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

HD

主演:宋佳,黄觉,王仁君,张博,李依玲,吴超,陆怡璇,孙维明,张彤,李凤绪,王同然,鲁思远,张维智,杨丽萍,李翰臣,江心怡,丁字佳,曹世平,温杰捷,李洪权,赵荣章,瓦洛莎,安继晨,葛四,包子,陈鹏宇,李云龙,赵蕾蕾,安宇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2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萧红 剧照 NO.1萧红 剧照 NO.2萧红 剧照 NO.3萧红 剧照 NO.4萧红 剧照 NO.5萧红 剧照 NO.6萧红 剧照 NO.13萧红 剧照 NO.14萧红 剧照 NO.15萧红 剧照 NO.16萧红 剧照 NO.17萧红 剧照 NO.18萧红 剧照 NO.19萧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萧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2年,病中的女作家萧红(宋佳 饰)困在了日军炮火下的香港,年轻的东北作家骆宾基(张博 饰)陪在她的身边,萧红向骆宾基讲述了她10年来颠沛流离的写作生涯,以及她和作家萧军(黄觉 饰)、端木蕻良(王仁君 饰)之间的两段不寻常的感情,特别是她与萧军难以忘怀的感情经历。这个生逢战乱,历尽坎坷,向往爱情,充满魅力的女作家深深打动了骆宾基,但此时的萧红已经病入膏肓。骆宾基和外出归来的端木蕻良把萧红送进医院,陪伴她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猫舌怕烫烫儿童食堂决胜荒野第三季我只希望你们爱我飞天大盗 第二季基地第一季寻护者雪暴1814凯特·麦考的审判盛开的紫荆花红邪奇幻森林(原声版)赤裸狂花警之光第二季鬼扯蛋可爱的你 五個小孩的校長我的女儿琴四月月与雷福奇战火中的青春神秘法医第一季达拉的青春魔鬼深夜秀灾难大电影远东一九三二(上)阴阳大策反走进黑暗第二季小孩与鹰不是孤单一人2023医妃难囚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你凌乱的美感我无法领略

作死。
真心的,我觉得这两个字概述这部电影就够了,但我忍不住又写了很多。
难怪现在文艺青年要蜕变为骂人的话。
怪丫的自己作死。

在剧中的萧红(注意这个定语,是剧中的萧红而不是真实的萧红)怀孕之前,剧情还是挺正常的,没有什么让我不舒服的地方,而且画面构图、用光都显得很讲究,从不少细节都看得出来导演、美术指导还有摄像的良苦用心。

但是,从剧中的萧红怀孕之后,很多事情开始不对劲儿了。
首先插播一段番外。
“你说这是拍东北人的传记片,演员咋不说东北话捏?”
“恁文艺一女主角要一开口‘干哈干哈’,你丫不瞅画面还不得以为放二人转呢。”
拉回来继续说。
剧中,萧红名不见经传的、来自老家的前前男友致其怀孕并畏罪潜逃,造成剧中苦逼异常的萧红成为了公交车售票员,同时还因为欠房租和各种债而被房东关关押,就在她可以写个惨字的时候,浑身看似被理想主义包裹的萧军同志站出来了,照顾她,爱护她……然后窝们滴森活,夺磨幸福,窝们滴森活,夺磨快乐……

结果,突然就发大水了啊!!!!!
在窗口目睹惨状的萧红同志,就像疯了一般冲出房间要去找萧军同志啊!!!!!
Wait,房东你天天不厌其烦锁人家,昨天晚上怎么就踏马不锁了啊!!!
还是爱情真伟大让萧红同志这个孕妇都能徒手撕破门锁的阻碍啊!!!
然后啊,萧红同志被救援人员带上船了啊,萧红同志声嘶力竭大喊你们要告诉萧军来找我啊!!!!
再然后啊,她跟赶来找她的萧军同志在水中巧遇了啊!!!!!
Wait again,这水踏马的是齐腰深啊!!!!!
身怀六甲地萧红同志居然就挣扎着从船上跳下去,艰难地奔跑跟萧军同志来个水中熊抱啊!!!!!!
你们比许仙白娘子还猛啊!!!!!!

接下来孩子生下来了啊……还卖给别人了!!!!!
人家出病房,萧军又追出去,把钱退给人家,还叮嘱人家等孩子长大了告诉人家Ta妈妈是作家!!!!!
尼玛我妈要生出来不要我以后还不认我,我就是知道她是美国总统都有个蛋用啊!!!!!!!
丫这是要让《人证》的剧情提前在天朝上演么!!!!!

我以为他们该消停了,完全没有啊!!!!!!
前路坎坷,喝碗鸡血继续嗨啊!!!!
两口子弹着琴耍着铃鼓在街上旁若无人欢快地奔跑啊!!!!摄像Sama还特别给力地放慢镜头给两人各种特写啊!!!!
俩二货就以这打起手鼓唱起歌的节奏到了一栋建筑物里面,然后森情滴抱在一起直勾勾看着对方……
我隐隐有种预感要开始限制级了。
“这……这是要野合么?”
我沉吟一番,没有开口。
然后他们说了很长一段对白,我只记得最后一句是“春天来了”!!!!
“艾玛,野合之前还念把诗啊……”
再然后,就在打下一束顶光的房间中央,翩翩飞舞地不知道是棉絮还是鹅毛大雪这不是重点啊,重点是两个人突然利索地把自己的破衣裳潇洒一脱啊!!!!
关键脸上表情在那一瞬间各种爽爆了啊!!!!!!

这三段剧情真心彻底治好了我的近视,因为……我!踏!马!瞎!了!!!!!!

然而高潮一波未清一波又起啊!!!!!!!

跑日本带个闺蜜回来,结果给挖墙角了,虽然不晓得这是不是真实的,但却是够狗血……
此时的萧红同志,脸上强欢笑,内心在咆哮!!!!!!
真是我的好闺蜜啊!!!!!!!!!!!!!!!!再也不相信基情了有木有!!!!!!!!!!!!!

后来萧红同志愉快地抽出珍藏多年的绿毛线要送萧军同志一顶帽子……
于是剧中萧红,萧军,还有端木仨人同睡一床的画面将森森地存在于我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
我只能说,花粥小美眉《老中医》中一句非常给力的歌词一语道破天机……

其实,剧情文艺的时候真的很文艺,某些画面用光,布景,演员服装什么的都很到位,尤其要说某些时候萧红的独白,恰到好处。
但是,雷银的地方编剧你也太不含糊了吧。

最后,我和一起看片的女友就一个深沉地问题展开了讨论:一个女人男朋友不断,究竟是她有魅力,还是她有手段?
我说,这恐怕得看喜欢她的男人怎么看吧?
女友哼了一鼻子,管那么多干嘛,我觉得满意就行。
瞬间我觉得我又好好传统。
不过说真的,这真的是个很难说的问题。
有的女人就像你家可以世代流传的达芬奇手稿。
有的女人永远就像你买不起,但还是有的是人前仆后继要去捧,天天都要在你身边念叨的海淀学区房。
有的女人就像深夜回家的时候留着的一盏灯。
有的女人就像你每天都会喝的很多水。
有的女人就像你消耗得很快的卫生纸们。
有的女人就像你硬盘深处的“思想学习”文件夹。
有的女人就像……
你身边的女人太多了。
究竟哪个会跟你一辈子?

看运气吧。
反正女人遇见你跟不跟你在一起也是看运气。

好了,说完题外话了,最后总结陈词:我萧你鬼大爷的红,编剧你纯瞎搞死作,坑苦了摄像和美术指导。

 2 ) 知道這部影片還是因為得了獎..

絕對是奔著宋佳去的.之前看了一部電視劇覺得這女生很漂亮才注意的她,而觀影時意外發現居然裡面有黃覺!知道黃覺就比較早了,傾城之戀裡的范柳原就讓我挺稀罕這位大帥哥了.而這次在蕭紅中飾演蕭軍這號不是很討喜的人物卻也刻畫的很到位.影片整體現實和回憶穿插,平鋪直敘地演繹了蕭紅短暫的一生.我想說的是:蕭軍也好,端木蕻良,駱賓基也罷,他們的口味還真是...有點奇特.anyway,看完影片之後,我去惡補呼蘭河傳了..

 3 ) 让像你这样的导演/ 编剧执导,是所有观众的罪过

将剧中台词略微篡改,奉还给导演和编剧大人。如果你们不会讲,干脆闭嘴。
如果要点评这部电影,简而言之,没,诚,意。没有足够的诚意去老老实实地研究萧红这个人,没有足够的诚意去想怎么来表现这个人,没有足够的诚意去让观众心有戚戚而不是啼笑皆非。就好像高中生编不出作文,就拿华丽的文字糊弄;就好像学者出不了成果,拿剪刀浆糊的“成果”搪塞。
你毁无聊题材可以,别来毁萧红。
我私心里觉得我校观众应当是比较有素质的一群,但是今天看《萧红》几度嘘声大起各种笑场,而且完全不是观众的错。不知百讲引进这部电影是出于什么心态。
敬爱的导演和编剧,你们的智商在哪里?我们不懂电影叙事,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人不应是这样的,这个故事不是这样讲的。不能把本应是悲剧的故事,讲出了喜剧的滑稽。作家也是人吧?平时也要正常说话的吧?不是一张嘴就朗诵的吧?而且还张口闭口就是“我崇敬您”“她给她爱上的男人能量”种种散文诗格式,(编剧是把十几岁女生的日记本直接拿来用了?)鲁迅他老人家居然成了江苏台的莫非,专门给萧红点评夫妻关系,还用上了“你们两个就像两只刺猬”的时髦比喻。
而电影叙事的拖沓也懒得吐槽了。影片开始萧红逃跑,场景是萧红的父亲和继母在炕上抽烟斗。窗外仆人喊了一句“老爷,大小姐跑了!”萧父应了一句“什么?”死心眼儿的仆人居然又老老实实重复了一遍“老爷,大小姐跑了!”最后影片表现萧红临终场景,骆宾基和端木交错出现,萧红在梦境跟现实中间游移不定,眼睛闭了又睁睁了又闭,让我忍无可忍开始乞求导演给萧红个痛快吧让她去吧让她痛快地去吧。
电影的叙述方式是一方面,更让人忍无可忍的是人物塑造。既然自称传记片,那应当抓住这个人的灵魂。萧红不仅是个女人,她更是个人。对她的才华成就、精神意志视而不见,一门心思关注她的情史(而且是yy得离谱的情史),八卦恶俗的取向暴露无遗。很明显,萧红身上最出众的是她过人的才华,而不是她在男人间兜兜转转无人可挡的魅力。电影里那些段罗曼史基本都是扯淡,居然连鲁迅都黑。
萧红自己是有性格弱点,但这些弱点如果写得真诚细微同样可以震撼人心。一个有才华的女人,是怎样跟自己的文字相依为命,怎样在坎坷的情路上跌跌撞撞走过来,依靠对更多人苦难的同情而获得救赎的?我们没有看到。我们看到的,只有二萧一见钟情的狗血,(“让像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她是个孕妇,但她不是个普通的孕妇”),只有端木脉脉凝视萧红的矫情做作,只有生造鲁迅“怎么谢”(还专门强调了两遍)的恶俗可耻,只有将骆宾基友情生掰成爱情的无节操(包括抓痒抓得那么销魂的桥段= =)。萧红是女作家,不是万人迷。

 4 ) 她裸露着,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落花无语对萧红。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和县,1942年病逝香港,年仅31岁。她22岁发表第一篇小说,并在接下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写下近百万字的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成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1879年,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出版,小说里出走的娜拉俨然成为了当时乃至以后无数追求独立的女性的精神领袖;
32年后,在中国的北方哈尔滨,一位在20年后将会深深影响文坛的女孩出生在一个阔绰的封建地主家庭……
1930年,这位有着和父亲相同的倔强性格的女孩因为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
而她悲惨而又壮阔的一生,也伴随着她的出走而拉开帷幕。
她叫张乃莹,我们更熟悉的,是她的笔名:萧红。
人们总是赞扬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里,那位勇敢的离开自己丈夫的娜拉;却很少有人愿意想象,出走的娜拉将会遇见什么?所谓女性的独立,远非是出走这么简单的,也远非是出走就能解决的。萧红一生都在爱与自由中苦苦求索,在她香消玉泯弥留之际,她是否又追寻到了这两样东西呢?
终究是没有人能知道啊!人生如戏,又或许,连这位戏中人自己也还是参不透这场大戏的奥妙。萧红死前两年的长篇巨作《呼兰河传》的末尾,她写道:“蝶儿飞着,鸟儿叫着,又到五月了,叶子坐在后院冥想,莺歌的爸爸担着柴草经过后门了。”一生寂寞的萧红试图用写作来找回曾经的故乡,土地,亲人,可是到头来,她也只能藉由记忆之火来温暖自己冷寂的心灵。想一想,又有谁能回到那遍布着自由与爱的少年时光呢?
《萧红》(2012),与近期影院上映的《黄金时代》类似,也是一部以萧红一生的人生轨迹为主要线索拍摄成的传记题材影片。本期先对这部2012年的《萧红》进行点评。
首先在拍摄技巧上,瑕疵确实很多。电影的前半段还差强人意,尤其是萧红、萧军相识相恋的情节处理与镜头表现都相当不错;但是到了后半段,剧情的发展与变化却突兀了起来。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需要详细展开的情节却一笔带过,而需要边缘化处理的情节却往往冗余繁杂。
例如萧红随端木来到香港后创作她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背景就介绍的相当模糊,人物传记电影(尤其是作家传记电影),本来就应该在作者本人的代表性作品发表的时期给与最大幅度的关注,通过作家本人的心理描述以及作家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的阐述,才能最大化的丰满人物形象;
再例如影片最后针对萧红因肺病感染而逝世的情节又给了过多的镜头,此时倒不如采用蜻蜓点水似的情节处理,通过弱化作家的死亡事实来强化(或者称之为永恒化)作家的影响力来结束电影。具体来说,影片末尾只要两个镜头足矣,一个是萧红在弥留之际的那句“我会好起来的”(此镜头表现出萧红对此生的不甘),另一个就是萧红在病床上无言啜泣的镜头(此镜头的寓意很明显,表现萧红对生的渴望与无奈)。
但是,抛却拍摄技巧,单就电影的情节呈现以及对作家的心理活动的挖掘而言,导演霍建起还是可以的(虽然影片中很多心理再现也是通过一些XX专家的深度揣摩,难免显得做作),国产电影向来在这一点上是弱项,而这也是国产电影难以在国际诸多电影节上崭露头角的原因之一。浮于表面的电影画面再震撼,也打动不了观影者的心灵。所以在此也就不能再怪霍导演了。
事实上,传记类电影的拍摄,或者再广泛一点,剧情类电影的拍摄,最大的难点就是对人物的心理再现。《辛德勒的名单》之所以感动人,不是因为影片对历史的还原,而是对历史的挖掘。人物的生平事迹可以藉由史实资料来再现,但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再现,却不单单是查阅查阅相关资料就能搞定的。
《萧红》(2012)中,人们最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萧红与萧军的感情纠葛。我们知道,二人在贫贱中相知相爱,后来二人在文坛上名噪一时的时期,却也成为了二人感情出现问题的时期。面对丈夫萧军的出轨,人们总是深恶痛绝,并且总在揣摩着这位追求自由的女作家此时对丈夫的心态变化。针对于此,导演通过一场车站离别戏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场离别戏中,萧军手里拿着两个苹果拼命的向即将出发的火车站跑去,此时镜头切回到萧红,我们看到了一个满含期望的眼神特写。这巧妙的一跑一看,实际上就是萧军对萧红的愧疚与不舍的心理再现以及萧红对萧军虽恨尤爱的心理再现。而这两个镜头,也是本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了。
最后,再谈谈萧红,这位被赋予“文学洛神”的女子。萧红所处的时代,于她而言或许是痛苦与快乐并存的黄金时代,说痛苦,是因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战火纷飞;说快乐,是萧红有幸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诸多文学泰斗生活在一个时代。而在这痛苦与快乐的双重包围下,萧红,这位寂寞的东北女孩,从异乡到异乡,漂泊一生,她不停地写啊写,想通过写作来找回她失去的一切,在她少年时代的呼兰河,却任凭她再怎么写,也只能永远活在她的记忆里。

 5 ) 被扭曲的杯具杂陈的人生

    但凡名人传记,总是会有些许变味,或者是有意拔高,或者是装作无意的拔高,或者是扭曲。毕竟时间过去那么多年,哪里还有当年人来分辨是非?看完《萧红》,不知萧红的后人是否会找剧组打官司?电影里的萧红,也许仍旧带着作家与文艺的气息,但却仿佛成为一个现代版的“残酷青春/美女作家”代言人。端木蕻良的后人,又是否会找剧组打官司?电影里油头粉面有如恩客的眼神、表情,都让人感到那么不是滋味。仿佛这电影的拍摄,只是为了说明这一切只是一个错误。
  萧红是我一个喜欢的作家,她的作品基本都看过,最难忘的还是《呼兰河传》,时间的摧残完全摧不毁呼兰河那忧郁又温暖的气息。没人告诉我应该看她的作品,也没有人推荐,只不过是自发的遇上,自发的喜欢上了。也许把生命终结在年轻的时候,是一种幸运,哪怕那是悲苦的,被迫的,不甘的。然而同样作为一个女人,有时未免会想,一个像萧红这样敏感倔强的人,如果能够活到后来,她到底能收获什么?做为女人,她能收获美满的家庭生活吗?作为一个作家,一个不照成章出牌的作家,她在历史上的那么多运动中,能保全完整的人格而不受丝毫屈辱吗?所以说,她死了,生命像烟花一样灿烂,未必不是一种福气。忘了是谁说过,大意是说,一个早早失去的生命是有福的,没有福气的人才会留在后面。
   萧红的生平看过很多次,她的一生不幸的开端,贫苦的生活,各种版本的爱情,包括与鲁迅先生的各种交往乃至猜测也都有所了解。虽然故事本身是怎样是一回事,电影拍出来是怎样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过,不真诚的艺术创作是比不真诚的生活更要可恶,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哪怕不真诚,可是艺术却最终是要面对大家的(再说,一部电影也并不是天生就是艺术)。电影《萧红》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电影一开头,是萧红病重躺在床上,光线暗淡,她伸出手,似乎要拿床头柜上的药瓶。骆同学问她要拿药吗,她声音低沉的说不。看到这里我快崩溃了——虽然戏才开始。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堕落文艺女青年吗?做作,自怜,放任。作为一个敏感的生命,萧红应当是克制的,至少在陌生人面前,至少我认为。这样的认为也许会给当事人抹上浪漫色彩,但这并不失真。在电影往后的情节中,宋佳版萧红一直是这样一个样子,仿佛一个人早就知道她会这么早就走向灭亡。可是,这只是导演知道而已啊!对于敏感又坚强的人来说,当她不知前路如何,也总该表现出那种求生的欲望,那种好胜的动力,而不是早早知道人生结局的那种破罐破摔。事实上,有谁能预先了解命运?
    所有的人物里面,大概只有汪先生的后人和萧军的后人不会找他们打官司。一来姓汪的一家不出名,二来电影对他的处理很合理,而萧军则是被美化了,变成一个无自知的博爱者。电影把他的滥情变成一种不自觉的博爱,把数度的不忠变成一种高尚人格的瑕疵,如此美化还有什么好说的?这就是典型的标签化啊!把故事弄得毫无美感毫无浪漫可言,这种简单化难道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诚意吗?而端木蕻良在电影中则毫不招人喜欢。他本人也作为一个作家,夸奖起萧红来就像一个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铁杆粉丝一样。在咖啡馆里两人对饮的一场戏,暧昧得就像一场如今泛滥的都市艳遇。事实上,他们俩的爱情是不知不觉萌芽的,哪怕后来发现两人性格不合,端木显得很弱,可是也绝不该莫名其妙的给出这样的一个细节:到了香港,萧红一手提着杂物,一手提着一个大箱子,很吃力的走在端木的后面,而端木本人则悠闲的只在腋下夹了一个东西自顾自的走。这样的细节也许旨在表现端木不会照顾人,那么他们爱情萌芽时,他那种招女主角喜欢的体贴宽容照顾人的表现从哪里来的?也许确实他是一个这样的人,然而在电影的处理上,只有这唯一一个突兀扎眼的细节来表现,是不是太断章取义了?这样塑造人物,只能告诉观众一个结论:萧红与未婚夫的自由结合是一场闹剧,与萧军的相爱和分手是一场有悲有喜的正剧,而与端木的结合就完全是一场杯具了——还不能正儿八经叫悲剧,只能叫杯具。
  关于萧红的立体影像,这部电影是第一个。毕竟去世太早,能被记住完全靠了她本身作品的生命力,鲁迅先生的提携当然也是不能不提的。电影里出现的鲁迅,尽管造型形似,直立的头发,杂乱的胡子,都一一做来,然而出现一次让人笑一次,那种违和感真是羞煞先人。但是要说大家都记得她,那也未必,冰心老年一篇记录五四以来的女作家的文章中,大部分主流女作家从老到小都被光荣点名,而萧红作为早期的天才女作家,却没有被丝毫提到。这不知道是该归结于人老了,记忆模糊,还是说萧红的存在完全是在主流以外,毕竟民国是一个另外的世界了?
    电影里还交代萧红有一个与前未婚夫的亲生女儿,送人收养了,上网一搜,确实是存在这么一个女儿,据称生于1932年,活到现在年纪也真不小了。看电影时虽然知道这种事不会胡乱说,但确实很少听到关于萧红亲生女儿的说法。在电影里,她生下女儿即刻送人,那么干脆——无论当时是怎样,为了新生活抛弃自己的孩子,还是让人觉得这是一件残酷的事。据说萧红本人在香港时有提到,然而电影里,在她即将死去时,都一直没有安排她想起这么一件事。这部电影,就这么简单粗放的变成了“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如果萧红地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想法呢?

 6 ) 五颗星全部送给小花老师

这部评分比黄金时代低觉得不可思议。小宋佳是我心里最好的萧红。我看完呼兰河传来看这部电影。萧红是个什么什么样的人呢?她清澈而倔强。洛宾基夸她的时候小花老师脸上略带羞涩的笑容啊,这就是我心里的萧红啊。苦难常常使人灰暗,但萧红经历种种,直到人生最后也是清澈的。还有她挺着大肚子在阁楼上的样子,虽然落魄但依然清澈和倔强。小花老师是个特别特别美的演员,不在于有多光鲜亮丽的装扮,在于她能演出萧红内心的坚韧。
       ps鲁迅先生选的真烂

 短评

做工精致,但剧本肤浅,完全没看到一个"赤裸灵魂"的萧红。一个好作家的痛苦也许源自生活的凄惶与遭遇的不幸,但这种痛苦却不应也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命运的浅层。电影没能刻画出痛苦的升华与萧红才华的灿烂,仅抓取了八卦的表皮表演了一场平庸的爱情小品。

8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每个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博爱的男人。

9分钟前
  • 寒狐传媒
  • 推荐

像一泡隔夜尿,骚气冲天,但一点都不性感

14分钟前
  • 冬至
  • 较差

问:把大象放进冰箱里需要几个步骤?答:需要三个步骤。问:观看《萧红》需要几个步骤?答:需要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阅读李樯的剧本《黄金时代》;第二个步骤,观看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第三个步骤,观看霍建起导演的《萧红》。

19分钟前
  • 张翔森
  • 推荐

矫情造作。不过场景挺漂亮的。和室友的几个感触:1.宋佳太漂亮了,不适合演萧红,只是“美女”,而少“作家”;2.萧红、萧军、端木躺在一张床上调情那段真是天雷滚滚啊;3.萧红晚期经历的争论还是挺大的,拍出来有些偏激了;4.鲁迅的普通话……总之,如果不挂名《萧红》,会觉得这片好些。

21分钟前
  • 菲什
  • 还行

不明白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好电影,推荐。

22分钟前
  • 杀掉那只彩色狗
  • 力荐

正经的文艺女青年小宋佳,遇上不正经的文艺男青年黄觉。影片优缺点都很明显。有时间写篇长文。

23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一颗星给觉宝

24分钟前
  • 蜜朵乐果
  • 推荐

让你这样的女人流泪,是所有男人的罪过。

28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推荐

慢镜头太多,剧本本身又偏流水账,就显得矫情。讲一个作家的故事怎么讲才能兼顾八卦情史和作品思想,还真是个问题。

31分钟前
  • 十八爷
  • 还行

以乱搞为核心竞争力的主旋律。里面有两处很强:一个是“鲁迅”猥琐地笑着问萧红“你要怎么谢我”,一个是那场叫人下巴砸地的“3P”床戏。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在中国拍电影,拍什么并无所谓,关键是看谁来拍,如果像霍建起这种貌似无害的“主流”导演来的话,似乎怎样都可以的。

34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 养眼是养眼的,要用爱情去说萧红也是蛮好的切入点。但这场战时风花雪月太多劈腿野合堕胎,太容易导向“贵圈屌乱”,什么奥菲利娅根本就是扯淡。

39分钟前
  • 季呵_呵
  • 还行

感觉挺好,人物更贴合一些。黄金时代还是腕儿和角儿多了些,冲淡了主线的悲喜

40分钟前
  • boks
  • 推荐

乱世玩文艺,注定祸渐起。

45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Falling Flowers 这个译名太牛逼。。。

50分钟前
  • Garcia
  • 还行

霍建起根本就不懂萧红。

54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较差

萧红算是动荡时代著名的女作家了,一生也很传奇。电影太文艺范了,有些台词和场景简直就是无病呻吟。

55分钟前
  • mmhh
  • 还行

就萧红而言,汤唯是绝对演不过小宋佳的,虽然小宋佳在这部里演的并不好。

5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都是些装文艺的套路,没有真文艺。也没拍出萧红小说中那种苍凉的气质。宋佳其实演得不错,有某刻还让人想起《时时刻刻》中的伍尔芙

1小时前
  • 江声走
  • 还行

这个金鸡影后给的确实比较诡异。片子本身太雷了。

1小时前
  • \t^h/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