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她》主要演员:周迅、黄觉、惠英红、赵雅芝、金士杰……这个配置乍看以为是电影,不仅是因为分量,更是因为年龄。此剧中女性演员的年龄,竟全部是40岁以上,这在国产电视剧领域比较少见。
近年来,国内中年女演员关于“无戏可拍”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国内影视审美,更引发了对于“性别与年龄”的认知反思。我们能够看到美剧中有《绝望主妇》《大小谎言》《致命女人》等众多由中年女演员出演的剧集,邻国日韩也有《不结婚》《迷雾》等。如今我们有了《不完美的她》,在女演员的年龄上就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一口气追了十集,目前看来,剧情写实,拍摄风格细腻,是一部披着悬疑外衣的、有着深刻内核的好剧。
先说说片头。实在令人心痛,动画中逐渐凸起的是我们国家的山川和土地,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而旁边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个发生在各地的关于家庭暴力的真实案例。大部分人能够看着晴朗光明的纯净天空,享受着愉快幸福的家庭生活,却不知有很多女性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着家庭暴力的无尽折磨。(当然,家暴中也有男性受害者,此处只针对剧情和大多数情况进行探讨)
剧中记者田放(黄觉饰)想要了解三十年前的纵火案,当事人钟惠(赵雅芝饰)一句“我好不容易才忘记过去,为什么你一定要我想起呢”,足以看出家庭暴力对其伤害之大、影响之深。“忘记”不过是托词,或许对于往事,钟惠直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只能用时间慢慢麻痹自己,尝试着将它遗忘,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因为那种恐怖与折磨,早已超出了常人的承受范围。
虽然目前还未全面展现出当年案件的来龙去脉,但通过钟惠与丈夫李泽(金士杰饰)的对话可窥一二——当年极有可能是钟惠不堪忍受李泽的家庭暴力,放火烧家致李泽严重烧伤,自己也获罪入狱。可是当田放提出想帮忙时,钟惠却表示自己“不冤”。十几年的牢狱苦痛,甚至比不上几年的家庭暴力来得严重。家庭暴力带给受害者的,是跨越一生的毁灭性打击。对于上个世纪承受家庭暴力的很多女性来说,这种“同归于尽”的解决方式,可能是她们能够做的最后反抗吧。
剧中有一情节,主人公林绪之(周迅饰)的老板兼好友高山(童瑶饰)问她“到底喜欢什么”,她却反问“一定要喜欢什么吗”,这在心理学上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模式”,对于身边人的存在、离开表现得十分漠然。而这种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来源于心智成长的童年时期。
林绪之幼年被母亲抛弃,父亲也不知去向,由养母袁玲(惠英红饰)抚养长大。对于林绪之来说,曾经遭遇过“抛弃”,自己的依恋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会逐渐掩饰和压抑自己的情感。长大后,会表现出对一切事物“无感”,不愿与他人亲近,也不会表达自己的喜好。
由二女儿林亦之(曾一萱饰)之口得知,林绪之常年不回家,也不向家人分享自己的事,甚至连笑容都很少见。林绪之回家睡的那晚,养母抱过她后,她浑身僵硬。虽然平日时常想起记忆中亲生母亲的双手,但如今面对养母给予的温暖,她还是无法适应。
从“不能喜欢”到“不敢喜欢”到“不再喜欢”,林绪之是深受“原生家庭”影响的典型代表。虽然这种影响不能直接归咎于她的生母,但家庭环境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实在值得每一对父母深思。
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心智与身体都尚未成熟,相较成年人来说,面临着很多的危险。剧中涉及到的“创伤”有两种,一是心理,二是生理。
心理上,林绪之是典型代表。幼时家中燃起大火,吓得她当时就掉落一颗牙齿,由于未做及时的心理疏导,林绪之长大后完全不能看到火,不论是独立面对还是在人群中,都是一看到火就瞬间忆起童年阴影,然后失控。
生理上,剧中涉及到“长川生物”保健品造假一事。一方面,在剧情上巧妙地引入了田放这一人物形象,而后把“长川生物”一案与女童失踪一案串联了起来;另一方面,更点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由社会、医疗等带来的种种身体伤害。
林绪之打算收养的小女孩穆莲生(陈思诺饰),更是经历着生理、心理的双重伤害。在家中,继父尚武(蒋昀霖饰)对穆莲生进行各种身体伤害,她逐渐表现出不愿回家,同时过早“懂事”,为维护家庭做出了很多不符合年龄的妥协。
至于林绪之的继父,通过警察的表述,可猜测他或许遭受过不好的事。如果他也曾是受害者,那么这件事就不能单一去看了。幼年受过重大伤害的人,成年后往往有两个表现,一是更加畏惧,二是转向伤害别人。
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需要家庭、社会、国家的全方位保护,这也是此剧在家庭基础上,为社会更广泛层面提供的思考。
林绪之的职业身份是“白帽子”,有着高学历与高收入。通过养母与林亦之的对话,可知林绪之很早就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不需要靠别人。
林绪之在调查自己身份时有条不紊,卷入女童失踪案时也依旧稳如泰山,可看出她是一个非常有主意的人,同时也有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才能够去调查三十多年前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尝试把穆莲生从危险中解救出来。
反观林亦之,对于婚姻、生活的认识非常单纯。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她在成长中没遇到过太大的伤害,思考问题过于乐观,导致了后来与男友及男友家人之间的矛盾。
再看上一辈,对比林绪之的生母和养母。养母曾提到自己离婚是因为生不出儿子,最后勇敢结束了自己的婚姻。或许在不同的年代,女人面临的境遇确实不同,但从结果上看,养母通过个人努力养育了三个女儿,而生母也敢于向家庭暴力奋起反抗,虽然反抗的方式并不恰当,但也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林绪之在教穆莲生做饭时,说了如下一番话,这是对于当代女性来讲,至关重要的思考。作为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存在的人,永远,永远不要指望依靠任何一个人而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
此前一部国产剧《都挺好》中,女主人公也是通过自身努力,逐渐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独立,那么即便从原生家庭中走出,也会在进入新家庭时遇到同样的困境。
片中通过产检医生之口,传递了关于男女平权的思考。
原本约定好一起去产检,结果男友临时有事,林亦之只能自己去。医生得知后,表达了一些感受,语言很简单,但背后的思考很深刻。生育明明就是两个人的事,为什么承载婴儿的器官在女性身上,于是在人们的意识里,好像女性就是天生负责“生孩子”的呢?
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引发了社会的激烈讨论,对于影片呈现出女性在生养孩子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男性普遍认为不真实,女性却边看边泪流不止。
在世界范围内,除去北欧一些国家男女权利比几乎1:1,其他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这样的不平等,会造成女性从出生到结婚、到生子等诸多人生阶段,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对于心理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比如性格不够自信、易遭受家庭暴力、产后抑郁等等。而这样的影响表面上看是对女性的,实则男性也是受害者,比如在家庭暴力中看似是施暴者的李泽,最后也得到了妻子的反击,毁容了,自己的人生也毁了。
男女不平等,不是某一性别的权利缺失,是整个社会的权利失衡。在实现男女平权这点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剧中,当林亦之对待“生育孩子”过于草率时,袁玲并没有阻拦她生孩子,而是告诉她要为这种行为负责;当袁玲看出林绪之出于自身原因不让穆莲生上学时,又表达出“养育孩子”是为了孩子,不是为了自己。简单两个细节,传递出此剧关于生养孩子的思考。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中有一句台词非常震撼,“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这值得每一对父母深思:自己生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孩子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也不是储备的养老保障,更不是可以随意发泄的出气筒。
生孩子,是在各方面条件基本满足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的选择。因为孩子出生后的一切,都要由父母负责,而不是要求“晚到”的孩子,尊重在自己出生之前的、父母的决定。
生孩子是如此,养孩子更是一门大学问。片中林亦之和男友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男方母亲的反对。这在生活中太过常见了,孩子长大了,已经是独立生存的个体了,可父母依然强势干预子女生活,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都非常不好。
父母对于子女的过分干预,看上去是所谓的“为你好”,实则是骨子里强烈的掌控欲。孩子的生活不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与想象,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同时,自己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这样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由这样的家庭组成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
虽然只播出了几集,但是此剧节奏很快,关键人物迅速呈现,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交织。
此剧总共只有22集(30分钟/集),这个量级对于现今的国产剧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自美国开创了“用拍电影的方式来拍电视剧”模式的先河后,邻国日韩也开始走这个路线,比如刚刚热播的季播剧《王国》,一年仅6集,回想十几年前动辄百集的韩剧,真是今非昔比。
如今的时代下,人们习惯倍速观看,喜欢快节奏的剧情,短剧是趋势,是方向。短且精的作品不仅不会让人觉得短,而是值得反复观看、仔细研究、不断回味。
了解过剧情之后再来回味剧名,“她”,指女性,“不完美”,指遭遇、性格等。此剧呈现了由“家庭暴力”事件引发的“原生家庭”影响、“男女不平等”等社会问题。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本就没有那么完美,或许当下的女性依然会遭受很多不好的事,没办法拥有完美的生活、人生。但即便“她”有那么多的不完美,却依然能够热爱生活、努力生活,这种“不完美”,反而是一种真正的“完美”。
社会要对“不完美”多一些理解,自身也要对“不完美”多些包容,要像穆莲生小朋友说的:“以后要忘记坏事,想着好事啊!”
人生是那么艰难,但还好我们都会和美好相遇啊!这是期盼,是动力,更是永恒的追求啊!
《不完美的她》起初吸引我的,是它的片头。雪白画面有一种简洁肃穆之美,除了主创名单,并没有繁杂的剧情展开,而是随着山川河流浮雕一般显现,用小字标示着此地域曾真实发生的一桩一桩家暴案件: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某某女性遭遇了家庭暴力……一个一个血淋淋的数字触目惊心。然后,有些人以暴制暴犯罪入狱,有些人侥幸逃出魔掌,而有些人死了。
这部剧集合了周迅、惠英红、赵雅芝这样的神仙阵容,这三位备受好评的女演员凑在一起也可以演一出“淑女的品格”了,我没想到会是关于家暴、虐童这样沉重的社会题材。
周迅饰演的女主林绪之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生母,而惠英红饰演的袁玲是她的养母,赵雅芝饰演的钟惠就是她的生母。
和其他国产剧中女性角色要么是恋爱傻白甜,要么是偏心妈妈、恶婆婆的设定很不一样,这三个女性角色都很“沉重”。
开场不久,你就会发现林绪之有着深深的童年阴影,除了被母亲抛弃的痛楚记忆,还有对于火灾的沉痛心魔。她努力想要找到生母,追根溯源。
而镜头一转,袁玲和钟惠就通上了电话,原来她们早就互相认识,,甚至达成了某种隐秘的协议,而钟惠这些年一直远远近近地出现在林绪之的身边……
每个女人身上都有丰富的故事,每个女人的背后都藏着巨大的秘密。
这不止是一个彼此寻找的故事,也是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
林绪之偶遇小女孩莲生,莲生因为特殊的家庭被母亲的男友虐待,林绪之看到她身上有伤,便立刻感知到了这个小女孩和自己类似的地方。
与林绪之预料的一样,小女孩莲生确实有过被母亲抛弃的经历。有一次在海边,母亲趁莲生不注意转身就想骑车跑走,幸亏莲生追了上来……相似的命运让林绪之决定要救莲生。
但同时,莲生也救了林绪之。在停车场,眼看林绪之就要被制造假药的老板抓住(因为之前,正义的林绪之卧底掌握了他们的制假信息),是莲生冲出来聪明地引开了老板。
之后,林绪之每一次再被火唤醒痛楚的回忆,莲生都会扑过去抱住她,帮助她。小小的莲生,也成了林绪之的救赎。
饰演莲生的陈思诺是个很灵的小女孩,这个角色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小小年纪就承受巨大伤害,又有不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坚强、懂事和敏感。被妈妈的男友关在箱子里,妈妈找到她就哭了,而她却笑着安慰妈妈说没事。为了不被母亲抛弃可以在糟烂可怖的生活中努力地笑着……
受过苦的孩子总是很懂事。看到林绪之,莲生甚至能够敏锐发现她心里的创痛,咧开牙齿还没有长全的嘴巴笑着对林绪之大声说:“以后要忘记坏事,想着好事啊!”
心疼之余,我不禁想:那些童年曾经遭受的创伤,那些原生家庭带给的伤害,随着成长真的可以被忘记吗?
我少年时代曾经被爷爷暴力对待过,他是我的少年阴影,为此我努力想办法早日离开家到异地去上学,就是为了逃离他。因为这段经历,我差一点就成长为 了一个性格乖戾的人。
后来我终于也安全地长大,但如果你问我,真的忘了那些经历吗?那些烈阳下被惩罚的时光,那些污言秽语的辱骂……是的,我忘了。具体的细节我肯定选择不再去想,具体的那些肮脏的言语暴力我肯定也都不记得了,也无法复述,身心的痛楚随时光肯定已经淡了。
后来,回去看年迈的他,他会握住我的手以示亲切,但我每次都会本能地吓得瑟缩一下。虽然那时候他都已经中风,根本不可能再对我怎样,但一切都是下意识的。
长大之后,我再也不能听别人用污秽的话骂人,听到便不能装作听不到,尤其是骂小孩。有一次我在体育馆打羽毛球出来,停车场看到一个母亲在骂小孩,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冲了过去。后来那个母亲就开车跑了,再回头小女孩也不见了,而我激动得在回程的路上握手机的手都仍在发抖。
可能我们会忘记一些事,但是身体好像总会记得那种感觉。那些童年留下的,旧时光里的阴影部分。
我身边很多跟我一样平时看上去乐观开朗的人、看上去身心健康的人,其实也都有一些童年的创伤是过不去的。小时候太弱小、太无力了,根本无法反抗,于是一点点伤害对一个孩子来说其实都是巨大的。这巨大的影响也总会在长大之后的某些时刻表现出来,有些人是对某种食物的过敏,有些人再也不能看某部剧集,有些人买了很多很多裙子弥补自己……
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创伤和林绪之、莲生的经历比起来根本都还不算什么。但我能懂林绪之对身边人的戒备和排斥,也懂得莲生为什么会有那样懂事的性格。毁掉一个人的童年,也就毁掉了他的一生。
不完美的童年,让林绪之成为一个僵硬的人,一个全身都是刺的人,一个闺密找男友她不是送祝福而是查底细的人,一个几乎对身边人都失去了信任感的人,一个敏感而细腻的人……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她,下意识地想着要拯救莲生,想要成为莲生的“完美母亲”。
《不完美的她》想要探讨的,其实就是女性创伤、独立、坚强、互助。当世界对柔弱的女性露出残暴的一面,这些女性会做出怎样的的抉择?又会获得怎样的成长?
这并不是浮夸、抓马的大女主戏,这些女人身边出现的男人几乎没有一个可以依靠,黄觉扮演的记者在几次和林绪之的对决中都败下阵来,金士杰扮演的角色显然是要破坏林绪之和钟惠平静的生活,就更不提蒋昀霖扮演的对莲生施虐的男人……就连林绪之妹妹想不计一切嫁给的富家子蒋国栋,已经不求他有什么了,只求他能携手同行,但转身他又反悔起结婚这件事来。与这些明亮、勇敢的女性角色相比,男性角色显得脆弱不堪。
惠英红饰演的袁玲是个成功女性,她生了三个女儿,因此便被丈夫嫌弃。终于这一次我们在荧屏上看到的不是女人为此要去匍匐求得男人的原谅,而是她决定挺直腰杆站着,独立自强,抚养女儿,做大事业,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我们也终于可以看一次真正的女性剧,看到女性对命运的勇敢抗争。
更何况,《不完美的她》一共才22集。这样的集数在现在的国产剧中就是良心了。我想我会继续追下去,期待今晚的更新。
最后,说了这么多严肃的,也说点轻松的吧。
大家都说这次是如懿、高晞月、阿箬再聚首。童瑶饰演林绪之的好闺密,曾一萱饰演林绪之的妹妹,剧中继续和周迅“争宠”。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在赵雅芝饰演的钟惠的理发厅中,我居然看到了林青霞的老照片。我承认我留心,就是想找找看导演会不会偷偷放赵雅芝年轻时候的照片呀……
第一次写影评,截了一堆图。刚好前段时间看了公关,记得这段,今天看不完美的她发现几乎一模一样,为了更符合国内的恋爱关系和过审,编剧还贴心改了几个字。
我不知道这段是不是Flack原创,也不知道这一小段算不算抄袭,就是看着不太舒服。我们的编剧是真的不能靠自己写出好剧本了吗?直接拿别人剧本用,加戏还要抄别人的?虽说Flack女主的人设跟Fleabag的女主人设也太相似,但也没有这剧台词一模一样让人尴尬。
作为没看过原剧的观众,看到第八集了觉得有些地方台词真的太生硬了,衔接也很莫名其妙,各方面都挺一般的,前几的五星评论都在谈女性意识,摘出来的台词其实也都在一些谈女性意识的欧美剧里听到过。我只想说不是这抄一句相关的台词那抄一段相似的情节,就能写好女性意识的,这样的剧本是没有内核的,白瞎了这么好的女演员们,也许是我期望太高了吧。但占了题材和我喜欢的演员的便宜,还是给了三星。
刚看到石头的影评说竟然连片头也是一帧一帧抄的,真的是,非常失望了。
更新,我弃剧了…… 最新摔手机那个情节那彻底摔破了我对这个剧的耐心,简直在逗我。 周迅这个角色,设定是因为是领养的所以反叛(本来应该是敏感,但我完全看不出,只看出了老娘nb老娘想干嘛就干嘛的气势),结果摔手机的时候给我一种家暴的感觉,好歹是养你这么多年的妈,不至于不至于,干嘛横眉冷对的抓来手机直接甩出2米还使劲瞪她啊……说真的,跟实际生活差的也太远了,谁敢在家摔自己妈的手机啊,编剧敢吗!Rio可怕!
而妹妹后面说她你自己不是亲生的心里没b数吗? emmmmmmmmm,天啊,现在不是亲生的这种事是可以随便吵嘴的时候拿来骂人的吗……我惊呆了。最绝的是……周迅听完这句话毫无反应???哥?你不是因为单亲才对小女孩有移情,才想拯救她的吗?敢情您毫无心理障碍,就是想拐个孩子??? 诸如此类,我实在每看5分钟就要停下来纳闷一下各个角色的逻辑 编剧的水平真的逼我放弃,人设一个比一个奇怪 台词一句比一句不通顺,浪费演员啊 --------------------------------------------------------------------
看了6集来短评 不完美的她跟mother相比,换内核了……不知道为什么要说翻拍,因为讨论的东西都不一样了,其实还不如标原创,这样不会有ooc感。 怎么说呢,现在这6集来看,过于美化了,缺乏mother的脆弱感,也没有形成对立面。仿佛不敢反应亲生母亲确实会存在不爱孩子的可能,也少了讨论老师对孩子到底应该投射多少感情的讨论,更没有反映出单亲家庭对于孩子性格的一些影响,在那里的对与错,没有反应没有纠正,也就让人没了讨论的欲望。 ps,孩子的演技不足以撑起剧情……天才子役真的可遇不可求,但导演又令人窒息的选了个长得像原版的孩子,一对比更明显的差距了。
1.看到有人说老师诱拐学生在国内审核不过,那黑客今天黑人公众号,明天黑个企业,后天黑人游戏账号就审核没问题吗?
审核真是一块好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剧情不合逻辑,是审核的过,有些事情不能拍;剪辑凌乱,也是审核的过,删了一些不允许的内容……审核真是国产剧的遮羞布
2.女主一开始就在不停的寻找生母,故事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找了很久很久了。所以是在说养女是养不熟的外人吗??就算养母对她无微不至,就算家里妹妹都不知道她是养女,我就是不稀罕,我就是不接养母电话,就算接陌生人的电话也不会接养母电话!
那么从养母角度就是,在福利院收养了一个有些微自闭的小女孩,这个女孩不接受自己,因为这个女孩还和丈夫感情不合,最后离婚了。自己视如己出的养了孩子三十年,甚至对她比亲生的孩子还好,但是这孩子呢,养大养出息之后一心只想找生母,给她打电话也总是不接……
改编的败笔太多太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懒得列举了
加了生父这个角色,感觉赵雅芝隐瞒了30年的事情还是会被揭穿,那她不是白白坐牢了
比较担心的几个故事发展导向
1.把生母穆静写的可怜兮兮,冷眼旁观女儿被虐待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再来个认错悔改,然后莲生会原谅她,强制让观众原谅。像《安家》原谅潘贵雨一样
2.30年前的纵火案真相被扒出来。生母白白坐了十五年的大牢,她一心想掩盖的真相被公之于众,她想保护的孩子到最后也没能保护的了
3.女主和记者之间出现感情线
看完前八集,真心劝国内影视圈不要翻拍外国高口碑剧了,因为一经对比就会发现,即使有一个好故事打底,还是照样能把故事讲得稀巴烂。
《母亲》作为日本著名编剧坂元裕二最有名的作品之一,通过讲述女主角铃原奈绪救助一个被家暴的小女孩道木怜南的故事,展现了女性母性情感的伟大。
《母亲》是编剧描写情感之细腻和演员表演张力的完美结合——尤其田中裕子和芦田爱菜一老一少,感人而不苦情,残酷中蕴藉着希望。
国内翻拍,表面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周迅、惠英红都是公认的好演员。但是一到见真章的时候,就又不行了。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是怎么看都不对味。
首先,是女主角和小女孩两人情感的建立。
《母亲》里铃原奈绪作为道木怜南的老师,即使她一开始对于自来熟的道木怜南并不太喜欢,但作为教师的职责,还是驱使她去关心道木怜南,通过在学校之外的相处,多次目睹道木怜南的遭遇,救下道木怜南,两人之间的感情是一点点加深的,最终让铃原奈绪做出了带道木怜南逃走的决定。铃原奈绪由原本的非常冷漠和抗拒任何外来情感,到最后带道木怜南逃走,其中的转变就已经非常让人动容了。
《不完美的她》里,周迅与穆莲生全靠偶遇,周迅去一次大连偶遇一次,在海边,在观光平台,在游乐园,仿佛穆莲生在周迅身上装了GPS定位系统一样,在哪都能碰见。然后只能靠周迅内心旁白“我们是同一种人”“我和她会再相遇的”来解释。两个人几次相遇,都只是简单的交谈,周迅对穆莲生的了解根本不够。结果第四集周迅突然就跑到穆莲生家里,救出穆莲生,然后就决定带她逃跑。两人情感联系非常薄弱,周迅一开始就对穆莲生表现得非常友好,所以这个决定,对女主角的人物性格凸显根本没有什么帮助。
如果说因为审核原因“老师不能诱拐小孩”,无法安排女主角做老师,那么就应该设计别的身份让女主角和小女孩逐步建立情感,这是编剧要解决却不去解决的问题。
《母亲》里,救助小女孩只是个引子,随着母女逃亡之路一点点揭开铃原奈绪的故事:她为何如此冷漠,不与家人亲近,与母亲存在隔阂?两个人先到奈绪小时候住过的孤儿院借助,揭开奈绪原来是被抛弃的小孩。之后再借着奈绪到东京与养母一家的相处,与生母的重逢,剧情推进中,隐藏多年的秘密被揭开。观众会感慨于两位母亲的不易,为母亲这种伟大的情感落泪。
《不完美的她》里,仿佛怕人看不明白一样,一上来就把人物关系全抛给观众了,周迅一开始就在找妈妈,惠英红叮嘱赵雅芝不要被找到。如此一来原剧的悬念已经没有了,于是编剧就增加了别的悬念:周迅的生父原来没死,要报复周迅和赵雅芝。
找妈妈就找妈妈吧,却又大量添加无用剧情,例如周迅网络安全员的职场戏份,“长川生物”的戏份,还有黄觉公众号的戏份。故事线头多,悬念力度又不够,东讲一段,西讲一段,故事已经完全失去了重心,只会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女主角到底在干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周迅与穆连生这两个人物更是彻底割裂开的,你把穆连生的戏份完全去掉,对剧情发展都不会有影响。就更别提强化两个人的情感纽带了。
即使逃亡的戏份开始后,两人那种相依为命感也一点都不浓烈。周迅带穆连生住酒店,而且还是条件很不错的酒店,不用去打零工挣钱将她一人抛下,穆连生暂时也没有身份起疑的危险。不用东躲西藏。逃亡似乎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因此,《母亲》中道木怜南让人心疼的懂事就完全没有了,穆连生甚至变得有点无理取闹,因为周迅不让她跟陌生人玩,她就哭喊着难道我以后就不能跟别人一起玩了吗?
人物情感传达方面也相差得太多了。
《母亲》里,田中裕子那种想见又不敢见女儿的矛盾心理表现得非常到位,因为铃原奈绪突然出现,吓到跑掉把书都撞倒了。
《不完美的她》里,赵雅芝说不敢见周迅都只是嘴上说说,看见周迅来了,也没躲也没跑,还跟周迅一块找人。
所以,对于这些翻拍剧,我一直想说你们倒不如直接COPY。因为一旦改编,就暴露自己的真实水平了。
因为周迅,所以完美
白瞎了卡司。
台词尬,剪辑烂,失望了。。。
据说是翻拍,没看过原版,看到第二集,悬疑风好评,节奏也还可以。22集,每集35分钟。很良心了,期待周迅和红姐赵雅芝对戏啊。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有点心疼周迅和小女孩的角色。
这演员阵容厉害了,周迅、惠英红两大影后飙戏,还有女神赵雅芝时隔二十几年再度回归荧屏,这是什么神仙组合啊!!!这个题材也很不错,第一集看得我很揪心,也很真实,高分预订。
服了。一部深刻动人的社会批判剧,被改成了狗血温吞的家庭伦理剧。白瞎了逆天的演员阵容。最大的问题是视角选择和故事展开,日版围绕着孩子,抽丝剥茧地揭示出虐童、弃童现象,悬疑感与情绪渲染力俱佳。这版一开始就让孩子的“家人”狰狞示人,并让周迅那个角色找起了妈妈?
就凭这个豪华卡司,就必须给高分!剧情也很赞,“凭借心中的爱与光亮,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守护希望”,很喜欢这种能给人带来力量的剧,温暖治愈。
只看了半集,但基本可以宣告翻拍失败。选择外国的生活剧改编,我觉得从决策上就是相当愚蠢的行为,我国观众包括整个剧作体系其实是戏剧性为主的。日剧里面可以写无理由的变态,我们的国家更适合去写以爱的名义对你施暴的变态,本剧的改编完全没有想好本土化的方向。有这个时间,我不如再去看一遍坂元裕二的原剧或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看了一集太浪费这些女演员了,台词尬配角演技不在线,随时出戏。真的…难看…劝退…
周迅太美了吧⁽(◍˃̵͈̑ᴗ˂̵͈̑)⁽
这卡司是浪费了,一集半弃
omg,扑到连喷都不需要喷...连周迅和坂元都救不了的剧...还不如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翻拍,虽然原版也没那么好,但周迅总比《母亲》里的松雪泰子强吧。btw为什么现在可以买了翻拍权连改剧名甚至连原著名字都不提的?
看的一愣一愣的,是水土不服么?感觉节奏太差了。还有,演员的台词是怎么回事?是在背诵小学课文吗?
作为日版资深粉,对中国版原本很抱期待,正因喜欢这个故事,韩版、泰版的翻拍都追过。这版卡司周迅、赵雅芝、惠英红演技和状态都是在线的,但节奏和剪辑很有问题。叙事节奏避重就轻,剪辑破碎而突兀,使原版里的一些名场面被流失、弱化或不够走心,很可惜。会坚持看完,只为它的主题,是这世间最动人的“mother”。
太土了 导演功力可太差了 浪费这么好的阵容
周公子的演技让人看了很舒服,最重要的是两位老前辈惠英红老师、赵雅芝老师的演技依旧在线,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美人在骨不在皮。
改编自《mother》,阵容虽然不错,然而人物悬浮不可信,叙事剪辑都实力劝退...两集弃,为迅哥尽力了...
害,片子剪的稀烂,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
有生之年能看到周迅,惠英红,赵雅芝一起演戏,太激动了!
周迅演技,台词依旧slay,小演员看着真的很惊喜。太期待周迅惠英红赵雅芝飙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