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HAPPY FEET
进场时,吓了一跳,都是小朋友,都快怀疑自己是否错进了学校包场呢! 慢慢看下来,感觉不错,虽是部歌舞剧,但它的感人之处远比那些打着"亲情,爱情"的影片强上一百倍。为了寻找造成鱼荒的"外星人",波波万里追踪,最终不幸的被关进了动物园。它用标准的企鹅语,对着窗外漠然的"外星人"抗议着,一天, 二天,三天。。。嗓子哑了;"外星人"喂鱼给它吃时,它好难受,好难受,拼命的把鱼往"北极"抛,想要抛给它的父母,同伴。。。
片子结尾处,讨厌的"外星人", 还在为是否要继续破坏生态链争执着。。。
2 ) 过于欢乐的悲哀
《快乐的大脚》是好几年前的片子,我甚至在长途车上都看过开头,一向认为是轻松愉快类歌舞片的老梗美式自我实现。之后在同学处拷了也一直随便放着,不想今天随手一翻竟大为讶异,看得痛不自禁。
这部片子试图讨论的议题实在过多,从自我实现到生态平衡,甚至到人类该在保护物种多样性中扮演何种角色。从大脚跳下悬崖冲向人类世界我的眼泪就没断过。我想到《海豚湾》的鲜血,想到《国家地理》上整版触目惊心的濒危生物和已灭绝生物名单,想到司马大叔的《刺客列传》。导演怎能妄图以如此简单的通路来讨论如此宏大的议题?过分单纯的理想主义能引发比由洞彻黑暗而生的悲观更深的悲哀,比司马迁笔下的刺客更让人痛苦不堪。刺客们的螳臂挡车只是单一物种间的竞争,优秀的筹划下也有成功者。但真正的螳螂要挡车有意义吗?人类的贪婪如何能解?某个物种不要灭绝仅只能仰仗那所谓最聪明最高等物种的慈悲吗?
这种宏大的议题下的轻松叙事倒真可比“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在人类所无法控制,也不可完全了解的领域,导演以天赋的舞蹈来符号化一个生物为“快乐”,让这个似乎天生“快乐的”生物承载如此之多成人都无法负荷的痛苦,还要让他浴火重生般拯救族类,这难道不残忍吗?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大脚作为一个被弃绝的black sheep背井离乡,又要冷面刀语故伤最爱之人,毅然决然只身赴险,还要困狮般被禁锢,由最理想主义的战士变为冷漠麻木的绝望之心,这难道还不够成人吗?简直是《魔戒》的阿拉贡了。那么走成人路线也很好,《南方公园》就挺彪悍,但是最搞笑的是导演非要加上蛇足,美式英雄主义重出江湖,曲径通幽另辟蹊径重出生天,人类爱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企鹅们还要跳舞娱乐人类。我终于彻底崩溃了。。。。。。。。。。。。。雷成焦炭的我默默无语内牛满面45度角仰望天空。
由此不得不微辞几句广d总局的审核制度。如《志明与春娇》般的纯情的不能再纯情的爱情片,能因几句玩笑的“”“”“”(被河蟹)被定位成third级 片,国语配音还个个重新诠释的面目全非,而《快乐的大脚》则能作为欢快的动画片推向青少年观众。青少年们虽然早熟的多有,聪慧的满目,如米切尔 恩德在某次领奖时说的,没有儿童不能理解的话题,他们清澈之眼所能洞察之物往往超出我们浸污俗世的鱼目所料想。但同时这简直让我怀疑,在他们的运用那脆弱而无经验的聪敏来认识世界时,柔嫩的心灵接收这过于沉重的信息该如何处理?如果我假定他们能模糊的理解,那么我们通过这样的叙事到底能告诉他们什么?人类拯救地球,拯救濒危物种?培养一种美式的过分大国乐观?企鹅想方设法引起人们注意就可以得到拯救,那么无法引起人类注意的那些物种就活该灭亡吗?
这片子说不上有多好,只能说够痛苦。优秀的动画电影绝不能议题过多,尾大不掉,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处理几本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流于简单脸谱化走个形式,四星打给可爱的企鹅。我看到波波被关在水族馆里供人嘻哈参观取乐,他不停地试图交流问“为什么你们要夺走我们的鱼”到嗓音嘶哑,他最终麻木地与众企鹅一同仰头张嘴等待假冰山上的扔鱼喂食,他无谓地撞击玻璃墙壁,他幻想见到亲人……重述起来都痛苦万分,难以忍受,心碎悲伤。只能说导演太罗尔德 达尔了,不利于身心健康。
3 ) 《Happy Fee》:谁的舞蹈 谁的声音
1 这是一部歌舞剧。全片从头到尾都是歌唱。企鹅天生就是歌唱家。小企鹅上课的目的就是成为最棒的歌唱家。歌声最美的企鹅就是万人迷。而故事的主人公则要带给大家更多的舞蹈——踢踏舞。这部电影也因此实至名归地赢得了金球奖的最佳原创音乐。
2 这是一部环保主题的电影。但是别出心裁的从企鹅的角度来讲。而最后一些人类的出现,完全是以一种看待外星人一般的眼光来表现的。人们将会看到自己是如何残忍地摧毁童话般的世界;是如何地对待那些美丽可爱的生灵。
3 这是一部励志电影。这是一个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是一只不被别人理解的孤独的小企鹅。他却推开了整个企鹅世界的窗。
4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大片。和大部分好来呜式的电影一样,它讲了一个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以一种不可一世的自信,把这个童话演绎得动人心魄。
5 这是一部叫做交流的电影。不论是让父母和孩子,还是亲密的爱人。还有音乐和舞蹈的碰撞,企鹅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对话——这真是一个难题。
6 这部动画片居然没有拿到最佳动画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动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至少我们这一代人是没法站在这个高度了,也许我们还可以期望可以看到我们的下一代。
4 ) 编剧想告诉你的第n+1个影片结尾
狗尾续貂的事情,是好莱坞很常做的。近的有无间行者中Colin Sullivan被一枪爆头的结局,远的有Far and Away中小汤哥(现在是老汤喽)沿袭家庭传统,死了一次后突然重和情人happily ever after。
原因么,不过是善良的美国观众们,可爱的全世界的小朋友们容不得悲观结局,和令人丧气的现实。
当大脚在流金肆意的汪洋大海中徒劳的追随那艘油轮时,镜头逐渐远离,一个幽幽的声音叙述着,他就这么一直追赶着,追赶着...结尾一是,我们那呆头呆脑状的大脚,从此在大洋中没有了音讯。“Tell my mom, I tried..."
更惨的第二个结局是,大脚被困在了动物园的玻璃缸中。无论他如何用企鹅的语言叫喊,只能惹来游人的嬉笑。我不去附近的动物园的原因,就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红毛猩猩,唯一一只野生的,没有在动物园里出生的猩猩。这只叫Lucy的倒霉蛋,在被抓进来的最初六个月里狂呼大喊,撕破了喉咙。现在,她是一只经常思考,非常有冷嘲热讽风格的猩猩。
大脚的第二个结局,不过如此。
然后世界的救主,美国的人类看懂了会跳踢踏舞的大脚,南极的企鹅们从此得救了。
万幸,如果大脚不会跳踢踏,而只会扭秧歌的话,估计美国人也就没有行这个善事的机会了。
5 ) 请不要用嘴的标准,来衡量我的脚
过年的时候,挑选的电影照例要快乐的,合家快乐的,因此根据在外婆家上至80,下至18的年龄分布格局,看象《快乐的大脚》这种电影是最合适的。
有些片子,你完全知道是什么格局,知道开始和结束,知道它会在什么地方挠你的感情痒痒肉,但是- - - - - - - 仍然会不小心被感动,就是这样,你痛恨无端被肉麻地感动到,可是有时候又想,大过年的,肉麻一下又如何呢。
节前有一次跟Y同学说,我尤其痛恨别人用一种标准去衡量世界。这首先是因为,如果用通行的标准尺,我大概永远也过不了及格线,可偏偏我骨子里又臭美得很,我以为我不100,也应该是120分。你看,所以《快乐的大脚》才会大行其道,尤其在过节的时候,让所有用世俗标准衡量下来, 是“loser“的人, 都仰眉吐气一把。(这比《阳光小美人》还痛快许多,毕竟,那里只是“快乐”,没有“成功”,而这里,结局多么辉煌灿烂)
有时候想,这种片子,大概也只有美帝国主义才能拍出来吧。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提倡的一向是全国人民一片红,连沾点儿土渣都不行,一定要纯正地,灿烂地,跟国旗,红领巾以及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可以染红那么多布的烈士的鲜血一样红。
想我小时候有很多愿望,除了一些密不能宣带点彩的,我还特别渴望做扫大街的。因为小时候老是有新闻报道扫大街的又捡到金戒指什么的。在我心里,扫大街的就跟淘金矿似的,还顺带了考古。你想想,天不黑就起来,迎接着灿烂的朝阳,每三天捡个金戒指,每五天弄个小宝石啥的,早上9点不到就可以回家继续睡觉了,爱干啥干啥去了。虽然小时候大人一直威胁我说,如果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做扫大街的。私心里我还真高兴坏了,又不必读书,又可以实现理想,还能有比这更美的吗?从此,我读书一直都是三心二意,连抄带蒙的。
可是这种事儿,我也知道不能跟大人说的,尤其是我们那个年年获优秀教师称号的老班主任,没有心脏病也非弄心肌梗塞不行。如果我是那只傻企鹅,我一定三行两意地唱两句,其实我觉得造成它最后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它实在太笨了,唱得根本没法蒙混过关,你看看我,从小伪装到现在,三心两意的,也读书大学工作赚钱了。可是笨企鹅是没办法,所以也只好一条道儿走到黑了。
你也难怪我一心向往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的姑妈姑父第一次到国内跟我聊天时,无论我言论多么大逆不道,他们总是称赞我又聪明又有个性,别的正常的小孩全没我这般风光- - - - - - -
至于不会唱歌的企鹅到了另一群企鹅中立即成为姑娘羡慕的对象。另一种群中好逸恶劳,不肯捡石头增加财富只晓得唱唱歌的混混,到了这群企鹅中又成为佼佼者,使得一个小表妹更坚定了出国留学的信心。看,无论你是只什么乱七八糟的鸟儿,总有一块地方能孵蛋,我还在一旁这么怂恿着。
我们一直快乐地看着,品头论足,享受一群人在一起哪怕看烂片也会有的那种分享的快感。不过有一个地方,我还是被感动了,是 主角企鹅风光回国后,跟它老爸的一段情节。老爸说对不起,我从来没有支持过你,主角企鹅说,没关系,如果你想支持我,其实很容易,伸出你的脚,象这样- - - -跳舞。
我们这一代都是这样的吧,父母无论多么爱你,嘴上是不肯称赞你的。尤其是你走了一条不同寻常人的路之后。一个女人,嫁了比她小7岁的丈夫,另一个女人,一辈子不肯生孩子,再有一个男人,喜欢的只是男人,无论怎样,父母总是觉得难过的。可是我们所期盼的,也无非是他们肯伸出脚来,同我们一起跳个舞,告诉我们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支持我们。
你说,这种老少皆宜的片子,怎能不又叫好又叫座呢,虽然现实往往不是那么美好,虽然卑膝企求,人类也未必肯给你一片净土,但是大过年的,又何必想太多呢,何必太沉重呢。
至于标题,是看完片子之后,我发明的话。别人会唱歌,我只会跳舞,请别用嘴的标准,来衡量我的脚!
6 ) 企鹅人的逆袭
我曾经问过很多朋友,人生最严肃的事儿是啥。答案大多是做爱,也有个别的说是养育下一代。姑且不论我身边儿这帮都是什么人,至少能得出一个结论:荷尔蒙才是王道。
所以说,歌舞青春片儿这种充满荷尔蒙的东西,一向都是很讨喜的。要是人物再帅点,那就没治了。《快乐的大脚》似乎就是这样。
歌舞中成长的热血青年、可爱的CG动物形象、拯救企鹅一族的伟大冒险、环保主义题材……拥有如此丰富的元素,也难怪此片会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但看完此片,我却觉得非常困惑。
片子行进到三分之二处,Manbo通过跳舞获得人类的好感,带人类回到自己的故乡,率领帝企鹅一起跳舞,从而获得人类的认同,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
这个看似美好的场景不由得让我想起《鬼子来了》中,马大三向日本鬼子献媚后,日军带着粮食来到村里举办的那场中日大联欢……我们都知道,在这狂欢之后的会是什么。
你表现得像是个宠物,别人自然只能拿你当宠物来看待,你能得到的也不过就是宠物的待遇。与虎谋食,你嫌死得不够惨吗?
我不懂导演为啥要把一个轻松欢快的故事搞成这个样子。
是因为咱拍的是动画片,为了美国的下一代好,所以整出这么幼稚的逻辑吗?那么,当孩子们兴冲冲地跑到动物园,看到不会跳踢踏、不会唱拉丁的企鹅时,会怎么想呢?不会唱歌跳舞、对人类爱搭不理的企鹅还要不要保护呢?
抑或导演本是想拍成企鹅三部曲?在《快乐的大脚》后,还有《悲惨的大脚》、《大脚的崛起》?这其实像哈利波特一样,是个有点黑暗的系列剧?
为了一探究竟,我决定看一下导演访谈录,了解一下他的创作意图。在看到导演的一瞬间,我顿悟了。导演乔治米勒那张脸分明就是92版《蝙蝠侠归来》中的企鹅人嘛!这片子分明就是企鹅人竞选高森市市长时的宣传片嘛!这个腹黑的老家伙!蝙蝠侠在哪里?蝙蝠侠在哪里?不要以为小丑挂了就没你什么事了,下部蝙蝠侠就整死你!信不信?信不信?
与众不同
物以稀为贵
故事有点拖沓,歌曲也一般。
那时竟被感动了。。。我对动物没抵抗力。
哗众取宠!还我赛车的奥斯卡!
主角以外的企鹅外形粗糙,很难说是可爱,寻找自我的舞者之路莫名在最后转到了动物保护的奇怪路线上去,显得电影前后分离严重,里面的歌舞也难说是美妙,知道你们澳洲好踢踏这口,可也不能找企鹅这么个短腿来跳吧?
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
尽管故事节奏拖沓,结尾牵强,但音乐舞蹈还有企鹅的可爱形象完全达到了对此片的预期,娱乐性100%。
能说什么呢?我并没有因为它夺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而欣喜,而是一种失落!为什么人类抢走了企鹅的食物,然后企鹅“乞讨”,人类就悔悟了?这样的世界,太美好了吧!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2015.07.06:台配版配音好赞,虽没有如预期那般将片中的歌曲翻唱,但各种口音的使用还挺欢乐搞笑的……
卖萌啊卖萌
不错
可爱的大脚
啥都不说了
某个同学说这个很一般,但是我对歌舞片还是很有感觉的。况且里面的歌唱真的很棒。故事有点俗套,但是很感染人。
感谢“北盟外语”的字幕。
记得是大学时的英语视听课上老师播放给我们看的,时间太久记不清剧情,但仍记得当时觉得还挺好看的感觉。小企鹅多可爱啊。
Can't sing?Dance!(Please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没情节或者说情节老套,画面无聊
欢乐
怎么可以这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