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更能传递思想,因为不会受到现实的约束,可以在超现实中狂舞。片子里好多细节非常有共鸣了。被父母扔掉的旧玩具、打不完的虫子、一直脱落的墙纸,原来在生活中我们已经被房子折磨的不堪一击了。三个故事看似毫无关联实则是人与房子的三种关系。毛毡动画不管配上阴森的音乐还是快乐的音乐都有那么一丝恐怖。第一个故事最终人成为了房子的一部分,烧掉所有的过去不给自己一丝退路,最终陷在了房子里永远无法逃脱;第二个故事虫子才是房子的原住民,赶不走它们最终只能选择和它们共生(莫名觉得虫子舞还有点虫子美学在里头是怎么回事);第三个故事,一直需要修补的房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让房子成为人的一部分,一个工具,与它一同寻找新的希望。
这是奈飞的官方简介:
在这部动画黑色喜剧中,一个贫穷的家庭、一个焦虑的开发商和一个受够了的房东太太跨越不同的时代,与同一个神秘的房子联系在一起。 ---NETFLIX 官方简介
英文附上:
Across different eras, a poor family, an anxious developer and a fed-up landlady become tied to the same mysterious house in this animated dark comedy. OFFICIAL NETFLIX SYNOPSIS
在Netflix的烂片堆里捡到宝,一口气看完,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画风诡异题材清新但又处处映射社会问题的成人动画了,五星推荐。
故事一:第一个故事除了画风之外情节的确有点老套。一步步被贪婪的火焰吞噬在外界看来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真正换做是你,是否能如同孩童般清醒呢?
故事二:第二个故事真的是非常悲伤和无奈,且细思极恐。主人公除了和正常人差不多的善良和有那么一丝丝的小心机之外,其实什么都没做错。辛苦的劳作被肆无忌惮的钻制度空子者践踏,到最后还不忘更加卑鄙的说声感谢,让你觉得好像一开始是由于你的宽容酿成大祸,其实你也只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世。到最后,不过是一起走向无限黑暗已至灭亡。
故事三:和大部分人一样最喜欢故事三,可能是因为故事三临结束前的一抹亮色。我们被桎梏在旧的生活方式里面不愿意自拔,多数是因为“儿时的梦想”和“沉没成本”。然而社会的变化(比如全球变暖)碾压了我们的惯性依赖。很多时候能改变的是事情本身,不能改变的是人,然而事在人为,也许一开始就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我们的发现的太晚。
不剧透的情况下给五星,也许只有英国人不动声色的愤世嫉俗和小幽默能够对抗这个如此黑暗的世界。
这部一月份上映的定格动画已经几乎可以预定2022最佳了。
三个故事发生在同一座房子里,第一个讲了贪欲导致失去,所有得到都有价格,往深了讲,外来者收购你的土地,让你离开祖屋,住进毫无自主权的新房,最终把你的旧家具烧光,让你心甘情愿的焚身,这讲的分明是侵略。
第二个故事恶心的让人浑身不适,虫子强行寄居并最终占据了房子,然而深了想,房子的主人是老鼠?虫子的行为其实也是老鼠原本的种族行为,像不像某些族群占据了一块大陆,逐渐文明的他们,现在又面临着新的寄居种族的入侵,像极了欧美眼看着自己的地盘爬满了绿色和黑色时的颤抖。
第三个故事中四面环水的房子隐喻的是心灵的孤岛,一个人很难挣脱心理执念的束缚,要冲破心墙迈出航向远方的第一步永远都是困难的,要学会认可他人,接受善意,做出改变,和放弃自己病态坚持的不切实际,故事的最后充满力量和希望,完美。
强行解读一波:
1)内心深处,谎言起舞
资本腐蚀、人心崩坏的开始
一旦守不住本心,被利益驱动,就一步步滑向深渊
成为房屋的一部分,同化在其中被吞噬掉
2)人人迷失,没有赢家
老鼠粉饰房屋,欺骗买家
虫子抢占房屋,反客为主
房屋已经腐坏,表面光鲜又有何用,用卑劣的手段吸引来的是更加卑劣的房客
最终沆瀣一气,跟房屋一同沉沦
3)叩问自我,寻觅阳光
房屋破败,大水漫灌
即便前途未卜,仍只能冒险一试
轻装上阵自然最好;实在割舍不下,那就负重前行?
先说一点与电影无关的事,今天是2022年5月8日,是我研究生毕业答辩的日子,结果是合格。一同答辩的八个同学,我与唯一一名男同学并列倒数,我倒数第二,他倒数第一。说实话,我感觉十分挫败,老师们宣布答辩结果的时候,那种久违的自我怀疑所带来的焦虑让我无法正面面对自己和别人。
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好多了。我的情绪恢复得那么快,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我开始看电影,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这动画里的“人物”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质感是毛绒绒的。可是,情节却那么怪异,第一个故事相比第二个而言就是开胃小菜一样的存在。老鼠与虫子的故事,最后老鼠和虫子的狂欢。我已经开始想到我本来有多么不开心这件事了。碰巧群里老师发了下午答辩结束之后的合照,我仔细审视了一番每张照片里的自己,脖子短、斜方肌粗壮、脸很方、眼睛小、眼神总是在乱飘,感觉心情更不美好了。合照中,我的左边是表情比我还难看的男同学,右边是我们班最端庄秀丽的女同学,她一直保持一个表情,就像我们答辩主席说的她的论文,很端正。
说回这部电影中的第二个小故事,我不怕虫子,可是这里的虫子太多了太密集了。我本能地觉得令人有些不适,这确实不合适儿童欣赏。老鼠想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可是他失败了,他努力过,他精心装修精心准备,最后只有虫子看上了他的房子,而且不打算给钱。对老鼠来说,这是一种打击,他已经一无所有了,没有家人、朋友、爱人,只有房子。没有人可以救他,我不知道虫子们为什么一定要把他带回家,那些变异的大虫子,有老鼠尾巴和头,身躯却和虫子一样。这是电影的隐喻,对老鼠来说,房子被虫子占据并且毁坏,就像摧毁他的精神支柱一般。这也是为什么他最后还是回到了虫子房的原因,因为他被摧毁了,他的精神被摧毁了。在大虫子要求他给他们泡茶的时候,他罕见的愤怒了,找出了杀虫剂,却不小心喷到了自己。这里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老鼠知道他们其实就只是大虫子而已,知道他们并不是真心想买房,所以想消灭他们。只是这次他失败了,还把把自己弄进了医院。老鼠真的很可怜,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彻头彻尾失败的人更能引起我的共鸣,我理解他在面对这令人绝望的现实时心中的悲愤。我明白,他曾经对自己的人生抱有多少期望,现如今对自己的人生就有多么绝望。他不是没有挣扎过,他热爱生命,希望自己能够改变糟糕的现状。可是,好难啊,他已经不能够了。
说到这里,我还是很庆幸,电影就是电影,不能完全代入生活。我希望现实中的所有人都永远拥有与生活抗战、与失败抗战的勇气。
时空在变,不变的是房奴的艰辛。
第二个故事的两只异形鼠简直让人san值狂掉(^_^;)
没多大意思。
这是一组很魔幻、既有感官刺激、又沉重、阴郁无比的动画。很喜欢第一个故事开头的细节,父母是怎样在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装门面、应对上门做客的富亲戚,为之后不抵诱惑、毫不犹豫跳火坑作铺垫。第一个故事结尾的魔幻情节很像千与千寻。三个故事都用了很多蒙太奇,烘托一种癫狂的恐怖气氛,实属少儿不宜。尤其是第二个故事,成年人看了都会留心理阴影,结局那真的是彻底被悲惨现实吞噬,活的没“人”样了。第三个故事又何来的温暖励志?主角脚踏实地、心怀志向,一直以来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可惜被大环境打败,不得不放弃立足营生之本,转而跟主角原来根本看不上的幻想散漫派“同流合污”,不得不忍受对方的神棍言语“洗脑”。想要稳扎稳打、建立基业的人生观被硬生生掰成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是幸还是不幸……
太恐怖了!!!!谁在标签上写搞笑的!!!明明是恐怖动画!!!
挺有寓意的一组小动画,定格毛毡的形式相当精致,和惊悚风格融合得也比较好,同时在主题上也都比较统一,不要成为房子的奴隶,不要被欲望蒙蔽住双眼,此地非归处,心安是吾乡。不过第二个动画需要加一个【昆虫恐惧者慎入慎入慎入】的标签,我整个人被吓到离屏幕三米远,咱就是说跟虫子一比老鼠都变可爱了有木有……
看懂这个电影的关键点是房子怎么来的。 房子暗喻 资本陷阱 , 资本家给个机会用 小房子换了大房子,看似占了天大的便宜,完成了人生的心愿,但为了让房子能用,全家人终日劳作甚至忘了照顾孩子,最终变成了房子的装饰物。 整个规则始终掌握在资本家手中,房子不断的在变化,改装,升级,一家人不断的跟着折腾,沦为了 房子的奴隶,最终万劫不复。 而当资本末日来临时,经济崩溃的洪水已经将房屋价值淹没,主人和租客也只能随波逐流。 固定的房屋已经成了生存的枷锁, 最后房主驾驶房屋巨轮杨帆远航寻找新的生活。 我感觉寓意很好。
第一个故事,诡异。第二个故事,反胃。第三个故事,Rosa和Jenny的毛,很好撸的样子🐈
怪诞小故事合集,三段故事对应欲望/物化、空间/宿主、庇护/迁徙。第三段故事特别好,迷雾中房屋/方舟在意象上为house这一主题做了点睛和升华。值得一看。
P2的蟑螂舞是在戏仿电影版的《猫》么......
前两章其实非常不错,房子作为一个吞噬人心的欲望或执念,绝望的气息渲染的很好,尤其第一章,毛骨悚然的程度刚刚好,第二章就过分了一点…(绝对要谨慎观看…)结果第三章水准断崖式下降…
父母落入消费陷阱,倾家荡产贷款买了个二手大独栋,窗帘都是自己做的,冬天大房子又冷还得操心柴火。可都倾家荡产了,也回不到过去了。#父母操劳一生撒手人寰,最后落得父债子还,想要卖房脱身又碰上经济危机,无人接盘。一会闹虫子一会又闹耗子,过得不成个人样,实惨。#虫子和耗子养猫解决。月供只好用房租来抵,租么也租不起价,别问,问就是经济危机,大家收入都低。小房东没几个房租杂事又多,一会水黄了,一会地板又破了,愁人。既然穷,嫁娶也不用想了,老人走了,自己也没个一儿半女搭把手。平常只能靠钓点免费的鱼,吃点免费的菜苟活。#心中却放不下这房子,梦想有一天能让它长成完全体。真是即想逃离这债务的汪洋大海,又舍不得枉费了两代人的心血啊!愁人#消费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是演员,找不回失去的童年
1吃掉房子的房子,男主人应该是以旧房子为交换拿到新房子,但是仍然受制于“人”,受到蛊惑和支使,烧掉最后地下室的老物件就是真正完成吞噬了。2 老鼠的铃声是猫叫;无孔不入驱之不尽的爬虫=老赖,但是老鼠本身也是个同类物种,所以欢迎回家,回归本色啃房子。 3猫咪的漂流家园。理解为困在自己世界实则没有出路的猫咪,忽略外界的帮助和信息,最后紧要关头启航。有时候需要一个真正外来的有执行力的人帮自己打破陈规?
寓言故事 第一个诡异 第二个诡异加恶心 第三个温暖
做工精致。特别在意房子这个实体的只有人类吧(动物的窝从来没有脱离本质而异化过嗯不过这么说第二段倒是回归本质)但套上动物面具做出来有看头的多,第二段是近年的恐怖片里数一数二的噩梦,老鼠治虫,两大恐惧合二为一,难以想象摆弄群虫之舞时动画师傅们的内心活动不过我真的觉得只要毛茸茸化蟑螂也不那么恐怖了!妹想到Jarvis配主角这么专业,片尾歌也很棒。
我好喜欢第二个故事啊,呜呜呜呜呜好久没有体会过这样的孤独了,那个在房子里倾注了一生的老鼠,压力那么大,在地下室向往着马尔代夫的海滩,每天打电话倾诉的对象居然是他的牙医。画面处理和剧本充满精巧的细节和构思,最后老鼠们欢迎他回家,那一幕真的载入我的恐怖画面榜,又惊悚又难过。真的,如果你的人生只是表面看起来是好的怎么办?你堵住一切溃烂的可能,虫子们依然在夹缝里夜夜笙歌,你要接受吗?你要离开吗?
真希望看的当时豆瓣有短评高能提醒,第二集全是爬虫我操,还有特写我操,一整个屏幕我操,相对起来老鼠都不可怕了,要死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空房间》《爱情万岁》中的房子尚且还是一些人类故事的容器,作为货币去流通或者藏污纳垢,人类多少掌握了主动权,《房子》中的三座房子则是“物”的“异化”和人格化,房子作为具有某种主体性的危险因素而存在。而一座人格化的房子的惊悚之处在于:“人服务于房子、人变成房子的一部分”的“人为房役”;或者房子的居住功能被剥除,变成被人类和动物吸食的一种养份;房子成为人类彼此隔离的某种介质,屏蔽人类的精神世界,让彼此成为一座又一座孤岛。房子的“主体性”是拉斯冯提尔《此房即我造》的暗黑基调,每一个戴着动物面具的人类都变成房子的仆人,或者说,房子变成了人而人变成了房子,像第一个故事中那样的直观。第三个故事则是希望之章,最终人类会醒悟,会发现房子应该是梦想的容器,或者遵从其功能性的本身,而人和人的相互依赖该排第一位。
Don't let the house trap you.关于欲望关于沉没成本关于物质和归属。对于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多赚钱而换工作导致负荷过重的我来说简直感同身受。那座房子它正在沉没,你难道要跟它一起死么?
三种形式、三个角度的“房奴”故事,讲述人被房子“绑定”的悲哀:一个恐怖,一个惊悚,一个鸡汤。所幸,结尾的一篇给了点希望,至少你还能驾着舍不得丢手的房子,扬帆远航。定格动画,是我最爱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