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住在有明亮窗户的房子里,阳光洒满了我们的小床。开心时有奶油布丁、热狗香肠、巧克力,悲伤时有匹诺曹、阿童木、擎天柱……在一个叫地球的地方,我们自由地飞翔,伸张正义、争当勇士,忽闪的激光枪助我们击退怪兽、打败坏蛋,腾空的小飞车带我们远离黑暗、奔向光明。
或许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已然明白,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都是虚幻。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想去怀疑小E.T.是否真正存在,如同龙猫和花仙子,机器猫和蓝精灵。只是,我们“选择”了遗忘。生活被文字词句、字母单词、公式方程、焦点坐标生硬地拆分组合,我们被迫匆匆忙忙地长大。童年,像是我们回不去的故乡。
我们难免抱怨生活没有变化、难免因为嘲笑责骂而失落,难免怀念小时候,至少可以让眼泪流下。我们穿着厚厚的盔甲,防止被伤害的同时,也阻止了阳光透进来。蓦然回首,那些被遗忘的时光中,浸染着我们最纯真的幻想;那个被遗落的世界里,住着我们曾经最要好的伙伴。
这是一部能勾起我们童年美好记忆的电影。小小的艾里奥特收留了走失的小外星人E.T.,它们虽然外表相差巨大,却都有一颗善良敏感、渴望关爱的童心。即使语言不通,它们之间却建立了某种神奇的心灵感应,而这只有最纯真的孩子才能做到。
长大并不意味着彻底告别童年,并不意味着失去了脆弱的资格,并不意味着没有了做梦的权利,并不意味着要变得坚硬而复杂。那些柔软的情绪,比如爱、比如伤感、比如同情,其实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部分。纵使时光坚挺了你下颚的胡须,只要你保有童心,你就能继续相信——只要简单的善良,就能变得强大。
我小学时候对宇宙啊、生命之谜啊,只要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特别感兴趣,就幻想着哪天能去百幕大玩玩,或是去尼斯湖抓个怪兽,要不在埃及金字塔里面睡上一宿,再不就去神农架逮野人,去喜马拉雅山捉个雪人也行……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在科幻杂志的陪伴下度过的。
小学的图书馆特别小,所以里面的科幻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看光了。在看过的书中,有一本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书名我不记得了。因为上面有一幅插图,画着一个骑单车的小男孩,前面的车筐中有一个奇形怪状的生物。我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十分好奇,后来从书上知道了这叫外星人,于是外星人的概念大概就是那时在我年幼的脑海中形成了。而且从此我立马对那些什么怪兽啊、野人啊兴趣骤减: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外星人更具魅力了!
于是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沉浸在一个秘密的幻想之中:在一个晴朗的夏夜,一艘UFO缓缓降落在我家门前的空地,里面走出几个模样奇特的外星人,把我从这个星球上带走。我装模作样地挣扎一番,大声叫爸爸妈妈,搞得生离死别的,其实我的心里早乐死了……
多年之后,我早已忘了那本书的名字,记得的只有那一幅插图。于此可见,绘画的艺术要比文字高明许多。直到在近十年后见到一部电影中的一幅画面,我才如梦初醒,就是那个外星人!它叫——E.T.!
当爱利略载着E.T.的单车飞上天空的时候,飞过那白色的大月亮的时候,我无法形容我的激动。这无疑是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镜头之一,我觉得单凭这一个画面,斯皮尔伯格就足以载入电影史册!
这是好莱坞超级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二十四年前的作品,那时候我还没出生呢。当然,我知道这些已经是后来的事了,也想起先前看过的书兴许是根据这部电影写成的吧。也许是童心未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这部片子在二十多年后依然深深打动了我,或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以童话为题材的电影打动过我的只有两部,一部就是蒂姆·伯顿导演的《剪刀手爱德华》,约翰尼·德普主演,相信大家对这位酷味十足的帅哥并不陌生,他就是《加勒比海岛》中的船长杰克·史帕罗;而另一部就是《E.T.外星人》,英文名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至于为什么打动我,大家除了观看影片之外,我想我如果来描述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措。写下几个简单的词:孤独,童真,友爱,善良,永远。太美太美太忧伤的童话,使我想重返童年的梦里,不再醒来……
跟都都一起看完这部影片。
小埃利奥特与外星人之间的交往彼此感情的过程,给我留下难忘印象。从开始的彼此恐惧,到相互接触,到彼此心电感应,到磨难经历,到送ET回家,至纯的感情,穿越了一切。
怎么来用文字刻画这种至纯的心灵?小埃利奥特和哥哥妹妹们都把ET当作了自己的心爱伙伴,一心地帮助ET。
影片中还有一段比较经典的比较,即成人眼里看到与看不到的,即当ET喝了点啤酒,满屋子晃荡时,在屋子里忙碌的埃利奥特的妈妈,居然一点都没有觉察到。
孩子的纯真心灵还表现在埃利奥特妹妹的身上,她跟ET一起,把ET打扮成小姑娘的那一幕,很感动。
另外,这部片子联系感情的纽带,我感觉是 “Home”.
给都都的影评(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65433/ )留言内容:
“发现原来外星人也是友善的”,这一点发现和感受很重要。实际上,情感的东西,在整个宇宙,可能都是相通的,不同肤色的人类、人类与动物植物(比如你跟小白小狗之间),情感,都是是相通的。假如有ET存在,人类和ET之间,情感也是可以相通的。
断断续续看过很多次,而且都是很多年前,看完整版还是第一回,自行车突然飞腾的时候多少有些激动。童心与童年爱做的梦,属于童年的故事。
无比美好的科幻童话,触动心底那最柔弱的神经。
E.T.爹妈就是那种去一趟动物园会把孩子落下,还好几天没发现的糟糕家长吧
每看一遍哭一遍
小女孩太可爱
老了老了再看这个能有啥味儿?
斯皮尔伯格的温情科幻童话。1.摄影考究,ET与Elliott主观视角镜头纵贯全片,柔焦与梦幻布光。2.金属钥匙碰撞作为声音符号。3.双人舞场景迷幻朦胧,垫脚男孩=花式虐狗?4.单车翱翔于银色月光下,童年的美好梦境。5.初次相识的手势模仿与[德州巴黎]父子复认的倒行相映成趣。6.盆花的荣枯牵动人心。(8.8/10)
最难得的是斯皮尔伯格从这部ET开始几十年来总会隔一段时间给孩子们拍一部属于他们的电影,比如之后人工智能、丁丁历险记已经最近的一部头号玩家。作为一个世界顶级导演,能够始终有这样一份初心,还是很不错的。片中骑着单车飞起来的两次画面看到的时候确实也挺振奋的,不过令我惊讶的是小朋友们骑单车的水平也太棒了吧,我都觉得可以参加运动会了。ET的外形则可以用丑陋来形容,尤其是河边遇难那段,之后让我比较困惑的是大家用非常高的防护等级去救治了解ET,但是当其危在旦夕的时候很多人都拿下口罩、防护头盔,主动暴露,这是什么逻辑?在疫情肆虐的当下,看着感觉怪怪的。最令我震惊的还是本片的票房,1982年,全球票房8亿美金,太牛了!居然是导演生涯第二高的票房成绩了,仅次于侏罗纪公园。
小伙子骑自行车是十级水平,可以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了。2015.3.24成都
ET被抓进实验室,小埃利奥特也一病不起。孩子们愤怒了,他们自发组织起来,营救外星人。埃利奥特也在心灵的感召下苏醒过来,加入营救行动。他们能成功么
一则感人的美丽童话,适合大人和孩子们一起观看。没想到竟然是82年的片子~~
电影很好看!小孩子们真的是特别的天真和单纯的群体!
艾里奥特和E.T.一起划过月亮的那一段无限地复活了观众们心中的童话,自行车飞天等场面效果真实、华丽且富有童话的梦幻色彩,特效在这里成为了实现人类梦想的工具。
电影超越一切隔阂,以一个单纯却永恒的故事打动人心,片中童话般的情节和寓言式的启示让观众笑中带泪。
到现在为止说到外星人我想到的都是这里面的模样
有史以来最温情的科幻片,喜欢小E.T
属于大人的童心与童趣
在一个特级还不够发达的年代,只能依靠更多的温情和笑料,比如最后ET对德鲁说be good,他临走带走了他们家的一盆花,这是最后的唯一的纪念,然后就一别三十年,只留下天空一道彩虹。
初中毕业的那一年,正好是20周年。和姐姐一起去艺都看的。当时只恨没带面巾纸……哭S了。
1.温馨的科幻片,妙笔生花;2.我应该在10前就看这部影片或者在30年后再看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