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看到了这个片段,好喜欢就追过来了。
三月三。我要让银河落下九天点亮这里的山村。
白客把申书记演活了。
身上的书卷气,让观众相信了。
去过西部的农村,那里缺水缺电,
水和电是帮助他们脱贫的必需品。
引入新技术,说服村民,招商引资,协调村民关系,
这样的扶贫干部真的难能可贵。
白客的真诚溢出屏幕,
轻松的剧情,突然的离开。
每个优秀喜剧演员都有一颗正剧演员的心。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这也就意味着,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又迈进了坚实一步。在这组激动人心的数字背后,不仅彰显着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也饱含着一个个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扶贫干部们的默默付出。
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昨晚开播的时代报告剧《石头开花》,聚焦扶贫工作一线,为我们揭开的正是这群热血扶贫工作者的真实全貌。
脱贫不易,为何“脱身”也难?
《石头开花》不同于以往一个人物讲到底的拍摄手法,采取单元剧的形式,将20集分为10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会讲述一个动人又接地气的扶贫故事。第一单元《青山不负人》将镜头对准陕西安康市平利县,开场就是一幅淳朴的农村生活画卷。富大龙饰演的吴非飞是安家坪第一书记,也是县扶贫办主任周志永(郭涛饰)口中:“最让人担心的人”。在最近一次考核中,吴非飞又垫底了。一直考核垫底的吴非飞虽然考核的业绩不突出,但从没影响老吴一定要干出名堂的决心。
为了推广村里的富硒茶,吴非飞想出了一系列“完整、科学、现代化”的产业链,可以说是相当走心,却被村里人瞧不上告诉他“卖茶,你一窍不通嘞”。吴非飞瞬间上头,放狠话立下flag:“我要不把这件事办好,就不走了!”
虽然理想很丰满的,现实很骨感,但村民的不理解却成了吴非飞奋进的动力,他要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吴非飞还和秦楠携手,秦楠是吴非飞的老战友,但两个人见面的日常画风却是互怼。不过怼归怼,同样对扶贫事业心怀热爱的秦楠二话不说,成了吴非飞扶贫路上的好帮手。学会与人合作的吴非飞不仅获得了村民的认可,也干出了名堂成了带货能手,把富硒茶卖成了爆款,两人共同合作,携手打造出特色致富产业发展之路。
道不尽的世间真情
越干越起劲的吴非飞,也深深爱上了这份工作,恋上了安家坪这方土壤,走路走到磨破鞋底,累得倒头就睡都是家常便饭。满脑子都是工作的吴非飞,拿起手机看到儿子照片,竟然转过脸问媳妇:“我儿子是单眼皮啊,这娃怎么是双眼皮,这谁儿子?”媳妇的一句话扎心了:“你已经两年没回去了!”看似夫妻间互怼的搞笑瞬间,却道出了每一个扶贫干部的大爱与奉献。
2018年江苏省委组织部选派驻村第一书记,80后博士王刚主动报名。在王刚的带领下,整个村庄焕然一新,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为了这些改变,王刚整整付出了2年的青春。面对采访他表示:很有意义,会坚持为人民服务。
扶贫干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热爱和付出诠释了对扶贫事业必胜的信念。“脱贫不易脱身难”,正是《青山不负人》的单元关键词。这份难,难在并不是无法脱身。而是即使有机会“脱身”,这些已经将扶贫当做精神信条和生活日常的扶贫干部们,仍然会坚定地选择在扶贫道路上扎根。
除了剧本走心故事动人,《石头开花》也堪称是全明星阵容,老戏骨富大龙“不负青山”之后,今晚将播出由张铎、巩汉林、杜源、王雅捷主演的《石头开花》之《古村情》单元,这个脱贫致富故事发生在东北古村茂台屯,当地依托明代古遗址,发展古村落文化旅游,脱贫工作有序开展。为了帮扶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两委特意准备在旅游项目中为贫困户安排公益岗位。然而,在公布大会上却起了争议:有人举报贫困户里有富人。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而想要做到精准,第一步便是精确识别。但看似基础的辨别真贫、假贫的工作,对于初到当地的扶贫工作者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做。
每晚19:30《石头开花》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中,看石头如何“开花”,感受小人物聚集的大力量,跟着热血扶贫人一起“奔着美好的未来,向阳生长”。
最近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的《石头开花》不仅记录了脱贫攻坚的社会发展面貌,同时也为当下电视剧创作的新题材表达找到了一种新的开拓路径。
在这部十个单元二十集的系列剧集中,涵盖了乡村脱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十个具有代表性的难点,此前播出的《青山不负人》单元中,解决的是经营思路以及干部行动力的问题;《古村情》单元则是脱贫过程中精准扶贫的问题,“谁是贫困户名单里的富人?”从开始就弥漫着浓浓非常真实接地气的创作思路,两个故事,两种故事类型,可以说,群体创作让每个单元作品不但视角独特具有观赏性,就连戏剧风格都极具差异化,在时代的潮流中,新意盎然。
昨晚开新的单元名为《七月的火把》,是一个像极了电影的故事单元,不但有苍翠缥缈的大凉山风光,还有令人热血沸腾的少年梦想,以及动人的爱情桥段。
在这一段故事中,李光洁饰演的村支书首先要解决许多群众心里对手机信号塔会带来灾病的担忧。
李光洁饰演的“仙人梁”第一书记梁启颇有些与众不同,这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物,努力拉游客,努力争取火把节的主办权,努力去说服村民……但让这个人物绽放异彩的,却是他许下完不成任务就“亲黑猪屁股”的誓言,这个看上去“另类”的赌约,让扶贫多了一丝喜色,也多了一丝生活气,和黑猪的“近距离接触”,也让演员真正的要放下偶像包袱无所顾忌的投入到故事的演绎之中,让人物的情态更贴近真实乡村,同时也让人物散发出强烈的个人魅力,这样的细节故事也诠释了扶贫工作中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决心。
郑云龙饰演的阿牛是这一单元的另一个戏眼,为了贴合角色的需要,郑云龙一改往日形象饰演皮肤黝黑,唱作俱佳的青年歌手。他是游走在大山和城市的年青一代人的写照,他们有知识,多才多艺,有进城务工的经历,同时热爱家乡,再返回之后愿意留下来并努力让这个地方变的更美。他身上的故事线也是扶贫线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助力,他的身上,寄放着大家对青年人的希望。
一中一青两个人物都颠覆了以往角色的形象,但也成功为观众塑造了两个全新的带着特征的男人形象。
《七月的火把》这一单元,借助大凉山的美景美物美人,歌舞并重,精致唯美也更感性一些,城市中的游客以及山里孩子进城参加节目让这里的故事氛围更加的包容。人物果敢坚毅的性格,也让他们的梦想看上去更加单纯动人,而故事也给了他们足够的动力让他们燃烧斗志,让每个人的梦想飞出大凉山。
《石头开花》是第二部与观众见面的“时代报告剧”,第一部是展现疫情下全民互助、共克时艰的《在一起》,有了珠玉在前,《石头开花》在创作上也非常真实生动,巧妙的结合脱贫攻坚这一主题。在之后的单元中,观众还将看到直播带货、异地搬迁、特色种植、金融扶贫等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扶贫模式,这些就是“石头”开出花来的方法。
时代报告剧一般在我这里得分都不会好,原因是它们多多少少会带着一些刻意营造出来的悲情或是冲突,加上不太自然的演员表演,总会让人有些尴尬。石头开花是因为妈妈的推荐看的,当时她的评语是“挺真实”。看了六集之后仍不住上来发个评价:是一部真实反映扶贫工作难度和现状的好作品!两集一个故事,讲述不同地区不同原因造成的贫困地区中扶贫干部帮助乡亲父老致富的故事。故事都很真实,演员演技都很给力,让人跟着难受跟着开心,很容易就被代入到他们的内心中。看完之后的感触就是扶贫工作真的难,扶贫干部们真的辛苦了,还有,这些地方真的美!具体内容不剧透,大家都去看吧,是一部很好的现实主义题材时代剧,不狗血,确煽情。看完就想去祖国的这些大好河山中走一走,为扶贫攻坚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近日,《石头开花》在东方卫视播出了。看了几天之后,今天被《七月的火把》所打动了。
火把节是彝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彝族崇尚火,火把节上人们围着篝火舞动着,火能驱走虫害与病魔,向火祈祷来年的丰收,祈祷身体的健康,祈祷幸福的到来。
在剧中,阿牛从城市回到寨子里,他爱恋的人对他说:希望他回到寨子里,在这里,也能实现他的梦想。
阿布这个孩子具有舞蹈的天赋,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登上舞台,然而,贫穷和疾病阻碍了他的成长。
在由李光洁所饰演的梁书记的帮助之下,他的病治愈了,他也能在舞台上为大家跳他最喜爱的舞蹈了。一个大凉山里的贫穷的孩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寨子里举办了第一届火把节,这火把节,让寨子里的人们退去了贫困,在火把的照耀之下,寨子里的人们过上了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这正是彝族人们向火的祈祷,向火的祈求。如今,七月的火把,真的火了。
我看《七月的火把》的惊讶约等于大学马哲课突然成为热门,我还真地看了第二遍,是用我依然鄙视国产剧的眼睛看的。
可能是因为很多国产剧太bull shit了,关照现实的题材几乎没有或愚蠢俗套,而《石头开花》我看的5、6这两集拍出了现实生活的味道。“准岳父主任”一路把“阿牛”骂下山路那段看得我又不忍又好笑,山村歌手阿牛从大城市郁郁而归,想娶心爱的姑娘又自觉有愧,郑云龙被一路骂着,默默的眼睛里的悲伤淹没屏幕,令人动容。这个长镜头以及阿牛和主任一动一静、画内外比兴的手法瞬间把山村生活拍得趣味十足、又酸辛交集。
现在国产剧有钱了,本单元开始就是全景航拍,“仙人梁”美得仙境一般,小布都在漫山的野花丛中活蹦乱跳,那一刻有英剧的错觉。另有布都的酒鬼爸爸封建迷信带一伙人砍信号塔,梁启书记苦劝无效,无奈地站在原地,看着穿着很美的彝族服饰的一伙人,渐渐消失在镜湖仙山之间,那情景耐人寻味。
我查了一下,导演徐宗政给赵宝刚和冯小刚当过副导演,以拍军旅剧居多,也许因他本人是四川人,这部大多采用川蜀方言的短剧他拍起来格外有感觉吧。
当然不会太深刻高级,快乐结局来得非常仓促,2集篇幅只能浮光掠影,但拍出了活气、有人味,不居高临下,让我看到了山村人的烟火悲喜。
李光洁抓的点很好,他永远满山狂奔,似乎年轻一些的演员更好,因为少年”干部“才有这种踩电门的劲儿,永远狂奔不停,才不会被贫穷和自弃的深渊淹没。
这一单元全员演技在线,出彩连连,小布都让人心疼;因丧妻而崩溃的雷汉又可恨又可怜。怪话青年“乌只”象那寨子变的精,浑身都是小村的味儿;“准岳父主任”太绝了,脸上两片高原红,既和梁启一样为村子奔忙,又世俗落伍、棒打鸳鸯,他演出了区间最大、最五味杂陈的山村,查了一下,原来演员孙敏早得了金鸡飞天。
郑云龙和甘婷婷演出的山村之恋充满诗意,非常绚丽,作为戏路犯戗的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初涉荧屏表现亮眼,我之前被一个人的眼神打动还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的刘烨。郑云龙整体的味道也对,落寞而倔强,象一个受伤的山村王子。
配的山歌都非常、非常好听,我想我喜欢这个单元也是因为目前的影视剧都太“制式”了,恋爱也制式、奋斗也制式,连想要的都一样,也许《七月的火把》“正打歪着”,它受命对准这个社会不再关注的失败群体,因为真实的挫折、痛苦,梦一般美境背后的深渊,百样人生百样人而异常迷人吧。
p.s., 仅就本单元,实分应该是3.5星,给4星以资鼓励。
身在深度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的我 苦不堪言
李光洁演的梁书记在和那些村民(尤其是红衣服蓝裤子那个)斗智斗勇的时候,让我想到了《大江大河》雷东宝,梁书记你太温柔了,你要是有雷东宝的魄力,不行就揍他们,工作就好开展了!郑云龙让人惊喜,自然、细腻,原音台词好评,如果将来再有好导演调教一下,会更好。
只能说无功无过 平平淡淡
没想到扶贫攻坚剧这么好看!非常贴近生活,看得出来编剧不是闭门造车,非常用心,而剧组在大凉山实地拍摄也非常精彩!为剧组和演员的精彩表演点赞👍
昨天看完,彝族音乐真好听太棒了,景也美,剧情紧凑!喜欢李光洁,郑云龙,还有老村主任,演得不错,扶贫攻坚不容易啊,让人挺佩服。
今天看了七月的火把,青山绿水动人的画卷与歌谣,李光洁雷汉老戏骨不用说了,郑云龙第一部电视剧表现也是灵气逼人
老戏骨众多,演的都不错,最爱《七月的火把》单元彝族汉子阿牛的扮演者郑云龙,表演细腻有层次,特别是躺在床上眼泪将落未落那场戏,还有被未来岳父训斥的小长镜头都可圏可点,李光洁偷偷踢猪笑死我了,扶贫干部真心不容易。
《七月的火把》
这剧拍的接地气,演员表演到位,小细节捕捉的好,真实平实感动人
意料之外的还不错,昨天看的石头开花之七月火把,有几次都差点哭出来,哥哥和弟弟演的确实好,郑云龙的演技竟然撑住了,不错,就是故事时间太短,没讲细。
富大龙老师演技太好了
夸张了,其实是你们根本没经历过,十几年前我家也是这样,院里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们要拿着家里一切能接水的东西去接,看到牛二蹲在门口的样子,虽然也感觉挺逗的,但是总有一丝心酸。
为了黑馒头尹正看的
经历过真的,才知道电视剧演的有多失败。本来很多朴素的感情,都拍成了拿腔拿调,从来宣传这工作除了真假,还得接地气呀!
有些情节老套风景挺美的老演员很给力
今天播李光洁主演的,按照电影标准制作的,真好!
陪着爸妈看的扶贫电视剧,还挺有意思。没想到郑云龙作为一个舞台剧演员,演电视剧还挺自然的
无意间看了几眼,真没想到这是2020年的国产剧。魔幻迂腐的剧情停留在女性依附男性的时代里还脱贫?是要精准扶贫了,可是精神脱贫什么时候能精准一点?尤其是对这些本应且也自诩走在时代前沿的意识形态工作者。粗糙落后的制作尽显出千禧年初的视效......请问内容和形式皆如此,可以打0分吗?
精致有余,细致不足,题材不适合拍小单元剧。
七月的火把挺好看,郑云龙扮演的彝族青年阿牛有着对梦想的坚持和对现实的无奈,表演真诚细腻,表情眼神和表演节奏都不错。李光洁扮演的扶贫干部性格还挺可爱。整体故事是轻松与沉重并行的,音乐和场景透出浓浓的彝族风情,大凉山真美,有时间也想去看看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