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最美好的北京味道
“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童年,寻找着我的北京味道”。
之前曾为两部有北京味道的电影感动过,一部是《我的九月》(1990年),一部是宁瀛的《找乐》(1993年),他们都如实地记录了我童年对于北京的印象,但这两部电影,都没有唤起我心底那份最初的、最为纯粹的“北京味道”,直到遇见《北京故事》。
对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北京人来说,他们的童年一定少不了一种独特的”北京味道“,这种”味道“既区别于老式北京的陈旧感,又区别于现今对北京文化的过度包装感,它是老北京新旧文化最完美的碰撞,绽放出最绚丽的火花,让人沉醉其中……它也是一种消逝的文化,随着我们的童年一起消逝……
记得那时一个夏日的黄昏,我去音像店淘碟,在一堆电影中看到这部片子,当时并没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特别之处,且从未听说过,认为也许只是小众文艺片,没打算买它。可那天淘到最后,也没淘到几部满意片子,这时,又拿起《北京故事》,仔细地看了看,发现它还是一部曾获过奖的电影,而且是表现北京的片子(我比较喜欢老北京文化),想想8元的价格也不贵,买错了也无所谓,于是就收下了,想不到差点错过了一部让我惊喜的电影。
从电影第一个画面开始,我就是知道我淘到了一部多么精彩的电影!
电影一开篇的澡堂场景,便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父亲带我去老浴池洗澡的情景,然后就是北京的街道、胡同、四合院、红色条的老式大公交车、老北京的人们……那时候的北京,是那样的古朴、诗意,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愿离开屏幕了。
其实电影所表现的情节很简单:在美国生活30年的方立群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北京探亲度假,找寻自己童年的生活记忆,随后引出了一些有趣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小小碰撞,片中还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学习英语热、乒乓球、可口可乐、高考……现在看起来,仍十分的鲜活、有趣。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画面是:晚上方立群难以入睡,耳畔传来空灵、悠远的京韵大鼓唱调,他披着大衣来到院子里,看着安静、古朴的院落:鱼缸、藤椅、花卉……不禁想起自己童年时,父亲坐在石台上唱京韵大鼓的情景,曲调清澈而悠远。
片中最有北京味的画面当属骆玉笙的京韵大鼓,现在看起来相当的珍贵!也让我想起另一位北京曲艺界泰斗:关学曾老人。
这部电影,就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北京……每每遇到烦心事,或是想念儿时,就翻此片回味一番,心情也会随之变得舒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导演兼主演王正方出生于1938年,童年在北京度过,他拍出了我心目中最美好的北京味道!
2 ) 从前
想来这部电影出品的时候我才1岁.不过很多情节和场面,都还满熟悉的.白的确良衬衫,长得一模一样的长辫子公车,京韵大鼓,中山装,澡堂,花鸟,二八自行车.......多怀念那个物质匮乏却简单开心的年代啊
3 ) 很北京,很感动!
第一秒钟就喜欢上了《北京故事》。
以前看片很少有这样的感觉,《北京故事》实实在在地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抨然心动。
这就是北京:
四合院
手提录音机
军绿
白衬衫
骑自行车的人流
还有“老上海”轿车
高考复习班
骆玉笙的大鼓……
一达、莉莉、小于,塑造的北京胡同青年形象算不上地道,却极为传神,一看那劲儿,就是胡同里长大的。
《北京故事》的情节很简单,讲述莉莉的舅舅带家人由美国回京省亲的一段生活。剧情中涉及那个年代国人对美国的认识,不过编剧并没有安排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设置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一切矛盾都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中化解。
如果
是北京人
一定会在《北京故事》中
找到失落于胡同中久违了的感动!
4 ) 1984
导演好像没有讲什么事
但有好像讲了些什么事
好像是讲中西文化冲突但又不明显
但至少故事还是完整的
1984年的北京看起来也是井然有序
甚至有些地方跟现在也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看过去总是会觉得特别的落后和保守
其实回头看看也没那么老土
24年后再看这部电影
感觉当时的人们跟现在其实也没什么区别
只是当年的李勤勤还算是年轻漂亮
现在却已是半老徐娘了
5 ) 最有京味感觉的电影
很奇怪,这么好的一部电影,资源、信息却少的可怜,据说这部电影当时在美国的票房非常好,想想也觉得好笑,越是自己人越不认自己的东西。
当初,在淘碟时,因为封面买了这部电影,看后相见恨晚,电影拍的北京味十分有感觉,虽然后面的情节有一点点落入俗套,但不妨碍它成为我心中的经典!
因为她实实在在地展现了80年代的京味文化,如果你听过《前门相思大碗茶》,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感觉是如此贴近,都是描写在海外生活的人,回国寻找儿时的北京记忆。
导演王正方采用自传性的拍摄手法(导演小时就在北京生活过),把北京的特色都表现在电影之中,澡堂子、胡同、四合院、遛鸟、长城、骆玉笙京韵大鼓等等。
另外,想看八十年代北京胡同、大街,骆老原汁原味的演奏,就不要错过此片,因为电影中的很多老城区、老文化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这部电影很好的保留下来。
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或想起小时在胡同奶奶家的生活经历,我就会翻出这张碟片,重温这部电影,回味记忆中的老北京味道。
6 ) 北京故事
清爽有趣的老北京文艺小电影。有这么一个多钟头的时间,跟随时光机再去逛逛30年前的胡同小街四合院,品品80年代老北京的巷陌光景、民生风貌。影片在讲个什么故事并不重要,又看见那时宁静的日子,是这部小众电影最吸引人的光彩所在。
编剧导演王正方自小离开北京随全家前往台湾此后又在国外生活几十年,影片正是他故土乡愁的一个真实写照。电影没什么特别的故事情节,一家三口从美国来到北京,与姐姐一家相处了一段时间,东西方两代人在这个古老又日新月异的城市里温馨又平静的日常,借由一个个泛黄的画面渐次播放,不管过去多少年,片中的京韵大鼓和军裤少年蓝裙少女,一如唱片里的老歌,时光永驻,记忆永恒。
台湾人眼中的北京。李勤勤在少女时代原来已经是个八婆,怪不得现在老了只能演蛮狠霸道又土鳖的婆婆。
1980s的电影今天看起来别有一种先锋气质。关于青春。北京城。中美文化碰撞。展现了大量当时北京的市民生活。既是有着导演自身影子的半自传性电影。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北京纪录片。导演王正方太传奇。男主角才华横溢一心追求艺术可惜英年早逝。演员除耐看的俊男美女以外。老人家也各有特点形象生动。
很难得~
我4岁以前的北京
有趣的前半部分,无序的后半部分,不是那么电影的电影,最弥足珍贵的地方就是记录下了那个消失的北京。
第一部中美合拍片,80年代北京各种符号的堆积,挺适合用来怀旧的。导演王正方真是奇人啊~
1985年,中方和米高梅公司合拍、王正方导演的《北京故事》是个幽默活泼的片子,跟同时期的国产片不同,外国人眼中的北京胡同街坊、市井风俗、邻里关系、青年生活有一种难得的自然清新,精气神非常充沛,片子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讨,比李安早了几年。李勤勤老师正当青春水嫩,王霄(已故)也风华正茂。
我今年看的最喜欢电影,也是你生活过的那个时代。
太极蹦迪!是在下输了。旅居美国三十年的工程师一家返京省亲,其实也是王正方回大陆兴致盎然的走马观花,留下了那个高考前夏日的种种蛛丝马迹。出现了骆玉笙、乒乓球等中国符号,间插中美两家的文化交汇,拍法在当年属于清流,用光也刻意调的偏冷,其记录部分比《中国》好看。想知道出镜路人变老了啥样
进电脑房是要脱鞋滴。。
北京青年浓眉毛,鲜红背心蓝短裤,北京城墙哪去了?击鼓骂曹骆玉笙
Peter Wang瞅着猥琐了点,可眼神蔫有味道。骆玉笙的大鼓,白底红章的交警制服,保留下了80年代的北京风貌。没有贩卖文化差异,着重刻画的是浓浓的亲情和变革时代里淡淡的人生况味,看着舒坦。
修复的不错,看了眼那个时候的北京。
拥有一个异常响亮的片名 却没有给人以沉重感 相反把北京人故事说得玩味十足 80年代北京的四合院 街道气氛保留 也准确的反映出当时中国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这片子放到现在也不过时 该片还荣获了奥斯卡四项提名 这和导演王正方在中国和美国生活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有着一定的关系 大家有机会可以欣赏欣赏本片
中美文化差异,家庭生活的交流与碰撞,拍摄的并不很高明,但非常有趣。修复的很好,能在电影里看到高清的八十年代北京风貌以及现场骆老的《击鼓骂曹》,加一星。
太好了这片子!怀念北京的味道~感觉全出来了,最早的一批海归人~推荐啊~炸酱面,老上海,四合院,喇叭裤,霹雳舞,蝙蝠衫,偏分头,老瓶儿可口可乐,骆玉笙的大鼓,葛存壮,Johnny Be Good~全有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别就是他们那边儿坐着大便,我们这边儿蹲着大便~
现在看起来,更像是纪录片。估计影片最初的动力来源于中美差异,而现在作为观者的感受,却是今天和昨天的差异,远胜于中美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6星
3.5 读过王正方一本《說電影》,说的都是大实话。他的电影也是第一次看,倒没有这么大实话了,华人眼中的中国。那个时候的北京真美好,什么东西都能接纳,都能玩儿,同时也有几多恨,几多惋惜。(姐夫那选角造型有点好笑,不太懂他们那电热毯怎么会弄得冒烟。)另一方面,这也是一部“失业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