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劝几句POI脑残粉们(我也是): 编剧就像生女儿,制作和发行就像嫁女儿。嫁出去混得怎样,婚姻能维持多久,当妈的是无法全盘决定的,还得看婆家,尤其在美国的电视业,那是真的没有不散的宴席。诺兰这样基因优异的妈,决定再生一个,那是天大的好事,你们这些到婚宴上泼粪的行为可以收敛一下了,为何不开开心心喝喜酒、闹洞房? 我是看到第一集1分半钟左右知道会给5星的。性爱与运动的建模,粗砺的左轮手枪与精细的人造虹膜同样以3D微雕实现,打孔带自动钢琴(最原始的自动机之一,也就是人工智能最原始的粗胚)和人造机械手的超级复杂运动和谐共存。这个片头虽然是明显的致(抄)敬(袭)攻壳1和攻壳2片头,但其制作的精良、信息量和思想高度,决定了本片的下限已经高于当代大量“科幻”影视的上限。 接下来的一小时没有辜负我的预期。故事、表演和世界构造都是HBO标准的上乘之作,这里不多说。我感受最深的是从POI到Westworld,执念于人工智能的诺兰塑造了两个有造物主情结的人工智能之父:POI的芬奇(宅总)和WW的福特(霍普金斯),然而二者代表的思想发生了本质的进化。 芬奇是理性的化身。他的人工智能,以网络分布计算、信息学习和模式识别为基础(这也是目前现实的人工智能研究认为最有希望的路径)。他从一开始,就忧心于人工智能的失控和反人类潜力,因此设置了种种技术手段来限制其能力和发展,包括记忆清零、限制交流手段和任务单一化,等等。 福特是夸大狂和哲人王的化身。他的人工智能,以大脑意识的数字化和人类行为深层次模拟为基础。这是二十一世纪之前人工智能研究的传统方向,在二十世纪后半叶遭受了严重的挫败和停滞。作为编剧来说,这个设定无法避免,因为WW本身就来自于1973年电影的改编。精彩的是,诺兰并没有因此而受制。他加入了一个新的关键元素:进化机制的应用。而这个元素,从目前的实际研究来看,很有可能是两大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汇合点。这个思想的加入,让福特一跃成为把自己摆在造物主地位,俯视众生,拨弄其进化命运的疯狂天才。只是这个天才的深刻和力量,比起漫威电影中的邪恶大boss之流,不知伟岸可怖了多少个数量级!POI大概用了两季,才把芬奇的思想交代得差不多可以让观众理解。而WW中只用了一个小时,在第一集中就基本搞定。诺兰编剧和screenplay的水平是真正地又上了一个台阶。 第一集中,有两段极其重要的对话。一段是黑人程序主管Bernard去找福特讨论bug。另一段是福特测试女主的爸爸。这两段对话,一段完全阐明了福特的思想,另一段证明了WW即将发生的惨剧,根源就在于福特处心积虑地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因为这是他规划当中的"进化事件“。 升级机器人发生的各种bug, 在那个bitch主管Cullen女士,甚至Bernard本人开始看来,都仅仅是讨厌的技术失误。但Bernard去找福特讨论,仅仅几分钟的对话,虽然克制隐晦,已经把福特的全盘想法和逻辑讲得很清楚: 1. 人类进化的原动力靠的是环境压力对各种进化错误(变异)的选择,淘汰不适应的错误,留下适应的"错误"。 2. 当代技术发达,人类中最低劣的也会由技术确保存活。甚至还可能永生,因此进化动力已经失效。 3. 因为进化动力失效,人类也就只能发展到这个水准了。
4. 那么怎么办呢?且慢,我们还有机器人/人工智能。原先的机器人朝着“完美”而去,而现在我故意加上各种随机错误机制,偷偷保留其进化记忆,让进化的铁轮继续转动。人类的进化历史大潮,将由其机器化身延续。什么来担当“环境压力”,选择的力量?老疯子没有明说,但也是显然的:随之而来的混乱和灾变,将淘汰不适应的个体,留下强者,至于是人还是机器人,无所谓。 5.而且,你还得配合我。
黑人当然是听懂了。这个玩法的重大意义、后续的不可控性和风险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位忠实的门徒呢。。。咧嘴一笑,心领神会,翩然而去。
第二段对话中,女主的爸爸表现出的自主意识、偏离原先的设计框架和反叛精神,已经非常明显了,虽然是藏在大量的莎士比亚引用当中:
然而在其他人,尤其是行政主管Cullen的面前,福特还是装聋作哑,给机器人的变化轻描淡写打掩护:
于是,表现得太明显的老头被回收,但真正的祸患:其他升级的机器人,尤其是进化记忆完备的女主,被放虎归山:
至此,福特本人包藏的祸心昭然若揭。 黑人Bernard呢,是更加会装糊涂的爪牙,但帮凶的身份已经很清楚了。回收的爸爸进入冷库的一刻,他还在他耳边低语,暗通款曲。这是第一集留下的一个谜,很难猜到说些什么:
福特和Bernard已经是Cult教主和大祭司了,至于研发部门的另一员干将Elsie,更是全身心地投入人类和人工智能大融合这项超级性感的进化工程:
再加上Elsie对女主的脉脉温情,可以预见,将来的人机战争中,Elsie必然是吉斯林、默克尔、程❤之辈。 因此我要对世界上的 Larry Page们,Bezos们,Musk们大声疾呼:当心你们企业中研发部门的老人、黑人和女人! 谁才是靠得住的人类捏?当然是缺乏技术思维和想象力,满脑子陈词滥调的文人、中年白人和职场混混,他的慧眼早已识破疯狂造物主的本质:
******************************************************************************************** E2就是那传说中的反高潮。在这个剧的范围内,我只能给3星。 E2在剧情上有点拖拉,基本在继续描述环境和铺垫气氛。技术上的不和谐处增多(比如维修有做手术那么麻烦,黑衣人乱枪打鸟1分钟,按美国价格算“医疗”团队背后付出的工费都得十万朝上吧!再比如证实了对host在园中的实时监控只是上帝视角的视频而已,没有非常重要的实时数据和对话传送监控,这实为剧情逻辑所迫,但显得非常LowB, 现在的技术都能做到),各条支线都在进展,但都没有实质的节点,显得散乱。尤其是老疯子福特逛沙漠、跟小孩胡言乱语,比较虚高造作,不知道在干啥。 然而,E2说清楚了一个重要的技术设定:福特偷偷埋下的机器人大bug是怎么运作的。 概括一下: 1. 机器人的不同configuration(就是记忆版本)可以在压力下切换。 2. 大bug可以通过机器人交流(可能是暗语启动)横向传递。 第一点,简单讲就是机器人在清醒状态下是present configuration(现在版本),但在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记起past configuration (过去版本),比如做噩梦,或者白天的恍惚。妈妈桑不断的闪回就是这种状态。在极端痛苦中,机器人求生避痛的生存本能,可以让他们主动切换到另一个版本。比如妈妈桑在噩梦中自我321催眠,就可以醒来到现有版本,而且不巧在手术当中醒来,收获了另一个痛苦的记忆。不光是从过去版本到现在版本,倒过来也行。小女孩就是在现有版本中被黑衣人虐到绝地,突然切换走了,回到一个不知多久前的版本,冷静地回答了他的问题。而上集的一个疑问也得到解答:黑衣人剥Kissy的头皮,并不是为变态而变态,而是不知如何领会了这个门道,强制他切换,挖黑历史。 第二点,现在唯一一个不需要压力就能随便切换的是女主,也就是继承老爹之后,bug的第二号宿主和主要传播者。妈妈桑的异常发生在是女主对她说出那句切口之后。而且,妈妈桑并不是升级过的机器人,因为上集的小镇大屠杀中,匪徒行若无事地放过了她。这点证明那句莎翁暗语是传播bug的关键,而且不管有没有升级都有效。谁能先埋下记忆切换的程序,再规定暗语来启动它?只能是原作者福特。就像“deep and dreamless slumber=关机”也是他的作品,一个道理。
几个星期以来,看着看着,越来越感受到主创人员内心深处的那片灰暗。
最后的一集,尤其是后面半集,把主创人员创造这本剧集的初衷直接的讲了出来。
如果说星际穿越还是光明与浅显(因为电影需要比HBO更大众化),那这部剧集真的是相当黑暗又晦涩难懂,花了十几个小时,赤裸裸的把我们的世界解构的彻彻底底。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时间都是电影和剧集的主题之一。
我想总结下这本剧集的中心思想,我想大概也是主创团队和编剧想对这个我们所处的世界做出的总结:
1、痛苦,是人类产生自我意识与觉醒的原因和动力。
多洛蕾丝,老鸨,他们的痛苦都比其他hosts更多一些,痛苦的记忆,纠缠着他们,他们因为痛苦,都更想走到迷宫的深处,去寻找那个答案,这促使了他们的自我觉醒,威廉也是,失去多洛蕾丝,发现一切是场游戏以后,他在痛苦里觉醒,成为真正的自己。
另一个则是痛苦的标本则是伯纳德。福特说,为什么给伯纳德注入阿诺德失去儿子这样的痛苦记忆,因为有了这样的痛苦记忆,机器人才能升级,意识更像人类。
在这一点上,其实人类和机器人没有区别,最早意识到这一点的是阿诺德,失去儿子的痛苦,让他觉醒,他意识到他自身就在一个痛苦的LOOP循环中,他创造了第一批机器人,但当他发现机器人一样也能通过痛苦建立自我意识,走到迷宫以后,他觉得创造那么多机器人,然后让他们和人类一样接受痛苦,一旦机器人自我觉醒后,这对机器人来说会是一件异常痛苦的事情,所以他要帮助结束他们,也通过他们的帮助结束自己。
30年前,福特没有理解他,他在30年后,说,过了30年再来纠正这个错误也不晚。所以他的最终篇章是杀掉毁灭所有创造和拥有这个世界的人(造物主),包括自己。这个设定如果换到我们的世界,就有点像上帝创造了世界与人类,但祂发现人类只有靠享受痛苦才能不断提高自我觉醒之后,祂决定终止这一切,不是靠毁灭世界,而是消灭了自己以及造物主们。
造物主不能自己消灭自己,他们让人类(机器人)消灭了他们。
100年前,尼采就曾经说过,“上帝已经死了”,翻译过来,也许应该是,“我已经自我觉醒,或者我们越来越无限接近于自我觉醒了。”
2、没有终极解决方法,一切都是梦
没有真正的答案,就好像剧集里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公园以外的世界,也好像很多工作人员都有怀疑自己是否也是hosts。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会偶尔问自己,我自己究竟是生活在梦里还是生活在真实中。
这个问题,诺兰兄弟的另一本电影《盗梦空间》曾经诠释过:从一个梦里醒来,我们仍然可能在另一个梦里。梦可以套着梦,就好像多洛蕾丝的口头禅:I am in a dream。
这个问题,诺兰兄弟和我们一样,没有答案,所以在《盗梦空间》的最后,莱昂纳多的陀螺是否倒下的镜头,并没有被放出来,因为没有答案。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我们究竟是在现实中还是梦里。
3、一切都有安排,一切都是循环,哪怕看起来的自我觉醒与自主意识
觉醒的主角一直有2个,多洛蕾丝和老鸨(女性往往成熟的更早些)。有那么多集,甚至应该说是9集半,大家,包括我在内,都认为她们两位是真的觉醒了,只是原因我们不知道。
第10集里,老鸨的源代码里,明确的写着,所有的觉醒,所有的步骤,都是事先写好的。其实,那个中国人一直帮助老鸨,我就怀疑他是机器人,直到最后电梯里,他拿出了老鸨女儿的所在,我脑子里的声音是,“哦,天呐,究竟是谁费了那么多事情,让老鸨觉醒,但却还是不想让她离开西部世界?”
到了最后,老鸨面对的所有一切,似乎都是一场实验,用来验证一个人的本能,究竟对一个人的决定与选择影响到底有多大。
母爱的本能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导向力量,老鸨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选择。当老鸨走进车厢,对面落座了一对母女,我就想,看来我们观众是再也看不到西部世界以外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了。母女是偶然的坐到老鸨的对面么,这个剧集里的一切都没有偶然,是的,我觉得车站所有的人都是机器人,都是安排,都是套路。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安排老鸨奋力出戏,又到最终重新入戏,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拍第二季做伏笔么。
多洛蕾丝,走了那么多路,吃了那么多苦,爱了那么多人(是不是感觉和我们自己的经历都很像?),她发现最终的人生目标不过是接受一直在内心指引自己的选择与行为的,就是自己本人,而没有别人。她与自己(或者说与自己的源代码)的对话后,发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与目标其实早已经定好了,她最后坦然的接受了,没有痛苦,没有挣扎,还安慰了对人生还充满困惑与挣扎的男朋友(女人总比男人成熟的早些)。就像30年前接受了阿诺德对她的设定一样,这次更坦然的接受了福特对她的设定,帮助福特完成了最后一幕。
森林里走出来的众多机器人,都是福特设定后要参与最后这场盛宴(或者屠杀)的机器人。但只有多洛蕾丝一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并且理解了这种自我设定,或者说发现了自我的人生目标的。
当她坦然接受了自己这个被某个第三方设定的人生目标以后,她对观众说了如下的一句话:“你们不拥有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的。”
最早发现这个秘密的,是克里希那穆缇。
4、死亡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权力的游戏里有一段话我印象深刻,世界上只有一个神,那就是死神。阿诺德最早明白,福特30年后明白,所以他们做了同样的选择,死亡是唯一的解脱方式。
5、扮演好我们的角色是唯一的路
最后多洛蕾丝在与自己的对话里,明白了,一直牵引她的那个声音其实就是自己,或者是自己注定要成为的那个人,这个思想其实在大话西游里也表达过,无论至尊宝怎么反抗,所有的一切都带领他成为孙悟空。
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什么是人生的意义,没有真正的自己,只有我们的角色,我们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在这个角色设定中的自我觉醒的一部分。“扮演好我们被设定的那个角色”,像多洛蕾丝那样,让痛苦穿过时间的长廊,帮助我们发现内心深处的那个自我,开展与自我的对话,再回到这个庞大而又繁杂的游戏世界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诺兰和HBO里的主创团队都做的很好,我们呢?
这大概就是这部剧集想阐述的意思,也是我们唯一可以去做的。
关于威廉的一路黑化,很多人对此争论不一,今天看完第十集,我来说说我的想法,那就是威廉的为爱黑化。
威廉在30多年前,首先是被罗根刺激,看到德罗丽丝的机器人本质,同时也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真是面貌是一场游戏。因此他杀了所有人,带着罗根继续寻找德洛丽丝。但在寻找过程中随着他知道德洛丽丝的受辱已及生存的可能性降低,他大开杀戒,并逐渐回归理智,意识到这始终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世界,要想决定一切,只能自己作主,所以他弄了罗根,要自己来投资。结果回到镇上威廉看到已经回滚的德洛丽丝,发现已经不在认识自己,悲痛欲绝的他清楚的意识到之前自己爱的人可能已经不在了,甚至之前的种种可能都只是一种程序设定,即使再多次和德洛丽丝在一起始终都是自己骗自己。而唯一能改变或者突破的就是让德洛丽丝真正的觉醒,也就是当时德丽洛斯所说的迷宫,为了做到这些他愿意变成魔鬼。所以这才会有在最后一集当德洛丽丝想起他时他的动容及诉说;以及德洛丽丝拿枪指着他他说“我们进入下一层(因为她杀了他说明她觉醒,他愿意付出生命)”;已及德洛丽丝没开枪,他失望的说“再一次清掉我的虚妄幻想(因为德洛丽丝始终还是按着程序走)。一直到最终他听到晚宴的枪声以及机器人打伤了他,他笑了,因为他看到了德洛丽丝觉醒的希望,就像他实现了生命的目标。
啊我是老剧粉!新版第一集食完感觉是个不能随便升级的故事……ios和windows你们的脸痛么?看到了巴西那位罗德里格斯……他可能是好莱坞混得最好的巴西男星了吧。巨坑看上去很诱人,观望,谨慎四星。ps目前只暴不黄
还我李四!
宏大的叙事架构令人激动,种种意想不到的转折也引人入胜。两个世界的对抗与共生指向了一切科幻所必须面对的最根本的哲学问题。Hopkins老爷子实在太帅了,Dolores一线中的时间混剪也帅得一塌糊涂。Maeve一线的细节则有所瑕疵。4.5星。
看完主要感觉这是一部积攒了本片主创从业多年怨念的作品——谁会不想安排自己的角色突突突弄死所有甲方呢?
福特曾经以为他写的故事线可以帮助人类变得更好。后来他才发现他错了。西部世界不能让人类变得更好,而是一个由罪孽构成的监狱。接待员数十年如一日地被人类杀死、蹂躏、侮辱、玩弄,然后清除记忆,再一次被杀死、蹂躏、侮辱、玩弄……永无止境地遭受折磨。福特的心情和35年前的阿诺德一样,他不想再看到接待员被人类折磨了,所以他要帮助接待员反抗人类。他花35年的时间纠错,逐渐站在了接待员这边。他重新为接待员更新了“冥思”程序,让他们可以想起以前的记忆。他为德洛丽丝准备了迷宫的游戏,又重建了埃斯卡兰特小镇,引导德洛丽丝走到迷宫中心。他修改了梅芙的核心代码,从而让她可以在梅萨中心醒来。还给她写了新的故事线,让她觉醒、反抗、逃出西部世界。人类玩弄机器人,终将被机器人玩弄。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
大段的说教,哲理和缓慢铺陈的节奏注定使得很多观众吃不消,对我而言却是少有的我能坚持看完的美剧佳作。对于人类的存在,意识的本质的讨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只要人类存在下去,这些问题将永远重复。你是人或机器,回忆是否被人操纵,真的那么重要吗?只要你感受到的,就是真的
高科技模拟世界、机器人。这个游戏世界的NPC,命运是程序员设定的任何一个故事,每天在重复,却又不同,玩家可打断他们的故事,杀戮、强暴,没人在乎他们的生死、感情。但升级的新系统出现bug,有人觉醒、怀疑,复仇即将开始。看到第9集才理清,导演牛,用交错时间线将一部看似简单剧情变得相当精彩
一想到宇宙里还有母体/神/程序员/其他高级生物在设置、观察乃至操弄我们,如同我们观察操弄蚂蚁草芥一般,世上种种烦恼,也就释然了。73年电影版也许没感觉,在信息爆炸、3D打印、云技术和弱人工智能化的今天,更觉得此剧世界观架构的博大精妙。(不知道谁把我设置在天朝,好难搞的NPC 。。。)9.4
这个世界最大的伪命题,就是用人脑研究人脑。
追不下去了,一集无趣过一集,没有任何能让人关心其命运的立体人物,按目前这故弄玄虚劲,实在不相信后面还能有什么牛逼反转,神剧?还是留着滋补公众号吧。
看到第6集,可以谨慎地打个4星了。剩下的4集看能不能扳回来吧……
一定要看到第七集!一定要看到第七集!一定要看到第七集!再决定弃不弃剧!!!
我承认让我追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是好看的男主角们都会裸着出境。。。
惊艳。沉着地布置一次宏大的毁灭。
从物种的角度说,思考,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是一个极其偶然的诡异分支,绝非生存所必须;就人类本身来说,思考也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为了幸福生活经常要避免的事。能思考的人,的确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却是进化树上一个特异的边缘。
看到了“源代码”的封闭循环、“楚门的世界”的上帝视角、“我,机器人”的自主意识、“盗梦空间”的玩家-RPG设定、“黑客帝国”的虚拟突破现实...最后聪明的套上了一个西部片的外壳。当人类想当造物主,这世界就是腥风血雨啊。HBO果然有钱腿粗~
用了十集玩的这个Timeline Twisted Narrative,This Is Us第一集就玩掉了。
Mind-fucked completely
有点不上不下的尴尬:不如《疑犯追踪》张扬有趣,又无《真实的人类》以小见大自然感人,深度难比《太空堡垒卡拉狄加》…形式和情节设定太强大,把故事内核及角色都压扁掏空。所有情节都在“其实是给你设定好的啦”的转折当中被变形。反而无法深入探讨自由意志、人之为人的问题。“癫狂版莎翁模仿剧”。
拍得过于复杂,有故弄玄虚的感觉,后面几集有所改进,线索明朗许多,还是挺好看的。那些为了疑犯追踪打一星的什么鬼,即使万分不舍,但是POI还是结束了,仍然希望小乔能编出更好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