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刀歌尘世行,武侠武打,拳拳到肉,震撼淋漓,看完不会后悔系列!
相比于其他的国漫,枕刀歌可谓是独树一帜,风格鲜明,不论是枕刀歌第一季还是剧场版尘世行,人物都是鲜明有个性。就算是不起眼的跑龙套,动漫里也让人记忆尤深,如,怒江龙,六须鲶等等配角。
说了人物更要说的是动漫里的武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武器就千奇百怪,各有长处,在第一季中,可以看到唐刀:环首刀,铁线圈,戟,梨花枪,鸳鸯白刃,降魔杵,少林棍(扫地僧),箫;尘世行中可以看到,拳法(修罗拳),单匕首,环刃,竹针,以及西门仁的枪剑之技,人物动作流畅,一招一式皆有迹可循,而且尘世行中不缺爽点,三叉戟倒插六须鲶,修罗拳对轰重拳,甚至是普通的打斗也是爽点-罗通拼尽全力打死丐帮长老等等等等,还没看的朋友建议看一看。
西门仁真的是恶吗?他的手段自然险恶,他的初衷未必凶恶。动画结尾处,西门家树倒猢狲散,西门弟子如丧家之犬投靠胜出的罗通,犹恐不及而被株连;镜头一转,沾血的银铃铛,滴血的戟头,背景音中一声声“罗帮主万寿无疆,漕帮千秋万代”,像是导演暗示了问题的答案,一场轮回又将开始。 可惜机灵鬼江渊战死,这个人机灵可爱,懂大义识大体,和龙顺一样善恶分明,坚守原则,有情有义。龙顺鲁莽但耿直,善良仗义,结尾一句“怎么死了这么多人,我原本不想这样的”,让人物形象顿时上了一个层次。回想起去年看的枕刀歌第一季,为龙顺惨死羊汤店而伤心。
罗通对“修罗拳”来历的解释,拳中带有一丝慈悲,故而五脏崩裂而肋骨不断,编剧牛啊,不仅把传统武学融入剧本,还有哲学意味,真的很牛!
连廊的大决战实在精彩,三杆枪(戟)和三个人绞在一起,构图,动作,真的震撼! 难得的硬武侠,剧情服务于动作打斗,但也很抓人心弦,观看过程刺激紧张,超棒,更三加油!
近几年仙侠作品无论真人还是动画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骂声也层出不穷。网友纷纷怒斥仙侠拍不好就老老实实滚回去拍武侠不好吗,哦,差点忘了,武侠也拍不好,还是都别拍了。 每当这种声音出现并非是大家真得不想让拍,毕竟你不拍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怎么改进呢。 可骂得最狠的那帮人往往又是爱得最深的,总而言之人们对这样作品的感情就像国民对国足一样复杂,哀其差劲,怒其不争。这种情感归根结底是恨还是爱很难说清,也不用纠结,因为一不小心爱就会转变为恨,变得比撕书都快。
江湖往往没有那么多快意恩仇,更多的是人心险恶。只有武功高强实力深厚的人才能快意恩仇,实力的不够的人在江湖里连朵浪花都翻不起来。 少帮主罗通重情重义心系漕帮,红娘争命改命反抗不公,我当然喜欢罗通红娘这样的正面人物,然而影片中最值得深挖的却是反派西门仁。 西门仁心系临清百姓,但与罗通不同的是,为达目标他更加不择手段。古语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很有意思的提法,而人们往往会忽视这是个结果论。从字面意思来看,西门仁当得上“侠”,但他“为国为民”的手段必遭他人唾弃又不被称之为侠。所以西门仁身死前说得那句话特对,“我没有错,只是败了”。
自古以来,历史都是由胜者书写。试想一下,如果西门仁这一战胜了,那时候他便能一展鸿图再无阻碍,或许真能还临清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也说不定。然而他败了,书写历史的笔便到了罗通红娘手中。而除掉西门仁之后的罗通红娘,称一声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侠”则更加理所当然。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很多武侠剧,那时候奶奶一直称这类叫作“故事片”,我也就像看故事一样,打打杀杀情情爱爱,一遍两遍三遍下来,只记得好人的好、坏人的坏,男女主有没有终成眷属。
可武侠和其他的故事相比,更让人热血沸腾的应该是什么呢?这部电影把答案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
“生死看淡,难凉热血”-龙顺
武侠世界里的生死好像不那么沉重。江湖中人日日行走在刀尖上,为刀剑所伤不过寻常事。随时可以为自己的信仰死,可以为侠义死,为相逢即有缘的兄弟姐妹死,为一较高下死,为不服气死,为服气死…路见不平就可以拔刀相助,萍水相逢亦可以两肋插刀,豪爽随性,危难当头却从不退缩,正好就是龙顺说的这两句“生死看淡,难凉热血”,没法再更贴切了。
“视而不见,与刽子手同罪”-白渊
这两句是红娘问白渊明明可以撇清干系却为何还要掺和其中时,白渊给出的回答。这两句读起来会有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突然觉得是不是和江湖人的无拘无束有点矛盾了。可仔细一想又不然,这好像刚刚好承接上了“生死看淡”。什么时候人会觉得死亡不足为惧呢?是有足够坚定的信仰、也有足够勇气去承担的时候吧。想象一下,江湖人是否只有在这样的信仰下,每一日都无愧于心地去过,每一日才可了无遗憾地当做最后一日一样,豁达洒脱地去过。
“我没有错,只是败了”,“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西门仁
武侠世界里的反派总是很有魅力。他们是和正派一样的偏执狂,只是方向错开罢了。他们同样为信仰、为情义战斗到最后一刻,同样有救世创世之心。即使到生命最后一刻,“小我”可以被否定技不如人,可仍然要保护那份信仰“没有错”。突然觉得看武侠世界还一定要评断出是非正邪就有些草率了哈哈。
最后特别想说的是,有人的地方可能就有儿女情长哈哈,可把江湖人的结局也归到这个点上就更草率了。江湖人要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是身手、是谋略,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如此精彩流畅的打戏实在是太惊喜了!角色们对武艺精益求精、追求不止,但无论武艺高低、对手有多强大,每一次较量都殊死一搏、无所畏惧,这就是武侠世界让人热血沸腾不止的地方啊。
看的时候总会想起《倚天屠龙记》里,殷素素发誓说“我二人若起异心,死于刀剑之下”,谢逊答道“咱们学武之人,死于刀剑之下有什么希奇”,这就是江湖人的样子吧。
假期一个人在深圳过冬,百无聊赖,看完了十三邀,看完了之前收藏的纪录片,或许是因为我点开了《雪中悍刀行》和《倚天屠龙》新版,又马上关掉了他们,又或许是我搜索了十几年前的金庸古龙武侠港剧,很偶然的,腾讯视频给我推荐了《枕刀歌》在首页。这样一部精品又如此小众的作品,没有流量,没有铺天盖地的公众号和宣传片,也没有b站UP主这种引流推荐介绍,《枕刀歌》终于还是被我发现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版,本来是想分几天看完,没想到太令人意外,这样一个时代,这个短视频为主的破碎时代,这个不求深意只求短平快的时代,这个只分是非黑白过于强调对错的偏执时代,这个随口流行语满嘴大道理的时代,看到了这样的作品,不能不感慨难忘眼红血热。看完了两个小时的剧场版,又补了前作14集,真是畅意胸怀久久不能平静。屋内15度,双手冰凉敲下这篇短评,非对剧情的评价,只是自己的感想评价。此短评为《枕刀歌第一季》和《枕刀歌之尘世行》两篇的总评,尘世行为第一季剧集的番外。
耳机循环片尾曲《远行人》,品一口茶,一股悲喜在心头,悲的是这部剧注定小众,喜的是总有人还在坚持。评剧先评乐,片头曲和片尾曲都各有深意,初听只能感到一首辽阔一首凄婉,随着对剧情的理解,越来越明晰歌词中的深意。片头《枕刀歌》,大致就将剧情描述一二:辞君仗剑啸高楼,枕戈待旦故人情,江湖浪荡儿,不过尽浮萍,无风无雪一杯酒,无波无浪客舟中。主角自幼家破人亡,学成武艺一刻不怠慢归家复仇;江湖意短人命若浮萍,顺畅杀敌无风无雪,心中却波浪翻滚,终见故人大仇得报,却更多一杯困扰。
进了江湖,就再也回不去了,在这里,对错难辨,人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正义,简单的复仇,带来了更多的矛盾和疑问,江湖的矛盾与当时社会的矛盾掺杂,每个人在矛盾中更加的立体,而观众也在矛盾之中有了自己的思索。 何为对何为错,何又为江湖。刀光剑影下,拳影脚风中,江湖是一个承载了每个热血的人、每个讨生活的人、每个有理想的人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评判标准除了世道的权与利,多了武功和道义,大侠们可以苦练武功实现自己内心的道义,亦或是只想被人认可;讨生活的人也可以通过暴力的手段来讨一口饭吃,从而在乱世中沉浮。
之前听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50讲,中华民族在没有进入海运时代、没有和大海的世界连接前,陆地政治导致不断的动乱,其中草原与平原的争斗、平原的动乱都给人民带来了生活的厄运,而由于人口增长的局限性,每过一定时间后的战乱是无法避免的。最终民不聊生,江湖也只是乱世中的一种精神承载。而这种不断迭代不断流离又不断重生的精神承载,却又充满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哲学。
扯远了,写回来一点,《枕刀歌》比较完美的诠释了我心中的武侠,那是一个不完满的武侠,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武侠。有生死看淡,也有寂寂归心;有莺歌燕舞,也有萋萋苍生。各种是非看官自断,打斗之中人生已然,来者无祖,去者无佛,芸芸众生,迷惘执着。红尘就是这么的苦,世事也便如此,你看时众生百态引人哭引人笑,你不看时万物寂寥我心自平。又想起了《昆仑》的结尾:去!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笑!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末的,赞美一下制作组,以及提个小建议。在当今这个世道还葆有初心,耐心做好打斗讲好武侠,真的令人敬佩,也让我们这些喜欢武侠的时代另类感到开心。枕刀歌第一季和尘世行都看完了,难以言表,没得说,太棒了。提个小建议,可以将打斗做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快斗,突出武功的瞬刹间生死搏命与潇洒刺激快意江湖;另一种是慢斗,突出招式的见招拆招随机应变,能更好的表现每招每式的特性,有一点像金庸中打斗的描写。有可能慢招更难刻画好,既要表现出来见招拆招的合理与应机,又要展现出每次交锋的刹那间的刺激感觉。
最后,以片尾曲《远行人》的片段歌词结尾,这首曲子深得我心,而且总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城南旧事》,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至今听到还会流泪。
江流阔
血流红
白浪滔滔任西东
江湖暗
星河明
轻舟此去不顾停
最后期待一下第二部咯,祝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打戏太棒了!打戏太棒了!打戏太棒了!重要的说三遍,而且是在认真讲好一个故事,虽然叙述有点点瑕疵 略显稚嫩,但最后的戏非常棒,一下子把反派的人设立起来了,良心之作!
即使是在曾经动作片的辉煌期,对于长杆兵器的武打设计都是不多的,但这部作品对于长杆武器的动作设计的非常漂亮 潇洒 刚柔并济,看了最后的结尾彩蛋更期待有新的作品了!!!
漕帮武侠吗,马!(齐鲁临清西门大户,但是真就武打并苍白对以武犯禁进行重复口感演绎)
打斗场景设计真的十分skr
非常普通
画风不错,打斗不错,剧情太单薄了,总是带有一种课堂说教的意味
很酷的武侠故事,临清也有自己的一方江湖,或者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量的打斗戏,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篇幅,非常过瘾,而且当中还有枪、戟等传统兵器,就是熟悉的武侠味。当然,我觉得《枕刀歌之尘世行》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没有把正反两派做简单的对立,而是去刻画不同人物的不同立场。他们或许有各自的使命,这是他们拔刀相向的原因,可仔细去想也没有明确的谁对谁错。这种引发思考的设计很有情怀。武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武侠,而是一群人的武侠,所以,我们看的是群像戏,江湖纷扰,快意恩仇。
TV版中的“反派”,电影版中的主角。没有讲正邪,没有非黑即白,而是在说世间,说江湖。剧本绝对不差,每个角色都能完全立住,就算西门仁也是有自己的世界观,不对但也没错。人物的丰满在整个《枕刀歌》中做的非常出色,包括TV的各种回溯。至于画风,为了凌厉的打斗把人物做成略带水墨的简笔,完全可以接受,留意背景的精致就明白是有意为之。动作的分镜和招式是我看过的武侠中最好的,是纯武侠。
国漫在一步步地提升水平 例如从提高帧数开始。
这么认真地画,却不能写个不弱智的剧本……
枕刀歌尘世行做的很纯粹,很中国风的武侠故事,招招见真章,看得出制作组是做了很多准备的,武打的招式做的很写实,人物建模也有江湖儿女的粗犷气质,算是近几年比较特别的国漫作品,整部电影100分钟,篇幅和故事节奏都掌控的很不错,期待以后能在大银幕看到,品质再打磨一下完全不输院线电影的,虽然看下来故事线是比较单薄,但是团队还是放了很多巧思进去的,比如西门仁这个角色,就是很值得探讨的,值得一看。
没有看过剧集版,直接看剧场版,被里面的武打设计惊艳到,如果剧集也是如此那真是用心了,这个武打动作设计放到大银幕看效果也不差。主创也尝试在融入更复杂的武侠世界观,没有二元对立的绝对恶人,只有观念相同但实施方法不一样的江湖人,以至于每个角色都有值得深挖的多面性。主创说要打造江湖群像,这种鲜明的群像让人想起港产武侠片,每一个配角背后都有一片宇宙。
打斗属实精彩,最后三人长枪长戟搅在一起,转圜之后西门人以腿驭枪那里,真的高亮!故事嘛,倒无所谓了,都是为了打架的一点点借口嘛,聊胜于无。不过,为二等造枪的好友,即便你们认为被炸死了,打架过后也该去收尸吧……结果最后是自行复苏的镜头,感觉你们根本是抛下他没管呀。
剧情简单,但动作场景一如既往地精彩绝伦。最精彩的打斗场面都在漫画里了,不得不说这是武侠真人电影的悲哀。
超棒,国漫崛起,国漫打斗戏的天花板!影比剧成熟了,好多人希望这部漫去大荧幕,但我自私还是想让它就这么悄悄崛起,最后一鸣惊人,期待第二季…故事虽然还不够饱满,但打斗场面已很震撼,加油!视而不见,与刽子手同罪!
多么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的动作设计,多么义薄云天快意恩仇的江湖豪气。没有善恶,只有立场,人物主题均处理的高级。“这乱世一口饭要用黄金万两来换,一滴水的欲望要用一碗血来偿还”,好久没见到这么好的台词了
要不,2022春节档最佳,选这部吧?(有会员)还免费看呢,你说是不?
多给一星作为鼓励。但其实仍是老毛病,武戏有余、文戏不足。从原本彼此独立又有联系的剧集变成完整的长叙事电影,破坏掉了大开大阖开门见山的气势、快意恩仇的潇洒江湖气,使叙事变得冗长,相对单薄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胸有韬略等等被前人撰写得不知更高明多少倍的内核,像是被一口气翻过来倒过去地来回喘。不过武戏的高质量还是肉眼可见,作为一个零零后,却只勉强赶上了金庸时代的末班车,随着时代的发展,武侠却肉眼可见的渐行渐远了,成了国人心中少被提及的幻想。有句话讲得不错,中国武侠的真人影像已经日落西山一去不返,那么动画就应该是最好的媒介和契机。
动作依旧没得说,文本依旧弱。(片尾:西门仁徒孙们“回头是岸”这么快,开得是摩托艇?
好看!从头爽战到尾,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纯粹的打片了!
长得不帅打得帅,文的不行武的行。
制作和文戏就不提了,关键这武戏我也没看出来哪儿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