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说说阿嫂
昨天的电影频道播了新近导演黄精甫的《阿嫂》。尽管《阿嫂》在网上是骂声一片,偶还是要表扬黄精甫几句:
作为新进导演,在风格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很重要。黄在很多细节把握上体现的精致和独特的视觉是让人感到惊讶和赞叹的。比较有特色的几个镜头——
1、片中杂糅的两段线条动画,虽然有人说这两段动画让人对于电影的风格产生了混淆,但偶觉得这种极端的运用在本片中更显得有生命力。当纯真面对这复杂的世界,与后面悲剧性的极为产生了极为浓烈的对照;
2、菲站在自动扶梯去开会的时候,那段平行拍摄的镜头非常有独创性,画面构图都可谓出类拔萃;
3、菲跑出去,几位叔叔跟在后面跑出去的镜头,突然逆时针旋转90度,也是影片给人的亮点之一。让我突然找到《不可撤销》里的那种晕眩感。
不过,影片得到众多恶评也确实因为该片自身存在的缺陷:电影首先是在讲述故事,如果故事都没有讲好,细节再精致、画面再漂亮,观众都还是会抱怨。实际上,看完本片,我倒觉得并非是黄不想好好讲这个故事,而是这个故事里掺杂了太多的东西,使得原本清晰的故事变得晦涩和艰深起来。先不说一众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单是表达主题的关键——林家欣饰演的骆华和菲之间的对比性——都显得太过肤浅和苍白。结尾的警察收拾残局,又和整部电影的节奏格格不入,实属画蛇添足。
2 ) 阿个嫂??
林嘉欣演这个阿嫂就好象瘦子吃了大力丸一样。还是回家拍广告好了,顺便说说她新的护书宝广告做的不错啊。
刘心悠象日本人,难道象日本人的长相就一定代表故事开头提到的“小白兔”?
刘晔暗恋她,我喜欢看到这一段。最后死的时候才看出来,来电显示是“她.......”
3 ) 我给四颗星
不到一个半小时的影片,很快就结束了,阿嫂的故事,有头有尾,故事简单,意义深重.
一个十八岁的少女确实改变不了整个社会,但她尽力了.确实是这样,感动了组织里的其他成员,齐力把她从车底救出,可以已经来不及了.她的那句先救叔叔唤醒了花哥的心.她不止拯救了一个死去的人还有很多活着的人.
镜头多变,色彩运用恰当,整个故事,剧中所有人物都有其自身的代表意义,没有累赘,简洁明快,发人深思.
看了一下,好像评论不太高,阿嫂的力量还是存在的,我给四颗星. 毕竟现实社会需要阿嫂,需要一个纯真的世界.每时每刻呼吸清新的空气,每天生活的简单快乐.这酒是阿嫂的精神.其实开心很简单.
4 ) 阿嫂
如果你仔细欣赏《阿嫂》的海报,相信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黄精甫聪明的借用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来表现剑拔弩张的氛围,众角色如同基督门徒,各怀心事,暗藏层层杀机,而身后象征虔诚、善意的三座大佛更衬托出反讽的意味。
整部片子看下来,感觉和《江湖》的黄精甫不一样,色调鲜明,没有了一般黑社会片子的沉重。
他的片子,永远找不出时代,《江湖》如此,这部也是。
林MM的表现没有太多的特点,但也算可圈可点了。
新人刘心悠,没发现多像张柏芝,我反倒想起了高圆圆。
5 ) 阿什么嫂
黄精甫像个毫无克制能力的孩子,因为头回面对一麻袋的乐高积木导致兴奋过度,他把所有喜欢的积木都给拧巴到了一起,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陀怪里怪气的东西。新接手商业大制作的电影人,经过日积月累,多半已经在脑子里聚集了一堆自己很想拍的小段子,比如一场温馨感人的父女对话,一陀穿黑衣的帮派人物在鼓点的烘托下用慢镜走过屏幕,几十辆黑跑车互相撞来撞去决生死,一个好人被一陀坏人用砍刀凄凉地捅死……电影新人黄精甫也一样,他也有一堆想拍的段子,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把上面这些段子攒到了一起,而根本不管电影还能不能看,故事还能不能成为故事。但是段子之所以成为段子,要前后烘托,要事先造气氛,不是直矗在地上就能煽出观众眼泪的。
几大影帝到他手里浪费了,大陆新锐酷男到他手里浪费了,什么资源到他手里都浪费了。问题是,拍《江湖》的时候黄精甫已经这么干过一次了,他怎么还能再这样干一次?曾志伟怎么还能纵容他花大钱再干一次?
要不?因为黄精甫是曾志伟的私生子?
6 ) 阿嫂(Mob Sister (aka Ah Sou))..
「換湯不換藥」之作。
這齣戲不知要從哪說(罵)起﹐也可簡單地說我覺得這齣戲真不堪入目。由外到內先說海報﹐天氣熱達文西更熱﹐先來一個佛祖版《最後的晚餐》﹐不覺中西合壁會有驚喜﹐還有點俗套。角色中沒有一個比較鮮明﹐想用視覺上的顏色來分辨角色﹐但來得雜亂無章毫無美感﹐結局一幕的生果欄是算「大雜燴」嗎?前作的《江湖》中已經拍來很多無謂鏡頭﹐最深刻當然是餐桌上的一幕﹐「獨立」與「商業」有時真很難相處﹐這次鏡頭剪接看似真有點是「為玩而玩」﹐意義全失。故事安排說內裡有象徵意義﹐看不出﹐只知道原來現在的黑幫仇殺已不用刀劍﹐換以碰碰車決鬥﹐錢多是也?還是現代的黑幫都真的統統轉型了?暨要捧導演又要捧新星﹐各位影帝看來也支持不住﹐每人都像用同一樣手法去演﹐沒有突出之處﹐相信也不需要用上劉燁﹐謝君豪作閑角﹐劉心悠似是掛名女主角﹐戲份沒有發揮只有眼淚攻勢。大公司大老闆大明星﹐只有包裝﹐怪不得香港電影每況愈下﹐究竟是換新血還是換壞血﹐好電影不一定要用金錢推砌出來。
故事最終所講的做人處世道理﹐現實殘酷的老土對白﹐我看來正正就是要帶給黃導演這個道理﹐這幾年在電影圈中的護蔭下真對他有害而無利﹐再試試找《福伯》的另類劇本﹐不要再談膚淺佛學了。
http://kahsone.blogspot.com/2005/08/mob-sister-aka-ah-sou.html
很烂,不过林嘉欣的演技很棒,完全盖过了那些大牌。
林嘉欣给刘心悠当绿叶。。但是抢戏很严重,不愧是大姐
整个核心主题非常不稳,基调也是飘忽不定,牵强生硬随处可见,女主的粤语可谓别扭。而除了黄精甫在玩弄各种导演技巧外,整个故事空洞平淡得实在令人无语,即便我觉得故事还有许多挖掘空间,但故事本身的一塌糊涂还是让人看不到多少希望,剧情发展得每丝每毫都不痛不痒,就更别谈什么挖掘空间了,也难怪司徒锦源作为编剧,在银河映像始终排不到一线,归根到底还是平庸
觉得林嘉欣演得大姐太好了。。。曾志伟很囧。。。。刘烨略囧
開頭那段很棒,音樂也很棒。可惜後面沒拍好,可惜了。
刘心悠的出场还是蛮惊艳的,不过故事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为什么要请一群大咖影帝来把一部黑道题材的电影拍成文艺片,令人费解。剧情印象不深,但脑海里一直记得小时候香港媒体报道的一群影帝齐齐为刘心悠搭桥铺路,当年真的觉得她好惊艳,笑起来有酒窝好看极了。然而结果有点“差”,主要还是剧情的锅,看影名以为是“阿嫂”历尽千帆,登顶大杀四方,事实居然是她狗带了,满脸问号??
除了《洪兴十三妹》之后鲜有以女性视角为主的黑帮佳片,林嘉欣那糟糕的普通话听着真吃力,黄精普棋走险招敢用这么多大牌来衬托一个新人,可惜了题材,故事没讲好,还一味地耍人性,烂尾了。
这台词、表演、剧情……怎么说呢,匪夷所思了
剧情设定其实很有意思,可惜被导演拍成了MV,黑帮情节少得可怜,每个角色都看似牛逼,实则没用。从曾志伟的角色挂了之后故事就开始一落千丈了,甚至还出现了"少林功夫好"的情节,黄精甫是疯了吧!演员们的表演其实都非常好,但这样的叙事让他们无从发挥,戏份最多的刘心悠在这么多有魅力的配角下甚至让我不想看到她,只想看林嘉欣等人的表演。最想吐槽的还是那个红色帽子的家伙,只有智障的男人才会整天戴着红色鸭舌帽在寺庙附近溜达。看在画面挺酷,大牌挺多的份上勉强三星。
浪费了一大票明星,小细节还可以,但是故事整体节奏不好,特别是和小红帽的感情线太薄弱了。最后的戏更是过于理想化。
喜欢林嘉欣~~~看她演boss,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引自哥舒夜带刀的影评:黑社会就是黑社会,盗亦有道,江湖局势若能被一个少女的天真纯良轻易的扭转乾坤,人性也太简单了。辛德勒名单里小女孩的那条红裙子,只是为了从视觉刺激上反衬战争的罪恶,同时给黑夜里无助的人一点光亮,斯皮尔伯格可没幻想过用它去感化希特勒。 原文:http://mov
一大帮好明星拍出了一部烂片,秋生扮相很好,电影架构也很吸引,结局那个真的挺想吐槽的,女主角死在西瓜堆里。。。
喜欢刘烨说自己我的命一分钱都不值的那段
我真搞不懂,百德既然想让菲比当自己的接班人,这18年来干嘛不培养她?结果是留下一个白痴女给兄弟们,演了场“扶不起的菲比”
电影不算好看,但有这么多影帝的加盟,也算少有。女演员一个漂亮一个演技好。我从这个片子开始注意刘心悠,可惜这么多看一直不红。
好像有一段时间看了很多港片,都是盗版,这部也在其中,还记得黑社会壮观的场面。
最后突然冒出个岩井俊二的电影配乐好串场。四星给前半。前半其实在黑帮风格化方面做的尝试还是挺有意思的,但过半曾志伟突然挂掉开始就散了,好像不知道接下去要干什么了,这么多人物却没有群像感——标题“阿嫂”,但这个阿嫂如果就单纯是个留白的工具人的话就好了,对其他人的塑造都会更好(特别是本身这个片长就很短不太够用)……然后刘心悠,总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听过,哦原来是那个三线女艺人的百合故事!
不管别人对这它如何评价,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我看了有3、4遍了,也向一些朋友推荐过,他们都很喜欢。没看过的朋友最好在安静的时候一个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