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小制作《我是植物人》理应嘉奖,毕竟电影立足于现实题材,毕竟一针见血地痛砭时弊,毕竟让人眼前一亮!如今内地电影市场纵然蓬勃发展,可主流仍以商业大片统治江山,而王竞指导的小制作悬疑《我是植物人》,标题起的再特殊,阵容与投资皆甚微,却依然异军突起。《我是植物人》故事跌宕起伏,人物丰满立体,不仅台词充满了幽默,还层层深入揭露了中国医药界的“知假、造假”,具备揭露现实阴暗的一定深度!
一个偷拍明星的狗仔队记者刘聪,意外结识了惊醒的“植物人”朱俐,两人碰巧查到一起医药行业的黑幕,不料惊天阴谋被揭穿,报复与灾祸也接踵而至,扑朔迷离的剧情,一环扣着一环。继《一年到头》及《无形杀》后,独立制片人谢晓东与导演王竞再度合作的《我是植物人》,同样以充满戏剧性的(车祸)开头,牢牢抓住观众眼球,然后依靠女主角不断地卧底、侦察,做足了悬疑气氛。
曾出演《一年到头》、《无形杀》的女星冯波饰演的朱俐,从苏醒后迷茫到回归职场的精神振作,从发现黑幕的见义勇为再到真相大白时的矛盾挣扎,人物的经历大起大落,表演难度极大。而曾在《爱情的牙齿》、《集结号》等片出演的李乃文,此次饰演狗仔队记者刘聪,他的插科打诨,他的幽默风趣,不仅增添许多喜剧色彩,也对现实作了有力的嘲讽。本片进入中期后,男主角由于报道新闻真相,遭歹徒报复,右手被打残,接着女主角卧底身份被戳穿,她还又知晓自己也是犯罪的始作俑者,激烈的矛盾冲突,瞬间使影片凝重起来,并且推向高潮。综观《我是植物人》涉及范围,如何炮制八卦娱乐、如何求职不易、如何办假证、如何在医疗制度里钻空,皆赫然在目,而混乱的医药审批制度和受害者们的无奈,甚至导致无辜孩童的惨死,颇令人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我是植物人》尽管配乐、剪辑、摄影皆别具匠心,但一些镜头的虚实处理,还属于探索阶段,恐怕会让不少人看得眼晕。而这种高清机器拍摄的数码电影,整体制作受资金束缚,画面质感还有所欠缺。再者,编导们挖空心思打造了悬疑剧情,但男女主角的情感戏比较简单,反派人物几乎成了符号,仍留下遗憾。当然王竞导演毕竟不是罗曼·波兰斯基与朗·霍华德,如果这样的内地小制作,非要按《影子写手》《天使与魔鬼》等好莱坞精品标准来苛求,那就是强人所难了。
2010年国庆档公映了多部内地大制作,其间《精武风云》《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片皆侧重视效与娱乐,可故事与人物同现实基本是脱节的。如今能面对现实生活,并且层层深入,一步步揭开真相,并叫观众在银幕前有一定思考,则太少了。相反《我是植物人》既有观赏性,又敢于痛砭时弊,却成为了“濒危保护动物”。本片揭露了中国医药行业由于利益衍生潜规则,而且身处其内的人们早已麻木,他们根本察觉不到自己就是罪犯,甚至自食恶果,也沦为可悲“植物人”。总之,《我是植物人》最值得赞美的是一种中国电影当前最为缺乏勇气!
“太热闹了,想家”
这句台词是一个孤独的女人说的,她喝多了,在别人的生日Party上,她把自己灌醉了,哥们儿问她为什么?
她说:太热闹了,想家。
写出这句台词的导演,就是,王竞。
推荐导演王竞的伤心三部曲:家、国、我。
我,《我是植物人》2010年
家,《万箭穿心》2012年
国,《大明劫》2013年
我伤心,不管起因如何,只要能遇到爱你的人,总是有解的。
《我是植物人》里的女主人公,俐俐,最后一个镜头是身穿囚服,隔着铁窗,泪眼朦胧地看着那个男孩,等她自由一定会娶她的八卦狗仔男,很幸福。
家伤心,无解。
你对家奉献了10年、20年的身苦心累,在伤心的那一刻,都化成了万只毒箭穿你的心,你怎么悔?怎么恨?
你悔,你爱过你的丈夫和儿子?
你恨,你真心付出的每一分爱?
你只能走,能走多远走多远。
国伤心,是劫。
明崇祯15年,离王朝的灭亡还有2年的时间。
连走街串巷的游医“吴又可”都知道大明要完了,积重难返,病入膏肓。
还是有“孙传庭”这样的高人,忠君爱国去送死。
因为,越是高人越明白,度劫这件事儿,全凭献祭的份量,多我这一腔热血,就多一分安全的希望。
所谓,明哲保身、韬光养晦、待机而动,都是没担当的托词,没本事的庸人。
我是国士,我能知行合一,我便去尽心尽力,至死不退。
在《我是植物人》这部现实题材的影片里,最具震撼力量的一句对白是,“我们都是植物人。”显然,这句话是说给观众听的。倘若在那一时刻,你是观众的话,或许它能唤醒你久闭麻木的神经,让你的良心感到刺痛。不得不说,影片里所描述的现实是沉重的。每12分钟就有一款新药在中国面世的惊人而恐怖的速度,让这个国度显得魔幻而离奇。比此更为夸张而骇人的是,居然上亿的中国人能够忍受并且接受这样一种现实,做事不关己的沉默的大多数。就影片主旨本身来讲,这部影片是非常成功的。它能在这个混混噩噩的娱乐圈内,敢于正言稍显敏感的题材,摆明自己的立场,讲出自己的道理。
但是在艺术创作上,却显得普普通通,远远比不上当年那部众口皆赞的《一年到头》。王竞多次使用虚焦来处理麻木不清的现实值得认可,而影片结尾的积极向善,却冲淡了批判和写实的力量。这样的正义为上的处理,既是作者的个性使然,也是好莱坞电影套路的积极仿效。在这里,电影更像是梦境,而非镜子;偏于经典剧式,而非现代语境。它只提供吐出一口怒气的快感,尽管这样的行为显得虚幻、甚至无功而返,但它却给观众美好的希望。毕竟《我是植物人》是一部为商业而积极努力的电影。可以想象,如果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文艺片的话,结尾必然是沉重的、阴郁的。正如独立电影《血蝉》那样,无力感更接近于现实的内核,妥协与背叛才是大多数人的无奈选择。相比之下,悲剧会更有力量,开放性会留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人性的矛盾与挣扎,要比正义的宣泄更能引起观众的反思。
尽管艺术表现平平,但这一切不能否认影片所呈现出来的诚意与智慧。在大片如云、烂片如风的朝代里,《我是植物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关注世俗却又与恶俗划清界限,关注娱乐却不忘讲出道理,承载人类共同的美好心愿,抒发弃恶扬善的普世情怀,已是近些年来中国主流电影少有的鲜明立场。由此可见,在中国主流电影圈里,并非所有人都是“植物人”,总会有几个鲜活的创作者,在染黑的酱缸里别具风格。
《我是植物人》是以一个植物人的视角进行拍摄的,导演尝试进入植物人的世界感受周围一切环境,从撞车受伤,植物人苏醒和找寻自己的身份进行的拍摄,使观众进入植物人世界,为之后的整个关于药品事件进行心理铺垫。
《我是植物人》中女主人公林莉遇车祸入院治疗,因使用麻醉剂“因菲他命”而成了植物人。三年后,刚刚康复的林莉在八卦小报记者刘聪帮助下进入一家制药公司,无意间又发现一起与自己遭遇一样的致残案例。林和刘二人联手对此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自己才是这起命案的始作俑者。经过一番内心挣扎,林莉拒绝了制药公司的收买,主动投案自首,让案情大白于天下。
《我是植物人》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以电影的手法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黑暗。这部电影真的很值得叫一些人看一看,触动下他们的内心,假设如果此类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会是什么样子?电影还是美好的,在女主人公的坚持下,最后将有罪之人绳之以法,但如果在现实社会将会是这个结果吗?我就不得而知了。现在社会需要像《我是植物人》一样的这类电影,反应现实生活,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像一把针一样时刻刺痛自己,提醒着自己,远离人性丑陋的一面。
近期看到电影不是做梦逃离现实世界,就是古代的打打杀杀,做电影的人都不敢轻易的接触现实社会,支持《我是植物人》导演,我们需要的电影是有故事,有悬疑,有现实,有批判,有诉求,有感情,有良心...
Production的水準未夠,但去掉那些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片子本身是有大片素質的。故事很ok,思路也很清晰。
这要是电影工业再完善点成片制作再精良点营销宣发再强劲点 那岂不是超英赶美吊打韩国类型电影啊(狗头
支持王竞,看好这位青年导演,不过仍旧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摄影
昨晚在AV6看的,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故事会故事
故事主线其实很好莱坞 搬过来结合现实题材 故事很精彩 搞点大牌多点悬疑设计点峰回路转就像大片了当然先找死帮色~
竟然有那么多的水评,看看打五星的人,有多少是只看了一部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植物人。
没有明星,没有特技,没有大制作,没有豪华场面,但是能够对中国医药行业有这么深入的思考我觉得也挺不容易的。像这样自作自受的事情,其实在饮食行业也一样,值得每个人反思。就是镜头走向太电视剧风了点儿。
出乎意料
这个结局估计要等30—50年,希望我有命看到那一天。
真狗血
很有挑战啊,尼玛在天朝能有这样的该有多不容易。
医药
关注医药行业黑幕的现实角度值得赞赏,但剧本有些单薄,在主要人物关系上处理也相对简单,矛盾不够突出。
感谢郑晓萸的倒台,催生了一部晚来的好片。
真没说的那么好,故事松散无力,缺乏起伏和高潮,主题模棱两可没有力度,拍摄手法“新”得有些莫名其妙……既不文艺也不商业,看后感觉很尴尬,要是好莱坞拍至少会很好看——这片跟Nothing But the Truth都没的比啊!
片子平庸,勇气可嘉。
话题很给力,怎么审过的……编剧大约是《蓝》+《对她说》+米国某些片。真是徘徊不去的基斯洛夫斯基,挥之不去的道德焦虑啊。李乃文扮相和演技都很赞。其余所有人严重话剧腔。此类片该是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主力军,可惜不给档期就是白瞎了啊。这年头观众多数时候认导演,少数时候认明星,没辙。
好故事,烂表现。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太差了,本来这电影可以更紧凑冲击力更强的。南都放映场谢晓东有出席,我是佩服他的社会责任感的,但可惜在电影制作及艺术造诣上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自诩为做商业片的,却不懂如何讲好故事拍好商业电影,与其质疑市场,不如继续努力吧。不然就做个地下导演好了。
属于角度挺好 主题也犀利 但手法神马的因为两不靠 所以面目模糊比较中庸 也没有特别闪亮的情绪点 不过多少算是现实主义题材 通篇的情绪也尚算连贯 感觉上有《对她说》和基耶洛夫斯基的影子 调查部分又很像美国孤胆女记者如Louis LANG 但都没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