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1961

HD中字

主演:德克·博加德,西尔维娅·西姆斯,皮特·麦克恩里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6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受害者1961 剧照 NO.1受害者1961 剧照 NO.2受害者1961 剧照 NO.3受害者1961 剧照 NO.4受害者1961 剧照 NO.5受害者1961 剧照 NO.6受害者1961 剧照 NO.13受害者1961 剧照 NO.14受害者1961 剧照 NO.15受害者1961 剧照 NO.16受害者1961 剧照 NO.17受害者1961 剧照 NO.18受害者1961 剧照 NO.19受害者1961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受害者活成了犯罪分子

最早使用“homosexual”一词的英语电影 光影的利用非常好 室内戏中夫妻对峙阶段 妻子下侧打光对比丈夫头顶光 造成那种紧张感和恐怖氛围 摊牌阶段使用侧打妻子与平打丈夫 情绪更舒缓 影片配乐也是有种大开大合的气势 开场Barrett逃跑时就利用钢琴的配乐营造了很强的悬疑氛围 Farr得知Barrett的死讯后 交响乐般的配乐也直接体现了Farr平静表面下那强烈的内心波动 而警官们之间的对话也道出了电影的核心 最后结尾男主那一往无前和加害者那正义凛然做对比 似乎也能表明当时社会的态度 明明是受害者 却活成了犯罪分子 “i believe that if i go into court as myself i can draw attention to the fault in the existing law” 铿锵有力【BFI - Big Screen Classics】

 2 ) 恶法和偏见造就的受害者

据说这是英国电影第一次在台词中直白的讲出“homosexual(同性恋)”这个词(未考证),但是这样一部“第一次”的影片,却做到了重拳出击,猛砸仇视同性恋的社会现象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原因何在?我们都说电影是反照社会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去回溯历史,也就大概能了解成就这样一部畅所欲言的电影产生背景。

“受害者”上映于1961年,虽然距离英国完全取消“同性恋罪”(1967)还有6年的时间。但此时的英国政府在著名的“奥芬顿报告”影响下,正在逐步放宽对“同性恋罪”的定义范围,全英上下已经逐渐可以接受这种将法律与道德分离的观念,所以像“受害者”这样直白的电影诞生的“语境”已经具备。另一方面对于同性恋罪的讨论也是社会热点问题,常年受压迫的一方需要借助艺术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呼吁,这部“受害者”就是这样一部替同性恋群体发声的作品。

电影整个叙事逻辑可谓是简洁明了,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在罪恶面前从懦弱到强大,由妥协到抗争,进而完成人格升华的过程,这是剧情片常见的套路。剧本、剪辑、表演等都显示出了很高的制作水平,特别是我在前面提到的,它的故事将社会对同性恋话题的种种情境巧妙的设计在一起,我在这里记录一下片中的经典片段。

电影展现了现实中很多同性恋者的朋友(公众)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表现出的冷漠和仇视

被敲诈的男孩Barrett求助于朋友Frank,可Frank的女友拒绝提供帮助,她说:“为什么他不去和他的同类待在一起?”“为什么要为那种人遗憾?”

当然也有正面的形象,电影的作者借Frank的口,表达他对社会上一部分恐同人士的看法,Frank对他的女友说:“(我不怪你),不是你的错,你没什么大脑能够理解这一切。”

还有电影涉猎到了同妻问题,在一段台词中律师Farr和她的妻子有这样一段对话,Farr说:“我每天都因为有你而感谢上帝。”而他的妻子这时已经看清了真相,她说:“Mel,我不是你紧握的安全带。我是女人,我需要被爱。” 作者对于同妻问题的看法其实比很多人片面站在为“受害者”讨回公道的思考角度更加对社会有益。一味地强调同妻或者同夫作为受害者的身份并不能改变更多的同性恋进入欺骗婚姻(因为他们本身就知道自己在牺牲他人),然而真诚的换位思考,才能使人明白他人也有相同的情感诉求。打个比方,一个老人在地铁里如果这样说:“嘿,我是老人,你起来给我让座。”,或者这样说:“嘿,我现在腰很不舒服,你可以让我坐一下吗?”你更愿意去帮助哪种人呢?

警长叔叔绝对是电影中一抹独特的风景线,

他经常一语戳中事情的本质问题,比如有一幕警长的下属说:

“长官,当我发现自己认同可以减少犯罪事件(这里指同性恋)的动机时,我常常感到很为难。”

警长说;“是啊,如果我们的工作只是对付Bill Sikes(暴力罪犯)这样的人的话,那就容易多了。”

这里明显的提出了将法律与道德分离的观点。

以及在警长调查同性恋勒索案的时候,他感叹道:

“他们要是有一个人愿意出面就好了,只要一个!”,

他的下属回答道:“他们害怕这种暴力手段长官。”

警长说:“是的,当然,他们只是小老百姓。”

怎么样?是不是够扎心?

警长怼人的战斗力也很强,有一场戏,他感叹道:

“如果这些不幸的人(受勒索的同性恋者)先来找我们求助就好了。”

他的下属却说:“如果他们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们根本就不用来找我们。”

警长马上怼回去,他说“如果法律要惩罚所有异类,那我们还不得忙死?”

下属激动了,反击道:“就算如此,这个法律(同性恋罪)制定也是出于好意,如果不这样,那所有其他的怪癖就会跟着出现。”

警长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宗教观点,他说:“看得出来你是个虔诚的清教徒”

下属说:“是的,但这没有什么错的吧?”

警长此时一针见血的回击:“是没什么错,不过以前清教徒也违法。”

此外警长的诙谐也充分显示出他的魅力,他说:

“有人说反同性恋法案给了那些勒索的人特权。”

之后律师问:“那也是你的感觉吗?”

警长回答:“我是警察,我没有感觉。”

所以尽管戏份不多,但是我必须说警长这个形象绝对是电影灵魂人物之一,是具有鲜明价值观的公权力的代表。

我想用引用电影里最辛酸的一段对话结束

妻子问律师丈夫Farr:“照片中的男孩为什么会哭?”

Farr说:“因为我说自己不可能和他在一起。”

 3 ) 台湾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今天,回看这部同志史上最重要的电影

1961年,当英国导演巴兹尔·迪尔登决定将《受害者》搬上大银幕时,全英国上下举世哗然。因为同性恋这一极度富争议性的题材,许多演员都对导演抛出的橄榄枝投了否决票(如杰克·霍金斯、詹姆斯·梅森和斯图尔特·格兰杰)。苦觅男主角无果后,制作组不得不把角色法尔·梅尔维尔的年龄修改得更年轻一点,让40岁的德克·博加德拿下这一烫手山芋。

由于影片的题材敏感,英国电影审查(分级)委员会(BBFC)在电影正式提交前审查了剧本。反复拉扯间,电影被敦促删剪了4行对话,委员会书记特里维廉约翰·特里维廉同意这部电影过审。令人惊讶的是,在制片方申诉后,3行被撤销又神奇地回来了——这其中包括法尔的大胆自白。被删减的部分只剩下青春期男孩认为同性恋是“我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这样的对话。

1961年10月,《受害者》在伦敦地下放映,电影史上首度出现用上“homosexual(同性恋)”这字眼的英语电影。它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后,美国电影协会(MPAA)对它下了一纸放映禁令。吊诡的是,删减了十分钟的版本于60年代中期在美国电视获准播出,并无多少观者对之提出异议——面对同一样存在,官方的态度总是比大众要“含蓄”许多。

黑色电影与恐怖的想象力

如果没有惊悚片元素,《受害者》这部电影,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在一次访谈中,导演巴兹尔·迪尔登坦言。为扩展影片影响力,他聪明地采取了和《艳尸凶案》(1959)相同的“曲线救国”策略:制作成一部警察破案的悬疑惊悚片。

电影的开场十分巧妙。在一系列连续镜头后,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工地上一个名叫杰克·巴里特(彼得·麦森内里饰)的年轻人。当两位身着风衣、带着黑色檐帽的神秘人现身后,他神情慌张地开始了逃亡之旅——这样的装扮在黑色电影中,往往象征非邪(匪徒)即正(警察)的两面。随镜头推移,“真相”渐渐浮出水面。身无分文的巴里特为逃避两位警察的追捕,急需现金离开伦敦,只能四处求助。一次次碰壁后,走投无路的他在酒吧中被警察缉拿归案,而被捕前他做的最后一桩挣扎,是欲图毁去一本随身携带的剪贴簿。

无头苍蝇般的逃避中,我们跟着这个局促的年轻人,初识了形形色色的伦敦世相。他所求助的人,多少带着奇妙的情感张力。二手书店老板哈罗德(诺曼·伯德饰)责怪他“我了解何谓‘恐怖的想象力’,现在换你去体验试试”;汽车经销商看到他出现,满脸写着尴尬与不情愿;朋友弗兰克的妻子塞尔维极度不喜欢他:“为什么他不和自己的同类呆在一起?”另一个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律师梅尔维尔·法尔,更接连拒听他的电话。

在老少两位警察夹击中,满面泪痕的巴里特承认了挪用工资的“罪行”,但仍一口咬定他花光了2300英镑。很快,警察按图索骥地找上了法尔——剪贴簿里的内容全部与其工作有关。这位年轻有为的律师从容自若地回复着警察一步紧似一步的追问,即便在“同性恋”一词清脆地从老警察口中吐出,他也能直视着对方承认“我已经有此概念”。他的失态,出现在听闻巴里特自杀之时。紧促的音乐响起,镜头推进。具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高反差打光法,照亮了他的脸:震惊的面容、晃动的目光。这一幕,无法不让我们回想起三分多钟前,摄影机以同样手法,追踪着牢房里巴里特脸上的表情,用毛尖的话而言,“那种绝望和痛苦成了一个世纪的同性恋人的表情。

至此,电影已进行了四分之一。由简妮特·格林和约翰·麦考密克巧妙撰写的剧本,铺设了大量间接迂回的剧情设计,在解释人物的“异常”之前,故意隐藏了真实动机,引导观众一次次走入迷途。对这个因同性恋而被勒索致死的“受害者”,我们已建立了太多同情,无论这是否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战术策略,它取得了成功。早前那些诸如“减少犯罪事件的动机”等语焉不详的模糊指涉,也找到了出口。

叙说同性恋,含蓄颠覆的圣地

二战后,一个个原英国殖民国家相继独立,年轻人面对突然拥有的金钱和权力,面对旧有价值观的崩溃,在传统势力的氤氲下,开始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建造更公平的社会。电影观众不再是战前的家庭型观众,逐渐转变成小众的特殊族群。据调查,1950年代末,七成五的电影观众都不到30岁。这些欢迎为他们叛逆辩护的年轻观众,日渐让电影成为含蓄颠覆的圣地。

身为时代的一份子,巴兹尔·迪尔登还在伊灵工作室时,便拍摄了第一部使用“混蛋”字眼的电影《寒夜青灯》(1950),这是德克·博加德与他的初次合作。在迪尔登放弃伊灵工作室后,其电影在开创性上突飞猛进,反种族歧视的《艳尸凶案》(1959)、为女权主义摇旗呐喊的《一整夜》(1962),及关注同性恋者身份的《受害者》(1961),都是个中翘楚。

若要理解本片,必须得对英国同性恋历史状况做个简略梳理。在英国,同性恋一直被当作“违反人的天性的罪行”,有着相较其他各国而言最为严厉的刑罚。1895年对文豪王尔德的审判,更深刻动摇了这一唯美而行事乖张的群体,导致一些人墙头转向。社会上树立起同性恋者“败坏青年者德行”的形象,开始对同性恋进行有预谋的沉默。直到二十世纪初著名知识分子团体“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兴起,同性恋、双性恋等行为才再度风靡,剑桥一度成为同性恋者的天堂——《受害者》中的主人公法尔,亦是在剑桥求学生涯中第一次结识了同性暧昧对象。

随后,医学上相继出现“退化性同性恋”、“可以‘治愈’的后天发育畸形说”及弗洛伊德的“神经功能症说”等理论,为大众树立了同性恋是变态倾向压抑产物的印象。同性恋者的危险成为立法者和法官们偏爱的论题,警方对之实行特殊手段来克服,并以恐慌气氛促使同性恋者退缩于匿名和私人空间之中。50年代的冷战、剑桥间谍案的丑闻助长了社会对同性恋仇视的心理,因同性恋被定罪的人数达到顶峰,平均每年2000人。“电脑之父”阿兰·图林服毒自杀,即是这一时期的悲剧性事件。从《受害者》警察之口,对此也可见一斑:“90%的勒索案件都是源自于同性恋。

在这种“白色恐怖”氛围中,不惜毁掉事业与家庭也要站出来追查勒索者到底的法尔,成为孤独的捕猎手。在导演镜下,这个伦敦的地下黑暗群体,虽不乏如剧场明星、大律师这样的英才,但都是被视为“猎物”的受害者,遮遮掩掩、敏感脆弱、自我厌弃、紧张悲伤。因同性恋罪四度入狱的哈罗德,凄凉说出“大自然跟我开了个肮脏的玩笑……我觉得自己是罪犯,不法之徒”这样的话来。这并非居高临下的观望态度,他们只是如同你我的普通公民,小心翼翼过着自己的寻常生活,没有伤害任何人。借用《艳尸凶案》的话来形容:“仅仅看着他们,你并不能确定他们与众不同;尽管那些怀有本能敌意的人,认为你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试图展示年代共识的角度,影片让观众自己选择要站在哪一边。有恐同者使用“恶魔”“怪癖”“性变态”这样的恶毒字眼,也有人认为“他们只是有点不正常”,警方的态度也相对温和宽容。电影最后法律助手威廉和妻子劳拉对法尔的理解与体谅态度,甚至令影片有了一抹亮色的光明结尾。

博加德与迪尔登的古典蓝调

1960年代是英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厨房洗碗槽”现实主义(1958-1963)。电影多为黑白片,表现工人阶级的日常现实,具社会使命感。二、“摇摆英伦”电影(1963-1969)。影片多彩色摄影,节奏轻快,带有法国新浪潮的自由不拘感,表现时代的繁荣与时髦。

《受害者》显然不在这两种之内。巴兹尔·迪尔登一脉相承的是四、五十年代英伦电影的古典风骨及技匠传统:强调语言之表达力,阶级意识明确,以聪慧精准的态度和克制优雅的方式,对他所窥视的地下世界及角色表达着同情。写实的拍摄手法令片中的各个角色栩栩如生,时代气息多姿多彩。影评人雷蒙德·杜格纳特把其与美国反映社会现实的纪实片相比较(如斯坦利·克雷默),指出巴电影主角经常最终做正确的事,具有“谦逊屈从合理的权利”和“身为领导者所需的坚定的信仰”。

德克·博加德饰演的法尔·梅尔维尔是“受损圣人”的集中代表。在演艺生涯的前十年,博加德主要以传统的浪漫角色和动作片英雄形象示人,尤其轻喜剧“医生系列”让他成为“日场剧院之偶像”。40岁时,他被授予爵士,风头一时无双。就在此时,与兰克电影公司14年合约期满的他,不顾经纪人的警告,决定接演《受害者》。

英俊温良的外貌、沉着克己的态度,博加德显然深谙如何带着类型化的脚镣,以古典的方式去演绎社会问题影片。如劳伦斯·奥利弗般,他仔细观察细节而精准地将之展现于外,在念白、动作、肢体控制、综合表演上素有训练,能非常完美地背诵高度风格化的对白,铿锵有力而不失人味。这个来自上流社会的的型男法尔,其高谈阔论、深思熟虑、饱受折磨……一举一动均与愤怒青年及写实青年相去甚远,是训练有素的当代贵族。

影评最令人动容的段落,出现在法尔对妻子直白恋情一幕。在黑暗阴郁的客厅,面对妻子毫不退让的追问,法尔以冷淡的声调和克制的手势应对,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却出卖了他内心被彻底撕裂的痛楚。他抬起下巴,以略带轻蔑的态度强烈表达出他对另一个男人的欲望:“我不再去见他,是因为我想要占有他”,令时人瞠目结舌。在一次电视采访中,博加德故作漫不经心地回应出演这幕的感受:“我认为在电影中,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段落,因为它毫不留情:绝无隐瞒。我无须对影迷耍任何花招,这是一个直接坦荡的表演。”——尽管博加德本人在过世前都拒绝承认他是同性恋,他与经纪人安东尼·霍伍德绵延近半个世纪的亲密关系,一直是人们非议的焦点。无论他是否选择出柜都已不再重要,因为在那个时代,他奉献出了最强大的同性恋等争议性表演。《仆人》(1963)里销魂油滑的仆人、《魂断威尼斯》(1971)中带着无限渴望的老艺术家,均让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值得一提的是,《受害者》上映后,引发了关于同性恋和相关勒索的全国性讨论。影片传达出这样的观念:“毋庸置疑有一条让同性恋坐牢的法律,给勒索者创造了无限机会。”它间接促成了1967年英国通过“同性恋改革法案”(Homosexual Reform Act),21岁以上成年男子在非公众场合的同性爱行为不再被认定为犯罪。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言,“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当法尔决心站出来说出“真话”的那刻,历史已然在悄然改变。而一部电影能有多少机会,去促进社会建立这样深刻的转变呢?

 4 ) 不一样的「同志」的电影

曾经看过《霸王别姬(1993)》《春光乍泄(1997)》《谁先爱上他的(2018)》《菊石 (2020)》《燃烧女子的肖像 (2019)》《圣母 (2021)》。

其中,《霸王别姬(1993)》的重点不在「同志」,而在时代背景和人物命运。《圣母 (2021)》的卖点也不在「女同」的感情纠葛。

其它的几部电影,如《春光乍泄(1997)》《谁先爱上他的(2018)》,这两部存粹是以「同志」为题材,还是「男同」,看得我实在有点反胃,以至于到现在也没兴趣看大名鼎鼎的《断背山(2005)》——尽管这部电影创造了一个新词「断背」。

《菊石 (2020)》《燃烧女子的肖像 (2019)》是以「女同」作为卖点,两个女子赤膊上阵,也让人提不起兴趣,尤其是女主从头到尾都是板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本片拍摄于1961年,年代有点久远了。但重点也不在「同志」感情,而是在探讨「同志」的合法性问题。尤其是拍摄技巧非常高明——以悬疑开场,逐步揭露真相,最后点名主题。


影片开头就是在工地打工的杰克·巴雷特发现警察,开始逃亡。

他不敢回自己的住处,只好给好朋友埃迪·斯通(Eddy Stone,售票员)去电话,让他帮忙把自己珍藏的一个包裹拿给自己。埃迪·斯通在酒吧见到巴雷特,把包裹交给他。

在酒吧,从其他人的谈话中,得知埃迪偷了2300英镑(这是一笔大数目),警察找他,就是为了这笔钱。

同时,巴雷特给律师梅尔维尔·法尔(Melville Farr)也去了电话。但法尔拒绝跟跟他见面,并且威胁他再来电话就报警。

法尔先生是地位显赫的金牌大律师,刚刚40岁,就即将成为王室法律顾问。

看到这里,不免产生疑问:

巴雷特为什么要偷钱?

他这么一个地位卑下的打工人,为何会认识身份高贵的大律师法尔呢?

法尔为何又屡次拒绝跟他见面呢?

接着,巴雷特去找了书店老板哈罗德·杜伊寻求帮助,但哈罗德似乎对巴雷特很生气,他对巴雷特进行了嘲讽,并赶走了巴雷特。

走投无路的巴雷特再次给法尔律师去电话,但法尔律师的秘书告诉他,法尔律师不在。巴雷特又跑去找卖车行职员菲普(Phip)寻求帮助,希望菲普开车送自己离开伦敦。但菲普也拒绝了他。

夜色降临,茫然无助的巴雷特在大街上碰到了好朋友弗兰克 。弗兰克正和女朋友希尔薇(Sylvie)逛街,他和希尔薇都知道巴雷特是同性恋。弗兰克对巴雷特表示理解,而希尔薇则表示反感。弗兰克答应借钱给巴雷特逃跑,不过要回去筹钱。

这里也让人迷惑。巴雷特偷了2300英镑现钞,随身带着一个皮箱,一般人都以为里面应该是钱。但如果是钱的话,他为何还到处找人帮忙呢?直接用这笔钱逃跑不就行了吗?

巴雷特再次给法尔律师去电话,这次是法尔太太接的,法尔律师还是不在家。

巴雷特只好到一家咖啡馆等待。这时候,警察来了。

巴雷特跑进了厕所,终于打开了他随身带着的黑色皮箱。里面根本不是什么现钞,而是法尔律师的照片集!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可以才出来他跟法尔律师的关系了。

巴雷特被警察住着了。他在厕所里撕毁的法尔律师的影集,也被警察拼凑了出来。面对询问,巴雷特一言不发。只好暂时把巴雷特关押。但老练的警察,其实已经推断出巴雷特和法尔是同性恋,且巴雷特受到了敲诈。

警察找来了法尔先生询问情况。他们明确告知法尔,巴雷特是同性恋。因为同性恋是违法的,所以巴雷特受到了敲诈。警察希望取得法尔的帮助,找到这些敲诈者,但是法尔拒绝了。

毕竟如果法尔承认自己跟巴雷特是同性恋,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坐牢的问题,而是身败名裂,直接社死了。

法尔想见见巴雷特,但警察告诉他,巴雷特在看守所自杀了。

这让法尔非常震惊。前面巴雷特屡次给他打电话,他都以为巴雷特是想敲诈他。没想到,这次巴雷特为了保护他,直接自杀了。

法尔陷入了深深的内疚。

巴雷特自杀的消息传开后,那些没有帮助巴雷特的人都感到了内疚。


巴雷特的好朋友,售票员埃迪·斯通收到了一封给巴雷特的信。这是早些时候寄过来的,因为宿舍管理员的疏忽,送过来晚了。埃迪知道巴雷特已经死了。他打开信封,看到里面是一张巴雷特与法尔律师在车里相拥流泪的照片。这是一封勒索信。

埃迪把勒索信交给法尔律师。法尔律师决定,即使身败名裂,也要找到勒索者,为巴雷特报仇。他要求埃迪注意身边的人,看有没有跟巴雷特一样的被勒索者。

埃迪在酒吧的聊天中,得知理发师亨利要搬走去加拿大。亨利的理发店生意很好,他为什么要搬离这里呢?事后,埃迪专门去找了亨利问情况。亨利没有说什么,但明显的情绪低落,并让他给巴雷特代自己送葬献花。埃迪觉得亨利可能受到了胁迫,他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法尔律师。

法尔律师找到了理发师亨利,告知了巴雷特死亡的真相,直接了当的希望亨利提供敲诈者的情况。亨利也说出了实情。他以前因为同性恋坐过牢,现在也受到了敲诈。本来打算忍下去的,但巴雷特的死,让他震惊。他选择远走他乡。对于法尔提出让他指认敲诈者医师,他还是选择了拒绝。法尔律师走后,敲诈者桑迪(Sandy)就进入理发店对亨利进行了威胁。亨利心脏病发死亡。

亨利死亡的当晚,法尔律师的管家接到了一通含糊的电话,里面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法尔律师和凯特分析后,认为这通电话是理发师亨利临死前打过去的,里面的人物是大明星卡洛威(Calloway)。

法尔去找了大明星卡洛威,询问情况。卡洛威生气的赶走了他。不久,法尔的老朋友富尔布鲁克勋爵来电话,让他过去见面。

法尔见到了老朋友富尔布鲁克勋爵和画展老板曼德克,还有大明星卡洛威。原来,他们三个都是同性恋。他们都受到了勒索。但他们是上流社会的人士,选择息事宁人。

同时,他们三个也知道法尔是同性恋,也劝他就此罢手。法尔虽然生气,但线索就此中断。


好在,新情况出现了。

车行职员菲普与埃迪在酒吧聊天的时候,接到了一通电话,回来后脸色严肃,威胁埃迪不要做警察的眼线。埃迪推断出菲普跟敲诈者有关系,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法尔。法尔律师去车行找到了菲普。巴雷特逃跑前曾经去找过菲普帮忙,但菲普拒绝了。现在巴雷特死了,菲普也很内疚。在法尔律师的追问下,菲普终于说出了与敲诈者联系的方式。

法尔终于与敲诈者桑迪见面了。

法尔提出要求,一次性买断关于自己的底片。桑迪回去跟同伙商量后,答应了法尔的条件,并告知法尔送钱的地点:哈罗德·杜伊的书店。

法尔律师决定与警方合作,抓捕敲诈者。

警察事先以便衣身份,进入了书店。法尔律师带着钱进入了书店,按照约定放到了指定的地点。

书店老板哈罗德·杜伊见到了法尔,告知了他关于巴雷特的事情。

原来巴雷特曾经在这个书店工作,他跟书店老板哈罗德是同性恋的关系。哈罗德很喜欢巴雷特。但不久,巴雷特遇到了法尔律师,他移情别恋了。这让哈罗德很生气,他赶走了巴雷特,同时在巴雷特来寻求帮助时拒绝了他。后来听说巴雷特自杀后,哈罗德也很内疚。

敲诈者终于把钱取走了。警察们顺藤摸瓜,找到了敲诈者的老巢。主抓了敲诈案的主谋——哈罗德书店的职员班纳姆小姐。

原来,班纳姆小姐知道巴雷特和老板哈罗德之间的「同志」关系。她非常反感同性恋,但她没有选择报警,而是选择了敲诈。因为她知道,同性恋者一方面怕坐牢,一方面更怕「社死」。所以,同性恋者一般不会选择报警。所以,他们的敲诈也很简单明了、大胆放心。

没想到这次遇到了一个不怕身败名裂的法尔律师。


电影为了增加悬疑,还增加了两条支线。

一个是骗子P.H.(瞎子)和米奇(Mickey)。这俩人经常在酒吧出现,一度误导观众以为他们是敲诈者。其实,这俩人是靠卖惨骗钱,最后被警察抓获。

另外一个是在酒吧出现的陌生男子。当埃迪答应法尔寻找线索的时候,警察其实也没有闲着,他们也暗自在监视法尔律师和埃迪。这是,这个男子的出现和突兀,让人误以为是他是敲诈者,在暗中监视埃迪。

这个警察后来在抓捕书店职员班纳姆小姐的时候出现。


其实,影片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支线:就是法尔律师和妻子法尔太太的关系问题。

 5 ) 這部電影的重要性

 
   這是電影史上第一齣英語電影用上"homosexual"這字眼,並間接促成1967年英國通過法案the Sexual Offences Act 1967, 滿21歲男子在私人地方的同性戀行為不再是犯罪。許多人認為這齣電影在某程度上推動了立法。
 
  (附註)有情節透露:
  當主角面對妻子的質詢,他選擇面對自己的情感,字字錐心刺骨:
"I stopped seeing him,because I wanted him.Do you understand? Because I wanted him!" Dirk Bogarde在這部電影的演技之好,那股勇氣真是令人動容,想想,那時還是1960保守的英國啊!

~~~~~~~~~~~~~~~~~~~~~~~~~~~~~~~~~~~~~~~~~~~~~~~~~~

後記:2004年美國著名影評人ROGER EBERT將此片列入他100部偉大的電影名單中,以下附上他所寫的影評,容我拙譯之。

~~~~~~~~~~~~~~~~~~~~~~~~~~~~~~~~~~~~~~~~~~~~~~~~~~~

●一篇關於《Victim》(1961)的影評翻譯
  原文出處: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2F20040523%2FREVIEWS08%2F405230303%2F1023

作者:ROGER EBERT

譯者:spondee


Victim (1961)
BY ROGER EBERT / May 23, 2004

    最近有評論認為《Victim》處理同性戀的議題手法偏於膽怯,然而檢視1961年英國的時代背景,這是部勇敢的電影。從它當初在美國遭到禁演,就只因為影片中使用了"homosexual"這個字眼的事實來看,其莫大的勇氣難以估量。當時的美國和英國,同性戀者等同於罪犯,所以《Victim》的編導採用黑色電影(film noir)和驚悚片(thriller) 的手法表達中心論點,把當時的反同性戀法案稱為「勒索者的特權法」("the blackmailer's charter")。的確,過去英國的勒索案件有百分之九十受害者都是同性戀。

    捍衛同性戀的主題在當時的電影票房一點也不受歡迎,因此導演Basil Dearden把《Victim》拍成一部警察辦案的懸疑驚悚片,藉此擴展影片的吸引力。看不到任何的性愛場景(甚至相關的事發地點),所以當我們得知影片主人翁天生是個同性戀時,就會開始懷疑他是否曾體驗過同志性愛。主要情節是描述匿名的勒索者專向有錢有名氣的同性戀恐嚇詐財,包括一名前途大好,敢與勒索者對抗的律師。

    這名律師就是故事主角Melville Farr,40歲的他剛獲得晉升,即將成為王室的法律顧問。如果他身為同性戀的事實被攤開來,就會失去王室的委任,事業和婚姻面臨不保。不過他下定決心挺身而出,因為得有人出面對抗勒索者以宣示法律上的不公。當Melville Farr循線追蹤幾位勒索案件的受害者時,透過電影我們可以一窺倫敦當時的社會樣貌–法庭、警察局、酒吧、俱樂部、理髮廳、二手書店、咖啡廳、會客室、汽車經銷商……等等–大量呈現很多市井小民為了隱藏他們真實的性向,平凡生活是如何的受到影響。

    由Dirk Bogarde扮演的Farr,是一名處事圓滑能力強的大律師,在Dirk Bogarde的詮釋下,流露出剛毅與冷靜的特質。主角Farr只在這部電影中提高說話的聲調二至三次,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一股憤怒的暗流:他覺得社會刑罰同性戀是不對的;同性戀無法向警察投訴遭到勒索是不對的;放任偽善猖獗(行不義)是不對的。 影片中有一幕,當Farr突如其來地揮拳揍向某個剛侮辱他的人時,正好揭示出: 在他世故圓滑的表面下,其實有著一顆受傷、憤慨,以及強烈的決心,要採取最後的行動以證明他的信念。

    影片開始的連續鏡頭和Farr沒什麼關係,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名叫做Jack Barrett (由Peter McEnery飾演)的年輕人,正在逃避警察的追捕。很快地我們就會知道他是個同性戀,被通緝的原因卻是盜用公款。身無分文的他急需現金離開倫敦,只好打電話找Farr求助,結果被斷然回絕;他轉而改找一家二手書店的老闆(由Norman Bird飾演),和一名汽車經銷,還有其他人……等等,也是被拒絕。Barrett的絕望在一家酒吧中被注意到,這家酒吧是其他角色們常去的地方,包括一對怪咖:一個是長得像鼠輩的瘦小男人,另一個則是身材較壯的瞎子,卻能偷聽所有的八卦。

    Barrett後來還是被警察逮捕到案,而且被搜查出帶著一本剪貼簿,裡面全是關於Farr的剪報。對於不輕易信服又開明的Harris警探(由John Barrie飾演)而言,這是個再明顯也不過的案件:Barrett沒有錢,生活簡單,偷了公司大量的公款,疑似同性戀的身分,所以Barrett其實是被勒索的受害者。Harris警探請Farr協助辦案,Farr表示幫不了什麼忙,但就在Harris告訴他Barrett已在牢房裡上吊自殺身亡時,Farr臉上的表情是如此震驚。理由很簡單:他愛Barrett。

    Farr的妻子Laura (由Sylvia Syms飾演)很快就察覺到他的心情低落,終於了解他和Barrett的關係。雖然結婚的當時她就知道Farr過去曾和一個年輕的劍橋大學學生熱戀,但那次是"對方暗戀他"。他告訴她,自己從沒和Barrett發生過性關係,之所以停止見Barrett,是因為他發現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變得太強烈—不過對Laura而言,這就跟有肉體接觸招致背叛的感覺是一樣的,因為她看得出Farr對Barrett的情感是不同的,甚至勝過Farr對她的愛。

    這部電影由犯罪驚悚和人性刻畫兩個層面著手,由於兩面俱佳,所以使得本片同時兼具娛樂性和啟示性(entertainment and message)。巧妙的劇本中含有大量間接迂迴的劇情設計,將動機隱藏起來,故意引導我們走入錯誤的戲劇方向,直到我們發現事實真相以及Farr和他妻子之間令人感動的幾幕戲;我很慶幸電影最後夫妻倆的對手戲帶有一種淒涼的寫實主義調性,而非某種做作不自然的結尾。

    電影劇本由Janet Green和John McCormick撰寫,原本只是一系列的對話,在一群道地的英國性格演員演繹下,變得豐富多姿。其中表現最好的是Norman Bird,飾演二手書店老闆,雖然拒絕幫忙Barrett,但是他對Barrett的感情(就像Farr的狀況)卻是比表面上看來更複雜。

    二手書店老闆是Farr親自展開調查所接觸到的其中一人;靠著Barrett生前其中一位好朋友所提供的一些名字,他試著要找出某位同性戀告訴他究竟是如何,以及何時向勒索者支付錢財。幾乎所有的受害者都不敢講,其中有一位叫做Henry的年長理髮師(由Charles Lloyd Pack飾演),甚至非常恐懼地告訴Farr,他已經因為”同性戀罪”入獄兩次了,再也不想嘗到坐牢的滋味了。(所以寧願向勒索者付錢換取平靜的生活。)

    影片的攝影場景位於生活多采多姿,具有時代氣息的倫敦;寫實的拍攝手法讓人覺得片中的各個角色們栩栩如生。Pauline Kael就認為,片中某些角色說話及神韻帶有獨特的英式癖性,比影片中Bogarde飾演的低調主角更像同性戀,而且說真的我們總是猜不出誰是獵人,誰是獵物。例如,在一個很微妙的次要情節中,會令人猜想搞不好其中某位警察他自己就是個同性戀。

    對於演員Dirk Bogarde (1921-1999)而言,接演《Victim》為他的演藝事業帶來 決定性的突破(decisive break)。他在1950年代已是英國影壇非常受歡迎的指標性人物,演了一系列傳統的動作片英雄和浪漫的愛情片主角,甚至是「醫生系列」的輕喜劇 (《Doctor in the House》,《Doctor at Sea》,《Doctor at Large》)。經紀人當初警告他,相對於那些主流角色而言,1961年演出這一部同性戀電影很可能會終結演藝事業的前途,甚至可能去好萊塢也無法生存,即使已經有美國導演對他感興趣。

    然而他還是照演不誤,就像劇中主角Melville Farr那樣勇往直前,而且從此後沒再演過傳統的男主角。奇怪的是,這種轉變反而是他日後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點;同時他再接演傳統角色的話,評價也很可能會下跌,所以他才能打破桎梏,拍出一部又一部富有挑戰性的作品:《The Servant》(1963),《King & Country》(1964),《Darling》(1965),《Accident》(1967),《The Fixer》(1968),維斯康堤的 《The Damned》(1969) 和《Death in Venice》(1971),亞倫雷奈的《Providence》(1977) 以及法斯賓達的《Despair》(1979)。

    Bogarde自己就是同性戀,只是生前沒有出櫃;即使在他一系列的回憶錄中,對於和人生伴侶Tony Forwood的生活點滴,他也只是將雙方的關係定位於演員和經紀人,而非愛人。也因此他一直被某些同志作家和同志激進份子批評,但是請想想:他接演乍看之下像事業自殺的電影《Victim》,不就是代表和他演的主角Melville Farr一樣做了相同的決定—去做對的事,並且接受後果?他不是經由演員的身分,透過《Victim》以及很多其他角色(尤其是在《Death in Venice》中那位年老的教授)表達出來了嗎?他私底下是什麼樣的人,做了什麼事,與任何人相干嗎?以《Victim》這部電影的觀點來看,這其實不關任何人的事。

    我以前見過他一次,那是個威尼斯的夏日午後,當時他正在那裡拍維斯康提的電影《Death in Venice》。我們坐在一個Palazzo式的花園中喝茶,俯瞰著Guidecca Canal,然後他逗趣地指著一位身穿黑衣,埋伏在樹後面的老婦人,說:「那位是伯爵夫人,她把這地方出租給我,還以為我不知道她其實沒搬出去。」他安靜,為人爽快俐落,不愛交際。不是那種你想像中會為了取悅大眾,而公開掏心掏肺的人。

    時至今日,當然世事皆已不同,畢竟Bogarde生於1921年,直至1967年英國終於使同性戀合法化。身為一名演員,他冒了很大的風險接演一個具有決定性的角色,同時證明這的確是意義非凡。
    總之,我們認為自己有權利知道他的任何事,他不是透過他的工作,告訴我們了嗎?

 6 ) 眼角眉梢都是风景

当然是因为Bogarde看的,事前不知道它的历史意义。Bogarde每一个镜头都风情万种,尽管都好笑地特为给他打了特殊的灯光。非常讶异十年之后死在威尼斯里他可以把魅力尽数收起。拍的时候他已经39岁,正炙手可热,这个没人敢接的角色他接得很干脆,因为急于转型,不能当一辈子英俊小生,他想好好塑造几个角色。

Bogarde演的柜中律师似乎是个万人迷,年少时剑桥的情郎为他自杀(“是个哭包”他回忆起来也毫不怜悯),后来那个有过车厢风流的小哥又仿佛是他的粉丝,收集他的周边,不惜偷钱保护他名誉,最后也为他死了。而他温婉的妻子爱他护他的,大概是最有尊严的炮灰女。

后来他回忆说其实有问过父亲,父亲说只要有意义,同性恋也无所谓吧。当然有所谓,当时才1961年,这片子里人人提起那三个字仿佛今天一样自然而然,Bogarde在一场夫妻对峙戏里直接说“我自此没有再联络他是因为我要他,我要他”。忽略时代背景来看毫无违和感。因此片子发行被多方留难也在所难免。

所有人物都对同性恋者抱有同情和起码的理解,不断暗示这是没有办法的先天的情况,虽然有时代限制,不过五十年后看来仍旧有一股清明的正气,片中警察当然知道同性恋犯法,不过他们并不会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找茬,全片都在处理勒索同性恋的人。

此后Bogarde一连和很多好导演合作,雷乃,维斯康提,法斯宾德。

他一直和情人住在豪华的大宅子里,即使床死了也不敢乱找人,怕声誉受影响,怕没有大宅子住。不过仅止于私生活方面,并没有拒绝接同志角色。youtube上有全片,画质一般不过他一样明艳动人。眼角眉梢都是风景。

 短评

LGBTQ电影是普罗大众认识、了解同性恋的一个方式,然而,当LGBTQ题材的电影被限制拍摄制作、公开展映上映,这种让广大群众知道LGBTQ的途径就被切断了,那LGBTQ群体被社会人民理解、接纳就更加不容易了。

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当年红的发紫的Dirk Bogarde会决定接这一部可能毁了他职业生涯的电影的时候,想必是在剧本里看到了一丝自己的影子。片中的律师Farr做到了他一生未做到的一件事——出柜,虽然他和他的爱人相濡以沫将近半个世纪,可他却不曾公开这段关系。可是谁能说他没有公开出柜呢?这部电影不就是他给我们的答案吗?

7分钟前
  • VincentP
  • 推荐

Eclipse Series #25: Basil Dearden’s London Underground | 比《費城故事》更加精彩,本子漂亮簡練,表演韌性十足。那個年代的先聲。Dirk在《僕人》和《魂斷威尼斯》之前就已如此成功地塑造同志角色了。

11分钟前
  • 介意
  • 力荐

—同性恋非法这条法律的制定是出于好意,如果同性恋合法了,那么所有其他的“怪癖”都要嚷着合法了?—看得出来,你是个很虔诚的清教徒了?—这又没什么不对。—当然没有,只是以前清教徒也是违法的。

15分钟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力荐

非常好看的黑白片。從法律的角度切入,具有現實意義——革命性地將問題指向同志群體在法律漏洞下的“受害事實”,卻也非常曖昧——規避或模糊了情感因素。男主最終決定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出庭作證,並非出於對死去男孩的愛意(他燒毀了他們僅有的合照),而是出於身為律師的正直。

20分钟前
  • 推荐

真是豁出去了

23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除开历史意义也是个简洁有力的好剧本。当时精心处理的设定“我基归基做没做” 和夫妻最后互相需要的对话,现在来看傻不傻。

27分钟前
  • edie
  • 力荐

抽丝剥茧的悬疑片,在同性恋仍是犯罪的年代已是最大的勇气存证。包括罪犯在内,每个人都是偏狭社会的受害者,男主带着古希腊悲剧般的气质走向身败名裂,sigh...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影史第一部说homosexual的电影,queer,because i want him.这些词句砸向我的时候,即使是在2023年,我也依旧觉得很震撼!延续了1919年世界影史第一部同性恋电影与众不同,同性恋因为是犯法的,让他们成为敲诈勒索者的猎物,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而同性恋因为既犯法又会名誉扫地,所以他们宁愿被敲诈勒索,也没法也不愿报警,最后往往损失大量金钱,精神上不堪重负甚至选择了轻生。这部电影中同性恋者不仅以被敲诈勒索的受害者形象出现,这能博得观众的同情。这还不够,编剧让一个底层工作者为了保护他社会地位高的倾慕者,甚至宁愿死也不愿意暴露他,展现了同性恋的感情并不轻浮,并不仅仅是肉欲的满足,他们和异性恋并无二致,甚至更具牺牲精神,更可歌可泣。而男主投桃报李,宁愿牺牲事业和名誉,也要指认

35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力荐

喜欢它更多是因为它的历史意义,在那个年代能站出来推动同性恋非罪化是非常不容易。片中台词也揭露得这么露骨 “我天生是个怪胎,但我从来没有危害社会,为什么我要被迫成为不法之徒”。另外我很喜欢结尾没有把上法庭拍出来这个处理,有些东西不能说的太完整,错误要让人们自己去反省。

36分钟前
  • FMIUL
  • 推荐

4 outta 4. Great Movie. 前天重温The Celluloid Closet(同性恋怎么还没看这部纪录片?),发现这是第一部说出“homesexual”这个词的电影,就兴趣盎然地跑去查看自己的硬盘,发现居然已经下载过了。本来以为这部电影可能就出名在他的时代意义,故事情节可能就还好,可是想不到居然是一部film noir,结局更是让我意想不到。另一方面,在得知这部电影的上映日期,也同时了解到在那个时期同性恋依然是犯罪时,我更是对主演肃然起敬,男主角本事就是同性恋,在现实中并没公开,但是作为一个演员,在那个时代出演这样的角色已经足够了不起了。拍摄、表演、对话和意义都挑不出毛病,这个剧本注定伟大,但导演made it even greater.

39分钟前
  • Cor Cordium
  • 力荐

http://www.56.com/w39/play_album-aid-9850548_vid-NTg4NTg1Nzc.html

43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推荐

黑白摄影不错故事SoSo 这部Dirk Bogarde比他后来的片子苍老好多 白羊座果然很适合演纠结的角色

47分钟前
  • 兮称
  • 还行

英国同志题材里程碑,忘了哪位老师上课提了一嘴,除去同性元素依然是一部黑色电影的水准之作。除了一众男性,还有女性的自我审视,有意的将新女性和传统女性作出切割,让后者扮演反派的同时拉拢女权。整体不是60s那充满杂质的B级文本叙述,台词对话设计很好。当年左翼挖掘的是精英体制下被掩盖的现实问题,让它们浮出权力关系、学科建制化的表面,现而今似乎是跑偏了不少。P.S.影片制作的契机应该是沃尔芬登报告,同时影响了67年的《Sexual Offences Act》

51分钟前
  • 多次元咸鱼
  • 推荐

干净而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式的作品。DB把这个矛盾悲剧英雄刻画地入木三分。

54分钟前
  • 点点
  • 力荐

难得一部佳作,丈夫和妻子这对关系是一大亮点。罪犯的设定也很微妙,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恐同的估计是深柜男人和郁郁寡欢爱上同志的老妇。

57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这是我看到的基佬密度最大的片,三个基佬站在一个房间里面等一个直男,直男一进屋变成了四个基佬。白天在酒吧喝酒都能碰上一嘟噜基佬……那个年代的穿衣风格真是太好看了,躺倒。德克在这里染了棕色的头发,显得更精明。老觉得他会演没有心眼的角色,结果每次心里都装满了事。所以照片上两人在做什么?

58分钟前
  • M-Mary. Ravel
  • 推荐

100分钟版。勉强及格。在同性恋非法的时代,这样一个讲述同性恋遭人勒索的故事,显然有社会性,但它的人物并不惹人厌烦,人物未曾以侵犯、干扰他人的方式声张自己的权利(相比之下,《费城故事》《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角色就显得那么聒噪,令人作呕),男主身上更有种迎接命运的坦然与彻悟——他的情人宁可自杀也没寻求他的帮助或是出卖他,于是男主赌上自己的律师职业生涯为其寻求公道,角色这么热血的设定简直不像是英国电影,男主妻子和警察等角色较为正常的立场,好像是对同性恋歧视法案有理有据的驳斥。开场的悬念营造的挺好,年轻人为何逃亡?他究竟受谁的胁迫?他的逃亡过程带出了同性恋群体的众生相和生存状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量,但后期各种角色略显重复和啰嗦。有趣的是,勒索者的家里有个大卫裸像,似乎也有同性恋的可能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和《双姝怨》同年,终于开始出现对同性恋者持同情态度的主流片,但无论基拉,在电影中均要死去。

1小时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Regarde le film en le plaçant sous son contexte historique et social. Première moitié bien réussite, presque un film à suspense hitchcockien

1小时前
  • KUM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