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表于公众号:看荐TheShow,欢迎关注)
顾名思义,《继承》,讲的是继承家业的故事。老爷子Logan Roy开创的Waystar Royco企业,是全球第五大媒体综合集团,涵盖新闻(电视台,报纸),主题乐园,游轮等多条业务线。其中,新闻是Waystar集团最核心的业务。
这一背景设定,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其他传媒行业的巨鳄,尤其是默多克家族主要控股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oin)。同样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传媒公司之一,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核心业务涵盖出版业、电视台、影视制作发行、石油钻探等,曾收购道琼斯、《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现被迪士尼集团收购)等金融、新闻、娱乐业标杆企业,堪称“传媒帝国”。
当然,编剧Jesse Armstrong也在采访中提及,尽管很多人将Roy家族,与默多克家族挂钩——
这种联想其实不无道理,因为一些细节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Roy的新一任妻子是中东裔,且子女对其入主家庭充满敌意和戒备。一如当年华裔奇女子邓文迪嫁给默多克后,在家族内部挑起的利益争端,一时甚嚣尘上。
例如剧中Roy老爷子本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是加拿大/苏格兰移民。默多克本人,也是澳大利亚移民。
例如剧中家族经营的ATN电视台,作为美国主流电视台之一,内容特色在于兜售给观众他们想看的内容,而不是一本正经地坚守新闻价值。这与默多克早年在《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的办报理念不谋而合:关注读者想看什么(通常不登大雅之堂),巧妙地迎合,从而快速稳定地占领市场。
(去年获得了几个托尼奖提名的百老汇话剧《Ink》,就是从这段默多克的早年历史切入,探讨新闻和传播的价值)
但其实美国的几大有线电视网,都一定程度上由家族企业掌控,除了默多克家族新闻集团旗下的Fox:
曾经发行过《生活大爆炸》的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拥有派拉蒙影业(《星球大战》,《阿甘正传》,《教父》,《碟中谍》,《泰坦尼克号》)的Viacom(维亚康姆集团),由Redstone家族控股。
曾发行《老友记》,《法律与秩序》,《白宫风云》等精良美剧,且在新闻制作上屡开先河的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隶属于NBC Universal (NBC环球),由Comcast(康卡斯特集团)控股,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Roberts家族企业,其现任CEO Brian Roberts是Comcast创始人Ralph Roberts 的儿子。
艺术来源于生活。
当你了解到真实的商业战场上:
Redstone是如何使用杠杆收购下Viacom,继而派拉蒙影业,奠定其娱乐业霸主的地位;
Redstone家族内部对于公司治理起了多少争端和法律纠纷;
Brian Roberts是怎么从青年时进入公司一路摸爬滚打做到CEO……
你会发现,《继承》里的剧情,不过是这些商界传奇的小小缩影。
第一季的海报,一家人背后的油画是十七世纪画家保罗-鲁本斯的名作《狮子、老虎和美洲豹的捕猎》。各取所需,take what's you want。
第二季海报上的油画是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的《但丁与维吉尔在地狱中》,主题取自《神曲》。 作品表现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在画面最中心的位置,是两名厮打的罪人,其中一人抓住另一人撕咬他的喉咙,这是暴怒。他们的后面是一名无力倒在地上的人,漠视眼前发生的一切,是懒惰。空中的魔鬼是傲慢。更远处的人群分别描绘了妒忌、贪婪、贪食和色欲。
两名旁观者是头戴橄榄枝环的但丁和维吉尔,维吉尔正在阻止但丁——不要管闲事。
两幅海报都与本剧家族争斗的主题暗合,有点期待第三季的海报。
第二集老头子继续在几个子女中玩政治:
Kendall已经被修理成了机器人,用Roman的话说还是一个broken robot,机械地执行老头子的所有命令,毁灭了自己最值得骄傲的心血——上季收购的新兴媒体公司Vaulter。Kendall给了Greg一间公寓,表面是好心,其实是给自己准备了方便吸毒的场所。在便利店买烟和打火机,顺手偷了电池,出门就把电池扔进垃圾筒,也许只是因为店员只顾看电视里的球赛没有热情招呼他,也许是对当下压抑生活的一种恶意宣泄。不能与女儿拥抱,这一点让人心碎。
我不太相信老头子要Shiv做继承人这个承诺。老实说,我不相信他说的任何话,随时可能变卦。Shiv也不相信老头子。但她也没听从Tom的建议:在Gil和老头子之间周旋,keep the plates spinning。Tom前脚说完,她后脚就与Gil翻了脸,把赌注压在自己老爸身上。我总觉得老头子会像收拾Kendall那样,摆她一道。
Shiv与Tom的关系,也只是操纵与被操纵而已。在Roman家的晚餐,她与Roman合伙嘲笑Tom,一般情况下Tom对此都是笑纳,这次直接fuck off。Shiv有点震惊,但他们之间这种因为金钱导致的不平等关系,不会改变。
Roman一如既往地无逻辑无线索。对Vaulter的看法,他故意与Kendall作对。但老头子虽然采纳了他的建议,却派了Kendall执行毁灭计划,gut Vaulter,gut这个动词用得真好,把内脏都掏出来。Roman是几个孩子中最为平庸的。
Connor搬回纽约,住在酒店里,要竞选总统。他是Roy家的一个笑话。
我看到的多数文章把这部剧当家庭剧看了,我觉得这正不是一部家庭剧,从头到尾都不是。他们哪里像一家人了?Roy一家已经被他们父亲巨大的财富卷进了一个由Logan为中心的漩涡之中。这剧就是一部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剧。
两季观众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是继承人?正如一个王朝,太子就不是皇帝的家务事,而是权力的交接。Logan作为现任,他考虑的已经不是儿女情长,而是他权力遗产的延续。他要的不是儿女去继承,他要的是一个永生的自己,一个复制品。而他的儿女与他相比,太蠢,太天真。而Ken,他最喜欢的儿子,显得太人性了。
虽然收购,反收购占据了这部剧很大一部分,但是这部剧不能作为商战来看待。与华尔街这样的商战片比,事情的发展很不理性。很多矛盾都是由Logan一手推动。Logan出招,Ken, Rom, Shiv接招。Logan根本不在乎公司。说收购PMG就收购,完全就是情绪驱动。即使碰巧让他们最后成功,能反推说他是天才吗?不能,只能说他非常能耍手段。这也让这部剧变得非常真实。商业世界里面不是全都理性人。要是全是理性人那就帕雷诺最优了。正正是像Logan这样贪婪,自大的人存在,商场变得你死我活。不要在相信诸如《乔布斯传》里面的资本家神话。从人性角度看,他们都是a**hole.
最后,这些始终离我们很远。我们的大部分,就像第一季那个男孩,为了那一百万小目标而奔跑,然后看着它被Rom这样的傻x撕掉。
第一句话是Kendal送Naomi下船时她说的:he just likes the broken you. 说此话之前,Kendal还在替老爷子辩护,说父亲其实关心自己,送她下船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大家族要开会决定谁是祭品。这个时候的Kendal还活在父亲的阴影下,Naomi这句话有醍醐灌顶的效果,反杀之心开始酝酿;
第二句话,老爷子和Kendal谈话,决定让儿子当祭品以平众怒,这个时候Kendal问了一句,你觉得我能当公司的一把手吗?老爷子千不该万不该,这时候说了一句,you don't have it, you don't have the killer instinct,你还不够狠。这句话点出了Kendal的弱点,确实,他在第二季里成长很多,寡言,下手重,但这都是为了迎合父亲的旨意,他的自我还未形成,依旧活在父亲的阴影下。这招反杀克服了其长期存在的性格弱点,新的教父诞生。
老爷子也够毒,之前和董事会视频连线,后者明确要求其本人辞职才能平息这场危机,但他在召开大家族会议时,只是在一开始假心假意地推选了自己,一旦儿女们竞相反对,提出各自的人选,他就顺水推舟,不再提及此事。
不过这也符合苏格兰衣锦还乡一集中,Rhea给他的分析,Shiv自视甚高但能力有限;Kendal吸毒尚未戒掉,难当大任;Roman过于轻浮不够踏实,所以三个孩子其实没有一人能当公司的CEO的,所以老爷子不愿退下,其实也有这层考虑。他请Rhea出山是真心实意的,且Rhea有能力进行crisis management,从第九集的表现看,我相当欣赏Rhea,她只是不愿摊这趟浑水,否则她是恰当的总裁人选;
Tom活了19集,终于不再亦步亦趋,更在shiv的后面做倒插门的女婿,这部戏从开始到这集之前,我从未喜欢过他,非常的假,这次终于爷们儿了一把,反客为主,把shiv收拾下。
期待第三季吧,这是非常古典的剧集,你说它是话剧也行,场景的变化主要是为了衬托人物心理和境遇的改变,重在对话,配乐精湛,HBO还是很辣的老姜,国剧有的追赶了,谁说大家族的戏就不能拍出新意?
没有关键情节剧透,看没看过这个剧都能看懂这篇影评
见缝插针的啃完第2季,精彩程度不亚于Martin老爷子的《权利的游戏》。
虽然从伦理道德上并不欣赏这一家,
但里面涉及到权利的明争暗斗,和危机时刻的处理让人叹为观止。
不过今天我只想聊其中一个片段,
就是二女儿Shiv和一个丑闻事件的关键证人对话的场景。
先给没看到第9集的同学说下背景:
富可敌国的Roy家族旗下某企业爆出丑闻,其中一个关键证人决定出庭作证。
一旦她出庭,必然掀起讨伐Roy家族的惊涛巨浪,
所以老爷子派二女儿Shiv去说服这位关键的证人。
虽然Shiv在剧中的角色很不讨喜,但不得不承认,她这段的说辞堪称公关经典。
如果沟通对象十分抗拒对话,不想跟你聊怎么办?
第一步是要卸下对方的防备心,才能让对话进行下去。
在一本非常经典的讲沟通的书《关键对话》里说到过,
当你和对方的立场不一致,或者要分享一些不受欢迎的观点时,
核心是在对话中营造出足够安全的气氛,而且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
重要的不是你想说什么,而是对方不想听什么。
“我是来聆听,并试图理解,我们做错了什么事,以及如何改善。”
虽然是经典的开场,但这么官方的说辞,对方明显不买账。 Shiv继续尬聊赞美对方勇敢,人家已经不想聊下去,收拾孩子准备回家了。 第一步失败。
但被拒绝也不重要。
因为被拒绝只是对话的开始。
接下来才是关键。
尴尬的跟着走了几步,眼看就要黄了,
Shiv直接讲出自己被父亲欺骗的事情, 坦言老爸就是个骗子,也不值得信任。
这其实是记者访谈时常用的“自我袒露”的技巧。
如果你在交流的时候透露一些自己的小秘密, 往往能迅速拉近与对方的关系,得到对方的支持和理解。
证人很意外,但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Shiv没有做任何的否认或解释, 而是鼓励她说出来,顺着她讲。
并且告诉现在她不用担心了, 轮到他们害怕了, 以后也不会发生这些事了。
但证人并不傻,随你怎么说都好,
你们十几年来都掩盖证据, 怎么让我相信以后不会发生?
Shiv这时候开始问出关键问题:
“你希望发生什么事?”
开始进入对话的核心。
对方也终于敞开心扉,讲出自己的诉求。
很多人在想要说服对方的时候, 往往最关心自己的逻辑和论点。
但其实,面对一个并不信任和了解你的人时,
更重要的是了解对方关心什么,他的需求是什么。
否则你很可能长篇大论, 讲一堆对方根本不在乎也不想听的话题,
不但对话没有任何进展, 还会进一步削弱对方对你的好感。
这时候气氛明显没有那么剑拔弩张了,
Shiv邀请证人坐下来, 给她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
当然,关键总在“but”之后——
证人仍然认为这是她必须要做的事, 要让人们知道真相。
Shiv短暂的表示理解之后, 还是没有放弃,
继续描述她在乎的东西:
对方明显感觉到不安了, 开始环顾四周看孩子在哪里。
Shiv马上又回到关键问题: “重点是,你想得到什么?”
继续描述硬币的另一面, 另一个选择会带来怎样的未来, 重建对话的安全感。
在面对持有偏见、或者反对意见的人时, 最好的办法不是去说服他。
而是引导她了解更全面的信息, 让他意识到自己有偏见, 或者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相比较数字、道理、和逻辑, 描述故事和画面更容易让对方感同身受。
这时候,对方想要作证的热情明显冷却下来了。
这句话已经暴露出非常无助的姿态。
换个人可能就满口答应下来了。
但我觉得这才是整段对话中最精彩、也是最关键的地方。
Shiv说了不。
和观点不同的人交流时,很多人习惯逃避问题,掩饰情况的严重性。
或者用绝对化的字眼和夸张,来表现自己强硬正确的态度。
但往往你表现的越强硬、越绝对,对方越容易抗拒和敌对。
比如Shiv的哥哥和爸爸,特别容易进入诅咒谩骂威胁侮辱的比狠模式。
如果唬住了是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难免结下梁子,过段时间又翻车。
如果没唬住,或者对方不吃这一套,那对话就结束了,game over。
反过来,你在对话中态度越坦诚,讲话越谨慎,
对方反而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Shiv无疑是高手。
最后这段话以退为进,坦诚直率,又不失尊重,把选择权交给了对方。
这样对方反而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而不是担心被你控制。
关于对话的分析就到这里,整段4分钟的视频上传在这里了,点击可以回顾。
当然了,Shiv成功的沟通并不代表她的做法就是对的。
而且她的处理办法让我意识到,为什么很多维权事件只有风风火火的开头,却总是不了了之。
是收钱息事宁人,还是永远不得安生?
对当事人来说,坚持真相实在太难了。
不管怎样,这是一部很精彩的商界撕逼剧,
不仅揭示了有钱人的八卦,也能帮你从更大的视野去看待商业/职场上的种种现象。
————END————
看看别的
其实很喜欢这个剧,很大一部分是台词!
剧中有美国演员,澳洲演员,英国演员。全是英语玩得走火入魔的程度。词汇量虽然不大,也没什么深度的八级难词,但是语境是非常丰富。
仔细去体会每句台词,都是话中有话。是一部讽刺学的大戏。其实欧美的百姓生活就是很多大部分程度以挖苦讽刺著称。 仔细去揣摩,有很深的语境。
推荐大家重新看看,仔细听听台词。非常喜欢这样的剧本和台词。每个人物都是葛朗台似的讽刺高手!
第二季比第一季还厉害,好久没有这种想为每个单集写评论的冲动了。这两年各大网站平台的崛起,确实给美剧带来了一些新鲜改变,出来了很多更漂亮,更时下,更精巧的剧,也确实好看。不过,好像没有“大剧”了。但Succession还是黄钟大吕,一个传媒帝国的陨落,家族血亲之间的角力,何止权谋,何止商战,有些瞬间像油画,像交响乐,荒诞而庄严,无稽又悲怆,笔下有千钧之力。配乐,摄影,表演都考究至极,经得起一品再品。只推荐给对这一两年“网感”美剧略感乏味,渴望啃点硬骨头的人。
MZS总结的特别精准,他说这剧是what if Arrested Development and King Lear had a baby.又莎士比亚又好笑,第二季的质量实在太高了,每集都是血雨腥风。Jeremy Strong真棒!Kendall这家伙终于出息了,激动得我快哭了
什么叫做集集有高潮,句句有笑点?这个剧就是了。succession仿佛game of thrones跟arrested development的杂交品,棒到哭泣,笑到失禁。每一个对白、每一句台词实在是太好了(粗俗、凶残、无耻、一针见血…夸不完),好到可以覆盖所有人物性格,角色关系,事件进展,总之everything。接下来我要把这个剧的每一集都看上好几遍,binge watching让我太内疚了,不细嚼慢咽简直暴殄天物!
大家族的新一轮洗牌与爱恨,Kendall你可长点心吧。季终集补评:Kendall终于fuck了老头子,这是对上季季终集的最棒复仇。
能把超过十个人的餐桌戏拍好的都不是一般人
Matthew演的Tom真是太赞惹!不愧是英伦科班出身的戏剧演员,嫁入豪门委身千金就是这样猥琐的人生没错,连表情自由也不会有的。
Shakespeare: take the fucking money!
Need a real killer? There you go.
202.Kendall当众受辱,面不改色说出is that all u got?那一刻已然了无牵挂,能kill own baby,才是合格掌舵人,舵主老爷子怎么会在这种原则问题上翻船,Shiv被当作沙袋,舵主一试探,就把自己的小事业都放弃了,又嫩又狂;Roman居然萌萌地说Maybe I'm smart...205-价值观是谈判桌,而非筹码,唯有老头子清醒,Pierce看似控场,实则是给价值观定价的糊涂蛋;210.Kill the boy, let the man be born——Kendall总算开悟了,老头子脸上那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微笑,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季剧本水平提高,放弃在“富”这个引人注目的廉价问题上停留,直入继承主题,技术上比第一季更好地掌控节奏
编剧神乎其技到什么地步呢?在不做任何sugarcoat或romanticize或downplay人物恶行的前提下,能让第一季中个个面目可憎的主角们都或多或少地有让观众共情之处,而当你不自禁地root for某个角色后,再抡起一记重锤砸在你心口,让你意识到恶终究是恶。
这剧的主题曲绝了,一响起就顿时觉得自己的余额宝多了几千万
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宣传片
亚伯拉罕祭子、犹太之吻、俄狄浦斯弑父。
比“黄石”和“亿万”好看
继承之战的成功印证了莎剧的伟大,这剧几乎是莎剧的集大成者,企业之吞并如同国与国的战争,危机谈判、宫廷政变、丢卒保帅、弑子血祭、内闱之乱,一样不缺,霸气老王、油腻老臣、篡权太后、上位妃子、无才弄臣、失意太子,一个不缺。翻云覆雨,一出好戏。
老头在这季结束都还没脑溢血也是坚强
默多克家族的金钱权利世上没有几人可以匹敌 而这样多的钱和权就是那一枚可以把人变成没有人性的指环守护者。两个弱智的儿子,一个曾经理想主义如今只知游戏规则的女儿,一个聪明、沉稳、勤奋、明显是掌门人但生生被老子逼上末路的儿子,过错全在一个变态的爹。孩子之间的争权斗势都是因为老子要把权力捏在手里到最后一口气。Tom这种对上摇尾巴对下使绊子的小人出场就是炮灰的结局。
祭子和弑父同时发生,太能写了。各种伏笔埋得眼花缭乱。
第九集Shiv 在公园里和邮轮丑闻证人进行说服的那一段话真的厉害。从事公关的人值得认真看看。第十集老爷子让Kendall作为“血祭”人选,与其说是背锅,不如说是一次考验,因为大股东已经明确不让老爷子继续掌管公司了,那么即使把一整个船上的人都用来谢罪,也无济于事,邮轮活动只不过是再一次暴露人性。老爷子选择了用这种方式来测试自己的孩子哪一个能真正做到足够狠。
一家子全是废柴也不容易,老头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