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一生都在烹制食物,芋头糕桂花鱼酱油鸡,但最令人称道的还是牛舌。牛舌的味道,有嚼劲有汁水,关乎岁月流逝,旨在情深意长。桃姐的出场便是走在菜市场,在商贩热络的招呼声中登场。紧接着回到家,便身手麻利地烹制出葱丝鲈鱼,粉蒸蟹黄,水果沙拉。东方世界的人物在镜头语言上也许无需过多着墨,阶级情感与饮食息息相关。主仆关系就是在一碗一盘的言语之间轻易地完成了信息传递。身为梁家终身仆人,烹调是任务,更像是一种信仰,抑或是一种象征式的标签。罗杰与小学同学在家聚首,个个都功成名就却还对童年时吃到的“桃姐特供”而欣喜若狂。梁家太太返港探病桃姐时,也是几句话不离吃,提及“很多年前住老屋吃冰镇西瓜云云”两人恨不得笑成一团。桃姐想替罗杰招女佣,口口声声念叨的也是哪里的海鲜最好吃。桃姐进老人院,念念不忘白腐乳白米饭。桃姐临终,始终不忘吃凉粉。而烹饪的重头戏即制作牛舌,先下油再搁蒜片姜片八角大料桂皮草果葱段,条理仔细,动作娴熟……
许鞍华《桃姐》充满了牛舌般的味道,一种用最朴实无华的烹饪方法烹制出的开胃菜,像母亲的味道,像原乡的味道。食物是最能间接体现真实情感的,因食物本片而全盘皆活。“好久不吃就不吃”充满着朴素的哲学味道,即片名所现“A Simple life”。叶德娴虽“归隐”多年,但她与“桃姐”一样,在港孑然一身,子女旅居海外,即使偶尔出门也是素面素衫。她演活了桃姐,那些隐忍凝重的特写对准她,桃姐孤独地望着窗外,微微眯眼,眼神里仿若幻海浮沉,白驹过隙。枯萎的皮肤,微白的发丝,时间几近停滞。孤独无形,难在描摹;人物有戏,贵在眼神。大特写不止一次对准桃姐,抑或几近绝望,抑或平静悲伤。她是角落里的静观者,见证着家庭的荣耀,香港的命运起伏,生命的离去与降临,他人的悲欢离合。她始终是“他者”,在波澜壮阔的河流中不过是细碎沙砾,但许鞍华毫不避讳地将其化为珍珠。谁的烛光为谁点亮,又有谁为谁的故事而黯然神伤?
人生的烛光不应是独自黯淡,而是相互依偎的烛光映照。许鞍华在老人院设置了多重女性视线:被儿女遗弃在港的孤寡老人,被儿子忽略女儿痛斥的阿婆,肾病严重尚且年轻的梅姐,院主任蔡姑娘。于是当“进棺材有时”成为一种惯例时,死亡变得麻木不仁,孤独变得无法救药。桃姐既是被凝视的客体,也是静观的主体。五湖四海,世间百态,四季轮回,人情冷暖,谁是谁的参照,谁又是谁的过往?这里没有刻板强势的说教,只有克制冷静的“呈现”,镜头摇移,倏忽间便是生命个体之间的勾连。阿婆去世,女儿痛哭,仿若之前的冷言冷语不复存在,唯有追悔莫及。然镜头的另一侧,几位老人却一副悠闲,聚众下棋,悠闲吐着瓜子皮。这种克制的冷静几欲令人垂泪。
这份冷静含蓄贯穿其中,年届六旬的许鞍华早已脱掉新浪潮时的激烈之衣,随着年岁增长愈发温和。想起山田洋次去年春天在讲座中坦然诉说,其实电影究竟为何,也是随着年龄增大而渐渐明白。巧合的是,两者作品所呈现的姿态,也几近相似。资本腐蚀的社会,唯利是图的人们,社会公益如鸡肋般的过眼云烟,在她看来无意多着笔墨说教。连影片的结尾——桃姐的离去也是洗尽铅华呈素姿。“老有所依”在春天里,没有狰狞的最后挣扎,没有狗血的回光返照,罗杰抚摸着桃姐穿白袜的脚底,一时陷入沉默,再回来时人已远去,唯剩老者空叹息。颇有东方神韵的灵性一笔随即出现,此时镜头一转,转向树木花草,转向老者如寺庙老钟般的诵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好久没看电影了”
“那么不如不看”
“如果一定要看呢”
“看桃姐吧”
电影《桃姐》讲述了仆人桃姐(叶德娴饰)与少爷罗杰(刘德华饰)之间的故事,桃姐一生未嫁,在罗杰家中服务60年,见证家中五代人的成长。突然中风后,桃姐主动要求住进老人院,从照顾人变成了被人照顾,而她与罗杰之间的主仆情也渐渐产生了变化,整个故事非常触动人心。
这部电影的导演许鞍华,是香港影坛著名导演,作品以平实深刻著称。她的电影总是从容而细腻,却能深深地透露出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凝重的社会历史感。许鞍华的镜头一直对准香港最普通的民众,成为注重传奇、彩绚烂的香港银幕上一抹暖暖本真的色调。
该影片据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于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在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礼上,《桃姐》包揽三项大奖。2012年3月8日,《桃姐》在中国大陆上映。2012年,一举获得第31届香港金像奖5项大奖。
在《桃姐》中,许鞍华放弃了所有可煽情、可催泪的手段,只是真实地纪录了整个故事。中秋节时,电视台带明星来老人院慰问,临走时却收回了赠送的月饼,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影片没有批判,只是淡淡带过。剧中人物不仅没有哭天抢地,许鞍华还在片中安排了不少笑点,消解了桃姐渐入老态的悲情之感。
《桃姐》中反映的主仆之情,对很多观众来说也许并不熟悉,但影片对老年人生活真实的记录勾起了观众对亲人的感情。
影片的整体色调和每位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平实自然,尤其女主角叶德娴精湛的表演更为影片增光添彩。影片对各种激烈感情处理举重若轻,更加打动人心。
《桃姐》影片中的一段话:“天下万物都有定时,哭有时,笑有时,生有时,死有时。人生最甜蜜的欢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苦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艰难,然后才懂得如何去安慰别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说:朴素的人生,真实的感动。
这不是一部普罗大众都会真心欢喜的电影。年轻人,无法感同身受人近黄昏的境遇与况味,他们看完午夜场电影会拍拍屁股继续去夜店挥霍掉本就该被消磨的青春;老年人也是不要看这部影片的好,虽然它不煽情、不悲苦,但总归是他们正身陷其中的人生晚景,叶枯叶落,只怕睹之伤凉。这是一部许鞍华拍给中年人看的自省录,家有老人同时自身也渐添白发与皱纹的人最有共鸣。或者是你我,二三十岁,却已是千疮百孔,心底装点满了各式各样精致的叹息。
许鞍华64岁,叶德娴64岁,两个同龄的香港女人如同岁月洗沥后皎洁冲淡的温润白石,一同画出这人世间最殊途同归的离合。连老天王刘德华都刚过完50岁生日。三位主创都不能算作年轻。但我喜欢这部电影,以至可以在其中找到映照,照见自己的母亲,自己的来路与归途,自己的困顿、泅渡与原来我非不快乐。
一。
我比你们都早爱叶德娴十年,在你们才刚刚发现这个电影里满脸暗淡老人斑、满头蓬松白发的女佣换下戏服之后,雍容华贵、容光焕发地接过影后宝座的样子是这么美的时候。1999年,还在上个世纪,我长大的小城有一个地方台,每晚会神奇地同步播放最新的港剧,有一部ATV亚视的「纵横四海」,叶德娴在其中演了一个全港最伟大的妈妈。
那时候刚念初一,对剧情的理解都不够通透,每天只知道放课后做完作业和母亲一起看。年轻时候叶德娴就好美,眉眼、嘴角、特别是笑起来的样子,与我的母亲竟有七八成相似,便多添一份亲近。这部剧后来成为我最爱的港剧之一,并在日后每次回想起来时,觉得温柔安宁,好似是叶德娴也曾陪伴着我度过少年时光,长成青年一样。前段日子又找出几集「纵横四海」重温,母亲在身后看见,无意间说“咦,我长得有点像她?”,我会心地笑了。母亲记不得曾看过这部剧,但那种熟悉的感觉与温热,永不会褪去。在,无论是叶德娴还是我的母亲,都终究会长成电影里桃姐那般年岁的时候。而影片中,桃姐会把罗杰看过的「南国电影」都悉数整理收藏好,母亲亦给我买过「故事会」这类的“闲书”,当然,给过“福利”之余,也不忘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之类。
这部「纵横四海」还在那一年打败TVB无线,是香港电视史上难得的几次之一。兄弟情仇也好,儿女情长也罢,剧中最精彩值得回味的还是叶德娴扮演的母亲,因未陪伴长子的成长而心怀愧疚,但最爱的我觉得始终是幼子,甚至为了这个逆子而顶替杀人罪、在狱中自尽。这次叶德娴扮演桃姐,相对要比那一次好命,儿子不再是桀骜不驯的陶大宇或泯灭人性的谭耀文,虽然终生无子嗣,但少爷罗杰早已做到了一个儿子最慰藉的善待。
叶德娴的生命线亦是足够称得上传奇,做过主持,出过几张唱片,因不满当时香港唱片制作不认真而封麦,又演戏,拿过大大小小多个电影奖,人到中年逐渐息影,每天清晨四时多起来行山,生活简约规律,更独自轻装上阵去周游世界。前段时间接受「亚视百人」采访时,她还笑称想去南极数星星,又说想做音乐指挥、学踢踏舞和西班牙舞。传闻里说叶德娴为人严苛、性格跋扈,想来那都是对待工作时高要求的认真态度与处事品格,若不是心境的纯粹与豁朗,又怎能演出桃姐温顺的眉眼与仁厚的一生。即使拿到威尼斯影后奖杯,也是当作寻常物摆在家里用来挂帽子,她说,“这是物尽其用。”这样的人生真是愈年长愈充满老小孩才有的大智若愚与知足常乐。
所以阔别大银幕12年之后,叶德娴出演「桃姐」也是一个好的契机,遇到好的导演、合作对手与投资,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与许鞍华,一个安静内敛,一个活泼生动,两个老女人出席各地首映时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叶德娴有一儿一女但很少往来,与刘德华却多年“母子”成故友,合作多次的谭耀文也是她的“契仔”。她丰富的人生阅历对角色的参透和演绎很有裨益,值得时光睽违多年之后,借「桃姐」给叶德娴这一年来多个影后奖杯的深意馈赠。
二。
许鞍华真是香港电影界的一名异类。所谓异类,有三处注脚,一是在男性掌握大多数电影话语权的领地,她能代表华语女性导演占得一席天地,二是她是少数仍未被商业化、坚持拍摄小人物日常生活与社会写实电影佳作的良知导演,三是她有妙手,能让旧枝潋滟多年之后再开花,当年的萧芳芳是这样,后来的鲍起静如是,到今天,叶德娴亦然。
也许是身为85后的缘故,对许鞍华曾任1979年至1983年香港电影新浪潮主将的旧闻都是后知后觉。也是因缘喜欢张爱玲,去看「半生缘」的电影版,才知道许鞍华,在看完「天水围的日与夜」之后深切喜欢上这个香港女导演,又回过头去找她的「女人四十」「千言万语」「倾城之恋」「客途秋恨」等等来看,这样一度迷恋的姿态只发生过在对她和王家卫身上。
许鞍华不美,又一贯是利落短发加老式眼镜的中性打扮,连导演本人都调侃自嘲“没有女人味”“到现在都嫁不出去”,但就像苏轼曾写给友人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自有悠游安详的气度与不动声色的优雅。身拥文学硕士学位,却不跻身上流社会,在电视台拍过一段时间写实剧和纪录片,累积了对香港大街小巷尤其是底层社会的认知与理解,后来转战大银幕,自然深入“社会写实电影”这一严肃领域。入行30年拍出一系列佳作良品,不仅获得超过12次最佳导演的奖项,更助萧芳芳与叶德娴先后闻名国际,摘得柏林与威尼斯影后桂冠。
但就是这样一个建树丰盛的大导演,报纸杂志章节里都说,她至今单身,无儿无女,甚至买不起房子,只能和母亲租住在香港北角的一隅廉价公寓。传媒的说辞口吻未免太过渲染太悲情化,因为每次现身公众的许鞍华从来都是爽朗的,采访时也总会时不时发出随性乐观的笑声。其实她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她的儿女,从香港电影新浪潮时代开始,“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照与人文关怀的坚定传承”就是她一贯保持的气节。在日渐商业化的华语影坛上,如「桃姐」这样平淡中见深意的香港社会写实电影早已香火渐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许鞍华与她的「桃姐」们走得艰难,她们仍不舍弃的坚持也充满了宿命般的孤独,尽管形单影只,但是格外可贵。
不得不说珠玉在前的「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年许鞍华拍这部小成本电影,由于题材有局限,市场小,找投资艰难,多谢嬉笑怒骂不“正经”的王晶仗义掏钱,才没有让一部好电影流失,也让在ATV亚视默默付出多年的鲍起静“大器晚成”地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对鲍起静来说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对于许鞍华,如果说「天水围的日与夜」是寂静的,没有多少前期宣传,那么「桃姐」是喧嚣的,上映之前早已殊荣无数。“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不同的境遇下,相同的是它们的内核,亦是许鞍华独特个人风格的最终成熟:“去繁求简,返璞归真”。
「桃姐」取材于真实故事,原型是香港嘉禾制片人李恩霖家的女佣。许鞍华秉承「天水围」的这一风格而来,以纪录片的形式来讲述生老病死,叙述口吻简单、朴实、有节制,对人情冷暖、如何面对人生终别等诸多问题作了最文艺的一次白描,但处处克制的背后却让你看见深蕴“千言万语”的青山碧海,都一并化作水滴,举重若轻又静水流深地隐于这苍茫的人世间。许鞍华拍的是桃姐的晚年,是叶德娴的晚年,是刘德华的晚年,是你我芸芸众生的晚年,也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晚年。无房无子的传言再盛嚣尘上,只要有此笔直行走的姿态,便无惧,便无憾。
三。
因为「桃姐」,我对之前感觉平淡的刘德华倒也喜欢起来。老人院里,热情而多事的邻房来问桃姐,罗杰是不是她的儿子。桃姐不知道说什么好,罗杰说,对,干儿子。那是罗杰第一次主动突破主仆关系。还有两人翻看旧照,两人在小饭馆吃饭,他给她夹鱼。后来他带她参加自己拍的电影首映礼,她此生第一次穿珍藏许久的名贵衣服、精心打扮自己赴会,他挽着她的手开心地互称“大美女”“大帅哥”,电影散场后他牵着她走过夜色下静谧安宁的街道,像极了「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少年张家安与阿妈鲍起静下班后走过的那一段无声而温柔的香港夜路——罗杰给桃姐的晚年画了一幅花好月圆的良景,尽管前途依旧茫茫,尽管终究会有死别生离,但此刻是人性中最美好知足最现世安稳的时刻——这些,都足够让人对生之甘饴饱怀贪恋。
影片中,罗杰并没有能陪在桃姐床边望着她泯然离世,是不敢直面那样的福祉被无常抽离,也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人生总是充满种种不圆满与有所缺。刘德华回忆梅艳芳走的时候,他在美国,没有赶得上见故人最后一面。这就是现实的无奈,亲人会过世,爱人会分手,朋友会告别,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当还在身边的时候,努力一点,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地表达自己的爱。某一天无论是谁遁入天国,剩下的那一个抬头与星空对望,知道彼此心里都有不灭的念想,也就够了。
「桃姐」的调子是缓慢而无痕的,许多原本深刻的人类感情与生命感悟如清冽的流水,润物细无声一般溶入观者的发肤、骨骼与血肉。会是近几年最好的华语电影,没有之一。各路配角亦是分寸拿捏很好,秦沛骗钱去偷欢也不可恨,秦海璐除夕夜留守老人院藏有伤心事,甚至连我小时候最害怕的香港恐怖片专业老婆婆罗兰,都变得耀目华美起来。期盼将来不久可以看到「桃姐」的粤语版,要知道,香港那边的评论说,叶德娴原声配音的桃姐,连喘气儿都是带着戏的。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影片最后回光返照,罗杰又一次出差归来,看到楼上明亮的窗台,是桃姐坐在那里为他守灯。桃姐看到少爷回来才熄灭灯火,蹑手蹑脚地在门后听到他进屋的声音后,安心地去自己的房间睡觉。而今后少爷回到黑暗的家,再也没有那样一个无声的守灯人了。今生今世都不会再拥有。这一幕在往后回想起来最让我动容。在桃姐的人生告别仪式上,罗杰说,能够有桃姐在我们家服务那么久,是一种恩赐。这样的恩赐值得用余生去缅怀。再后来秦海璐说出了观众的心声: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个桃姐。一个也会有七十岁的桃姐。
女人一生如花,七十岁是棉花,松软,柔韧,暖人心。许鞍华与叶德娴早已先你我而领悟那即将到来的七十岁。而桃姐也是我们生命之河必经的彼岸,四五十年后我们都会长成她那样,容颜发肤苍老,满面褶皱佝偻。愿彼时仍有人待你如珍似宝,如桃姐一般,即使韶光不再,也不会觉得时光可憎,在有生之年已然无憾。今时今日于我,母亲就是我生命中的桃姐,她给予我以此生,并指引我如何更好地活。惟愿,在母亲七十岁的时候,我也还能与她执手庭院下,一同看朝霞。
PS:叶德娴与鲍起静早年合作ATV亚视的「纵横四海」,年轻时候的容颜:
http://weibo.com/1345391250/y8NIYhiAPPSS:文中提到叶德娴早年主演ATV亚视的「纵横四海」大结局剪辑片段:
http://weibo.com/1345391250/y8NGwnr6QPSSS:对许多选择一生无儿无女的同志爱人而言,许鞍华的「桃姐」也可以看作是同时拍给他们的自省录,如何勇敢地面对孤独终老。
看了桃姐。我想说:华仔能拍这样的片子,是会有福报的。至少我的眼泪里,除了感动,还有触动。看着电影就想起我妈住院那半个月,我常去医院可中间还贪玩去逛街。请妈妈到饭店吃了几次饭,可亲手做饭给她送过去就一次。那次她好开心,因为鸡蛋皮包饺子是个技术活,我做得挺好。想着想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桃姐最大的心愿,可能也是我妈最大的心愿。我明明想知道,可不敢问她。这两年,我比以前做更多的事、也学着少说了不少话。可仍不算成熟。我庆幸自己的改变,但着急自己改得太慢。看完电影我庆幸自己还有梦想,但痛恨这梦想里少有父母的空间。爸妈,现在我把你们郑重地列入我的未来,我会坚强。心里有好多感触,眼里还有泪水。我不知道现在的状态,打这些字要如何遵循逻辑。我也不清楚华仔能否看到。但没关系,懂的人自然会懂。我把这点东西发到华吧,是想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跟华仔说声:谢谢。《桃姐》这部片,我买碟收藏。如果发行DVD的话,它将是我永远保存的第一张。
桃姐里的演员,都兢兢业业在电影里生活了一回。刘德华影帝,叶德娴影后,在我看来实至名归。还有,华仔说最佳剪接也该给《桃姐》,我没意见。这戏一点多余的煽情都没有,一点夸张的表演都不见,整部戏温馨又忧伤。难得一见的文艺片。也不是只有刘、叶两位厉害,熟悉港片的话,隔一段就有惊喜。
许鞍华的电影里总有做菜的镜头。《女人四十》萧芳芳街市买来鲶鱼扔在砧板上一切三,头尾炖汤中断红烧,像每一位持家的主妇一样精打细算;《天水围的日与夜》邻居梁老太十块钱青菜炒肉,先放肉后放菜,顺序一丝不苟,中午没吃完的留到晚上吃;《桃姐》里ROGER心脏搭桥三餐有忌,桃姐嘴上责怪第二天依旧开火,葱姜爆香,加水倒油,撒上香料,煮他中意食的牛舌,宠溺依旧。——就是这样,饮食男女,人间烟火。
《桃姐》之前,我最钟爱的一部电影是《女人四十》,初中开始每年重温至少两遍。现在最中意的是《桃姐》,四十岁的人生我尚且无福消受,而我的身边,有一位桃姐。
寒假里和奶奶去我幼时的保姆家看她,两个老太太反复的感慨“快哎,一眨眼,蜜蜜这么高了。”我沉默的听她们对谈子女和工资话题,暗里窥视,尴尬的有些插不进话,保姆姓琴,北京人,在我家干了五年,那时候我就叫她琴奶奶了。她和桃姐一样的干净清爽,记忆中的雨后天气,倘若地上有积水,她总不肯让我湿了鞋子,像拎一篮菜一样抓起四五岁的我,做我的人肉摆渡机。悬空的感觉像飞一样,犹在目底。
后来她不干了,独居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单室间,那房子的结构像一列火车,厨房餐厅卧室阳台一通到底,我偶尔去探她,神气地在厨房窗子边露个脸大喊声:“琴奶奶”,她就满面堆笑地从那头的卧室沙发上站起来为我开门去,给我端橙汁,白色的瓷盘里堆着她为我用手帕缝的沙包玩具,上面有娟秀的小花,里面装的是米。
和桃姐一样,她也没有丈夫子女,我哪里管的上她平时怎样生活这种问题,长大后的世界不断闯入种种新鲜玩意,与她接触也愈发少了。她在我心中始终是和她的姓氏一样美丽、灵巧且神秘的,这次见到琴奶奶,我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是——她居然变得那样矮,腿几乎与身子要等长了。
她和我奶奶的谈话一旦陷入空白,就如跳针唱片一样回到那句最先的感叹“时间过得多快啊,现在蜜蜜也成大姑娘了。”我几乎不忍卒闻,凄惶而不安,好像我的成长是一种噬啮性的掠夺,抢走了原本生命留给她们的时间。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他们饭后散步走在街上,ROGER不知不觉走的比桃姐快,桃姐说:“你行先啦。”ROGER回头,停顿了一下说:“唔紧要,等你一起。”生活里我同爷爷奶奶一道出游的时候,也会走着走着他们就落后了,然后我也停下回头,对他们微笑,直到他们看到我,我无法对这种傻乎乎的行为做出注解,或许是处于芳龄中的人,对正在衰老中的身体的一种愧疚,因为你,就是那个岁月神偷。
讲回那次拜访,临走的时候琴奶奶要给我红包,我不肯要,她硬塞给我,说,“不要忘记我就行了。”
同样是琐碎而寻常的故事,相对目光聚焦于一个家庭的《女人四十》,描画一众街坊的《天水围》,桃姐的老人院环境则注定了她置身于“故事发生地”。不肯听女儿劝坚信儿子会回来接她的金婆婆是一个故事;总在大厅沉默坐着的几朝元老是一个故事;年三十看电视里的烟花绽放,桃姐问蔡姑娘“你屋企人呢?”,蔡姑娘倚在沙发上的一段沉默是一个故事;总向人借钱搵小姐,晚年生活看似丰富多彩却对自己家事只字未提的坚叔是一个故事。老人院的陈设简陋的像一叠破抹布,带着残年的凋敝和呆滞,然而它的每一个褶皱里都蕴藏着让人难以直面的故事,或许你早已做好准备面对死亡,那如同枯叶一般日复一日地活着呢?总之,人要老很久才死。
说来惭愧,这是我第一次在戏院看许鞍华的电影,透视长镜头的忠实记录,经过大银幕的放大,寻常的生活点滴便陡然有了些陌生感,故事便不仅是故事,而像是一种生存,一种敏感的凝视,饱和度极佳。正如本片的英文标题,“A SIMPLE LIFE”,电影没有丝毫赘余,ROGER一家人对于桃姐的态度没有分歧,ROGER和女看护没有发生二逼的一见钟情,孑然一身的桃姐没有什么贵重物品,仅有的是一种简单的情谊,简单到——把梁家视为自己的全部。对于十三岁起到梁家当佣人的桃姐来说,时代耽误了她,甚至可能糟蹋了她,但也许唯有这种阴差阳错,才导致了极致的忠诚和美的流露,才能如电影宣传语所言,“末日之前温暖你”。
“深度就在表面。”卡尔维诺初见加州红杉时说出了这段感慨,加州红杉这种树木因无需扎根太深,而棵棵高耸入云,如沉默的巨人,我的电影观感亦是如此。如果说电影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你整理回忆,许鞍华与叶德娴联袂展现的女性情怀,让电影多了些春风化雨的意思,像日料中“渍物”的字面含义,这种回忆不是一记猛锤撬开记忆的盒子,而是一种柔软的沁润,一种逐渐复苏的感动,温暖的另一种形式。感谢桃姐,让我想起我的桃姐,当然,我不会忘记她的。
PS:叶德娴对人物的拿捏,眼神的琢磨,或牵挂、或欣慰、或娇嗔、或惊恐,所诠释的缓慢的衰老,简直真实细腻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样一朵奇葩御姐女DIVA真伤不起。许鞍华为什么要启用秦海璐和王馥荔呢?总觉得香港有更好的人选,如果王馥荔换成鲍起静,秦海璐换成《朱丽叶与梁山伯》时代的吴君如,啊,屌爆了。几个可以安插的笑话如“那个名模跟了郭富城”有点小CHEAP。卡卡头好大。
当朝夕相处的主与仆产生了如亲人般的信任和依赖,他们就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正 是 因 为“少爷”懂得报恩,才让“桃姐”这个风烛残年无依无靠的老人,享受到了如亲生儿子般的照顾和孝顺。
桃姐(叶德娴饰)是侍候了李家数十年的老佣人,把第二代的少爷罗杰(刘德华饰)抚养成人。罗杰从事电影制片人工作,五十多岁了仍然独身,而桃姐也继续照顾罗杰,成为 习惯.... 日,桃姐中风了,必须利用物理治疗尽量恢院来到老人院,环境陌生,院
复活动能力。罗杰在百忙之友怪异。罗杰工作之余常到中为桃姐找合适的老人院,期老人院探望桃姐,主仆闲话家间巧遇昔日电影拍摄中认识常,一如母子.....
典型许鞍华电影,全片来来去去脱不了《天水围》两部的市井生活调调。和囧瑟夫相对应,叶德娴所饰桃姐,作为少爷家佣人的角色代入,整体如影换型、入木三分,因此本片斩获金马男女双佳,也是毫无问题。可惜是许那刻意缓慢、粉饰紧贴的毛病,自岁月神偷起,到现在还没治愈(纠:神偷不是许的 记错导演了
《桃姐》竞争奥斯卡最佳外语失利,可惜,片子代表了华语电影缺失的人情味,朴素的电影观;导演严守情绪的边界,点到即止,大量留白给观众慢慢体察,镜头保持了纪录片式的细腻平实,真切小笑料冲淡了影片的伤感。叶德娴的精细表演唯有同龄萧芳芳可比。许鞍华像一个得道高人感情内敛到平和冲淡。五星。
许鞍华延续了姨妈和天水围叙事节奏感缺失的通病,对老无所依的入微关注却让人动容(可能过于真实,时时让我有出戏的恍惚)。叶德娴对老仆的刻画传神到无可匹敌,相比之下刘德华的角色就更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与叶德娴平稳的分庭抗礼,用徐徐小火炖出相濡以沫的温情,这个金马影帝绝对实至名归。
故事其实挺简单…但来的真切平实…没有刻意夸张的镜头…没有臃肿的包装…那种胜似亲情的感情淡淡的却又让人回味…
都说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最是无奈。其实何止英雄与美人,所有人的晚景都是一样的凄凉,只不过鳏寡孤独者凄凉尤甚;人生最苦老病死,而生是老病死的因,所以不生是对的。
妈呀这我外婆,这实实在在的我外婆
很温情的电影,香港选送的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现场的一个韩国老爷爷对制片方代表说,希望所有美国家庭都可以看这部电影,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亚洲人的亲情~
溫馨小品,哀而不傷。繼續保持許鞍華一貫輕描淡寫卻笑中有淚的風格,這次把對生命的思索提升到更重要地位,衆明星加盟洗盡鉛華做回自己,水準有保證,值得一看。
静水深流,与海相若。在刘镇伟、马楚成、陈嘉上等急功近利赛着拍烂片时,许鞍华还能奉上如此诚意佳作更显弥足珍贵,还不算香港影人之幸吗。不是不妥协,只是择善固执。叶德娴浑身都是戏,状态与「女人四十」里的萧芳芳极像。
人老了后好可怕啊!!!!!我不要中风,不要大小便失禁,不要满脸老人斑,不要生活不能自理,不要住老人院啊!!!
国语版,腥,粤语版,嗲
人生短,行路难,日向晚,声声慢。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桃姐》的英文片名叫《A Simple Life》,仿佛回首来路,都不过人间一场,平淡是福。上天保佑让别人吃饱了饭的人民。
今天在伦敦电影节看了这部电影(全场几乎满座),有笑声也有感动温馨一幕。绝对是本年度华语电影的最佳之一。
叶德娴演的真好,表情动作都融入角色当中,包括她时刻恪守仆人身份,与主人之间的距离感。那种鳏寡孤独的落寞想必融入了许鞍华自己的颇多生活体会,也更能打动人。有人看到生死,有人看到温情,有人看到孤独及老无所依,一种生活化的体验,五味杂陈。罗杰和同学吃完卤味给桃姐打电话一幕最击中我。
对于老龄化问题很犀利,那些母亲节陪父母进电影院的孩子们难免如坐针毡,没多少温情,只有内心的刀绞。片子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只是这一次许鞍华的情感更加普世,不再止局限于香港本土,对内地观众更有亲切感,更何况还有亲切的华子和干妈。也许这也是许导和老母的未来吧,也是你我或者他的。★★★★
生有时,死有时。好片有时,庸片有时,烂片有时。具体于许鞍华,真没必要对这部电影抱有太高期待,可能这样反而还好。
五年之内,应该不会有比「桃姐」更好的华语电影了吧?难忘桃姐的眼神,顺服又硬挣。顺服是对命运,不挑剔,不抱怨,逆来顺受,硬挣是在痛苦窘迫中,保持那份清白尊严。
很多镜头都催泪,不过比起《天水围的日与夜》是要差一点,或许是《天水围》先入为主,再看同类题材和内容新奇劲过去了。
许鞍华真是记录常人琐事的一等一高手,再平淡无奇的人物,再波澜微细的小情节都能被挖掘出无限的视觉细节与情感留白。几次配乐点都抓得精到,瞬间激发情感震荡。简单生活的影像,过滤出不简单的人格,不简单的电影。4.5星。
《桃姐》好的地方在于,感人而不煽情,电影将更多镜头留给了温暖亲情的生活细节,桃姐的个性刻画很丰满,有现实感,让我想起……电影对待死别没有去刻意强调,结局没有一个预想中的情感爆发点,这让电影显得很有个性不流俗,甚至有些不够商业的感觉,很平静的一种态度。导演许鞍华对整个故事控制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