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杀人狂

HD

主演:伍迪·哈里森,朱丽叶特·刘易斯,小罗伯特·唐尼,汤姆·塞兹摩尔,鲁德尼·丹泽菲尔德,Everett Quinton,杰瑞德·哈里斯,普路特·泰勒·文斯,伊迪·麦克勒格,拉塞尔·敏斯,兰尼·弗拉哈迪,澳澜·琼斯,柯克·鲍兹,Ed White,Terrylene,玛丽亚·皮提罗,乔什·里奇曼,西恩·斯通,梅林达·雷纳,Corinna Everson,代尔·戴,Edward Conna,伊万·汉德勒,马修·法伯,杰米·哈罗德,Jake Grace,萨尔瓦托雷·哈雷布,巴萨扎·盖提,Sally Jackson,菲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4

 剧照

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2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3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4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5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6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3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4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5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6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7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8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19天生杀人狂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天生杀人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米基(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和梅乐丽(朱丽叶特·刘易斯 Juliette Lewis饰)有着同样残缺的家庭,深种在他们内心暴力的种子在渐渐萌芽成长。梅乐丽从小就备受父亲虐待,她决定和只有一面之缘的米基一同出走,出走前把父母都杀死。米基要梅乐丽从今起开始新生活,他们举行婚礼后,便开始了一边逃亡一边杀人的疯狂旅程。  在途中,死于二人手下的人无数。道德和法律已经完全被他们的观念清空。他们疯狂地杀人,疯狂地相爱,手上染满各种人的鲜血。这个离奇的事件,被电视当作肥皂剧来娱乐大众。他们成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的同时,也成为了阶下囚。然而,监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新的杀人场所。他们点燃了监狱里犯人们的凶暴欲念,一场登峰造极的混战轰烈上演。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邻座的怪同学蜗牛与黄鹂鸟小戏骨:刘三姐我老公不靠谱(粤语版)乞力马扎罗的雪可怜的富家小姑娘未生国语圣诞树2柳叶摘星辰惊蛰我的土地我的家天赐小红娘奔腾向海洋上食堂2粤语七魔剑支配天下丹尼森市的诅咒幸福密码慢行列车倾城宠妃天生狂野亲爱的丈母娘穆赫兰跳硬核不是任何人女儿的海媛宸汐缘熊出没·变形记

 长篇影评

 1 ) 在带上这金箍之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

  “Eenie meenie ninie moe, cath a redneck by his toe, if he hollers let him go……”
                              

                             一.
 
   天生杀人狂似乎就是一个梦,一个对自己解放,抽身于现实,勇敢过活的梦,完全的挣断了后天意识形态的捆绑,我就是主宰自己命运的杀人狂,我可以给周围所有人和物泼上我喜欢的激情的血红色,荒诞的黄色,绝望的灰色。

  天生是什么?就是与生俱来,你不可逃避必须携带的本性,是本我,是不曾修饰的原始兽性,我嗜杀,嗜性,嗜自由。
  
  杀人怎么讲?就是杀掉、除去那些挡道之人,那些制定铁链绳索一样规章制度的混沌君王,那些背叛自己天性封锁自己欲望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行这些条例的下臣。
  
  狂是什么?狂就是让你的血脉喷张;狂就是米基和梅乐丽;狂就是他们彻底燃烧的本我;狂是无意识天性放纵的嗜血和性;狂是奥利弗•斯通;狂是他对人性本性无情的揭露;狂是揭露人性本身凶残后对其的美化;狂是片中自我认识的响尾蛇;狂是片中欲望狂飙的马匹;狂是片中肆无忌惮的影像的拼贴;狂是斯通利用米基和梅乐丽对现在世界彻底疯狂的一次“解构”;狂是后现代影片《天生杀人狂》给我彻头彻尾的感受。

                            
                             二.

  几年前,天生杀人狂很难带我一个十几岁的学生走进他的世界,凌乱,嘈杂,灰色,胜在一个乱七八糟。时间不够短,但是还是觉得看的很快,或许是杀戮的快感也唤醒了我,没有觉得无聊,反而是刺激,但终究还是让我难以理解。

  现在熟了,但是一直难以提笔写出对它的感受。心中一个乱字也难以概括——我想说《天生杀人狂》对媒体的抨击,我想说《天生杀人狂》用后现代解构的手法刻画人性,我想说《天生杀人狂》独特的影像拼接,我还想说《天生杀人狂》色彩的夸张……
我在想,是不是如果你对一件事物有足够的爱, 那就会有点头绪杂乱,说不清道不明,总觉得怎么都说不够,又有点欲言又止?

  我想我是爱《天生杀人狂》。


                                       
                             三.

  随便说说吧,先说一场戏,梅乐丽的家庭戏。
  
  这是一场完全像客厅喜剧一样的戏,荒诞的人物打扮,荒诞的黄色+绿色,场外观众的哄笑画外音,彻头彻尾的喜剧定位。完全是一场嘲讽,是对戏里人物所追求东西的嘲讽,戏里梅乐丽和米基追求的便是人类无意识的性本能,父亲不许梅乐丽出逃也是出去对性本能的追求。这些表面看来,就是一场米基拯救梅乐丽脱离父亲魔掌的戏,是一出英雄救美的戏,这似乎是值得赞颂的,但是导演为什么不赞扬这个英雄救美,为什么反而要用喜剧的效果来表现呢,是嘲笑和讽刺吧?是对梅乐丽和米基对天生性本能不择手段追求的讽刺吧?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理解为 导演不赞成他们两个人的这种无畏追求本我自由的行动呢?
  
  不是。导演嘲讽的其实是压抑人性本能,压抑人本性的人和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斯通是默许了梅乐丽和米基的行动。
  
  这样来说,梅乐丽和米基两人追求的是人的本性,但是追求本性遭到了父亲的阻止,也就是父亲压抑了人的本性,所以在这场荒诞的喜剧家庭剧里面,导演最终的矛头是指向的父亲。
  
  这场戏里对人本性的追求并非是高尚的(米基和梅乐丽),但是压抑本性的(梅乐丽的父亲)也并非就是高尚的。



                             四.

  说下后现代,后现代主义电影是本片的关键标签,在本片中表现为影像的拼接,在昆丁的《低俗小说》里面,这种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叙事的拼接。后现代主义作品一般是对现在的世界进行一种不同类型的解构,表达对世界的另一种看法,在《天人杀人狂》里面,有窗户上奔驰的马匹,有嚎叫的狼群等等,这种种影像的拼接的都在增强了影像的隐喻力量,使得影像的表述能力更加强烈。
  后现代电影表面荒诞,带有黑色幽默,但是实质上是严肃的,它的可贵在于能正视人性等真实的东西。



                              五.

  我想,无意识原则和本我这个概念应该也是贯穿影片始终的。简单的理解无意识原则就是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其实再说明白一点,无意识原则实际上是遵循快乐原则的,也就是不受任何后天束缚来让自己快乐的原则;本我的理解更加容易,人是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小时候的你不曾接受任何规则束缚,那时候的你是本我,我想6个月左右的时候差不多呢,自我就是现在的我们,超我是一种理想状态,我还没有过这样的状态。

  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再看片子中的本我和无意识原则吧。

  米基其实就是最遵循无意识原则的人,人本能的欲望分为食欲性欲还有暴力的欲望,米基追求的恰恰的就是这三个东西,在杀人里面获得快感,找到自己的无意识原则——快乐原则。
  
  韦恩(主持人),他所代表的媒体也代表着一种人性的本能,媒体的本能是什么?就是不顾一切寻求刺激,完全彻底的放纵自己的欲望,想看什么就拍什么,想追查什么就追查什么,想窥探什么就窥探什么,想管什么就管什么,韦恩代表着媒体为了获得对米基的采访,不惜失去生命,这就是媒体的欲望,说白了,还是人的欲望,媒体还不是人么?通过媒体也体现了人的本能,媒体体现了它无意识追求快感的本能欲望,说到头,媒体也是一种暴力的方式,自己想要的就去抢去拿,不光当事人愿意与否。
  
  所以媒体也是一种暴力,但是这种对暴力本能的追求方式不直接,藏藏躲躲的,不光明正大,媒体对暴力的表达是一种虚伪的表达,不如米基赤裸裸对暴力本能的追求和表达。

  不光明正大的对欲望的追求不光媒体,还有监狱长和探长,他们是在权利支持和掩饰下的一种人的欲念,是一种特殊的暴力状态。

  这样看来,片子中对暴力的追求,即对本我和无意识原则追求的人有三个代表,米基、媒体、监狱,简单说就是:

  米基表现的是人类纯粹的本能,媒体和监狱表现的是夹杂着“利”的本能;两者追求的无意识内涵一致——暴力、性、本我、无意识,但是动机不同。

  动机不纯的人是谁,一目了然。

  那么在这种相对比之下谁的追求更加合理和高尚呢?



                             六.

  有一点值得注意,全片只有一个人是让米基和梅乐丽肯定,杀了这个人是让梅乐丽和米基两个人后悔的。
  是印第安人。为什么要肯定这个人?为什么杀了他两个人会悔恨?是因为良心发现么?肯定不是,到片尾两个人依旧还是冷血。那么,为什么要因为这个印第安人后悔呢?
  后现代注意否定的是现实世界,梅乐丽和米基杀掉的都是和受了现实污染的人,但是印第安这个人群,以为历史种种的原因,其实是和我们的现实没有的关系的,印第安人代表的是一种超现实,与我们充满利益的现实无关,后现代电影肯定这种超现实的东西,越是离现实远的东西越是本片值得肯定的东西。
  所以印第安人受到了肯定,超现实受到了肯定,杀了他,梅乐丽和米基后悔了。



                             七.

  最后影片也带来了两难的选择:
A. 以往的影片都是将人的无意识理想化、神话化,比如为了世界和平等等等高尚的原因,放弃了人的欲望,但是这样的放弃离我们很近么?
B.《天生杀人狂》它没有将人的无意识神话化和理想化,反而是正视了它,还原人性以本来的面目,影片的结尾也是最终选择了梅乐丽和米基的幸福美满,选择了人性,即使是黑暗的人性。
这就是A和B的两难。



                                             
                                     [ 一家之言,请多指教。]

  


  原来Bob Dylan 的 《You belong to me 》结尾梅乐丽和米基的对话可

以如此温柔。

  想起了白纱鲜血飘落的誓言。



 2 ) 你若撒野,我今生奉陪到底

她如果没有遇到他,就依然是那个咬着嘴唇颤抖的小女孩,手足无措于乱伦无耻的父亲和无动于衷的母亲,像一条细小无助的爬虫一样苟活于没有丝毫自由和尊严的畸形家庭之中。

他如果没有遇到她,就依然是那个在田野里目睹父亲中枪而死的小男孩,大大地睁着眼睛流淌一地惶恐孤绝的神情,在梦里被獠着牙齿的兔子先生追打厮杀终夜奔跑不能安眠。

然而,当他们相遇的刹那,喧嚣沉寂,音乐温柔,恍惚如见到六十年代老电影里的旖旎爱情。她从楼梯上走下,穿着宛如盛装的雏妓,而他不羁,眼神睥睨,白衣上斑斑的血,昭然若揭着他们将来的轨迹。

他与她相遇,仿佛天意,无人能违,无可避讳,他要带她亡命天涯。

“总有一个晚上,我要去接你。”他果然带她离开,杀死她的父母,犹如骑士浴血劈斩拦路的荆棘。压抑了多年的愤怒喷薄而出,化成流淌的鲜血和熊熊的火焰,而她欢腾雀跃如同获得了赦免的囚徒。临走时,她对弟弟说:“你自由了!”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从这一刻起,她自由,且要撒野到底。

生活终于奔涌肆恣起来,像在暗夜里突然绽放的繁华烟火。

她成为了全新的女人,抛落红裳羽衣的玩偶和粉红色的稚气箱包,如同把过去抛弃在过去。他在横跨峡谷的大桥上向她求婚,用利刀割破手掌,紧紧相握,鲜血滴落融入江海,自此生死相缠。相拥而吻之际,她发上的白色长纱飘然落下,在空旷的大峡谷中蜿蜒成柔媚的吐信白蛇。而此时,没有支离破碎棱角分明的画面,没有扭曲的人脸和触目惊心的幻觉,也没有惨然的绿、刺眼的红,只有平和妍柔的色调,和相拥而喜的爱侣,这是电影中的至美一幕。

相逢已在绝路上,只有互靠背脊,抵死拼杀,彼此奉陪到底。君看寒光耀目流星没,绝胜沉沉天际苦勾留,他们胆大肆恣,无所顾忌,大开杀戒,短短三周就杀了五十个人。他们的婚戒是一只盘曲缠绕的蛇,他们也像蛇一般,出其不意的攻击,狠辣而毫不犹疑,将子弹和飞刀化作致命的毒液。而只要他们在一起,血流成河天下缟素也在所不惜。

他们在报复这个世界,却仍不失自己的一番善恶标准。杀死的,都是对他们不敬或者不利的人。他们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坏人,他们到了如此的境地,只是想要保护自己和彼此,不惜使用最极端和暴烈的方式。他们不懂得对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是因为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对他们温柔过。所以当米基错杀老印第安人的时候,他追悔莫及,因为这个老人让他们进屋,给他们温暖和食物,只有这一次的杀戮让他们不安和愧疚,他们错了,且承认。

而与电影中嗜血无情的恶棍警长,虚伪自私的典狱长,和为了收视率不择手段的记者相比,米基和梅乐瑞是干净而纯粹的。正如米基对记者所说:“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说谎。”他们的杀戮中没有阴谋、功利、谎言、交易、欺瞒、诈骗、歧视、伪善,所以尽管血债累累,却依然能让梅乐瑞在星光下舞出柔曼的姿势,期许着洁白天使的降临。


米基与梅乐瑞,像是一对血腥的异色蝴蝶,依靠着彼此的残缺翅膀横冲直闯。在不应该的年代,摆脱不了人世间的悲哀,上不了青天,只好彼此奉陪上演一场绝代的疯癫。

 3 ) [叙事学作业]天生杀人狂狱中采访的场面分析

场景
主场景:囚房里许多电视台工作人员,主持人盖尔化好了妆,架好的摄像机,拉好的凌乱的麦克风线,一台电视机。典狱长坐在他们一边,在铁牢笼前面守卫着一排手持警棍的狱警。一些女助理。
男主人公米奇被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链出场,他的脖子上亦套着钢铁的颈圈
副场景:
黑白画面的儿时的野地,稻草高过了小男孩的头,猎枪的回响
(随着米奇的叙述,导演插入了许多关于米奇杀人和童年的闪回镜头)
全知视角的囚房外面看电视直播的囚犯们,双层的大厅
深色的女囚房,梅一个人一块床板
梦境中黑暗的森林,身型庞大如怪兽的野生动物


时间地点
时间:《美国狂人》直播时间
      回忆里的杀人时间
      回忆里的童年
      梦境时间
地点:监狱囚房
      杀人现场
      童年的野地
      梦境中的森林
      监狱里囚房外面大厅


价值
导演把一个一对一采访的情节以全新的方式叙述出来,肆意的闪回闪前剪切,这一系列的形式实际上是对主题的映射——暴力。
这个场景以对话为载体,台词中表现的是一种颠覆传统观念的善恶观,如男主人公米奇所说的那样,那些都是该死的人,他赋予自己杀遍七宗罪恶的责任。或许在这样的人之前谈论责任本身就是不可饶恕的。两人对话的另一个意义是导演借米奇之口表达了他所认为的“爱”,人之性本恶,而唯有爱是救赎这人性之恶的出路,米奇说,他和梅一起发光。
整个影片与这段场景关于形式与内容主题的统一,一个关键的体现就在于这个场景元素的选取,杀人狂,监狱,主持人,媒体,收视率。为什么也要把它们组合在一起?这是导演对万恶的大众媒体的一个黑色幽默的反讽。这个场景结束后,男主人公趁这个采访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越狱。
总的来说,这个场景的表现极具视觉冲击力与情绪张力,这并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的是导演通过颠覆往常的叙事方式和一次史上最混乱的剪接,无论画面的构图,灯光,影调还是音响的混乱与尖锐,一系列后现代的混合形式让体现暴力与表达反讽的主题有机地穿上了一层天衣无缝的皮囊。由内而外,仿佛相由心生。

情绪
混杂,紧张,震撼,暴力与凄凉起伏交替
从美术上来看,红色蓝色的光交替造成观众心理情绪上的焦躁与抑郁,这些光都打在男主人公米奇的脸上。
从剪切来看,这个场面异常混杂,超现实与现实交替,使观众时而关注于事实,时而随着男主人公的叙述陷入臆想。
现实主义的部分如现场采访,此时观众的心理是一个看电视节目的人,有一种间离和旁观的情绪。
到了黑白画面的部分,观众的角色换成了看记录片的人,而由于黑白画面与彩色画面是交替的,于是从视觉到心理,情绪上有了起伏。
当画面出现超现实主义部分时,观众会为之一震,猝不及防,那些血腥的一闪而过的镜头被导演出其不意地穿插到了现实主义的叙述部分。蒙太奇的混乱拼接造成了极具冲击力的效果,从视觉到心理。

长度
5分零8秒

导演思想
《天生杀人狂》是一部极具有后现代色彩的影片,各种电影语言的杂烩拼贴。导演Oliver Stone动用了一切可包容的元素,使每个场面都如混合过的化学药品一样爆炸观众的神经和思想。
斯通的电影语言是反常规的,为了配合电影的虚幻,非真实的气氛,在影象风格上,斯通分别35毫米胶片,16毫米黑白胶片,和超8毫米胶片制造的粗颗粒画面,分别代表着客观的视角,媒体下的视角和人物主观的视角,并有意的混淆这三种视角造成错乱的感觉。在用光上,有时两个镜头会出现明显的光线不匹配现象,甚至有时在同一个镜头内光色和方向都会变换不已。剪接上的跳接和不连贯剪辑也随处可见,杂耍蒙太奇和隐寓蒙太奇的运用在这电影中屡见不鲜。监狱采访的这个场面我把它分为现实和超现实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在片中不以时间为分割,斯通使它们交替出现,这是一种表现主义的手法,把人物的内心世界扯出来搬上荧幕。于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也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主义部分主持人盖尔与男主人公米奇的两人对话;另一个世界是米奇的内心世界,斯通把内心的东西视觉化,超现实地展现在我们视网膜上。更重要的是它们的交替混乱而不管不顾,于是现实与超现实,眼睛的现实与内心的现实,时间的现实与思想的现实,逻辑的现实与感知的现实就到了一种模糊而深刻的境界。
这个场面开始于影片下半段的第17分17秒,它以电视机屏幕上盖尔的脸做为开场,表示这是一个现场直播的人物访谈节目的开头。这是两个时间的统一,电影的叙事时间与故事中直播节目的时间。而采用一种媒介(电视机屏幕)去叙事是后现代主义导演常用的一种手法。
在下半段第17分23秒的时候,画面脱离了电视机屏幕出现了长达一秒不到的男主人公米奇搓揉眼睛的大特写,而在24秒到来之前又切回了电视机屏幕做为叙事媒体的画面。这是一种极为跳跃的手法,斯通注定要用不止一种语言来完成这个一对一采访的场面。
从第17分24秒直到17分33秒,一个摇镜头使电视机里的米奇过度成了现实中的米奇。这个镜头的作用在于,表明一个共时性,亦表明一个共地性,在我看来,这个镜头带有一种“在场”的责任感。
在第17分35秒开始的时候,我们以为斯通会通过反打来表现两人对话,殊不知鬼才导演总是弄人为乐。在36秒,当镜头对着米奇我们想象着一个电视采访节目画面的时候穿着囚服接受采访的米奇的脸在他的一声长笑中忽然变成了一张坐在黑暗中的鲜血淋淋的脸。这样的视觉冲击对于恐怖的斯通来说只是小菜,这仅仅只是一个表现主义小手法的点缀而已。
在第17分42秒,米奇讲到他从小生活的暴力的家庭时,灯光在他的脸上变成了蓝色,冷色调让在笑声过后显得格外抑郁,这是米奇的童年,异常的压抑,病态。
然后随着米奇的叙述,画面剪到了黑白的,一个纯真小男孩在野地里欢笑的脸。这就是童年时候的米奇,从蓝色的影调到无色的童年,斯通只用了两秒不到的时间和一次剪切。
而在51秒到52秒之间,仅仅一秒的长度,就闪过了三个画面。这是在盖尔让米奇谈论关于他父亲的死的时候,米奇脑海里闪过的三个画面,一张狰狞的人脸在指责咒骂,一张恶魔的黑白的脸,一个童年时枪声中奔跑的背影。一个是有限叙事时间,一个是模拟人脑海里想象的无限空间,斯通以现实的时间同步浓缩了人脑海里回忆的速度。人在用力回忆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头痛,何况是让人痛苦的回忆。而斯通在这里的模拟真人的脑海,很多极具冲击力的画面从观众眼前闪过,视觉的负荷使得观众的神经紧绷,于是和男主人公一起头痛。传统的电影叙事总是无限的放大回忆的时间,而斯通此次反常的缩短了回忆的时间,达到了真实还原与情绪渲染的效果。
在第18分32秒的时候,坐着被采访的米奇的脸上被打了红色的光,红色在视觉上给人以暴力的感觉,而米奇在说“不过是杀人罢了,造物主造出来的都会杀戮”。在他说话期间,镜头还打到了典狱长的脸上,接下来是黑白的米奇的脸。彩色与黑白的交切是这个电影的特色,代表着客观视角和以盖尔为代表的媒体下的视角。
在第18分46秒的时候,画面出现了一个美女助理微笑挥手的脸,这是女助理与盖尔在工作时候的眉来眼去。在52秒的时候,是典狱长用手指挖耳屎的镜头,很多人会思索这些镜头的意义,仅仅只是为了表现盖尔的个人生活不检点和典狱长的恶心麽?我们应该注意到与画面对应的声音,此时米奇的台词是,“但我认为许多人死得罪有应得”。斯通和许多意义上的“后现代”导演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永远知道他想要什么并且懂得如何把这些想要以天南地北的拼接方式说出来。
在18分58秒的时候,米奇讲起了他心的“原罪”,每个人心中的恶心的见不得人的东西,说到这里的时候黑夜画面与米奇的脸出现了叠画,再次构成一个独特的隐喻。接下来的镜头就变成了黑夜。
在19分02秒的时候,是黑白画面的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在看直播节目,而只有电视机屏幕里米奇的脸是彩色的。这个时候米奇的台词在说,“许多活人其实早就死了”。在这个画面里,除了彩色的鲜活的米奇,其它一切是黑白的,彩色与黑白亦是“活”与“死”的隐喻。
在第19分11秒的时候,画面切入了一个淋雨中的女性乳房。美好的女性乳房,是赤裸裸的爱的象征,亦象征着一种母性和回归。米奇说,除非小麦落地枯死……
在19分17秒的时候,米奇说下去,否则一旦落地生根,就会结成累累果实。画面有如科教片,一盘新鲜的水果在瞬间腐坏酶化成黑色,渐渐消失。
这个镜头结束后,斯通又插入一个被砍掉了头的男人,他鲜血淋漓的身子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然后画面立刻切回到正在说话的盖尔。这是一个从人物主观视角回复到客观视角的转换。斯通通过超8毫米胶片和35毫米胶片的转换来完成这两个不同视角。
在第19分39秒的时候,画面如专题片一样,植物被砍掉,生态被破坏。斯通以此做了一个比喻,正如米奇心中所想,那些阻止他帮人结束生命的虚假的人,有如破坏了生态平衡。
在20分41秒的时候,斯通使米奇的脸出现了畸变,有如恶魔,而当他讲到人人心中都有恶魔的时候,他的脸又回复了正常。这是斯通在镜头上的手段,他没有再像前几次一样运用镜头的交切来完成,此次他只通过一个简单的镜头畸变,可以使人变成恶魔,使恶魔变成人。由此不得不称赞,后现代电影所包容的电影语言是多元化的,是实验性的。
在20分50秒的时候斯通切入的镜头是围观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囚犯们,如同纪录片的镜头一般记录的是囚犯们的日常生活,此时米奇说“只有邪恶的人才能生存”。因为米奇说我们都明白,在这个生存空间里,自己都不是什么好人。而画面的镜头正是这群生活在牢笼中的邪恶的人,这也为后来的大越狱埋下了伏笔。
在21分33秒的时候画面出现一只微距镜头下的兔子,兔子显得异常的大,畸变后这种平日里温顺柔弱的动物忽然间异常凶猛,这就是米奇口中的“兔先生”。关于兔子的隐喻,我们不能忘了,兔子实际上时一种邪恶的动物,出生弑母是兔子的动物本性,这是米奇的身世。
在22分开始的时候,米奇的脸上被打上了异常洁白明亮的光,显得无比的不和谐,而斯通要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不和谐。一个邪恶的人坐在黑暗里,脸上的光有如天使,米奇的表情陶醉,他说,领悟的一刻值得做上千次祈祷。然后画面切换成高调的黑白。
在22分11秒的时候,高调画面变成低调画面,于是显出米奇手上的纹身,一半黑一半白的太极图。画面从光明的高调变成暗调字,正如米奇说,我既是光明也是黑暗。

斯通在这里最伟大的一点,我认为就是他做到了形式与思想的统一,物理与心理的统一,画面就是主题,形式既是中心。

 4 ) 为什么说米基and梅勒莉比邦妮和克莱德牛逼

同为史上最猛雌雄大盗
为什么邦妮和克莱德被人打成了蜂窝
而米基and梅勒莉却继续过着牛逼轰轰的生活
我想原因有如下几点

1

电影名字起的不够有气势
Bonnie and Clyde明显输给Natural Born Killers
或许拍片之前该找个风水先生看看

2

米基和梅勒莉杀人数是邦妮和克莱德的N倍
和RPG游戏一个道理杀人多经验值高血条长装备好
当然也反映出MM组合的专业素养好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业务水平是基础

3

邦妮表面上看似比梅勒莉风骚
原因是她自入行以来长期得不到男人滋润
她男人肯定也不知道天朝男科医院个个妙手回春
然而梅勒莉虽然没胸没屁股
却骚入膏肓性感到骨子里
谁见谁想操

4

与邦妮搭档的克莱德在片中大部分时间性无能
男主角自卑的不行
说不定心里暗骂编剧傻逼
再看米基和梅勒莉这对组合性生活过的那是相当和谐
搞得他俩杀起人来跟打了春药一样
让观众大呼过瘾

5

米基比克莱德气场强的多
克莱德的号召力也就仅限于他妞他亲戚和一傻逼
外加少数无产阶级的声援
而米基却忽悠出全部狱友以及全社会所有2B为他们疯狂
几乎是拆了监狱杀出来的
真TMD的荡气回长
“我纯洁的一刻胜于你一生谎言”
这句名人名言也出自米基之口
多有浪漫气质的男青年呀

6

总之Bonnie and Clyde杀的不是人是寂寞最后怂了

我们的Mickey and Mallory是天生杀人狂

 5 ) 如何评价《天生杀人狂》电影色彩运用?

当剧情叙事平静的时候,影片主要运用正常彩色色调。

然后出现暴力场景的时候,画面就会变成黑白。给人一种年代久远的电影感,而且比较多特写,黑白镜头下大家都演技都会比价浮夸,放大,面目狰狞。前面部分杀父母的,黑白都是主角的视觉,他们把杀人当成平时看电视的视觉,把现实与电视混在一起。这样他们杀人的时候就会毫无愧疚,甚至很爽。

红色的运用。主要是响尾蛇的镜头。红色是Satan的颜色,是邪恶,血腥。这种镜头也运用到男女主心生邪念的时候。

蓝色是警戒,从男主接受采访被问到家庭,和女主开始与警官单独谈话的时候都有运用。

绿色是红色的互补色,是心灵脆弱的颜色。每当男女主陷入危机的时候会运用。也是主角命运转折点时运用的。

黄色强光大多与其他颜色搭配使用,展示了人物心理的

一点拙见。欢迎补充修改

 6 ) 豆瓣青年的智商喜人啊

好多人把杀人狂看出正面意义,所谓自由、抗争之类的狗屁,也是醉了,这是个位数的智商吗。
这片是对传统影视文化的反讽,想想好莱坞、港片、武侠小说、漫画,具体如斯皮尔伯格的战争片、教父、吴宇森、杜琪峰、古惑仔等,共同点是什么?是对暴力的美化啊傻逼。片中出现很多动物世界的镜头,什么意思?影视文化将赤裸裸的暴力赋予了各种爱情、自由、美好、正义的狗屁,反讽还不够明显,你是怎么看出正面意义的啊傻逼。
最后记者被打成筛子是天空中的白鸽,傻逼们觉得美吗?换吴宇森来拍怎么样?
这片伟大吗?当然伟大,但不是傻逼们分析的那样,伟大在于傻逼们跟记者一样一直为暴力唱赞歌,最后却被暴力乱枪打死了。导演躲在摄像机后面冷笑呢,一群傻逼。

 短评

居然还有中国民歌做配乐《天下的黄河九十九道湾》

9分钟前
  • no~no
  • 推荐

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你一生的谎言

11分钟前
  • 沈书君
  • 推荐

虽然很牛b ,但晃得我眼睛花,不喜欢~

13分钟前
  • forever young
  • 还行

疯狂、浪漫、讽刺,死去活来。枪口瞄准家庭、监狱、媒体、谎言、庸常,杀杀杀!!!反社会人格魅力=魔鬼的诱惑,很少有人能抵抗得了:受虐少女迷上连环杀手,青少年疯狂崇拜曼森、狱警近墨者黑近疯者癫,一切都好理解。90年代好像很喜欢监狱暴动这题材,另一部写记者的片里也有类似情节。

16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一堆意象,一帮追求本性的人,一个不造作的粗俗故事。尤其是开头如肥皂剧般的两人经历设置,极尽黑色幽默之能事,令人拍案叫绝

20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神经质变态的电影

2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虽然昆汀不满意斯通篡改剧本,但是影片迷乱的剪辑和配乐还是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昆汀的想法。影片用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反讽方法,嘲笑了无耻的媒体和可悲的看客,手法高明,但是以此崇拜那俩杀人狂的货,我只能说你们是傻逼,是傻逼,是傻逼。

27分钟前
  • 推荐

奥利弗·斯通、昆汀是在为邦尼和克莱德报仇,两个主角演的出彩,但我讨厌他们两个人的门牙

32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昆汀和斯通都是磕了药写出这么一发的吧,顺带发泄了一下自己对当年邦妮和克莱德的怨念。。。剧情神马的就不提了,就这神经质的迷幻色彩确实还是挺high的。两个主演的牙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3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无以复加!!!精彩绝伦!!!元素丰富!!!寓意迷幻!!!

35分钟前
  • boks
  • 力荐

从头暴力到尾.杀人不应被美化

39分钟前
  • 停止的时钟动了
  • 还行

走火入魔……我愿意就这样走火入魔

40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力荐

啊~又一个我差点看睡着的~

45分钟前
  • 还行

两个小时像四个小时

47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很抱歉,还真是不能理解用肾上腺素思考的人。我还常想杀人哪,没杀不纯洁,真杀就纯洁啦?给这片打高分,看来活得憋屈的人真不少~

52分钟前
  • 我爱阳光
  • 较差

Shit,多么伟大多么美丽绝爆的爱情啊。

54分钟前
  • Miss Lucky
  • 力荐

奥利佛·斯通极具争议性的风格化之作,获威尼斯评委会大奖。1.血腥暴力和天马行空的视听享受之下是对媒体的刻骨讽刺;2.高速剪辑+迷幻摇滚+倾斜构图,疯癫指数爆表;3.视觉混搭与拼贴:黑白,彩色,单色滤镜,电视播报,情景喜剧,动画,DV,戏中戏,动物世界,背景幻灯片...4.飘落峡谷的如蛇白纱+1。(9.0/10)

5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假惺惺地让你欣赏一场关于暴力或世俗的盛宴,借此折腾所有甘于平凡的人们骨子里最后一点点叛逆或者良知

60分钟前
  • ☂ 莎拉公主
  • 推荐

影片争议比较大,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十分不喜欢,唯一让我大开眼界的就是电影在技术上的成就,技巧运用十分复杂,艺术感相当强烈,观影效果和整体精神一致。片子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强烈的摇滚情绪,一种极端的态度,因此在剧情上也相当另类、反常,虽然这是一种表达手法,一种深层呐喊,但感觉过犹不及。

1小时前
  • 润物
  • 较差

编剧昆汀在影片创作方向上与导演存在严重分歧。他认为斯通的最大问题是,“直白消耗精力,精力冲推直白。他就是风格化的斯坦利克雷默。”……“直白”似乎是指斯通的表现方式太硬太露骨。父亲天生该死脸,警察用人质擒凶,印第安人看穿白人原罪。酷炫的剪辑风格与画面拼接只是用来掩护理念表达的直白。

1小时前
  • 赱馬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