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戈达尔:我是一个极端的电影爱好者,所以我总是用夸张的语言,但在这种情况下我想使用帕斯卡尔的语言,来谈论帕斯卡尔,谈论与这部电影有关的激情,谈论帕斯卡尔和他如何谈论激情。
路易-马勒:我感觉到电影终于进入了之前最伟大的电影也未曾进入过的区域
杜拉斯:我认为布列松引入了最有意义的创新。我们在此刻可能为电影带来的创新:思考的创新(innovation of thinking)。这不是一种浅显的思考方式,我的意思是,我被它所震撼,同时,我也无法准确地说出我所看到的是什么,我在看什么。
戈达尔: 如果让我描述布列松的特点,我会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审问者,一个直接进入核心,无视风险与暴力的审问者。 而事实证明,这个审问者比其他领域(政治或宗教)的审问者没那么危险,因为他利用了一种叫做电影的媒介,而根据定义,电影展示了人们和他们的生活--人文主义的定义。布列松幸运地有非凡的特权,他同时是一个审问者和一个人文主义者。这一点在电影中是显而易见的,这部电影既无情地描绘了世界和世界的邪恶,同时又让我们以一种福音式的温柔来感受这些东西--我觉得这很特别。
PRANÇOIS REICHENBACH:在这部影片中,我感受到了与声音的深刻关系。
我一直喜欢布列松的作品,现在比以前更喜欢,因为更少使用文字,每当文字出现时,它就会让人感到震惊。我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音乐家,所以我作为一个音乐家欣赏这部电影。我喜欢那些赋予声音以重量的沉默,以及那些作为音乐的声音。声音是一种音乐,而音乐则揭示了语言的本质。
戈达尔:我认为这是一部喜欢卓别林或雅克-塔蒂电影的人应该看的电影。喜欢卓别林或雅克-塔蒂的电影的人--也就是每年去一次电影院或者根本不看的人。这部电影:它是世界的全部。确实如此,一个半小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从婴儿期到死亡的生活,包括一切。我觉得这绝对是令人惊叹的
路易马勒:你可以说这部电影远远领先于今天的电影,也可以说它存在于我们时代之外。在我们的时代之外。在任何情况下,它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布列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杜拉斯: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诗歌和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布列松在电影方面做到了。
你可以说,到现在为止,电影是寄生的;它来自其他艺术。而我们已经进入了,与布列松一起,进入了一个纯粹的电影。这是他一个人的电影。在我看过的电影中,它是在我看过的电影中,最能被准确描述为孤独的创作。
来源 《bresson on Bresson》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驴子巴特萨》,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无声观察者们冷眼旁观的评价了!
果树:
宁静中蕴含力量。
法罗岛帝国皇后:
苦难的本质是相通的。
George:
列松悠长又节制,每一个物件的细节都很好,有些还很感人。
曲有误:
情感的宿命,圣徒在人间,而我们什么都不能拥有,只能冷眼旁观。
蝠蝠:
你知道吗,驴眼睛看人最真实,它不小看人,也不会看大。只斜眼看人。
蹦擦擦:
沉默的,无法自己做主的,上帝视角。看完感觉很难过,说不出来的难过。
Pincent:
Mary and lamb,洗礼,受难,纯粹的宗教电影,上帝低下头颅冷眼观察人间,90分钟描绘世界,脚与手的大量特写。
野凡:
像写作散文一般叙述电影,故事跳跃性极强,留白处极多,这是驴子所看见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却已如此令人费解,可见大千世界光怪陆离,我们所看见的又何尝不是一头驴的视角。
土:
将非自愿的观看行为被具化到某个降生的灵魂上,于我们就是沉默的驴子巴特萨。观看人类的自我毁灭,观看对观者本我的鞭挞。导演把自己放置在上帝的位置,影像变成纯粹的逻辑造物。戏末,人流离逃窜,驴血竭鬓枯。
sparrow:
布列松描绘了一个宗教淡出视野,新的技术掌握权威的现代化新世界。驴的视角被注入圣人的冷冽与悲悯,重新审视宗教化的体验,爱情、流离、死亡……无言的疼痛与既已注定的命运,印证了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日光下的信徒,也是冷酷残忍的暴徒的事实。
supremacyacron:
满满的无力感和苍凉感,却道出了几分现世哲学。在人类所主导的世界,驴子生来就是要被当做劳动力去被奴役,即便被冠上了圣徒的名号,也是逃不过搬砖的命运,最后颠沛流离,死于乱世。生而为普通人其实不也是一样么,正如突如其来的灾难或暴乱袭来,单薄的力量也是无力抵抗啊。
盆满钵满+:
故意不把故事讲得特别明白反而增加了片子的压抑程度。 驴和人都在不停地受苦,相比于驴子作为家畜的不自由,人明明有思想,却被不明的冤屈折磨至死,却自愿投身于一个个熔炉香消玉殒,这样的人显得更不自由。 而一直被迫注视痛苦的驴子,在此刻似乎也更加不自由。 (最近这么多黑白片看的我太压抑了,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
子夜无人:
驴子的命运是被不断转卖,无法挑选自己的主人、只能无声承受所有的奴役;女人的一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最后永远都所托非人、在冰冷的暗河里成为冻僵了的牺牲品。女主角的形象干净、脆弱、崭新、麻木,是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白纸,过早夭折的爱情折成过千纸鹤,悲哀的现世重新摊开却不肯叠成远渡的纸飞机。驴子最后混入羊群,然后羊群散开,只剩下它独自倒在那里,始终萦绕的田园牧歌式的音乐在这一刻才真正成为圣曲。
#FIFF12#DAY2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虽然在运镜和叙事的简洁性和情绪的压抑程度上可谓典型的布列松,但是其他媒体和流行音乐的加入把看似纯粹的宗教主题拉回到现实,收音机是重要的媒介,一种凭空出现的声音,把圣经中本应说话的驴子形象从电影中真实存在的驴子抽离,用这样的热媒介反应当代性中声音的非权威性。驴子当然是宗教的符号,一种始终以概念(教义)时常以图像(教堂内)存在的圣人概念,也可以是一切宗教形象的综合载体,从洗礼到殉道,最后出现的牧羊人和羊群,无一例外指向基督本体,但是驴子本身作为无效的观察者(观察的后续应是表现出权力/意志关系或者语言行动),实质上是被反复借用的空的概念,它本身的意义关系是被他人的行动所捆绑。所有观众可能产生的情绪都由单纯的行动所调动,最后放置在驴子身上,也就是宗教的无奈归宿。道德批判是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指向:反复地酗酒(用瓶子砸镜子一段的运镜无与伦比),俗世价值之上(反复出现的账本和变卖),另一方面是驴子的失语,是一种如同勃鲁盖尔油画中从天掉落的伊卡洛斯一样被人忽视,亦或是汉斯荷尔拜因的外交官油画中左上角的小十字架,也如同那个变形的骷颅头,“人都会死的”,这样memento mori的道德批判在二十世纪的表现当属布列松。影片除此之外不乏许多有趣的点,譬如手作为恶的行动发起人被特写所批判,而在玛丽即将被迫使之前的泪水,是一种“仍未发生却已发生过的”叙事错位,这样的时间反复在宗教绘画中反复出现,譬如罗吉尔韦登Rogier Wyden的Columba Altarpiece中在耶稣诞生的刹那,代表其死亡的十字架已经出现在棚中,通过宗教类型学的方式割离开世俗时间(线性单向)和神圣时间(循环永恒)。
布老师难得用点音乐。极简主义到把故事起承转合都删掉(理解不到人物逻辑太正常了!),无怪朱天文说布列松与侯孝贤电影观念如出一辙。驴老师的演技真好,比起它,所有的人族演员都应该羞愧(或者是布老师故意的……)。
1. 人一定是这个地球最坏的生物。从驴的视角看那些对他挥动鞭子,并无任何理由的恶搞,无因的折磨,这种本性,实在是太邪恶了。2. 他不会说话, 可他是有智慧的,有感情的。3.那个女孩子跟这个驴子一样吧,默默的承受,但就是跳不出某些既定的命运。
8.5 不是本是动物的驴被导演赋予人性(形象的“特权”),而是苦难面前众生平等。所以布列松其实是在拍一个“驴的世界”(可预知的是代入片中的任何人物,都是相似的悲剧)作为和驴一样的旁观者的我们有人性,才会代入动物视角。驴放大了观众对自己旁观者身份的联想,我们和驴一同,受的是沉默之苦和欲加之罪
极简主义叙事。看着驴被人类一次次的欺辱真的很伤心,看着他的脚一下下踩在坚硬的石头路上,实在不忍心看。人类只在乎自己,对于其他的生命都一概不管不顾,为什么这些动物一生下来就得为人服务呢?他们为人类付出了这么多换来的仅仅是殴打和欺辱,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没改变过,没有希望。
1.布列松的极简和悲观比之前更甚,无旁白,大量情节省略跳跃,只呈现结果不给原因和人物心理动机,人与驴的宿命悲剧。2.手脚与物体细部特写与环境音营造画外叙事空间。3.老布女主角总是美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回驴子演技胜过人类模特了。4.无驴子的反应镜头,冷峻内敛。5.它终于倒在羊群中。(9.0/10)
#重看#极尽简化的白描勾勒出人生起落开合的线条,驴眼见证爱情的破灭,死亡的降临,人性的丧落,尊严的毁损,一颗清白魂灵如何陷入泥淖,以及命运的不可控。无言一生,荣辱皆忘,最初镌刻下的名字最终不会被任何人记得。对局部的特写构成某种压迫性的节奏。
1开头奏鸣曲响起,突然插入一声驴鸣声。2黑色的驴上出现一只白色的手。3顺着手镜头反方向拍摄小孩。4听到说话的是父亲,但看到是小孩。5父亲不同意买驴,溶镜后一起牵驴下山。以及全片大量的手,足的特写。布列松电影中的隔离,中断,对立,暧昧,落空观众的设想等特点在开篇三个镜头里可得一窥。
舒伯特第20号钢琴奏鸣曲D959-第二乐章 忧伤……无法呈现和被省略掉的原因及过程 《牛》-活着-《老狗》
一次人与驴的三角恋,驴子成了男一号,有着和女主角一样的悲催命运。布列松极简主义的代表作,信息量惊人,电影反应的可供人思考寻味的远比故事本身看到的要丰富深刻的多。布列松受杨森学派影响根本就不相信角色的行为应该有其心理动机,角色总在对抗意志,也总是走向宿命式的悲剧。★★★★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换钱。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重看。圣经中的伯沙撒是巴比伦的亡国者,一个注定悲剧的姓名。而驴子巴塔萨是无表情的道德观察者,正如布列松,沉默中是几近疼痛的神圣,从不去指定观者该如何反应,要你挣扎着靠自己去共情,去读懂那些读不懂的同类。(布列松用959之登峰造极后人再效仿也比不上
作为主角的驴在片中是被动的,虽然它对周遭发生的事有心理及生理反应,但作为被人类奴役的对象它对自己的命运毫无掌控,因此便成了映射周遭人类身上人性的一面镜子,然而人类角色在片中对自身命运同样是无力掌控的,布列松在剧作上对角色情感、关系与正邪对立的淡化使得本片有着不带道德评判的客观视角
模特理论最佳实践范本,即只行动不表演。人生充满悲剧性,生命只不过是一座牢笼。驴子受难记:驴在圣经中属于洁物,会说人话,是为先知的坐骑,象征和平。受洗后的驴宛如先知行走人间,与少女命运达成对照,于羊群(上帝子民)中倒下。男主角则象征撒旦。舒伯特+1。哈内克冷眼旁观承袭于此。
“如果你想 我可以给你一个吻”//他们热爱无法回避的痛苦 超过对身边人的喜爱 甚至可以说是享受 可能痛苦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吗啡引起精神的麻痹//而选择以痛苦折磨自己的人 或者类似苦行僧 当受尽磨难的他们再看向别的任何人事物时 很多时候会带有一些无法遮盖的慈悲与悲悯//各种意义上的沉默充斥着布列松的电影 从画面到声音到主题内核//说来驴子真的很适合布列松的模特儿理论 但它依然不完全受人控制 成为布列松镜头下最有表情的主演//观众被代入“法国最伟大的智者” 被鞭笞被催促被枪击被拳打脚踢 从“智者”的视角观察这个愚蠢的世界和变态的混蛋们 或是与它对望//布列松作品中永恒的悲剧性
舒伯特 Piano Sonata No.20 法国文化中心, 懵掉
它的一生尽是残酷,虽有微小的甜蜜,比如女主为它编织花冠,但即使是这样的时刻,丑恶也窥伺在侧。痛苦与欢乐,都是它自己无法掌控的。只有默对与承受。开场驴同人一样受洗,结尾驴卧入羔羊遍野的土地。以驴为名的电影,海报却是被剥光衣服,饱受凌辱的女孩。布列松在明示我们人亦如驴,都是沦落在人世间受难的卑微生灵。所以约束人的表演、取消起伏的风格化的动作与台词是可行的。因为我们已与驴共情。
演员木纳 台词空洞 剧情没劲 动物受害
玛丽的死亡,让悲剧终成为悲剧。似乎也没有别的更好的结局。人生是场悲惨的遭遇,如果驴子是圣徒,它就是没有语言的苦难的见证者。朗西埃用这个电影开头的几个镜头来讲形象(image),可是我觉得真看了电影,他说什么并不那么重要,也许他说的不错,图像的文学性。这个电影是一首古老的民歌。
在一片冷冰冰中,我们总能等到那个害羞却善良的玛丽出现在镜头里,玛丽爱巴特萨,玛丽也是巴特萨,谁都能成为巴特萨,然而最后一次我们再也没等到她,大多数人会想混迹在羊群中,或者成为高高在上的邪恶牧羊犬,布列松这次的比喻看似简单,实则又是极难理清的。戈达尔:本作用90分钟展示了一个世界。
A / 矫情的拟人,好多时候的执行力不够坚决。/ 二刷:一种拟人修辞的失效。这边巴特萨进入了马戏团达到了对动物最平等的“观看”,而那边的人类砸碎了可以自视的镜子继续沉溺于声色犬马。驴子的目光越被还原为无情的牲畜,它就越像是人们所渴望建构出的“圣徒”——多么微妙而辩证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