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片,是国产电影一直难以突破的“老大难”类型。由于投资和制作的体量庞大,工业水平难度高,数量稀缺,而且品质参差不齐。
何况《峰爆》聚焦的地质灾害题材,放在全球灾难片里都是冷门项。在我的观影记忆里,似乎不曾看到过这个题材的影片。山峦的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山外是地裂、震动、泥石流、16万百姓的紧急撤离,山内则是洞穴中的惊险迷途、无限深渊。
显然,在没有太多同类题材可以参考的情况下,本片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完成度是不太容易的。李骏导演拍出了他的个人生涯最佳,类型整合得很实在,表达上也没有马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种东方式的灾难片叙事,跟好莱坞的叙事手法有着明显差异。
影片的故事开展得很直接,刚开场三分钟就是一场小型的透水事故,告诉观众爆破研究室主任洪翼舟(朱一龙饰)拥有不错的专业水准和临场执行力,一座修建十年的高铁隧道即将竣工,而更大的山体事故也即将袭来。
紧随其后,就是地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呼啸而至,而且不止一次。老铁道兵洪赟兵(黄志忠饰)刚抵达县城,立刻地动山摇。仅仅几秒钟,楼房坍塌、地面沉降、火车越轨。而在不久之后,隧道乃至整个县城的16万人都将危在旦夕。为了救人,洪翼舟深入地下营救民众,和父亲一起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救援。
在无限深度的山体内,众人如何脱离险情?为了挽救16万百姓的生命,要牺牲用十年心血修建成的隧道?《峰爆》先是分列了两条平行的叙事线,接着合二为一。
作为一部灾难片,《峰爆》在题材上颇为罕见,但其实可以令人联想到灾难片的“最前身”:上世纪流行于德国魏玛时期、20-30年代的“高山电影”,诸如阿诺德·范克的《圣山》、《帕吕峰的白色地狱》。而到了21世纪,这一类型被传承、变奏为登山片,比如好莱坞的《垂直极限》、日本的《超越巅峰》,以及大量的纪录片,比如此前获奖的《徒手攀岩》。
它们都尝试将山峦风景、人对高山的挑战,转化为电影镜头与人物情感的语言,并以徒手登山、紧急救援等情节构成全片。
然而,无论是古老的高山电影,亦或是之后好莱坞的灾难片、登山片,核心大多有着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救难的集体不被彰显,个人救援的力量被过分夸大,最终也大多是圆满的结局,主角不会轻易地以生命为代价做出牺牲。
《峰爆》则显然跳脱出了这类传统好莱坞电影的表达逻辑。里面讲述的,更多是一段包含冲突与和解的中国式父子关系,以及个体的超越性力量,并且从中引出了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兵种“铁道兵”。
我们可以看到,朱一龙演的洪翼舟和黄志忠演的洪赟兵父子,从他们在山体内部的自救,再到徒手攀岩、牺牲自我、投放炸弹,从而救助生命受到威胁的县城居民。前后这样两件事,展现出的都是二人作为渺小的个体,通过自身的信念,进入到了超越自然造物的力量当中。这是东方文化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积极作用的虚静之思。
这也与陈数演的项目经理丁雅珺说的那番话不谋而合。西方文化里的“诺亚方舟”是以创想救世主般的乌托邦之船,来躲避一场因神惩而降下的洪灾。东方文化里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则是对道之永恒、生生不息的精神寄托。人的身体与巨大的山脉相比,无疑是弱小的,但仍旧拥有着改变命运的机会。两者界定的差别是,西方文化认定救世主以及天道;而东方文化认定的是人道,山之大,人之心亦大。
其后,丁雅珺动员大家说的那番话:“隧道毁了,我们就再把它挖通,桥梁断了,我们就再把它给架起来,大不了,就再来一个十年”。实际上也是同一个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基建建设在服务、利好于民众之前,首先是保护民众的安全。
为此,基建工作者、消防员、飞行员们所展开的救援工作,就如同曾经的铁道兵一样,各方合力,天地同心,人能感天。就这一层面而言,电影抓取的关键词确实挺准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里,黄志忠演的退伍铁道兵,把铁道兵这个特殊的存在给引了出来。
《峰爆》最后在情感上是打动我的,除了围绕洪翼舟展开的那些情感戏、朱一龙和黄志忠的对手戏,更主要的点,还是在于片尾纪实影像里呈现的铁道兵的历史,以及他们的精神对于我们后代的意义和价值。
也许,铁道兵不为当下的我们所熟悉,但实际上他们曾是社会基建的前沿力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建铁路与机场,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牺牲。
铁道兵诞生于解放战争,正式组建于1953年,是工程技术兵种,承担的工作包括修筑铁路、隧道、桥梁、建筑、通信工程等,并且对其进行保障。战时,还要担负战区的铁路抢修、抢建任务,保障军队的机动和作战物资的输送。
《峰爆》在台词和结尾字幕里都提到:铁道兵是和平年代,伤亡数量最高的兵种。而本片类型叙事的精神内核,其根源就来自于他们这些超越自然造物的渺小个体,也来自于他们的集体牺牲。
非常喜欢《峰爆》这部电影,不光是因为惊险刺激的场面,让人跟着主角的视角经历隧道爆破、山体滑坡、峭壁攀岩,一幕幕,惊心动魄,放佛置身其中。
不光是因为中国式救援和中国式英雄,在危难面前,我们中国人团结互助,服从安排,不放弃任何救援的希望,我们也不乏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克服万难,负重逆行。没有人生来勇敢,但这些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给了我们力量与希望。
而且还有影片中展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当今的中国,高铁、5G、卫星、准确的预报和监测能力、高质量工程建设、高精度数据模拟推演,无处不体现出令人自豪的大国自信。
作为一名计算机行业从业者,看到爆破数据模拟的画面激动万分。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依靠数据模型进行模拟,不仅能够大量节省成本,并且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推演各种可能性,大大提升了效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力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
今天的中国,早不是贫穷落后的模样,我们拥有各类重器,在各个领域都凸显出超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影片最后的纪录片中也体现了我国铁路建设的画面,从一开始的人工架设大桥开凿隧道,到今天的盾构机架桥机辅助建设,中国高铁遍布全国各地,成为速度和便捷的代名词。
防杠声明: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当时《峰爆》刚上映的时候,我接受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好评,我关注的几个影视区up主都疯狂安利,但同时也有一些负面的评价,随后豆瓣开分6.7,貌似也没有那么好。所以,我不抱任何期待,走进了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就这水平,豆瓣也能上6?《峰爆》是灾难片?自信点,把“片”字去掉。
个人评分:45/100 说实话,这“灾难片”真的把我看笑了。本着欲抑先扬的基本原则,让我们先说说影片的优点。 首先是作为灾难片,营救的戏份还是很多的,基本上都把影片铺满了——一场接一场的高潮段落使得情节推进极快,对于那些抱着看爽片期待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还是比较友好的。编剧在相关的专业知识应该是做足了功课,作为行外人,我感觉救援的戏码还是比较专业的。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演员的演技。先声明一下,本人不是朱一龙的粉丝,但是他在影片中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完全担得起主角的分量。其他配角的演技也没的说,基本就是全员演技派,没有因为某人演技下线而让人出戏的情况。 其余的地方……真的,可以用“灾难”二字形容了。 首先就是灾难场面——既然是灾难片,那么就要先看灾难场面能不能打,可惜的是,《峰爆》,它真的不行。首先是真正的大场面真的不多,除了开头的地陷和结尾的炸山,其他的真的不算什么大场面吧。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能吹“场面壮观”,真正的大场面电影咱见的还少吗?好莱坞的《独立日》《2012》《后天》《末日崩塌》,国内的《流浪地球》,哪个揪出来不能吊打《峰爆》?行,题材限制大场面拿不出来,好歹咱把特效整好点行吧?遗憾的是,《峰爆》在这一点上依旧拉胯。毫不夸张地说,《峰爆》的特效与目前的业界顶尖至少有30年的距离。同样是灾难片,《流浪地球》的特效水平真的不算顶尖,但是人家至少让人看不出假来。但《峰爆》中的特效是肉眼可见级别的假,看某些特效场面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我在看动画片。据说(只是据说哈,不要当真)这片的特效是某个很厉害的团队做的,看这成片效果一定是没给特效团队尾款。 以上是硬件上的问题,但本片软件上的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到了不忍直视的地步。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情节上的逻辑失误,简直了……灾难片的情节可以简单,但是筛子一般的逻辑真的难以容忍。来,我们细数一下这片子的逻辑问题:首先是男主洪翼舟(再次申明一下,朱一龙的表现是不错的,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锅编剧背)逃难的时候,那么大的地方就往洞里钻,他是自信地认为那个地方不会被堵死,还是他与老爸产生了某种心灵感应?还有洪翼舟与老爸起争执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地方是要显示洪翼舟多么nb,但是这个争执点就是一个高中地理,他老爸四十多年铁道兵连高中地理都不懂,这合理吗?再有,男主对水有恐惧不敢下水,但是看到老爸下水了就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还成功克服恐惧救出老爸找到了出口,二十年的恐惧要克服,真的这么容易吗?还有,指挥部在发现山体滑坡方向有变之后,有人说“炸隧道才是唯一的方法”,还引发了一场炸隧道还是保隧道的争论,结果男主一从洞里出来就提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案,成功“发现”了大山后面还有小山,国家的测绘和地质专家难道都是吃干饭的吗,非要男主出面才能发现更好的方案?到最后我也不知道隧道到底炸没炸隧道(也许是后面我看不下去转而看手机了没发现),商量炸隧道的事情是水时长,还是搞强行煽情?这些都不算最离谱的,最离谱的就是最后男主在下雨天徒手攀岩,天降大雨不光看不清岩壁还很滑,关键是当时还是冬天,就几度的气温还淋着雨,手早就失温抓不住了,攀岩高手Alex都不敢这么玩,而我们的男主竟然还能爬那么久,除了男主是蜘蛛侠我想不到其他的解释。结尾男主都累得瘫地上不动了,竟然还能冲刺跑扒到飞机上,还能扒住了,编剧是不知道直升机周围有气流吗?开挂了吧这是!!! 除了情节的漏洞,这部电影的人物设置也很拉胯。基本上所有的人物都是工具人,全部为推进剧情而服务。大事件下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不存在的!尤其是男主的女朋友,这个人物真的是非常迷惑——对剧情推进几乎没有作用,删去她的故事线对影片基本没有影响,戏还那么多,是留着最后煽情用的吗?哦对,没有女朋友的激励,男主不可能活着出来,原来是为了硬捏大团圆结局用的。 在情节的编织方面,编剧也没有交出一份很好的答卷。正如《故事》中所说:“激励事件只在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本片开场就是小灾难,而影片的主线灾难情节在开场十来分钟之后就出现了,提早灾难情节的好处就是提升节奏和观众的紧张感,坏处就是人物的情感铺垫不足,要编剧在后面想法设法地找补回来,这其实挺考验编剧的功力,但是以本片编剧的水平来看,这种玩法他真的hold不住。男主到底有多爱他的女朋友?光靠开头秀恩爱可看不出来。工人们对隧道的感情到底多深?光靠动员的时候几句反对是不能全面表现的。《峰爆》的情节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洪翼舟洞穴救援,另一条是指挥部商量灾难应对。前者还藏有一条父子关系的支线,尚有起承转合,后者就是简单的情节推进,戏剧冲突干瘪无味。而且,为什么洪翼舟要掉进洞里,除了救爹以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男主的智慧下线一会,不然电影演四十分钟就全剧终了,这还怎么捞钱啊。 《峰爆》对于灾难片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本片只学来了优秀灾难片的营造紧张感的方式以及国产片的“光荣传统”——强行煽情,故事塌得一塌糊涂。有人说(还是有名气的我非常认可的影视区up主),《峰爆》是国产灾难片的新标杆,以后国产灾难片照着这个拍一准没错。我真的无法苟同他的观点,我只能说,要是以后的国产灾难片都走这种路线,那么国产灾难片 要!!!完!!!蛋!!! 最后,我还是想多说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影片中所有的重大问题全部是男主解决的(至少是他出主意),其他人充其量算是主角路上的工具人或点缀,有些甚至连点缀都不算,删掉都无伤大雅——这难道不算个人英雄主义么?整天想着宣传集体主义价值观,却只能交出这样的故事,这合适吗?建议去学习隔壁的《流浪地球》,那是真正的集体主义。 现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主流电影不仅仅是普通的电影,还乘载着输出中国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向国外输出,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但是通过电影进行价值观输出并不是简单喊喊口号、说教说教就行,那是宣传片干的事,电影是靠故事服人的。要想让别人尊重或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先要让别人认同我们价值观下的故事是好故事。回首过去,那些火出圈,火出国门的电影,像《流浪地球》《叶问》《哪吒之魔童降世》《战狼2》故事都不错,起码没有太大的漏洞。还有近年中国送到奥斯卡的片子,虽然与那些真正有竞争奥斯卡实力的电影还有所差距,但起码都有一个好故事的支撑。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创作者只会强行煽情,以为把代表中国价值观的东西简单地拍出来就行,故事本身要么漏洞百出、要么说教意味浓厚。这样的故事也许能打动一些中国观众,但用来文化输出显然是不行的。这确实令人担忧。 我希望,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真正宣扬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优秀类型片越来越多,也希望我的这个希望,有一天不仅仅是一个希望。 就这样,收工。
本月11号的点映我看了,虽然看过花絮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影片还是惊到我了。影片极具视觉 冲击力的特效,演员极具张力的表演,整部影片极具高尚的大爱都是看点。通过这场地质灾害以及面对危险时老洪和小洪父子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尤其是小洪在飞机上告别老洪“要去做很牛的事”这句话令人泪目。影片诠释了“生命至上”的意义,“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总之,这是一部优秀影片,值得一看。
朱一龙的新电影《峰暴》昨天下午刚看。哈哈哈从电影的原型来看,这是可以被拍得更好的故事,铁道兵有很多故事拍!从电影本身来看,这个电影很一般。电影的主线是明显的,但是在叙事的时候显得很乱,原因有几个,一把所有的都当成主要情节进行渲染,就是哪个地方都很用力。二是没有张弛有度,尤其配乐,全程用高调音乐,耳朵被吵死,心里并没有太激动。三没有搞清楚电影要什么风格,既想要视觉冲击,又玩父子温情,还玩主旋律,关键是全都很用力。一句话,当你太想做好一件事的时候,要谨防掉进粪坑。我觉得可以用更冷静的风格来做这个电影,和铁道兵的事情和人物也比较合。色调再清冷一点,音乐不要处处激昂,父子情不需要总煽,尤其洞里下水之前那段哭戏太长,演员是合格的,但是没有剧情和情感的铺垫,演员演得再好也没用。减少一些中央领导画面,张国立让人太出戏了!这样更集中一些,对表现铁道兵的精神和代代相传的那个内核会更好。当然,片子里有几处让人匪夷所思的设计,第一就是父子两怎么在洞里一下就见面了?这里可以有得做的,做好了肯定好看,体现现代铁道兵的技能和智慧。第二,如何帮助普通人攀岩走壁的?这里可以做的很惊心动魄,会让观众感同身受。第三,大雨天,户外零下状态下,湿冷环境里,身体居然没有失温!如何能徒手攀岩成功的!!尤其是第三点失真严重,简直就是对攀岩届的嘲讽。所以这些实打实的地方全部没有坐实,这个电影给人感觉太假,甚至某些地方在侮辱观众的智商,也白瞎了演员,更更有点浪费这批默默无闻的原型人物!!但凡涉及原型人物,真的要好好做啊!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灾难片,制作精美震撼特效大片,但国外更突出强调个人英雄救援,对我来说不太真实又很遥远。 这次看到朱一龙主演的这部灾难电影《峰爆》宣传以基建工作者作为背景主体,以平凡英雄和中国式救援为主题,让我有些好奇,刚好所在地区也有点映就过来看了。 影片真的让我很惊喜,如果说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片的大门,那么峰爆就打开了中国灾难片的大门。 不是什么超级英雄而是一群普通的人民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化为逆行英雄,以人类的身躯抵抗灾难的侵略。震撼但又真实的中国式救援! “家可以重建,人必须活着。”“一切为了人民!”在经历了武汉疫情,河南洪灾的天灾人祸之后更加感同身受的了解到这句话的意义,祖国永远为了人民! 准备中秋节跟朋友一起二刷,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感动又震撼,期待这部电影走出国外,告诉全世界什么叫做中国式救援!什么叫做一切为了人民!
生命至上的中国式营救,虽然为《峰爆》带来了一定的共鸣,但可惜的是作为一部试图用特效作为卖点的灾难片,这部电影在制作上并没能带来媲美好莱坞级的震撼 ,一眼看假又贪图大场面的拙劣特效,成为了电影难掩的诟病。
特效不错,中国特色灾难片,就是剧情有些杂,亲情爱情家国情,什么都不能少,也就不突出
想给两星的…想要表达的太多,每一段单拎出来都还不错,但堆砌在一起就很突兀奇怪。父子情,很感人,但前面烘托得那么危急,来哭一出,抱歉缓不过来。爱情,放弃的莫名其妙也突然满血…奇怪,太奇怪了
我们的电影已经越来越体现我们独有的文化,不再是诺亚方舟,而是愚公移山。
为女性角色加一颗星。
6.5分水平,4分给大场面,那些悬崖峭壁光是看已经让我头晕了,其他的都get不到。剧情,台词尤其尴尬。学习了电影套路之后很容易联想与解构,ps:虽然场面够灾难,可是朱一龙山路十八弯开车撞各种障碍物还连人带车旋转空翻最后还精神棒棒那段,我都看笑了
一个大bug,攀岩难度调的太大,太假了,全球最牛逼的攀岩运动员都不敢这么玩儿,按照正常人难度的200%来设计比较科学,这按照百分之一百万来设计的徒手垂直攀登+暴雨湿滑+山体滑坡+强侧风……山洞丢炸药,直升机飞到侧边垂直摇荡很容易进入,非打个钉子还没进去,白送一条人命......另外,父子俩命悬一线吊在高空的时候,唠了好长一阵的家常,太出戏了.....
基建工人确实不容易,工作高危,环境恶劣,开过川藏公路的人都知道——一公里牺牲一个修路人。但是,如果能把溶洞观光旅行团处理得好一些,并且回答一下小洪如何在淹死他妈蹬死他爸之后还能坚强活下去的问题,就更好了。另外,亚洲飞人苏炳添冲刺之后都跳不出小洪跳上飞机那个距离吧!!!
本来只值2星,可朱一龙的眼睛,在幽暗的山洞里,一闪一闪的,不得不再加一星
我发现我不喜欢这类片子最大的原因是你不知道他是在讲虚幻还是现实,你说他是当代,全篇的电子屏感觉即将移民火星;你说他很科技吧,他又儿戏地在屏幕上给你现实个“成功率100%”。两首滥用的bgm覆盖了全篇80%,试图煽情的慢放填满了剩下的20%,令人满头雾水的红绿打光里一次次出现主角父母悬浮在半空的上半身特写,让人又迷惑又想笑。最值得诟病的是感情戏,亲情不是靠哭和吼表现的,父子感情拍的比街上小情侣吵架还要难看——“你难道从没有怪过我吗!?”“你为什么不接我电话!!”……这都是些什么台词啊!至于男主暴雨和山瀑中徒手攀岩,奄奄一息时还能爆发小宇宙一跃20米抓住直升机……我只能说你开心就好啦!
很一般,很失望
煽情部分拖垮了节奏,朱一龙像spider man,厉害厉害!
故事整体节奏深华了,但是主旋律是个人英雄主义秀
含剧透尴尬到抠脚,事关十几万人性命的事情,最后安炸药只有两个本不应该干这事的人干。请问其他人是死绝了么,你们就算人送不上去,给他们补补装备也行吧,真看着他们徒手爬啊。
意外地好看,难得感情拍得如此细腻,难得如此人道主义
在二分与三分之间徘徊不定,最终二🌟,这个特效尬的想吐,父子关系塑造的还行吧,就是都那么危险了男主和父亲还在那吵架,这场戏真的尬 30岁好像15岁犯错了一下……
整体观感不错,用灾难片的形式把中国铁道兵和基建人救灾的故事讲出来了,在国产片中这样的题材还是比较新颖的,朱一龙和黄志忠搭档上演父子戏码也挺有看头,两人演技很在线。但是电影剧情如果能多提到一点关于铁道兵和基建人建设祖国、建设基建工程的部分会更好,最后点赞一下朱一龙的演技。
不管是从特效还是大场面,这部电影都做的很好,场景逼真,令人震撼。很喜欢电影中“诺亚方舟”和“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几句台词,每一位都是平凡人,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但在灾难面前,他们都会第一个站出来,他们都是平凡人中的英雄,向每一个逆行者致敬!
如坐针毡...我理解了医生看抗疫片的感受了...
里面的父子线真的看得我尴尬死了,为什么国产片就要安排这种家庭戏啊,只拍个人不行吗?除了这条线其他勉强还行吧,大场面还挺惊心动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