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旅行的行程都是预先安排好了的,但人生却并非都是计划好了的,很多事情无法掌控,就如男主的儿子去商店突然被劫匪枪杀,就如他老婆不顾他的挽留要和他分开......
其实我很不能接受电影的情节设定:一个年轻火辣的美女竟然对一个长相平平的老男人一见钟情,主动出击,契而不舍,死心塌地.... 为什么呢?妙丽实在太完美了,她聪明机智,俏皮可爱,虽然她学历家境也许不那么出众,但是说她配不上男主可是没有的事,男主的学历有多高?感觉写个旅游攻略也并不需要多高学历吧,且男主住的是祖父的房子,也见不得他有多富裕,连自己老婆都没带过去巴黎,说明经济情况也不怎么样。
男主在被原配招安之后,妙丽契而不舍地争取夺回男主的爱,借了钱跟随男主去巴黎,拜托好友帮忙照顾儿子,可以说是奋不顾身,孤注一掷,如果我是个男人,肯定会被感动;男主为了稳住自己立即打电话给原配,其实内心在激烈斗争……
我感觉男主是一个不想放手去爱的人,他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一切都在安全区域内,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爱一个人要付出多少勇气,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不愿掏心置腹地爱别人,大家都学会把爱留给自己,谨慎地活着。妙丽曾经问男主打算何时跟自己结婚,而男主并没有给她任何承诺,他对爱情和婚姻都失去了信念,跟妙丽在一起的时候,他是有所保留的,做着随时全身而退的准备。
而电影最后,男主决定与原配分开,决定大胆地去爱,他绽放出的笑容,就像阳光终于从乌云背后照射出的万丈光芒一样,是整部电影中第一次真正快乐的笑。爱情的美妙不是有人爱你,而是当你爱别人的时候,身体里所产生的那种化学反应。人生苦短,应顺从内心,及时行乐。
人生就像旅行,但我们不能为自己的旅途设定一个固有的框架,那会感受不到旅途带来的意外收获。在旅途中有幸福,也有悲伤,但我们不能因为悲伤而停下脚步,因为旅行意味着前行。
一位专为旅行杂志供稿的作者麦肯性格孤僻、不善言辞,在痛失儿子一年后依然未能走出痛苦的阴霾,其妻莎娜不堪忍受丧子和婚姻冷遇而离开他。
只有儿子生前的爱犬-爱德华相伴,但爱德华也在儿子死后变得胆小、烦躁。
因为要出差一周,麦肯将爱德华寄存在一家宠物医院,宠物驯养师妙丽将爱德华逐渐训练得听话、可爱,也在与麦肯接触中对他产生了好感。麦肯也妙丽的关心充满感激。在与妙丽7岁瘦弱的儿子-亚历山大相处中,他又找回了作父亲的感觉。虽然与妙丽过着同居生活,但由于多方原因,麦肯始终无法接纳与妙丽的婚姻。
又一次到巴黎出差,妙丽在麦肯不知情的情况下尾随去了巴黎,这令麦肯有些无奈,他始终与妙丽保持距离。在巴黎期间,麦肯不小心背部受伤,其前妻莎娜得知后很快来到巴黎,在酒店给予照顾,他们以为这是又一次幸福的蜜月。相处期间,彼此内心的痛苦重新被唤起,令麦肯意识到他与前妻之间障碍始终无法逾越。他需要放下哪怕是被他精简到极致的行李箱,去拥抱新的旅程,去遇见“意外的旅客”。
小情节电影,闭合式结局,内部冲突,单一主人公。影片讲述一个男人思想的转变。男主人公是一个理智、墨守成规的旅行杂志作者,专门为人提供旅行指导……在他和妻子分居的日子里,一个女人的出现,让他的生活和精神都变得轻松了很多。女人有一个孩子,而他喜欢这个孩子,并且也愿意照顾他,他曾有一个儿子,但是死于枪击。1年后,他的妻子想和他复合,他努力的和前妻重圆旧梦,但是他知道前妻在没有他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而他却需要那个女人的照顾,最终他选择离开前妻,去找那个需要他的女人一起生活。很想知道,他妻子的真实感受。在爱情面前,只有愿意接受真实的你的那个人,才是你要寻找的那个人。
细腻,深刻,幽默。很多隐喻,主线次线完整交映,片子连贯,表演连贯,结尾车和男孩,点明主题,导演不错,剧本丰富合理。不足是男主转变外在影响太大,欠缺内在素材,增加男主痛哭和小改变的事件,增加男主新爱情也失败的事件。探讨缺乏安全感习惯逃避隐藏的一类人面对人生的态度,从寻求安全感到接受人生的不确定性,从被动习惯到主动改变;同时也探讨了爱情和适合的选择问题,认为很多东西比爱情更重要,长期相处的矛盾如何解决。个人认为所有人都需要且构建自己的安全感,哪怕是脆弱的,所以片子并未彻底说服我。
伴随着在女友和前妻之间的最终抉择,旅行作家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命运到主动感知世界的心理状态蜕变,整部影片的主题“自然之爱vs成熟之爱”也以成熟之爱的胜出画上圆满句点。
作为情感片来审视这个影片的话,该片的主角应该分别是组成三角恋情的Macon、Sarah、Muriel和新婚夫妻的Rose、Julian;其他角色更多起到背景的作用。
五个主人公构成了三对恋情。在三对恋情的两两关系中,即使爱的份量或多或少,他们也都是相爱着的。然而,感情的走向可谓大相径庭。
造成感情结果迥然不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正是自然之爱和成熟之爱。
先拿起到横向对比作用的新婚夫妻Rose和Julian做分析。
Julian和Rose的一见钟情,是典型自然之爱的表现。
仅凭外在现象和内在直觉,怀揣着激动心情走进婚姻关系的他们无可避免遇到了相处学问的挫折。
好在Julian婚姻意志坚定,体谅Rose需要存在感的内心需求。Rose实现了自己需要的存在感,Julian拥有了井井有条的办公、生活环境,皆大欢喜。
他们的情感走向圆满,正是因为实现了“自然之爱”到“成熟之爱”的成长蜕变。
在三角恋情中,Macon和Sarah的情感状态都是自然之爱。
他们本能地陷入爱恋,走入婚姻,生育孩子。一切的发生都自然而然,自然到通过这场婚姻,他们只实现了物种的繁衍本能。
然而,作为高级生物,在相处过程中,他们原本可以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可以学习到更多,学会成熟的爱与被爱。
奈何两个人都不成熟且不知道应该如何走向成熟,导致两个人即使在中途经历过反思、想要学习配合对方的过程,直到故事结局也离成熟之爱依然存在漫长的距离。
在有新人可以选择的情况下,Macon直接选择结束这段情感;
然而,Muriel和前两个主人公不同,是实实在在情感成熟的女性。
在贫民窟成长起来的她现实而不失浪漫,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明白自己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获得什么。
与此相对应的,她清晰地明白,为了获取自己的所需自己需要付出什么。
这便是成熟之爱的关键哇。
在做出和Macon构建亲密关系的选择后,Muriel便以恒久的接纳、包容态度去对待Macon,主动营造治愈、轻快的相处氛围,有承担情感责任的自觉。不得不说,这一切都难得可贵。
经历过Macon的反复无常,Muriel面对Macon的回心转意,依旧是全然接纳的态度。
Muriel为什么会这般的情感成熟?仅仅是人和人的差别吗?
私以为不是的,更多可能是后天学习和反思才成为。
容易依赖、自私自利是大多人的天性。在后天的社会经历中,女性更容易成为前者的长期宿主;自私自利之根则更容易在男性的生活状态中扎实发芽。
责任感必然不会凭空出现,而源于后天的社会教育。经历一次次心理层面的来回撕扯,真实社会生活中的一次次事件的练习,责任感才能深入骨髓。
更何况,Muriel并不完美,在影片中她曾一度情绪失控,在忍无可忍时指责Macon过于自私。这让Macon感受到了直接的压力。
所以,Macon向前妻坦白他需要Muriel的情感结论,是Muriel主动给予对方所需的结果,是成熟之爱战胜自然之爱的表现。
除此之外,直到影片结尾,Macon仅仅是认识到“所需之爱”和“自然之爱”的差别。"成熟之爱"的实现需要自觉,加之Muriel似乎并未想改变Macon,他还要自己主动去感知更多。
旅行就像人生,原本的计划不可能完全周到。感知旅途中的意外收获,也许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
话说回来,Macon曾经还给过Julian关键建议,不能说对维系情感的学问一窍不通。要是能抽离出来反思自己的情感的话,相信他对"成熟之爱"的习得很快就会柳暗花明。
爱谁、爱多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和谁在一起时的那个你;节奏沉闷徐缓,不过和主人公们的气质相合;结尾倾诉很是温柔地心碎,“你已经复原,不再需要我,而我仍然需要她的帮助”,生命中有多少这样无可奈何的错过呀,爱真薄弱,无法抵御心念一转,爱或不爱都不由自主无法言明,都被命运推着走。
以为不过是部通俗的家庭剧而已,没想到还不赖。很多平易近人的生活小细节都让人莞尔。喵小姐好可爱,妻子极不讨好。男人终于明白对某人的爱有多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某人在一起你是什么样的人。早已破碎的何必弥补,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谁,他最后勇敢了一把。
全片隐约讲述了男性丧失权力又重新找回控制力,女性角色吃弱,还不如那只狗戏份戳到要害。吉娜戴维斯也算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角色演绎得俏皮主动又予人温暖而非压力,她放得开,即使如此照本宣科每一步都被编剧写得毫无空间的角色,被她反而赋予了更加具象的灵魂。真实的活着的,就必能获得认同。
刚才看了看,断断续续看的,还好吧,HURT挺有味道的!
对于在繁琐生活中迷失自我的人们来说,旅途是一个找寻自我的很好的选择。本片细腻温情,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终于又看到部有打5星冲动的家庭生活片儿了 虽然故事是老瓶 可每个人的可爱毛病却成就了新酒 不接电话也好没方向感也好 只要有爱就无关责任或计划
捕捉到了很有意思的状态,但处理上的多处出错导致落回了较为平庸的层面。仍不失可爱。
有些电影一看开头你就会觉得无法不看完,这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好强悍的人物设定,一个很宅很孤僻的中年旅游书作家(是四十多,而非三十来,这点很重要),经受了丧子之痛,生活在一个满是怪胎的家庭……失去任何一点,这个故事会变得异常苍白,甚至不成立。
致每一颗孤独易碎的心。连John Williams都难得的平静内敛起来。
还行,把戴维斯的个性特征好好发挥了一下。评分:7 out of 10
虽然是Body Heat情感续作,看的时候忍不住会和Redford在80年拍的Ordinary People比较,差距是很明显的,就算去掉明显平庸的典型结尾,也无法掩盖表达上核心冲突的缺失带来的叙事乏力,唯一的亮点是成功塑造了一个中年男性视角下的出轨女性形象,用家庭片丧子桥段来解脱角色的道德束缚,没有且不关心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丧子犹如平静湖面投下的石子,沉湎于彷徨中“美好”与“忧伤”的波纹,不把伤痕显露出来,最后留下鸡汤结尾了事,这样做的好处是,不深究会感觉云里雾里的彷徨足够有趣,但要再进一步就会一团糟;相比之下Ordinary People的压抑是丧子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以听到裂纹分崩离析那一刻间人物的呐喊,矛盾升级与激化无比自然 ,是释放的, 是透彻的。
期待太高,俗套老套无理由上赶着难以理解,情节狗血。《故事》推荐,那年代老美的胃口,就像我们某个时期的情深深雨蒙蒙。
并不喜欢男主慵懒缓慢的声音,感觉那似乎是种压抑内在暴力的表现,但事实上他在片尾时活出了真实的自我,对待他的妹妹婚姻时,首先他喜欢安排妹妹的结婚对象,再次当妹妹的婚姻出现问题时竟是他找到了解决办法搬出妹夫处理婚姻困局。从这几点上来看,他原本是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只是淹没在他老婆之下。
人生的旅途,你要怎样上路。一部低调、内敛、睿智的片子。
节奏慢还挺好看。二个性质非常不同的人在一起很好玩。Kathleen Turner 在加州糜情里面可是骚得不得了,这部里面感觉不同。
本子和电影主题一样,起承转合井井有序,但那些间或跳出来的小智慧和小惊喜才是最重要的。显然片子要探讨的的是“规范”和“意外”两种生活状态间的关系,这种探讨由精妙的人物关系安排而引出。导演营造出的悠然的叙事氛围极精准,特别是选角,正是演员的charisma让本片看上去快乐得如此伤感。
Hurt的表演还是出色的,但是整个片子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Kasdan在最擅长的‘过去的阴影’上做得很差,到最后都没明白Macon为什么要放弃Sarah选择Muriel:是丧子之痛/真爱还是畸形的控制欲?Macon这个仿佛Addams Family的家庭存在的意义也存疑
第5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戴维斯是怎么拿到奥斯卡女配奖的呀?这部居然是中年人的感情片,一直以为是爱情喜剧,😳
一名旅游书作家在丧子及妻子离开他的低潮期,碰到了改变他的女人吉娜·戴维斯,她主动随和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作家原来封闭和保护自己的独立小世界,终于让他开始放松自己,尝试体会周遭的平凡人生。本片拍得十分细腻动人,而且有不少令人会心微笑的小幽默,假如你能接受比较缓慢的叙事节奏,将可以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