路主頁,並有聲稱自己為「小林先生本人承認的粉絲」開設了博客專門研究小林文學作品。
后,經過審定,網站和博客均為捏造虛構。有說法是,爲了電影宣傳大賣而捏造的噱頭。
本片屬「幽霊系」,「心霊呪い系」。
導演白石晃士很擅長這種片子。
但個人認為,他的片子真是一部不如一部。
變得迎合。比如某片請到AK〇48的大島當女主((吐槽
劇情我不講。
影評中的一位寫的【全劇詳解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64311/ 】已經說的很細緻很好了。大家可以去讀。
片中涉及的類型很多。說實話有點拼湊。
而最鮮明的是【神隱】和【傳染】。
【神隱】的片子有一部推理劇「户隐传说杀人事件」,是祭祀、女巫、天狗題材。但實為他殺的刑事。
【傳染】的片子,最有名的就是「咒怨」。
死靈的怨氣形成了帶有詛咒的力量,只要被觸碰,就會被附著。
一個接著一個的被害。
本片中循環死亡的一個關係,是【傳染】。
松本まりか因為參加了心霊番組的節目而去了神社。
她本身就是對靈異敏感的體質。
所以她被靈附著。樓上師妹的死是通過她的傳染。
青年大沢真一是因為曾住在石井潤子的隔壁,激怒了她所以也被傳染。
君野みどり和大沢真一在公園的繩結上吊是【禍具魂】的召喚。
被小林收養的男孩,應為婦產醫院墮胎手術產下的22周嬰兒。
在鬼祭失敗后,禍具魂附身于石井潤子。
而這個男孩是禍具魂新的寄主。
石井潤子想把靈力少女矢野加奈培養為新的女巫。
來封印禍具魂,但是矢野加奈和石井潤子都被他殺死了。
加奈的両親也被加奈傳染,因此死亡。
堀光男平日全身包裹錫紙,是用來反射。包括家中錫紙包圍的牆壁。
從精神病院逃出來后,他沒有了錫紙的保護,所以也被禍具魂附身。
小林的妻子小林景子被傳染。自焚。
說到底,【下蔭流法】應是邪教。
普通的祭拜為二拍一拜。鬼祭為四拍一拜。
圈形的繩結形成的結界。
以嬰兒和動物幼崽為貢品。
鬼祭的拍攝,大概是因為泄了這個邪教的底。
惹鬼暴怒。
(邪教片題材有另兩部鮮明的「ゴスロリ処刑人」&「斷絕關係村」)
因為片子為「怪奇現象体験」的手法,所以當時新穎的拍攝是在日本反響甚好。
被稱為日本版的「女巫布莱尔」。
((所以就想說白石晃士一部不如一部w
以上。
其实一句话就能很好的概括这个片子了------"啊啊啊啊啊啊 啊 啊 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正好借机厘清我对恐怖片的好恶原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让我不出戏,即能有规避戏谑式解构的能力(《昆池岩》后半部令我狂笑不止,是为一种崩坏的反面示例),更高层次的要求则包括观影当下的(并非一惊一乍的)感官刺激、浸入式的氛围营造、观影结束后的劫后余生仍心有戚戚焉,再往上则是超出恐怖/惊悚类型片囹圄的艺术性(这当然也是我对大部分类型片的最高期望),《灵异咒》在各个方面均属较为上乘的范畴。以及,伪纪录片的形式起到的作用可能仅仅是作为融汇各种碎片式情节片段的手段(捷径),而于伪造真实感(或许是许多恐怖片汲汲以求的东西,可它真有那么重要吗?比起极力临摹现实而伪造的真实感,我更偏好造作的、形式的、表现的真实)而言并无多少裨益。
摄影很棒诶!一点做作痕迹都没有。
还算不错的伪纪录恐怖片 故事创意很好。回头看看,编剧肯定知道很多真相内幕,加入的剧情元素比如特异功能比赛,淹没在水坝下的古旧村庄,电视台深夜灵异节目,邪恶灵体附身等等这些都是真实存在并不是空穴来风。蜥蜴给你能看到的世界表相真的很假,里世界那绝对是震撼三观和超乎你的想象。
勉強四分吧,儘管還是冗長了點,但是順便殺絕一下那些開口埋口就女巫布萊爾number one的自詡為老影骨的硬膠犯。映像之間的鏈接體現出白石晃士很強的剪輯力。後來的恐怖File系列可以從這部片里找到影子。
明明可以做的很恐怖,却被太多的过场戏和无聊情节削弱
最慑人的恐怖还是源于自我想象。《诅咒》出现了看得到的“鬼”反而显得人为造作,失去了伪纪录片这种尚未用滥的形式之真实感,由此远不及捕风捉影的《女巫布莱尔》和《灵动:鬼影实录》。
疑点重重,剧情有些松散,有的地方也比较牵强,开始令人很困倦,到后面还好些~~纪实风格不是很强,很多时候都看得出是在作戏~
与其说恐怖片,不如说更像推理片,最后一堆猴子般的幽灵爬到小女孩身上的场面很恐怖,整部电影保持了日式恐怖有余味的特点,看完之后我还不是想起来。
最成功的一部伪纪录片式恐怖片,粗糙的DV拍摄营造出极为真实的生活质感,看似随意的剪辑和叙述铺陈出一个暗不见底的故事,内里夹杂的日本流行文化和神秘民俗也令人着迷。可以和《午夜凶铃》《咒怨》排进日本恐怖片top3。
整体的制作其实是很精致的,包括场景内各元素的编排,比如拜访石井的朋友那一段听到外面传来持续加强的狗叫声;与民俗元素的结合在白石的片子里不新鲜,新鲜的是这一部里众多人物的登场和一环扣一环的推理,将伪纪录片强调的真实性更提上了一个台阶。制片人是j-horror发起者一濑隆重。
协同日本友人做过调查,小林雅文是纯杜撰人物。虽然有博客,有出生证明……
个人认为是同类电影里最好的,比最近的那个灵动鬼影实录要好看一些。
很久没有被吓倒了,这个让看我了会时不时想起,算是吓到我了。
后面满不错的,故事性较强,拖拉
伪纪录片式鬼片,但剧情非常不错哦。
如何有效利用伪记录片这一手法来表现恐怖的正面例子,不是单靠模拟第一人称下的jump scare,而应该靠利用伪造的真实来营造出不安却又吸引人的环境。 7.6分★★★★
神呐,给我个像样的恐怖片看看吧
今晚重刷。是目前为止我心目中伪纪录形式恐怖片之中最好的一部。剧本层层推进,似本格推理;没有一个不合理的第三视角的镜头,每个镜头都立成;氛围营造极为出色,寒气森森入骨;戛然而止的黑屏结尾不出演职员表做的真绝,加之氛围的营造令观者难辨真假,此乃伪纪录片最成功的效果。
心中的最佳伪纪录恐怖片,无需刻意强调摄影机在场的理由(然而正是摄影机合理性出现问题的最后一场戏将恐惧的层次引至戏外),平平无奇的Ken Burns effect被用出了恐怖感,伪纪录的形式甚至可以让寒意超出故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