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默片了,真正的默片,《安达鲁狗》还有个配乐呢,《浮草物语》是真正的一片寂静,对话都是字幕的那种。小津从36年才开始拍摄有声电影,所以他大概有20多部作品都是默片。
以前有位影评家坚持只有默片才是最纯粹的电影,只有默片才是不依靠其他艺术门类的协助而拥有独立个性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点我有深刻体会:几年前看我们制片在一台没有声卡的电脑上看《花样年华》,我也时不时蹭两眼,没有音乐没有对话,才惊觉这部电影原来比我感受到的还要好,你可以专注地看镜头的移动,看导演的剪辑点,看纯粹的电影的表达方式,怪不得电影学院一直强调拉片,从那以后对王家卫更加佩服了。
这部《浮草》,刚开始有点疑虑,怕自己已经不习惯默片了,没想到一会儿就看进去了,而且不觉得奇怪。这部电影第一次出现了亚麻布背景的片头,后来成了小津个人的标志。构图还那样,前景被遮挡着,中景用得比较多。故事是典型的戏剧性结构,30年代的电影文学也就这个高度了。有趣的是还是一对被分离的父子,而且分离了20年,看来小津对父亲离开他20年这一点耿耿于怀,谁都有点儿童年阴影啊,呵呵,父爱的陌生竟然变成他多年的主题。
小津晚年(1959年)曾经重拍本片,名字就剩下两个字,《浮草》。说明这是他个人钟爱的脚本,演员还继续用《浮草物语》的男演员坂本武,这厮是小津爱将,《父亲在世时》里也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重新看默片很感动,在一片安静的世界里,心跳会更清晰可辨吧~~
半夜里看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默片,纯默片,没有后加的配乐,只有巨大的液晶屏幕发出的一点点噪音。以火车进站开头,以坐火车离开结尾,过去、现在和将来在这里交织联接,小镇分明是人生的中转站。
始终总结不出小津安二郎的作品究竟是哪里打动了我们——也许,这正是大师的高明所在吧。能感觉到的是流水一样舒缓的节奏、最朴实的的镜头语言和剪接,背后是对故事走向、对拍摄工作精确的把握。而从小津的电影,我们还能总结出艺术作品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吗?未必了——不要有太多的期待,不会有太剧烈的戏剧冲突,银幕上就是真实的生活,就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而观影时那一点点若有若无的伤感和微笑,像流水反射着一点点跳跃的阳光,又总在提醒我们,是不是在不经意间对生活忽略了什么?是不是有许多应该珍惜的我们视而不见了。
这就是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如此独特却又如此平淡,这样的大师,今后不会再有。
1. 看的是86分钟,日本版本的110多分钟的,跟这个只是播放速度的区别吗?还是内容也有增加?
2. 心不静,所以还是期待屏幕那里能够有声音出来,如果人能够说出来,喊出来,表达出来,所受到的委屈是否能够释放一下,无论这对当事人,还是我们这些看客,大抵都是如此吧!
3.后边解散剧团,剧情在短时期达到最大浓度,只抵高潮,所有的秘密也都揭开了真相
4.小人物也有完整的感情,事业,各种牵绊,不用去道德评判,默片更能够让你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他,而不是去批评他。是不是声音跟语言,本身就带了一层判断在里面,而在表达的时候又多了好多情绪在里头,让旁观者事先就卷入进来,资助选择站在哪个立场。默片好像能够去除这个预设立场。
5.日本的流浪艺人地位真的就那么低啊!《伊豆的舞女》也有呈现。
小津安二郎喜欢的是拍摄最日常之事,关于寻常生活,家庭关系,亲情和爱情,可又总能令我们从中看到人生漫长而悲凉的全景。这大概与小津本人有关,他终生未娶,一直与母亲一起生活。这种孤寂的家庭结构无疑增加了他的悲剧情结。一开始看的是早年拍摄的默片《浮草物语》,这确是我第一次看默片,它从头到尾的黑白和沉默,带给我的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像是读长长的散文,沉默又优美,却也夹杂着倦意。小津由于对故事本身的喜爱,在1959年翻拍了这部电影。《浮草》有了声音,也由黑白变为了彩色,而男主角却也从爽朗外向的形象改变成了一个沉默内敛的人。
寻常生活总是难题叠着难题,杨德昌的电影里曾有这么一句台词:
“我们读过那么多的书,小时候一关一关的考试,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怎样去面对这么重要的难题。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总是两个人结婚以后都是圆满大结局,大结局以后呢?没有人教过我们,也没有给我们任何练习的机会。”
而在小津的故事里,剧中人物则总是“曾欢聚一堂,却终将分别”。那些无解的生活难题倾倒于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之中,成为了他们苦苦漂泊和在路上的理由。而这些漂泊的人,也总知道自己再无法在庸常却温柔的家庭生活里落脚,如剧中的岚驹十郎。
国庆节最应该看的是这部《浮草物语》,重聚又离开这是我们一生的母题。
1.重聚
剧团老板带着一行人从火车上鱼贯而出,在夜幕的笼罩下,游子归家、双脚踏上熟悉的乡土,去见最想见的人。
正如我们多少次踏上归乡的旅途,从车上下来的那一瞬间,双脚踏在熟悉的土地上,鞋底传达我的到来,向土地公公报告,我回来了。
剧团老板急着见的儿子,虽然他儿子被告知父亲早已过身。如果你身份微贱、命若浮萍,和儿子几乎要4-5年才能见一面,你会对儿子说明自己的存在吗?
电影里的父亲没有,我估计我也不会。与其让孩子在对常年见不到父亲的日夜思念甚至由爱生恨,让孩子有一个下等人的父亲,不如一早让他死心,父亲死了,他就只剩母亲一个人了。
重聚的那一刻快乐到无以复加,当初我父母过年会老家时,我曾躲在床底下,不让父母找到。现在想来那个举动有点怨怪还有点撒娇。
外出归来的游子细数这些年的变化,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许多重大的事情默默发生,再后悔也不能了。
2.冲突
回家当然要吵架。这么久不见的两个人,因为生活方式不同早已成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就像我们春节国庆回家和父母吵架一样,催婚也好、叛逆也好,一场大张旗鼓的吵闹往往难以避免。
不理解儿女做的事而争吵、打骂、恶语相向。东亚家庭的常见小故事。
我们为什么千里迢迢回一趟家,却要和父母吵一架呢?明明我们如此相爱互相牵挂。因为游子有游子的悲屈怨愤,在家的人有在家的人的“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吵架、出走、互放狠话,这场戏我们演得可拿奥斯卡了。
3.离开
由于种种原因,父亲的剧团解散过了。
母亲以为父亲能就此在家乡长住,一家人可以好好住在一起了。可儿子被告知父亲的真实身份。但儿子不人这个需要父亲了。
儿子又离开,放下几句狠话,独自上阁楼。
漂泊的他本以为终于可以停留驻足,可这快乐还没持续一分钟,现实又向他袭来。
他要成为儿子的榜样,要为儿子赚很多钱,希望成为伟大的演员。更重要的事,这个家没有他的位置了。
于是浮草又上路,踏上开完某处的火车,火车汽笛划破长空,空留冰冷的铁轨,还是要上路。
一定要把配乐关了看...比我想象的好看多了...八云理惠子很美...饭田蝶子30多岁和50多岁的时候看着怎么一个样...
,所有的镜头都是静止不动的,有的只是一幕幕镜头的切换。默片的处理更像是一首隽永的小诗,情节的转换像日本的俳句朴实平淡而意味深长。
和彩色版比,情感更真挚,班主也没那么讨厌。儿子的演员偏老了。看来,三十年代小津的镜头风格基本上就定了。
大师在第1版中,有很多即兴的小惊喜比如说在开演《庆安太平记》有一段两人演马的小插曲。“夏雨是跑江湖一人的煞星”。二郎喜欢的这个男主角,因为他特别有亲和力。这里还没有太多符号化,彩色版就有佛像,鸡冠花这些东西。
一般,至少我覺得是
原来小津拍了两版<浮草>,早期的黑白默片和后期彩色片,情节和演员表演如出一辙。拍这种歌舞伎的电影还是彩色片视听语言更丰富。
1959年彩色版本里雨中吵架,男女站的位置对调了。这里的女演员还是很美。女二和男二约会这里是在铁路边,彩版在海边。男二这里是送信,彩版是在邮局里坐班,这里男一打女二扇了一巴掌,之后叫她叫女一来,彩版是还反锁了女二手臂。真的是59年的浮草让我对小津下了头,包括其他的几部里看到了那些他们觉得“理所当然”的场景,真的拔草了。剧场这版是露天席位,彩版没有。这版衣物和布景比较脏兮兮(不是黑白的原因),彩版就清洁和美。结尾的火车场景脏乱差(想起绿皮火车),彩版很干净。青木放屁演的小孩拿的招财猫存钱罐,单亲妈她家的达摩。太平记,尾崎红叶金色夜叉。饭田蝶子演得特别好,其他的几部也是。扮马的人,扮狗的小孩,剧团。铸铁锅,温酒
小津的默片总是有两人同时做一个动作的画面,不知道是不是致敬巴斯德基顿呵呵。
伟大的作品可以穿越时空抓住你
坑爹啊我才知道小津的默片本身是没配乐的,都是一个叫Donald Sosin的人配的……战后小津把《浮草物语》重拍成了彩色有声版,就是《浮草》。
氤氲的烟圈 温着的清酒 和服的下摆与远去的自行车 招财猫和小孩 铁轨上蹒跚的步伐 扔过去的那只酒杯 飘下的似樱似雪 道不尽的人情味..
清冷的哀伤。已经是全固定机位了。
小津安二郎“喜八”三部曲的第二部,质朴麻布衬底的片头字幕首次出现。原来这三部片子的剧情并没有联系啊,只是主角都叫喜八。这次喜八是一个流浪戏班班主,来到了他的私生子的小镇上,上演了一出认亲戏。这三部曲都和父子情有关啊。小津1959年还拍摄了一部彩色电影《浮草》,是翻拍的这部影片。
据说借鉴了28年《百老汇歌舞》的故事架构。父子俩赤脚在溪流中甩鱼竿堪称名场面。八云理惠子烟不离手的美,也被二十五年后的京町子复刻了下来。但无论是浮草物语还是浮草,班主的作为都让人费解,对孩子来说,父亲就算身份低微、必须为生计漂泊,也好过彻底没有。十多年不见面不陪伴,偷偷寄钱就让孩子体谅,是履行了父职的好爸爸,那这父亲当得也太容易了。明明是自己私会旧情人和私生子有错在先,对妻子的态度就更是无理。别扭的剧情一点都配不上隽永的空镜。
生如浮萍,命如草芥,无脚鸟儿注定要再次上路,父爱的隐忍克制;空镜里的楼梯、茶炊、人影,重复出现的自行车、人偶、器皿特写,这些日常气息制造着恒长的意义;父子钓鱼同甩鱼竿,有喜剧效果,推进剧情交代往事,比庸常对话交换信息不知高明多少;突贯小僧制造不少笑点;每个场景都太美妙。
新版取名少了物语两字就叫浮草,讲究;新版是老版的全面升级;具体的情节变动不多,儿子身份稍稍改变,剧团解散原因改变,配角戏份基本没有,剧情大概上其他的基本没变,但最终的结果是,这部只是一出古典现实主义的悲剧罢了,而新版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小津物语;小津从默片到,黑白有声片,再到彩色有声片,一直在前进,而且佳作不断,不得不说天赋是大多数导演都要羡慕的。
2013.12.10. 重看,和爸爸一起钓鱼。
跟重拍的彩色版比起来几乎一模一样,都有雨景,剧情跟台词都差得不多,唯有突贯小僧那两段颇为精彩的表演(小狗、存钱罐)是删去了的。重拍版多了描述团员的段落,也是小津后期影片“中老年绅士”的表现。这个版本有三个运动镜头,没有吻戏。这部片子里的喜八不够苦逼。
小津的做法是做得越少越好,张力差别自然明显。
看着小津的一个个困局,慢慢的,好像对老三多了点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