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

HD

主演:艾米·怀恩豪斯,茅斯·达夫,马克·容森,托尼·本内特,皮特·多赫提,拉塞尔·布兰德,娜塔莉·科尔,弗农·凯伊,艾丽西亚·凯斯,杰·雷诺,大卫·莱特曼,格拉汉姆·诺顿,苏菲·拉沃斯,乔纳森·罗斯,杰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剧照

艾米 剧照 NO.1艾米 剧照 NO.2艾米 剧照 NO.3艾米 剧照 NO.4艾米 剧照 NO.5艾米 剧照 NO.6艾米 剧照 NO.13艾米 剧照 NO.14艾米 剧照 NO.15艾米 剧照 NO.16艾米 剧照 NO.17艾米 剧照 NO.18艾米 剧照 NO.19艾米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艾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曾获得7座格莱美奖杯的艾米·怀恩豪斯,于2011年7月23日,因饮酒中毒而去世,享年27岁。此纪录片公开了一些艾米生前的私人影像,并且希望从艾米本人的角度来揭开这场悲剧的背后真相。制片人James Gay-Rees表示:“这样一部拥有当代性的影片,能够抓住时代精神,以其 他电影无法达到的方式来解读我们所处的世界。”  艾米·怀恩豪斯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爵士女歌手之一,除了慵懒沙哑的嗓音,她总是顶着高耸蓬乱的蜂巢头,化着极致夸张的烟熏妆,穿着凌乱暴露的衣衫,让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她吸引。她的歌曲仿佛来自深不可测的心底,有一种蛊惑的魔力。然而可悲的是,艾米却成为了自己的成功、媒体、情感和生活方式的囚徒。这个社会中,人们一方面赞赏她的才华,在另一方面也毫不留情地在伤害和消费着她。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最后一枪刚刚好的爱情业余纪录片蠢蛋搞怪秀4.5笨鸟新仙剑奇侠传之挥剑问情过年白事先生精灵怪物:疯狂之旅天空中的苏丽美国恐怖故事第八季轻率的爱我爱夜来香十大古文明 第一季当树枝折断时2016罗小林的决心北方的桥烽火硝烟里的青春安市城壳中少女:燃烧玉门天降神运非洲寻爱圣诞节侏罗纪狂鲨3

 长篇影评

 1 ) 艾米

天才爵士歌手艾米英年早逝,当天赋成为工具而被无限制地榨取,当陷入毒品与酒精无法自拔而自我麻醉与堕落,天才的艾米平凡的精神与躯体无法承受这些打击,在伴随着自己的爵士乐中梦归他乡。影片采取了她身前的各类影响加上朋友、同事、亲人的采访,还原也解密了这位传奇的爵士乐歌手短暂的一生,并引发沉重的思考。

 2 ) 真正聪明的人总会做出聪明的选择

这几年我遇到了几个人,让我觉得,聪明的人在哪儿都聪明,且总会做出聪明的选择。

艾米不聪明,她只是在音乐上有天赋,她英年早逝,只因为她自己对自己的放逐。

这么说好像有那么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可是除了时不时去回味一下她的歌,她跟我真是半点关系没有。

"I can't help ya if you won't help yourself..." 自信透着智慧的声音背后难以想象也许这就是艾米唱给几年后的自己的。

凌晨五点因为一些事情睡不着觉,看了这部收藏许久的纪录片,看完更郁闷了但却更清醒了。

我喜欢看人物类的纪录片和自传,因为我发现我总想从中总结点什么以免自己的人生走弯路。呵呵。

1. 人始终要靠自己,靠自己生活,靠自己学习,靠自己快乐,靠自己清醒,靠自己活着并且活的好。

2. 有以上感悟是因为也许我们就是会遇到一个爱的死去活来可到头来发现如此荒谬不值得的男人/女人,也许我们就是会遇到不靠谱的父母和损友,可是,我总在想,凭什么我们的人生要被不值得不应该的人或事而影响到呢?!我们的人生本该如此庄重和精彩,而不是轻易就受伤了、绝望了、堕落了、死了......

片子开头有句话:The coolest people were the ones who were born to lose.

如果我对这句话没有理解错的话,啊呸,我觉得这太矫情。

你可以酷到底永垂不朽被世人永远膜拜,可是你已经挂了。呵呵。

“黑暗过去还是黑暗,在黑暗里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害怕,天亮之后,走寻常路。”

 3 ) 旧文 | 27Club是传奇,但白发苍苍更是

2017-10-02

第一个版本

0

熬夜毁一天,再熬我是狗好吧。

压力很大,或者说,觉得自己很没用。

很多事情不敢开始,因为害怕做不到想做到的样子。

清理一千三百首的曲库如此,做酒如此,写这篇文章如此。

难得的一段没有机械重复的学习工作的空闲时间里,面对这些倾注心血的东西,却开始感觉到了疲惫和畏惧。

不过时间不是用来浪费的。

所以搞杯喝的给自己打打气,硬着头皮上。

1

今天要写的还是Amy Winehouse,之前熬夜就是突然看到了她的那部纪录片。

冷静、沉默、克制,因为纯粹真实就能给人情绪。

她不是网上搜索出的第一印象那样,就是个酗酒吸毒年纪轻轻把自己玩死的明星,歌曲声音磁性点外貌美得复古独特点只不过是附加品而已。

在她逝世后这么久,我们都还像当年那群名叫狗仔和脱口秀主持人的刽子手一样,满足着自己变态的猎奇心,挥舞刀子捅着一个不加掩饰鲜活脆弱的心脏,看滚烫到腐蚀自己尸冷皮肤的血液飞溅一脸来消解茶余饭后的无聊。

对,就TM只是无聊而已。

她是我认为的最纯粹的歌手之一。她说当时能听到的歌都假得令人作呕,所以她要尝试自己写歌,写自己的经历和情感。

所以她只有两张专辑,毕竟每一次演唱都是拿起手术刀血淋林地剖开自己、迎着苦痛剖析自己,哪有别人给歌就录那么容易。

她写的都是些什么?写前男友的懦弱,写失去劈腿的男友,写戒毒,写老子就不是个你们以为的正经好人。

就像是很多歌手一煽情恨不得你陪她一起流眼泪,但Amy不是这样,你看着她在那里在聚光灯下流泪,她在自我解剖,她深陷绝望,但你能感觉到她不需要同情,不需要拥抱,她并不绝望,所以,每每这时,你只能尊重只能尊敬。 ——豆瓣 “毒牙小僵尸”

真实的歌手,一定是一个真实的人。

在电视采访里气愤又有点小委屈地说“老子恨死往歌里加弦乐的混音师了,他根本没考虑老子的感受”。

“对我来说,‘成功’就是和有趣的人一起工作,不用管乱七八糟的鬼事,想录歌就录歌。”

这些话说得就像个傻大姐一样。

但过惯了虚伪的和气,人们看见真实,就像看见怪物一样。

她不想出名,不想被公众监控和指点她的言行,她不想遮掩伪装成赚钱而已的乖人偶。

她是一个会喝酒会抽烟会纹身的普通女孩而已,喜欢唱歌,喜欢在朋友面前露出一嘴大牙傻笑的一个傻女孩。

即使她无助地依赖儿时出轨的父亲却阻止她戒毒,还私自带摄影团队公然暴露她戒毒静养的度假,

即使她同情和迷恋的男友抛弃她之后带她染上毒瘾,两次把她的心扎成了泥,

即使她沉沦,颓败,吸毒过量送进医院,和男友浑身针孔一鞋血迹地出现在街头。

但这就是她真实的样子而已。

在一个人最脆弱最糟糕的时候,一群名叫脱口秀主持人和狗仔的人渣,用言论自由光环下的无耻调侃和闪不尽的闪光灯火上浇油,借刀杀人。

绝望的她甚至说,“如果不要这个天赋,只要我能走在那条街上,无忧无虑地,我会愿意的。”

身体极差地她昏睡中被公司拖上飞机。她喝醉酒,在台上四处寻求乐手的支持,在台下一片“不唱歌就退钱”的讨伐嘘声中,像个哭干眼泪后疲惫畏惧但坚定的小孩一样,慵懒地坐在音响上背对观众。

拿着毁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赌注取消所有巡演之后,她蹦蹦跳跳地登机,开心地只想着可以参加好朋友的婚礼了。

只是这个单纯得通透的灵魂,脆弱衰老得拿刀捅在层叠疤痕上满满流不出血得心脏,还是没等到婚礼到来的那天。

Everyonesayslifeisshort,butwenevertreatitseriouslyenough. Yousee, Lifeteachesyouhowtoliveit,ifyoulivelongenough. ——Tony Bennett

题外话,

我不喜欢跟弹幕一起无脑喷她父亲她经纪公司贪财和她男友是个渣男之类的。

她男友带她吸毒,算是她全无自我地爱这个男人的后果而已。

说实话,心疼,但这是她的选择,我也尊敬她的选择。

但出狱后的男人,谈起那个在他要割腕自杀的时候砸烂酒瓶割破自己手腕说“接下来你做什么我就跟着你做”的女人,是这么说的。

“I am a handsome fucking guy, I ain't on heroin. I'm going to the gym a lot, I dress well. So what the fuck am I doing wasting my time with her?

2

我曾经有个信条。

livefast, dieyoung, be wild, and have fun. ——曾经瘦过的肥雷女士

你们应该知道我不忌讳死。

我也曾经无数次地想过,

像我这种我都懒得费心概括的不学无术的酒鬼,要是在最年轻放浪的时候,抱着一颗熏成灰黑但还能泵血的心脏,体面或狼狈得自由地没有睁开眼的机会,

真是心向往之的终极浪漫的事情。

但现在有点不一样了。

虽然这一切依然终极浪漫,

但是我不可能想死了。

Amy是不想加入27 Club的。

“I dont wanna die.”

很多年纪轻轻的年轻人在这个年纪,都以为放浪熬夜蹦迪鬼混酒烟黄赌毒,搞颗绝望黑洞的眼神,再来个浪漫点的死法,就算人生全体验无憾大圆满了。

我就不说我了,至少黄赌毒我是不搞的。

但这只是,一小部分的人生而已。

除了年轻时候的你自以为是全世界的愤怒绝望麻醉自我伤害

你还有

梦想的实现和破灭,

毕业和亲友逝去的聚散离合,

有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纠结,

有钱权的蔑视和攀逐,

有终生伴侣的纠缠,

有陪伴另一个小生命的成长,

有看着他在我们这个年纪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愤怒绝望麻醉自残,

有看着他变得苍老温润沉默但坚定地长满胡渣,

有和当年挣扎放浪在酒馆里跳探戈的老婆子抱保温壶一起晒太阳,

有搭木筏带安眠药看着海上的晚霞安静离开。

人生还有很多折磨和夹杂其中的酸甜迷醉。

这个年纪的,即使它再热烈刺激,痛苦钻心剜骨得浪漫,

但这只人生很小的一部分。

心皮布满铁锈,一碰就撒一地,疤痕重叠,

但心不死。

鲜活粉红,刀刀迸血,

但总是顽强地愈合,留疤。

至死方休。

有人说过,疤痕是最酷的纹身。

比起把生命燃尽在酒精和毒品里的一团明火,

像一根烟一样,

花上一辈子烧成烟灰,

苦呛中的回甘,

才更是苦行和灼烧的终极浪漫。

 4 ) 谎言中的Amy

明星的孤独之处在于,他们活在一个周围人定义的自己之中,周围所有的人都编织起这样一个巨大的定义的网,一个谎言,把她困住,让她无法逃离。而没有人可以告诉她真相,没有人可以告诉她逃离的方法。所有的人,要么同样地被困在网中,要么就是在编织那个网的一部分。所有人都不停地告诉你,你是天才,你是天才,也有人不断告诉你,你是个瘾者,你是个疯子。

Amy真的是一个很可怜的姑娘。

Amy自始至终都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她讨人喜欢在于人们认为她一直很真实。她是个随性的姑娘,她的音乐也是自然而然的,是不自知地流淌出来的。而她的自我意识其实要强过很多在光环下迷失自己的人。她知道自己不是周围媒体定义中的人,知道自己不是光环下的那个人。

唯独有两个谎言,让人无法抗拒。

第一个谎言,是所有从事艺术的人无法抗拒的,就是被称作天才。你看得到她开始写歌的时候,她自己是不确定的。而当后来外界的呼声开始高涨,她自己都认为那是她自发的需求使然。这是一个谎言,而这是一个音乐人无法抗拒的谎言。人们说,天才就应该是疯狂的,就应该是我行我素的,就应该是偏执的。这也是一个谎言,这个谎言让所有还没有成功的艺术追求者开始学着不礼貌,学着玩drug,学着做疯狂的事情,学着脾气暴躁。固然,那些成功的艺术家,是容易进入疯狂的无我的状态,但大多时候这不是一种主动的进入,这是一种不自知的被动的进入。而当人迷恋且崇拜这种状态的时候,人就会失去自我,活成他理想中那种疯狂的状态,而这往往就是毁灭的开始。只有当一个艺术家可以回归生活,他才可以回归一个完整的人。

纪录片中的tony bernette 就是一个清醒的老艺术家,非常包容、谦逊和平和的。他和Amy在一起录音的时候两个人的状态的对比非常明显。tony一直是很沉稳的,平和的。Amy,却非常的紧张和不自信。有人说,这是谦逊的表现。其实是Amy的自我意识在反抗。她隐约无法接受自己在大众眼中认定的那个完美的形象,但她又无法抗拒那个关于天才的谎言,所以她很在意,她很在意自己的不完美,所以她很紧张。到最后的最后,我认为她的自我意识其实一度真的觉醒了,她站在那个她被迫站在的台上,她没有唱歌。她不在意台下这些人的看法,不在意那些捧她在手心的人,当这个谎言现出它丑陋的贪婪的真面目,她真实地反抗了。只是好可惜,只是这一切都来得太过凶狠和残酷,只是她的身边真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她,只是这个网织的太密,她无处可逃,最终的反击只能是生命的结束。

这是赤裸裸的谋杀。

影片中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世界上没有一本教科书教过人如何面对太过强烈的名声。人们会在艺人成名之前警告她。但身处其中的感受,是没有任何其它一件事可以与之比拟,没有人能想象她要承受的东西。最终的Amy说,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把我的歌唱还给上天,我可以走在这条街上,没有狗仔没有人们的议论,那我愿意把它还回去。我知道她说的是真话。

另一个谎言就是关于爱。

当她爱blake的时候,她完全用爱blake这件事来定义自己,她把自己困在那个框框里,并且不停地自我暗示,我是一个离开blake无法生活的人。我觉得人有时候有这种倾向,喜欢用脆弱来定义自己。有人喜欢说,我是一个路痴。有人喜欢说,我好容易生病哦。有人说,我陷在失恋中无法自拔了。有人喜欢说,我童年不幸福,所以我特别缺乏安全感。也有人喜欢说,我就是很爱逞强,我是个外表强悍内心脆弱的人。这些都是半真半假的谎言。人是缺爱的动物,人一生都在追求被爱的感觉。而用脆弱定义自己可以享受被人怜惜的感觉,这是人无法抗拒的谎言。Amy对自己说,我和blake同样有着童年的阴影,我们懂得彼此的脆弱,所以我们注定要在一起。所以她将自己定义成了一个离开Blake无法生活的人。而这不是真的。她失恋的时候,更加不断加强这一切自我暗示,认为自己真的无法活下去了。后来她说,她认为创作音乐是一个出口。这也是一半对而一半不对。音乐是出口,但那是因为,创作可以让人跳脱自己给自己下的定义,跳脱自己沉溺其中的情感,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想法,一旦能够跳脱出自己给自己下的定义,那痛苦和忧愁就会成为一个故事。当然,痛苦还是真实的,偶尔还是会把你牵绊住。但只要你寻到了跳脱出来的方式,它就又会变轻。

当人用脆弱来定义自己,以此换取被爱的感觉,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而Amy是这样一个随心所欲的人,对于她喜欢的感受,她可以义无反顾地追求。所以她沉溺其中,沉溺在对blake的需要里面,沉溺在对父亲的需要里面。这把她带入了一个很黑暗的世界。加上她的自我意识让她无法面对媒体编织的大网,所以她就让它沉睡,她就沉溺在酒精和drug之中,逃避,让自己的感受都沉睡。最终导致了她的离世。

这真的是一个极其悲伤的故事。但人们往往会认为,一个天才就注定要走这样的道路,这完全是不对的。她是这个疯狂编织谎言的世界的牺牲品,也是她自己脆弱的谎言的牺牲品。这是整个世界对她的谋杀,也是她自己对她的谋杀。其实那么接近,她在离世前和朋友打的那一通清醒的电话。她离醒来那么接近。她回归了一个正常的人,她记起那些和她拥有欢乐记忆的朋友,记起音乐对15岁时的她来说不过是一件让她快乐的小事情。可是外界的力量太过强大了,她承受的也太过沉重了,醒来对她来说太痛苦了,所以没有办法,所以她最终也没有寻到一个生的出口。

真是让人感叹。这一切的发生,这个的疯狂的世界,压榨尽了一个的少女的生命。而她又是如何在别人和自己谎言之中走向毁灭。我不知道,那些曾经在脱口秀中嘲讽过Amy的人,看了这个片子会有怎样的感受。我不知道,那个把昏睡的她从家里搬出来,放到舞台上的人看到她的离世又是什么感觉。那些所谓爱她的人,也是活在一个谎言中。你看blake,其实blake根本就不爱她,他戒毒两年之后,清醒过来,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要过那种生活。可是blake这个人还真是冷漠和可恶啊。你看她的经纪人salaami,她最好的朋友。他们都没有比她更清醒,他们所以他们也无法拯救她。

任何的定义都会让人丧失自我。而往往那些看似迷人的定义,所谓艺术家、所谓天才、所谓狂热的爱,所谓失恋的人,所谓缺失的童年,所谓张扬的个性,所谓坚持梦想,这些让人迷恋的定义恰恰是最为危险的,最具有毁灭的力量的,最让人迷失自我的。Amy的故事是真实的、赤裸的、血淋淋的故事,多么让人心痛啊。希望每一个唱歌的人,那些在比赛中痛哭流涕的人,都能记得孩童时候的自己,唱一首歌时,那种简单的快乐的心情,记得生活中无数那让人愉快的小小的事,记得音乐是千万种幸福中的一种,就好了。

 5 ) 《艾美懷絲》:在那巨大名字背後的小女孩

艾美懷絲(Amy Winehouse)在音樂事業上的成就是無人可否認的。她憑藉著兩張錄音室專輯瞬即登上巔峰,橫掃各大國際音樂獎項,包括五座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短短不到十年的音樂生涯,艾美懷絲早已在許多人的心中烙下難以抹滅的印記,山姆史密斯(Sam Smith)自認深受她的影響,而愛黛兒(Adele)也是因為她開始拿起吉他創作。艾美懷絲的才華確實為她的人生譜出一則傳奇,但傳奇的崛起往往伴隨戲劇性的墜落。2011年7月23日,她被人發現陳屍於倫敦寓所內,死因是酒精中毒,得年27歲。

艾美懷絲的人生彷彿是跟著其他天才音樂家的腳步走,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科特柯本(Kurdt Kobain)、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還有數不盡的音樂人都是在年少時才華盡顯,直到27歲便早早離開人世。從結果來論,謎樣的早逝幾乎是傳奇故事命定的結局,好似唯有如此,才值得人們反覆推敲、填補謎團中的空白,並且加以傳誦。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阿西夫卡帕迪亞(Asif Kapadia)執導的紀錄片《艾美懷絲》即是如此,只不過他無意在傳奇之上錦上添花,而是試圖拼湊出隱藏在「明星」之下,那如同你我,只是一般人的艾美懷絲。

電影通篇構築在艾美懷絲過往的私人影像,以及少數的公開演出之上,故而觀眾看見的,絕大部分是舞台之下的艾美懷絲。影片伊始是少女時期的艾美懷絲,脂粉未施的雙頰帶點嬰兒肥,模樣純真也有點傻氣,卻已微微透露出在歌唱上的自信,以獨特嗓音為好友唱生日快樂歌。這樣的她,實在很難與後來那位頂著蜂巢髮型、化著誇張貓眼妝的艾美懷絲作連結,唯一可辨別的是天生沙啞的嗓音。艾美懷絲滄桑的聲線實在迷人,搭配她詮釋歌曲時隨興卻情感豐沛的態度,總讓人以為她早已看盡世事,然而真實的她卻恰好與此相反。片中的她,只是個率真(Frank)的小孩。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與想法,即使已成為歌手,甚至是明星,她依然學不會世故與虛偽,如此才能在廣播節目中公然表達對編曲的不滿,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毒品的需求;即使鏡頭就在面前。

正是這份率真,讓艾美懷絲只能將自己攤在世人眼前。細探她所創作的歌詞,不難發現其中紀錄的都是最私密的想法,尤其是感情生活,更是她極為重要的靈感來源。出道第一支單曲〈Stronger Than Me〉是寫給第一任男友:「You should be stronger than me/You've been here 7 years longer than me/Don't you know you supposed to be the man/Not pale in comparison to who you think I am」,顯見艾美懷絲十分渴求愛情、更需要倚靠男人來換取安全感。有評論指出,阿西夫卡帕迪亞採取的敘事觀點流於刻板的性別印象,但我以為,與其說艾美懷絲是「依賴愛情的女人」,倒不如說她是一個在尋找穩固依靠的小孩。艾美懷絲的父母在她9歲時分居,而父親此後幾乎從她的成長過程中缺席,或許是因為如此,讓她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找尋「父親/男人」的形象;只是,她身邊的男人卻老是將她推向黑暗的深淵。

從影片來看,布雷克(Blake Fielder-Civil)無疑是艾美懷絲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之一,她的第二張專輯《黑色會》(Back To Black)呈現的就是和他之間分分合合的情愛糾葛。一般輿論認為,布雷克正是誘使艾美懷絲開始接觸古柯鹼與海洛因等一級毒品,進而沉淪毒海的始作俑者。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來看,布雷克絕對不是好情人,但艾美懷絲依舊為他深深著迷,甚至愛得難分難捨、患得患失。原來艾美懷絲戒不掉的並非毒品,而是愛情,「愛是失敗遊戲,」(Love is a losing game)她唱道。如同王菲和伊能靜,艾美懷絲可以為了愛情放下事業,但也因為愛情,讓她醞釀出足以創造事業巔峰的能量。《黑色會》專輯為她帶來國際性的成功,包括艾爾頓強(Elton John)、傑斯(Jay-Z)、邦喬飛(Bon Jovi)和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等藝人都一致推崇,全球銷量更突破600萬張,並囊括葛萊美五項大獎。雖然因為吸毒史遭美國拒發簽證,無法親自到場領獎,但仍無法掩蓋當晚她所綻放出的璀璨光芒。

亮眼的成就勢必帶來媒體的強烈關注。無庸置疑,艾美懷絲是個才華洋溢的爵士歌手,東尼班奈特(Tony Bennett)對她滿是讚賞,可是她不是「明星」,她也從未把自己當作「明星」。如果媒體是把雙面刃,那麼變形而成的狗仔文化更是如此,是故任何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但是這15分鐘的代價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在大紅特紅之後,艾美懷絲開始成為鏡頭的焦點,鎂光燈不停閃爍,看似照亮她往後的人生道路,可這景象卻令人看得驚心動魄。不同於晚幾年竄起的女神卡卡(Lady Gaga),艾美懷絲顯然不懂得凌駕於媒體之上,甚或是操弄媒體,於是她只能像隻代宰的羔羊,脆弱無助地蜷縮在鎂光燈強烈的光芒底下,任憑記者之筆惡狠狠地宰割,最後在轉瞬間從最受歡迎的人墜落成最不受歡迎的人。諷刺的是,此時艾美懷絲的父親早已深暗媒體文化,開始帶著攝影機強行侵入她的私生活。

紀錄片上映之後,艾美懷絲的父親米契懷絲(Mitch Winehouse)極為不滿,認為影片對他做了不實的指控,同時更有誤導觀眾、忽略艾美懷絲的音樂才華之嫌。阿西夫卡帕迪亞的紀錄片固然偏重負面的刻劃,但我想他只是意圖藉此剖析艾美懷絲人生悲劇背後的真相;或者說,他意在還原那個躲在「艾美懷絲」巨大光環底下的小女孩,那個坦率真誠卻又脆弱無助的小女孩。畢竟一場悲劇的產生,不會只有酒精和毒品,那太簡化一個人和一場人生了。唯有除去眩目的光芒,才能看見最為真實的樣貌;而那樣貌極有可能醜陋不堪。

對深愛艾美懷絲的歌迷而言,這部紀錄片呈現出的影像確實殘忍,特別是看著她在喝得爛醉之後,被經紀人趁機台上飛機,送至表演場地;又或者是看見她在舞台上嚴重恍神、無法演唱,遭觀眾倒喝采。這些畫面出現在大銀幕上時,我們彷彿成了那些看笑話的媒體,冷眼旁觀她的種種糗態,甚至是落井下石,卻無人願意伸手幫她。回歸到紀錄片的中心問題:到底是甚麼原因造就艾美懷絲的人生悲劇?是布雷克、米契懷絲,還是艾美懷絲自作自受?導演沒有做出任何評判,卻讓我們覺得自己難辭其咎。

 6 ) Amy:I'm a jazz singer

第二次看AMY Winehouse的纪录片了,每次都会从back to black开始泪目。看的时候总会联想到三毛,布兰妮和Gaga,她们比她幸运的是荷西是真心爱着三毛实意与她厮守,布兰妮有孩子陪伴,gaga也是走出了黑暗的时期。酒精毒品贪食症渣男狗仔媒体工作,真真切切的摧毁了一个年轻的生命。Amy,她只是个jazz singer,RIP 。

 短评

前半段的成长记和后半段的暴发史,构成最鲜活而独一无二的艾米,缘起缘灭,或因为音乐,或因她是处女座,或因她只是艾米。“如果不要唱歌这个天赋,只要我能走在那条街上,无忧无虑地,我会愿意的...”就像托尼·班奈特所说:“慢慢来,你太重要了。生活能教会你如何活下去” 活着比音乐更重要。

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之前在Bennett的纪录片里就看过一点点两人录音的片段,真是此音只应天上有。后半段实在太令人揪心,就像死亡早已是注定,身边的一切都在推她进入最黑暗的深渊... "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 if you live long enough."

1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基本就是amy自己的私人影像串起了全片,看完泪奔了真的替Amy感到惋惜,她只是一个脆弱敏感贪吃的小女孩。

14分钟前
  • 胖胖
  • 力荐

悲剧性、戏剧性、宿命感、一语成谶、毁灭性的爱情、受困的天才…还有突然死亡。所有人看完这部片都会爱上她,为她扼腕。但皆因为她具备一切好故事的关键元素,以至于我开始怀疑这个导演的能力甚至动机,塞纳之后选她,整合材料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多少有点投机取巧的低劣。

18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Amy有自己的问题,有自我毁灭的倾向,但是当代唱片行业的急功近利让她彻底失去了控制,她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却被推向了一个自己无法承受的位置,这听起来有点像千篇一律的早逝天才故事,但毫无疑问的是她醉人的声音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珍宝。

20分钟前
  • JoshuaLi
  • 推荐

你丝毫感觉不到导演的用力或者尖锐的地方,他却把片子拍的力道十足,用艾米生前的私人录影和相关人士的访谈剪成一部电影,让你很愿意相信他找到了这起悲剧的根源,可惜最后没看到片中大反派渣男渣父母接受采访。明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很有戏,不过奥斯卡好像更喜欢励志的那类音乐纪录片。★★★★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艾米和lady gaga最红的那两年,是近10年欧美流行乐坛最有趣的一段时光,他们都是创造时尚的人,怪先锋,可惜现在只有阿呆和霉霉什么的,太boring

28分钟前
  • tata
  • 推荐

素材挑得节。顺序剪得好。音乐配得好。生动地展示了「让你先爱上这个人,再把美好活生生钝刀割肉杀死在你面前」的悲剧制作精华。好一部「渣男毁人生」之「老公渣远不如老爸渣来得毁」。然而我觉得Amy有自毁型人格。然而一个用酒吞送止痛片的观众也是没什么资格对此作出扼腕表情。

32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天赋异禀有时伴随的是难以自控的颓靡生活和坏脾气,或许是这样,有些人拥有高出常人很多倍的才华,却也承受比常人多出很多倍的自暴自弃,置身漩涡边缘,忍受不了了就按下生命停止键终止游戏,艾米的人生可能就这样,长板短板一样明显,像跟魔鬼做交易的浮士德,好未来好情操好才华不能什么都让你占了。

3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并不只是在展现才华,更多的是呈现Amy如何被毒品,名气,家庭,音乐产业以及大众媒体拖进一个绝望处境,让观众眼睁睁看着一个爵士歌手如何在聚光灯下逐渐走向毁灭,实在太令人痛心了。

3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惊艳的才华需要配备过人的心智,不然必定被四周的邪恶吞噬。

38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片子平叙自然,没有过多的情感渲染,也没有任何私人的角度,但就是看得那么让人难过,得知自己拿到格莱美那一刻的Amy依旧跟一个小女生似的天真可爱,大概六年前我听到Amy的"Back to Black"这本专,之后很一段长的时间每当有人问我最爱的歌是什么,我都会讲"You Know I'm No Good",如其歌,宝贵而脆弱

41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她的生命中没有出现过好男人,不管是父亲还是男友都辜负了她

44分钟前
  • 七宝
  • 还行

导演上一部车手赛纳让我哭成狗,这部看完更加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45分钟前
  • 黄小米
  • 推荐

从崭露头角到人生巅峰再到迅速陨落,只用了短短几年而已,天赋有多高,自我约束力就有多低。归根结底是败给了自己,做了成功的囚徒,聚光灯和感情生活击垮了她,毒品和酒精是两大杀手。如今回忆她的生平还是让人百感交集。TonyBennett寄语,Life teaches you how to live it—if you live long enough 【本短评入选了豆瓣第一年的日历,深感荣幸】

50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很可惜这部寻常的纪录片充其量也就是部艾米人生轨迹的大纲说明书,真正能够聚焦于其骨血深处的探讨和追寻相对还是弱了一些,艾米之于我大概就是艾拉,比利和乔普林的当代混体,那种融合了神经质,抑郁症,野性原始和病态式纯粹的路子基本快在这个时代绝迹了,同时也令其作品和意识显得更为珍贵。

52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对完全不了解Amy Winehouse的人来说,这样的纪录片非常抓人。导演最高明的是没有任何预设立场,只是从远处投来怜悯目光,却能让人觉得哪怕在毒品、酒精、厌食等组成的负螺旋中,依然隐藏着那个热爱爵士的女孩,仿佛下一秒她就会用极具穿透力的嗓音谱写天籁...

5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材料组织的真好,Amy在面对音乐名声爱情友情亲情毒品等诸多问题下的赤子之心都被导演挖了出来,以及随之而来的脆弱,仍然很难讲清楚到底是谁的错,男友父亲毒品闪光灯酒精放纵沉迷脆弱,在某种程度上,连她与生具来的嗓音与天赋,都是那个下午的罪魁祸首。

59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Everyone says life is short, but we never treat it seriously enough...

60分钟前
  • 夏晓光Pe
  • 推荐

尽管开头只是艾米成长过程的轻描淡写 还是让我们见证到她从小埋下的阴影 那个用酒精毒品和炫酷外表麻醉自己的艾米 内心深处却是如此的脆弱不堪 热爱的音乐 最终却带来意料之外的名利 动人的歌曲因爱而生 而她唯一所剩的爱在破碎后 终于在聚光灯下走向生命的尽头 世间再无如此纯粹动人的歌声

1小时前
  • MR.Charle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