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我并不喜欢第四季。这季的走向愈加低谷,对美国政治体系批判又加一个力度。当菲奥娜跟男友的弟弟做的时候,我超级生气,她为什么不能就踏踏实实地跟男友好好在一起?!菲奥娜的选择,她自己的内心也并不清楚为什么要那么做,不过现实中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做了决定,又反悔,并且痛恨自己不知为何缘故。我常常做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的举动,对于岔路口我也时常犹豫,可人生不就这样吗。何况,做出的选择总是要付出代价了,菲奥娜和阔佬分手了,因为xd进了监狱,一波三折,被家人排斥孤立。无数次的崩溃流泪,可那不也得活着吗。
对第四季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看到最后一集的点题升华才猛然醒过来,没有什么是你自己的借口。家庭、学校、工作……只有你自己,每个人都要为选择而承担责任。第四季把人物撕裂又重新拼好,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才是生活。
黛比和卡尔在这一季长大了,他们坎坷的爱情故事终于也来临了。我其实对他们的爱情并不感兴趣,但看到他们小心翼翼又青涩的喜欢,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现在如同死水的我。同时也越来越清楚,原来长大后的爱情和青春的爱情是如此不同。无故而始,无疾而终。而成年人的判断里,早已暗自标明了价码,在一起也只是筹码的交换。至少他们曾经纯粹地爱过,可我没有。
我总是感叹,剧里这些人表面冷酷,但实际上却是这个世界最有温度的人。老爹弗兰克是个典型地底层阶级形象,不要脸、钻法律空子、酗酒、痛骂政府,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没有过多期待地活着,他是家庭的拖油瓶,可孩子们还是爱他。这点我怎么也想不通,一个丝毫没尽过职责的父亲三为什么会得到孩子的原谅。死不是理由。我像菲奥娜一样痛很着他,我痛恨每一个不负责的丈夫和父亲。父亲这俩字被这种人搞脏了。他虽然心有愧疚,对当初忘了孩子感到抱歉,可那有什么用呢?你最先想到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与此同时,剧中的基情在此季中得到了较大的升华。米奇终于突破自我,鼓起勇气高调出柜博小天使开心,但小天使却躁郁症发作。其实,小天使的成长线很有意思。我其实搞不懂他为什么渴望参军,像这样贫苦出身的人,爱国热忱没有那么强烈才对。他终于实现了自己梦想的时候,事情败露,又被赶出军队,心灰意灭,去夜店讨生活,在声色犬马中麻痹自我。他的痛苦和摇摆并没有给到过多镜头,自己内心的悲凉只有自己知道。
利普上了大学,新欢与旧爱之间摇摆,曼迪是他脚下的台阶,真的让我心疼。大学的生活让他措手不及,是财力的互相比拼,是阶层之间的互相碰撞。他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来是要这么学习的,原来人的学习工具是这样的。由此可见,美国的教育系统显示出多么巨大的贫富分化和教育偏向。
我实在太喜欢后边的几个蒙太奇了,菲奥娜回家与利普走在医院,最后一集的海边喝酒获得重生。写实与艺术交织在一起。每一集,每一集都显示出了编剧无比洞察国情的眼光和高敏感度的感知能力。枪支问题、医保问题、教育问题……每个人在此环境下所作出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
感谢无耻之徒,在我跨越巨大门槛时有了很大帮助,目前还没有跨过去,不过我在努力。
最后只剩一句话,对着上天骂一句motherfucker,然后继续活下去吧!
第四季可以说是一个Gallagers全员转变的一季,每个人都想要改变现状,向往着更好的生活,然而跳出舒适圈之后的迷茫,前进路上的艰难,又让他们内心的“本性”开始作祟,使得这一季同样是全员开作,花式Fuck up的一季。
Frank
老爹这一季可给整惨了,少了个肾,换了副肝,好在Frank永远是Frank,像蟑螂般永远不倒,在生活的泥沼中臭不要脸地活着,无论多痛苦,多难熬,都坚信自己还能活着,还能喝酒,还能浪。
战胜病魔后的重生,对着上天的咒骂
然而为活着而感慨的下一秒,是对自己如此无耻的活着的悲伤。但我是Frank,所以哪怕是迫不得已也好,哪怕是自甘堕落也罢,悲伤只能有那短短的一瞬,要活着就死皮赖脸地活着,这样才是爷们,这样才是Gallager。
在病痛中的老爹,记忆错乱,将邻床的小女孩错当成了菲奥娜,向当年抛弃的事所道歉,将自己对菲奥娜的爱第一次显露了出来。
然而,Frank得到了新的肝活了下去,小女孩却因为久久没有新的心脏而在当晚死去,这是生活的残酷,但在小女孩死前的最后一晚,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给予了她从未有过的父亲的关怀,这是生活的温柔,那么一丝丝的温柔,如此微不足道,却足以让残酷变得美好,也变得更加痛苦...
大姐
离开了吉米后的大姐,本来生活步入了正轨,有了绝顶的男旁友,稳定的工作,正常的生活,然而从大姐与吉米之间的恋情就可看出,大姐不是一个守常规的人,那对于一成不变的生活的迷茫和恐惧,使得大姐成了这一季最作死的人,睡了男朋友兼上司的哥哥,嗑药过头而疏忽差点害死利亚姆,违反假释条例再次嗑药磕到人失踪...在大姐身上逐渐看到了Frank的影子...而在这些之后,是家人的排挤,是再度崩溃的生活,是难堪的牢狱生活,我能理解大姐这花式Fuck up的原因,但再可怜也罢,错了就是错了,没什么好说的,幸好在在最后,家人还是再次站在了她身边。
Lip
家中生活改变第二大的人就是Lip了,独身前往大学,一边要过着与大学中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努力打工的活,一边又要被家中种种琐事而缠身,也在进入一个新天地之后看到了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天才,而在面对这一切时,lip的特点也就展现了出来,这也是我最喜欢lip的原因,披着天才的外衣,表面上自信自傲,其实内心自卑而敏感,碰见困难也会迷茫,也会急躁,也会放弃,也会坚持,会明知错误也强行维持,会一味的感情用事不管他人感受,会在大姐过得很辛苦之时火上浇油,带领弟弟妹妹一起排挤大姐,也会在大姐孤立无助时第一个暖心安慰,会对弟弟无微不至的照顾...这就是lip,一个渣男,无需解释的渣男,也是一个好兄弟,无需解释的真正的好兄弟。
Ian and Micky
我真是太tm磕这对了!!!!!!!!!
南区小霸王Micky本就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为了Ian,当着全酒吧的人和自己的恐同父亲的面当众出轨,在和自己的父亲干架的戏我可以看十遍!!!!
你说我害怕自己的父亲,你说我是懦夫,你说我不敢做真实的自己,或许我确实是这样,上一次,是我的无作为让你离开,那么这一次,为了你,我可以做所有你想让我做的事,从说我爱你,到随时随地为你舔jb(滑稽)
黛比
正式从前几季的小天使角色中改变,进入了青春期,开始各式怼人,一心想着成人,想着破处,想着吸引男孩子的目光,想着成为一个所谓的“酷女孩”,但又不断退缩想要保持纯洁,最终导致两边都不讨好....
emmmmmmmm
I don't like it
卡尔
就是恶霸,不折不扣的恶霸
帮忙打断父亲的腿,一天手冲十多二十次还会在上数学课上公然手冲,各种霸凌学校的孩子,跟着喜欢的女孩一起搞破坏抢劫......
和心爱的女孩的雪吻~
和老爹的感情令人羡慕,是两个爷们之间的感情
还有这段Frank对于自己孩子欺凌的话,看上去及其荒诞可笑,但仔细想想...好像...真的...是...话粗理不粗蛤...
最后,以这段假释官对菲奥娜的话结尾吧,致自己,也致无耻之徒们。
完。
PS:不愧是我,写的好烂 :)
《无耻之徒》是Showtime出品,沿袭了HBO不遗余力地探讨灰色的成人世界,关注人类的苦闷痛苦,挖掘人性的本质和上升空间这一系列的特点。 一、人物建制 1、变相“Hero"——父亲Frank Frank身上有着典型的反社会、反体制、反伦理道德的特点,他是全剧中最“无耻”的那一个,他靠钻体制漏洞存活,擅长演说怂恿,对孩子们主张“欺凌教育”——让孩子们在欺凌中成长为人。但与此同时,他最不反的即是人性,任由自己以及孩子们的个性滋长,为所欲为。童年的棍棒教育、混乱的父母关系以及成长环境、爱情的放纵失败,使得他将放任自流沿袭到自己孩子们的身上。他是全剧一直在“作”的人,而他的“作”或许源于自身始终未曾从残酷中解脱,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才是最需要关怀的那一个。 他游走于家庭之外,却总是被各种家庭场合需要。他经历生死挣扎,钻体制漏洞、又被漏洞本身所害,最终被体制所救,可他依然反抗上帝和社会的收容,只是这时候他意识到了活着的美好,最后的这种反抗已和最开始的“作”有很大不同了。 2、正统“Hero"——大女儿Fiona 她是独立坚强、隐忍善良、为家庭牺牲自我的典型代表,但同时身上也流着“无耻”家长的血液,因此个性不同于国产剧中那一系列的好媳妇,而是个个性十足、骄傲洒脱,甚至也有些反正统的女孩。她被迫负起全家的责任,却渐渐被弟弟妹妹们认为这种付出是理所应当,乃至出现一点偏差都招来全体的责备,她正常的需求和痛苦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变得不正常,甚至成了奢望,她的“作”来自于对周遭生活的惯性接受,使自身总认为配不上正常良好的生活,一旦拥有就忐忑不安,害怕对此习惯从而再次失去。她在经历了放纵、惩罚、醒悟之后,在23岁之际终于认清:父母的失职、生活的艰难都不能成为自己甘于放纵的理由,她值得拥有好的生活,这完全在于自己的选择和创造。 有趣的是,这位全家的核心大姐,一位正派的主角却差一点就成为了第二个Frank,正派与变相Hero之间,是生活的艰难在从中引流,只是多年来的责任意识和家庭的凝聚让这种引流失败了。也是她最终没有步父亲后尘的原因。 3、变相与正统Hero混合体——大儿子Lip Lip拥有高智商,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成员,他恃才傲物,狂妄不羁,但是责任感极强。他是在Frank的伤害和Fiona的保护之下成长起来的大男孩,因此他拥有反社会却又重家庭的双重性格特点,并在家庭陷入混乱之际接替了Fiona。正是这种双重性使得他的性格最具适应能力。他的“作”源于一种“学习好了又怎样”的心理,因为本身就是反社会人士,不屑于流于正统,同时对身后家庭的牵绊也是无奈中忍耐接受,从未试图摆脱放弃。 4、边缘人群的代表——二儿子Ian Ian是同性恋,后来由于同性恋人的拒绝出柜而选择冒名参军,离开了家庭和社区。但是身上家族的基因使得他根本不可能完全适从于正规管制下的生活,在军队违纪之后逃脱出来,经历了压抑、放纵之后终于患上了躁郁症——和母亲一模一样的症状。他是全家中参与家庭事务最少的一位成员,由此导致了过度的沉迷自我,对社会认知出现偏差,军队、Gay吧都没能帮他解脱,他的“作”是一种自我求索和认知障碍的体现。 5、塑造中成员——小女儿Deb Deb在第一季中是唯一对Frank还抱有幻想和爱意的孩子,但是经历了种种打击和Frank的伤害之后,这种幻想破灭了,她逐渐走上Fiona的道路,被这样的家庭塑造成了又一个独立自主、坚强不训的小姑娘。她企图越过漫长的青春疼痛时期,一跃成人,她小小年纪已十分明白自己“作”的原因了。 6、成长中成员——小儿子Carl 这是唯一还对Frank抱有幻想的孩子,伴随着性意识成长的还有他的责任意识,照顾父亲的同时也照顾最小的弟弟。他不善于表达,是个直接的“行动派”,他也有暴力倾向,总是欺负同学大搞破坏,这是他内心深处自我矛盾的体现——既想爱父亲,又怕这么多前车之鉴应了验,最终会对父亲失望透顶,于是用无所事事和制造破坏排解对生活的不适。 7、家庭纽带——婴孩Liam 从婴儿到幼童,四季下来Liam的出场不多,但每次都是核心事件的核心人物。他是全家人的牵绊和纽带,必不可少。 所有人物无耻又善良,消极但不沉沦,“作”但不迷茫,他们有着极强的韧性。父母的失职成就了一家子独立自强的人格,每个人都在体验和经历父母的苦难过程,却最终没有变成他们,因为在他们背后有个庞大的家庭做后盾,哪怕这个家庭很混乱。整部剧中都没有脸谱化人物,每个人都让人又爱又无奈,却不会恨,没有人可以做了错事却还安然无恙,没有侥幸,有的是惩罚和悔过,有的是原谅,这才让观众心悦诚服接受他们的“无耻”。每个人都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性格的真实不只是与日常经验的相似,而是指“内在的”真实——“对全部心灵奥秘的揭示”。因此这番荒唐的生活经历虽然没有亲历,但是观众都能从每个人身上寻求情感共鸣,他们的成长即是我们的成长。 二、境遇和情节设定 一切的境遇皆为了塑造更为丰满、合理的人物性格,而人物是从属于社会的,一切事情的进展、人物的成长都不可脱离于社会背景。因此导演也刻意用全景式的客观镜头描述表现人物与环境的融合关系,例如用大学校园的快闪镜头表现Lip的格格不入,用监狱牢房床铺的镜头表现Fiona正在经受的心灵肉体双重历练,最后还让Frank在大难不死后来到苍茫寒冷的海边,他这个顽固的反社会核心人物,需要重新面对的是整座芝加哥城,而非自己心爱的酒吧小庇护所。 所有的故事情节荒诞但不持续荒诞,荒诞是好解决的,无耻之徒有无耻的解决方式,虽然简单粗暴,但是符合无耻世界的行事规则。难应付的始终是那些无耻与非无耻世界共同的困难——就业、求学、社保、贫困。编剧只是用夸张无耻的行为一时掩盖住了这些平常的困难,使它们显得不那么难。但是每段事情的结尾,全家人都势必在场的时候,要面对的永远是这些最平常不过,却又难以逾越,难以应对的困难。 编剧对于父亲、大姐、大儿子童年时期的惨痛经历总是一笔带过,这种非浓墨重彩的交代却让人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正是那些经历造就了如今的无耻人物,同样的经历也多少还在小孩子们身上发生着。只有Liam这个最小的孩子是唯一的希望,他有哥哥姐姐的保护,是唯一可能正常成长的孩子,他不仅给了这个家庭希望,也给了观众希望。 讲故事的人必须穿透生活表象,告诉人们什么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这部剧中,所有情节都带有体感温度,人物情感真实得不得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 艺术是与启明星有关的事物,每个编剧都应写出这个时代的忧郁——怀疑和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正是信息社会的最大特征。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这样一个随时都会不确定的世界里。 作为一部家庭剧,它试图传达这样一种理念:反体制和反社会并非不可以,但那是青春期会经历的事,一旦长大成人,就必须适应这个社会,接纳社会并被社会接纳,最终被自己接纳和认可。它展现了美国中低层小市民艰辛却不辛酸的生活,它希望传达的是苦难使人乐观强韧,而非自暴自弃,家庭永远是风浪社会的避风港,所有试图逃离家庭独自闯荡的人最终都会回来——无耻过的人,会承认错误,会经受惩罚,最后得到大家的原谅和接纳,因为无论怎样,你始终是我的家人。
再不放我就跟你拼了!
生活就是一个碧池,怕操它你就输了…
我还是不敢相信回归了。 还有 黛比 ,黛比你吃什么了你高成这样!! 在这些美剧电影里,有些孩子长得太快,比如黛比,比如隆巴顿,比如罗恩,有些孩子从第x部开始就不长了,比如哈利波特····
请观看的时候确保周围没有亲戚!!!!!!!
Fiona也越来越无耻了,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注定无法得到幸福,哼!
过渡季,笑点不减,台词依旧犀利,但多了不少泪点。如果说前三季是一个混账老爹为他的孩子们所带来的种种麻烦,这一季的所有困境都来自于长久以来的环境影响所塑造的自己的人格。阶级难以跨越,只有当你尝试的时候才会知道,而痛苦的是那些曾经一起面对贫困的家人都自顾不暇。好在加拉格一家永远都在。
是Fiona过得最遭的一季,所幸回家看到衣物整齐食物充足,孩子们都长大了,该放下心了,你也才23岁;Lip念大学,有新女友,有那一刹那觉得他回不去往日时光,拥抱贫民窟的好姑娘;Ian和Mickey说起了爱;Steve回归,你才Fiona是的黑暗之光。
mickey真是太好了QAQ 虽然从没说出口,但是他真是用行动证明他爱死ian了,最后一集太伤心了,不过全家人都还在就是最好的
这一季编剧真的太狠了。11集手术后记忆混乱的Frank把旁边的小女孩认成Fiona请求原谅简直泪奔。向来开挂的Lip本季气场好强全家最省心的也只有他了吧替Mandy抹个眼泪。Carl简直是最萌的熊孩子。前半段渐渐走上正轨的一家人在最后又回到原点。这一家子就是本着不作死不会死的坚强信念继续无耻下去。
不是死傲娇mickey谁要看这一集等于别人一季的抖狗血剧啊!!!害羞的眼神 牛逼的眼神 担心的眼神 失落的眼神 嫉妒的眼神 whatever you want的眼神 草了四季的初吻 i just want everybody here to know i'm fucking gay
最后一集配乐真不错
最爱美剧,没有之一!jimmy不回来也把上一季结尾怎么回事说清楚啊!这一季撸DEB小男友的节奏吗,帅死了!
没有了夸张的笑料之后,这一季比以往都要好看。因为终于讲到了阶级的无法跨越。
编剧让F瘫了一季实在是太聪明了,就像fi最后说的,如果他们不做改变,哪怕没有F,生活也一样shit。Mandy心善又傻,好希望Lip能带她离开。Carl简单粗暴充满爱。deb就继续跟matt一起做天使吧。kv二人始终是这部剧的曙光。M一定要说到做到,陪着Ian!ps:就ian得了躁郁症果然是因为没有遗传f的无耻基因么?
5星全给Mickey出柜那集,嘤嘤嘤嘤……
看了这么久没想到最让我感动的一对居然是伊恩和米奇!在这个无下限、毁三观、超变态的群体里,他们两个反而是最正常,最纯洁的犹如黑暗中闪烁的星星给你指向另一扇大门o(≧ v ≦)o另外……求编剧好好讲故事吧!别再滚床单了,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都已经麻木了,毫无感觉。第四季真是神烦呆逼!
怒刷五星,这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电视剧,也是看过评分最高的电视剧。越来越精彩,说什么纸牌屋,黑镜都是神剧。但是shameless绝对是我心中的神剧!!
M为了Ian出柜那段看哭了 还有说Ian是家人那段也好…;_;基佬线好棒;_;
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看到第四季仍然不想弃剧!悟空最后又出现了是闹哪样?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啊啊啊啊啊
第四季的剧情好虐尤其是把fiona往死里虐但又好好看。Shameless最棒的地方就在于你置身事外地感受他们无奈而糟糕的生活时,你会发现自己所谓祸不单行的生活不值一提。We all screwed up in one way or the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