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很怕会是一部真正的“安魂曲”,让我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但这一顾虑在影片一开始就消除了,电视节目里的中奖美梦霎时被母子的争执打断,电影之弓立时被拉满,观众就像急欲离弦飞翔的箭,伴随着节奏感和旋律俱佳的电影配乐,蓄势待发。 影片剪辑凌厉,风格独特,镜头构思巧妙,这些自不必我来赘言。 演员表演都很到位,说说一下几个方面: 哈里妈妈也就是高福德太太,由老演员,在经典恐怖片《驱魔人》中扮演母亲的艾伦·波斯汀扮演。她的精湛演技冠绝本片,如果早受到关注,应该已经成为著名戏骨了。布满皱纹的面孔,表现起减肥过程中难以克制的蠢蠢食欲和与儿子会面的温情脉脉,一样都不含糊,与本片凌厉的风格相得益彰。住进医院后的表演,更是本片的最高级别演出,也成就了本片的高潮。 儿子哈里的扮演者杰瑞德·莱托,讲一口标准的布鲁克林口音。 关于泰伦,我最喜欢的镜头,是他在镜子前,从童年回忆中回过神来时,迟疑了一会儿的脸,此时他口中和女友调情,脸上却不带丝毫挑逗表情。但是,这迟疑很短暂,也很真实。 最后说说亲爱的詹妮弗,没话说!很精彩,除了艾伦就是她了。她和哈里打电话的时候,淌下的一滴清泪,实在是扣人心扉。从派对回来躺在沙发里蜷缩前那抹微笑,更是令人心碎。 再来说说令我失声痛哭的结尾。三个年轻人在最后都以同样的姿势蜷缩,怀揣着最后的美梦,或哭泣,或沉睡。哈里梦见了海边的玛莉安,玛莉安紧握一小包毒品,泰伦想起了童年妈妈怀抱中的自己,就在此时,我的眼泪就流出来。和高福伯太太原来一起晒太阳的两个邻居,从医院探视回来,在阴冷的寒冬相拥哭泣,我开始疯狂流泪。萨拉·高福伯,以沉醉美梦前的那个微笑,带我们一同走进最后的美梦,母子相拥的一刻,我终于嚎啕大哭,吓得室友拼命抚我背以示安慰。 影片的配乐绝对鬼才。推荐收藏原声大碟。 毒品之下,没有完满的结局。本片令[猜火车]的故事看来就像一个美妙的童话,尽管都有着深度迷惘的沉醉,但能像伊万·麦克格雷戈一样背着一袋子前大步迈向光明,满脑子选择的,恐怕是凤毛麟角吧。 等等,凤毛麟角这个词,是不是用得不太恰当……吸毒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很多事情都像毒瘾一样,带来的是毁灭,满足的也仅仅是一时的梦。撒谎、逃课、作弊、欺骗、偷窃、酗酒、吸烟、乱性、吸毒,各种各样的堕落,没有一样是不毁人不倦的。一时的堕落视情节轻重,在尚有可挽救的余地时,一定要尽早脱离。堕落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自满的。 想想刚上大学的我,虽然级别还够不上自我放逐,但也自认为堕落一族,如今想想,悔不当初。 我殷切祝愿所有堕落的人们,尽早脱离这种状态,就算[猜火车]的结局是个幻象,也总是人们最终想要的幸福。 堕落之中,永无此种美满。
一部极好的反吸毒电影……
我操 真他吗黑色……不论你有多开心 看完这片你就感同身受了……
孤独和绝望,不能想象没有电视巧克力糖分的生活。世界上没有光或者它们统统被绝望的黑暗浇熄了。欲望上瘾如同被魔鬼引诱。一次又一次的站在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上。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人,一张床或者沙发前昏暗的电视光速,亢奋后的瞳孔缩小又放大扩散,世界如此空虚迷幻。
哇,那条胳膊!哇,那棵管子!哇,那两张屁股!哇,我要吐了……
憨憨说看了这片你就不想吸毒了,恩,真不想了
最绝望的观影经历!绝望到耳不敢闻,目不敢视,心灵战栗!
说实话我看完有点想吐。这还是第一次。最后每个人都回到母体里的状态。剪辑,音乐逼得人无路可走。后面看的难受死了,张力太大,我快受不了了。。。。。
达伦几乎是用极端作者化的手段把电影语言翻新定义了一遍,富含设计感的镜头与音效精准无比地传达了一切情绪,无孔不入的灵气最终汇聚成张力难抵的炸裂观感。这种可怕的共鸣存在于我们生活走向的每一种可能性里,起止于欲望。活死人在梦过的美好里荡漾,宛如群魔乱舞。
其实人和人的生活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分崩离析。欲望是快速的,惩罚却来日方长。
一如既往的匠气,视听则非常过度,不是重口味而是语言上不知节制堆砌的差品味。剧本是典型自以为高明的美式多线程,无非是形式填塞浅薄内容表率。这种胡里花哨噱头电影最经不起时间考验,因为充满了可学视觉技巧,大家都玩烂之后,就会写满了过时两个字。
导演想探讨人自身的内部,内心和灵魂的深处,有被暗黑事物吸引的一种本能,所谓“迷上瘾”,那种飞蛾扑火的冲动,对某种事物的无法挣脱,直至自我毁灭的依赖。
生活都是谎言,只有梦能带来安稳;爱 健康 快乐 都去死吧。
我想如果写一篇影评的话,题目叫做“吸毒的人没有春天”,当然从电影史论的角度讲,指出阿罗诺夫斯基和杨·斯凡克梅耶、汤姆·提克威之间的关系会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一场没有春天的噩梦
是我对常识的要求太高了么,剪辑和音乐再怎么优秀,也无法掩盖这只是一部禁毒宣传片的本质。沾染毒品与家破人亡本来就是强因果关系,由此带来的绝望本身可以预期。形式主义是一种精致的造作,尤其是没有实质的时候。
三个年轻人的寂寞加上一个中老年妇女的寂寞,因为寂寞而寻求刺激,因为寂寞而渴望关注,吸毒、减肥,进而着迷,最后崩溃。回头重看才发现,《观音山》模仿的应该就是这部吧。
毒品记得我爱你。Ps:建议在低血糖、微醺等情况下观看,能间接感受“通感”手法。
镜头、剪辑、原声……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回头看新浪潮之类的。。
看完这电影就跟死了一回似的。我的top10之一。秒杀级的镜头语言和剪辑配乐。
所有欲望都消失了。只有两部片子让我如此悲伤,悲伤到呕吐:一部是《幸福》,另一部就是《梦之安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