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得到就是失去的开始”,生命总是有期限的,这是我活了二十多年从人、事、感悟到的最深刻也是最无助的事,明天与意外我们从不知道哪个先到来,如果生命硬要加个长度,那最理想的是多少年?三十年?青春年华未逝之前?;四十岁?壮志未消之前?;五十岁?感叹生命之前?;七八十岁?接近死亡、惧怕死亡之前? 不知道,向死而生、向生而死,我们该选哪个?我们从医院哇哇大哭诞生之后就一步步走向死亡,“生命算什么?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因为我们注定会走向死亡,但这并不妨碍中间所经历的珍贵!”我也记不清这是电视剧上看到的还是评论看到1的一句话,这就是生命?我也不知道! 看了两季六尺之下,看到很多评论说这是一部“人的一生无论什么年龄段都不得错过的神剧,但看过一遍之后我应该不会再看第二遍。”,这部剧我看了两季给我的感觉就是阴郁、惨烈、破碎、沉默中爆发或爆发后沉默、点点超现实的冷漠与温情还有每集中场景调换时慢慢扩散的空白。 六尺之下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编剧总能不断的运用主角们、配角们喜怒哀乐、道德、经历来平衡这部关于生与死题材的底线,这部剧说实话我不喜欢里面任何一个角色,但也不讨厌里面任何一个角色,因为我看着他们我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我可能相似、或者以后相似的点,讨厌不起来,因为不想间接讨厌自己,但又不喜欢,不想成为那样、这样的人,而看这剧又得到了什么?仔细想想真的我活了二十三年竟然从未为自己的人生仔细想想,算不算一种悲哀,随波逐流。 里面的主角们都是残缺的,精神上、心灵上、物质上、或多或少、可有可无,然后再加上一集一次死亡、一集一个葬礼、一集一场生离。 或许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就是它探讨着生命的长度,或多或少、过多过少。
I came upon a child of God 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And I asked him, "Where are you going?" And this he told me
"I'm going on down to Yasgur's farm I'm gonna join in a rock 'n' roll band I'm gonna camp out on the land I'm gonna try an' get my soul free"
We are stardust We are golden And we've got to get ourselves Back to the garden
"Then can I walk beside you? I have come here to lose the smog And I feel to be a cog in something turning"
"Well, maybe it is just the time of year Or maybe it's the time of man I don't know who l am But you know, life is for learning"
We are stardust We are golden And we've got to get ourselves Back to the garden
By the time we got to Woodstock We were half a million strong And everywhere there was song and celebration
And I dreamed I saw the bombers Riding shotgun in the sky And they were turning into butterflies Above our nation
We are stardust Billion-year-old carbon We are golden Caught in the devil's bargain And we've got to get ourselves Back to the garden
Woodstock. by Joni Mitchell.
I can never totally understand you and myself. I can never stop hurting you and myself. But at least I can walk beside you, and myself.
"But right now I just want you to know I love you I think you are so beautiful." (Claire Fisher, S02 E11)
日常家庭伦理剧,人物越来越典型同样也越来越扁平,性格转变得也莫名其妙,布兰达简直是负能量轰炸机,相比起第一季来完全看不出任何智商高人一等的地方,另外真的很讨厌她一套又一套的乡村针织衫,有钱新潮的中产爸妈再加艺术家弟弟咋会熏陶出她这么村的衣品???克莱尔洗白不要洗得太过,从上集开始就不知怎得忽然从垃圾青少年摇身一变变成会独立思考热爱阅读的文艺青年。。。精神病患者弟弟更惨,一会儿说他躁郁一会儿又说他双重人格,还有黑人警察来自父亲的暴躁基因忽然就被打开了无理由发脾气,丧偶妈妈的控制欲强到有病的程度。真令人沮丧,我仿佛在看一场多重人格大秀。
最优剧作
1、本季关于死亡恐惧、关系失协等:20年前的原子化趋势(互送绿帽、可笑的「誓い」 、妄图用两性关系来摆脱孤独会带来更大痛苦etc)及阶级固化/下滑(教育难、求学难、工作难)等生之艰。 2、有趣设定:小角色炫耀参加(彪马叔的)Politically Incorrect节目录制+谈了下BPD理论背后的厌女;女主开始谈演化理论 精子战争 男女博弈 no plan&just survival,并与老师激辩生物决定论等;男主前女友(素食厨师)逐渐成为拷问情侣的“事件”VS 屠宰场设计师孤独死 ;以心理咨询师夫妇等男女互送绿帽/捉奸及素食厨师受蚁灾反映生命间的斗争 ;写作探索内心 谈友谊与慰藉的区别;LA顶尖所将升par律师死于追求极致h、婚外情们的因等【逾矩+幻象】快感
生活就是这样让人措手不及。今天还甜甜蜜蜜,明天就可能大吵一场;今天还平平安安,明天就可能面对死神的挑战。可我们总想把它做到最好。
没有人能真正了解另一个人,没有人能分担另一个人的忧愁,但我们仍可互相关心,彼此取暖。
难道就没有人讨厌Keith嘛!这前后变化也忒大了!
没有第一季好看了。
这季整体略抑郁,大概是因为内特的病。基斯暴躁攻&大卫古板受(这货演啥都面瘫扑克脸)de基佬过家家…E5独居一人47岁就吃饭噎死,臭了才被发现,亲自计划好的葬礼无人参加…E6萨拉阿姨是Patricia Clarkson…E7DH里的卡洛斯在这里演个已婚的深柜基佬装修工…E9喜当爹…
我突然间发现Lili Taylor 跟Lauren Ambrose 是同一天生日的双鱼座。。。
大卫简直就是个受气小媳妇儿,温柔,善良,逆来顺受,善解人意。。Michael C. Hall的表演比第一季有了很大提升。。内特和布兰达乱死了,不喜欢这俩人。。呃,这里面有正常人么?或许,我们都有自己的不正常。。
死亡每天上演,生活仍将继续。这季海报好难看,很像警匪剧的海报,还是喜欢第一季那种文艺范的比较符合它的label黑色幽默。水平和剧本相比第一季有所下降,不过drama即将展开。
尺之下 第二季 Six Feet Under Season Two
正剧王牌。
很多年前因觉得这剧太过绝望而弃了,如今重拾又觉得这片里的人过得比我有希望,果然生活在前进,呵呵
第一季还算黑色幽默,第二季简直就一黑到底太致郁了,每个人都在崩溃边缘挣扎,life is so hard
david好多时候那个小表情啊!!为了他我回头也要追嗜血法医!!大爱这剧!!
在看...
Claire的男朋友说,真不懂你有什么好哀伤悲观成这样的。其实那时我也不懂,不就住在葬礼社吗,不就爸妈为人比较阴郁吗,有什么痛苦呢。后来慢慢地,觉得生活中有些pain,像水流,流啊流,沉入底,你只能站着看,无法挽回。这部剧不是让你看极致的绝望,而是让你正视自己的无奈和软弱。
第五集看的感慨良多,抽空再温习一遍。
喜欢死了