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之前,电视剧工业链和经验不够成熟,特效、布景和导演思路等有戏剧化趋势;在此之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文化界日渐向学猫叫和甜蜜暴击下滑。这个剧本身就是风云际会、万事俱全的作品,演员演技、导演水准、武打、配乐、台词、道具,无一不是华人剧的最高水准,几乎没有任何瑕疵,是历史上都可遇不可求的精品。
这个剧和新水浒之间只差了0.9分,是这个时代的耻辱。这样的证据会让历史记住,2010年以后的中国,在文化审美方面是一个脑残到什么程度的社会。
1.整体评价《水浒传》
“《水浒传》这样的小说,列入文学经典,有凑数之嫌,
从结构、人物到语言,经过多人之手,依然近于一部虎头蛇尾的著作,70回之后不忍卒读”
1.整体评价《水浒传》
“但愿我没有触怒《水浒》粉,也许我是错的。
因为有这样的偏见,也慑于名著改编多陷阱,我两次拒绝了邀请。
制作人却很固执,决意要我参加。”
“个人并不喜欢《水浒传》,它没有普世价值。”
2.对小说中人物的评价
“我并没有把他们当英雄看,很多时候甚至觉得这是一群乌合之众。比如宋江,说起来都是‘及时雨’ ,是仗义疏财,但你看看他做的都是些什么事!
不过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尊重读者既定的认可度,所以在电视剧中,我们不叫英雄,叫好汉。”
2.对小说中人物的评价
“其实很多地方都对原著做了改编,比如林冲之死。但是观众看不出来。”
“九纹龙史进的个人戏份被删掉,这段剧情缺乏力量,对全局没有统摄作用。
对整部作品具备统摄作用的人物只有宋江。”
3.如何阅读原著与改编剧本
“在改编《水浒传》之前,我没有完整地读过它。完整认真地阅读是在接受改编之后。完整认真地阅读,依然没能让我改变看法。
中国文学史留给我们丰厚的遗产,主要是文质皆备的文章与诗赋,尤其是诗词。······
留给我们的叙事文学却苍白又寒酸,一部《史记》,一部《红楼梦》,竟相隔几百年。分别在两头,耀眼而孤独。”
3.如何阅读原著与改编剧本
“阅读、分析、梳理,不为自己的喜好左右,确定了改编原则,专门组成了一个编剧组,我担任组长。
二稿过后只有我一人了。我没写过这么长的东西。
我和冉平完成了剧本改编。”
4.对98版电视剧《水浒传》剧本的自我评价
“一年多的辛苦没有打水漂。那时候的影视行业没有现在这么浮躁,从导演到每一个部门,都很敬业,只为作品。
又经过一年多两年,文字成了影像,播出后反响空前,竟成了几十年间的电视剧经典。说经典,也是和我们自己比,放在世界电视剧的格局可以忽略不计。在我们几十年的电视剧作品中,它堪称上品。”
4.对98版电视剧《水浒传》剧本的自我评价
“《水浒传》的改编不仅完善了人物性格和命运发展轨迹,还纠正了原著中宋明礼教过重的色彩,使电视剧《水浒传》既忠实原著的精神、又符合时代审美,鲜活而又具有艺术张力。”
“电视剧《水浒传》的可贵之处是尊重了改编者的意志,也对原著中滥用暴力的问题有所反思。”
4.对98版电视剧《水浒传》剧本的自我评价
“小说《水浒传》的主题 ‘忠义’ ···电视剧《水浒传》对原著的改编,通过对每个事实、每个事件之间的调整,突出了’ 忠义’ 主题,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也使每个人的命运更具说服力”
5.从水浒传引出对中国叙事文学的认知
“中国传统的叙事文学乏善可陈”
“你看《静静的顿河》里的格里高利,仗打胜了,面对敌人的尸体,心生悲悯。你看《三国演义》,外面血流成河,诸葛亮还在摇着扇子喝小酒。这是在显示所谓的智慧,但这 ‘智慧’是在拿人命作代价啊。”
《水浒传》中的暴力,《西游记》中孙悟空的 “无法无天”,都需要重新认识并反思。
5.从水浒传引出对中国叙事文学的认知
“文学作品中的这种表现,显然和漫长的历史所造的社会心理结构有关。
市井、市侩,最多给失败者洒一点同情的眼泪,对成功者则很宽容,只要你成功了,你做的恶也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弱者,没人瞧得起弱者。
这样的社会心理结构,桎梏了人们的独立思考,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
5.从水浒传引出对中国叙事文学的认知
“相比之下,西方叙述文学的繁荣,亦和奇传统有关,并和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和纷繁的思想资源密不可分。”
因为原版残缺过多,而后补足的新版不是98插画,故不采用
如果引起您的不适,请体谅艺术创作需要。
下面的人物不在108将内属于《水浒传》出场人物画谱。
以下是特别珍藏版水浒插画
鲁达史进询问金翠莲父女,顶梁柱上:莫谈国事,点睛之笔
李逵请宋公明饮酒
拳打镇关西
林教头休妻
黑旋风下井
王教头收徒
斗杀西门庆
花和尚酒会小厮
李逵永远都辣眼睛
花和尚扮新娘打周通(真的脱光了,恐怕周通掀开被子会吓出阴影)
潘金莲
这幅图很经典啊,浓烈的乡村风
豹子头风雪山神庙
很戏剧
浪里白条水淹黑旋风
奔放的黑旋风
这一禅杖董超薛霸怎么接下来的?
这图不收藏,以后就绝迹了,病关索杀潘巧云,时迁偷听
武松说:我又不白吃你的,惹的我性起,把你这鸟店给翻过来。。阮小七说:爷爷生在天地间,杀贼杀官把命玩
四大最喜欢的一部 也是央视改编我觉得最好的一部 各方面都到位 特别是看到新版操行之后再一比堪称完美 好多人说李雪健演得不好 我看李雪健就是一张招安脸 不能再适合了 浓眉大眼的张涵予可不行 赵季平的配乐更是锦上添花 有时间一定再翻出来看一遍
小时候光顾着看武打,后来欣赏它的音乐,最近又看,都是命运的无奈和唏嘘。第7集《风雪山神庙》,林冲的独角戏精妙绝伦。林冲任职草料场之前,在酒馆吃酒和小二有段对话。小二已知陆谦的阴谋,但又不敢吐露实情,只是叮嘱林冲好生留神。这时,饱受人间炎凉的林冲稍顿了顿神,说:小二,你真是好人啊。
看时杀了宋江的心都有了~~
因为这部电视剧,有段时间特别讨厌李雪健,可能李雪健把宋江的优柔寡断、首鼠两端刻画的太到位了。喜欢武松、鲁智深这样嫉恶如仇的绿林好汉。因为结局太悲伤,一直没敢看。音乐非常赞~
丁海峰版的武松很赞啊,看了叫人怦然心动~~~
这布景,这演技,仿若回到了大宋,此等绝世好剧竟不如琅琊榜、甄嬛传之流,也不如权游,罗马之辈,评者真乃瞎了狗眼,乱放狗屁。
我的巅峰时期可以准确背诵一至一百零八的名号,如今老矣。
大河向东流哇,天天的星星参北斗!
那时候多迷燕青阿
李雪健把宋江演活了!!!
经典!制片、编剧、主题歌、武指、演员都很满意。跟他太有缘了,因为此剧看了原著,因为此剧过了面试,因此此剧考了制片专业,最有意思的是因为此剧,冒着被初中班主任批的风险,在班级后面的黑板报上开了个专题,第一次把班里同学对此剧的看法公开记录下,大概相当于现在的BBS了吧!
最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就是不喜欢李雪健
李雪健老师的演技冒话港。
印象中老妈喜欢看“潘金莲”那几集……我自己好些天走不出故事结局的惨烈~
爷爷生在天地间,不怕朝廷不怕官,梁山泊里住一世啊,好酒好肉赛神仙。看了《新水浒传》之后我才意识到,这部《水浒传》已经是无法超越的经典了
最好的宋江
四大名著中最好的改编,思想性而言,远远超过原著。最后一集几乎无情节推进,全在写景抒情,但不觉得冗长,因为前面的积攒的悲剧气场太强大了,这是一种奢侈的玩法。
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