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是一个非常“酷”的老头。可能是我比较崇拜那些“读书”很好的人吧。那些一下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点,仿佛把知识已经刻在脑袋里。真的很厉害。
1、车,你可以拥有很多辆,但你只有一个脑袋和身体。——强调健康的重要性。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巴菲特对数字非常的敏感。
3、巴菲特非常爱阅读,每天用5-6小时读书。
4、子女的越优秀取决于母亲的伟大与智慧,更来自于优秀的家庭,即父母。
5、巴菲特对他父亲是崇拜有更深沉的爱,许多行为也都深受父亲影响。在他晚年的采访中,也仍不想谈及父亲。
6、真正富有的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7、人生的许多经验大多都是前人通过不断试错总结下来,现代人不断复盘、总结、更新迭代,周而复始。
8、人到达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阶层的时候,住在哪里,拥有什么(比如户口、大城市还是…),其实就没那么重要了。
9、巴菲特和查理芒格都是极理性的人,许多共性和相互欣赏促使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特别倚重的人。
10、巴菲特去找盖茨的时候,盖茨不见,以为他就是卖股票的。后来发现,相见恨晚,是对彼此不够了解。做事之前,先交朋友。
11、巴菲特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虽然他说大多数都没什么用。哈哈哈
12、巴菲特是一个很乐观,积极的人。
13、巴菲特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14、他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人,也很会坚持!
15、巴菲特的妻子也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她会把她需要的东西写在墙上。不知道是本身具有的,还是他们婚姻中,巴菲特影响他妻子的。
16、巴菲特认为,机会都是均等的。任何人都能够读到他读过的书。
17、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你拥有了财富,你可以有更多选择,帮助更多的人。
18、最后,我想说,其实我认为巴菲特的妻子比巴菲特的格局更大。他只是一个会赚钱的“股票操盘手”,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懂得付出更伟大的爱。
观看地址可以直接戳链接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8837607/以下是影评:
巴菲特出生的那一年,
美国正好处于股市崩盘的时期。
在他1岁时,爸爸失业了。
巴菲特的父亲是股票推销员,当时没什么存款,
却毅然决定自己创办一家投资公司,
那可是大萧条时期,
现在想来,这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每到周末,巴菲特总会和妹妹一起去那里玩计算器,
他的妹妹清楚记得,
有一次哥哥对她说:“
我要在30岁左右成为百万富翁。”
妹妹很惊讶,
因为他们家从没出过百万富翁。
小时候的巴菲特,每周只有五分钱零花钱,
可以想见,要满足一个小孩子,这点钱可不够。
于是他很早就学着做生意,
最开始是上门推销可口可乐,
后来又卖过邮报。
巴菲特说自己很喜欢送报纸这个差事,
因为这样他能规划自己喜欢的路线。
他每天送500份报纸,
每份报纸赚一美分。
算起来没有多少,
但因为“复利效应”,
当年攒下的一美分,
后来变成了几百美元、甚至上千美元。
说到“复利效应”,
在资本市场上有一个著名的“七二”法则:
你只需要用72去除以收益率,
就可以得到本金加倍所需要的时间。
比如你的年回报率是10%,
那么本金增长一倍只需要7.2年。
“复利效应”告诉我们,
时间和回报率的适当结合会让投资取得巨大回报。
反之,
时间和回报率任何一项的不尽如人意也会带来巨大损失。
很多人试图在投资的路途中寻找圣杯,
而巴菲特找到的第一个圣杯就是复利。
他50岁之前积攒的3亿本金,
在30年之后变成600亿。
于是我们从中得到的第一个重要启示是:
最初的资金大小不那么重要,
开始的时机与增长的持续性才是更应该追求的。
不少人都知道,
巴菲特在股票市场的领路人是格雷厄姆,
这位“现代证券之父”教会了巴菲特“价值投资”。
格雷厄姆坚信,必须仔细研究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
如果你发现这家公司能赚钱,那你最终也会获得收益。
出于对“价值投资”的信奉,
巴菲特从此一遍遍翻阅投资手册,
寻找一切可能被低估的股票。
他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
然后在价格回升至真实价值附近时卖出。
你可以想象,
这样的股票就像“一个要燃尽的雪茄烟头”,
巴菲特要做的,
就是在正确的时间买入,
在那最后一口烟中受益。
只是寻找“价值洼地”还不够,
巴菲特坚持了六十多年的另一个投资原则叫,
只做能力圈之内的事。
他曾看过一本书——《棒球的科学》
里面有一张照片,是作者拿着球棒等待击球。
作者发现,如果他只等待最佳击球位置,
就有40%的概率击出好球,
但如果处在角落,
击出好球的概率只有20%多。
巴菲特觉得投资就是一个类似的却更好地游戏,
因为在投资中你可以一直在场上等待,
忽略其他的可能,只等待自己最擅长的击球位置。
棒球场上,你会出局,但投资场上不会。
面对无数错过的机会,
别人可能会说:“挥棒啊,笨蛋!”
不要管他们。
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太强,
所以人们投资时就是会遇到太多诱惑,
以至于出手频率过高,
这才是问题。
这些年来,
巴菲特筛选掉了很多机会,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
也从不理会圈子之外的东西。
和格雷厄姆一样对巴菲特影响深远的,
还有查理·芒格。
坚持“价值投资”,
巴菲特在“快燃尽的雪茄烟头”时代赚了很多钱。
但他同样有一些不愉快的投资经历,
因为在过去,
只要股票便宜,
巴菲特从不在乎公司和管理层是否糟糕。
而芒格转变了他的态度,
让他以合适的价格买下优秀的公司;
而不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家合适的公司。
什么是优秀的公司?
1993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首次提出了“护城河”的概念。
在他看来,
消费者更换牙膏品牌易如反掌,
但更换银行账户、企业数据库太过麻烦,
巨大的转换成本就是绩优公司的“护城河”之一,
这成为他投资富国银行的理由。
除了转换成本,
品牌是巴菲特心目中另一条“护城河”,
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可口可乐,
最终也帮他赚到了10倍利润。
巴菲特一直相信,
正是有了从“雪茄烟头”到绩优股这样的转变,
伯克希尔哈撒韦才得以发展壮大。
长期盘踞在福布斯排行榜的美国人中,
除了巴菲特,
还有比尔盖茨。
盖茨关注计算机市场,而巴菲特醉心投资事业,
看起来,这两个人完全不搭边才对。
但事实可不是这样,
早在1991年,盖茨妈妈就叫他和巴菲特见面,
但是盖茨当时特别不情愿:“
巴菲特只会玩股票,我和他之间不会有什么共同语言。”
不过他错了。
刚一见面,这位传奇投资人的态度和世界观就打动了盖茨,
于是从那天开始,两位超级富豪之间产生了最深厚的友谊。
他俩的缘分还不止于此。
认识后不久,
在一次聊天中,盖茨爸爸和他们玩了一个游戏,
叫他们每人在纸上写下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一个词。
盖茨和巴菲特没有任何交流,
同时写下了“专注”这个词。
是的,专注。
对巴菲特来说,如果他对新事物感兴趣,他会大量阅读资料,会想遇见和它有关的人。
盖茨也一样。
因为专注,
盖茨和巴菲特对自己不关心的事情一无所知,
比如,他们不了解烹饪和艺术,也对物理和宇宙全然不懂。
但是同样因为专注,
关于商业,这两位的认知超越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
时至今日,
巴菲特的身价依然在逐步攀升,
但富人也有富人的烦恼,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
如此巨额的财产最终去向何方?
有一段时间,巴菲特饱受非议,
因为他每年都赚很多钱,
但不像其他有钱人那样把钱捐出去。
于是有些人很严厉地批评他,
巴菲特呢,从来没有回应过。
并不是他不想回报社会,
他只是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
怎么把这笔钱回报给社会,才是对人们最有用的?
他曾经的想法是:
既然本金在自己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没必要匆匆捐出。
到了 2006 年,
巴菲特出现在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晚会现场,
这一次,他承诺把自己绝大部分的财富捐出来,
用实际行动回应过去的质疑。
这时候的他已经确定:
这些财富,不管是用于早期教育,还是医疗事业,
都足以对多数人产生有影响力的改变。
当然,除了捐款本身,
巴菲特的礼物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
他向美国其他富人传递了信息,
拥有很多的人可以去帮助一无所有的人。
相信百年后,巴菲特仍会被历史记住,
但我们不知道他会以怎样的角色被记录下来。
是一位著名投资者?
还是一个慈善家?
巴菲特说:
“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教师。
在我看来,
人生就像一场电影,
你不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你要去找一份即使你不需要钱,
也愿意去做的工作。
生活是美好的,
每天早上,你从床上跳起来,
是因为你很期待这一天。
60多年来,我都是跳着踢踏舞一样地去工作。
因为我很喜欢自己在做的事,
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本文转载自知乎专栏【创投方法论】
更多类似内容:关注公号 42章经
你的一生只能拥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大脑,它们要陪伴你的一生,所以,学会保养它们是我们能做成其他伟大事业的前提。
哪些事物或者选择对巴菲特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大量的阅读。
十几岁开始研究股票,从技术分析到基本面分析,大量的,持续不断的阅读使他获益匪浅。
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和费雪的《如何选择成长股》让他形成了自己的投资体系。
只要读书,终将会有好事发生。
二、对朋友的选择。
正直,善良是他非常看中的品质,他也因此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查理芒格变成了他一生的挚友和生意上的合伙人。
是朋友让你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三、家庭和婚姻。
父亲对他的影响,苏西对他的影响。继承父亲优良的品格,并超越他,避免成为空想主义者。
四、报名卡耐基口才班。
巴菲特特别说了当初报名卡耐基的口才班的特殊意义。如果没有报名口才班,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成就。口才班的毕业证书甚至比他拿到的大学证书更有用。
“如果我不改变,我就永远改不了”
关于投资
一,避免亏损。
二,永远记住第一条。
耐心是最大的美德,逆向思考,寻找有护城河的企业,永远在能力圈的中心运作。
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无疑是被当代人极大低估的智者,我个人觉得他们的地位应该至少和罗素、霍金一样,因为他们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看法。但在中国,我认识的投资人要么没听说过,要么不信他们那套,认为价值投资(简称价投)在中国行不通。借着这部纪录片,把我知道的巴菲特归纳一下。
纪录片的优点是把拣烟蒂、保险浮动金、护城河等主要理论清晰地归纳出来,而且配上不错的画面。所罗门兄弟事件也足够紧张,纪录片很难营造紧张感,因为经常是事后、平息下来了回望,但这部做到了。
缺点:
1.采访不在一个对话层级。
采访对象有家人、公司、盖茨夫妇,以及最重要的查理·芒格,再用上过世的夫人的访谈影像。缺了比如说可口可乐公司CEO,他投资的企业怎么看他?
这也没办法。谁能挖掘巴菲特呢?谁能打破他的外壳呢?父亲去世不谈,妻子离开不谈。我能想到的采访者,《巴伦周刊》主编或者迈克尔·刘易斯?
2.策划方向。
拍巴菲特的纪录片至少有两种拍法,一是拍他的投资生涯,二是像HBO做的,拍他的情感和事业交织,巴菲特和爱人独特的相处方式,最后怎么把他引向慈善。
HBO的这种有新意,迎合多数普通观众,但也因此错过了大多数巴菲特投资生涯的转折点,更重要的是,导演对巴菲特、芒格、价投的理解还是太浅了。
以下详述:
1.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拣烟蒂
为什么叫拣烟蒂?因为烟蒂是那种有一点点价值,但多数人看不上的。巴菲特这招是和他祖父学的。每年,在奥马哈广场上都有拍卖会,如果一件东西三次叫价没人买,就会流拍,然后被降到一个极低的、只比垃圾稍高一点的价格。巴菲特的祖父经营一个杂货店,他的策略就是专门买这种「半垃圾」。因为广场效应——当多数拍卖者都低估一件商品时,所有拍卖者就都会低估它,这些商品的价格会在一瞬间极大跌落,不到实际价值的十分之一,这个价格肯定是远远低于它的实际价值的。于是祖父低价买去,再假以时日高价卖出。哪怕没人买,由于购入价实在太低,所以也不会亏多少,总之稳赚不赔。
这和后来巴菲特的导师、哥大商学院教授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非常类似。格雷厄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投资人,他不见任何公司的管理层,他甚至会认为见他们是有害的——会影响自己的客观判断。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财报,分析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找那些市盈率低(也就是市场估值低)的公司。格雷厄姆说:市场先生每天早上都会来敲门,给你报一个价格。有时这个价格高,有时这个价格低。投资人要做的就是有一把价值之秤,当价格低于价值时买入,高于时再卖出。
格雷厄姆绝对不会碰市盈率高的股票,所谓烟蒂就是低价买入低预期冷门股。去年我看到乐视、暴风市盈率都超过100倍(这意味着现在投资1块钱,100年后才能收回来),现在不少军工企业也是这么高,不知道格雷厄姆看到了会怎么想。
补充Justin的评论:「格雷厄姆连市盈率都不相信,大萧条过来的人,利润是什么?这种东西说不定一下子就没了。不靠谱。他只看账面资产,看市净率。真真是原教旨主义者。」
他后来写了一本《证券分析》,是价值投资者的圣经。他把巴菲特带入这一行,也把价投的理念传授给他。这是巴菲特家族外第一个导师。
拣烟蒂理论还可见:
//xueqiu.com/2858189581/50499473说起价投,很有意思。我第一次听说价投时,朋友跟我说:价投的理论很简单,十几分钟就能讲完。但有趣的是,信的人第一次听就会信,不信的人永远都不会相信。后来我在查阅期货大佬刘强的资料时发现,他晚年(也就是跳楼前几年)改信价投,但后来的操作方法明显不是价投的原则,所以我想他应该还是不信的。徐翔就更不是了,我觉得他们都是 Livemore 的信徒。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有一句对话很有趣:
Warren,don't worry too much about making money, it won't change the way you live, it changes the way your wife lives. Our wives live differently. Just look, you and I are wearing the same clothes and going to the same cafeteria. So Relax.
2.芒格
芒格这人聪明、古怪、爱憎分明,从不与人为善。巴菲特像个乖乖儿,没有人讨厌他,而芒格一生我行我素,两人却成了终生至交。每年BRK股东大会主要都是巴菲特在讲,提问到芒格时,他经常就是一句话:我没什么可以补充的了。收购所罗门兄弟时,芒格根本不想见董事会,他觉得这些投行的都是骗子。巴菲特却能在最大的危机面前担任公司主席,力挽狂澜。我不认为这有高下之分,但巴氏确实是把事情和人同时搞定的那个人。
另一个对比是,价值投资勃兴之初,各大商学院的学院派就攻击价值投资理论,面对巴菲特杰出的投资成绩,他们举例说:500个人扔硬币,每人扔7、8次,总有一个人全部是正面。意思是巴菲特就是这个运气最好的人。巴菲特拿出自己一系列师兄弟的记录,说为什么这些大猩猩都是一个村的——为什么都是格雷厄姆的弟子。芒格就懒得理这些人,芒格甚至连格雷厄姆都看不起。lol
格雷厄姆教会了巴菲特拣烟蒂,芒格把巴菲特带向一个更高的层次:买不那么便宜但肯定值得一买的股票。这其实仍然是价值投资,但不再只看重那些过于便宜的公司。
在打学院派脸的时候,巴菲特拿出了另一个同门的投资记录,也是50年20%以上增长。此人是格雷厄姆另一个学生,也是他最忠实的学生,施洛斯。
补充Justin的评论:「格雷厄姆在巴菲特年轻的时候当过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董事,所以我推断他是见管理层的……
(施洛斯)高中生,格雷厄姆一直瞧不起他,不给他机会,欣赏巴菲特。后来格雷厄姆洗手以后施洛斯也是自己做,最多管10亿美金。捡烟蒂的问题在于没办法容纳大资金,比如你有1000亿美元,烟蒂至少5亿美元以下吧,你每年要买200只股票,太累了。
施洛斯也很有意思,特别抠,一本看股票数据的标准普尔年鉴都是蹭儿子的,不给钱,哈哈哈哈,都是这种家伙,管十几亿美元,一共两个员工,自己,儿子。都是些geek,跟硅谷的geek本质上一样。」
可见:
//xueqiu.com/7462290789/85611117芒格也爱思考,他不放弃任何一点可以思考的时间,包括等红绿灯时。这导致很多次绿灯都亮了,他还沉浸在思考中,停在斑马线前,后面的司机疯了。
芒格的传记《穷查理宝典》比巴菲特的《滚雪球》写得要好得多,原因是书主要是芒格自己的演讲和文稿。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lollapalooza效应,意思是宇宙中各种理论交织、相互强化并极大地放大彼此效应。
芒格也有一句话特别棒,是他从某个机械生产商广告里引用的:新的生产工具已经发明制造出来,还没有购买使用的人,实际上已经在为新工具付费了。
3.华盛顿邮报
这是把巴菲特从奥马哈带到大城市的关键,他学会和人打交道。当然,邮报也给他赚了非常非常多的钱。这部分我不太熟,不写。
4.巴菲特的投资原则。
原则一是绝不亏钱;
原则二是记住第一条。
其实还有两条:绝不做空,绝不使用杠杆。
不做空很好理解,因为股票跌得再厉害,也就是跌到0,那做空的利润就是100%。但如果股票上涨,美国又没有涨跌停,做空的亏损就是无限大。
杠杆意味着你没有任何剩余的子弹,而且后续的子弹还要受制于人。这样你看到优质股时也不可能再买了,这还没有算上杠杆本身的高额利息。
美股的规定是(现在A股也是),持股超过5%就需要公示,然后要和公司管理层沟通。所以很多基金持仓都在4%、4.99%这种,只赚钱,不出风头。巴菲特很尊重公司管理层,现在中国的大国企和互联网公司收购,动不动就清洗管理层,包括中国平安、阿里、百度。
巴菲特之前干过一次这事。他公司对面有个家具店(还是超市记不清了)做得很好,创始人是一个老太太,然后老太太退休了,把公司给儿女了,巴菲特投资了。后来老太太嫌儿女做得烂,儿女又不让她接手,巴菲特也不支持她。老太太直接在原店旁边开了个新店,刷的一下所有人都去她那儿买东西了。巴菲特马上就跪了,根本不跟你谈骨气,马上服软,并且跟老太太保证之后都支持她。
去年美国大选也是。
全州都支持川普(红色),只有蓝色的奥马哈(巴菲特住处)孤零零地支持着希拉里。但选举出来后,巴菲特也一点没硬扛,不像《纽约客》《纽约时报》还在嘴硬,马上去表忠心了。
5.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信。
这可能是研究巴菲特最好的材料,纪录片只提了一句。巴菲特早年理念和现在又有了很大变化。
6.互联网泡沫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了,却成了巴菲特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因为巴菲特不相信互联网,互联网公司市盈率高,盈利模式不清晰,现金流弱,为什么要投?结果一家家互联网公司上市,巴菲特一下子就被视为老派、腐朽的代表,压力非常大。
有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
//xueqiu.com/6146070786/25511340 「这是巴菲特一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间。1999年夏天,《时代》周刊公然在封面羞辱巴菲特:“沃伦,究竟哪儿出了问题?”沃伦-巴菲特是网络股最大的看空者之一,但是事实似乎证明他这次真的看错了。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网络股好像成了唯一的热门股。可口可乐?听起来似乎是上上个世纪的名词了。」
当然,去年公告显示,巴菲特投资了苹果。此前。巴菲特唯一投资的科技股是IBM,而且是在IBM专做企业服务、利润稳定后。
7.道德
作为一个不可知论者,巴菲特应该是一个道德感不太强的人,但他很会利用道德赋予自己优势(非贬义)。举个例子:《门口的野蛮人》里有一段巴的客串,烟草公司想要巴菲特出面收购,巴菲特说:我已经不缺钱了,所以我不想做烟草生意,对我的名誉有影响。
巴菲特这么做,我觉得还是为第一目的服务——赚钱。绯闻、傲慢或者不好的声誉会影响效率。虽然我不在意,但我不能保证和我打交道的人不在意啊。
当然巴菲特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他和妻子、前妻的关系(其实就是两个人都爱他,他也爱两个人)要是搁在一般明星头上,对形象的破坏大概相当于女权主义者于韩寒。
片中巴菲特有一句话我很感动,巴菲特讲述自己和亡妻在生前分居但不离婚的状态时说的:love is a strange thing. if you try to give it out, you get more back.
8.美国信心
最后,巴菲特的一切都和他出生在美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为自由和繁荣的国家有关。2008年金融危机后,不少人看空美国。当时很多媒体说G2了,中国救美国、救世界,几年超日,几年赶美。很多美国人都不相信了。现在呢?美国是复苏最快的国家。
那一年,巴菲特和一些年轻的明星基金经理打了个赌:巴菲特投资指数基金(比如标普50,类似于沪深50那种,蓝筹股),不需要管理的基金;明星经理们自己选,十年后比较收益。赌注是100万刀。现在,9年过去了,巴菲特遥遥领先,他说:自己还愿意再打下一个十年的赌。
每当市场小幅度波动时,巴菲特就会问:你对美国还有没有信心?你觉得美国经济未来会增长还是衰退?答案永远是有,增长。
这也催生了巴菲特极其霸气的一句论断:「在尚未开发的宝藏面前,美国土地上已经发掘的财富相形见绌。确实是这样,过去238年,有谁能通过做空美国赚钱?」
(In his most recent annual letter to shareholders, Buffett said the "Mother Lode" of opportunities ran through America. Buffett added, "The treasures that have been uncovered up to now are dwarfed by those still untapped." He also asked, "Indeed, who has ever benefited during the past 238 years by betting against America?")
至于中国,调皮的芒格提到自己的爱好打桥牌时,评论过一句:打牌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思维的方式,我从打桥牌里学到了很多。我听说中国人从小就打牌,幸亏他们实行社会主义。我不能想象当他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时,国家会发达到什么程度。
如果想了解巴菲特,了解价值投资,这部片子是值得一看的。毕竟这可是巴菲特本人出镜介绍他自己的生活。道听途说千百篇,都不如本尊自己说。当然研究巴菲特最好的资料还是每年伯克希尔的告股东信。
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巴菲特好幸运啊。①他十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喜欢投资(大多数的我们很多人,可能四五十了都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什么)。②正好他爸爸是股票经纪。于是巴菲特很早就开始积累自己的资本:本金和知识。比如13岁把爸爸办公室里所有关于投资的书看完了。
③正好还对数字很敏感。
④他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环境(地理环境和人际关系),奥马哈的办公室里的布置和工作人员都是他喜欢的。同时找到可以一起升级打怪的良师益友:芒格。如巴菲特在告股东信里说的:Nothing beats having a great partner!!
可是大多数都不会有这些种种!
在片中可以直观地去感受巴菲特是如何的专注,像极致的极简主义。他的生活很简单,甚至都快把家庭生活也极简了。孩子主要是由妻子抚养照顾,妻子后来搬去更热闹的旧金山,巴菲特选择自己留在在奥马哈管理伯克希尔。公司建立时25人,现在还是25人~!他是这么说的:“喜欢跟自己喜欢还有照顾好我的人一起共事”(巴菲特相当于生活白痴,非常需要有人照顾生活)。简单才能把所有的资源都专注在自己想做好的/喜欢的事上。办公室的布置也是传统又简洁。没有几个人能十年如一日这样坚持,没有人能成为巴菲特2.0。
虽然巴菲特和芒格一直都在反复说,不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但巴菲特会为了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去学习自己不擅长的事:报名卡耐基口才班。巴菲特特别说了卡耐基的口才班的特殊意义。口才班的毕业证书甚至比他拿到的大学证书更有用。培训毕业后,一直挂在办公室。“如果我不改变,我就永远改不了”给我的启发是:说服力和影响力对做好投资至关重要!!不然巴菲特不会这样。不太理解巴菲特在开头就在说:“你的一生只能拥有一个身体和一个大脑,它们要陪伴你的一生,所以,学会保养它们是我们能做成其他伟大事业的前提。”但是片中他分享了他热爱的麦当劳~或许健康长寿的秘诀是快乐和保持阅读,巴菲特与自己喜欢的人沉迷自己喜欢做的事,有空就多读书。看完这部片子,我打算效仿巴菲特在片中里那样,把每一个大崩盘的新闻打出来挂在显眼的位置提醒自己。以上就是我简单观后感啦!❤首发公众号:22号灵魂
“巴菲特竟然是个女权主义者?”
之前看巴菲特的演讲,我以为他是一个性格外向,幽默风趣,自信满满的人。当我看完巴菲特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我才发现,原来巴菲特的天性并非如此,这是他经过很多年的努力,后天塑造的。
老巴小时候是一个安静的孩子,在人群中不是很出众。他非常聪明,青春期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是智商非常高,但是不合群的天才(说是怪胎也行)。他喜欢和数字打交道,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因为他说在数字中总是能找到答案,人这种生物实在是搞不懂,尤其是女孩子。他给人的感觉,是不是有点像《生活大爆炸》里面的谢尔顿呢?
后来他的性格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苏西。他总是说他的妻子是一个人格健全,性格非常好的女性。他们养育了三个子女,性格都更像是母亲,而不像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在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
妻子的出现,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巴菲特太出名,所以他的妻子苏西,被他的光芒所掩盖,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谁,是干什么的。但看完纪录片之后,我对这位伟大的女性十分敬佩,她简直就是人类之光,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苏西是一个平权运动的斗士。她参与了黑人的平权运动,并且带着巴菲特去听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巴菲特在听完这场演讲之后,深受启发,他意识到人生而平等,黑人和白人也是一样平等的。
当然,平权运动绝对不仅仅停留在黑人和白人之间,她还积极参与女权运动。在对于女性的态度上,巴菲特的态度也是极其超前的。巴菲特对他的妻子这样说,他说世界上的女性,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其实她们都是这个世界的黑奴。他说他的姐妹,和他一样都是极其聪明的人,可惜她们最后都是结婚生子,只能帮助自己的丈夫成就事业,自己却只能囿于家庭中。他认为这是社会文化造成的,这个世界上有50%的人,都没有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如果世界上占比50%的女性,都能够发光发热,那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好。
以上这段话,是巴菲特在纪录片中的原话。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老巴是一个伟大的人,绝对不是因为他赚了很多的钱,而是他在思想观点上就非常先进,非常开放。他简直就是男性女权主义者呀~
他自己也实践女性平权运动的理念,他大量招聘女性员工,给她们提供工作,没有性别歧视。
一个好妻子是多么重要。苏西除了影响巴菲特对待女性的观点,还影响了巴菲特对待钱财的态度。之前他们在金钱的观点上,存在巨大的分歧。关于钱财的使用,巴菲特已经赚了很多的钱,巴菲特热衷于钱生钱,他相信复利的巨大作用。他要把赚到的钱都用来投资,赚更多钱。苏西创办了基金会,她热衷于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想用这些钱去帮助贫困人口。
当时他们在观点上无法达成一致,分居了(后来出现了一段open relationship,小八卦)。那时候孩子们已经长大,苏西彻底投身于各种公益活动。老巴继续赚钱,混得风生水起。
后来妻子因为中风去世,在她去世之后,巴菲特经历了一段非常煎熬的时光。就在苏西去世不久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他决定把自己绝大大部分财产,都捐给慈善机构。他给比尔·盖茨夫妇的基金会捐了一大笔钱,又给苏西的基金会捐了钱,用于做慈善。爱上一个人,就愿意为她改变,哪怕是在她去世之后。苏西活着的时候,巴菲特没有做慈善,在苏西去世之后,巴菲特毅然决然做起了慈善。他想用这样的方式,去纪念自己的妻子。
接下来分享一封巴菲特写给女性的信。
最近有很多文章都在探讨女性和工作的问题,但在我看来,一个与此有关而且极其重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人提起。它关系到美国的未来。而对于美国的未来,我并不是个合格的乐观主义者。此前我曾说过类似的话,现在我要说的是另一个观点:我们的前景之所以如此美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性。
首先我要说,1776年建国以来,美国的进步一直令人称奇,堪称前无古人。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在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之下,人的潜能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因此,今天的美国人享用着丰富的产品和服务,而仅仅几个世纪之前,人们还无法想象这样富足的生活。但美国人的潜能只发挥了不到一半,或者也就是差不多一半而已。在很多情况下,美国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只动用了国内一半的人才。在美国的历史上,无论女性有什么样的能力,大多数时间里她们都只能靠边站。也就是最近几年美国人才开始纠正这个错误。
虽然《独立宣言》(the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但男权主义很快就成为美国宪法的核心。宪法第二章中,全部39名男性宪法签署人一再用“他”来指代总统,这很自然。玩扑克时,人们会把这种情况叫做“露出马脚”。最终,在1920年,也就是133年之后,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才赋予女性投票权,从而淡化了对女性的歧视。但这项修正案几乎没有改变美国人的态度和行为。受此影响,在第十九修正案通过61年后,美国最高法院才迎来了第一位女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而在她之前已有33名男性担任过这个职务。在这61年间,最高法院没有女性法官候选人的情况受到过质疑,而标准的回答仅仅是“没有合格的人选”。选民的态度也大抵如此。1942年,我父亲成为众议员时,全部435名众议员中只有8名女性;而整个参议院只有缅因州议员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1名女性。
一旦自身利益受到变革的冲击,当权者自然会予以抵制。这样的自保行为在企业界和政界比比皆是,就连宗教界也不例外。毕竟,谁会愿意让顶尖职位的竞争者增加一倍呢?但对变革来说,更为强大的对手是某些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就是不能接受周围的世界变得和以往不同。
我家就是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我们的父母和老师都认为我们三个的资质差不多,IQ测试实际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们俩的“社交IQ”一直都比我高得多。(我们没做过这方面的测试,但相信我,在这一点上证据确凿。)但从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所面临的机遇就多于她们俩,就因为我是个男孩,而她们不是,尽管她们聪明而且品貌兼优。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同样的爱,我们的老师也给了我们差不多的成绩。但总是有人告诉她们,对她们来说“结一门好姻缘”就是成功。当然,这些信息更多地通过暗示传递,而不是言语。与此同时,我所听到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机会都在向我招手。
就这样,对我的最低要求成了对她们的最高要求,而且直到几十年前才有人想到要改变这种现象。现在,针对女性的结构性壁垒正在崩塌,真是谢天谢地。对女性来说,现在还存在着一个障碍,那就是太多的女性不断地给自己划下条条框框,劝说自己不要充分发挥潜力。我在这方面同样也有一些亲身体会。
我认识几十位杰出而有魅力的女性,其中包括已故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的控股股东和首席执行官。凯瑟琳知道自己很聪明。但她被人洗了脑——我不喜欢这个词,但它很恰当。给她洗脑的包括她的母亲、她的丈夫,还有那些信奉男权至上的各色人等,特别是在事业方面。
凯瑟琳的丈夫去世后,她身边的一些男性试图让她相信,她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实属合情合理,因为这样做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率。这些人给凯瑟琳施加的压力让她痛苦不堪。幸运的是,凯瑟琳不仅聪明,而且内心强大。靠着这种力量,她把这些人的话抛之脑后,没有把自己所继承的东西转交给他们。
我和凯瑟琳在1973年相逢,迅速发现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和性格。但她也确实出于性别原因而对自己有所怀疑。她很清楚这一点,但她的内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说:“男性永远都比你更了解企业经营”,而她也一直没能让这个声音安静下来。我告诉凯瑟琳,她得把别人摆在她面前的哈哈镜扔掉,然后通过反映现实的镜子来审视自己。我说:“这样,你就会看到一位能和任何人并驾齐驱的女性,无论是和男人比,还是和女人比。”但愿我能说在这一点上我取得了成功。
实际情况当然对我有利:凯瑟琳掌权的18年间,《华盛顿邮报》的股价上涨了40多倍,原来的1块钱变成了40块钱。退休后,她写了一本非同凡响的自传,并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但她对自己仍然有些怀疑,由此可见这种女性毫无价值的观点能给人带来多深的影响,就连杰出的人也不例外。让我高兴的是,在我见过的女性当中,遭遇这种哈哈镜的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如果把这样一面镜子放在我女儿面前,她只会哈哈一笑,然后把它打个稀巴烂。女性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一件事,那就是在手握重权、而且看来自信满满的男性心中都住着一位《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里的奥兹国魔法师——他有各式各样的伪装,但实际上只是个普通人。在光鲜的外表后面,你们往往会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超人。(去问问他们的老婆就知道了!)
所以,女同胞们,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们为什么要在意剩下的那些针对女性的壁垒和哈哈镜是不是已经被打破了,又或者是不是已经被扔进了垃圾桶?我是觉得这个道德问题本身很吸引人,但绝不要在意这一点。相反,让我们来看看你们自身的利益。如果可以采取措施来增加产出,没有哪个管理者愿意自己的经营效率停留在80%。如果更好的培训和工作环境能提高生产率,也没有哪个首席执行官愿意看到男性员工磨洋工。那么,进一步来说,如果帮助男性劳动者充分发挥潜能可以带来明显的益处,你们究竟为什么不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呢?
女同胞们,行动起来吧。越是能充分使用全体公民中的人才,美国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多。我们已经看到,只挖掘美国一半的人力就能让我们的国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如果你能想象出全部人力所具有的能量,你就会和我一样对美国的未来充满无限憧憬。( 译者:Charlie)
作者的话
女性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怀疑过自己?觉得自己是女性,所以并不擅长理财投资?觉得自己学不好数学,所以也不可能学会投资呢?看看巴菲特怎么说,他认为女性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女同胞们,也试着学习一下理财投资吧~
1. 这种人的一生就是认准了自己的特长,一直走下去。在专业和生活领域执著着。2. 伟大!3. 及时反省,承认错误。4. 巴菲特语速非常快,这个可以判断他大脑在不停的思考,他的阅读量也是惊人的。
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世界是一场很好看的电影,但你不会想一辈子都梦游”。标题有诱导性,没怎么讲成功原因,倒是忙着给他歌功颂德(片尾长而高尚的慈善名目说明一切)。但对早餐固执又可爱的计较、卖老师股票,大量阅读这类小细节,无不在展示他本人对生活的热情与认真,这就是宝贵而值得尊敬的品格。
看到后面竟然有点儿感动…… 巴菲特的前妻对他的正面影响真的非常巨大,没有Susie也许巴菲特仍会是个金融奇才、亿万富翁,但因为Susie他才成为了一位真正令人尊敬的了不起的人。祝这个可爱的"有钱"老头儿健康长寿~(HBO出品)
人生部分不错,生意方面就那么回事
好的纪录片就是看完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被很多人爱,也爱很多人。
巴菲特的人生可写之处很多,导演试图加入些人文感觉,却拍的平淡如水,从纪录片本身来讲,平庸之作啊。
这部片子应该改名《没法成为沃伦·巴菲特》
1、如果只听音频,根本想象不到那么快的语速竟然来自86岁的老爷子。2、几十年都坚持每天5小时的阅读时间足够将全世界的人都远远甩在身后。3、一对伟大的父母和一个伟大的妻子,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孩子和丈夫。4、用平常心对待觉额财富。
大概是美剧里塑造出来的金融家面目太模式化,看到巴菲特每天早餐去吃麦当劳,觉得非常不真实。然而整个片子看下来才发现,只有赤子之心的人才能坐拥如此财富,对他来说财富可以带来的享乐不是他追求的,他只是单纯的迷恋这个游戏,并且几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
认准自身的天赋,坦诚自己的出生幸运,大量阅读,保持专注,成功自有天理。晚年把99%的财产全捐出了,太伟大,简直堪称富圣!8.2
1,人能设定最伟大的目标就是:自我完善,大量阅读,保持专注;2,人能设定最精明的投资就是:一鸟在手胜过百鸟在林,复利,3,好的纪录片就是能让人想要成为更好的人,那么剩下的就Just do it!
沃伦真的是一个理性而专注的人,令人惊讶于他的普通和不平凡,人生的偶像,人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所长和热爱。——余下的人生里,我也希望每天早起跳着踢踏舞去工作,和所爱的人共度一生,每晚给自己的儿女唱《over the rainbow》哄他们入睡。
看纪录片居然看泪目了,对,就是看《星际穿越》那种泪目(男人的泪点还真是少而奇怪)。沃伦对于价值的理解我是认同的,中年后和他分居但仍然心灵相通的妻子苏西对于价值的理解,我也是认同的。沃伦在苏西中风去世后,最终调整了自己,应该说是两者认同在平行行驶很久后最终汇成一条比两者更好的河流。
大量阅读,思维快语速快,专注于自己的空间,生活不能自理,巴菲特并非那么讨人喜欢。后来我们会发现,成功人士有颗赤子之心,追求家庭美满、朋友和睦,成功是该归功于此。生活上巴菲特得到妻子的照料,事业上有比尔盖茨、查理芒格互佐,优秀的人身边不乏优秀之人,尽量让自己向正直仁厚的人靠拢。
我喜欢安静,每天用5~6个小时读书。
6.22 妻子离世后,决定捐款的那段我落泪了。she she ... she ... put me together. 一个懂钱的世界,一个懂爱的世界,当他们相恋,融合在一起,就为世界掀起了波澜。他的哲学,其实是在为一种生活方式投票。
“爱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你无法控制它。如果你对人有爱,你会得到更多的爱;如果你紧抓不放,你就会失去。”(沃伦·巴菲特)
滚雪球的精简版,在投资这件事上,老巴做到了极致,在这部纪录片中没有太多介绍老巴的投资事业。他的大半生实际上非常“拧巴”,他为了复利视财如命,没有支持妻子的慈善事业,原因就是剧中提到的“Focus”,为了Focus,就必须要失去些什么,苏珊去世后老巴才终于想通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一个宅而且专注赚钱七十年不动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