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甘洒热血化碧涛(IMDB250 TOP 102)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45092376.html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1939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1939
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1939
继续IMDB250之旅。余下没看过的电影大多很老,看来我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看黑白片了。本片即是一部1939年上映的黑白片。
这是一部Frank Capra的电影,是一部喜剧片。一个参议员去世了,为了填补这个空缺,腐败的州政府找到了一个不懂政治的热血青年来填补这个空缺。政客以及幕后黑手都认为他是一个傻乎乎的菜鸟,不会参与到政治中,不会影响他们的水坝提案。在来自同一个洲的议员提议下,热血青年提交了一个新提案,可是这个提案与水坝的提案发生了冲突。热血青年不知情,在热心秘书的帮助下,他才知道真相,决定阻止他们,而且在其他议员与幕后老大的威逼利诱下,他也没有屈服。于是邪恶的参议员们制造出了一个骗局,让人们以为热血青年是一个为自己牟利的人。灰心丧气的他,决定离开华盛顿,但是在热心秘书的劝阻下,他要用民主制度挑战邪恶的参议员们。第二天,当他拿到发言权后,他紧抓不放,除非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不会放弃。在国会外,童子军的报纸与幕后黑手的人也展开了争夺。二十四小时过去了,在热血青年就要失败的时候,同洲的参议员良心发现,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热血青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影片在一个happy end的结局中结束。
这部电影非常的好看,通过喜剧的方式,展现了民主制度以及美国政治的真实现状。电影将美国民主制度的一面表现了出来,比如那个“发言权”,只要获得了就可以一直说下去,直到死为止。虽然这个规定看起来相当的荒唐,但是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人性、合理的一方面。片中的男主角就是运用这个权利,来获得大家支持,来赢取战斗的。当然,影片中的议会也有着黑暗的一面,编导正是运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强烈的矛盾冲突,来推进剧情。通过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抗,将美国政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来。
其实,本片是非常理想化的,编导通过影片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腐败在美国政治中是随处可见的,美国政府又不是完美清廉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更不是一个孤身奋战的青年所能对抗的。片中男主角挑战腐败势力的所作所为,只能出现在电影中。此外,电影最后的结局也是符合大众观点的——邪不胜正。太理想化的剧情,只能让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开心一下,并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 当然,这种“开心”也是有益处的,让我们至少抱有希望,知道社会上还有饱含如此热血的青年,足矣。
Frank Capra的电影看得不多,不过多少知道他拍摄的电影多以积极向上的喜剧居多。在看过《生活多美好》后,彻底喜欢上了他的风格。本片依然笑点频频,带给人欢乐,并带给人们正面积极的精神。笑料大多集中在男主角身上,他来到的华盛顿的时候就如同俗语说的“山炮进城”一样,对于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个设定就充满了喜感。他如同乡巴佬一样,把女秘书都弄得很无奈,搞笑至极。男主角与女秘书之间的对话也充满着笑料,简单的话语、质朴的语言既能让我们感受到两人之间的差异,又能感受到两个人之间的心理变化,一直到最后产生浓浓的爱。本片的对白太给力了!
老电影看得越多,就越会感觉到好莱坞电影技术的先进。这部1939年上映的电影,除了是黑白片,屏幕比例是4:3之外,其他方面一点也不逊色于现代电影。画面、场景设计、道具、布景、剪辑、音乐各个方面,都非常出色。所有这些都在为影片整体服务,没有任何弱项。换句话说,本片是一部没有缺点的电影,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某一方面,但电影整体的高水准,就是它最好证明。总之,两个小时的电影我是一口气看完的,看过之后还感觉意犹未尽,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还要说一下本片的剧本。这部电影的台词非常完美,有很多都值得回味。看的过程中,有时还要回看才能理解剧情。它不仅将美国的民主制度、美国历史融入其中,还引用多处美国历史名人的名句,片尾男主角的独白更是掷地有声,极具感染力。此外,对于男主角与女秘书之间感情的刻画,细腻而浪漫,让我这个看电影的人都能为之感动。现在我才渐渐了解到电影与电视剧的区别,电视剧的剧本是面向普通大众的,所以比较浅显,而电影却不同,它可以用更隐晦的、更富有深意的对白来讲述故事,给人带来深度的思考。这就是经典电影记得起时间考验,历久弥新的原因。
本片演员的表演实在太棒,不得不提。女主角Jean Arthur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她扮演的角色漂亮、聪明、睿智、善良,富有同情心,还有着强烈的激情。这样的女人,怎么能娶不到老公呢?Jean Arthur是1900年出生,1939年恰好39岁。屏幕上的她气质高雅,相貌俱佳,再加上她独特的嗓音以及说话方式,彻底把我迷倒了!这样的女人,在好莱坞怎么没红起来呢?可惜啊。男主角James Stewart则是熟面孔,这是他初出茅庐的作品,不过,他在本片中已经展现了他精湛的演技。他与参议员女儿告别时那紧张、激动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逼真了!男主角念提案,以及在国会发言时的表演,更是让人惊讶。James Stewart的扮演的男主角充满激情,又有着小人物心中的胆怯,他将这个角色完美的表现出来。这样的好演员,能不红吗?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即搞笑,又有深度;既有富含深意的对白,又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还有着演技卓越的俊男靓女,这样的电影绝对不容错过,值得一看再看!
序列:0438
Top111.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Mr.Smith.Goes.To.Washington.1939.D9.MiniSD-TLF
2011-07-08
2 ) 一个人可以坚持多久?
在去华盛顿的车上,史密斯和参议员乔·潘恩之间有过一次深刻的谈话,是围绕潘恩早年律师事业的伙伴,史密斯的父亲展开的。史密斯的父亲是一位编辑和出版家,被称为“失败案例的护卫者”,他曾说,“唯一值得争取的事业就是输掉的事业”。为了抵抗矿业集团,他被人从身后开枪射杀,潘恩目睹了这一切。史密斯对潘恩的仰慕来自于他的父亲,他对正义和公正的坚持也来自于他的父亲,他和他父亲戴一样的帽子,做一样的梦。在车上,史密斯感叹道:“当一个人像那样奋起反抗大企业,一个人并不能坚持很久吧?”潘恩摇了摇头,说:“不能。”
这个片段,揭开了史密斯作为华盛顿参议院一员的序幕。小镇青年突兀地出现在一帮老练政客面前,就像一只丑小鸭走进一群白天鹅,显得格格不入。记者们耍弄他嘲笑他,认为他不过是又一个政治傀儡。面对记者的恶意嘲讽,史密斯忽然安静下来。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詹姆士·史都华是多么胜任这个角色。他垂下双眼,观众再也看不清那总是真诚又孩子气的目光,一缕黑发散落在额上,向来生气勃勃的面孔此刻显得有些萎靡。美丽的女助手桑德斯是第一个真正认识他,并敞开心胸肯定他的人。在桑德斯的帮助下,他很快振作起来,并宣布了在泰瑞峡谷威利溪的源头建造国家儿童营的提案。不料这个提案恰好阻碍了潘恩以及大企业家泰勒一伙人所策划的大坝提案,他们害怕史密斯顺藤摸瓜会最终暴露他们的受贿丑闻,不惜伪造证据嫁祸史密斯,毁掉他的政治前途逼他回老家。
当潘恩在办公室里和史密斯进行第二次长谈时,我一度被动摇。没错啊,尽管史密斯的不屈不挠是高尚的,但是政治游戏不是光凭高尚就可以玩得起来。潘恩在必要时候作出妥协,以此换取更多机会为需要的人谋取福利,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坚持吗?但是很快,这种想法被推翻了。当你第一次学会向敌人卑躬屈膝,你就会养成习惯,最终等待你的将只有无尽的卑躬屈膝。有些东西是无法妥协的,一次也不可以,当你妥协时你就永远地失去它了。
美国企业财团对国家命脉的掌控超乎想象,所谓的公平正义在这个单纯的年轻人眼前坍塌。面对对手的指控和国会的质询,他无力反击。万念俱灰的史密斯冲出大门,拎着行李来到林肯纪念堂。在这里,观众们将看到史都华在本片中的第一次出色演绎。他站在林肯像前,来华盛顿的第一天,他曾带着无限憧憬瞻仰过这座雕像,“自由平等”的美国梦仿佛就在眼前,现在他即将以失败者的角色离开,美国梦遥不可及。他自嘲地笑了笑,清豁高瘦的身躯在镜头前显得非常单薄,仿佛就快被给现实压垮了一样。转过墙角,他再也忍不住,坐在黑暗里默默流泪,光影的交错营造出一股失意的氛围,同时也勾勒出史密斯内心的疑问:是光明战胜了黑暗,还是黑暗战胜了光明?
接下来的30分钟,是本片的高潮。史密斯在桑德斯的帮助下,在参议院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议院。整个过程可谓跌宕起伏,每当你以为正义抬头时,对手总是有办法支出新招把你压下去,就好像穿越在长长的隧道里,每当你以为看到一丝光明,转个弯就发现前面有的只是无尽的黑暗。正是这种高度紧张的撕扯,将观众的心紧紧扣住。何时才能结束?何时这些冷漠的参议员们才肯放下手中的报纸,听听这个一直在坚持的年轻人到底为何而坚持?何时才有胜利的希望?虽然桑德斯他们尝试了所有办法,可是正义的声音依然传达不出去,大企业的势力太强大了,一个人能够坚持多久?一天一夜不停息的站立着演讲,换来成筐诋毁史密斯的报纸。他撑着摇摇晃晃的身体,翻看这些报纸,开始是震惊和不可思议,然后他抬头看向旁听席,眼中充满失望与无助。桑德斯在旁听席上含泪呼喊:“停止吧!杰夫!停止吧!”他的身后是一片沉寂。要放弃了吧?我默默想,回家吧,你已经尽力了。接着,意料之外也许又在意料之中,史密斯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转过头声嘶力竭地说:“你认为我被打败了。你们都认为我被打败了。而我没有被打败,我要站在这里继续为失败案例战斗,即使这个房间充满了像这样的谎言,即使泰勒和他的军队开进这里操练,有人会听到我的……”
卡普拉式的结局,好人打了这场仗,直接导致胜利的却是坏人的觉悟,人性中的闪光点。这样的结局在很多人眼里显得突兀,仿佛是为了卡普拉式的皆大欢喜,编剧刻意手下留情。你甚至可能嗤之以鼻,幼稚的理想主义。但最终你会知道,史密斯确实胜利了,并不是因为他感动了潘恩,并不是因为结局是这样写的。他胜利了,因为他坚持下来,因为有人听到了,孩子们听到了,童子军们为他彻夜印制报纸;议员们听到了,他们最后放下了报纸开始听他演讲。他胜利了,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桑德斯,还有那帮孩子们,奋起反抗大企业的时候,不是一个人,你会坚持得更久些,也许等待你的依然是失败案例,但你会走得更远。
《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是詹姆士·史都华(James Steward)和简·阿瑟(Jean Arthur)继《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之后,在卡普拉作品中的又一次合作。史都华在《浮生》一片中没有太大发挥,在这部戏里却有上佳表现,把一个木讷却正义感十足的小镇青年演绎得活灵活现。简·阿瑟曾被卡普拉称为“我最喜欢的女演员”,有着灵动的双眸和浓密的金发,漂亮的面孔和知性的气质。她诠释了不少卡普拉的作品,大多是聪慧的白领女子,其中桑德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这个足智多谋的女助理带领史密斯走过低潮,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他再次站在议事厅里,当她在观众席上对着史密斯打着手势时,我想,这是每个男人梦寐以求的女人。
1939年,当这部电影刚上映时,因其中对财团和政客间互相勾结谋取利益的揭露,而遭到华府官员的强烈反对。卡普拉在他的自传中提到,一天他和哈里·考恩(Harry Cohn)收到时任美国驻英大使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P. Kennedy)发来的一封电报,要求中止这部电影在欧洲的发行,理由是:“这将会影响美国在欧洲的声誉。”卡普拉和考恩把对这部电影的一些正面评论邮寄给肯尼迪作为回答,肯尼迪最终没有再就此事进行追究。然而因为片中涉及对民主政治的描写,这部电影在法西斯国家中还是遭到了禁演,但这些曲折都没有阻止这部电影最终成为好莱坞黄金时代经典之作。虽然是主旋律作品,却并不一定要成为政府的喉舌,诚然这部电影中,依然可以窥见卡普拉对美国式民主的自信和自豪,假如没有制度的保护,史密斯断不可能再度站在议事厅里慷慨陈词,但是真正的自由、平等与民主,是高于国家和政府的,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产。只有当一个导演把关注的焦点落在全人类共有的情感和追求时,他的作品才可能突破时空的局限流传下去,成为真正的经典。还是那句话,也只有真正相信这一切的导演,才能拍出令人信服的作品,这就是卡普拉的影片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3 ) 这是个寓言故事
表面上看,这是个关于美国政治的故事,但实际上,影片借国会大厦的故事所要表达的并不只是政治,更有人生与信仰。只不过,从政治视角来讲这个道理更鲜明、更震撼。用政治作为寓言的载体,注定是我们这里想都不要想的创意。
三四十年的代詹姆斯斯图尔特,1米91的身高,平常得很的相貌,看上去就像邻家的大哥,总是扮演着老实忠厚,命运曲折却信念坚定的普通人。他在生活和事业上所遇到的坎坷几乎是每个追求梦想的年轻人都曾遇到过的,所以,他的成功也给了这些人以努力下去的希望。这就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没那么残酷,有时美好得让你发蒙。
杰佛森·史密斯,美国的“少先队辅导员”,由于政治斗争的机缘巧合成为参议员,走进了梦想中的国会大厦;接着又在误打误撞之中了解到了政治黑幕,稀里糊涂地成了坚持原则的牺牲品;当他背水一战奋起反击之时,终于在坠落深渊的前一秒被光明拉了回来……
最喜欢这片子三个地方:一是杰弗森初到华盛顿参观国会大厦,那份对前人的敬仰,是有桩桩历史事件、条条宪法和件件重大案例作支撑的,那份炽热的崇敬不会随执政党派的变更而淡化,更不会因执政者思想的改变而扭曲,只会随着人们对民主自由精神的理解而加深,成为我们终难体会得到的情感;二是史密斯的女秘书桑德斯,好个黑白胶片时代的典型美人,兼具智慧与果敢的气质,真真能把任何一个男人融化掉;三是杰弗森在国会上的超长发言,之前在电视剧《白宫风云》上见识过一回,真是有意思的规则,发言人只要不坐下发言就不可以被打断,不知这条规矩让多少美国参议员发言之前抱着拼命的信念。
至于影片最后的转机,许多人给予诟病,事实上还是没有把这片子看懂。这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怀着纯净心灵和坚定是非观念的人,忽然来到一个超级“现实”的世界,会受到至高权力与金钱的诱惑,也会遭到最黑暗无情势力的打压,最终怎么选,由你自己。
这是关于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至少是那些个曾经或者依然“傻乎乎”的年轻人的故事。如果你能相信影片中黑暗势力能如此强大,为何就不能相信一个曾经的好人会良心发现呢?
永远不要因现实的打压而放弃对正直与善良的追求,因为比起那些肮脏不堪的人们,这些美好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信仰。
4 ) 82年前输给了《乱世佳人》,挺可惜的
1940年第12届奥斯卡,竞争形势那是相当激烈。
就说《绿野仙踪》和《呼啸山庄》两部被翻拍N次的经典,联手对抗史诗大作《乱世佳人》,就异常有趣;
最后13项提名的《乱世佳人》守住了优势,拿下最佳影片等8个奖项成为大赢家,与其竞争的影片都只能感叹生在了错的时间。
《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下称《史》),就是当年输给《乱世佳人》的其中一部佳作,在豆瓣有着8.6的高分。
这是一部美式主旋律电影。
和华语主旋律一贯以歌颂为主不同,《史》的故事却是带有现实批判的味道,或许又可称之为“反主旋律”。
故事讲的是一个来自美国小镇的“好好先生”史密斯被推荐成为参议员,只身前往华盛顿从政,却发现自己满腔热血的理想,在其他人的眼中只不过是笑话。
而他敬畏崇拜的美国精神和制度,原来早已经糟糕一群政客给污染。
他备受打击,但还是决定坚持心中的正义;
结果等待他的是利益集团的强力发难,他也不得不与一开始引领他的大哥,兼父亲的好友潘恩先生反目成仇。
试问一个人的力量,要怎么跟有权有势的大集团斗呢?
看片名似乎是一部着重描写史密斯这个人物的电影;
确实如此;
但剧本并没有循规蹈矩,直接就史密斯的视角切入故事。
如果规规矩矩地跟随史密斯的角度,剧情是可以制造一个他为什么会被突然推荐去当参议员的悬念,观众更有代入感。
《史》却是一开始就摊牌,从宏观的角度,交代推荐史密斯的幕后秘密。
这么拍更巧妙,好处也更多。
根据希区柯克的悬念理论;
悬念就是安装在桌子底下的炸弹,观众知道,但在桌子上打牌的角色不知道,于是观众就容易一直心念念那颗炸弹,从而提心吊胆起来。
《史》的核心矛盾在于,史密斯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吉姆·泰勒、潘恩为代表的利益为王之间的斗争。
所以只是单方面讲史密斯可能是不够的,先拿出史密斯即将要面临的对手,悬念就能延续更长时间并与主题绑定。
观众不仅会因为提前知道史密斯只是一个棋子,担心他的遭遇,而且还会好奇,这史密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留白了角色的日常生活部分,却制造了又一个悬念,对角色塑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史》的角色塑造是没得说的。
不只是主人公史密斯经历重重挫折,讲述他如何跌倒爬起,从理想破灭到重拾希望,角色弧光和人格魅力都显而易见,还有两位配角的塑造也十分成功。
女一号桑德斯小姐,她对自身工作感到迷茫,但因为史密斯的到来,她沉睡的良知和理想被唤醒,前后有了一个非常显著的角色转变。
史密斯代表的是少数人;
她却是绝大多数人的代表。
老参议员潘恩,他和桑德斯的角色定位类似,也是一个需要被史密斯唤醒的,曾经满怀热情,却被现实打败的理想主义者。
只不过,他的处境不像桑德斯那样自在,而有着一种人在高位,身不由己的感觉。
所以他的重新觉醒要更艰难,也更关键。
他和史密斯在火车车厢的一段对话是全片的核心。
史密斯说,他爸说过唯一值得争取的案子,就是输掉的案子。
然后又问,一个人奋起反抗大企业,并不能支撑很久吧?
这都指向了史密斯之后的命运。
在潘恩这些老油条面前,史密斯仿佛就是一只蚂蚁,要踩死他轻轻松松。
史密斯和吉姆·泰勒会面那一场戏,导演弗兰克·卡普拉用精妙的镜头语言,表达了史密斯的弱小,财阀和政客们的压迫感。
看看剧照,能看到史密斯在镜头中的位置非常狭小,暗示着他处在绝对的劣势。
放弃吧,一个人要怎么和强权斗争?
如果想都不想就说是的,对啊,那《史》这部戏就没有存在意义了。
看过《刺杀肯尼迪》、《辩护人》、《米尔克》这些电影,且很喜欢这种个人对抗集体,对真理不懈追求的故事的观众,乃至像《闻香识女人》这样的,一定也会喜欢《史》。
因为这些片子,高潮部分都有着一段激动人心的演讲。
在电影中,史密斯的演讲持续了整整24小时。
议会规定,参议员只要发言,只要他一直站着,就可以畅所欲言一直说下去,即便他是一派胡言,其他议员就只能一直干听着,听到他自己放弃发言,或者倒下为止。
史密斯有备而来,准备好了吃的喝的;
但别说要站着24个小时,就12个小时,一般人都不可能承受得住。
这在现实中仿佛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可能有人会说,拍电影嘛,可以理解。
只是拍电影也得讲求个逻辑自洽,就算不考虑史密斯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至少也需要让他有一个足够的理由这么做。
是他作为理想主义者,有理想有良知支撑他完成这不可思议的奇迹吗?
是。
又不只是。
还得想想,他当时的处境是被吉姆·泰勒一伙逼到了绝路。
他无路可走,只有靠在议会上“耍流氓”来逆风翻盘。
一旦中断,他将永远无法说话;
理想随之破灭;
恶人将会得逞。
有着多个不可失败,且失败了会遭受巨大后果的理由,史密斯的高光表演就可以合情合理,且令人动容。
结局稍显不足的是最后潘恩的良心发现似乎有些突然,或许来一个开放性结局会更震撼人心。
就像史密斯他爸说的;
唯一值得争取的案子,就是输掉的案子。
史密斯最后就算输了,这也是他值得争取的。
也通过他这么一个人物形象,《史》成功植入现实批判的同时,歌颂了美国的某种精神,达到了主旋律电影的一大目的。
或许导演不想太过残酷,想给观众一点希望,告诉每个人敢于对抗,胜利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5 ) 如果你觉得是对的,那就坚持到底吧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毫无政治经验的童子军首领被选为参议员,在华盛顿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一开始的一副乡巴佬进城的模样被各种角色嘲笑愚弄,到一语惊醒梦中人,再到奋起反抗,整个故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带有喜剧成分的同时又兼有唐吉坷德式的英雄气质,典型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
如果你觉得参议员是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并经过层层投票出来的严格身份,那么影片一开始的主角Jeff上台倒显得有些滑稽。左右为难的州长在晚餐时被自己的孩子极力推荐他们极为喜欢的童子军首领,然后州长头脑发热使用投硬币决策,最终确定了Jeff这个毫无政治经验的童子军首领。如果你觉得不真实,想一想上台前没有多少政治经验的富商特朗普总统,是不是也觉得好像也没什么不可能了呢?每个被选民选出来的角色都代表了部分人的利益,正如Jeff代表儿童军的利益,因此他到华盛顿后提了一个议案,该议案就是为了给孩子建立一个儿童军营。
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Jeff来到了华盛顿,一副乡巴佬没见过大世面的样子被自己的同事、秘书、记者着实好好嘲笑了一把,然而这还只是小插曲,这位新议员并没有意识到他能来到华盛顿并不是因为他的政治前途会有多么光明、也并不是他有多么厉害的政治头脑,而仅仅只是腐败政治环境中的所需的一个傀儡,他的作用只不过是来到华盛顿并给他们那巨大的阴谋投一票赞成票而已。
一开始,Jeff的秘书把他看成一个普通的议员、对他爱答不理,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的秘书认为他也不过是众多腐朽议员中的一个,然而,渐渐地她被他那纯真的品质而感动,最终酒后微醺的她告诉了Jeff实情,他为之疯狂的议员女儿之所以靠近他只不过是为了那个巨大的背后阴谋。一语惊醒梦中人,Jeff决定起身反抗。然而,那个他从小崇拜的资深议员其实也是那个背后势力的议员。老议员说“这是个成人的世界,你要在门外放下理想,就像你的雨靴一样,三十年前我也有你的梦想,我曾经是你,我也曾像你今天一样,要面临决定,我下了决定,我妥协了,所以我能坐在议院里,以一千个诚实的方式服务大众,你一定要面对现实”。是呀,曾经的老议员也像Jeff一样,怀揣着理想的政治抱负,但是,这个环境是容不下纯粹的,于是老议员选择了妥协,就像他说的那样“我要大胆,你不能依赖人民的选票,有一半的时间,反正他们也不投票,这就是自始以来国家与帝国建立的方式”。然而,年轻的Jeff像大多数没有撞过南墙的年轻人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选择了以自己单薄的力量去对抗那背后的势力。即便老议员警告和威胁他“后面的强大力量,能在你开始前摧毁你”。事实也正如此,后面的势力开始抹黑他。在女秘书的支持下,Jeff选择了继续抗争,坚持了一天一夜连续不断的发言,然而,他的发言并没有得到媒体的报道,因为报纸、电台等媒体渠道都被那股势力控制,全是抹黑他的,最终他倒下了,不休不眠持续说了一天一夜的Jeff倒下了。而这时老议员也支撑不住了,他曾经像Jeff一样,而如今却做了Jeff的对立面去迫害他,这个对他身为崇拜的年轻人终于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Jeff倒下了,他却扛起了大旗,选择了揭露那个巨大的阴谋。
最后Jeff成功了吗?影片没有告诉我们,在Jeff倒下以后留给观众一个嘈杂的议会现场。即便老议员亲自揭穿又如何呢,大概率也会向Jeff一样被摧毁吧。
6 ) 史密斯到华盛顿影片台词及背景历史
I must admit that this is one of my top five favorite films. There is a warmth, idealism, and kinda simple feeling of hope, that makes one believe that things will work out in the end. Capra knew exactly what he wanted, and it shines. Jimmy Stewart, in the role of his life, makes us believe, what we know is almost impossible in todays crass world.
Jefferson Smith: You see, boys forget what their country means by just reading The Land of the Free in history books. Then they get to be men they forget even more. Liberty's too precious a thing to be buried in books, Miss Saunders. Men should hold it up in front of them every single day of their lives and say: I'm free to think and to speak. My ancestors couldn't, I can, and my children will. Boys ought to grow up remembering that
男孩如果仅仅通过阅读历史教科书的“自由者的国土”来了解自由,他们很快就会忘记自由对于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当他们成为男人后,他们会忘记得更多。自由太过于珍贵了,而不能埋没在书里。每个人应该每天把它放在胸前,说:我可以自由地思考,我拥有自由言论的权利。我的祖先不可以,但是我可以,我的孩子们也将可以。男孩从小就应该接受这样的教育,让他铭记自由的珍贵。
Jefferson Smith: Either I'm dead right, or I'm crazy!
如果我不是彻头彻脑地正确,那就是我彻底癫狂了!
Senator Joseph Paine: He can raise public opinion against us - if any part of this sticks...
他可以发动公众舆论来与我们作对。。。
James Taylor: Aah, he'll never get started. I'll make public opinion out there within five hours! I've done it all my life. I'll blacken this punk so that he'll - You leave public opinion to me. Now, Joe, I think you'd better go back into the Senate and keep those Senators lined up.
哈哈,他根本就不可能开始。我将在五个小时内制造公众舆论。我一生都在做这行。我会把他彻底抹黑。你就让我来操纵公众舆论吧!现在,你最好回到议会,让我们的议员团结一致。
Jefferson Smith: [His voice very hoarse] Just get up off the ground, that's all I ask. Get up there with that lady that's up on top of this Capitol dome, that lady that stands for liberty. Take a look at this country through her eyes if you really want to see something. And you won't just see scenery; you'll see the whole parade of what Man's carved out for himself, after centuries of fighting. Fighting for something better than just jungle law, fighting so's he can stand on his own two feet, free and decent, like he was created, no matter what his race, color, or creed. That's what you'd see. There's no place out there for graft, or greed, or lies, or compromise with human liberties. And, uh, if that's what the grownups have done with this world that was given to them, then we'd better get those boys' camps started fast and see what the kids can do. And it's not too late, because this country is bigger than the Taylors, or you, or me, or anything else. Great principles don't get lost once they come to light. They're right here; you just have to see them again!
(他的嗓音暗哑)请站起来,站起来看看白宫上面的那位女士。那位女士象征着自由。如果你真的想看到什么,就请通过她的眼睛来看看这个国家。你不会只看到风景,你将看到人是如何通过漫长的历程成为“人”的,你将看到为了自由和正义,为他可以顶天立地站起来而进行长达世纪的抗争。无论他的种族,肤色,他可以站立起来享有自由的权利。你应该看到一个没有腐败,贪婪,没有谎言,在人身自由的抗争中没有任何妥协的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尽早建立童子军营地,看看这些孩子可以做点什么。一点也不晚,因为这个国家比泰勒大,比你,比我,比任何事情都要大。当伟大的原则遇见光明的时候是不会迷失的。它就在这里,你会重新在这里见到它!
Jefferson Smith: Because of just one, plain, simple rule: Love thy neighbor. And in this world today, full of hatred, a man who knows that one rule has a great trust. You know that rule, Mr. Paine, and I loved you for it, just as my father did. And you know that you fight for the lost causes harder than for any others. Yes, you even die for them, like a man we both knew, Mr. Paine.
因为这个,潘恩先生,简单的原则:爱你的邻居。在今天的世界,充满着仇恨,每个人知道这个原则里蕴含了多大的信任。你知道的。我曾经因此而爱戴你,就如我父亲尊重过喜欢过你一样。你知道你曾经也为这注定要失败的事业奋斗过,抗争过,比谁付出的都要多。是的,你甚至会为此而去死,就像我们俩都认识的那个人一样,潘恩先生。
Jefferson Smith: I guess this is just another lost cause, Mr. Paine. All you people don't know about lost causes. Mr. Paine does. He said once they were the only causes worth fighting for. And he fought for them once, for the only reason any man ever fights for them; because of just one plain simple rule: 'Love thy neighbor.'... And you know that you fight for the lost causes harder than for any other. Yes, you even die for them.
我知道这将是另外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事业。所有在场的人也许不知道什么叫“lost cause”,但是潘恩先生知道。他曾说过这是唯一值得让人为之去奋斗的事业。他曾经为之而奋斗过,就像任何为此奋斗的人一样,只为了一个简单朴素的信条:爱你的邻居。
Jefferson Smith: Well, what do you expect me to do? An honorary stooge like me against the Taylors and Paines and machines and lies?
好吧,你想要我怎么样?就像我这样的笨蛋可以打垮泰勒和潘恩还有他们的政治机器和谎言吗?
Clarissa Saunders: Your friend, Mr. Lincoln had his Taylors and Paines. So did every other man who ever tried to lift his thought up off the ground. Odds against them didn't stop those men. They were fools that way. All the good that ever came into this world came from fools with faith like that. You know that, Jeff. You can't quit now. Not you.
你的朋友,林肯先生也曾有过他的泰勒和潘恩,也曾有其它的人有过你现在的遭遇。虽然打垮泰勒他们的机率很小,但是没有让他们却步。他们也是傻瓜。但是这个世界上的真善美就是依靠像你一样的傻瓜去坚守和捍卫的。你知道的,Jeff,你不能放弃。别人可以,但你不可以!
They aren't all Taylors and Paines in Washington. That kind just throw big shadows, that's all. You didn't just have faith in Paine or any other living man. You had faith in something bigger than that. You had plain, decent, everyday, common rightness, and this country could use some of that. Yeah, so could the whole cockeyed world, a lot of it. Remember the first day you got here? Remember what you said about Mr. Lincoln? You said he was sitting up there, waiting for someone to come along. You were right. He was waiting for a man who could see his job and sail into it, that's what he was waiting for. A man who could tear into the Taylors and root them out into the open. I think he was waiting for you, Jeff. He knows you can do it, so do I.
华盛顿并不是所有的议员像潘恩这样,都被泰勒操纵。泰勒和他的政治机器制造了极大的阴影,仅此而已。你的信仰不是只限于潘恩身上,你的信仰比这些都要大得多。你有着朴素,高尚的正义感。这个国家就指望像你这样的人。你还记得你来的第一天吗?记得你是怎么描叙你第一次见到林肯塑像的感受吗?你说他就站立在那里,好像一直等待着某个人。你是对的。他一直等待着一个可以看见他的理想,然后可以继承和行使其职责的人。这就是他一直等待的。一个可以把泰勒他们连根拔除的人。我想林肯先生等待的那个人正是你。杰夫,他相信你可以做到的,我也相信你可以的。
Jefferson Smith: What? Do what, Saunders?
Clarissa Saunders: You just make up your mind you're not gonna quit, and I'll tell you what. I've been thinking about it all the way back here. It's a forty foot dive into a tub of water, but I think you can do it
什么?做什么,桑德拉?
你下定决心不能放弃,我在来的路上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潜在40英尺下的水下工作,但是我想你可以做到的。
一段被忽略的历史:
1939年10月17日电影首映,4000人被邀请观看,其中包括45名议员。电影上映后,马上遭到华盛顿媒体和政客的抨击,称其为反美国和有共产主义倾向的电影。Capra曾在自传中写到,电影放映过程中,有些议员走出影院。媒体未曾证实是否有其事,是否有议员在放映中对大屏幕咆哮怒吼。
Alben W. Barkley, 民主党领袖曾称这部电影“愚蠢至极”,说“电影让议员看上去就像一群犯罪分子”。“严重扭曲了议会,荒唐可笑。”
知名记者Pete Harrison建议议会通过一项议案,禁止电影院放映此电影。因为电影“损害了国家利益”。他的提议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一些议员认为电影损害了他们的名声,所以他们通过了另一项议案从而导致 1940年后期电影院产业链的中断。
美国驻英大使写信给capra说他恐怕这部电影损害了“美国在欧洲的声望”,他敦促从欧洲院线把正在放映的电影撤下来。
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苏联,和弗朗西斯统治的西班牙都禁止该电影。1942年法国被德国占领,占领区禁止播放美国电影。一些电影院选择这部电影作为禁令实施前播放的最后一部美国片。巴黎一家电影院在禁令发布后仍旧播放这部片子,循环放映长达30天。
这部电影被称作美国历史上的“举报”电影。
它标志着Capra电影的一个转折点, 从有点紧张的乐观主义到一个低沉的悲观主义腔调。从1932的“美国疯狂 ” 到“一日贵妇”,“ 一夜风流”,“迪兹先生进城”,“浮生若梦”都毫不例外地阐释了一个普通人的信仰-对正义的坚持。在“史密斯去华盛顿”这部电影中, 这个普通人被腐败卑鄙的粗鲁人裹挟,超过了capra以前的电影中所描绘社会主流的正义感。 在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除了史密斯本人和他的小信仰者们,不是泰勒的政治机器就是被泰勒收买,政客都保持沉默。他们在无辜的人和孩子面前,显得胆怯,粗暴。公民权利遭到践踏,政府形象毁于一旦。
然而,史密斯最终阻止了议案,总统缄默的支持都体现了导演的信念-个人力量可以改变世界。这个主题在“美好人生”中更深一步展开。
每次对自己感到厌倦时,看到这样的电影,总会振作起来。虽然知道只是故事,但仍然会让我在流泪的同时得到巨大的鼓舞,让我能坚持去继续自己想做的事。
Frank Capra的片子总有一种质朴的力量感动我,即使有时我会觉得手法有些幼稚,但我仍然会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他在满头大汗念着《独立宣言》时候,我被花痴打晕!!!遭遇现实打击之后改变自己是人之常情却无疑成了弱者,“勇者无惧”则是多令人激动的一幕。几十年来在电影中得见美国的政治进步。Jimmy打造真诚的英雄形象,不知道又鼓励了多少人去努力成为他自己。我爱他是人类的真正定义。
1.孩子天真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污秽在抗争,史密斯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州的邪恶势力,超级政治英雄,好赞;2.议会主席太可爱,表情真好;3.女主角的那一声“妈”让我笑了;4.相当精彩的政治片,不落伍,振奋人心。
史密斯在参议院长达近二十四小时的演讲,朗读《独立宣言》和《宪法》,以一己之力对抗泰勒遍布全州的势力。美国精神在这部影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类似的还有《青年林肯》、《十二怒汉》、《杀死一只知更鸟》、美剧《波士顿法律》),那些象征美国精神的建筑和伟大人物都再次神圣起来。
戏剧化和感情戏稍微嫌多 但后面的议会鏖战依然激动人心 史都华彰显了非凡的个人魅力!
除去最后一分钟的转换有些太过理想化地照顾观众,其余部分(尤其是斯图尔特的表演)确实是非常典型又热血的美式励志啊
我琢磨着,Mr. Smith要给个DDL那种演员演,是不是至少得演讲上十多个小时入戏,然后身体没撑住,没等这镜头开拍就倒下了。卡普拉的戏嘛,我就等着光明结尾,可这个给亮给的真晚= =|| 这种莫名其妙发自内心的光伟正结尾就他拍出来才能让人信服点。比GWTW好多了,那年男主拼实力也是轮不到Gable的。
7.5;窩最欣賞卡普拉的部份就是他會把民眾自始至終都當做暴民和愚民,而把所謂民主寄希望於高層階級內部的自我變異和崩潰,真是太美國啦,壯哉窩大美利堅,星條旗永不落 with Anana
史都华塑造了一个堪与知更鸟中的派克相比的伟大角色,任何赞美的语言都难以还原。为史密斯和克拉丽莎代表的自由精神落泪。片子最精妙处是将主角设定为童子军领袖,由此将「儿童」引入政治电影,以此营造最极端强烈的与成人世界的对比。孩子饭桌上的力荐令腐败父亲选择了史密斯;稚嫩的政治「儿童」用他的纯真诚实衬出华府的虚伪肮脏;议会用儿童实习生,耳濡目染这里的一切,象征成人的表率如何直接影响后代;童子军与政治家的宣传对抗直接展示理想面对现实的残酷;而史密斯选择filibuster这种极端却最能代表初心不变的方式坚持抗争,让国会上下的善变和见利忘义形同粪土。「以前我们没有思想与言论的自由,但现在有了,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以后也会一直拥有。」最后时刻正义的胜利来得有点过于理想但没所谓了。帽子展现内心的戏令人叫绝。
#北影节留影#终于明白《律政俏佳人2》的灵感来源啦!都是误打盲撞又毅力非凡的愣头青,金发女艾尔•伍兹与大帅哥史密斯却一样走到了林肯塑像面前,对着伟人倾诉失意衷肠。借一位纯洁正直的年轻人,反衬米国政治的昏溃腐败,艺术上行得通,可现实里理想却大都败给了权术,所以我选择爱电影不爱政治。
手与机器的二元论牢牢捆绑着卡普拉这部作品中的政治对峙,高速剪辑正宛如Taylor们对媒体的控制,印刷机高速的运转展现令人咂舌的威慑力,该如何打败他们?那么filibuster就是长镜头,就是巴赞的现实主义——牢牢地注视一个人与他的身体:史都华疲惫的双手托着自己的议会席,同时卡普拉也让观众看到童子军们用手将报纸捆起的过程。
美国的青年时代,我从不攻击理想主义者
当年看的时候,全场一千多号人站起来为本片鼓掌十分钟有余。
幼稚的梦想。正义永远无法依靠偶尔闪现的人性光辉得以维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行。PS:Strom Thurmond议员曾经试图使用参议院规则中允许的冗长辩论(filibuster)方式制止1957年民权法案的通过,连续演讲24小时18分钟,创造美国历史上单人阻挠议事的记录
弗兰克·卡普拉太不想让他的观众“失望”了,所以他让本来的孤胆英雄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样真正改变局面的人就不是史密斯,而是乔。
3.5;引入“童子军”相当巧妙,既是对史密斯先生初来乍到华府天真做派的隐喻,又暗指儿童作为国家未来改变现有状态的希望,且童子军作为实体存在于叙事上亦有推进作用。理想主义在法庭上的孤鸣终究仍是童话,隶属于美国梦的一部分,它可能并不会发生,也并不曾发生,但我们看到了“民主”和“自由”是如何产生的,因为这些天真无畏的呼喊,人类的进程才得以缓慢前行。
听说这电影相当励志,是政治理想主义的典范。可惜让我看的睡着N次。唉,太长太闷了。男主角演技很棒。结尾太理想化,女秘书角色莫名其妙。怀疑看的字幕翻译有问题。唉。我也不知道为啥,就是觉得电影不好看
1.程序正义与理想主义者的抗争,美国梦普适一面。2.filibuster的段落激动人心,平行剪辑,史都华演得令人信服。3.参观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时的叠化+蒙太奇、桑德斯鼓励男主的场景最感人。4.见面拿不住&接电话放不稳帽子的情景太可爱了。5.又闻[友谊地久天长],恍若重回[生活多美好]。(9.0/10)
正宗的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学传媒的绝佳题材。虽然影片有浓浓的意识形态和说教色彩,但是影片的情节和表演都很有趣,尤其是一些表现的细节和人物的眼神,让人甚至会暂时忘却政治背景,全心投入到动人的爱情和不屈的斗志中去,中国真该好好学学人家怎么拍主旋律的,那些拍林肯纪念堂的镜头,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