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北京

HD

主演:张慈 / 牟森 / 高波 / 张夏平 / 牟森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0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流浪北京 剧照 NO.1流浪北京 剧照 NO.2流浪北京 剧照 NO.3流浪北京 剧照 NO.4流浪北京 剧照 NO.5流浪北京 剧照 NO.6流浪北京 剧照 NO.13流浪北京 剧照 NO.14

 长篇影评

 1 ) 出世还是入世,中国摇滚的必然选择

    前一阵儿看了《北京乐与路》,今天看了这个,或许还有什么北京杂种需要去看,或许这就够了。
    去年这儿会儿,心情不好的时候经常翘课去找卖盘的大哥聊天儿,在北京这地段儿,能坚持到现在还在卖盘的,当年大多是在这个圈儿里叱咤风云过的,但是如今呢,能卖个盘,能在五道口倒卖个小商品的,就算不错了,而能混成这样的还多是一些京片子,一些家长是知识分子的开放家庭,于是我们还能看到了庞宽,看到了刘东阳。
    摇滚作为一种出世的生活态度,为社会上一些抱有良知,爱好音乐的文艺青年而追捧着,或者被一些对社会失去希望的堕落青年而炫耀着,而这两派人又都在这个圈子里互相鄙视着,有的时候觉得个人意愿还是要得到一个尊重,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都不一样,不能强求圈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高雅,优秀,或者是所谓起码的正经。
    看到这个片子很震惊的发现莫过于混到Joyside,新裤子,挂在盒子上这个档次上的乐队,生活状态还是这样的惨淡,就更别想其他乐队了。中国摇滚这20年来很多人在抱怨在悲叹,发展了20年,不仅没什么起色,而且还有些发展的就发展回去了。个人以为想让中国摇滚能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在于何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中国,傻子都知道,玩儿摇滚的不赚钱,其实在国外玩儿摇滚的也未必赚钱,但是外国有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人们可以什么也不干,靠着这个制度保障他们生活,这样对于玩儿艺术的人来说,能解决温饱,自然有时间去对上档次的东西进行思考,对这种缺乏功利色彩的事物加以关注。譬如,西方的很多汉学家也是这样,一个汉学对他们的国家能有多少帮助呢?但是我们仔细探究一下他们的家庭背景发现他们多是中产甚至是高产家庭之后,有一个完善的经济保障支撑着他们为他们的兴趣,为他们的梦想而奋斗。
    每一个玩儿摇滚的人,都希望通过摆弄音乐达到出世,与众不同,或者只是简简单单的活出我自己,但是一个之于社会而存在的人都不能回避他们终有一天当青春挥霍殆尽,当年华老去,他们势必要重新入世,这时候人生的重新来过,又一次的职业选择,甚至是温饱养老的基本问题成了无法逃避,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时,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社保制度,外国的音乐人可以一代带着一代地走,可以一个乐队混个10来年不出专辑不解散,也可以一个乐队混30多年不解散,这在中国绝对不可能,当温饱无从谈起时,靠近主流,阿谀世人,势在必行。所以当外国乐队一代追随着反叛着上一代的时候,中国的乐队一代重复着一代地走,一帮人起来了又下去了,然后新的一帮人又起来了又下去了,接着又是一批新人,但是随着社会成本的提高,社会精神的愈发缺失,反映在中国早已岌岌可危的文化音乐层面,就是现在这样一个让无数人义愤填膺,无限感慨的场面,但他真的是中国这一代代摇滚青年,伪摇滚青年他们自己的错吗?当一堆2B对他们漫加指责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竟然勇敢的为自己的梦想而活着,这难道不像董存瑞,邱少云一般值得我们去景仰吗?
    当我们看到当年扭机的吉他手如今只能沦落到北京的三流酒吧里面给人家唱情歌的当伴唱,当我们看见那些霍营树村的艺术家折腾了几年开始回家种地,当我看见地下摇滚记录片儿里的乐手们当年称兄道弟的给我卖过打口cd,你会不会哀叹他们竟然如此不争气呢?但谁又曾会想起,10年前的某一天他们站在无名高地、13club的高台上看着下面无数的青年为之倾倒,为之追捧,为之神话呢?
   出世还是入世,这是一种生活态度,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

——————————————————————————————
本文后刊登于《新闻周报》总第715期第2版,2012年11月12日出版,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2 ) I am an outsider

I am an outsider
Outside of everything
Everything you know
It disturbs me so

Everybody tried to push me
Push me around
Everybody tried to put me
Try to put me down

All messed up, hey everyone
I've already had all my fun
More troubles are gonna come
I've already had all my fun
                      --Ramones<outsider>
3年前的片子,想看了3年的片子
前些天跟一个年轻帮的姐姐说我还没看过
她说不是吧小寨随便都能买到这片子的盗版DVD了
然后借给了我

可真是个好事
如果某一天随便一天音像店都可以买到盗版的地下亚文化的媒介资料,那么这必然是一个文化繁荣的社会
扯远了】.【

这封面真的太好看了,边远和宿宿
就像The Libertines同名的那张
即便世界末日,我们还在一起
片子里在清河浪荡的边远搂着宿宿前行,毫不避讳地在摄影机面前亲吻
然后边远说每天的生活,只想Drink,Sing,Fuck
I am lazy&wasting
那时的JOYSIDE的状态从一个镜头就可以反映
在饭桌上,边远喝了口啤酒,唱了句God save the queen,然后没心地傻笑。
后来在屋里他拿出了Jim Morrison的此地无人生还,说在中国,没人能活着得到解脱
这是句真诚的悲伤话
他幻想这是1977的伦敦,这是70S CBGB的纽约可是这根本不是
时代不是,空间不是
这是充满物质贫瘠与精神信仰的中国,北京,对某些群体来说

沙子的访谈是做得最好的,不是一种以苦中作乐来反映现实,而是理性地诉说
I am an outsider,I don't involve in this society.刘东红说
但是Joey ramone快30年前都唱了
Everything you know
It disturbs me so
这只是个空想
如果做音乐能赚来足够的钱维持生计改善生活
如果做音乐能让你的想法为人接受改变其态度
哦耶,那可真酷
哦耶,那可真是个幻想

时间过了3年了,太多东西都改变了
Joyside欧洲巡演了,年轻帮壮大了,边远被太多人视为了偶像甚至神化
挂盒解散了,王悦跟泼妇帮的生活总与川久保玲,各种艺术展联系在一起
新裤子又拍了独立电影,有了漂亮的MV大熊猫,每年参加无数的音乐节
北京心新声出来了一代又一代,鲨鱼刺猬嘎调粉笔线晕车的车
全国各地的音乐节办了一届又一届,早都不是迷笛那个乌托邦的时代
信乐团的阿信都说木玛是我偶像了
可是偶像又鸡巴是个什么玩意,尤其是在中国的摇滚偶像。
做个局外人,重塑在这点上我是最欣赏的,生活方式态度音乐。

 3 ) 美好的坚持

       街上人来人往,下班高峰的来临。堵车,人声鼎沸,计程车,十字街口,赶去哪里?镜头里是一群疲于行走而麻木的脸孔,城市的灰尘太大,抹灰了黄昏的脸。

    片子的几个镜头在劳动者的脸庞上停留,有的微笑,有的质疑,也有的闪耀。真实的纪录片,没有胭脂俗粉的遮盖,真实的让人在手中摩挲的粗糙,一点点渗入进神经。

    人活着为生活还是为过生活?坚持的目的在什么?成为上班奴隶,老板奴隶,下班奴隶。什么是我们的,可以带走的,可以留到明天不要过期的?防腐剂?

    这片子有点熟悉,有点暗哑。通过从几个地下乐队成员的交谈里,获悉他们眼中对自己做着的这件事情。人到底习惯了一种模式,像是乐队女主唱说的那样,成为上班族,朝九晚五一个稳定工作和收入,交个男友然后结婚,生活围绕着家室和工作,碌碌一生。所谓追求,不过是攀比你的工资可以买一套怎样的商品房,化妆品。你说,人的生活怎么就过得这么卑贱了。然后说他们的生活,只有接到了工作,或者唱片能卖了才有钱。我想他们唯一幸运的是,他们的父母的支持。这就很开明了。你想想要是你女儿儿子,成天不做工捣鼓点乐器啥,只出不进,几个人能受得了?就像是在火边玩耍,你觉得是你在烤火,谁知道又不是火在玩你?可是如果能够坚持下去,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是一个希冀。

    有一个镜头跟进到他们进入各种各样不同的演唱会所,这里包括茶座,餐厅等等,有演艺助兴的地方,台上是唱烂了的主流音乐。中国似乎就只有这样的音乐了,你说多元化,不同的类型有没有人听。有。不多。且不精。像是J走进的音像店可是什么都淘不到,闭塞。城市的闭塞,思想的闭塞,层面的闭塞。

    看完整部片子,脑袋有些白。

    如果我的生命只有40岁那么已经过去了一半。我的那一半都干什么去了?学习,学习什么?本领。什么本领?养活自己的本领。人需要学习本领养活自己么?养活自己去干什么?继续养活自己?不断的吃喝维持生命,然后去干什么?赚更多的钱以此为乐?或者这不是我该想的问题,我生活品质还不在那程度上。或者我庸俗了,因为在创作的时候还能收获来快乐。只是偏激狭小了我的想法,我被思想斩下一只手,又把一只脚一并伸了过去。多可惜。不劳而获和天道酬勤,对立而统一。但也许,你不劳而获是因为有那资本,但也许,天道酬勤你还依然两袖清风。

    你爱你的坚持么?如果你爱。

 4 ) 一些个微末的结论

影片的中文名叫做北京浪花
其实有些文艺得不搭界
Bubble应该是"气泡水泡"的意思
我不懂为什么一个德国人要来拍这样的电影儿
而且通片充满了怨念和悲观的情绪
可见该德国人拍了一圈帝都摇滚
最后都觉得这其中一切的理想都是泡泡
终究会幻灭掉

Joyside以前不待见
现在更觉得边远就是个废物
他在里边说:I just wanna sing ,drink and f**k
边儿上的傻妞还跟着一个劲儿笑
或许他觉得这就是范儿这样活着很牛逼
可这样的生活态度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玩个鸟朋克

挂盒的现场实在很没劲
王悦的声音也远没有她们所期望的那么强悍
贝司的伊丽娜实诚得让人心酸
可她虽说也和边远一样借钱度日却至少还是准备要还的样子
李扬帆挺好玩
逛了一圈儿超市买了一瓶水然后回屋弹弹沧海一声笑
沈静让人眼前一亮
因为她不缺吃不缺穿家里供着玩乐队
所以她很积极很明朗

沙子让人有些失望
刘冬虹和贺文进老大不小了
却依旧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依旧看不开
他们把一切都归咎于社会
却没从自己身上想想
你们整天惦记着搞姑娘
那么多年都怎么始终是蔫儿炮一个炸不响呢

新裤子的音乐一直都稳中有进
但是他们光荣地解决了中国摇滚人最基本的自给问题
所以他们越玩儿越High
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杭盖的伊立奇明显是阔少了
晃荡了一大圈
最后带着摄影去吃西贝莜面村

关于影片中出现的很多底层画面
地铁口发名片的、卖兔子的、卖葫芦丝的、晚上歌厅里卖唱的
我觉得这些人很好
都在竭尽所能地赚钱养活自己

结论:
1.在中国这样特别的音乐环境中
别指望随随便便就能靠音乐来赚钱

2.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修养
先养活自己,有了钱再来玩音乐

3.边远在CD店里说“Nothing good”宿姐儿跟着说“Bullshit”
莫大的自嘲哦
其实你们该好好想想
怎么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抱怨没用
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成长

 5 ) 丢脸

我非常非常不喜欢这部电影!看清楚我说的话:我认为(注意用词,是认为,而不是觉得),你们丫这帮自以为是的“臭老鼠”话说的真有点儿过了!别tm拿摇滚乐当成你们丫可以批判世界的紫衣袈裟,别tm随便批判你的同胞、你的国家。没人是木头、没人是没有思想,劳动人民活的比你们丫腰板硬朗的多。我为我有你们丫这帮阿Q同胞,真感到强烈的耻辱。

 6 ) 這裡有預告與製作特輯

預告
http://hk.youtube.com/watch?v=HgbKS8O6zVM&feature=channel_page

製作特輯
http://hk.youtube.com/watch?v=jCF2SlK9IAk&feature=channel_page

 短评

他们居然在说英语!太奇怪了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9分钟前
  • 饕餮狐狸 可你别怕啊我比你更傻
  • 较差

他们都是年轻人,他们的看法有点偏激,他们的日子纯混且猥琐,我已经有些不能理解and苟同了,我操因为我老了!。。。。。。

14分钟前
  • 婚礼歌手
  • 推荐

我讨厌这个外国人

18分钟前
  • 渔夫之宝
  • 推荐

从纪录片的角度来看一般,摄影还行。内容倒有一定价值,庞宽也太年轻了,他爸说话声音和他一模一样。

21分钟前
  • 蓝色奇多
  • 还行

边远真丑。他女朋友更丑

24分钟前
  • y
  • 较差

很真实。

25分钟前
  • fatso
  • 推荐

除了真实没有其他技术性可言

26分钟前
  • 帖拉索伊朵
  • 推荐

看的我很郁闷

30分钟前
  • 不会武功的女侠
  • 力荐

更多是以摇滚乐为引子,展现了那个时候的北京。像边远这种,穷困潦倒的音乐人为了音乐梦想在北京死磕的故事,只能发生在那个时段。我们有多久没有听过类似这样的故事了?树村、圆明园画家村,每个讲摇滚乐、民谣、当代艺术的书或者电影都要说到这个主题,导致那段时期已经被神化了,神化的原因是之后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那段时期。现在没有正在经历这些的穷酸音乐人吗?他们都在哪呢?你看向这些年的新乐队,他们身上并没有这种故事。这个社会在走向精致,音乐也在走向精致,人们不再愿意怀抱苦难,于是那些灰头土脸的岁月,就成了往日才有的荣光。

33分钟前
  • 精神少女王绥👧
  • 力荐

边远真丑 沈静真逗 老刘的娘真好 庞宽他爹真帅 原来的杭盖也真可爱 就是老几位这英语实在是。。。。

34分钟前
  • 马外外,
  • 还行

还是不错的,素材组织得很好。

36分钟前
  • mongolialong
  • 推荐

像回了趟北京

39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剧情介绍的文字描述与片子本身完全相反。第一,据说历时两年,但是他们到底拍了多少素材,有多少时间真正和乐队生活在一起。第二,据说深入了生活,但是我在片中只看到大段支离破碎的采访和零星的生活片段,这叫哪门子深入。第三,强调没有加工和虚构,客气的说,导演的刻意经营再明显不过了,别以为喜欢摇滚的年轻人看点爆料就够了,不要来这儿拿所谓的纪录片唬人。

43分钟前
  • 大傅
  • 很差

选的乐队是刻意的么,既不代表中国摇滚的最高水准,又清高得要命

44分钟前
  • Ziggy
  • 还行

大家都在吐槽边远的丑和哥几个的散装英文 但我还是想打五星拉拉分 挺牛逼的 新裤子走起来了 joyside重组了 片子里的老北京挺生活化的 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 这帮年轻人反叛 颓废 在阴暗的酒吧爆发出能量 比我们现在的生活真实多了

46分钟前
  • R
  • 力荐

中国

49分钟前
  • Sad Lucy
  • 力荐

其实讲述的是蛮浅的东西,但我收获了片子之外的一些感受.

53分钟前
  • Kurt Curtis
  • 推荐

假惺惺的作秀式中国摇滚和打着爱摇滚乐的旗号做梦都想和摇滚乐手上床的姑娘 无奈

56分钟前
  • 酸奶阿姨
  • 还行

真实,虽然角度很普通(老外嘛),也有点猎奇,但是最起码它是真实的

58分钟前
  • RD
  • 推荐

朵朵浪花,都是奇葩。

59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