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本片就是一部关于香港黑社会的黑色喜剧。影片的节奏,一直有种90年代香港小成本电影的那种快节奏、玩世不恭、癫狂、荒诞和黑色幽默。
在有了一定生活经验之后,回头再看这部1996年的香港电影,忽然发现,香港电影里经常出现的这种看似不经意的荒诞特质,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夸张,因为生活的本质很多时候原本就是“荒诞”和无意义的。
故事的一开始,吴镇宇饰演的黑帮大佬,中枪被送上了医院的担架车,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阿尔·帕西诺《情枭的黎明》的开头。
从这里,吴镇宇开始了对过往成长的“亲自口诉”,在历经近50分钟的完整回忆以后,担架车上的吴镇宇又会亲口告诉你,之前的美化回忆都是他编出来愚弄观众的…这种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转折和设定,只可能出现在90年代的港影!
于是,吴镇宇再次重新开始回忆过往,只不过之前的一切人物特质和剧情几乎都被颠覆,之前的“一个好人经历的荒诞”,转变为了“一个坏人经历的荒诞”,这是一种反差强烈的对比,但却有种把世界的正反面都归于“荒诞”的强烈戏谑。
在影片的最后,吴镇宇死于他在影片最开始作的恶,最终还是没能逃出因果循环。
在这部小成本黑帮影片里,吴镇宇难得地饰演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作为主角,展现了癫狂的惊人演技,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演技个人秀,不得不说,有些人真的天生就是一个演员。
顺便说一句,李丽珍饰演的女主在茶餐厅对吴镇宇说的那句:“走吧,你妈妈叫你呀!”,明显是在致敬《美国往事》。
靓坤是唯一在古惑仔电影中用录影带手段要挟人的,放到现在就相当于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古惑仔电影之中,靓坤的坏,更像是欧美电影中常提到的“纯粹的恶”,其它的反派大多数都是些出头鸟而已。靓坤有自己的智慧,他知道自己的角色该演什么戏。阿君的故事,和靓坤没有半点关系,但这种同样的丧心病狂,反而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理解靓坤这一角色的完美模板。否定之后的再否定,才会得到进步,单就一部电影来说,旺比古一的境界高了不止一两层楼。
这是一部反片。反的手段是戏谑般的颠覆和嘲弄,以至影片流露出醒世喻言般的说教色彩,故事讲的轻松有趣,却让人愕然。片中主角身上的人性彻底丧失,这一点,让影片从同题材的香港黑帮电影中分离出来,而显得格外怪异,你要从里面看到英雄本色类似的复杂人性,那就不可能了。阿君只是一个单纯的恶人而已。如此单纯的人物形象,让影片单调的像一则寓言。
黑社会题材的影片中无恶不作的屡见不鲜,但敢于弑父的,实属少见。黑社会中老大地位的父权模式同父子伦常一同毁灭在同一部影片中,这部影片的杀伤力就不容小觑了。从杀兄弟,勾二嫂,贪公款,到陷害老大,杀死父亲,一路让我们咬牙切齿下来,目的就是要简单的说明,黑社会就是黑社会,坏人就是坏人,坏人没有好下场,就这么简单而已。
导演查传谊在片子里反的还有很多,反传统的江湖道义,反常规的叙事手段,反英雄的主角模式,用刻意的形式去反流俗的形式,这和他的另一部作品《去吧!揸Fit人兵团》一样,最终给观众留下的,可能就剩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而已。
一开始是觉得构思很有意思,剧情有点夸张离散过头了,不过看老吴表演还挺high的,尤其是那句我从小就是这么坏,加颗星啦
哈哈,乞人憎啊~ 不过前半段我还是很心疼的 抵的上Francis的奖~!昨天看完后半段补一下,后半段太好看了,这才对嘛 “我唔喺靚坤我喺叻君啊”“我唔喺叻坤我喺叻君啊”
惊愕,绝对的惊愕。如果你曾经惊艳过《一个字头的诞生》,那这部片子绝对不要错过。与《一》同出一辙,两种不同的剧情发展模式,不同的人生描写,不同的结局,在看似天马行空之余用平常不常见的方式表达了导演的态度。这其实是一部反黑社会电影,或者直接说是反社会的电影,“一入江湖岁月催”,选择何种人生,如何面对人生,需要多多思考。影片结尾诙谐幽默,完美编排,从编剧到结构设计这片子都堪称经典了。另外吴镇宇的表演达到了无敌的境界,连带李丽珍和陈宝莲两大美女的诱惑搭戏,演技欣赏与视觉享受同时冲击,难得。
好抵死,巴闭到飞起的吴氏风格
要么不做,做就要做最恶的那一个~~ 老吴贱起来真帅~~
叻君:使唔使咁猛太阳啊,我至憎呢个世界咁光明。
一部烂片可以被一个好演员救好
《去吧》我是买到碟看的,这个只在网上找到了,两部片都很好看,值得肯定。好像香港金紫荆奖或者还是另外一个奖来的,它们选的年度十大影片很多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坏到拉风、帅到极品的男人……港片活力太旺盛了,这么潇洒的片子都能拍到,环顾全球也不差。如此这般的癫狂、自由、生机、精力,放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震撼,并且能表现的如此亲民、商业,不拿架子,娱乐到死,其他国家更难望其项背。阿君就像发条橙的阿历克斯,恶的有品,油滑而又坚韧。这港片的魅力还真不是盖的,超时空要爱、色情男女等等等等,能把电影拍到这般不羁还真是一种境界
吴镇宇表演生涯巅峰作之一。说剧本结构比《一个字头的诞生》好,那是瞎扯。但是要说起演戏,吴镇宇在两部片子里都极出色。最可怕的是:96年还处在“靓坤”巅峰期的他,第二年就变成了那个可怜可悲的猫哥。
人物有两极 老吴无极限
比较一般,虽然结构生趣,富有漫画和荒诞感,但导演叙事技巧过少,成效也就难免平庸。影片黑色不够黑色,癫狂不够癫狂,风格化的同时又很局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和《一个字头的诞生》相差太多,毕竟韦家辉的风格是真的太强烈,叙事技巧的丰富也使得《一》晋升到风格作的高端,而这是本片没有做到的
8/10。主角先瞎扯往事、后交代真相的叙事虽有卖弄聪明之嫌,但挺佩服香港娱乐片的实验野心,来回往返、甚至离题的剧情铺陈有昆汀的范儿。暴虐的阿君原本躺在手术台上,无人问津,追溯其黑道生涯的回倒叙把自己说成受害者,等他捡回性命,沙哑的旁白又指出他无赖的真实本性:较大的混混没欺负他,是他引诱别人误入歧途,朋友没捅死他,是他勾引二嫂、私吞公款还亲手杀死了朋友,在倒叙一中背叛他的龙哥,现实中想砍他几刀叫他认错了事,阿君反而借机甩锅夺位,最终观众的情绪被成功带动,由同情变得更加鄙夷,他已经坏得无可救药,不惜用总摔不碎的啤酒瓶打死改邪归正的神父老爸。某一叙述的人物亦会出现在另一故事里,如追杀阿君的日本黑帮出现在开头的会面和结尾的互相算计,再如早年的兄弟成为警察闯入阿君的病房和夜总会谈判,使情节的交织异想天开。
小时候我们本地电视台每天中午放一部港片,印象中前后看到过本片两回,都没看全,只是觉得很黄很暴力。如今再看才发现其实不黄也不怎么暴力,反而是在探讨一个自由意志vs决定论的哲学议题,想当好人举步维艰,想当坏人却得心应手,人的性格、行为及命运,是天生的,还是环境塑造的,如此这般。
也是蹭《古惑仔》光的电影,吴镇宇演的角色还是一副靓坤的样子,声音沙哑,好色无良,甚至copy了靓坤最著名的那句话,改成“出来混要讲信用,说过要跟他结账就跟他结账”,神父也都出现仍然演踢球很厉害的神父,意思不大,随便看看还可以
结构有点意思,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社会的黑暗面就是黑社会嘛。
吴镇宇后期逐渐成熟,不再像早期,还有些神经质发挥,不太稳定,例如溶尸奇案。 后期他所谓的神经质,其实都是神来之笔的演技。
难得的黑社会反面教材,叙述方式也很好。
其实我本人喜欢上半部份的那个版本,不过故事编排还是很离奇,镇宇演技依旧这么吊~但是导演功力还是一般般,因为故事的叙述和逻辑的衔接相当的粗糙,比如阿君最后的几次死里逃生。黑色幽默又没有一个字头的诞生韦家辉或者彭浩那样的程度,总之,其实这是一个好故事好演员倒是差导演拍的电影。7.1
两星半,结构好故事渣。反黑社会电影,黑帮大佬叻君的两种发迹史,善与恶正对比出黑社会不是别人出卖你,就是你出卖别人。和《一个字头的诞生》是同工异曲,《一》双线引发出不同的结局,而《旺》的两条线,叻君最后的结局都已命中注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