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1那个孟凡瑶播音员,为啥开头的领导叫她把凡字拿了??有啥寓意么?
这样拍摄难道不会传递一种,在领导面前个人连姓名权都不能保障的信息么??ㄟ( ▔, ▔ )ㄏ
2.保卫员说任何有字的信息都不能带出这间办公室。毛主席说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破例揣兜里了???
嗯……是想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领导就可以站在规定之外??
这两个问题没搞明白,我不敢看下去。怕是一部披着红色外皮黑我党黑我毛爷爷的片子。(*`へ´*)
今天看了《决胜时刻》,开头黑白片仿纪录片部分一出来我就泪目了。中间有些描写普通士兵流血牺牲的地方也让我落泪了。
但是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故事性不强,主要是对毛主席进北京到开国大典前这段时间的一个整体性记叙,有伟人日常,有国共和谈,有渡江战斗,有北平肃反,点铺得太散,虽然电影时长2小时20分钟,仍然很多地方都没交待清楚。对于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来说,某个画面某短对话就能触动心弦,感慨万千。然而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看了一头雾水,会有很多问号。
其实吸引我去看这部电影还是片尾的4分多钟纪录片,但是电影宣传也没把侧重点放在这上面。事实上这部电影就没啥宣传。可惜了。
电影画面还挺美的,开头有一小段香山的空镜真是太漂亮了。
从任何角度看,《决胜时刻》都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的“重大题材”主旋律电影。没有更好,也没有更坏。
它延续着几十年来这一类型固有的叙事模式,高大伟岸的领袖人物,激情澎湃的战斗场面,复杂而又繁琐的谈判过程与会议场景,大段诵读的经典语录,惟妙惟肖的特型演员。
同时它也延续着这个生态闭环内如履薄冰的细微创新,越发亲近的重点人物,逐渐丰富的小人物视角,以及日益增加的商业元素,大量参与的明星,都在秉持“庄重、严肃、不戏说”的红线外,试图增加电影的可看性。
以《决胜时刻》而言,电影里多线索穿插,传统叙事线之外,非常与时俱进地编织了一条“谍战”线。战争与爱情也没有缺位,元素是足够丰富,但融合得并不好。政治主线不说,谍战那条线几乎完全跑偏。好像抓特务的本职工作没做好,倒是没少在谈恋爱上耽误工夫。
爱情戏也是无本之木,革命时代的爱,并没有太多浪漫书写的空间,石光荣式霸道的“对你好”已算入情境的表达。要不是黄景瑜长得帅,这部分基本不具备任何感人的可能性。
整部电影除了既有的历史进程,很难凝炼出一条有意义的故事线。1949年最大的事情,是围绕政治协商会议,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新中国。但具体的表现形式无疑就是开会,怎么能把政治会议拍出故事感来?会议背后的事情能说的很有限,很多面孔已经消失在当下的语境里,更遑论去扩展与深入?
便只能泛写群像,写丰富的政治图景,写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写各党各派、各行各业。在这方面,我以为《建国大业》已经做到了现有尺度的极致。而今再由黄建新重来一次,没有更好,反而在格局与感染力上都有所倒退。
历史的真实感在创作空间上已无比局促,无非更生活化更有亲和力的主席,更严肃更有魄力的总理,以及小提琴拉起“Amazing Grace”的任弼时。便唯有再次依赖特型演员,用取巧的方式强化和巩固“历史感”。唐国强们演得不可谓不好,但终归是观众们早已无比熟悉的讲述模式,一再重复,无甚新意。
即便是电影里插入了一堆其它影视剧的素材画面,观众们也丝毫不会觉得违和或突兀,它们看上去都是一模一样的。
不会有任何情节上的意外,大历史自不必言,反动派垂死挣扎、负隅顽抗,注定也是徒劳无功。阴谋不成,谍战自然废话连篇。小人物的命运也有迹可循,无数细节引来意料之中的“牺牲”情节,看似颇有心思的布局,处处漏风,无不显现着创作的疲乏和懒惰。
电影叙事笔力的缺乏,同样反映在形式与内容的游离上。时常是高亢悠扬的配乐先至,精致考究的画面紧随,演员们表情生动,细节抓人,唯有情节是忽然跳入的。澎湃的情绪在某个节点毫无征兆地激发,却没有任何铺垫,空剩下浓烈,只能让观众发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积累去发散和联想,自行补足。
这样的电影本身是“反叙事”的。局部的感情都是成立的,也不乏很多感人或激动人心的段落,但聚合在一起,便陷入各自为战的分裂。所以电影最后呈现的面貌,就是流水账、碎片化、不成体系,人物符号化,风格舞台化,台词口号化。
仅有的一些商业元素,畏手畏脚,并没有真下功夫去细细雕琢,大大咧咧,形式多过实质,拍得浮光掠影。
纵使如此不讲究的商业元素,却成为了电影仅有的强记忆点,而占据更大篇幅的正章部分显得越发缓慢和温吞。这种抒情式的漫写,在长达2个小时20分钟的时长中延宕,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意义的戏剧冲突,而变成了一种通过表演“真实”而去复刻“历史”的精致模仿。
电影真正有价值的,还是那些被重新修复过的历史影像。它们如此真实地展现出了那个时代那些人,那些弥漫在画面中的情感与情绪。无需任何语言的修饰和解读,这是再高级的表演都无法还原的。
现有叙事语境下,重大题材的创新越发艰难,如今想来,十年前那部《建国大业》,已然是最有成效的破题者。
我们的胜利是摧枯拉朽的,敌人的溃败是一泻千里,困兽犹斗。这不仅是光与暗、暖与冷、正与邪的对照,更是理所当然、不容置喙的定性。在历史面前,不再有暧昧空间,也不必再送去那些所谓善意的曲笔。好可以形式丰富,笔意深厚,坏也要坏得义无反顾、彻彻底底。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无论形式上、内容上,《决胜时刻》都无法在创作中更进一步,它所做的,就是它所能做到的。基于此,电影虽有很多遗憾,却也无法再有更多苛责。
不能说这样的电影没有技术性或艺术价值,但它们完全是存在于普通商业电影及艺术电影之外,可以自行构建运转的一套封闭美学系统。就像单位的“笔杆子”们挥挥洒洒所写就的大部头官样文章,高屋建瓴、用词精炼,引经据典、对仗排比,也算是门槛极高的工作。但在普通人看来,那洋洋洒洒的字的组合,实在难以咀嚼消化,更别说欣赏品鉴。
传统的主旋律拍到如今,已陷入自我重复、难以创新的困境。红线就在那里,立场和语境一早已设置完毕,功过是非早有论断,可行书写的空间几乎没有。有关方面和观众们都双目如炬,稍有逾矩,都会引发“事故”。这样的电影也很难形成真正的话题度和影响力,可能获得的商业价值,多半要靠包场实现。
相比之下,不管你是否是“战狼”或“流浪地球”的粉丝,都必须承认,与商业类型片融合的主旋律,才是迭代的新品种,代表了主旋律未来的进化方向。
而像《决胜时刻》这样的电影,即便放在传统的主旋律献礼电影里,也并不存在更多被记录被讨论的价值。它唯一做好的,就是“不出错”,而当它切切实实达到这一目标后,便也注定会变成一部难以唤起更多关注的平庸作品。情怀朴素的观众便会一再重复这样的过程,看过了,触动了,然后忘记了。
最近看了一些建党百年历史剧,唐国强演的毛泽东还是挺有神韵的~ 毛主席、周恩来天人气象的张力和魅力气势独树一帜~~,都是我欣赏的人物。 建党百年, 很跟有必要了解一些党史~~ 影片以时代 视角切入,聚焦党的决胜时刻的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 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 那种坚信与心气,让人感动。 就是时代的中华气势~
我猜又会是一部没有评分的电影,其实何必呢。我觉得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分明拍的都不错。 #太垃圾了,我白说好话啊。南京真是一点阳光不给,只要拍北平就是阳光明媚。那几个人都老成啥样了,毛主席也才52啊,那唐国强都像70了,更别提周总理了,拍周总理在延安可以,但是建国的时候也差别太大了。
蒋介石拍的什么玩意,首先是拍蒋介石让毛人凤刺杀宋庆龄?你要抹黑蒋介石有那么多黑料,还挑了一个最不靠谱的,低端红就是高端黑,建议杀头。蒋介石能跟毛人凤说出你的名字真好,是人中龙凤真仁慈??这是一代枭雄吗?
而且宋美龄拍的跟个泼妇似的,这个还跟蒋总裁说我不允许你因为这件事处罚任何人,这是在美国国会慷慨陈词,上时代杂志的女中豪杰吗,拍的什么玩意。完全是抹黑新中国
还有一个槽点是张治中将军,人家是民国政府代表,蒋介石下野在溪口,全中国上下都知道实权在李宗仁不在蒋介石,张治中是和谈代表,能不拜会国民党总裁?周总理还闹脾气???因为他见蒋介石我不去亲自接他了,这是深谙外教之道的总理说出的事情吗。民国38年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的国共和谈拍的更是差,真正的交点根本不是没收官僚资本,而是废除法统的问题,根本就是避重就轻。
张治中是爱国将军,不打内战,国民党左派,亲共,但是也绝对没到谈判不要礼节。见到毛泽东卑躬屈膝的样子实在是有点过了,至少是平起平坐,谈判桌前骨子不能软啊。
这部影片有几个致命弱点 1 叙事过长。作为献礼片明显想表达很多东西,但是它很明显表达的东西太过冗杂,没分清主次。人物对手戏矛盾不够突出,感觉不到剧情很大的颠荡起伏。要么重点抓住渡江战役,要不重点抓开国大典前的特务破坏,不要什么都想表达,什么都想带一遍嘛😄没主次,没重点,怎么称得上是中宣部优秀影片呢?还请中宣部和广播电视总局在电影没上映之前,不要给它带上优秀影片的帽子呀。好不好看,观众自然能分辨。加强宣传没错,但请用到正确、合适的途径。祖国很多地方需要正面宣传和引导,请当一个正确的公仆。 2 编剧和导演没有很多的历史常识,根本没做多少功夫。 真实的历史是:《共同纲领》是请来孙夫人之后,召开第一次政协以后才签署的。而不是剧中所谓开新政协之前,主席请播音员读了一遍就完事了,然后在新政协上也没强调国旗、国徽和国歌的重要性,完全忽略历史重点,存在严重误导观众的倾向。此处有史料和证据可查,尽情查找。 3 很严重的剪辑问题,前后不搭。颖超同志在见孙夫人之后说:“我是来送两封信的。”但是,视频剪辑就播出了主席的信,未播出总理写的信。 在这里,我就想问一句,你懂那两封信的重要性吗?没有毛周的信,孙夫人来不来还不一定的。北平可是她的伤心地:中山先生就是在那病逝的。 你凭什么就不播出和主席同样重要的总理的信呢?一看编剧就没好好研究那两封信在庆龄先生心中的重要地位。孙夫人睿智、冷静、知性,考虑问题一定会三思而后行,这么可能一下子就到北平呢? 4 台词根本没有1949年北平的感觉。没有一点北平官话的味道儿,台词根本没必要统一。因为当时北平城真实的情况,就是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在北平真正推广起码在改开之后,新世纪之后才全部推开。怎么可能在建国前就以北平官腔,进行普通话播音呢?
5 关于蒋夫人警告蒋公的话,“我不管什么主义,什么政党,我不允许你伤害姐姐。否则我就一辈子不理你了。”我在看这部影片前,就看过不少美龄的自传和真实采访记录。按照我对蒋氏夫妇的了解和研究,我以为:凭借美龄的学识和政治倾向,她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的。
理由如下:1美龄和蒋公是一条战线上的,美龄虽和庆龄不和。但她们之间一直是主义之争,针对谁是真正继承先总理遗愿的主义。她和蒋公都是坚定的右派三民主义和国民党强硬派,导演,你觉得她可能说出这样的话吗?
2 除此之外,庆美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姐妹之情,庆龄先生也一直珍视这样的亲情。美龄一定会救庆龄先生,但一定是以很高级、很隐晦的方式警告蒋公。而且说出的话一定会很有份量,用她雷厉风行的作风震慑蒋公。
2 蒋氏夫妇感情很好,尤其是美龄是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知性女性之一。凡是看过她的采访和出版的书籍都知道,一个民国具有超高水准的女政治家,几次登上过华纳《时代周刊》的20世纪女性,怎么可能说出如此儿话,岂不是笑掉大牙。如此献礼片,称得上是中宣部官宣的优秀影片,还能给国庆70周年献礼,我看非常的名不副实嘛😄。
6 抓捕秦岚的两个特务智商不高。影片中秦岚很明显往左边一侧逃走了,此时双特务演员就离她最多40米远,她们就当没看见秦岚一样,跑上前看了看,镜头就切换了。很明显的,拍的前后不搭。
精彩之处:彩色版的开国大典影片集,前后看过三次了。这次看依旧比较喜欢。
陈队长合着恋爱也耽误了 大特务也没抓到。
《建国大业》补充篇,延续了“大业”系列布局宏大、蜻蜓点水的特点,大量的线索铺陈最终皆是浅尝辄止,最终致使节奏拖沓、人物扁平、故事缺乏重点。片中有一段老毛看《霸王别姬》的情节,可能是为了与蒋光头颓败相互文,但本片终究没把重点放在国共争斗之中,光头还是个在幕后挨打的工具人,他的戏份也让人如坐针毡,最终致使这段情节成了垃圾时间;而渡江战役则是我见过最敷衍的战争戏码,一堆大炮轰轰轰、拿着机枪突突突,甚至还效颦了一把《父辈的旗帜》,看得我着实尴尬;香山和谈没有火药味,京沪谍影全是小打小闹,重要历史时刻读文件,老毛也是整天不务正业的样子。除了展现几位伟人平易近人的一面,本片真是少有亮点啊。分数献给几位老戏骨和舒服的摄影,拍的真是不行,失望。(另:还是《建国大业》好看)
看的点映,不得不说剧情太弱太表面化了。只有最后几分钟的纪录片值得一看。
他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说: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他又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万岁!是他~将陷入黑暗深渊上百年的中华民族重新拉了回来,是他~将炎黄子孙们在中国近代史中彻底被击碎了的膝盖重新补了起来,又是他~将在极尽屈辱的近现代史中彻底失去精气神的中国人民的意志力重新凝聚了起来!打完一切军阀和国民党买办阶层再打帝国主义,为中国的道路打出来个朗朗乾坤!他的思想,意志与马哲和中国文化结合成为了我国和我党的立国强国之本,是全国人民永远需要坚守和铭记的方法论和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群众路线,走独立自主的复兴之路!最后给豆瓣八千科普点基本知识:内战根本不是人民内部矛盾,而是自主派与买办阶级的决战~感谢祖宗护佑
再多视听烘托,都不如毛主席天人气象的张力。这个电影确实直观的感受,主旋律的情绪清晰。我直观感受到了一个人民领袖与人民的关系。也感慨于,在苦难中的人民,能在党的带领下,实现自己对自己的拯救,那种坚信与心气,让人感动。还有就是时代的华彩,这些为人的群像,民国可以出一个英雄录,人生太精彩了。
拍的蛮好的。
呵呵
一定有很多人因为题材错过这部电影,正如当我拿到朋友送的票,发现时长足足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候,我内心也是拒绝的。但全场的爆笑声,和影片最后不自觉响起的掌声证明了,幸好我没有错过它。这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片,比起讲历史事件,它更重注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和情感表达,有趣又接地气。总之超乎预期,推荐。
提前看了点映真的我要吹爆决胜时刻真的太好了老戏骨们演技真不是盖的一如既往的好,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开国大典吧又燃又炸又激动特感动一个人在电影院真的哭死
就是冲着最后重新修复版开国大典去的,的确令人眼前一亮!只可惜时间有点短……好多素材都是直接从《建国大业》里剪出来的,整个电影的剪辑和叙事也太碎了,任弼时演奏一段全片最佳!其他方面,太想展示毛的日常亲和形象了,和当时的环境氛围实在是不搭……王丽坤真美啊!
看的出影片的诚意。修复了真实的开国大典,不是你们以为的黑白,是彩色的,非常清晰的,如果不是看到真实的毛主席,我都以为是假的,仿佛自己身临现场一般。虽然我们没有机会亲身经历那段历史,可是你看到这段修复,真的跟在现场没啥两样。开国大典让人激动热泪盈眶的时刻,这里是这部片子值得去看的一大吸引点。虽然我们不能亲历70年前的开国大典,可是看到这里,我仿佛身临其境,仿佛感受到当时的氛围,有种跨越时空见证历史的感觉。讲述的是渡江战役,三大战役之一很少笔墨提及,这次拍出来是一个新的角度。这次的毛主席似乎有了烟火气,拉进了我们与传说中的毛主席的距离感。黄景瑜角色塑造力,真的很强,他往那一站,就是那个人,他一个挺身就是个兵,不是像个兵。他的每一个眼神都让人信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来守护。
溪口的蒋公用直钩垂钓,香山的主席用麻筐捉鸟。固守长江临渊只能羡鱼,借力好风诱捕方可擒贼。若是做那西楚的霸王,卦象都是凶兆。若是成为得胜的将军,东风都会送船。和谈没有帅印,划江忤逆乾坤,那边还在百厥而待九死一生机,这边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别故园三十载,今日北平没有特务,只有和平。
超幸运又被抽中参加提前观影活动,这部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部非主流的主旋律电影,相比以往的爱国主义题材更多了几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相对于以往只有伟人的一面,这次第一次看到了会卖萌的,会撒娇的,会八卦的,生活化的毛主席,建国前五大书记聚会听任弼时书记拉小提琴时从建党到建国的画面集锦和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景超泪目又让人感到无比振奋,让人感觉伟人不再是神龛中的不是人间烟火的偶像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革命的胜利除了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全国军民浴血奋战万众一心的胜利果实。反派国民党方面角色的刻画也很鲜活,如果当年他们没有走错路在新中国也都该能大有作为。第一次能在主旋律电影里看到能让全场笑的满地找头的场景,唐国强老师扮演的各种坑黄景瑜饰演的陈有富的几处真的特别好看!影片调色特别棒,构图精美,特别好看
几条故事线铺的稳稳当当。大家都怀着一颗渴望和平统一的心,为这决胜时刻做准备。真的这一刻来临,那种激动的无以言表的心情,太触动人了。今年是建国70周年了,这盛世,如他们所愿。黄景瑜的陈有富,轻轻浅浅的融入了这一切。他身上有军人的忠诚和严肃,也有少年人的单纯和直白,也有对儿女情的羞涩和喜悦。黄景瑜越来越成熟了,我真的太喜欢了。一次落泪在战斗场面,那种悲壮的场面很难不让人动容。两次泪目就不细说了,涉及剧透了。在国庆来临之际,这样一部影片,真的太让人感动了。这次点映,电影院今天就一场。好多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来看,还有偷偷抹泪的。他们或许熟知那段历史也说不定,毕竟这里是南京。
尽管影片很碎片化,尽管有点流水账,尽管你可以指出很多不足,但《奇异恩典》任弼时一拉出来,泪腺还是会绷不住,还是会被感动。相比其他的中国主旋律电影,这部已经很有史诗电影的质感了,基调也没偏,最后的影像修复更是加分。看出来导演功力深厚。
唐国强老师含鲁量爆炸,一脸好客山东。吃黄瓜大酱,操着考研英语,热衷给人撮合对象,不愧是体制内大家长。
这音乐和转场跟疯了一样
黄景瑜怎么到哪都要谈恋爱?
全程有笑有泪有亮点,还有珍贵的彩色4K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四星是肯定,五星是情怀,希望在祖国建国70周年之际,都能来感受一下和平和统一是多么来之不易!
本年度真正的“送我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