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我的感受:
1 远超预期 2比第一部强 3 格局打开 境界打开 4中国影史第一科幻系列作可期!
对于部分影评的感受:
在荧幕上
美国人孤胆英雄可以 中国人大杀四方不可以
美国人大聪明 亚裔非裔背景板 毛子大坏蛋可以 中国人主事拯救世界不可以
美国人星条旗当战袍 名字直接就是美国队长 文化输出影响全球可以 中国人战狼不可以
美国人一部一个美女谈恋爱可以 中国人谈恋爱就是你烦不烦不可以
我也不喜欢主旋律 不喜欢献礼 不喜欢说教
但屁股不要太歪
真够贱的啊你们
我觉得全片这些动人看点中,片尾那句“致敬吴孟达先生”一定是最让人有感触的一个。 不知不觉达叔已经离开我们两年了,时至今日还能以这样的方式再在大荧幕上看到他,实在是惊喜又感动。 非黑非粉,但是站在普通路人的角度上真的忍不住想夸一下《流浪地球2》的用心程度,以及那溢出荧幕的情怀感。 其实在开篇听到李雪健老爷子的声音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纳闷+惊喜了。早就听闻老爷子身体抱恙声音不太清晰了,怎么在这部电影里还是如此洪亮有力? 特意百度了一下才得知,竟然是剧组专门为老爷子用AI技术重建的声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为让这位老艺术家的声音,串联在整部电影里,这不是情怀是什么? 还有让全场人一起惊呼出声的达叔的再度现身,也是郭导“夹带私货”的情怀展现。 电影里图恒宇和女儿丫丫最终以数字生命的形式相守在一起,化身“数字人”,以数据的形式永存。而在故事之外,郭帆导演用自己的方式,让离开两年的达叔变成了真实版“数字人”,以韩子昂的身份再度回到全国观众视野,对于我们这群看着达叔电影长大的娃娃们来说,可谓极致浪漫了。 时至今日,国内的视效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要啥有啥”的地步,而要问科技进步最大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想《流浪地球2》里的韩子昂、李雪健,就是最好的答案。 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彩蛋也能看出郭帆导演的用心。那就是变身数字生命的图恒宇,回归到了华仔颜值巅峰时期的样貌。大概每一个80后,都会在那一瞬间闪回到想当年的某一刻,这是独属于我们的惊喜彩蛋。 我想郭帆导演一定是一个内心很柔软的男人。所以才能在作品里拍出“遨游太空不重要,给喜欢的人一束花很重要”这样窝心的情话。而他的柔软也体现在作品中的许多“情怀点”上。 比如镜头不多却足够让人惊喜的韩子昂的回归 比如AI重建再度洪亮起来的李雪健老爷子的声音 比如数字生命时让无数人闪回80年代的刘德华的神仙颜值...... 这些都是郭帆导演给我们这群观众最真挚的情书。
这是一次集体记忆的书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写出的科幻故事。现实中的每一个中国人也都深切的生活在“百年计划”之中。虽是画面是好莱坞式的视觉奇观,内核是典型的中国宏观叙事。
如果换做老美的思路,大概率会探讨自我、自由、生命等哲学命题,而中国人的传统,讲的是轮回传承、血浓于水,万众拾柴、牺牲小我。至于这两种方向哪一个更好,只涉及选择,无分对错,目前的创作趋势是两者愈来愈渐近、渐合。
必须要理解和感谢的是,中国科幻之路不易,电影创作者不易。但理解归理解,就论《流浪地球2》,它不是在用故事写人,是在用人写故事,所有的人物生来就带着任务,顶多只有诉求。but,以上仅是采用西方视角/剧作视角来凝视的结果。
作为一个中国人,听到“50岁以上的,出列”的时候还是会痛哭流涕。中国向来不乏有为了集体荣福而奉献小我之士,奉献是刻在我们集体无意识里的本能,我们民族立身之脊柱。
最后,其实全片最具科幻味道的线是一条支线,是马兆和图恒宇那组人物关系,作者用他俩直接体现了科技对人的异化,但我个人对“科技能产生和人完全一样的自由意志,机器能替代人的血肉”这个东西深表恐慌和迟疑。
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我承认,刘培强和韩朵朵的爱情线虽然份额没那么多但是很好嗑。我也承认,图恒宇和丫丫的父女亲情线赚了我一波眼泪。但是我万万没想到,看似“搞笑担当”出场的张鹏,和刘培强之间的师徒情竟然还给我来了一波奇袭,直接撞到了我的心巴上,久久不能平静...... 一开场的时候,看着操着一口东北话侃侃而谈“蚊子饼”的张鹏,就觉得是个妥妥的笑料制造机。毕竟在这样一个稍显沉重的故事题材中,必定少不了三不五时的抖机灵笑点来缓和气氛,而老沙也比任何人都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前半段的他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个重任。每次张鹏和刘培强同框出镜,气氛总是略显轻松,而且自带一种“师父在”的踏实感。他会认真的叮嘱刘培强不要谈恋爱、不要结婚、不要生孩子,因为人到中年的他早早看透了刘培强“责任感王者”的本质,猜到如果有了家室,他一定会在必要时奋不顾身牺牲自己,而他也确实猜对了。 虽然不建议,但真的看到徒弟有了心爱的人,他还是由衷的替徒弟高兴,还会贱嗖嗖的臊他一句“地球美好不?”。这一刻他的担忧也都抛诸脑后,看到徒弟发自内心的幸福感,他也似乎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作为师父,张鹏总会下意识的以“戳三下脑门”来表达自己对徒弟的关怀——满心焦急找到受伤的刘培强时,他假意嗔怪的戳了他脑门三下;久别重逢时,他在拥抱慰藉徒弟丧妻之痛后,又戳了他脑门三下缓和气氛;刘培强安放完核弹受指引来到师父的位置时,老航天员代替张鹏戳了他脑门三下,只为无声传达心意。而任务结束时,隔窗望着师父方向的刘培强,也学着师父那样,默默戳了三下玻璃......仿佛在告诉师父他们成功了,仿佛在诉说自己的尊敬和不舍,又仿佛,在告诉师父自己成长了,今后也会像师父那样继续好好努力,让他一切放心。 而刘培强也确实是这样去做的,第二部中,张鹏挺身而出请命去引爆核弹,第一部中,刘培强在紧要关头自愿引燃木星......这就是他们师徒间的传承。诚如故事中那群出列的50岁+宇航员们,心甘情愿把活下去的机会留给了这群“小年轻”,这,也是传承,大爱的传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张鹏笑着说“培强,地球还是挺美好的”,就像当时刘培强满眼期待憧憬着未来时那般。而带重病妻子回家时,匀速开着战斗机的刘培强,也终于学会了师父说的“稳点吧”...... 中国人的观念中,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张鹏和刘培强的身上,我似乎真的看懂了这句话的含义。
看完随便抒发几条感想。
1. 美国的华语电影。上一次在美国电影院里看中文对话的片子还是张艺谋的《英雄》,一查都20年了。 住处不远有家电影院一到周末就放印度电影,有时还枪战片连着歌舞片放两场,却从来没有华语电影。王健林买下美国电影院线AMC后,也不搞搞文化输出。
2. 专程捧场。这次方圆百里,只有一家电影院上演《流浪地球2》,冒雨来回开了80公里去捧场,相当于苏州开到上海。坐在全场最好、可以半躺抬脚的红色皮座上看了三个多小时,看到最后一分钟,灯光亮起才退场。
2. 《三体》和《流2》。今年春节无意中过了一次“刘慈欣周”,一天看一集《三体》,年初五看《The Wandering Earth 2》。《三体》没看过书,到目前为止看了12集,感觉不错,制作水平虽然不如同期播出HBO的《最后生还者》,但更有意思。光看着两次出现的北京卤煮店就觉得亲切,二十多年没吃过了,想自己做,可是买不到猪肺。
3. 《流2》与一些前辈们。《流2》能看出很多科幻片的影子,像MOSS觉醒后,警示、干预和毁灭人类,很容易让人想起《2001太空漫游》里的HAL。刘培强和图恒宇两个家庭的设置和亲情,和《星际穿越》里两对父女类似,但两条线没有像《星际穿越》那样自然融合起来,刘培强和图恒宇只是勉强地打了照面。《世界末日》(Armageddon)里一帮矿工上天,人工引爆核弹炸小行星,《天地大冲撞》(Deep Impact)用核弹炸彗星,实施少数人保存物种的方舟计划,《流2》则是多国部队用核弹炸月亮,同时让一半人躲入地下。用《三体》的台词说,《流2》比两位前辈,至少大了一两个数量级。
4. 刘工之梦。《流2》虽然和刘慈欣原著小说关系不大,但影像化实体化了基建强国的工程师之梦。孟子对齐宣公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阿基米德对叙拉古国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刘工可以造1万2千座(电影里是1万座)比泰山高好几倍的发动机,推着地球去流浪。
5. 不老的“劳得娃”。第一次看吴京是《杀破狼》,和 甄子丹狭路相逢,一场好打,当时在美国刚找到工作不久。第一次看李雪健,是大学食堂放映的《焦裕禄》,这次没认出来。第一次看刘德华是与陈玉莲合演的《神雕侠侣》连续剧,哦,那是在中学时代烟雾缭绕的录像厅里。这次看到图恒宇一张紧致的白脸,心中感慨:劳得娃真是不会老的港星劳模啊……
6. 工程项目和人海战术。每次和女儿看漫威电影,她都要等片尾彩蛋,我只能陪坐十分钟,看看片尾一大堆人名,像《复联3》摄制人员分伦敦组、纽约组、全球组包括巴西、菲律宾和冰岛等等,光CG artist就将近200个,不免感叹好莱坞工业化程度之高。这次《流2》也是全世界到处拍,片尾打出的人名应该比《复联3》多不少,光中国部分有几百号人,光木工就有几十个,而且还看到了专管茶水和饮食的。郭帆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真是学以致用了。
7. 砸钱。前几天聊《三体》时,我说觉得科幻电影只有砸钱才有可能拍好。前些时候《纽约客》刊登特写,描绘了负责全球原创剧集生产的网飞印度裔女高管Bela Bajaria,里面说到《怪奇物语》最后一季1集3000万美元,而9集《鱿鱼游戏》一共才2100万美元。看完查了一下,《流2》的预算6亿人民币,约合9000万美元,才相当于三集小孩子骑自行车打怪的《怪奇物语》,性价比老高了。接着看票房,5天17亿,那《流3》估计没跑了。再想想Alien前传,本来说要三集的,可是五年前第二部《异形:契约》之后,“三”一直拍不出来,真是焦心,老雷都85岁了。要不来中国拍?
8. 不懂就问。量子计算机的一大应用是可以快速破解密码,怎么破解核弹密码这么难,还是错了N次就要blow up? 故事发生在2058年,李雪健老师出场看着60岁,差不多是豆瓣的00后、美国的Z世代,中俄宇航员都能隔着头盔实时翻译对话了,怎么修改个发言稿还要纸和钢笔,官场风气五十年不动摇?朱颜曼滋演的郝晓晞,手下尊称为“郝处”,怎么叫李雪健演的周喆直为“周老师”,这时官场风气倒又不存在了?
9. 我的电影梦。大学时有天在《文汇报》中缝里看到广告,《英雄本色3》在一个工人文化宫电影院上映,我换乘两趟公交车,加上两头步行和等候,大冬天来回花了三个多小时,去看这个片子。来美国后读书工作买房,一大考虑因素是电影院步行五分钟可至。到如今,经常周五一查,电影院十几个片子,哪个都不想看。这次冬夜驱车冒雨往返八十公里看《流2》,可以说是“怕见夜间出去”的我,“老夫聊发少年狂”。
10. 中国人拯救地球。播映《流2》的小厅只能容纳50人出头,周四的晚上人不多。有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老美,也是看到最后一分钟,大概是和我一样的科幻影迷。走出来的时候,他说这个片子不错,我问他是不是让他想起了Armageddon和Deep Impact。他说:是啊,都二十多年了,当时两个片子时隔两个月先后上映。我笑道:美国人已经拯救过地球无数次,现在轮到中国人了……
一些观感,不涉及剧透 中国科幻特效已经接近卡梅隆水平了,真正欠缺的是概念和哲学。虚拟人作用于现实世界从而拯救世界的概念12年前的《源代码》就玩过了,《流浪地球2》无非在此之上加了一些煽情成分。至于对于AI的探讨(根据某知名影评公众号3号厅检票员工的分析是全片最大的伏笔和反转)也是2001太空漫游玩烂的,而且也停留于表面(人类与AI的根本差别在于非理性与理性,这句泛泛之论我小学都知道了) 至于情感戏的设计,只能说是为了迎合春节档阖家欢乐的气氛,没有丝毫科幻电影所独属的情感书写,拍来拍去还是死亡啊分别啊这种,难脱窠臼。和无论是《星际穿越》还是《人工智能》都差了一个顶级编剧,这也决定了这个电影文本的艺术上限。 最遗憾的是对于人类内部的矛盾的处理浅尝辄止,当然想要处理好也难度很大。移山计划的拥护者和反对者的斗争以反对者搞了几场破坏被关进大牢而画上句号?草率了吧。至于国际政治的博弈,除了联合政府大楼里几个动不动破防的外国佬以外压根没有体现。当然,这也不是一部电影能够涵盖和写好的,甚至《三体》书中对此的处理也是非常生硬,就算编剧是米尔斯玩海默和亨利基辛格可能都很难写好吧。 至于决定一部科幻能否成为影史经典的关键,哲学,只能说除了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这能算哲学的话)以外一点都没有吧。距离塔可夫斯基和库布里克还差十个诺兰。当然中国科幻可能也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的打算,这也注定了它的上限,或许只能靠着从大刘的小说里挖掘一些科幻技术(这个大刘的小说里太多太多了),砸点钱搞特效,然后拼贴一些好莱坞用过的概念,什么AI啊意识上传啊。再加上中国特色的亲情和集体英雄主义,最终配制成一部“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之作”。 当然啦,流浪地球2怎么样也说不上是一部烂片,剧情,科幻概念,特效以及一些小学生水平的思考,演员演技也很在线,只能说不能拿诺兰和雷德利斯科特的标准来要求还在匍匐的中国科幻。
2019年看第一部的时候就想着,回国之后如果能在这样的剧组工作就好了,结果今年就真的在这部的片尾字幕了。🥰与有荣焉。今天很想念组里的朋友们。
比第1部好看。中国科幻电影需要更多的小破球
放几年前,我会跟着愤青一起骂,骂故事写的不好,骂节奏,但其实我的阅片量来讲根本不懂这些。无非就是跟风黑,显得自己多专业一样。现在呢?有一部电影3个小时让我不困,让我感慨,让我跟着它的思路去走,还能看到中国电影人走向世界的野心,就已经足够了。
低开高走,前半小时脚趾抓地,刘培强的爱情线真的很尬,那个女性胸部特写后韩朵朵生气,我非常非常厌恶郭帆这种没有任何笑点的恶趣味。图恒宇的线救回来了,华仔真的神。ps朱颜曼滋很适合这种角色,喜欢她的颜。
故事冗长且稀碎。想讲的太多,一样都没有完全说清楚。我全程给我妈讲解,坐我旁边的也在全程给他妈讲解。其实2044年那段没有塞在这部里的必要。关于生命和文明,现实和虚拟,只有标签和口号,没有智性的讨论。全程就是看一群固执的爹抗拒自然,不被任何人和事说服甚至动摇,强行按自己的意志支配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并称之为「勇气」,前脚才感叹「人类把最强的密码用在了互相攻击的武器上」后腿就把人类分成「我们的」和「你们的」一面想当老大「我们比你们其他任何人都要正确伟大光荣,听我们的就对了」一面装和气「我们是为全人类考虑,是在(为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决策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不是想搞强霸」,全片刻意制造的笑点,都没有这种又啥又啥的自我矛盾好笑。
《流浪地球》系列,单枪匹马,把中国的科幻电影提升到世界级水平。这不是老套的个人英雄主义冒险故事,而是一个宏大的全人类史诗!但是,173分钟的片长,三条缺乏交互的故事线,慢热的节奏,劝退路人的冗长数字生命线,确实是讨好了影迷与科幻迷,可无疑也是提高了对广大路人的门槛。豆瓣用户狂吹刘德华线,但电影院里刘德华线却让很多观众低头玩手机。2023年1月22日,刘培强先生,生日快乐!可能也就世界末日了,房价才会跌。最后,这不比《阿凡达2》的家庭伦理与美式霸凌好看?
四星+一星鼓励,值得八分以上的佳作!还有我不理解 看了会睡觉一般是不感兴趣 看了骂依托答辩的都是什么脑回路。美国拍科幻片就能泛滥煽情主旋律,中国就不能是吧。美国就能输出,中国就不能是吧。再说了,我是真没看出来有多主旋律了,要硬说是主旋律的话我认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星际穿越》可以有亲情,生孩子没问题,到《流浪地球》这就催婚催生了是吧?《星际穿越》里美国人可以拯救全人类,《流浪地球》里中国人就不能拯救世界了是吧?《星际穿越》里可以抛弃一大部分人类,然后一小部分人类放弃地球和太阳系去新星球生存,《流浪地球》就不能有家国情怀,带着剩余一半的人类和地球去寻找新家园是吧?我只能说戴有色眼镜去看总能在鸡蛋里挑出来骨头。当然,上述这些是我好兄弟宸老师(豆瓣可以搜到)以及我亲身经历而有的输出。
我的建议是,把网络服务中心迁移到高原上来
不必对比什么 作为里程碑他已经无敌
“这是俄罗斯的型号,没有安全保险,只有两个扳机。”
三星半。郭帆拍片的恳切,在场景设计和视效的细腻度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又一次拉高了中国科幻作品的工业水准。雪健老师依旧老辣,刘德华则收获了近年来最有挑战的角色。可惜的是,这部续作在叙事层面太过松散,刘培强、图恒宇两条主线并行,还要给周喆直超大篇幅,以至于情节取舍变得犹疑不决,这对节奏先行的科幻片来说是大忌。角色的篆刻比重,是该系列在未来第一优先要做的功课。
刘德华那条线,给整个电影情节优化了不止一点儿,尤其是溺水后推开门的那一刻,我瞬间:“这是国产电影能有的剧情吗?”
我看有些人说又红又爹,感觉确实有点儿。但是点完头我又想,美国哪部电影不是又“蓝”又“宇宙第一”?
原来人死后还要继续干生前的活儿是真的。
看到沙溢扮演的师傅喊出五十岁以上的出列时还是忍不住落泪
就这还有人说超过《星际穿越》?
笨笨!!你是军犬!!
四星半。《流浪地球2》比第一部进步很多,并将国产科幻大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世界观足够硬核,动作场面与特效更加恢弘也更加细致,尤其是对太空电梯的呈现,太惊艳了。剧作上也更扎实了,两次大型危机(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两种理念冲撞(数字生命计划与移山计划)、两个一体两面的主角……冲突线明晰,人物群像立体。同时,周喆直就是新时代的愚公,难怪这个角色要请李雪健老师来演。影片对愚公移山这样的中国精神有了更加丰富有力的传达,这也是区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根本所在。
看完了,大年初一就在电影院哭了,那种与天斗与人斗与命运斗只为了未知的未来和理想奋斗的中式硬核浪漫让人心潮澎湃。李雪健那个角色在大会的发言真的超牛,大刘笔下的科幻真是处处有着中国人特有的务实和真诚,好喜欢,这电影真的太特么牛批了!
刘德华那条线有点儿意思,为这个系列电影开启了新维度。太长了,删减强制煽情正能量能短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