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让·雷诺你伤不起啊!
mmd,昨天终于看完了下了很久的《22颗子弹》,真TMD一部NC片啊,IMDB居然还有6.0的评分,这TMD什么世道。让·雷诺身中22枪,居然还没死,尼玛的,7个人7只枪在不到1米的距离开枪杀人居然没人打心脏、打脑袋,这TMD的叫杀人?!尼玛的,这么近的距离开枪居然还能在让·雷诺身上挖出22颗完好的子弹,你当他的夹克是凯夫拉避弹衣啊?!去杀他儿子的人就更TMD的脑残了,在房间里都已经TMD做了一个了,还怕再做一个?还非要把娃搞到车子后备箱里面准备拖出去杀,尼玛啊,杀一个也是杀杀十个不还是杀,反正都已经一地的血了,还TMD的在乎多一个?
2 ) 这个杀手不太冷
不知道是让雷诺的影响,还是对《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深刻印象,总之,第一眼我就看出了这是一部典型的法国电影。
让雷诺的出演是我看着部电影的理由,另外,我想知道相同类型的编剧在不同的国度到底会是怎样的不同。
影片中男主角的饰演者让雷诺仍旧延续了他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形象——一个不太冷的杀手。总之,在他那里,颠覆了所有人对杀手的印象,不再是惨无人道,杀人不眨眼的形象,更多的是道义和情感。
我不知道法国女人如何评价让雷诺,但至少在我看来,他真的很男人,话不多担忧深邃的眼神,没有韩国帅哥俊俏的脸蛋,但就算是白了的胡子依旧那么有魅力,这就是让雷诺,一个不太冷的杀手。用世界影视博览的评述来说:让雷诺对于法兰西电影,就如同咖啡对于法兰西文化。
故事的结局,无疑是圆满的,也只有在法国会发生这样的结局吧,至少在中国影片中好警察永远不会徇私舞弊,永远都是秉公执法,这是最让人受不了的。影片最后的一幕诠释了人性的致命弱点,亲情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决定。
3 ) 传说中有一个幕后黑手?
首先是有三个歃血为盟的朋友。
一个是Boss,一个是雷诺,一个是“第八个人”。
场景一:三个年轻人约好要杀掉当时的“教父”。
值得回味的细节是,Boss一开始就表现出的犀利和嗜血,而“第八个人”表现出来的则是优柔寡断和怕事,雷诺呢,我觉得他是为了伊恩报仇。(伊恩:和雷诺在监狱里的画面里出现过,具体是什么关系不很清楚,据伊恩的一句话“你总是让我担心受怕的”应该足以推断,他们关系比较亲密,伊恩让雷诺永远不要回到监狱,意思是让他不要踏入黑社会,并且说,战争永远不会停止,直到血流成河。雷诺在伊恩死之前也的确是在修车没有开始黑社会生涯,当他听到伊恩被人谋杀后,他脑海中浮现了伊恩的脸,决定要为伊恩报仇,接着便是场景一。)
所以,由此推断一下,Boss是个冷血怪物,哪怕是杀教皇,他都无畏。他的目的是要能出人头地。而雷诺,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珍爱朋友和家人。最后“第八个人”就是一个辅助角色,就好像堂吉诃德的商丘一样,闯荡江湖的亡命之徒身边总是有这样一个仆人,勇气不足,衷心可见,成不了大器,却什么事情都有他的份。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雷诺是个重情义的人,所以他会成为老大,但是他不是真的就是一个冷血杀手,杀人不眨眼,且在最后他已经不想再干黑道了,还决定要重新分配黑社会势力。他“宁愿卖球拍也不愿意卖毒品”“3年间成功的重新分配了马赛的黑社会势力”等等……这些举动让Boss很是恼火,他想做毒品买卖因为“觉得大有赚头”,但是Boss“非常怕你(雷诺),甚至一个人都不敢出门”,他想做毒品生意,怕雷诺知道,于是决定杀掉雷诺。
场景二:手下纷纷力劝雷诺杀掉Boss的走狗,但是雷诺不同意,他也不想报仇,他说“这样整个城市会变成战场”,而且,他答应过走狗只要他说真话就放他走。雷诺信守承诺,放走了Boss,才有了被枪击的一幕,雷诺信守承诺,放走了Boss的一条走狗,才有了自己手下被活活分尸的一幕。
自己手下被分尸,雷诺决定为手下报仇。
值得回味的细节是,Boss以及Boss的手下,对待敌人无比残忍,对待自己人也是一点人性都没有,随意滥杀。但是雷诺却一直把Boss当朋友,还想认Boss的儿子做干儿子,到最后了还问Boss为什么要杀他,问他记不记得曾经发誓要做一辈子的朋友。对待手下,不像是手下,更像是朋友,他说要放人,手下有意见,他居然跟手下讲道理,老大说:我有我的原则,难道你就没有自己坚守的原则吗?其实我窃以为这一点很可笑,老大就是老大,老大要决定个什么,用得着这么苦口婆心讲道理来么?恩,可能这就是雷诺能当上老大的原因吧。以德服人。
最后就是,我写这篇评论的原因,我有朋友说,“第八个人”是幕后指使,而雷诺最后还是选择原谅了他,这个说法我不是很同意。再有,很多人一再质疑22枪还没有打死雷诺,觉得这个是编剧的漏洞,并一再强调,编剧是在侮辱观众智商,这个说法我也不同意。
第一,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第八个人”是一个没有决定权的人,他就是个商丘,第二,如果他是幕后指使,他就应该是最想雷诺死的人,那他就不会开空枪。(电影里面交代过,他故意开空枪不打雷诺)所以我觉得说“第八个人”是幕后指使的说法,不太合理。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真实故事中,主角就是身中22枪奇迹生还,最后开始复仇。这个事情,是很神奇,但它就是事实,已经发生,与编剧漏洞并无关系。
我还没有弄明白这部电影意义何在,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4 ) 冷酷之外还是温情
初看此片觉得像意大利的黑帮电影,同时还有点好莱坞的口味。但只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而来,导演为了拍摄此片采访了多位当事人,花了很多的心血。残酷与血腥的背后有的是多少年来的新仇旧恨,但更是为了家人的不惜一切。不朽的马特虽然老了,但你仍能感到他不怒自威·,但就是这样一个身中22颗子弹的不朽之人仍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在女警官面前流下热泪。当他爬过重重铁丝网去营救自己的孩子时,他经过一场恶斗后却如慈父般抱着孩子说:是我,是爸爸,结束了。这位硬汉融化了我的心。再刚强的男人也需要家,这个温馨的港湾,不是吗?
5 ) 本人对该电影中一些细节看法。
1.查理在狱中认识的艾利是黑帮老大,而且艾利是他的化名;女警的丈夫叫ELIE GOLDMAN,是个警察,因公殉职。
2.照片中的三人是查理,扎吉亚(夏奇)和马丁。
3.扎吉亚和狱中的开心果合作做毒品生意,但我不是很明白开心果打电话联系女警的用意。
4.马丁在海边的枪战被扎吉亚的人抓了后,扎吉亚只是叫他尽快找到马特,这表明马丁是知道马特被扎吉亚被伏击的事。
5.那个推着老母亲的扎吉亚的高个手下是被马丁杀。因为那个手下见到对方时很惊讶;第二,他是被打了心脏再打头部,而马特的手法是先打头部再打胸部。
6.扎吉亚的女婿也是马丁打死的。杀人后丢掉的那把枪被警察验出有查理的指纹,但之后的检验又表明杀人者是右手用枪,所以洗脱了查理的嫌疑。(查理只能左手用枪)。
7.奥雷里奥一直都在贩毒,而且是马赛的黑帮老大之一。我估计奥雷里奥能和扎吉亚和之前的查理比较和平共处是因为查理和扎吉亚的黑帮不涉足毒品生意。但现在扎吉亚涉足毒品生意了,那会对奥雷里奥的生意形成冲击,就会导致黑帮火拼。
8.其实马丁知道扎吉亚在做毒品生意。我个人认为他把奥雷里奥的人杀了,把扎吉亚贩毒资料的U盘放在奥雷里奥的口袋里,是让警察以为是贩毒集团黑帮火拼。
9.因为字幕的原因,我个人认为马丁被迫参与对查理的伏击是以保全查理的前妻和女儿作为条件的。
6 ) 《不朽》让雷诺——杀手的代表
自《这个杀手不太冷》认识了让雷诺,这个大男人——他还有一点小男人的温情。贯穿全剧的音乐运用的是歌剧,可能导演是想让观众去深刻了解该影片的含义。并非只是单单描述中了22弹都能死里逃生报仇的真人真事而已,主要是想表达并非说脱离黑社会很难,就没有人能脱离的。只要你有主人公的精神在——向往自然、平淡生活的理想在,一定能脱离的。
影片的结尾时分,主人公原谅了整个事件的真正幕后挑衅者,因为他深深地了解那种对黑社会大佬、自我认可、想有所作为的心理,因为他也曾是这样的青年。
浓重的法国味
导演的镜头还是不错的
做一个有原则讲义气的黑帮老大,会遭到背叛,做一个不讲原则的老大,会有更悲惨的结局。你的过去会一直跟着你,不管你是不是洗心革面。他说他不想一辈子生活在恐惧中,但是却仍旧警惕的不停回头。影片拍得很暴力,但对于男主角的刻画似乎还有所欠缺,没有前后变化的过渡
法国黑帮片,木有气场啊
平平
索命的22颗子弹,如此风骚的片名,雷诺是老偶像,整部电影的重点不在第8人,而在于也许那个幕后操纵者根本就没有露面!
漏洞太多 较傻
有点像杜琪峰的《黑社会》
大概也只有法国人才能把一个黑帮争杀的片子拍得这么文艺、复杂。镜头很美,细节有看头,但导演您真是太用心了点……
漏洞相当多……
一般...
22枪~法国王进喜~
唉就是看看让雷诺啊~
55min棄。醜與眼袋。那麼我拿不出那麼多耐心供予壓榨。
“总之,本片不停的在强调‘Family’家庭是至高无上的追求。估计是因为国外离婚率太高,人情太冷漠,所以专门搞出来一部血腥片教育民众。”
纪实不纪实,传奇不传奇,本来可以很爽,其实乏味至极。
这片叙事上有问题,虽然有些细节还怪蛮有趣的,不过你一个动作片搞这么多套头,这也太尊重观众了。
节奏和音乐挺有张力的
老雷诺很淡定,深知这是部乌托邦幻想片。
没耐心看完……摸不着头脑的情节和不带感的法语……让·雷诺果然是杀手中的鼻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